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心理常見的治療方法范文

    心理常見的治療方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心理常見的治療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心理常見的治療方法

    第1篇:心理常見的治療方法范文

    【關鍵詞】復發性阿弗他潰瘍;發病機制;治療

    作者單位:475000開封,河南大學淮河醫院復發性阿弗他潰瘍(RAU)又稱復發性口腔潰瘍(ROU)、復發性阿弗他口炎(RAS)、復發性口瘡。是口腔科常見病、多發病,僅次于齲齒、牙周病列第三位。口腔潰瘍是指口腔內黏膜表皮細胞因種種原因而發生上皮破壞脫落,由于黏膜組織層含有血管神經,所以破潰后出現疼痛甚至出血、飲食不佳等癥狀[1]。該病發病率高,一般報道其患病率接近20%,發病年齡廣泛,好發于青壯年,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大約為2∶3[2],本次主要探討該病的發病機制和治療方法。

    1臨床分類

    目前主要使用的是Lehner提出的三種類型,即輕型口腔潰瘍(MiRAU)、重型口腔潰瘍(MaRAU)、皰疹樣潰瘍(Hu)。

    2病因及發病機制

    病因復雜,常見的有:遺傳因素、免疫因素、維生素缺乏、微量元素缺乏、精神心理因素等。

    3治療方法

    31一般資料150例各類復發性阿弗他潰瘍,隨機分為兩組,綜合治療組75例,男30例,女45例,其中輕型潰瘍25例,皰疹樣潰瘍40例,重型潰瘍10例。對照組75例,男28例,女47例,其中輕型潰瘍22例,皰疹樣潰瘍42例,重型潰瘍11例。兩組病例在性別、年齡及病情等方面的差異無顯著性意義。

    32治療方法

    321對照組囑患者保持口腔衛生,口服維生素B2片,10 mg/次,3次/d;局部使用西瓜霜噴劑噴于患處每天3~5次;餐后康復新液含漱。

    322綜合治療組除以上治療外,增加免疫調節劑和增強劑,常用藥物有:①左旋咪唑,用于需增強細胞免疫作用者,成人50 mg/次,3次/d,連服2 d,停藥5 d,2~3各月為一個療程。②丙種球蛋白,適用于體液免疫功能減退者,在潰瘍急性期時肌內注射3 ml,不宜長期使用。③轉移因子,適用于細胞免疫功能降低或者缺陷者,可將免疫功能轉移給無免疫的機體,以恢復其免疫功能。

    33結果

    4結論

    復發性阿弗他潰瘍是口腔科常見病、多發病,病因機制尚不十分清楚,且存在個體差異,尚無特效的藥物。預防發作,要注意口腔衛生,養成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的良好習慣;多吃水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要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增強機體抵抗力;心里調適也很重要,培養良好的心理調節能力,減少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3]。治療方法較多,但是療效尚不理想,治療復發率較高。治療本病,不要僅僅限于局部的對癥處理,還要兼顧自身免疫方面的疾病,免疫調節劑和增強劑,可以增強患者的免疫系統功能,迅速緩解疼痛,刺激潰瘍愈合,明顯縮短病程,防止和減少復發。對于缺鋅的患者,適當給予鋅制劑,能顯著改善患者臨床癥狀,能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的作用。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采用有針對性的綜合治療的方法,對于口腔潰瘍的治療有顯著意義。

    參考文獻

    [1]葉慶林Mysteclin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對照研究.國外醫學口腔醫學分冊,1980,7(4):15.

    第2篇:心理常見的治療方法范文

    關鍵詞: 創傷后應激障礙 虛擬現實技術 應用

    2008年5月我國發生了震驚世界的汶川大地震,痛失親人、喪失家園給災民帶來的心理創傷成了災后重建工作的重點。在災民所表現眾多的心理問題中,創傷后應激障礙是最常見的,也是治療最為困難的。創傷后應激障礙(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可以引起明顯的職業、心理和社會功能殘疾,對個體的社會功能、家庭生活及身心健康造成長期的破壞性影響[1]。

