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英文名稱:Shandong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Security
主管單位:
主辦單位:大眾報業集團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山東省濟南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16開
國際刊號:1004-6380
國內刊號:37-1474/F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92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期刊簡介
__*鎮2013年工作務虛會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所匯報材料
今年以來,我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所以構建和諧社會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的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鎮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繼續抓好擴大就業和再就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勞動關系調整三條主線,做好職業技能培訓和勞動保障執法兩篇文章,整體推進勞動保障工作,為我鎮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作出努力,重點做了以下工作:
一、自身隊伍建設情況
(一)思想建設方面
今年我所本著優質服務群眾,以群眾滿意為根本標準,結合黨的創先爭優活動,大力加強隊伍成員的思想建設、作風建設和制度建設。堅持每月召開工作例會,組織工作人員進行職業道德和業務的學習,進一步提高工作人員的思想素質和業務能力,增強愛民、為民、利民的自覺性。11月13日-17日,帶領我鎮10個村的勞動保障協理員在泰安參加了全省勞動保障協理員職業資格鑒定培訓,并通過了全國勞動保障協理員職業資格四級考試,人社所兩名同志通過了三級考試。
(二)服務質量方面
以基層平臺建設為契機,我所大力加強機構設置,進一步改善辦公條件,在服務中心基礎上成立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所,在便民服務中心設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勞動監察等窗口,并進一步明確辦事職責,簡化辦事流程,做到即到即辦。全體工作人員團結合作,勤政廉潔,行業風氣端正,職業道德良好,主動、熱情地為群眾提供高效服務。
二、就業再就業情況
(一)積極開展就業培訓,積極推薦就業
我所在區人社局就業辦的組織和指導下,邀請__*大姐職業培訓學校在全鎮15個省級貧困村中,成功舉辦了10期就業幫扶培訓班,培訓內容包括家政服務、農作物種植、養殖等六個專業,參與人數達20__人以上,為農村失業人員將來就業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和技能基礎。為促進轄區下崗失業人員的就業,我所參加了全市“就業幫扶鄉村行”活動,轄區內六家用人單位與56位失業人員簽訂了用工合同,解決了他們的就業問題。同時積極與上級勞動保障部門加強溝通,爭取更多的支持與幫助,與全鎮的企業加強信息溝通,掌握崗位信息,及時地將崗位信息到各村委會,或根據所掌握的失業人員的技能狀況和工作要求,有針對性地直接通知失業人員參加崗位應聘。
(二)努力做好公共就業服務工作,就業服務取得了新進展
我鎮居民戶數____*戶,人口50370人,勞動力24687人,今年來,我所大力開展人力資源調查統計工作并實行動態管理,審核上報就業、失業登記資料,實行失業登記,建立失業人員基本情況和再就業情況數據庫。積極推進困難人員就業。20__年受理失業人員辦理《就業失業登記證》的申請536人,轉移勞動力1160人,新增靈活就業924人,新增困難群體94人,并相應建立了工作臺帳,同時在工作中對他們給予就業援助,積極推薦就業,成功就業12人。
(三)依托平臺,創建“充分就業社區”
根據上級文件精神,我們在全鎮內4個村開展了創建“充分就業社區”創建工作,采取調查、推薦就業、跟蹤建檔等方式,積極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工作。
三、勞動用工管理、農民工工資支付、社保全覆蓋、農村養老保險基金征繳和管理情況
(一)加強勞動用工管理,規范企業用工
我鎮企業和外來工人數比較少,為規范企業的用工行為,我所今年加大了對企業的檢查與監督力度,對轄區所有用工單位的勞動用工、勞動合同的簽訂、農民工工資的發放、社會保險的繳納等情況進行了檢查,同時也加強了用工政策的宣傳和解釋工作。
(二)勞動保障監察得力,民眾合法權益得到有力保障
今年來,我所采取有效措施,嚴格執行企業欠薪預警制度和工資支付條例。一是加強宣傳,落實制度。加大《勞動法》、《工資支付條例》的宣傳力度,從源頭上預防欠薪案件的發生;二是完善監控,嚴密跟蹤。實行工資發放備案、信息報告制度,對問題企業,及時上報和監控,主動介入,控制事態發展;三是積極開展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力爭將勞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維護企業正常的生產秩序和社會的穩定,20__年受理勞動維權1起,協調處理1起,辦結率100%。
(三)社保基金征繳順利完成,參保工作穩步推進
今年我鎮繼續加強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農村居民養老保險擴面工作,針對農村參保意識不強,我所工作人員通過宣傳 教育,使各類用人單位及其從業人員和個體靈活就業人員,真正認識到參加養老保險的意義和好處,增強了參加養老保險的意識和自覺性,擴大了養老保險覆蓋面,促進了養老保險事業的健康發展,保證了基金收繳、養老金發放無差錯,讓國家惠農政策落實到位。今年,我鎮為40余名60歲以上集體企業未參保人員辦理了一次性繳費和領取手續,解決了他們的后顧之憂。我鎮新增參保職工143人,職工參保總人數達3756人。我鎮城鄉居民參保人數達到220__余人,其中60歲以上已領取養老保險人數9067人,1—10月份,領取金額達______元,繳費人數____*人,征繳基金7732250元。
四、做好技能扶貧招生工作
實施技能扶貧是市委、市政府的一項惠民政策。通過資助城鄉貧困家庭子女就讀技工院校,使其掌握一定的職業技能,增強就業能力,從而實現“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資助對象為:我市農村貧困家庭和城鎮居民困難家庭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有就業愿望的子女。我鎮今年共招收技能扶貧學生13名,由政府每年每人減免學費3600元,每人每月發放生活費80元。三年共為13名學生減少費用達18萬元。
五、按時上報勞動力資源和勞務輸出情況報表,做好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工作
