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空氣污染的現象范文

    空氣污染的現象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空氣污染的現象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空氣污染的現象

    第1篇:空氣污染的現象范文

    關鍵詞:空氣污染 全局空間自相關 分析

    中圖分類號:F3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2(b)-0000-00

    作者簡介:曾禮祥(1988-),男,廣東梅州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統計與風險管理。

    引言

    由于粵港珠三角區域城市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隨之出現了很多與環境問題,特別是空氣污染問題。由于空氣污染問題不僅僅是一個地區的問題,還是一個區域性的問題。治理空氣污染問題僅靠某個城市自身的改善是不完全的,還必須關注到區域間的空氣流轉和影響。空間自相關分析方法能較好的分析空間關系[1],而且運用空間自相關方法對區域空氣污染研究尚不多見,特別是對于粵港珠三角區域。

    1 數據來源

    本文的空氣污染指數(API)數據選取自粵港珠三角區域空氣監測網2012年監測報告。選擇2012年1月―12月的每月的空氣污染指數。

    2 粵港珠三角區域的空氣污染的鄰近矩陣

    根據粵港珠江三角洲區域空氣監控網絡子站的空間分布,可得到15個監控網絡子站的鄰近狀況。根據鄰近關系原則[2],可得滿足鄰近性的空間權重矩陣為:

    3 空氣污染的全局空間自相關分析

    利用數據及Matlab軟件[3],計算全局Moran’s I及其檢驗的標準化統計量Z(I),結果如表3.1所示。

    表3.1 2012年粵港珠三角區域空氣污染指數的全局Moran’s I及其檢驗

    月份

    Moran’s I

    Z(I)

    2012年1月

    -0.1733

    -0.3712

    2012年2月

    0.2500

    1.1714

    2012年3月

    0.2605

    1.2096

    2012年4月

    -0.0170

    0.1983

    2012年5月

    -0.0100

    0.2249

    2012年6月

    -0.1503

    -0.2874

    2012年7月

    0.1019

    0.6316

    2012年8月

    -0.0503

    0.0770

    2012年9月

    -0.0081

    0.2308

    2012年10月

    0.0148

    0.3139

    2012年11月

    -0.1305

    -0.2153

    2012年12月

    0.0025

    0.2694

    從表3.1可以看出,在2012年1月、4月、5月、6月、8月、9月、11月中,粵港珠三角區域空氣污染指數的全局Moran’s I為負值,即存在負空間自相關。這說明空氣污染在空間分布上出現差異,其特征是:空氣污染較高的區域相對地趨于和較低的空氣污染區域相鄰,或是較低的空氣污染區域相對地趨于和空氣污染較高的區域相鄰。不過從Z(I)檢驗統計量的結果來看這種空間格局不顯著。而在2012年2月、3月、7月、10月、12月中,空氣污染指數的全局Moran’s I為正值,即這五個月空氣污染在空間上呈現出相似值之間的聚集現象,其特征為:較高空氣污染的區域,其周圍區域空氣污染也比較高,或是較低空氣污染的區域,相鄰區域的空氣污染也比較低。但對全局Moran’s I檢驗的結果并不顯著。

    4 結論

    本文從2012年1月―12月粵港珠三角區域15個空氣污染監測網絡子站監測數據出發,根據空氣污染數據,應用空間統計分析方法,客觀上證明了在研究時段內,空氣污染在粵港珠三角區域的空間分布呈現隨機分布。

    參考文獻

    [1] Haining R. Spatial Data Analysis: Theory and Practice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第2篇:空氣污染的現象范文

    空氣污染易致癌

    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這個報告,有一個數字是非常令人震驚的:2012年因空氣污染而喪生的人數高達700萬人。由各種原因導致的空氣污染問題,小到一家一戶的生火做飯,大到巨型化工廠向天空排放廢氣,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最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而且因空氣污染而致死的人數也是越來越多。世界衛生組織在2008年曾做過一次統計,那個時候死于室外空氣污染的全球數字是130萬,死于室內空氣污染的數字是190萬。

    全球范圍內的空氣污染問題遠比人類之前想象的要嚴重得多。此前在全球范圍內的參加世界環保組織的400多位專家――他們從2010年來就開始監控因為室外空氣污染導致的死亡數據的變化。他們在2010年公布的數據是――全球死于室外空氣污染的數字是320萬,這個數字比世界衛生組織在2008年公布的室外空氣污染死亡數字要多大約130萬,差不多翻了一倍。

    世界衛生組織新的研究數據表明,在全球范圍內,因空氣污染導致的死亡人數占據總死亡人數的八分之一。空氣污染最容易導致的致命疾病是心臟病、中風、肺病和呼吸系統的癌癥。專家們經過長時間的研究發現,空氣污染問題對于免疫系統能力低下的兒童和嬰兒的傷害尤其大。空氣污染可能會導致嬰兒畸形或者導致嬰兒某方面功能的缺失。

    人類對于空氣污染的科學研究水平在進步,2014年這些科學家們監控的數據不僅僅來源于因空氣污染而接受治療的患者,也得益于他們有了更好的研究和分析空氣污染的工具。舉個例子來說,現在科學家們已經可以將室內空氣污染和室外空氣污染對人類造成的身體影響分開來分析,而且科學家們也發現了室內和室外空氣污染的緊密聯系。科學家們已經可以弄清楚空氣污染對人類心血管造成的危害,而且對于空氣污染對于誘發癌癥的原因的研究也取得了進展。空氣污染對于呼吸系統的影響也已經得到了確認,空氣污染最容易導致的呼吸系統的疾病是感冒和慢性肺炎。

    東南亞是空氣污染重災區

    世界衛生組織的公共關系與環境衛生中心的負責人瑪利亞?尼拉說:“空氣污染,不管是室內的,還是室外的,現在已經成為最大的環境健康問題。空氣污染會影響到我們每一個人,不管是發達國家的,還是發展中國家的任何一個人都會受到空氣污染的傷害。

    全球有430萬人的死亡與室內空氣污染有關,導致他們死亡的首要死亡原因是煤氣中毒,或一氧化碳中毒。這些死者往往用煤炭、木頭或者用動物糞便作為做飯的燃料。煤炭、木頭、動物糞便的不完全燃燒,導致他們一氧化碳中毒。因室外空氣污染導致的死亡人數據估計有370萬。罪魁禍首是工業用煤燃燒的廢氣和粉塵以及汽車尾氣。

    世界衛生組織的官員說,很多人受到室內空氣污染和室外空氣污染的雙重傷害,所以因室內空氣污染和室外空氣污染死亡的人數不能簡單的相加,不過據他們估計,因為空氣污染導致的死亡人數不會少于700萬人。

    世界衛生組織說,全球空氣污染的重災區是東南亞,包括印度和印度尼西亞,太平洋西岸地區,從中國到菲律賓。該地區因為室內空氣污染的死亡人數是330萬人,因為室外空氣污染的死亡人數是260萬人,兩個數字相加、去除重疊部分該地區死于空氣污染的人高達510萬人。

    在非洲,死于室內空氣污染和室外空氣污染的死亡總數是68萬人,在中東地區死于空氣污染的大約40萬人。在歐洲的中低收入國家有28.7萬人,在拉丁美洲有13.1萬人。在歐洲的高收入國家有29.5萬人,在北美有9.6萬人。在太平洋中的富裕國家(包括澳大利亞和日本)有6.8萬人。

    尼拉說,她看到這個數字的時候也被嚇了一大跳,因為數字增長太快了。不過她表示,要將2008年的數據與2012年的數據進行比較是非常困難的。因為2008年的數據沒有去除疊加部分,而且當時的數據采樣主要是在城市中進行的。

    明火做飯一小時,等于抽400根香煙

    從衛星圖像上來看是很容易看出空氣污染的范圍的,衛星圖像為研究空氣污染對于人類健康的影響提供了更好的數據保障――根據衛星圖像上的空氣污染范圍進行研究,更容易確定研究范圍的大小,而且數據更加確實可靠。空氣污染導致的問題遠比世界衛生組織先前估計的要嚴重得多,世界衛生組織的發言人說,有數據表明,空氣污染現在是導致心臟病和中風的罪魁禍首之一。人類面臨的空氣污染問題從來沒有像今天這么嚴重過,全球各種污染問題,也以空氣污染的危害最大。尼拉說:“我們以后可能要采取措施,把我們呼吸的空氣給清潔一遍。”

    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資料表明,在全世界的貧困國家中,大約29億人仍然用生火煮飯或者燒開水,他們在煮飯或者燒開水的時候吸進去大量油煙和煙塵。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環境與健康中心的科學家科克?史密斯形象地說:“你在廚房里使用明火做飯,在一小時內,相當于你抽了400根香煙。”他特別強調,室內污染在印度是最嚴重的,印度的婦女和女孩子是世界上遭受室內空氣污染最大的群體。

    卡洛斯?多拉是世界衛生組織公共關系與環境衛生中心的副主任,他說,現代家庭越來越像氧化車間,大家越來越喜歡把門窗緊閉。大家想盡辦法地想讓室內空氣清潔一些,包括使用空氣凈化器――多拉說,實際上使用空氣凈化器沒啥效果,還不如開窗通風。

    他說,世界各國需要反思各自的經濟發展政策和環境政策,大家應該致力于開發新的清潔能源,并提高目前能源使用的效率,尤其是要讓汽車工業進行尾氣排放的技術革命,讓尾氣盡量清潔起來。不過,如果真要進行這些變革的話,那就是一個地動山搖的徹底革命了。

    中國:空氣污染受害大國

    近期因為空氣污染問題,法國出現了一些震蕩,導致法國嚴格限制現在汽車的使用量,法國為了推動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還在巴黎降低了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費用。多拉說,這樣的措施需要持之以恒,長久實行。

    “你是買不到瓶裝的清潔空氣的”,多拉說,“空氣是人類共享的資源。為了呼吸新鮮的空氣,我們不得不干預世界各地的空氣污染問題。”

