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人力資源管理教育教學改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對學生而言,提升創新素質,增強職場競爭力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創新教育實踐教學改革注重的是學生個性的發展,注重鼓勵學生在實踐中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分析問題、促進學生在實踐中解決問題,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為學生潛力與愛好的實現、個性的發展提供有利的條件。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創新教育實踐教學改革,不僅能夠使學生更主動、更積極地進行人力資源管理的知識與技能的學習,而且能夠從各實踐教學環節提升學生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從而提升創新素質,為成為創新型人才打好基礎。同時,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人力資源管理應用型創新人才的需求,增強其職場競爭力。
2.對教師而言,促進教學相長,提升自身創新能力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創新教育實踐教學改革的實施,不僅需要教師對實踐教學目標、實踐教學內容、實踐教學方式以及實踐教學過程等進行基于創新教育的重新設計和優化,提升創新教育教學效果,而且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表現出的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給與及時鼓勵與正確引導和評價,從而完成教學相長的過程,同時還能從教學過程中發現人力資源管理中現實需要創新的問題,形成解決問題的創新思路,提升自身的人力資源管理教學和科研創新能力。
3.對專業本身而言,優化專業建設,促進專業特色形成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包含理論知識和實務技術兩大模塊,突出實踐教學是專業性質的要求。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創新教育實踐教學改革能夠對實踐教學體系進行基于創新教育的優化設計,提升實踐教學對人力資源管理人才培養目標的作用,從而達到優化專業建設的目的。同時,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生創新素質的形成和教師創新能力的提升,對于人力資源管理理論本土化創新有著重要推動作用,由此進一步會促進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特色的形成。
二、基于創新教育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原則
1.目標全面性原則
目標全面性原則是指在開展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創新教育實踐教學改革過程中緊緊圍繞培養具有創新素質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才這一人才培養目標,把構成創新素質的各方面要素看成是一個有機的、相輔相成的整體,全面促進各創新要素品質的健康發展,從而實現創新素質的整體提高。創新素質主要包括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和創新人格四個方面。其中,創新意識是一切創新活動的認識基礎和實踐出發點,是創新的前提條件;創新思維是創新活動開展的操作系統,是創新的途徑和方法;創新能力是創新素質的核心,它把一切潛在的創新變成客觀的現實;創新人格是創新發展的動力和方向性的保證。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創新教育實踐教學改革就是要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和創新人格進行全面培養的整體性建設工程,目標具有全面性。
2.學生主體性原則
學生主體性原則是指在開展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創新教育實踐教學改革過程中堅持落實學生主體地位,注重學生主體性的發展。人的主體性是指人作為活動主體在同客體的相互作用中表現出來的功能特性,具體表現為獨立性、自主性和創造性。長期以來的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將受教育者變成被動者、被決定者、服從者、從屬者,他沒有相對獨立性、缺乏自主性、不是創造者。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創新教育實踐教學改革必須堅持學生主體性原則,以提高改革的有效性。
3.系統漸進性原則
系統漸進性原則是指在開展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創新教育實踐教學改革過程中堅持系統整體完整性和系統發展漸進性。一方面,教學內容的優化整合要做到理論與實踐之間、課程之間及各教學環節之間的密切配合與相互銜接,創新教育實踐教學的目標體系、內容體系、管理體系和保障體系要互為支撐,形成完整的系統;另一方面,遵循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教育教學規律,按照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知識的系統性與認知的循序漸進性來安排基于創新教育的實踐教學體系和內容,模塊化組合教學內容時要考慮到學生知識基礎與能力結構,四年一貫、漸進性、分層次、有序擴展學生的知識范圍,提升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素質。
三、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創新教育實踐教學改革的思路
1.創新教育實踐教學觀念改革是前提
創新教育實踐教學的實施需以創新教育觀念改革為先導,創新教育作為一種與知識經濟時代相適應的教育理念,不僅體現在教育方法和教學內容的變革,而且更為注重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強調的是所培養人才的創新素質形成。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創新教育實踐教學觀念改革要改變守成教育價值觀,實現工業時代的“標準型”的育人觀念向信息時代的“創新型”轉變;實現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的主體轉變;實現封閉式實踐教學向開放性實踐教學的轉變;實現從考評師生傳承知識的效果向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形成效果考評的轉變。
2.創新教育實踐教學目標體系改革是關鍵
在實踐教學體系中,目標體系起引導驅動作用,對目標體系的重新設計是改革的關鍵。創新教育實踐教學目標體系改革要根據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確定改革方向性總目標,進而確定基于創新教育的實踐性教學操作性課程目標,也即確定學生在校期間必須培養的人力資源管理實踐、創新能力和必須進行的實踐課程的教學內容講授和實踐技能訓練,進而將人力資源管理實踐課程的教學內容講授目標與技能目標分解落實到課堂、實驗、實訓、實習、創新活動等實踐教學環節中。
3.創新教育實踐教學內容體系改革是核心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內容體系包括實驗、實習、綜合設計、創新活動四個方面。創新教育實驗教學改革應重視在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上下功夫,充分挖掘學生創新潛能和創新意識,引導學生對實驗內容、實驗方法、實驗手段進行創新;創新教育實習教學改革從認識實習、專業實習、畢業實習所對應的培養能力目標進行優化設計,在培養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過程中貫穿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綜合設計(論文)是實踐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改革需從課程設計(論文)、學年論文、畢業論文等分別進行,如對學年論文、畢業論文進行一體化指導;創新活動的改革重在鼓勵學生參加各類競賽、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項目以及教師的科研課題等,其本身是創新教育的主要手段,可培養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創新的精神,使學生的創造潛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4.創新教育實踐教學管理體系改革是保證
實踐教學管理體系在整個實踐教學體系中起到信息反饋和調控作用。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創新教育實踐教學管理體系改革的重點有三方面:一是創新教育實踐教學責任機制的建立,強調教師創新教育實踐教學的崗位職責;二是創新教育實踐教學評價機制的建立,實行包括教師評價、學生評價和社會評價三個方面的創新教育實踐教學評價體系;三是創新教育實踐教學激勵機制的建立,采取措施調動教師參與創新教育實踐教學的積極性,對指導創新教育實踐教學質量優秀的教師給予獎勵,同時,激勵學生主動參加創新教育實踐教學,如設立創新學分,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5.創新教育實踐教學保障體系改革是基礎
實踐教學保障體系包括師資隊伍、儀器設備、實踐場地。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創新教育實踐教學保障體系改革一方面需要加強創新教育實踐教學師資的力量,主要是對教師創新教育實踐教學能力的提高和創新教育實踐教學積極性的提升,另一方面是對實驗室設備、實習基地建設的加強。只有創新教育實踐教學保障基礎落實了,才能滿足創新教育實踐教學目標的要求。
作者:王全綱 單位:江蘇理工學院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