為及時解掌握各階段勞務輸出情況,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所切實做好勞動力資源的調查建檔、職業培訓和外出務工人員的跟蹤管理服務,認真做好勞動力儲備情況的調查,及時準確地上報農村勞務輸出情況統計報表以及各種業務報表,沒有一次漏報、缺報。同時,認真做好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體系,切實抓緊抓好離退休人員的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現已把全鎮范圍內離退休人員造冊登記。5月中旬,對轄區內108名退休人員和供養遺屬進行了一年一度的資格認證,重陽節對75歲以上退休人員進行了“溫暖在社保”走訪慰問。
六、加強勞動保障信息化建設,勞動保障工作更加規范化、科學化、現代化
建立企業用工、參加社會保險、就業培訓、招工等情況基礎數據庫,實現了基層平臺與市區業務實時聯網,業務協同處理。20__年,利用網絡及時做好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個體、靈活就業人員參保、失業人員登記、就業困難人員、“雙零家庭”認證申報等工作,城鎮居民和用人單位能夠就近享受到勞動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同時進一步健全、完善統計報表的管理,做好勞動保障平臺系統的維護工作,為各項業務的開展打下良好基礎。
學習是永恒的,只有不斷學習,才會進步。我所雖然人員少,事情多,但要做好勞動保障工作,就要學習黨的各項方針、政策以及勞動保障方面的業務知識,這就要求每個干部認真學習業務知識。因此,我所積極參加區局組織的業務知識培訓,認真聽取區局各科室講解的業務知識,為做好勞動保障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對內增強了素質,對外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2013年工作計劃
一、繼續廣泛深入地學習宣傳《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險法》,落實就業再就業的各項優惠政策。協助企業辦理勞動用工、合同鑒定工作,勞動合同簽定率達到95%以上;調解處理好發生的各種勞動爭議,做到把勞動爭議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二、認真抓好社會保險的擴面征繳及個體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登記工作,督促用人單位及時簽訂勞動合同,按時繳納各項社會保險。
三、大力開展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拓寬就業渠道,抓好技能扶貧招生工作。繼續做好就失業登記證的辦理工作。
四、完善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建設,健全完善信息網絡,全面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規范、便捷、高效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
五、抓好我鎮400余人城鄉居民重復參保退保申批表及到期領取養老保險人員領取審批表審核上報工作。進一步完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經辦示范點創建工作,完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檔案整理工作,提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經辦管理服務水平。
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局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人才優先、民生為本”工作主線,強力推進就業、社會保障、人事人才、勞動關系協調等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一、今年以來各項工作開展情況
(一)縣公共(就業)服務中心全面啟用。
縣公共(就業)服務中心總投資*萬元,建筑面積9900平方米,是一處標準化、專業化、信息化、規范化的現代綜合服務中心,于今年7月份正式全面投入使用。完善的配套設施,規范的服務內容,使我縣的公共服務能力更上新水平。
服務中心設置有社會保險征繳大廳、公共服務大廳、培訓大廳,以及現場招聘區、信息區等功能區域。承擔著全縣社保基金的征繳、稽核、審計和離退休人員的發放,下崗失業、城鎮新增勞動力和農民工的轉移就業培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及行政執法服務等任務。服務中心的全面啟用,實現了以上各項人社業務的“一站式”辦理、“一條龍”服務。
(二)就業再就業工作穩步推進。
就業是民生之本,和諧之基。今年以來,通過“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萬人就業援助月”、聯百鄉包千村”行動、人才初始創業大賽等系列活動,強力推動就業創業工作的開展。截至目前,全縣新增城鎮就業*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人;培訓各類人員*,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以內,為全縣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三)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
1.企業養老保險征繳擴面工作有序開展。截至目前,全縣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職工人數達到了*人,較去年同比增加*人,實際繳費職工人數達到*人,較去年同比增加*。參保覆蓋率達*以上。
今年4月份,對全縣*名退休(職)人員和*名建國前老工人養老金待遇進行了調整,調整后企業退休(職)人員月人均增資*,人均養老金達到*元,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實現九連漲。
2.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實現市級統籌。自今年6月1日起,《*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實施辦法》正式實施,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實行市級統籌,實現了全市“社保卡一卡通”,即參保人員持社保卡在市級定點聯網醫院直接聯網結算,只需繳納個人負擔部分,統籌基金負擔部分由定點醫院墊付。同時,新辦法對醫保費的繳納和住院報銷比例都做了調整:在職人員單位繳納比例由6%提高到7%;在職人員大額醫療救助金由個人每月繳納5元調整為單位和個人各繳納5元;報銷比例比原先分別提高5個百分點。《*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實施辦法》的實行,適應了現代信息化建設和上級業務部門的要求,標志著我縣醫療保險工作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3.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發放標準提高。今年1月起,我縣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發放標準。