    第3篇:空氣污染的現象范文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大。而環境空氣因為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導致PM2.5、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臭氧對人類健康的威脅逐步加劇,如何減輕這些污染物對人類的危害已經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除了有效控制污染源,如何利用植被減輕空氣污染的壓力也是一種思路。植被是一個具有生命的復雜群居結構的生物群落,它在水土保持方面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們通過蒸騰作用過程,從地上提升水分并釋放到大氣中去,由于大氣水分的凝聚作用而產生雨,并如此循環不斷。下面,我們就從植被對氣候的影響、植被對污染物的吸收和空氣污染對植被的影響等方面來討論植被和環境空氣的相互關系。

    根據我市空氣自動監測數據可以看出,我們發現影響空氣質量的因素有三點:污染源排放、氣象條件和外部傳輸。其中氣象條件的影響的主要因素就是降雨因素和靜穩因素。森林變化對降水和氣候的影響不容忽視。幾十年來,我國人口增長和城市擴張已導致大片高山、海岸和半干旱地帶的植被覆蓋率降低,人工化的土地成為“旱源”和“熱源”,在污染增加的同時造成降雨減少、氣溫升高。地表植被的變化同時影響著地表的水蒸發量和熱輻射強度,而天然森林、草地對促進蒸發和減少熱輻射的作用要遠高于耕地或城市地區,對增加降水及遏制全球變暖意義重大。“溫室氣體的大規模工業排放只有100多年,而對300年來我國植被與氣候變化的研究表明,森林的減少對氣溫升高和北方干旱也有影響。”南京大學教授陳星表示,近幾百年全球森林面積的不斷萎縮,也正被許多研究者視為加劇全球變暖和旱澇不均的因素之一。

    林木是天然“凈化器”,如能充分發揮其對空氣中氣態污染物和PM2.5突出的吸附作用,將是治理空氣污染的一劑生態良藥。“然而從目前來看,城市綠化仍以滿足美觀需要為主,對樹種能否吸收粉塵和氣態污染物考慮較少。”城市綠化應該堅持美觀和實用相結合的選樹原則,在樹種選擇上,優先選用對氣態污染物和顆粒物吸附能力強的樹種。為增強吸附顆粒物,我們可選擇葉面面積大、葉面粗糙多絨毛,或者能分泌黏性油脂汁漿的樹種,這類樹種主要包括毛白楊、構樹、臭椿、側柏、刺槐、懸鈴木、國槐、女貞、香樟、廣玉蘭、核桃、銀杏、水杉、枇杷、夾竹桃、紅葉李、紫薇、桂花、臘梅、石楠、月季、小葉黃楊等。為增強吸附氣態污染物,我們可選擇構樹、桑樹、無花果、海桐、泡桐、石榴等樹種。

    最后我們談談環境空氣對植被的影響。地球大氣層是氣體、水蒸氣、固體微粒和液態微滴的混合物。空氣污染的定義是指在大氣層里的固體、液體和氣體物質的濃度足以傷害人類和動植物的生命或特性。在生態系統中,在低量污染的情況下,生態系統的植被和土壤,起著降低空氣污染的作用。在中度污染時,個別樹種或特定樹種的單株林木會產生養分效應,削弱新陳代謝,易受昆蟲感染或出現病理現象,或直接誘發病害。但是,當污染程度高時,就會導致特定樹種的嚴重病態或死亡。潔凈的空氣對于任何生物體的生存是不可缺少的,植被是一個緩沖器,當空氣污染超出其緩沖極限,就會出現植被萎縮甚至大面積死亡的情況,進一步加劇了空氣污染。近三億 t 空氣污染物質散發到空氣中去,這大大超過自然系統安全吸收的水平。當人類學會用火時空氣污染就開始了。但大規模的空氣污染是與近代工業的發展相關的,此外,就產生污染物的活動性質來說,散發到空氣中去的都是在人口稠密的地區。因此,其影響即使在全球規模上是小的,但對局部則可能是嚴重的。據估計,由于大量二氧化碳加入到大氣層里,使地球平均溫度提高6℃,這可能會造成地球過去7000萬年從未經歷過的氣候情況。即使實際增加的溫度較預期的小,但也足以溶化大量極地冰和提高海平面5m。同樣,同溫層的臭氧能有效地阻擋大量從各方面傳到地球表面的有害的太陽紫外輻射線。目前的計算表明,臭氧層的16.5%將會由于人類制造化學藥品而消失。毀滅臭氧的半數(近8%)將發生于今后30年內。工業和都市社團經常散布對周圍人類和其它活生物體有害的污染物質。這些污染物質包括放射性塵埃、鹽霧、除草劑和農藥、大氣微粒、煙塵、礦石冶煉、煤的燃燒、制磚、制陶瓷、制水泥、制玻璃、制磷肥、酸物質液滴、煤氣和某些時候的土壤微粒。這些物質對一切生物都可以單獨起刺激作用,或者它們可能聯合起來,對環境起更為有害的不利作用。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植被通過影響氣候和吸收空氣中的污染物來減輕空氣污染,但是,其調節功能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超出限度,導致其調節功能萎縮,會加劇空氣污染。我們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應該充分尊重客觀規律,利用好植被對環境空氣的調節功能,為城市的大氣污染治理服務。

    第4篇:空氣污染的現象范文

    關鍵詞:室內環境污染; 公眾健康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在擁有自己的住房后,不惜投入巨大費用進行裝修。然而,許多人在熱衷進行房屋裝修的同時,卻毫無覺察的將危險帶進了家。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統計,人們所得疾病中有35%以上來自于空氣污染,其中主要是室內空氣污染。有資料表明87%的白血病來自室內空氣污染。據新華社報道,我國每年有11.1萬人因室內空氣污染而死亡。我站近兩年的監測數據表明,家庭裝修后室內空氣質量70%均超標。因此,室內空氣污染愈來愈引起人們的關注。

    室內空氣污染的來源很多,諸如家庭裝修、裝飾所用的油漆、涂料、膠合板、磚料、大理石、墻紙料;又如家具、日常用具、兒童玩具、棉麻衣服、床上用品、空調器等等,都可想空氣散發甲醛、苯系物(如苯、甲苯、二甲苯)、氯、氨、氡等有毒有害氣體。再有,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會污染空氣,如煤氣、臭氧、煙霧、油霧、霉菌等。空氣中這些物質達到一定濃度時就會傷害人體,而且濃度越大,保留時間越長,其傷害也越大。

    一、室內空氣污染主要污染物質和特征

    室內空氣污染為什么會傷害我們的身體呢?其主要原因有:

    1.污染空氣的物質中,甲醛、苯系物(如苯、甲苯、二甲苯)、氯、氨、氡是劇毒的。它們主要傷害人的呼吸系統和神經系統,提高血液循環使細胞產生病變乃至癌變。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煤氣、煙霧、油霧、臭味等能誘發呼吸道(尤其是上呼吸道)疾病,嚴重時可誘發哮喘、肺病等。

    2.危害時間長。因裝修引起的室內空氣污染可持續好幾年,這是由裝修材料本身特點決定的了。如涂料中大量甲醛是隨著涂料與空氣接觸而逐步氧化,干燥而緩慢釋放出來的;油漆、涂料中的苯系物也是如此。大理石中的放射線也是由表及里逐步(有較長半衰期的)輻射出來的,因輻射而蛻變的氡也只能逐步釋放到空氣中。家具、用具、電器、衣服等對空氣的污染也是如此。其他如煤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煙霧、異味等更是每天都在向空氣中散發。散發時間的長短與材料的種類、多少有關。一般而言,釋放速度慢的,釋放時間較長,釋放年限斷則幾年,長則十來年。若不去除這些物質,幾年甚至十來年生活在這種環境中,再好的身體也會生病。

    3.空氣污染是人慢性中毒。除了甲醛、苯、氨大量泄露在室內的特殊情況外,因家庭裝修、家具、用具、衣服等釋放到空氣中的有毒物質,因釋放緩慢而只會使受害人慢性中毒,但慢性中毒積累到一定程度時間并達到某種嚴重程度,便會產生由量變到質變,使人致病乃至重病,慢性疾病是很難根治的。

    那么這些毒氣在空氣中的濃度達到何種程度就無污染而不得病呢?國家衛生部、國家環保總局早已制定了嚴格的國家標準,如GB/T18883-2000室內空氣質量標準等規定了室內空氣中甲醛、苯、二甲苯、氨、氡等的標準值。若高于此值,則定為污染,超過越多,污染越嚴重,得病幾率就越大。

    二、室內空氣污染的表現

    隨著人們室內環境意識的提高、人們對室內環境對自身及家人健康的影響越來越關心,那么,怎樣判斷您和您的家人生活和工作的環境是安全和健康的呢?室內環境監測中心和健康醫療中心根據多年來進行的環境檢測和治理的經驗,時間和歸納總結出室內空氣污染造成的危害的12中表現:

    1.每天清晨起床時,感到憋悶,惡心、甚至頭暈、目眩;

    2.家里人經常容易感冒;

    3.雖然不吸煙,也很少接觸吸煙環境,但是經常感到嗓子不舒服,有異物感,呼吸不暢;

    4.家里小孩經常咳嗽、打噴嚏、免疫力下降、新裝修的房子孩子不愿意回家;

    5.家里人常有皮膚過敏等毛病,而且是群發性的;

    6.家人共有一種疾病,而且離開這個環境后,癥狀就有明顯變化和好轉;

    7.新婚夫婦長時間不懷孕,查不出原因;

    8.孕婦在正常懷孕情況下發現胎兒畸形;

    9.新搬家或者新裝修后,室內植物不易成活,葉子容易發黃、枯萎,特別是一些生命力最輕的植物也難以正常生長;

    10.新搬家后,家養的寵物貓、狗甚至熱帶魚莫名其妙的死掉,而且鄰居家也是這樣;

    11.上班就感覺喉疼,呼吸道發干,時間長了頭暈,容易疲勞,下班以后就沒有問題了。而且,同樓其他工作人員也有這種感覺;