    1.PTSD介紹

    1.1概念與特點

    創傷后應激障礙早期研究對象主要是退伍軍人、戰俘及集中營的幸存者,后來發展到各種人為和自然災害中的受害者。創傷后應激障礙是突發性、威脅性或災難性生活事件導致個體延遲出現和長期持續存在的精神障礙,其臨床表現以再度體驗創傷為特征,并伴有情緒的易激惹和回避行為。簡而言之:PTSD是一種創傷后心理失平衡狀態,它是具有明確病源的精神障礙[2]。DSM-Ⅳ將PTSD分為三種亞型:(1)急性PTSD,癥狀持續時間在3個月以內。(2)慢性PTSD,癥狀持續時間在3個月或3個月以上。(3)延遲發生的PTSD,指創傷事件發生后半年才出現的癥狀。PTSD的特點是必須經歷過突發性或災難性的應激事件或情境,并出現彌漫性痛苦,在感知覺過程中不斷地回想或重新體驗創傷性事件或情境,同時患者又極力回避與創傷性事件相關的一切事件與情境。

    1.2心理癥狀

    1.2.1重復體驗創傷性事件。關念紅和王昆等人以汶川大地震傷員為調查對象,研究發現:地震一個月后異地治療的傷員PTSD癥狀最常見的是再體驗癥狀,發生率高達78.4%;其次是高警覺癥狀,發生率為62.2%;回避麻木癥狀發生率最低[3]。對創傷性事件的回憶在無警告、無預期、無刺激的情況下反復性突然闖入,引起恐懼、逃避與過度生理喚起等反應。還有的是回憶事件突發時的情境、相應的情緒體驗和行為反應再次的出現當事人的身上,例如事件發生的紀念日、相近的天氣與各種場景因素。

    1.2.2警覺性的提高。由于人體進化的結果,人在遭遇傷害時,會積極回避傷害的刺激,同時提高警覺性,因此經歷過創傷性事件的人會過度提高本身的警覺性,積極做好應對威脅的準備。人體的應激資源是有限的,當長期處于這種積極的應激準備狀態而不能夠得到及時的宣泄,便會產生生理及心理功能的紊亂和各種偏離社會規范的行為。

    1.2.3回避能引發創傷性體驗的刺激、消極的情感體驗。患者本能地回避涉及與創傷性事件有關的想法、話題,以及與此相關的情境。患者給人一種淡漠、木然、沮喪的感覺。他們對各種活動失去興趣,嚴重患者將失去對生活的信心,產生自殺等消極行為。另外,PTSD患者的內疚和自責的情緒反應也很常見。

    2.PTSD治療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越南戰爭之后,人們發現戰后許多的退伍軍人在返家后長時間地出現應激,于是美國的一些精神病學專家開始關注、分析討論對應激的恢復性治療。

    有研究者認為患PTSD的人對應激事件的反應是“驚嚇―否認―侵入―不斷修正―結束”這樣典型的心理過程,臨床上PTSD最常見的是否認和侵入兩個時相,對PTSD的首選治療尚無一致意見。對各種應激障礙,心理治療至為重要,已發現很多方法如暴露療法、認知療法和藥物療法對PTSD治療是有效的[4]。緊急事件應激晤談(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CISD)作為一種早期的心理干預技術已有五十年的歷史,對于創傷事件的受害者,尤其是對二級受害者緩解心理痛苦,預防PTSD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5]。癌癥病人PTSD的治療都是在癌癥治療的基礎上的積極的輔助心理和藥物治療。經驗性的證據表明以認知行為治療為主的心理治療有較好的療效[6]。另外有學者對創傷性分離癥狀的幾種理論進行了對比研究,結果發現以認知理論范式為基礎的理論對創傷性分離癥狀的解釋主要側重在“是否存在回避警戒”、“是否存在回避加工”與“是否存在回避記憶”三個方面[7]。

    大量的研究表明,由于PTSD患者的情緒與心理狀態在創傷事件發生后失去平衡,因此要進行及時的心理干預,幫助危機中的人認識因創傷性事件引發的暫時的認知、情緒障礙和矯正扭曲的行為。近期的一些研究也認為,認知療法和暴露療法無論是單獨使用還是結合使用都能有效地改善PTSD的臨床癥狀[8]。無論是認知療法還是暴露療法,對患者的語言描述能力的要求都非常高,它要求患者能用口頭語言為治療者重現創傷性事件發生時的情境。由于PTSD患者有意回避創傷性事件,以及與此有關的任何事情,因此會使回憶發生扭曲現象,如果根據患者的自我報告來引導患者治療PTSD的話,治療效果將不是很明顯。所以自我報告這種常用的測量方法是存在極大的局限性的。