4. 縣直全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不斷完善。順利完成縣直行政、全額事業單位中所有財政全額撥款人員的參保工作。
(四)勞動關系保持和諧穩定。
1.勞動保障監察力度不斷加大。開展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專項行動,共檢查職介場所.家,其中鄉鎮(街道辦)人社所.家;開展國有企業工資內外收入專項檢查,涉及全縣國有企業.家;開展企業薪酬情況調查,涉及各類企業.家,職工.余人,發放調查情況表.余份。
2.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工作成效顯著。
[關鍵詞]人力資源 檔案 管理
[中圖分類號]C9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1)08-0031-01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監察案卷檔案是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監察機構在辦理監察案件過程中形成的,能反映案件真實情況,有保存價值的各種文字、圖表、聲像、證物(以下統稱文書材料)等不同形式的歷史記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監察卷檔案管理,遵循一案一卷、分類保管、利于保密、方便利用的原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監察明確專門的檔案管理人員,具體承擔案卷檔案管理工作,在業務上接受同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檔案管理工作的監督和指導。
一、收集、整理案卷材料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監察機構在立案后,承辦監察員即開始收集有關本案從受理立案到結案執行各階段的各種文書材料,著手立卷工作。在案件辦結以后,要認真檢查全案的文書材料是否收集齊全,若發現文書材料不完備的,應及時補齊或補救,并去掉與本案無關的材料,再行排列整理。
二、立卷編目并裝訂卷宗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監察案卷一般按照下列順序排序裝訂:1.卷宗封面;2.卷內目錄;3.受理舉報登記表(附舉報材料)、檢查登記表、移送通知書、指定管轄通知書等案件來源材料;4.立案審批表;5.當事人及有關人員主體資格及身份證明材料;6.調查取證材料(詢問通知書及送達回證、調查筆錄等各類證據材料);7.限期改正指令書及有關材料(案件辦理報批表、送達回證、改正情況材料);8.處理、處罰文書(勞動保障監察決定書、行政處罰告知書、行政處理決定書、行政處罰決定書)及有關材料(案件辦理報批表、討論案件筆錄、聽證程序材料、送達回證、當事人申辯材料);9.結案審批表;10.執行手續材料(罰款收據、強制執行申請書、人民法院關于執行的裁定書等);11.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材料(復議申請書或行政狀副本、答辯書(狀)、復議決定書、人民法院的判決或裁定書等);12.卷內備考表及卷底。
三、對案卷進行分類和統計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監察案件文書材料可根據利用需要分為正卷和副卷,一卷一號,副卷案卷號與正卷相同,在卷案號后加注“副”字。正卷為案件辦理過程中形成的可以對外公開的文書材料,副卷為案件辦理過程中形成的有關內部工作情況等不能對外公開的文書材料。對事實清楚、情節簡單的案件,文書材料中沒有不宜公開材料的,可以只立正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監察案卷文書材料的排列順序,總的要求是按照辦案程序的客觀進程及形成文書時間的自然順序,兼顧文書之間的有機聯系進行排列。卷內目錄應按文書材料排列順序逐件填寫或打印。一份文書材料編一個順序號。沒有題名的文書材料要擬定題名,題名不得隨意更改和簡化。
四、辦理案卷的查閱、借閱手續,有效利用案卷檔案
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工作人員因工作需要借閱檔案,應辦理借閱登記手續。借出檔案,須經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負責人批準,并按規定期限退還,一般不超過7日。外單位的人員查閱檔案,應持介紹信或其他有效證明,經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負責人批準后,與承辦監察員一同查閱。凡涉及投訴舉報人利益、用人單位商業秘密以及其他需要保密的事項,應當采取保密措施,防止泄密。卷內材料除行政處理決定書、處罰決定書等結論性材料,不準摘抄和復制。檔案利用人不得拆封、抽取材料、涂改、勾畫、污損,不得轉借他人。
五、做好案卷檔案的保管和防護工作
卷宗裝訂前,要對文書材料進行全面檢查,材料不完整的要補齊,破損或褪色的要修補、復制。訂口過窄或有字跡的要粘貼襯紙。紙張過大的材料要修剪折疊。加邊、加襯、折疊均以A4辦公紙為準。對于字跡難以辨認的材料,應附上抄件。外文及少數民族文字材料應附上漢語譯文。需要附卷保存的信封,要打開展平加貼襯紙,郵票不得取掉。文書材料上的金屬物必須剔除干凈。設置檔案室,配備檔案裝具,采取防盜、防火、防蟲、防鼠、防潮、防塵、防高溫等設施,定期檢查門窗、電燈、開關等,周圍不得存放危害檔案安全的物品。
六、檔案管理人員必須嚴格遵守紀律,保守國家秘密,不得擅自擴大利用范圍,不得泄露檔案內容
對保管期限屆滿的檔案,按國家有關檔案銷毀的規定辦理。確定銷毀的檔案,應把其中的行政處理決定書、決罰決定書等結論性文書取出一份,按年度、類別、案卷號的順序整理立卷,隨有關年度編號,永久保存。對仍有繼續保存利用價值的檔案,可以適當提升檔次,繼續保存。
一、開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統籌,要在堅持基本醫療保險政策規定的基礎上,充分考慮門診醫療服務特點和城鎮居民對門診醫療基本保障的迫切需要,進一步完善基本醫療保險的保障范圍、籌資、支付等政策和就醫、費用結算、業務經辦等管理措施,通過統籌共濟的方式合理分擔參保居民門診醫療費用。
二、開展門診統籌應堅持以下原則:立足基本保障,從低水平起步,逐步減輕群眾門診醫療費用負擔;實行社會共濟,通過基金統籌調劑使用,提高基金保障能力;主要依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方便群眾就醫,降低醫療成本。
三、根據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能力,在重點保障參保居民住院和門診大病醫療支出的基礎上,逐步將門診小病醫療費用納入基金支付范圍。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要堅持收支平衡的原則,門診統籌所需費用在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列支,單獨列賬。
四、建立門診統籌可以從慢性病發生較多的老年人起步,也可以從群眾反映負擔較大的多發病、慢性病做起。門診統籌可以單獨設立起付標準、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額,具體可由各統籌地區根據實際合理確定。門診統籌支付水平要與當地經濟發展和醫療消費水平相適應,與當地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水平相適應。