    12.新裝修的家庭和寫字樓的房間或者新買的家具有刺眼、刺鼻等刺激性氣味,而且一年仍然氣味不散。

    以上這些現象都是由于室內空氣質量不合格造成的。人的一生有80%以上的時間是在室內度過的,室內空氣質量的好壞與我們的健康是密切相關的。如果您和您的家人有這些癥狀,應進行室內空氣檢測并進行相應的凈化治理,盡快消除埋藏在您身邊的“定時炸彈”。

    三、室內空氣的凈化

    目前,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凈化方法有:

    1.以活性炭為吸附材料(包括活性炭為材料制成的布、苫等),將室內的空氣污染物吸附在吸附材料上,已達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但是這些凈化裝置只是對污染物起到轉移的作用,不能徹底分解污染物,同時吸附材料到一定時間就會飽和,這時就得重新更換材料;

    2.采用光催化原理,在吸附材料上涂上一些催化劑,利用催化劑表面的活性和降低反應的活化能的原理將一些在常溫情況下無法分解的污染物分解已達到凈化目的;

    3.負離子發生器,通過氣體放電產生大量的負離子,這些負離子一方面對人體健康有直接的有益作用,另一方面負離子可以對室內空氣中的污染物發生作用,是污染物濃度降低;

    4.放置能消除室內建材污染的綠色植物。

    吊蘭、龜背竹、常青藤、龍柏、葡萄、萬年青、仙人掌等植物,具有制造氧氣、吸塵、凈化空氣的作用。

    科學家發現:綠色植物對居室和辦公室的污染空氣具有很好的凈化作用。他們用了幾年時間,測試了幾十種不同綠色植物對幾十種化學復合物的吸收能力,并把重點移到可在任何苗圃都能買到的觀賞植物上,結果發現:各種綠色植物都能有效地降低空氣中的化學物質并將他們轉化為自己的養料,其量之大令人吃驚。以下是一份抗污染綠色植物清單,在24小時照明條件下

    ――蘆薈消滅了1立方米空氣中所含的90%的醛;

    ――90%的苯在常青藤中消失;

    ――龍舌蘭可吞食70%的苯、50%的甲醛和24%的三氯乙烯;

    第5篇:空氣污染的現象范文

    近段時間,當人們走出家門,看到干干凈凈的藍天時,或許會有別樣的親切感。因為就在今年元月中旬,我國中東部地區陷入了嚴重的霧霾和污染之中。北京PM2.5濃度甚至一度超過了900(PM2.5指數超過500就是非常嚴重的污染)。中央氣象臺將大霧藍色預警升級到黃色預警。據環保部門數據顯示,從東北到西北,從華北到中部乃至黃淮、江南地區,都出現大范圍重度污染,并且持續時間很長。當人們都以為天氣將持續好轉的時候,元月底,霧霾天氣卷土重來,我國華北東部和南部、黃淮、江準大部、江漢、江南中北部、貴州東北部、重慶東部及廣東南部等地陸續出現霧霾天氣,局部地區能見度小于3公里。

    道路管制、企業停工、機場關閉、港口停運,霧霾天氣讓一個又一個城市飽受困擾,市民的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了很大影響。不僅如此,在多地的醫院里患呼吸道疾病的病人數量在大幅增加。一時間,空氣污染問題迅速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話題。

    如今,空中的霧霾已消散,而人們心中的霧霾呢?不少人提出疑問:是霧霾導致了空氣污染還是空氣污染形成了霧霾?為什么霧霾天會反復出現?據中央氣象臺相關專家介紹,霧和霾是兩個概念。霧是一種常見的自然天氣現象,即使沒有人為污染,霧照樣會發生。而霾,則主要是人類排放的顆粒污染物所致。雖然肉眼看不見空氣中的顆粒物,但是顆粒物卻能降低空氣的能見度,使藍天變成灰蒙蒙的一片。之所以霧和污染物相生相伴,是因為霧天的氣象條件不利于污染物的擴散,使城市的空氣質量持續地維持在低位。據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的數據顯示,北京由汽車尾氣和燃煤排放等轉化而來的硝酸鹽和硫酸鹽等污染物質,在大霧期間已增加了10倍甚至20倍。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004年因吸入室內和室外空氣污染中的細小顆粒而死亡的數字是115萬,2008年是134萬,2011年有200多萬。這種逐年遞增的趨勢不可謂不危急。

    事實上,霧霾天氣持續、空氣質量下降,并不是今年的新現象。據專家介紹,霧天是我國每年秋末到初春這段時間極易出現的天氣現象。值得注意的是,霧霾天氣的產生與我國當前所處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有關,也與每個人的生活、工作方式有關。北京市環保局環保監測中心主任張大偉在1月11日召開的新聞通報會上指出,在一月的霧霾天氣中,北京四分之一的PM2.5是“輸入性”的,四分之三則是北京地區“自產”的汽車尾氣、燃煤排放、工業企業廢棄排放、工地揚塵、農業焚燒秸稈等。燃煤、機動車、工業、揚塵,這些污染源排放量大,是造成本次嚴重污染的根本原因。

    國務院副總理日前在談及空氣污染治理時強調:“我們必須要有所作為,需要樹立全民意識,需要全民參與,共同治理。”如果各級政府把環境保護和治理放在優先位置,如果每個人都能對形形的污染說“不”,實現綠色出行、綠色生活,那么一個天藍、地綠、水凈,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美麗中國”將指日可待。

    第6篇:空氣污染的現象范文

    關鍵詞:室內空氣污染;污染物特性;改善措施

    中圖分類號: X511 文獻標識碼: A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日漸提高,各種裝飾材料被應用于房屋裝修當中,這些材料當中蘊含的有毒物質(如甲醛、苯等)會在日常使用中慢慢釋放出來,對人體產生危害。同時,由于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工業廢氣和大量汽車尾氣的排放,使得城市空氣質量日趨惡化,室內空氣作為城市中的一部分,不可避免的也會受到污染。現代人長時間在室內工作、學習、休息,室內空氣質量的好壞,對于人體健康有著不可忽略的影響。本文將通過各種對比試驗對室內空氣污染物進行檢測,分析探討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性能,以獲得改善室內空氣質量的方法。

    一、室內空氣污染物的來源與類別

    室內空氣污染物主要有兩個來源,一個是室外污染大氣通過門窗帶入室內,另一個則是由室內建筑和裝飾材料中釋放出來的有毒物質。

    室內空氣污染物根據其形態可分為以下3個類別:①物理污染物,其代表物是粉塵、石棉纖維、可吸入顆粒物;②化學污染物,其代表物為甲醛、氨、苯系物、TVOC、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等;③放射性污染物,其代表物是氡。

    二、室內空氣污染物的危害

    盡管室內空氣污染物種類眾多,但是最為常見且危害較大的有:甲醛、氨、苯系物、TVOC、氡等5種。這些污染物常常侵害人的呼吸系統、神經系統,有甚者還會致鼻癌、咽喉癌等各種癌癥及白血病的風險;還容易使孕婦出現早產、流產、胎兒畸形等問題。因此,室內空氣污染物的危害是極大的。

    三、室內空氣污染物污染特性的檢測監控探討

    Ⅰ、主要污染物的檢測

    空白試驗檢測

    取A小區預檢對象的5戶毛坯房(通風后門窗關閉 24 h采樣 )進行甲醛和苯系物濃度的檢測,取其平均值作為本次試驗的空白對照樣,則5戶毛坯房的甲醛污染狀況如表1所示, 苯系物的污染狀況見表2~表4。

    表15戶毛坯房甲醛濃度檢測情況

    0~0.04

    mg/m3 0.04~0.08

    mg/m3 0.08~0.10

    mg/m3 0.10~0.16

    mg/m3 0.16~0.24

    mg/m3 0.24~0.32

    mg/m3 0.32~0.40

    mg/m3 0.40

    mg/m3

    以上

    5戶 0戶 0戶 0戶 0戶 0戶 0戶 0戶

    未超標 超標

    表25戶毛坯房苯濃度檢測情況

    0~0.04mg/m3 0.04~0.08mg/m3 0.08~0.11mg/m3 0.11~0.40mg/m3 0.40mg/m3以上

    5 0 0 0 0

    未超標 超標

    表3 5戶毛坯房甲苯濃度檢測情況

    0~0.04mg/m3 0.04~0.08mg/m3 0.08~0.20mg/m3 0.20~0.40mg/m3 0.40mg/m3以上

    4 1 0 0 0

    未超標 超標

    表4 5戶毛坯房二甲苯濃度分布情況

    0~0.04mg/m3 0.04~0.08mg/m3 0.08~0.20mg/m3 0.20~0.40mg/m3 0.40mg/m3以上

    4 1 0 0 0

    未超標 超標

    裝修后室內空氣檢測

    取剛交房A小區A棟A單元電梯樓18層共36戶裝修 3個月的房屋為采樣點,分別采集各戶室內空氣樣 (通風后門窗關閉 24 h采樣 )進行甲醛和苯系物濃度的檢測,36戶居室的甲醛污染狀況如表5所示,苯系物的污染狀況見表6~表8。

    表536戶居室室內空氣中甲醛濃度分布

    0~0.04

    mg/m3 0.04~0.08

    mg/m3 0.08~0.10

    mg/m3 0.10~0.16

    mg/m3 0.16~0.24

    mg/m3 0.24~0.32

    mg/m3 0.32~0.40

    mg/m3 0.40

    mg/m3

    以上

    1戶 2戶 4戶 11戶 9戶 5戶 2戶 2戶

    未超標 超標

    表636戶居室室內空氣中苯濃度分布

    0~0.04mg/m3 0.04~0.08mg/m3 0.08~0.11mg/m3 0.11~0.40mg/m3 0.40mg/m3以上

    1 5 29 1 0

    未超標 超標

    表736戶居室室內空氣中甲苯濃度分布圖

    0~0.04mg/m3 0.04~0.08mg/m3 0.08~0.20mg/m3 0.20~0.40mg/m3 0.40mg/m3以上

    4 10 18 2 2

    未超標 超標

    表836戶居室室內空氣中二甲苯濃度分布

    0~0.04mg/m3 0.04~0.08mg/m3 0.08~0.20mg/m3 0.20~0.40mg/m3 0.40mg/m3以上

    4 5 20 4 3

    未超標 超標

    ㈢結果與討論

    ⑴室內空氣污染狀況分析

    取裝修后的室內空氣染污物含量與毛坯房室內空氣污染物含量比較可知:裝修后3個月的室內空氣中甲醛的超標現象比較嚴重 (國家標準為 0. 08mg/m3)。36戶中合格的為 7戶,合格率僅接近 20%, 且其中11戶處于范圍的較高濃度區;而在超標的 29戶中,有18戶是超標 2倍以上,污染十分嚴重。甲醛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如表 五