    3.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

    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技術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虛擬現實技術在心理學的廣泛應用為提高治療PTSD的效果展現了獨特的視角,彌補了傳統治療方法的不足。

    3.1虛擬現實技術介紹

    虛擬現實技術是上個世紀60年展起來的一門新技術,它以其逼真的環境模擬使人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和體驗,從而使用戶充分表達其感知活動及各種情緒體驗。虛擬現實技術是利用高科技設備建立的可以與用戶能實時互動的三維虛擬環境。它提供給用戶關于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上真實的體驗,使用戶如同進入真實的空間。 虛擬現實的主要特征是:浸沒感(Immersion)、交互性(Interactivity)、構想性(Imagination)[9]。浸沒感又稱臨場感,指用戶感到作為主角存在于模擬環境中的真實程度。理想的模擬環境能使用戶難以分辨真假,使用戶全身心地投入到計算機創建的三維虛擬環境中,該環境中的一切看上去是真的,聽上去是真的,動起來是真的,甚至聞起來、嘗起來等一切感覺都是真的,如同在現實世界中的感覺一樣。這是虛擬現實的核心特征。交互性指用戶對模擬環境內物體的可操作程度和從環境得到反饋的自然程度(包括實時性)。例如,用戶可以用手去直接抓取模擬環境中虛擬的物體,這時手又握著東西的感覺,并可以感覺物體的重量,視野中被抓的物體也能立刻隨著手的移動而移動。構想性強調虛擬現實技術應具有廣闊的可想象空間,可拓寬人類認知范圍,不僅可再現真實存在的環境,而且可隨意構想客觀不存在的環境。

    3.2.治療思路與過程

    對PTSD的治療過程,其實就是打破創傷性記憶的刺激連結,重建情緒記憶網絡的過程[4]。由于認知和暴露療法是目前公認的最好心理治療方法,因此把認知療法和暴露療法結合使用作為治療的理論依據[10]。使用認知暴露療法對PTSD的治療要求把患者重新暴露在創傷性事件之下,根據認知心理學的觀點,打破患者對創傷性事件構建的錯誤認知圖式,當把患者重新暴露在創傷性事件之下時,在患者對創傷性事件重新形成認知、構建新的圖式時,對患者構建過程進行人為的引導,以便患者形成合理的認知圖式,從而達到治療PTSD的目的。

    無論是認知暴露療法還是其他的治療方法,都要求患者或有關人員精確地回憶并詳細地描述創傷事件發生的時間、過程等。具體豐富的創傷性事件的信息是治療的必備條件。技術人員利用虛擬現實技術的強大環境模擬功能,根據患者及其有關人員提供的信息,可以重建創傷性事件發生時的情境,讓患者回到事件發生時的環境中去。虛擬的場景再配上生動的聲音,能更好地提高治療PTSD的效果。這里必須注意的是要將治療者的引導語言合理地揉合在虛擬的環境中,利用治療者語言的暗示效果,慢慢地引導患者重新構建合理的認知圖式。羅斯堡姆(Rothbaum)等人用虛擬現實治療了飛行恐怖癥患者,他們發現和在真實情景下實施暴露療法相比具有相同的效果[11]。后來,羅斯堡姆在對越戰老兵的創傷后應激障礙進行了開放式的臨床研究時,將患者置于叢林和直升機兩個虛擬的環境中,治療者控制著視覺和聽覺的效果,患者在虛擬現實的環境中逐步被喚醒關于越南的創傷性記憶,治療持續5周后,PTSD的癥狀顯著減輕[12]。

    與其他治療方法相比,使用虛擬現實技術治療PTSD能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但是對治療者的要求也很高。首先,要全面搜集患者受到創傷的情景信息(時間、地點、天氣、周圍環境和人物等),這將為后續的治療(環境的模擬)提供最為基礎的信息。其次是對環境的模擬,這要求治療者不僅具有心理治療的能力,而且具備很好的編程能力,無疑增加了治療者的負擔。其次,是在治療過程中,要把握好引導語插入。在合適的時空插入引導語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這要求治療者的治療經驗非常豐富。最后,治療效果不是一次兩次就能凸顯出來的,它是一個系列的過程,治療者要根據治療的進程設置合適的模擬場景。