五、開展門診統籌應充分利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中醫藥服務。將符合條件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范圍。起步階段,門診統籌原則上用于在定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生的門診醫療費用,隨著分級診療和雙向轉診制度的建立完善,逐步將支付范圍擴大到符合規定的轉診費用。同時,要通過制定優惠的償付政策,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鼓勵和引導參保居民充分利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合理設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促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轉診醫療機構的分工合作,探索建立分級診療制度及轉診相關管理辦法和標準。統籌地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會同衛生行政部門共同探索首診和轉診的參保人員就醫管理辦法,促進建立雙向轉診制度。
【關鍵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 信息中心 機房建設 研究
“十二五”時期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的重要時期,既面臨嚴峻的挑戰,又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要堅持“民生為本、人才優先”的工作主線,實施充分就業的發展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和工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然而,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正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已經成為各項工作開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堅實基礎性工作及技術支撐手段。無論社會保障基金管理工作還是就業再就業管理等,都需要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系統。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推廣和應用,人們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中心信息化建設有了更高要求,如何建設更加安全高速的機房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中心必須解決的問題。
1 對工作區合理劃分
首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中心機房的建設應對工作區進行合理劃分,劃分時應在立足明確機房機構的同時,保證機房日常管理及維護工作的方便和有效性。可以將其按功能分為網絡區、小型機區、服務器區、UPS區等。在對各個區位劃分之后,就要注意機房各個系統的建設,如電源供電配電系統、恒溫橫式及環境新風系統等。直觀來說可參考圖1。
2 對電源供電配電系統的建設
作為中心機房運行的基礎保障,電源供電系統建設的好壞對所有設備的安全運行有重要影響。機房電源配電系統主要包括市電供電電源、UPS供電電源和電機供電電源等。其中市電電源主要提供給UPS、精密空調、新風系統等,UPS則主要提供電源給機房內小型機、監控系統、門禁系統等。發電機則主要用于市電斷電后的應急電源,即便斷電也能向向UPS供電,以保證機房內非市電供電設備使用的正常化。在對機房的維護內容中,電源供電系統是其中重要部分,必須定期檢查。在對UPS進行日常維護時為了確保UPS電池的使用壽命,應對其定期充放電,當UPS電池有變形等現象時應立即對電池組進行更換。對發電機則應做好定期的發電演練,以保證在緊急情況下能確保其應急工作。
3 對恒溫恒濕及環境新風系統的建設
為確保機房內設備運行的正常,機房的溫度應保持在19-25℃之間,濕度則應保持在50%左右,以免機房環境溫度過高或過低出現燒毀設備或造成設備短路等現象。可以對高效、低噪音、低振動的40KV專用精密空調加以使用,以對機房內的溫濕度自動控制,保證信息中心機房環境恒溫恒濕,確保機房設備運行的安全性。新風系統主要是為了為機房運行提供更好的環境保障,關系到機房空氣的新鮮與否及機房內正壓差的維持等,同時能夠免于灰塵的進入。為了消除所有的安全隱患,環境新風系統還應實現與消防系統的聯動,以防火災等突發事故。
4 對消防系統和門禁系統的建設
在現代生活中,火災是最為常見的災難之一,為除去該隱患機房除應對管理制度和安全制度嚴格制定外,還應對機房安裝各種消防系統設施,施工的過程中必須對消防規定嚴格遵循,中心機房可對七氟丙烷氣體滅火系統加以采用,杜絕一切火災可能性。同時,還可以在將獨立溫度感應器安裝在機房的各個不同位置,使其與值班室的報警器實現聯動,及時傳輸報警信號。除此之外,機房還應對門禁系統進行建設,機房重要區域不得隨便進入,必須通報,以保證機房內部資料的安全。也可以對重點區域設置指紋與密碼共用的密碼鎖,對進入機房各區域的人員情況加以記錄。
5 對監控系統的建設
機房監控系統主要為了保證對機房運行情況完全掌握,通過監控這一直接反映更好地了解機房狀態,也能為機房搶修提供一定的參考,促進故障處理速度的加快。機房監控系統主要包括三方面:
(1)機房環境監控系統,可在相應設備對監控模塊進行安裝,通過對局域網的采用在統一的界面下集中對各個子系統進行監控。(2)機房溫度模擬報警系統,可在機房不同區域對溫度感應器加以設置,并將其與值班室及傳達室連接起來,一旦出現問題值班室及傳達室都可以收到報警。(3)機房視頻監控系統,可在機房安裝多個攝像頭,將所有視頻情況匯集到系統視頻監控系統主機上。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中心除了能較好地反映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狀態及其發展變化外,還能反映各種情報、信息、文字等,對促進國民經濟和人民權益的發展與保障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須注意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中心機房的建設。
參考文獻
[1]唐玲,胡成.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亟待加強[J].中國經貿導刊,2010,9(17):32-33.
[2]胡志紅.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設中的問題及對策[J].工會論壇(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2(04):17-18.
[3]張玉紅.淺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網絡的維護管理[J].考試周刊,2013,05(21):75-76.
[4]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中心朱國耀."云數據中心"建設探索[J].計算機世界,2012,01(09):54-55.