    表9不同甲醛濃度的健康效應

    結合表5、表9可知目前裝修居室內甲醛的污染十分普遍,對人體的健康造成重大的威脅,所以必須重視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從表6~表 8可見,裝修居室內苯系物的超標各有不同。36戶中苯 (國家標準 0. 08mg/m3)僅有1戶超標, 所以裝修居室中苯的污染不普遍; 36戶中甲苯 (國家標準 0. 20 mg /m3)超標 4戶,且有2戶超標較嚴重;二甲苯 (國家標準 0. 20mg /m3)超標7戶,且其中3戶超標嚴重。綜上可見,目前新裝修房屋中苯系物的污染比例已近 1/3,且以二甲苯和甲苯的污染為主要特征。

    Ⅱ、甲醛、苯系物污染的長效性分析

    (1)仍然取A小區A棟A單元電梯樓18層共36戶中跟蹤 4戶新裝修居室,分別于裝修完 10日、1個月、3個月、6個月、10個月采集室內空氣樣 (通風后門窗關閉 24 h采樣),測定室內甲醛、苯系物濃度 (以苯、甲苯、二甲苯總濃度計 ),其各自變化規律如圖 1、圖2所示,各苯系物濃度變化情況如表10所示。

    圖1 室內空氣中甲醛隨時間的變化規律

    圖2 室內空氣中苯系物隨時間的變化規律

    表10各苯系物濃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

    從圖1可見,裝修后的居室室內甲醛濃度隨時間呈逐漸下降趨勢,說明甲醛在這段時間內逐漸釋放,且室內甲醛初始濃度越高的居室 (如戶 4),甲醛濃度下降得越明顯。

    甲醛初始濃度在標準范圍內的,隨時間的變化甲醛濃度稍有下降,變化不是很明顯,即使 6個月后仍有一定釋放而不會降至很低或無法測出,表明甲醛釋放具有長期性。

    甲醛初始濃度超標一倍內的居室在 6個月左右基本可以降至標準限內。裝修后 10個月,初始濃度較高的兩戶甲醛濃度仍未降到標準范圍,說明甲醛的釋放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如果裝修材料使用過多或材料環保等級較差,污染將會持續很長時間,通過通風等目前最為有效的方法在短期內也達不到入住標準。

    從圖中還可以看出,裝修后 3個月內這段期間是甲醛釋放最快的時期,所以裝修后的新居至少要3個月以后入住,6個月更佳,且入住后要經常開窗通風換氣, 降低室內甲醛濃度。

    從圖2和表10可知, 裝修后的室內空氣中苯系物濃度是隨時間呈逐漸下降趨勢的,說明裝修材料中的苯系物也是逐漸釋放的。在裝修后的 3個月內釋放速率是最快的,3個月后苯系物濃度基本都降至標準范圍內。由此可見裝修材料中的苯系物無長期釋放性,一般 3個月即可釋放完全,即使初始濃度很高、污染很重的情況下, 6個月也能釋放完全。這是因為苯系物的來源主要是涂敷在材料表面的油漆等, 便于釋放, 且無再生源。

    為了進一步驗證甲醛釋放的長期性,取一舊城K小區隨機取20戶裝修時間長達數年的居室進行甲醛和苯系物的檢測,結果其中 8戶甲醛超標,各戶濃度分布情況如表11所示, 苯系物無一戶超標。

    表1120戶驗證組用戶甲醛濃度分布情況

    0.02~0.10mg/m3 0.10~0.16mg/m3 0.16~0.24mg/m3 0.24mg/m3以上

    12 5 2 1

    未超標 超標

    從表11可見,即使裝修數年以上的居室仍有40% 的甲醛超標率,甚至還有超標 2倍以上的嚴重污染戶。分析原因,污染源主要來自裝修材料的使用,不排除家具類甲醛釋放的協同效應 (煙氣干擾已排除 ), 但從中可以看出,甲醛的釋放是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 甚至長達十幾年,而苯系物的釋放卻不具有該特征。

    (2)家居裝修材料污染物釋放期限計算

    據相關參考文獻資料可知,居室中甲醛的釋放源已被論證, 主要是木工板的使用所致。對于木工板中游離甲醛的含量已有相關出廠標準。歐洲標準是每100 g板材中游離甲醛釋放量不超過40mg,我國標準是每100g板材中游離甲醛釋放量不得超過 70mg。若按每 100 g板材中游離甲醛釋放量為 50mg計,一個 10m3的居室最簡單裝修約使用 2張木工板(含門 ), 每張板重約 25kg, 那么2張一共約含游離甲醛25000mg, 按 24 h徹底換氣一次計, 10m3居室24 h能釋放甲醛約 6mg(按充分釋放計 ),因此, 2張板材所含的游離甲醛要 4 000多天近12年的時間能釋放完全。當然這還是在甲醛來源單一、用料較少的理想狀態下進行的推斷,并忽略了膠黏劑中脲醛樹脂分解再次釋放出的甲醛。由此可見,甲醛釋放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四、對策與建議

    針對目前室內空氣污染十分嚴重的現狀,采取下列措施降低污染是十分必要的:

    1、提高裝修材料的品質;

    2、裝修 3個月后入住;

    3、減少裝修材料的負載量并經常短時通風是目前解決室內空氣污染問題的最佳方法;

    4、有選擇地使用空氣凈化設備,不能盲目依賴,并且注意不要引入二次污染物。

    五、結 論

    1、新裝修居室室內空氣中甲醛、苯系物污染現象普遍,苯系物中以甲苯、二甲苯為主要污染物; 甲醛超標率達 80%,且其中近 1/2超標2倍以上;甲苯超標率11.1%,二甲苯超標率19.4%,且二者具有同源性。苯污染不顯著,僅為2.8%。

    2、通過實際監測和數據計算均證明裝修居室室內空氣中甲醛污染具有長期性,嚴重污染的居室甲醛釋放可達十幾年;而苯系物的污染3個月基本解決,嚴重的不超過 6個月;甲醛和苯系物的釋放均是在裝修的前 3個月劇烈釋放而后趨于緩慢。

    3、入住家居,保持經常性通風,是改善室內空氣質量的有效途徑。

    參 考 文 獻

    [1]羅道成,易平貴,陳安國.建筑和裝飾材料的室內污染對人體危害及預防措施[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3,13( 3): 66-68

    第7篇:空氣污染的現象范文

    關鍵詞:納米材料;二氧化鈦溶膠;海芋;生理特性;空氣污染

    中圖分類號:TB383;S682.36;Q945.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1)08-1628-06

    Influence of TiO2 Nanosol on th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Alocasia macrorrhiza under Urban Air Pollution Conditions

    NIE Lei1,2

    (1. Department of Biolog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Guangzhou City College, Guangzhou 510405, China;

    2. Guangzhou Research Institute of Landscape Gardening, Guangzhou 510405, China)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TiO2 sol nanocomposite on air pollution purification capacity and stress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of urban landscape plant Alocasia macrorrhiza(Linn.) Schott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macrorrhiza could purify the urban off-gases pollution to some extent. TiO2 sol nanocomposite treatment could enhance the air pollution purification capacity of plant. Meanwhile, nanocomposite treatment could enrich the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 reduce cytoplasm membrane permeability, decrease lipid peroxidation of membranes under polluted conditions, and therefore improve the stress resistance. Under the stress of air pollution, the midday depression of photosynthesis of leaf aggrawated. The daily averag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Pn), stomatal conductance(Gs) and transpiration rate (Tr) were all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hile 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 (Ci) was increased. By treated with TiO2 sol nanocomposite(0.2%~0.8%),Pn,Gs and Tr were increased at different extent; while Ci was decreased, especially in the treatment of 0.4% TiO2 sol nanocomposite.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of photocatalyst and phytocatalyst on air pollution purification was preliminary discussed.

    Key words: Nanocomposite; TiO2 sol; Alocasia macrorrhiza(Linn.)Schott;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ir pollution

    近年來,我國部分地區如珠江三角洲等地,區域性大氣污染問題日益凸顯,在城市空氣污染日趨嚴重情況下,城市綠化植物的生長狀況普遍較差,不但難以發揮凈化環境的功效,而且自身也無法生存[1]。自1972年本田-藤島效應發現以來,以二氧化鈦(TiO2)為代表的光半導體材料的應用研究,已經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研究表明,納米級的TiO2半導體顆粒表面在光激發狀態所生成的超氧陰離子和氫氧自由基等活性氧類物質,具有很強的光氧化活性,已經被廣泛應用于空氣凈化、水處理、環境衛生與保護、殺菌消毒、農產品貯藏與保鮮、建筑等技術領域[2]。然而,有關納米TiO2光半導體材料對植物生理、包括光合作用影響方面的國內外文獻報道較少。本文通過在城市綠地植物上應用納米TiO2溶膠試驗,探討了納米材料對城市綠化植物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Linn.)Schott]的光合作用等生理特性及凈化污染空氣效應的影響,以期為納米TiO2半導體材料在城市綠化植物的應用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參考。

    1材料與方法

    1.1樣地概況

    于2009年6~7月,在廣州市廣園快速路旁的廣州市園林科學研究所苗圃(E 113°16′27″,N 23°09′44″)選擇樣地,樣地環境空氣污染嚴重,污染類型為尾氣污染,主要污染物為氮氧化合物、碳氫化合物、一氧化碳、鉛等。