    4.結語

    對PTSD的治療目前比較公認的傳統治療方法是暴露療法,但傳統的治療方法對患者的自我報告能力的要求比較高。同時患者往往有意回避創傷性事件,歪曲對事件的回憶,這給治療者針對性地治療帶來難處。與傳統的心理治療技術相比,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避免了傳統治療方法的不足,增加了心理治療的手段。虛擬現實技術以其強大的環境模擬能力讓患者快速沉浸其中,帶給患者真實的視覺、聽覺及觸覺體驗。雖然虛擬現實技術突破了傳統心理治療的局限,給心理治療帶來了方便,但它并不是對傳統心理治療技術的顛覆,僅僅是一種治療手段,與傳統的治療方法結合使用,能更好地消除各種心理障礙。

    與其他的心理治療技術相比,虛擬現實技術確實有著不可比擬的優點,但其昂貴的設備,以及對使用者軟件編寫能力的高要求,制約了虛擬現實技術在心理治療中的普及。隨著科技的發展,虛擬現實會突破自身的限制,在治療心理障礙中的應用也將越來越廣泛。

    參考文獻:

    [1]李璐寰,童輝杰.創傷后應激障礙研究進展[J].社會心理科學,2008,23(95):100-108.

    [2]陳欣.創傷后應激障礙的特點[J].中國臨床康復,2006,10(14):156-157.

    [3]關念紅,王昆等.汶川地震異地治療傷員創傷后應激癥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2008,29(4):361-366.

    [4]何躍,張洪濤.創傷后應激障礙的心理學效應與心理康復[J].中國臨床康復,2003,7(16):2346.

    [5]姜榮環,馬宏,呂秋云.緊急事件應激晤談在心理危機干預中的應用[J].中國心理健康雜志,2007,21(7):496-498.

    [6]楊智輝,王玉龍,王慧琳,王建平.癌癥病人創傷后應激障礙的特點(綜述)[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6,20(9):604-606.

    [7]趙冬梅,申荷永,劉志雅.創傷性分離癥及其認知研究[J].心理科學進展,2006,14(6):895-900.

    [8]張曉慧,栗鑫,杜一菲.創傷后應激障礙的心理治療[J].河南職工醫學院學報,2008,20(7):895.

    [9]楊蘊睿,刁永峰.虛擬現實技術在心理焦慮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08,22(1):71.

    [10]蘇衡,王家同,婁振山,盧海濤.認知暴露療法治療創傷后應激障礙的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15(6):485-488.

    第3篇:心理常見的治療方法范文

    【關鍵詞】 附睪郁積癥; 綜合治療; 心理治療

    Epididymis pool of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Zeng Yi, SHEN Yu, WANG Zhanmei

    Longchang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Population and Family Planning Service Stations,Sichuan Longchang 64215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s: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the epididymis pool of clinical efficacy. Methods: 47 cases epididymis pool of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n integrated treatment group (psychological therapy, behavior therapy, physical therapy, 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 antibiotics, and surgical methods such as plants), the control group (anti-inflammatory analgesic drugs and antibiotic treatment), and the two groups to assess the efficacy. 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87.1 percent for the control group rate was 56.3 perc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Key words】 Epididymis pool;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附睪郁積癥是輸精管絕育術后最常見的、較難治的遠期并發癥。主要表現為陰囊部的墜脹不適,附睪部的疼痛,及附睪的腫大、觸痛。由于它的形成是一個難以逆轉的慢性過程,且誘因較復雜,雖然治療方法很多,但療效卻不十分理想。筆者采用綜合治療方法對附睪郁積癥進行治療,收到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筆者收集了1990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間在本站男科診治,符合附睪郁積癥診斷標準的47例病例。年齡27~58歲,平均年齡39.86歲,綜合治療組平均年齡(40.32±9.47)歲,對照組平均年齡(39.68±9.51)歲。病程0.5~23年,平均6.72年,綜合治療組平均病程(7.05±2.63)年,對照組平均病程(6.58±2.60)年。