作者簡介
桑卓,女,現為吉林省四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中心副研究員。
一、勞動就業
年末全區就業人員278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4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112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7萬人。全區就業人員中,第一產業就業人員占53.14%;第二產業就業人員占19.01%;第三產業就業人員占27.85%。
[單位:%][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53.14][19.01][27.85][27.7][18.8][53.5][53.3][19.1][27.6][27.14][18.74][54.81][54.12][18.12][27.07]
圖1 近五年全區就業人員產業構成情況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51.05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人數9.71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人數3.08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為18.0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3%。全年全區共幫助3287戶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戶至少一人就業。組織500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從事“三支一扶”的工作。
[60
50
40
30
20
10
0][單位:萬人][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51.05][54.05][53.29][45.61][42.71]
圖2 近五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
[單位:萬人][12
10
8
6
4
2
0][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人數][就業困難人員就業人數][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9.71][10.7][3.3][3.08][3.45][10.74][10.56][3.41][3.24][10.4]
圖3 近五年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人數
[(單位:萬人,%)][25
20
15
10
5
0][城鎮登記失業人數][城鎮登記失業率][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4
3.5
3
2.5
2
1.5
1
0.5
0][3.74][3.66][3.46][3.41][18.09][3.3][18.94][18.81][19.07][19.11]
圖4 近五年城鎮登記失業人數及登記失業率
年末持外國人就業證在廣西工作的外國人共572人,持臺港澳人員就業證在廣西工作的臺港澳人員共258人。
人力資源市場管理進一步規范。進一步形成統一開放、公平誠信、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截止到2013年底,全區縣以上政府部門設立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等各類服務行業達456家。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全年共為136510家次用人單位提供各類人力資源服務,不斷拓展人力資源服務領域,豐富了服務內容,提升了服務水平。
二、社會保險
社會保險工作深入開展,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全年五項社會保險(含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合計597.96億元,比上年增長69.11億元,增長率為13.07%。基金支出合計535.35億元,比上年增長97.55億元,增長率為22.28%。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單位:萬人][基本養老][城鎮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411.32][849.96][237][221.69][199.01][669.65][935.21][235.66][218.45][238.4][1297.23][981.32][272.52][243.77][240.8][2099.06][1011.52][312.39][243.38][254.71][2219.06][1030.98][325.62][270.24][252.26]
圖5 近五年社會保險參保人數
[單位:億元][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基金收入][基金支出][基金累計結存][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319.99][196.97][434.91][562.66][385.2][264.21][429.88][342.38][653.97][745.7][437.8][528.85][535.35][597.96][808.31]
圖6 近五年社會保險基金收支情況
(一)養老保險
年末全區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538.3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5.72萬人。其中,參保職工365.77萬人,參保離退休人員172.6萬人,分別比上年末增加16.7萬人和9.02萬人。年末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農民工人數為21.03萬人,與上年基本持平。
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待遇提高,且全部按時足額發放。年末納入社區管理的企業退休人員共136.24萬人,占企業退休人員總數的79.1%,與上年末持平。2013年全區城鎮參保企業離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1719元,比上年增加192元;其中企業退休人員人均基本養老金1709元,比上年增加191元。
全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367.75億元,比上年增長12.74%,其中征繳收入275.48億元,比上年增長12.43%。各級財政補貼基本養老保險基金72.09億元。全年基金總支出364.16億元,比上年增長22.58%。年末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446.64億元。
年末全區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680.6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94.29萬人。其中實際領取待遇人數511.2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9.97萬人。全年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入66.52億元,比上年增長21.53%。其中個人繳費11.98億元,比上年下降12.83 %。基金支出47.48億元,比上年增長35.47%。基金累計結存54.44億元。
(二)醫療保險
年末全區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1030.9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9.46萬人。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466.6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0.35萬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564.3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9.11萬人。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中,參保職工328.84萬人,參保退休人員137.78萬人,分別比上年末增加6.14萬人和4.2萬人。年末參加醫療保險的農民工人數為25.1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35萬人。
全年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總收入126.23億元,支出108.0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8.94%和15.96%。年末城鎮基本醫療基金累計結存187.78億元。其中,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109.21億元,基金支出97.88億元,基金累計結存158.8億元,其中統籌基金累計結存77.24億元,個人賬戶基金累計結存81.55億元。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17.02元,基金支出10.21億元,基金累計結存28.99億元。
(三)失業保險
年末全區參加失業保險人數為252.2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8.88萬人。其中,參加失業保險的農民工人數為9.4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45萬人。2013年末,全區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為5.64萬人,比上年增加 0.1萬人,全區失業人員月人均領取失業保險金834元。全年共為698萬名勞動合同期滿未續訂或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農民合同制工人支付了一次性生活補助。