    1.2材料

    供試材料為天南星科(Araceae)海芋屬[Alocasia(Schott)G. Don]的海芋,苗齡約2年,以盆栽形式種植,常規水肥管理,分別放置在廣園快速路旁(<5 m)及距離道路較遠(>100 m)、環境良好的大棚內培養,時間在3個月以上。納米TiO2光半導體材料系采用日本光鈦子株式會社生產的Ponation銳鈦礦型二氧化鈦溶膠,其納米二氧化鈦含量為1.5%,銳鈦晶含量≥99%,納米二氧化鈦粒徑小于5 nm,pH值在2~3之間,外觀為藍色半透明溶膠,對人畜安全無害、無腐蝕性,具有良好的成膜和附著性能。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1.3試驗設計

    試驗在樣地上設置8種處理,分別是D0(大棚環境內海芋葉面噴施清水,作為大棚對照)、D1(大棚環境內海芋葉面噴施0.2%納米TiO2溶膠)、D2(大棚內海芋葉面噴施0.4%納米TiO2溶膠)、D3(大棚內海芋葉面噴施0.8%納米TiO2溶膠)和L0(路旁環境的海芋葉面噴施清水,作為路旁對照)、L1(路旁環境的海芋葉面噴施0.2%納米TiO2溶膠)、L2(路旁海芋葉面噴施0.4%納米TiO2溶膠)、L3(路旁海芋葉面噴施0.8%納米TiO2溶膠)。每處理設置20盆海芋,用去離子水分別配制不同濃度(0.2%~0.8%,pH值6.2~6.4)的納米TiO2溶膠溶液,現用現配。于2009年6月23~25日連續3 d,在當日的17∶00左右,對植物材料采用噴霧器進行葉面噴施,每次均噴至葉片滴液為度,每盆每次噴灑量為500 mL,對照噴施等量的去離子水。

    1.4測定方法

    1.4.1部分植物生理指標測定葉片光合色素含量按照文獻[3]的方法測定;葉片丙二醛(MDA)含量的測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4]測定;細胞膜透性用相對電導率表示,采用電極法[3]測定;根系活力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法[5]測定。

    1.4.2光合作用日進程的測定納米TiO2溶膠處理結束后的第三天(晴天),對試驗標記的葉片進行測定,采用美國Li-COR6400便攜式光合測量系統的標準葉室,在自然條件下測定標記范圍內上數第三片葉的凈光合速率(Pn)、大氣CO2濃度(Ca)、細胞間隙CO2濃度(Ci)、氣孔限制值(Ls,為1-Ci/Ca計算所得)、蒸騰速率(Tr)、氣孔導度(Gs)等光合指標。測定時間為8∶00~18∶00,每隔2 h測定1次,連續測定3 d。

    1.4.3環境空氣質量評價指數的測定采用DLY-3型空氣離子測定儀測定群落環境空氣中的正、負離子濃度,參照日本空氣凈化協會采用的安培空氣質量評價指標進行評價,其公式為Ci=n-/1 000q,式中,Ci為空氣質量評價指數,n-為空氣負離子濃度,q為單極系數(空氣中正離子與負離子之比)[6]。

    1.4.4環境空氣含菌量的測定按照文獻[7]的配方,配制真菌、細菌、酵母菌和放線菌綜合培養基。將暴露在群落空氣中取了菌樣的培養皿倒轉,置于30℃恒溫箱中培養,培養25 h后檢查細菌菌落數,培養36 h后檢查霉菌菌落數,培養72 h后檢查放線菌菌落數。計算每立方米空氣中的微生物菌落數,計算公式為5 000 N/A?T,式中,A為培養皿的面積(cm2);T為培養基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min);N為培養皿中的菌落平均數,計算結果單位表示為n/m3。數據統計分析采用DPS數據處理系統進行Duncan’s多重比較檢驗,試驗數據表述為“平均值±標準誤”。

    2結果與分析

    2.1納米TiO2溶膠對海芋生理指標的影響

    納米TiO2溶膠處理對海芋生理指標的影響結果見圖1,由圖1A可知,與大棚對照(D0)相比,在空氣污染條件下,路旁對照(L0)的海芋葉綠素相對含量下降了31.2%。在納米TiO2溶膠處理下,葉片的葉綠素相對含量有了顯著的升高;如在空氣污染(路旁)條件下,0.2%、0.4%、0.8%的納米TiO2溶膠處理的葉片葉綠素相對含量分別比路旁對照增加了28.1%、32.7%和51.0%;而在正常空氣條件(大棚)下,0.2%、0.4%、0.8%的納米TiO2溶膠處理的葉片葉綠素相對含量分別比大棚對照增加了33.3%、30.2%和14.4%。由此可見,外源納米溶膠處理明顯抑制了空氣污染脅迫下葉綠素含量的下降(P<0.05),其中以0.8%納米TiO2溶膠處理的效果最為顯著。由此證明,納米材料處理能有效地保護葉片葉綠素的完整結構,可防止葉綠素在空氣污染逆境下的加速降解。

    噴施納米TiO2溶膠10 d后,測定海芋的根系活力,結果(圖1B)發現,隨著噴施濃度的增加,根系活力呈上升趨勢,其中大棚條件下,0.8%納米TiO2溶膠處理與大棚對照相比,根系活力增加了36.5%;而在污染空氣下,0.4%納米TiO2溶膠處理較路旁對照上升了27.3%。

    植物體內的丙二醛(MDA)是由于植物衰老或在逆境條件下受傷害,其組織或器官膜脂質發生過氧化反應而產生的,是衡量質膜穩定性的重要指標。MDA含量增多,將導致膜的滲漏,從而使植物走向死亡,因此MDA含量與植物逆境生理密切相關。MDA是膜脂過氧化的主要產物之一,對膜和許多生物功能分子均具有破壞作用,其在體內的積累是活性氧自由基毒害作用的表現。從圖1C可見,大棚培養的海芋噴施納米TiO2溶膠后,各處理與對照相比,葉片組織中的MDA含量差異不顯著,說明納米TiO2光催化產生的活性氧自由基對葉片細胞沒有破壞作用,葉片細胞仍然可保持較高的穩定性。而在空氣污染條件下,0.2%和0.4%的納米TiO2溶膠處理能明顯降低葉片MDA的含量(P<0.05),而0.8%的納米TiO2溶膠處理與對照差別不大。由此表明,適宜濃度的納米材料處理能明顯降低葉片的MDA含量,從而有助于提高植株的抗逆性。

    惡劣的尾氣污染條件下海芋生長不良,葉片細胞質膜透性偏高。而在納米TiO2溶膠處理下,葉片細胞質膜透性較路旁對照顯著降低(P<0.05),在0.2%和0.4%納米TiO2溶膠處理下,葉片的相對電導率僅為路旁對照的81.4%和78.5%(圖1D),而在0.8%納米TiO2溶膠處理下,相對電導率卻有所上升(5.1%),說明適宜濃度的納米TiO2溶膠處理有助于維持植物葉片細胞膜的結構,可抑制電解質外滲造成的質膜傷害。在正常空氣條件下,各納米TiO2溶膠處理對于葉片細胞質膜透性的影響不顯著,差異最大的0.4%納米TiO2溶膠處理的葉片細胞相對電導率較大棚對照下降了8.5%,變化趨勢與MDA相似。

    2.2空氣污染下納米TiO2溶膠對海芋葉片光合參數日變化的影響

    不同濃度納米TiO2溶膠處理對海芋葉片光合參數日變化的影響結果見圖2,由圖2可知,與大棚對照相比,路旁對照的日均Pn、Gs、Tr均呈現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而Ci則有所增加。大棚對照的Pn日變化為不明顯的雙峰型,空氣污染條件下葉片Pn的日變化則表現為明顯的不對稱雙峰型,在12∶00左右表現出明顯的“光合午休”現象。從圖2A可見,上午8∶00~10∶00期間,Pn迅速增加,第一個高峰均出現在10∶00左右,是全天Pn的最高值,其中大棚對照處理可達5.75 μmol/(m2?s),路旁對照也達到了4.83 μmol/(m2?s);而在10∶00以后Pn開始下降,10∶00~12∶00下降較快,12∶00以后又出現緩慢回升,大棚對照和路旁對照在14∶00再次達到高峰,此時的Pn分別為3.85 μmol/(m2?s)和3.24 μmol/(m2?s)。從不同處理Pn日均值變化來看,經過納米TiO2溶膠處理的可以緩解因空氣污染脅迫下光合速率的下降,L2和L3處理下的Pn甚至超過了大棚對照,其中以L3的效果最為明顯。Gs和Tr的變化曲線與Pn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圖2B、圖2C)。在Ci的日進程曲線中(圖2D),各處理在8∶00與18∶00的Ci值最高,從8∶00~10∶00 Ci值均呈下降趨勢;而從14∶00~18∶00,Ci值又呈上升趨勢。10∶00與14∶00的Ci值出現了兩個低谷,說明空氣污染脅迫增大了海芋Ci的最小值和日均值;而經過納米TiO2溶膠處理后,Ci日均值和最小值均降低。氣孔限制值Ls變化情況與Pn、Gs和Tr基本一致,在空氣污染脅迫下葉片Ls值降低,而在納米TiO2溶膠處理下,葉片Ls值有所上升。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2.3納米TiO2溶膠對海芋凈化污染空氣效應的影響

    海芋具備一定的凈化空氣污染、改善道路空氣質量的能力。經測定,樣地所在的廣園中路道路裸地的空氣負離子平均值僅為25個/cm3,因汽車尾氣污染原因,空氣質量評價指數Ci值僅為0.10(圖3A)。種植海芋后,Ci值達到0.15以上,空氣質量有所改善。納米TiO2溶膠處理植物葉片6 h后測定,Ci平均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L2處理下的Ci值達到了0.25。

    道路旁海芋環境空氣中的含菌量達到2 650個菌落/m3(圖3B),較大棚條件下增加了58.2%。參照北京市城區空氣微生物污染調查結果得出的空氣質量評價標準,已屬于重度污染區。而納米TiO2溶膠處理能明顯降低空氣中的含菌量,與未經納米TiO2溶膠處理的路旁對照相比,0.2%、0.4%、0.8%的納米TiO2溶膠處理后,空氣中的含菌量分別降低了17.6%、22.4%和10.5%。