    入選標準:輸精管絕育術后6個月以上,陰囊墜痛,或久立后加重,檢查附睪腫大且壓痛明顯者[1]。

    排除標準:合并有輸精管痛性結節、尿道炎、前列腺炎、精囊腺炎及其他泌尿生殖道慢性疾病者。

    2.2 治療方法

    將47例病例隨機分成兩組,綜合治療組采用綜合療法進行治療31例,對照組采用抗炎鎮痛藥加抗生素治療16例;兩組治療的療程均為3個月。

    2.2.1綜合治療組采用的治療方法

    2.2.1.1心理治療 細致地了解病史,找到患者的心理癥結,耐心地向患者講解輸精管絕育術的原理和安全性,糾正錯誤的認識。明確告知附睪郁積癥不是不治之癥,幫助患者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逐漸地疏解患者心中的疑慮,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緩減心理壓力。對焦慮癥狀嚴重者,可以使用暗示療法或適當選用抗抑郁、抗焦慮藥(如氯丙嗪、氯丙咪嗪[2])等方法治療。部分患者尚可進行、血液、尿液及生殖激素等檢測,以檢測項目的正常結果來證明患者術后的性腺、、及量都是正常的[3]。

    2.2.1.2行為療法 使患者了解可能引起附睪郁積癥的誘因,自覺改正與誘因有關的各種不良習慣。戒煙限酒,忌食辛辣刺激性強的食物,避免過度勞累,避免久站或長時間騎車,坐姿不宜蹺二郎腿,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患者進行性知識教育,性生活不宜頻繁,忌連續或長時間,不可經常,但也不宜禁欲,應保持規律的、適度的性生活(癥狀較重或伴有炎癥反應時需暫禁性生活)。并鼓勵患者積極參加生產勞動或日常工作及有利于身心健康的體育鍛煉或娛樂活動。

    2.2.1.3理療 平時使用陰囊托,以減輕下墜癥狀。也可局部采用微波、超短波、紅外線照射[4]或自行熱水坐浴等物理加溫的方法進行治療。

    2.2.1.4抗炎鎮痛藥 常選用阿司匹林、貝諾酯、吲哚美辛等藥物[5]。

    2.2.1.5抗生素 如附睪疼痛較劇、觸痛明顯或血常規白細胞升高者,可選用頭孢類、喹諾酮類或強力霉素、交沙霉素等抗生素進行治療。

    2.2.1.6中醫藥 可用元胡止痛片、復方丹參片、復方三七片、云南白藥等中成藥。

    2.2.1.7手術 經上述保守療法較長時間地治療無明顯效果者,可做輸精管吻合術;如伴有慢性附睪炎反復發作者,在控制炎癥的基礎上,可行附睪切除術。

    2.2.2 對照組采用的治療方法 應用抗炎鎮痛藥或加抗生素等單純西藥進行治療,抗炎鎮痛藥和抗生素的使用方法均與綜合治療組相同。

    2.3 療效評定

    根據患者自覺癥狀和客觀檢查結果的改善程度分為臨床治愈、好轉、無效:(1)臨床治愈:自覺癥狀消失,觸診附睪縮小近正常大小,觸痛消失;附睪切除者切口愈合,局部無疼痛。(2)好轉:自覺癥狀明顯減輕,觸診附睪明顯縮小,觸痛明顯減輕;附睪切除者切口愈合,局部疼痛減輕、發作時間減少。(3)無效:自覺癥狀無變化,附睪檢查指征無改善;附睪切除者切口愈合、但局部疼痛無緩減。其中,臨床治愈和好轉均視為有效。

    2.4 數據處理

    采用SAS6.12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

    2 結果

    經過3個月的治療,綜合治療組有效率為87.1%,對照組有效率為56.3%(詳見表1)。經統計學分析,兩組之間的有效率存在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1)。通過兩組的療效比較,說明治療附睪郁積癥應用綜合治療方法明顯優于抗炎鎮痛藥加抗生素的單純西藥治療方法。

    3 討論

    附睪郁積癥是輸精管絕育術后最常見的遠期并發癥,其治療是臨床上非常復雜且困難的問題。患者的精神狀況不一,述說的癥狀各異,尤其是那些多處求治而長期未愈的患者情況更加復雜。附睪郁積癥的主要表現為:輸精管絕育術6個月以后,長期、反復地出現陰囊、會的墜脹不適,附睪、部的疼痛,并放射至腹股溝、小腹及腰骶部脹痛等疼痛不適癥狀;可伴有不同程度的障礙,抑郁、焦慮、緊張、恐懼等不良心理反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檢查可發現附睪腫大,質的變硬或有硬結,觸痛明顯等體征。