全年失業保險基金收入24.75億元,比上年增長15.51%,支出7.71億元,比上年增長21.21%。年末失業保險基金累計結存87.51億元。
(四)工傷保險
年末全區參加工傷保險人數為325.6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3.23萬人。全年認定(視同)工傷11344人,比上年增加105人;全年評定傷殘等級人數為3880人,比上年減少63人。全年享受工傷保險待遇人數為18582人,比上年增加760人。
全年工傷保險基金收入6.95億元,支出3.9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7.16%和22.44%。年末工傷保險基金累計結存20.85億元,儲備金結存1.13億元。
(五)生育保險
年末全區參加生育保險人數為270.2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5.53萬人。全年共有7.73萬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險待遇,比上年增加2.6萬人次。
全年生育保險基金收入5.75億元,支出3.93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2.7%和38.26%。年末生育保險基金累計結存11.08億元。
三、人才隊伍建設
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加強,以貫徹落實人才規劃綱要為主線,充分發揮政府人才工作綜合管理的職能作用,不斷加大人才工作力度。
截至2013年底,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累計評選出1443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7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9 人,“十百千人才工程”468人。
2013年末,留學回國人員總數約3000人,共建成各級各類留學人員創業園4家,其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與地方政府共建創業園1家,入園企業超過98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7家,流動站16家,共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346人。
全年全區328578人參加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其中取得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證書的有72675人。
深入實施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新確定1個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2個自治區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舉辦3期國家級高級研修項目、17期自治區級高級研修項目,累計培養1500多名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舉辦5期自治區級示范性急需緊缺人才培養培訓項目和4期崗位培訓項目,累計培訓300多名急需緊缺人才和骨干專業技術人才;啟動2013年全區專業技術人員低碳經濟公需科目繼續教育活動,共有77.37萬名專業技術人員參加了低碳經濟公需科目的網絡培訓考試活動,71.68萬人通過考試,68.78萬人領取了合格證書。
年末全區共有技工學校48所,在校學生10.4萬人。全年技工學校面向社會開展培訓13.6萬人次。年末全區共有就業訓練中心59所,民辦培訓機構421所。全年共組織開展各類職業培訓35.97萬人次,其中:就業技能培訓26.73萬人次,崗位技能提升培訓4.03萬人次,創業培訓5.07萬人次,其他培訓0.13萬人次。全年各類職業培訓中農民工培訓22.85萬人次,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培訓4.18萬人次,城鄉未繼續升學的應屆初高中畢業生培訓2.07萬人次。
年末全區共有職業技能鑒定機構328個,職業技能鑒定考評人員6118人。全年共有42.85萬人參加了職業技能鑒定,比上年增長4.92%;36.13萬人取得不同等級職業資格證書,比上年增長3.16%。其中新增高技能人才(高級工以上職業資格)4.49萬人。
四、公共人事管理
履行公共人事管理職能,公務員管理工作不斷加強,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深化。
圓滿完成2013年考試錄用公務員工作,全區共錄用公務員(含選調生)8091人。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不斷健全,聘用管理進一步規范。事業單位聘用制度推行率、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合同簽訂率達到了91.3%,全區事業單位崗位設置完成率超過90%,事業單位新進人員公開招聘工作已經在全區范圍內基本實現全覆蓋,初步建立了公開、競爭、擇優選拔新進人員的制度框架。
全年安置軍隊轉業干部618名。安置到黨政機關和參公事業單位595名,占分配總數的96.3%;安置到其他事業單位18人,占分配總數的2.9%;安置到國有企業5人,占分配總數的0.8%; 176余名師團職干部得到重點安置,173名功臣模范以及長期在艱苦邊遠地區和特殊崗位工作的干部得到照顧安置。
五、工資分配
2013年全區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42637元,與2012年的37614元相比,增加了5023元,同比增長13.35%,增幅回落6.25個百分點。2013年末,外出農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為2568元,比上年增加177元,增長7.4%。
2013年2月,全區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月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的平均調增幅度為20%。月最低工資標準一至四類由1000元、870元、780元、690元分別調整為1200元、1045元、936元、830元;非全日制用工的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由8.5元、7.5元、6.5元、6元分別調整為10.5元、9.5元、8.5元、7.5元。這是我區1995年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以來第十一次上調最低工資標準。
按照國家部署進一步完善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開展部分地區公務員和企業相當人員工資試調查工作,積極推進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工作,分配激勵約束機制不斷完善。
六、勞動關系與勞動者權益維護
深入貫徹實施新修改的勞動合同法,促進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依法簽訂并履行勞動合同。加強勞務派遣用工管理,全面開展規范勞務派遣專項行動。2013年末,全區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93.76%。
穩步推進集體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2013年末,經各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審核備案的集體合同17963份,覆蓋職工213.96萬人。
2013年,廣西各級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機構和各類調解組織共受理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案件16301件(不包括仲裁機構不予受理數),涉及人數19013人,涉案金額25088.4萬元。其中:當期受理調解案件4572件;立案受理11729件。立案受理案件當期結案11751件,結案率95.44%。
2013年末,全區共有勞動保障監察機構198個,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配備專職勞動保障監察員772人,協管員826人。
在全區范圍內重點開展了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用人單位遵守勞動用工和社會保險法律法規情況與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等專項執法活動。全年共主動檢查用人單位8.6萬戶次,涉及勞動者226.54萬人次,對3.72萬戶次用人單位進行了書面審查,涉及勞動者170.62萬人次,查處各類勞動保障違法案件6530件,其中,調查處理舉報投訴案件6324件,較上年基本持平。通過勞動保障監察執法,責令用人單位與20.35萬名勞動者補簽了勞動合同,責令用人單位為8.74萬人次勞動者追發工資等待遇6.68億元,督促1431戶用人單位辦理了社會保險登記、申報,督促8048戶用人單位補繳社會保險費2.15億元,依法取締非法職業中介機構28戶。
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法制建設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立法工作取得新成果。積極推動人社地方立法工作,2013年將《廣西壯族自治區企業工資集體協商條例》列入了自治區人大和政府立法調研項目,并已提交初稿。
依法行政和政務服務工作取得新突破。在2013年全區依法行政考核中,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成績居區直單位之首并獲2013年度優秀等次,還獲評“2013年度自治區政務服務中心政務服務工作先進窗口單位”。