    3討論

    當前我國大氣環境形勢非常嚴峻。尤其在珠江三角洲等發達地區,區域性大氣污染問題日趨凸顯,大中城市空氣污染開始呈現煤煙型和汽車尾氣復合型污染的特點,大氣污染治理的難度加劇。城市綠化植物作為城市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質量起著極大的作用。綠化植物不僅能改善氣候、調節氣溫、增加濕度、平衡碳氧、減弱溫室效應、美化環境,還能吸濾有害氣體、凈化空氣、吸附塵粒、殺菌,對大氣污染有明顯的凈化作用。然而隨著城市空氣污染日趨嚴重,城市綠化植物生長狀況普遍較差,在高強度的空氣污染逆境下,綠化植物不但難以發揮凈化環境的功能,甚至無法生存[8]。

    納米科技是21世紀的主流技術之一,納米TiO2顆粒具有半導體能帶結構。當半導體顆粒接受太陽光照射時,會發生光催化作用,價帶上的電子激發到導帶生成高活性電子(e-),在價帶上形成帶正電荷的空穴(h+),通過不斷的電荷分離,完成光能到電能的轉化。這一過程類似于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初反應,被稱為“人工模擬光合作用”[9]。作為光合色素,葉綠素含量的降低是光合作用減弱的主要原因之一。納米TiO2溶膠處理后抑制了受污染損傷的海芋葉片葉綠素含量的降低,緩解了葉片因傷害而出現的癥狀,其中以0.8%濃度的納米TiO2溶膠處理后的效果最好,其緩解作用顯著。不過納米材料抑制空氣污染脅迫下葉綠素含量的下降,究竟是通過保護葉綠素免遭破壞,還是促進其合成,具體機制尚待進一步研究證實。

    本試驗所用溶膠材料的主要活性物質為銳鈦礦型納米TiO2光半導體顆粒。試驗結果證明,納米TiO2溶膠能促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增加。可以推測,當紫外光照射在納米TiO2顆粒上時,價帶的電子被紫外光所激發,躍遷到導帶,形成自由電子(e-),經過反應產生氫,而在價帶形成一個帶正電的空穴(h+),并氧化水后產生氧,也就是在紫外線的作用下納米TiO2顆粒能夠獨立光水解形成電子、質子以及氧氣,這樣分解出來的電子、質子,并行于植物光反應階段的電子傳遞,由此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本試驗結果與張萍等[10]在黃瓜上的試驗及洪法水等[11]用金紅石型TiO2對菠菜光合作用中心的研究結果類似。

    由試驗的凈光合速率日進程可知,潔凈空氣條件下,海芋葉片的Pn呈不明顯的雙峰型,而在空氣污染脅迫下,各處理均表現出明顯的不對稱雙峰型,出現明顯的“光合午休”現象,說明空氣污染脅迫使海芋對高溫強光的適應能力受到影響。影響“光合午休”的原因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氣孔因素,即氣孔的關閉,Ls增大引起CO2供應不足;另一種是非氣孔限制因素,即葉肉細胞光合活性降低引起同化力不足而限制了光合作用。根據Farquhar等的觀點,以及目前國內外學者常用的光合速率降低分析方法[12],我們判斷引起葉片凈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當Ci減小、Ls增大時,氣孔部分關閉。而當Ci增加、Ls減小時,非氣孔限制成為光合下降的主要原因。從本研究中可以看出,在12∶00海芋表現“光合午休”時,不同處理的Ci值均較10∶00 Ci值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12∶00 Ls值較10∶00 Ls值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說明海芋的“光合午休”是由空氣污染所導致的非氣孔因素引起的,這與付曉萍等的[13]研究結果類似。從日變化整體看,空氣污染脅迫下葉片的日均Pn、Gs、Tr和Ls顯著降低,Ci顯著升高,也反映了空氣污染脅迫下海芋光合能力的下降主要由非氣孔因素即葉肉細胞的光合活性降低所致。納米TiO2溶膠處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空氣污染脅迫下海芋葉片的Pn、Tr、Gs和Ls,而Ci顯著下降,說明納米TiO2溶膠緩解了空氣污染脅迫造成的葉肉細胞光合活性的下降,提高了空氣污染脅迫下的海芋光合能力。較高的Gs說明具有較高的光合底物傳導能力,為葉片同化更多的光合產物提供了生理基礎,而Tr的提高增強了植株吸水及運輸的動力,有利于植株光合作用的進行和抗逆性的提高。

    在城市主干道旁惡劣的尾氣污染環境下,海芋葉片的相對電導率和MDA含量數值明顯偏高,葉綠素含量偏低,說明植株膜脂過氧化程度加劇,細胞膜的相對透性增加。而納米TiO2溶膠處理對維持海芋葉片細胞膜結構、降低膜通透性、保持葉綠素含量方面有較好的效果,能有效降低葉片自由基的積累,有助于維持植株細胞結構的完整性。納米TiO2溶膠處理還可以增強植物的根系活力,這與葉片細胞氣孔導度和蒸騰速率的增加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可能是這三者共同的作用促進了植株吸收水分能力的提高。總體而言,0.4%的納米TiO2溶膠處理后,對提高海芋在空氣污染脅迫下的抗逆性、光合作用指標及凈化污染空氣的效應具有明顯的作用。

    納米TiO2溶膠對植物脅迫的調節可能具有兩重性,一方面低濃度對植物具有保護作用,另一方面納米TiO2在太陽光照射下光催化產生活性氧自由基,當自由基的量超過機體抗氧化系統的清除能力時,自由基會直接攻擊細胞膜系統,造成膜脂過氧化,使細胞膜透性增加。試驗結果證明,0.2%、0.4%、0.8%濃度的納米TiO2光半導體溶膠處理大棚海芋植株后,與對照海芋植株相比,葉片組織中MDA含量和膜滲透性變化不顯著,說明噴施納米TiO2溶膠后活性氧并未對細胞膜系統造成傷害,葉片細胞質膜仍然保持較高的穩定性[14]。不過納米光觸媒產品在生物安全方面的效應,尤其對植物安全性的影響,目前還不是很清楚。有研究表明,鋁納米顆粒有明顯的植物毒性,試驗發現未包被的鋁納米顆粒顯著抑制玉米、黃瓜、甘藍和紅蘿卜等植物根系的延長,而包被有菲(Phen)的鋁納米顆粒可以顯著減小這種抑制。原因是菲的包被破壞了納米顆粒表面本身具有的羥自由基,從而改變了納米材料的表面特性[15,16]。我們在濃度篩選初步試驗中發現,1.5%的納米TiO2溶膠對于海芋有一定的負面影響,會出現葉片卷曲發黃直至枯萎,相關的機理有待進一步的分析。同時,納米光觸媒處理植物葉片后,可有效提高海芋在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方面的能力,其原因是由于植物觸媒與光觸媒之間存在加成效應,還是納米材料通過提高植株抗逆性而進一步發揮出植物的凈化污染能力,或者是兩者之間并無直接相關,而在各自發揮著自身的凈污能力,其機理還有待通過進一步的探索和試驗分析來解釋。

    參考文獻:

    [1] 聶磊,代色平, 陸璃. 廣州城市綠地植物群落生態效應分析[J]. 福建林業科技,2008(4):29-33.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2] 田秀蘭. 納米二氧化鈦的合成及其在環保領域的應用[J]. 節能與環保,2006,7(8):167-172.

    [3] 湯章城. 現代植物生理學實驗指南[M].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99.305-306.

    [4] 趙世杰. 植物組織中丙二醛測定方法的改進[J]. 植物生理學通訊,1994,30(3):207-210.

    [5] 鄒琦. 植物生理生化試驗指導[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

    [6] 余叔文. 大氣污染生物監測方法[M]. 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3. 137-145.

    [7] 黃秀梨. 微生物學實驗[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1-13.

    [8] 李偉華, 陳章和. 城鎮綠地對空氣質量的影響――以中山市小欖鎮為例[J]. 應用與環境生物學報,2003,9(4):362-366.

    [9] ZHANG P, CUI H X, ZHONG X L, et al. Effects of nano-TiO2 semiconductor sol on prevention from plant diseases [J]. Nanoscience, 2007,12(1):1-6.

    [10] 張萍,崔海信,李玲玲. 納米TiO2半導體溶膠的光生物學效應[J]. 無機材料學報,2008,23(1):55-60.

    [11] HONG F S,YANG P, GAO F Q, et al. Effect of nano- anatase TiO2 on spectral characterization of photosystem Ⅱ particles from spinach[J]. Chem Res Chin Univ,2005,21(2):196-200.

    [12] FARQUHAR G D, SHARKEY T D. Stomatal conductance and photosynthesis [J]. Ann Rev Plant Physiol,1982,33:317-345.

    [13] 付曉萍, 田大倫, 閆文德. 模擬酸雨對樟樹光合日變化的影響[J]. 中南林學院學報, 2006,26(6):38-43.

    [14] HEDDERMAN T G, KEOGHS M, CHANMBERS G, et al. In-depth study into the interaction of single walled carbon nanotubeswith anthracene and p-terphenyl [J].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2006,110(9):3895-3901.

    [15] ZHENG M,JAGOTA A,STRANO M S,et al. Structure-based carbon nanotube sorting by sequence-dependent DNA assembly[J]. Science,2003, 302 (5650):1545-1548.