    由于附睪郁積癥是因輸精管阻斷后,附睪的吸收功能低于和附睪的分泌能力[1],附睪管內壓力逐漸增高,引起管壁受到壓迫或破裂后造成肉芽腫而形成的慢性病變,加之患者受社會、心理因素的影響較大,以及引起發病的誘因較多。因此,病情復雜,患者的主觀癥狀較重,導致臨床上常采用的抗炎鎮痛藥或加抗生素進行治療的療效不能令人很滿意。若對附睪郁積癥等輸精管絕育術后并發癥處理不當,則可能會引起患者病情加重或病上加病,增加治療的難度。筆者通過治療附睪郁積癥的長期臨床實踐,深刻體會到對待這些患者應做到嚴肅、認真地聽取病史和要求,仔細做好體檢和輔助檢查,耐心講解相關醫學常識,以獲取他們的信任和合作。然后,應用綜合治療方法進行治療才能取得較為滿意的療效。

    從本組臨床研究中可見,綜合治療組的有效率可達87.1%,而對照組(抗炎鎮痛藥加抗生素治療)的有效率為56.3%(詳見表1),兩者之間存在著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

    筆者對附睪郁積癥采取的綜合治療方法主要包括心理治療、行為療法、物理療法、抗炎鎮痛對癥治療、抗生素抗菌消炎、中醫藥治療,必要時手術治療等。由于心理因素在附睪郁積癥的整個病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患者常常伴有情緒上的緊張和不穩定,并存在著性心理異常和嚴重的抑郁、焦慮或妄想狂的傾向;同時,患者對治療的反應也與心理異常的程度密切相關。因此,在綜合治療過程中,一定要詳細地了解清楚病史,找到患者心中的疑慮和心理癥結,耐心地向患者做好分析解釋工作,講明白輸精管絕育術和附睪郁積癥的相關知識,消除患者認為“絕育就是,擔心影響勞動力、失去雄壯的體魄和性能力[6]”等誤解,增強克服病痛的信心。逐漸疏導患者心中的郁悶,緩減患者的緊張情緒,減輕其心理壓力。必要時,可以通過暗示療法或適當選用抗抑郁藥進行治療,以解除患者的憂郁、焦慮癥狀,化解心理癥結。有的患者尚可進行相關的輔助檢查,用檢測結果來說明患者術后的生殖器官、等身體狀況都是正常的,打消患者的疑慮和擔心。

    同時,給予患者日常生活和性生活的行為指導,消除其不良生活習慣對附睪郁積癥可能產生的誘發影響,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適度的性生活對疾病的康復和身心健康是有利的;鼓勵患者積極參加生產勞動和體育鍛煉及娛樂活動,提高身體抵抗力,轉移對疾病的注意力。

    再配合必要的物理療法,既可抑制生成,減輕附睪重吸收負擔,又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利于附睪重吸收功能的改善。使用抗炎鎮痛藥,可抑制局部炎癥反應,解除疼痛癥狀。伴有附睪炎癥時,給予抗生素治療,達到抗菌消炎的目的。根據中醫“通則不痛”的原理,服用相關的中成藥,發揮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理氣止痛的作用,可明顯提高療效。對于保守治療無效、具有手術適應癥或有手術要求的患者,可以施行手術治療,部分患者能收到較好的療效。

    在采用綜合治療方法治療附睪郁積癥時,還必須注意針對每一位患者的具體病情,實施個體化的治療措施;即使是同一患者的不同時期,也應及時調整相應的治療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療效。總之,通過長期的臨床實踐和本次的臨床研究結果,筆者認為,綜合治療方法是目前治療附睪郁積癥的最佳方案。

    參考文獻

    1 周明娟.計劃生育技術[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1994:96.

    2 楊世杰.藥理學(全國高等學校教材)[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24,231.

    3 趙成元等.輸精管絕育術后心身反應相關因素的分析及臨床意義[J].中國男科學雜志,2005,19(01):39.

    4 李順強.輸精管節育技術[M].重慶: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重慶分社,1988:72-73.

    5 周自水,王世祥.新編常用藥物手冊[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5:129,132,140.