普法工作開創新局面。注重提高普法工作的覆蓋面和向基層延伸,探索實施全區人社系統基層服務平臺“業務工作”與“普法宣傳”相結合的“一崗雙責”工作機制,推動了普法宣傳工作“重心下移”和“法制宣傳六進”活動扎實有效地開展。舉辦了全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普法宣傳新聞骨干暨調研工作培訓班,對來自全區各市、縣(區)人社系統負責普法工作的同志進行了培訓。加強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將《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列入了2013年全區“六五”普法學習讀本。由于“六五”普法中期工作成效顯著,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榮獲全區“六五”普法中期先進單位。
八、基礎建設
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建設進一步推進。截至2013年末,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設施建設國家級試點范圍擴大到40個縣(市、區)、159個鄉鎮,新型鄉鎮(街道)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建設自治區級試點范圍擴大到147個鄉鎮(街道)。2010年試點啟動以來,已有16個縣級項目、81個鄉鎮級項目完成建設并投入使用,有效地改善了基層勞動保障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條件,提高了基層公共服務能力和辦事效率。
截至2013年底,全區14個市實現了部―自治區―市―縣―鄉鎮五級網絡貫通。南寧市、北海市(合浦縣)、欽州市、防城港市、賀州市、河池市和百色市7個市,共42縣(市、區)370萬人參保信息已納入“金保工程”數據大集中信息系統管理,并逐步發放自治區統一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達200萬;納入系統管理的地區的參保人持自治區統一社保卡,可在符合相關管理規定的定點醫療機構網點辦理異地就醫即時結算等異地業務,全區實現異地刷卡的定點醫院有769家,藥店1163家;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信息系統覆蓋116個縣(市、區)所轄的1379個鄉鎮,系統應用及網絡覆蓋率達100%,系統入庫人數1720萬人。
注:
①本公報中有關數據為正式年報數據,與《2013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的部分數據有所不同。
②本公報中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與2012年統計公報中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指標解釋是一樣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及累計結余的數據取自基金決算報表,2012年統計公報中城鄉社會養老保險的基金收支數據為快報數據,2013年對此作了調整。
__“十三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專項規劃的編制,必須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領域改革的新目標、新任務和新舉措,正確把握新常態下經濟增速放緩、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對人社事業發展帶來的新機遇、新挑戰和新要求,著力解決“十三五”期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將面臨的重大矛盾和突出問題,科學設定規劃目標任務,努力編制一個適應時代要求、符合州情實際、反映群眾意愿的“十三五”規劃,推動全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更加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一)認真總結“十二五”規劃。切實開展“十二五”人社專項規劃的分析評估工作,全面總結“十二五”時期全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的工作情況和成效經驗,認真查找存在的突出問題和主要矛盾,為編制“十三五”各專項規劃奠定基礎。
(二)切實加強重大問題研究。認真分析“十三五”期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將面臨的重大矛盾和突出問題,圍繞重點任務和重點領域,加強對全局性、戰略性重大問題的研究,研究內容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人社目標相結合,與全面深化改革涉及人社部門的重點工作任務相結合,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政策措施。
(三)科學設定規劃目標任務。根據“十二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發展情況和發展環境的分析,按照省人社廳關于“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的要求,以“人才開發”、“促進城鄉就業”和“完善社會保障”為題,分別進行研究并提出“十三五”發展的主要指標,起草和編制好“十三五”人社專項規劃(草案)。
(四)研究安排重大工程項目。重大項目是規劃實施的重要載體,是實現規劃目標的重要手段,是規劃的重要支撐。要結合人社工作重點、熱點、難點問題,圍繞規劃主要目標任務,研究提出一批關系事業發展全局、帶動作用強、亟需建設的公共產品、基礎設施、可持續發展的重大項目,并做好重大項目特別是需由財政安排建設資金的重大項目為前期研究及論證工作,以項目為載體推進規劃目標任務的有效落實。
(五)加強各項規劃的銜接協調。要高度重視規劃銜接工作,加強與省人社廳、州直相關部門的對接工作,建立暢通的溝通渠道,使各項規劃協調一致。規劃銜接要遵循下級規劃服從上級規劃,專項規劃和區域規劃服從本級和上級總體規劃,專項規劃間不得相互矛盾的原則。特別要加強專項規劃與人社部、省人社廳有關規劃的銜接,爭取所提出的重大項目列入上級相應規劃。
(一)領導小組
成立__“十三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規劃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州人社局“十三五”規劃領導小組),負責統一領導、總體協調和組織推進“十三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各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由州委組織部副部長、州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張謙任組長,州人社局黨組副書記、常務副局長馬崇曾任副組長,州人社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州社保局局長洪亞黔,州人社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黃莉,州人社局黨組成員、州人才交流服務中心主任張仕偉,州人社局黨組成員、紀檢組長商必彪,州人社局黨組成員、總經濟師陳淑琳,州人社局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肖堂友,州人社局黨組成員、州就業局局長羅雄,州人社局黨組成員、總會計師岺麗為領導小組成員。
州人社局“十三五”規劃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以下簡稱州人社局“十三五”規劃辦),負責規劃編制工作的具體組織和協調工作。辦公室設在綜合法規科,由黃莉副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成員包括:羅定國、王安玉蓉、侯萬游、梁巍、陳祥開、歐榮澤、張登紀、譚佰娟、張博彥、鐘雯、梁遠倩、熊鷹、何宇珵、徐璐、韋貞臣、張芊。王安玉蓉為州人社局“十三五”規劃辦聯絡員,負責對接協調工作。
(二)專項規劃編制小組
成立“人才開發”、“促進城鄉就業”和“完善社會保障”三個專項規劃編制小組,具體負責各專項規劃的編制和組織實施、相關重大問題研究及本編制小組日常協調等工作。
1、“人才開發專項規劃”編制小組
由州人社局黨組成員、州人才交流服務中心主任張仕偉任組長,州人社局公務員管理科負責人,職業能力建設科
科長歐榮澤,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科副科長(主任科員)張登紀,專業技術人員管理科科長譚佰娟,州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綜合科副科長韋貞臣,州委組織部、州委宣傳部、州委統戰部、州編委辦、州發改委、州教育局、州科技局(知識產權局)、州工信委、州民政局、州財政局、州住建局、州農委、州商糧局、州文廣局(新聞出版局、版權局)、州衛計委、州統計局、州扶貧辦、州發展研究中心、州法制辦、州外僑辦、州科協等州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有關領導為編制小組成員。“人才開發專項規劃”編制小組工作人員由我局涉及人才工作的相關科室、所屬事業單位抽調人員組成。州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綜合科副科長韋貞臣為聯絡員,負責與州人社局“十三五”規劃辦的銜接工作。
2、“促進城鄉就業專項規劃”編制小組
由州人社局黨組成員、州就業局局長羅雄擔任組長,州人社局副縣級干部、就業促進科科長敖銀興,州考試院院長、農民工工作科科長胡德劍,州就業局綜合科科長何宇珵,州發改委、州工信委、州住建局、州財政局、州農委、州公安局、州教育局、州民政局、州衛計委、州工商局、州統計局、州社科聯等單位有關領導為小組成員。
“促進城鄉就業專項規劃”編制小組工作人員由我局涉及促進就業工作的相關科室、所屬事業單位抽調人員組成。州就業局綜合科科長何宇珵為聯絡員,負責與州人社局“十三五”規劃辦的銜接工作。
3、“完善社會保障專項規劃”編制小組