    第8篇:空氣污染的現象范文

    關鍵詞:室內空氣 污染 防治對策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工業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正發生著急劇變化。現代人平均有90%的時間生活和工作在室內,其中65%在家里。專家認為,繼“煤煙型”“光化學煙霧型”污染后,現代人正進入以“室內空氣污染”為標志的第三污染時期。室內空氣污染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EPA(美國環保署)已將室內空氣污染歸為危害公共健康的5大環境因素之一。

    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表明,全球近一半的人處于室內空氣污染中,室內環境已經引起35.7%的呼吸道疾病,22%的慢性肺病和15%的氣管炎、支氣管炎和肺癌。有關部門在1994年的一次調查中發現,我國城市室內空氣的污染程度比室外嚴重,有的超過室外56倍。在2002年召開的首屆全國室內空氣質量與健康學術研討會上,公布了一個驚人的數字,目前,我國每年由于室內空氣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數已達11.1萬人。嚴重的室內環境污染在給人們健康造成損失的同時,也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僅1995年我國因室內環境污染所導致的經濟損失就高達107億美元。

    1、室內空氣質量及我國相關標準

    室內空氣質量的概念,20世紀70年代后期在一些西方國家出現。當時出于節約能源的考慮,建筑物的氣密性大大提高,由此帶來室內通風不足,致使室內空氣污染事件頻頻發生。一項分析報告顯示,美國在120萬商業建筑物中有2500萬工作人員患“致病建筑綜合征”。美國一個歷時5年的專題調查發現,許多民用和商用建筑,室內的空氣污染程度是室外的2至5倍,有的甚至超過100倍。日本約有30%的住宅因為使用有害的化學物質而引發“新居綜合征”。在英國、西班牙、澳大利亞、美國以及其他工業發達國家都曾暴發因室內空氣污染引起的軍團病,并導致大量人員死亡。

    根據國際衛生組織估計,在新建和改建的建筑物中,約有30%是致病建筑。20世紀90年代,歐美發達國家開始對室內環境質量制定相應標準。

    在我國,2001年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局、建設部頒布了《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提出了對氨、游離甲醛、苯、總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指標濃度的限制。2002年,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局、衛生部和國家環保局聯合制定并我國第一部《室內空氣質量標準》,2003年3月1日實施。標準引入了室內空氣質量概念,明確提出“室內空氣應無毒、無害、無異常臭味”的要求。規定控制的化學性污染物質不僅包括甲醛、苯、氨等污染物質,還有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13項化學性污染物質,《標準》的出臺為室內空氣檢測提供了統一的、規范的依據。

    2、室內空氣污染的污染來源

    2.1烹調和取暖的生活爐灶。

    大量的研究表明,廚房爐灶炊事時釋放出的油煙是室內空氣污染的一大重要來源,其成分極其復雜,目前已經分析出的3800多種物質,它們在空氣中以氣態、氣溶膠態存在。其中氣態物質占90%,主要包括顆粒物[包括 B (a)P等致癌物]、CO、SO2、甲醛等物質。

    2.2人類自身活動

    2.2.1室內吸煙及二手煙

    二手煙是香煙和雪茄或其他煙草產品燃燒時飄散出來或吸煙者抽煙時呼出的一種粒子或蒸氣形式的煙霧,二手煙的主要成分包括粒子物質、尼古丁、甲醛、一氧化碳及4000種其他物質。每百只香煙煙霧中苯并芘的含量約為0.2-12.2微克,是室內空氣中苯并芘的主要來源。

    2.2.2人體污染源

    人體自身的新陳代謝及各種生活廢棄物的揮發成分也是造成室內空氣污染的一個原因。人在室內活動,除人體本身通過呼吸道、皮膚、汗腺可排出大量污染物,如二氧化碳、氨和氣味等,其它日常活動,殺蟲劑、清潔劑的使用等也會造成空氣污染。另外人在室內活動,會增加室內溫度,促使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據統計,人在室內活動、呼吸、出汗等散發出的固態和氣態污染物可占室內總污染物的13%。

    2.3建筑及裝飾材料

    室內裝飾及家具的污染是目前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方面。油漆、膠合板、刨沫填料、內墻涂料、塑料貼面等材料中均含有甲醛、荼、甲荼、乙醇、氯仿、揮發性有機物(VOCs)等有機蒸汽,且以上物質大多都具有相當的致癌性。建筑物自身的污染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建筑施工中加入了化學物質,(北方冬季施工加入的防凍劑,滲出有毒氣體氨),另一種是由地下土壤和建筑物中石林地磚、瓷磚中的放射性物質形成的氡,它是一種無色無味的天然放射性的氣體,對人體的危害極大.

    2.4室外污染物

    室外污染物主要來源于燃料的燃燒、生產、交通運輸等,主要污染物有:微生物、粉塵、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可吸入顆粒物、Pb等,另外還分部分植物的花粉。這些污染物都會借助于室內通風換氣和滲透而進入室內。

    2.5其它污染源

    造成室內環境污染的污染源還有各種電器產生的電磁輻射,家庭中飼養的寵物,家養的花草和“建筑物綜合癥”等。

    3、綠色室內環境

    根據綠色消費的含義,綠色室內環境主要是指無污染、無公害、可持續、有助于消費者身體健康的室內環境,或者說是在室內環境的建筑、設計和裝飾中,不僅要滿足消費者的生存和審美需求,還要滿足消費者的安全、健康需求。

    4、室內空氣污染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在上述室內空氣污染源中,含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達300多種,其中最主要、最常見、危害最大的4種污染物質是甲醛、VOCs、氨、氡,被稱為四大隱形殺手。

    4.1室內環境中甲醛的危害

    甲醛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嗅覺異常、刺激、過敏、肺功能異常、免疫功能異常等方面。當室內空氣中甲醛含量為0.1mg/m3時就有異味和不適感;0.5mg/m3時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淚;0.6mg/m3時引起咽喉不適或疼痛;濃度再高可引起惡心、嘔吐、咳嗽、胸悶、氣喘甚至肺氣腫。當空氣中達到30mg/m3時可當即導致死亡。長期低濃度接觸甲醛氣體,可出現頭痛、頭暈、乏力、兩側不對稱感覺障礙和排汗過剩以及視力障礙,且能抑制汗腺分泌,導致皮膚干燥皸裂;濃度較高時,對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膚具有強烈刺激性,對神經系統、免疫系統、肝臟等產生毒害。

    4.2室內環境中揮發性有機污染物(VOCs)的危害

    VOCs對人體的污染基本可分為三種主要類型:氣體和其它感覺效應(如刺激作用)、粘膜刺激和其它系統毒性導致的病變、基因毒性和致癌性。由研究表明暴露在高濃度揮發性有機污染物的工作環境中可導致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肝、腎和血液中毒,個別過敏者即使在低濃度下也會有嚴重反應。

    4.3室內環境中氨的危害

    按毒理學分類,氨屬于低毒類化合物。氨是無色氣體,當環境空氣中氨達到一定濃度時,才有強烈的刺激氣味。人對氨的嗅閾值為0.5~1.0mg/m3。氨是一種堿性物質,進入人體后可以吸收組織中的水分,溶解度高,對人體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蝕作用,減弱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氨進入肺泡后易和血紅蛋白結合破壞運氧功能。濃度過高時除腐蝕作用外,還可通過三叉神經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臟停搏和呼吸停止。短期內吸入大量的氨可出現流淚、咽痛、聲音嘶啞、咳嗽、頭暈、惡心等癥狀,嚴重者會出現肺水腫或呼吸窘迫綜合癥,同時發生呼吸道刺激癥狀。

    4.4室內環境中氡的危害

    氡是一種放射性惰性氣體。沒有顏色也沒有任何氣味,由鐳衰變而產生,是自然界惟一的天然放射性惰性氣體,比重是空氣的7.5倍。由于無色無味,所以它對人體的傷害也是不知不覺。氡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有,一是導致肺癌,主要通過被呼吸系統截留的氡子體在肺部不斷累積完成,其誘發肺癌的潛伏期大多都在15年以上,是引起肺癌的第二大因素,世界衛生組織把它列為18種主要的環境致癌物質之一。二是導致白血病。三是使人喪失生育能力,主要通過殺死完成。另外,氡可以通過人體脂肪影響人的神經系統,使人精神不振,昏昏欲睡。

    5、室內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危害的特點

    長期在被污染了的室內環境中生活,就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室內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危害有以下特征:

    5.1長期性:

    人的一生之中有3/4以上的時間是在室內度過的。長期在被污染了的室內環境中生活和工作,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這是室內空氣污染對人體危害的特征之一。

    5.2低劑量:

    室內空氣中的有害物質有時的濃度很低,但是低劑量的有害物質往往是人產生麻痹心理。一般來說,人只要能夠感覺到氣味的存在,就說明有害物質的濃度已經相當高了。低劑量的有害物質,因其濃度較低,又不會當時治病、致死。這在裝修造成的室內環境污染中是十分常見的現象,低劑量的有害物質就象是室內空氣中的隱形殺手,所以容易被人們忽視,造成危害健康的安全隱患。

    5.3無選擇:

    人的生命離不開空氣、水和食物。水和食物是可以選擇的,可以通過加強防范來避免發生的。但是我們呼吸的空氣是無法主動選擇的,室內空氣一旦被污染,居住者就只能被動的呼吸,從而危害人體健康。

    6、防治室內空氣污染的對策

    6.1加強通風控制

    利用通風的作用將室內空氣污染物沖淡。通風換氣是最經濟的方法,不管住宅里是否有人,應盡可能地多通風,一方面它有利于室內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可以是裝修材料中的有毒有害氣體盡早的釋放出來。對新風首先要有量的要求,同時還要質的要求,即使用低污染的新風。對一般無中央空調的居室則盡可能地打開門窗,進入新鮮空氣。

    6.2污染源的控制

    在裝飾材料中被廣泛應用的人造板材、大理石、瓷磚、水泥、油漆、涂料等中,產生的有害物質和氣體將近20種,其中大多數是致癌物質。因此,在家庭裝修中,對裝修材料的選擇要慎重,要選擇經過國家權威部門或名牌及正規廠家生產無毒和少毒的裝飾材料;嚴禁使用超標的材料。廚房用料、日常用品及家電等生活用品的選擇也是一樣,在選購時,一定要注意產品說明時各重要參數的檢驗情況,要盡量選購危害少的,以將室內空氣污染盡可能降低到最低限度。