    第4篇:心理常見的治療方法范文

    【關鍵詞】 遺尿\治療

    兒童時期易于發生原發性夜間遺尿癥,此疾病比較高發,患兒在睡夢中出現不自主排尿的臨床表現,發生次數為一月大于2次1。此疾病可分為功能性、器質性,臨床整理功能性占此疾病的大多數2。此疾病時間過長會導致患者出現感染的并發癥,也會對其心理有不良影響。現今治療此疾病的方法很多,有膀胱功能訓練、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等治療措施,筆者所在醫院從1999年起治療小兒原發性遺尿癥患兒41例,給予其進行藥物治療+膀胱功能訓練、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心理治療+膀胱功能訓練方法進行治療,總結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所有患兒的入選標準都符合下列標準:①所有患兒都排除癲癇、先天畸形、尿路感染、糖尿病等疾病引起的遺尿表現。②年齡5歲左右,且其應具有4歲的智齡。③患兒一個月中發生至少2次的遺尿表現。④患兒在夜晚或白天都有此表現。所有患者均符合功能性遺尿癥的各項診斷指標3。所有患者共42例,隨機分為兩組,即藥物治療+膀胱功能訓練(實驗1組)14例,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組(實驗2組)14例。兩組在遺尿頻率、年齡、性別及病程上差異無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另外14例患兒作為對照組,各組患兒男女比例及年齡分布。

    1.2 方法

    1.2.1 膀胱功能訓練是指兒童在白天盡量多飲水,使膀胱容量擴張,當患兒要排尿時,囑其盡量憋尿,直到不能忍受為止,增大膀胱容量;另外患兒在白天排尿時,排尿過程盡量做到排尿—中斷—再排尿—再中斷…,加強尿道外括約肌和腹內肌對排尿的控制,以控制膀胱頸部下垂,達到夜間控制遺尿的目的。

    1.2.2 心理治療法 療程12w。①個別心理療法:即針對患兒的思維、欲望、感情、行為等問題進行的治療。②系統式家庭心理療法。

    1.2.3 藥物療法 睡前半小時服用氯丙嗪,常用劑量為:6-8歲為每晚25mg;青少年為每晚50-75mg。一般以12w為1療程,如能在12w后逐漸減量以致停藥,則能鞏固療效。

    1.3 評價指標 對所有患兒治療后進行隨訪,隨訪時間1年左右,痊愈為患兒臨床表現6個月沒有發生。基本控制為患兒一個月中只出現1-2次臨床表現。好轉為患兒比治療前的發生次數有所下降。無效為沒有改善。

    1.4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均應用ssps13.0軟件進行處理,并應用χ2檢驗對數據進行處理。

    2 結

    果

    所有患者經治療后隨訪結果表明,1個月時對照組為57.1%的治愈率,實驗一組為78.6%的治愈率,實驗二組為85.7%的治愈率,對照組和兩組對比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

    論

    小兒功能性遺尿癥是由于大腦皮質下中樞功能失調。引起功能性遺尿的常見原因有心理與精神因素,膀胱容量減少,睡眠過深等。而心理與精神障礙是功能性遺尿最常見的原因4。目前主要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心理治療、膀胱功能訓練、其他治療等;每種治療方法均有一定的局限性,膀胱功能訓練操作簡單,副作用少,心理治療療效相對穩定,但需家長及患兒具有良好的依從性;藥物治療起效快,但易復發5。任何單一的治療方法效果均欠佳,文獻報道6有效率60%-70%,治愈率20%-60%。

    絕大多數情況下,遺尿癥患兒沒有過多感情和行為問題,不應將遺尿誤解為反判或搗蛋行為,以免采取嚴厲的措施7。指導患兒進行自主排尿功能訓練,給患兒足夠的心理支持,在多安慰,多鼓勵的情況下,進行疏導性治療,這是治療成功的先決條件8。讓父母充當自己孩子的治療者,使父母從治療的角度去對患兒施加影響,其效果能更加鞏固兒童的行為改變能更為持久,這樣還可以大大節省治療人員的時間9。氯丙嗪治療遺尿的作用機理是:該藥對膀胱具有抗膽堿能作用,使膀胱容量擴大,服藥期間,緩解率為60%-95%。一旦停止服藥特別是未逐漸減量而突然停藥的兒童病情復發2,10。

    文中研究顯示,給予患兒聯合方法進行治療的效果明顯,患兒出現再次復發的幾率也比較低,且此治療方法比較簡單,經濟實用,可進行臨床推廣,從各項情況分析情況表明膀胱功能訓練聯合藥物治療的效果最為明顯,此治療措施具有適宜推廣、價廉、無副作用、療效穩定等優點。

    參考文獻

    [1] 李炎唐.泌尿外科高科技[M].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1998,172-173.

    [2] 黃欣.原發性夜間遺尿癥進展[J].國外醫學婦幼保健分冊,1999,10(3):122-124.

    [3] 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學會編.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CCMD-2-R)[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5:130.