由州人社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州社保局局長洪亞黔擔任組長,州醫療保險管理中心主任、社會養老保險科(農村社會保險科)、醫療保險科(工傷保險科)科長孫學耕,州社保局副局長陳懷東,州社保局綜合科科長徐璐,州發改委、州工信委、州財政局、州農委、州民政局、州衛計委、州教育局、州公安局、州住建局、州統計局等單位有關領導為小組成員。
“完善社會保障專項規劃”編制小組工作人員由我局涉及社會保險工作的相關科室、所屬事業單位抽調人員組成。州社保局綜合科科長徐璐為聯絡員,負責與州人社局“十三五”規劃辦的銜接工作。
根據州政府統一安排和相關程序,__“十三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各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分五個階段進行:
(一)啟動階段(__年9月)
成立前期重大課題研究起草小組,下設人才、就業、社保三個工作小組,明確任務分工,啟動“十三五”規劃前期重大課題研究工作。
(二)基本思路形成階段(__年10月)
各工作小組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工作時間和階段性任務,理清發展思路,提出發展主題和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初步完成各專項規劃的基本思路,明確本領域“十三五”時期的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重大舉措,形成文稿送州人社局“十三五”規劃辦匯總,并按要求報送州發改委納入全州“十三五”規劃基本思路重點內容。
(三)前期重大問題研究階段(__年11月-__年12月)
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從著力解決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發展進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重要問題入手,完成“十三五”規劃前期重大課題研究報告,按要求報送州發改委。
(四)規劃草案編制階段(__年1月-__年3月)
制定__“十三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規劃編制工作方案,部署“十三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各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各專項規劃編制小組根據前期重大課題研究成果和基本思路,理清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改革思路,形成各專項規劃框架,編制各專項規劃草案和征求意見稿,并按要求報送省人社廳、州發改委審核。
(五)規劃編制完成階段(__年4月-__年10月)
通過多種形式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和社會各界廣泛征求意見,組織有部門及專家進行論證和評審。對各專項規劃草案作進一步的修改完善,形成“十三五”各專項規劃送審稿,按要求報送省人社廳、州政府審定批復。
(一)做好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是加快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的需要。為加快推進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躋身全市區縣20強,區委、區政府確立了今后一個時期經濟社會發展“12345”總體思路和目標,要實現這些目標,關鍵在于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各類人才隊伍,關鍵在于營造一個有利于發展的社會環境。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區上下以科學發展觀為統攬,狠抓城鄉就業工作、不斷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積極維護和諧有序的勞動關系,不斷加強人才開發,努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我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還不完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與老百姓的迫切愿望和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人才數量不足,結構不優,建設、規劃、教育、衛生等領域專門人才缺乏;勞動力整體素質不高,產業發展不充分,就業容量有限,城鄉就業難的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體制機制不完善,就業公共服務設施薄弱,就業服務水平不高。做好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讓各類優秀的人才脫穎而出,讓各種創新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人人享有社會保障,將為我區提速發展和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設提供強勁動力。
(二)做好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是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需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各個領域不協調、不平衡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勞動關系也越來越復雜,特別是《勞動合同法》出臺之后,企業經營者與勞動者之間的矛盾和糾紛更加復雜化、經常化,也更加尖銳化。目前,我區勞動關系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和諧因素,主要反映在勞動合同簽訂和履行的質量不高;拖欠、克扣職工工資,特別是拖欠農民工工資的現象時有發生;勞動爭議仲裁案件呈復雜化趨勢。在這個背景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責任重大,必須依法維權,統籌協調,有效推( )動勞動關系雙方保持和諧狀態,積極推進相互依存、和諧共處新型勞動關系的建立和發展。
(三)做好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是著力改善民生的需要。就業是民生之基,保障是民生之本,解決民生問題,確保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需求,關鍵是建立統籌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為此,我們必須盡快建立以社會保險為基礎,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為重點的統籌城鄉社會保障體系;要全面深入落實各項就業再就業優惠政策,開發就業崗位,拓展就業渠道,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就業需求,實現勞動者充分就業,從根本上改善民生。
二、加強領導,不斷提高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今年是政府機構改革的第一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任務繁重,涉及穩定擴大就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維護勞動者權益、深化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清退公務員養老保險金等工作,各級各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明確目標任務,落實工作責任。黨政主要負責人要將此項民生工程拿在手上親自抓、負總責,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與其它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落實。同時要根據機構改革工作要求,理順工作關系,加強統籌,整合力量,配好人員,結合實際建好基層工作平臺,把城鄉就業、勞務經濟、居民養老、合作醫療等具體工作規范在一個機構,進一步明確分管領導,落實專職工作人員,確保人力社保工作不脫節。區人力社保部門要深入一線,加強調研,靠前指導,強化檢查,狠抓落實,做到工作有人做、責任有人擔、政策能落實、措施有保障。
(二)加強部門協作,形成合力攻堅。做好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協作配合。區人力社保部門要充分發揮部門聯席會議制度的作用,不斷強化協同推動工作落實的運作機制。要進一步對城鄉就業、勞務經濟、醫療保險、人力社保網絡等工作進行深入調研,掌握第一手資料,搞好分析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創新工作方法,真正用好用活政策,讓群眾享受更充分的實惠;地稅部門要繼續加大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和生育保險的擴面征繳力度,力爭在參保人數和基金征繳上有更大的突破;金融部門要研究措施,降低門檻,精簡程序,延伸服務,加大小額擔保貸款的發放,加強新一輪就業扶持政策的落實;公安部門要做好人口戶籍管理工作,組織抓好戶籍人口清理,準確提供人員信息資料;國土部門要嚴格執 行政府征地拆遷有關政策規定,對征地農民,堅持先保后征,即征即保的工作機制;民政部門要繼續做好城鎮“三無”人員、農村“五保戶”、重點優撫對象、城鎮居民中的“低保”對象、重度(一、二級)殘疾人參加合作醫療的資金補助;各工會組織要積極引導和鼓勵職工關心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與企業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共謀發展;各企業要自覺遵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守法經營,自覺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