    6.3凈化處理

    空氣凈化可以通過室內凈化器、除臭器、空調系統過濾器等設備除掉室內氣態污染物。 目前使用的空氣凈化器都不是采用單一技術手段而均采用復合式,常用的技術包括有過濾、靜電、吸附、催化、等離子體、負離子、增濕等技術,針對所需去除污染物的種類,將各種技術進行優化組合。對于顆粒物和氣溶膠常用粗、中效過濾器和HEPA過濾器,或者采用靜電除塵的方法。對于低濃度VOCS、二氧化碳、硫化物、氮氧化物,吸附技術時一種比較有效且簡便易形的方法。此外,近來倍受關注的凈化方法,如納米材料光催化技術和納米-光催化技術的結合等技術的研究、開發、應用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

    6.4國家法律法規的保駕護航

    《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10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已于2002年7月1日起開始正式執行,為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安全,應繼續制定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

    7、小結

    室內環境污染的成因具有極其復雜的多樣性,其中裝飾裝修污染和家具污染是絕對主要因素。因此,預防和控制室內環境污染,也就是保護“室內環境安全”對保護公眾健康極為重要。室內環境質量亟待引起重視,改善室內環境,創造一個舒適的生存空間已經迫在眉睫。

    針對室內環境污染,要從源頭上抓治理。不僅僅要求高質量的建筑裝飾材料,還要提高消費者的認識,提倡簡約裝修,綠色消費。

    參考文獻:

    1.《公眾健康》1999《室內空氣污染的危害》李軍

    2.《煤礦環境保護》 2002.6 《室內空氣污染及其控制》 雷靈琰 王麗萍

    3.《應用科技》 2000.3《室內環境的污染問題及其防 治技術》

    4.《科學顧問》2001.6《室內空氣污染及其控制》李啟東何阿弟

    第9篇:空氣污染的現象范文

    “天使之城”變“霧都”

    1943年7月,美國西岸加利福尼亞州南部城市洛杉磯遭到襲擊。資料照片顯示,當時的洛杉磯市中心多次被煙霧“占領”。數千人出現咳嗽、流淚、打噴嚏的癥狀,嚴重者眼睛刺痛、呼吸不適,甚至頭暈惡心。

    一時間,城內謠言瘋傳:這是日本人針對洛杉磯的毒氣攻擊。然而實際上,襲擊并非來自外敵,當地彌漫在空氣中的污染物“殺人塵”才是元兇。

    隨后,洛杉磯經常在夏季出現煙霧不散的嚴重污染現象,成為美國最早陷入空氣污染的“霧都”之一。

    1943年煙霧事件發生后,公共事務局要求市工程師拿出解決辦法,洛杉磯市也很快成立了煙霧委員會。最初,所有人都將毒氣的產生歸罪于工廠排放。衛生部門開始排查工業排放,有工廠被迫關閉,然而情況并未好轉。

    研究發現,“殺人塵”屬于光化學煙霧,主要是由汽車排放的氮氧化物在陽光照射下發生光化學反應造成。光化學煙霧中除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外,主要含臭氧和醛類物質等,也有細顆粒物,對人體呼吸系統有直接影響。

    由此,洛杉磯開始了一場治理空氣污染之戰。當時,也許誰也沒有預見到這場戰爭會長達幾十年,至今仍在繼續。

    空氣污染問題專家邁克爾·霍夫曼教授說,在美國空氣污染最嚴重的時期,不少沒有吸煙等不良生活習慣的人都會患上嚴重肺部疾病。

    據加州理工學院多名教授回憶,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學院里生活數月的人甚至不知道幾英里外有座高山,而被稱為“殺人塵”的空氣污染物使不少人罹患疾病甚至死亡。

    1979年9月,洛杉磯空氣中的臭氧含量臨界“危險點”。1989年秋天,美國《洛杉磯時報》在頭版登載了一幅洛杉磯市郊高樓大廈輪廓線的照片,煙霧籠罩了整個洛杉磯市中心,能見度已降至三個街區。

    環保意識的覺醒

    事實上,不只是洛杉磯,美國多個城市和工業地區二戰后都曾發生過重大空氣污染事件,空氣污染物使不少人罹患疾病甚至死亡。

    資料顯示,得克薩斯州焚燒爐因焚燒廢舊汽車電池冒起藍黑色濃煙;鳳凰城刮起沙塵暴;亞利桑那州的煤礦公司作業現場,陽光照亮的是濃重的黑色……這些讓人難以忍受的污染事件也促使當時的美國政府和民眾反思無秩序工業開發帶來的環境代價。

    1962年,美國生物學家和環保活動家蕾切爾·卡森所著的《寂靜的春天》開始在《紐約客》雜志上連載。這部標志著人類首次關注環境問題的著作,敲響了人類將因破壞環境而受到大自然懲罰的警世之鐘。

    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通過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宣言》。也是從那年開始,美國民眾從多個領域發起倡導環保的活動:內布拉斯加州的大法官弗雷德·巴恩斯帶頭騎自行車上班;建筑師探討循環利用金屬管和飲料軟包裝來建造環保房屋;科羅拉多大學學生開展實驗,研究城市煙霧走向;在密歇根州舉辦的一個研討會上,一輛新能源汽車成了全場焦點……

    霍夫曼教授說,治理空氣污染,最重要的是政府、企業和民眾各界都能對環境保護給予足夠的重視。公眾意識對于空氣污染治理的作用尤為重要,這不僅因為污染對公眾健康和經濟生活造成重大影響,也因為公眾人數眾多占據各項措施實施的基本層面,更重要的是公眾可以起到對立法、企業和其他各界的監督作用,民間組織還可成為環境治理的主力軍。

    《寂靜的春天》出版后,環境問題日益受到重視,各種環保組織也紛紛成立。環保運動興起的另一個重要成果是不少大企業也行動起來,力圖為自己塑造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形象。

    制定多項法律

    隨著民眾對污染源和排放物及其危害認識的增加,對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美國在政府層面也采取了一系列舉措。

    1970年1月,美國總統尼克松簽署了《國家環境政策法》,確定了國家環境保護目標,要求政府所有部門的工作都要考慮環境因素,成為美國最早確立的整體環境政策,也為創立美國環保署奠定了法律基礎。

    同年12月,環保署成立,其任務是“修復被污染的自然環境,建立新規則,引導美國人民創造更清潔的環境”。在此之前,聯邦政府沒有專門機構負責應對危害人體健康及破壞環境的污染物問題。

    而針對空氣污染問題,20世紀50年代之后,美國聯邦政府就頒布了多項立法和修正案,提出空氣污染控制政策。

    1955年,美國出臺第一部空氣污染治理立法《空氣污染控制法》。而美國國會在1963年通過的《潔凈空氣法》則成為最重要的一部空氣污染控制法案,該法案首次指出空氣污染是跨地區的全國性問題,美國此后開始根據該法案頒布全國空氣質量標準。此后幾十年間,該法案又經過了數次修改,其中1970年《潔凈空氣法》加強了對汽車排放尾氣的控制。1990年該法案經過再次修改,規定了更嚴格的機動車尾氣排放標準,并針對189種有毒污染物制定了新的控制標準。

    研究表明,美國的空氣污染主要由六大因素所致:氣態污染物、溫室氣體效應、酸雨、臭氧層破壞、可吸入顆粒物(PM)以及氣候影響。其中,PM 2.5屬于可吸入肺的顆粒物,對人體健康影響最大。

    根據《潔凈空氣法》,環保署須定期審查空氣質量監測標準。2006年,美國環保署針對PM 2.5標準進行了最新一次修訂,規定全美無論在城市還是鄉村,任一地區、任一24小時周期內,PM 2.5最高濃度由先前的每立方米65微克降至每立方米35微克,而年平均濃度標準則是每立方米小于等于15微克。直徑在2.5微米到10微米之間的可吸入顆粒物(PM 10)的標準為24小時周期內每立方米150微克。

    綜合治理污染

    作為最早遭受“殺人塵”襲擊的地區之一,加州,特別是洛杉磯地區為解決空氣污染問題做出了許多創造性的努力,也因此成為美國戰勝空氣污染的重要實驗基地。

    自《潔凈空氣法》頒布以來,尤其是進入上世紀90年代后,加州和洛杉磯地區采取了大量的治理措施和控制辦法。首先,在洛杉磯市出售的汽車須是“清潔的”,而且要求1994年以后出售的汽車全部安裝行駛診斷系統,即時監測機動車的工作狀態,讓超標車輛及時脫離排污狀態和接受維修。而且,加州通過了嚴于聯邦的《污染防治法》,引導并促使美國和外國汽車生產廠商改進汽車的排放性能。

    洛杉磯市采取了包括增加停車收費等多種方式,鼓勵多人合乘一輛汽車,減少公路上的實際行駛量和尾氣排放。政府還通過低息貸款和補貼的方式鼓勵人們嘗試使用清潔燃料的汽車。

    此外,加州是美國第一個在燃料泵上裝配橡皮套的州,套內的填充裝置可以減少汽油蒸氣逸入大氣。同時,加州在替代清潔燃料的研究方面也處于領先地位。據了解,加州是世界上利用風能和太陽能發電裝置最多的地方。

    在此基礎上,聯邦各州實施各自的治理計劃是美國空氣污染控制的重要步驟。根據環保署制定的多項標準和政策,美國各州必須定期提交空氣質量達標的詳細實施計劃。如果沒有提交計劃,或者沒能有效執行計劃,環保署將會采取強制性措施,確保達到空氣質量標準。聯邦政府部門如能源部、環保署等也不斷推出各具特色的空氣污染治理項目。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91成人精品视频|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免费|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二三区| 88aa四虎影成人精品| 国产成人aaa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88xx成人永久免费观看| 人碰人碰人成人免费视频| 成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亚洲伊人成人网|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欧美一部|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成人|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久久网站| 成人毛片免费看| 欧美成人第一页| 中文字幕成人免费高清在线|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视频色戒| 成人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成人短视频完整版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日韩成人一区ftp在线播放| 亚洲va在线va天堂成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 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18成人片黄网站www|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91成人试看福利体验区| 欧美成人全部费免网站|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好| 成人a一级试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