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人力資源管理與思想政治工作融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人才作為事業單位發展的重要支撐資源之一,對于有效增強事業單位的綜合競爭力和發展活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如何提升人才隊伍的綜合素養、引導人才樹立正確的工作觀念、養成“愛崗敬業”的職業品質等,越來越成為事業單位發展過程中的永久性課題。因此,事業單位想要獲取長遠發展,就需要加強人力資源管理,構建高素質人才隊伍。然而高素質人才隊伍建設和高效率團隊協作,離不開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激勵和文化引導,唯有二者相互作用、相互融合才能最終實現效果提升、效應疊加。因此,對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融合路徑進行研究很有必要。
一、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的時代需求
(一)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對象更加具備人才主權意識
以往,事業單位對人才的管理,更多地只需借助諸如行政規范、制度約束、崗位捆綁和提薪升職等常規手段。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人才在就業市場上有了更多的自主選擇權和決策權,早先的管理套路已經很難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現如今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所面對的管理資源和管理對象均是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通過各種人才招考和市場競爭進入事業單位內部的知識型、綜合型人才。因此,事業單位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需要更多地面向人才主權意識,探索更加人文化、科學化、合理化的管理路徑和工作方式。
(二)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職能更加注重服務發展的性質
隨著時代發展和管理理念的進步,人力資源的管理職能也在發生轉變,科學、高效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要求事業單位將干部職工作為一種發展資源來看待,通過對人才的基本薪酬待遇管理、福利保障管理、職業成長和提升管理、精神文化服務管理等多方面入手,服務于人才自身的價值實現和事業單位綜合實力提升的大局,從而贏得干部職工的支持和忠誠度。
二、事業單位思想政治工作的現實問題
(一)缺少制度支撐的思想政治工作越發呈現出低效性
在事業單位中,雖然思想政治工作容易受到單位領導的重視,但卻由于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者缺少強有力的制度支撐,造成思想政治工作缺乏系統性、長效性和一貫性。這也限制了事業單位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力度和落實效果,其中,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思想政治日常工作業務,在基層員工層面缺少氛圍、缺少認可和精神響應,這就極易造成精神宣貫和實踐落實兩張皮、文件倡導和基層呼應兩分離的尷尬局面。出現此類情況后,干部職工的日常工作干起來沒勁頭、無目標、缺方向,找不到成就感和歸屬感,長此以往,將大大影響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效率。
(二)追求形式主義的思想政治工作難以形成長效機制
在思想政治工作開展過程中,在活動內容的選擇與工作開展模式的應用上,由于廣大干部職工長期都按照同一既有模式開展,缺乏創新意識和形勢匹配,最終導致干部職工的活動參與度低、思想升華率低,無法有效地對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引導產生興趣,甚至對于其中的內容很難有效接受,這就導致思想政治工作的預期目標無法有效實現,出現嚴重的形式主義問題。例如,實際行為與前期規劃內容不符、選定內容與職工實際需求脫節,導致思想政治工作無法落到實處,工作職能大幅削弱。
(三)缺乏目標導向的思想政治工作容易脫離群眾基礎
由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認識層次不同,對于同一思想政治工作的認識和理解也會有所差異。因此,大多事業單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在開展時,對于內容的選擇和開展形式的設定上,往往都是按照領導喜好,環節設定和效果預期也都以領導、干部層面為主進行考慮,對于基層職工而言,這些活動和教育大多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空話、套話、大話,喊口號、表決心的成分較大,不但很難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本來作用,更容易使基層職工感到反感、產生厭惡,最終導致思想政治工作缺少目標導向而脫離群眾基礎。
三、探索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與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融合的路徑建議
(一)引入思想政治工作構建人力資源工作的有效反饋機制
堅持“以人為本”的工作原則,引入思想政治工作到人力資源管理的過程中,樹立管理人員要落實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識,對干部職工的人格尊嚴要給予充分尊重,對干部職工的工作價值和人文價值要有正確認識,并且要保證其參與權、監督權、知情權,確保工作過程中的客觀性與平等性。人力資源工作不能脫離思想政治的引領作用和教育意義而單獨開展,事業單位的領導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充分考慮干部職工的切身利益,樹立親民形象,獲取職工認可,形成良好、友愛的工作環境,從而構建起人力資源工作的有效反饋機制,為人力資源工作的開展營造健康、和諧的氛圍。并且,通過反饋機制的有效建立,使得職工關心的問題暢通無阻地反饋至決策層,借助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引導、融合和解決機制,將基層需求在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予以及時消化、及時滿足。
(二)利用人力資源管理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培訓機制
要明確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與思想政治工作之間的內在關聯,加強二者的有機融合。利用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體系、流程和資源庫等條件,通過分層次、分類別、分系統將人員進行甄別,創新思想政治培訓、教育模式,構建集體文化氛圍,多與干部職工進行對話溝通,了解職工的發展規劃,明確職工的真實需求,提升職工個人歸屬感與榮譽感。面對復雜的社會環境,要有效掌握職工的思想變化,重視文化活動開展,使職工更好地分享自身感想,分享工作經驗,拉近職工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職工與單位之間的關系,形成更好的職業理念和團隊意識,構建良好的活動氛圍,使文化建設的實際功能有效發揮。
(三)結合思想政治工作完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激勵考核機制
隨著時代發展進步,社會經濟結構改變,事業單位想要通過人才獲得更大的發展提升,就需要對現有的獎勵機制與績效考核機制進一步完善,激發干部職工的進步欲,更好投身于思想政治工作。要根據不同崗位的工作性質、工作內容差異,合理制定工資績效考核評估標準,有針對性制定獎懲制度,提升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有效解決事業單位內部不作為、踢皮球等問題。定期評選優秀職工,給予物質獎勵與書面表彰;定期組織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加強獎懲制度的宣傳。通過制度給予職工更好的導向作用,使職工的個人價值有效展現,激發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同時也可發揮警戒作用,提升職工的自主能動性,高質量完成工作任務。
四、結語
綜上所述,事業單位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可基于干部職工工作矛盾與實際需求,以及培訓與教育、單位內部工作關系構建等方面,開展具有針對性、實效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機融合路徑探索和實踐,使干部職工利益與需求得以平衡,使事業單位思想政治工作和人力資源管理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并逐步建立起一套適合事業單位發展的融合路徑體系,長效性地服務于事業單位諸如人力資源管理、業務發展、服務管理、教育培訓和績效考核管理等方面。同時,可以更好規范干部職工的工作行為,提升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干部職工的團隊合作能力有效提升,增強團隊向心力,保證工作質量與效率大幅提升,推動事業單位的長久發展。
作者:張依涵 單位:中共泰安市泰山區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