    [4] 榮華.兒童遺尿癥的心理行為治療[J].現代康復,1998,10(2):1105.

    [5] Cendron M.Primary nocturnal enuresis Current.J.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1999,3:1205-1214.

    [6] KOFF SA.Cure of nocturnal enuresis Why isn't desmo-pressin very effective eJ.Pediatric Nephrology,1996:667-670.

    [7] 杜亞松.兒童心理行為及其發育障礙[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3,18(7):444.

    [8] 翁暉亮.行為療法配合藥物治療夜間遺尿癥30例療效觀察[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2,(13):138-139.

    第5篇:心理常見的治療方法范文

    【關鍵詞】 宮外孕;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護理

    宮外孕是婦科常見的急腹癥,發病率約為1%。近年來,隨著β-HCG放射免疫測定敏感性的提高、超聲診斷技術的提高和廣泛的應用,大多數宮外孕已能在早期作出診斷,從而為異位妊娠藥物保守治療創造了條件,也為患者減輕了病痛和經濟負擔。我院應用甲氨喋呤(MTX)聯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療宮外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藥物保守治療的38例宮外孕患者為觀察對象,入院時均根據病史、體征、血β-HCG值及B超檢查結果確診。年齡22~40歲,停經39~68天,其中已生育8例,未生育30例,26例有不同次數的流產史。

    1.2 病例選擇原則 ①血液動力學穩定;②無輸卵管妊娠破裂征像;③β-HCG值

    1.3 藥物保守治療方法 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療,米非司酮150mg,飯前飯后空腹頓服,每天1次,連續服3天,甲氨蝶呤于米非司酮給藥第2天行臀深部注射,單次給藥75mg加注射用水10ml。并監測生命體征及血、尿HCG的動態變化,B超檢查,了解盆腔情況。停藥5天后HCG未降至正常者,再次給米非司酮每日150mg,給藥兩天。

    1.4 護理

    1.4.1 心理護理 宮外孕患者大都為年輕女性,對疾病知識缺乏,易產生焦慮、恐懼心理,護士要態度和藹,關心體貼患者,鼓勵患者說內心感受及提出有關疾病的問題,給予耐心的解答,講述藥物保守治療的優點、預后及保守治療期間需觀察的注意事項,使患者對疾病有正確的認識,建立配合醫護治療的耐心,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狀態接受藥物保守治療。

    1.4.2 用藥期間的護理 ①嚴密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觀察患者面色、血壓、脈搏。②詳細記錄下腹痛出現和持續的時間,腹痛的性質及伴隨癥狀,陰道流血情況,如陰道出血增多,腹痛加劇,墜脹感明顯等,應及時報告醫生。③正確留取標本,監測患者血β-hCG的變化,以觀察治療效果。每周查血β-hCG1次。

    1.5 療效標準 臨床癥狀消失,血β-HCG正常,B超顯示包塊明顯縮小或消失為治愈。臨床癥狀加重或腹腔內出血,血β-HCG逐漸升高,B超顯示包塊增大者為失敗。

    2 結果

    38例宮外孕患者中,35例病人癥狀逐漸減輕,血β-HCG明顯下降、正常或接近正常,出院后繼續檢測;2例因治療過程中腹痛加重,有腹腔內出血而行手術治療;1例因治療效果不明顯患者自動放棄保守治療而改行手術治療;藥物治療的有效率為92.1%。

    3 結論

    宮外孕藥物保守治療方法對人體傷害小,操作方法簡單,不良反應少,住院時間短、費用低,保留了輸卵管的完整性,值得推廣。在宮外孕保守治療過程中,正確的心理護理和健康指導對患者的早日康復十分有益。

    4 討論

    宮外孕是婦科常見的急腹癥之一,若不及時診斷和積極治療,可危及生命。宮外孕的發病率約占1%,近年來未生育患者占比例有上升趨勢,是影響婦女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為了保護輸卵管的功能,保留生殖能力,減輕宮外孕造成的傷害和后遺癥,宮外孕的保守治療越發重要。

    甲氨蝶呤是一種滋養細胞高度敏感的化療藥物,通過干擾DNA合成抑制滋養層細胞增殖,使滋養層細胞死亡。米非司酮是一種新型黃體酮拮抗劑,具有甾體結構,與內源性黃體酮競爭產生抗孕酮作用,致使絨毛及蛻膜組織變性,促使黃體萎縮。臨床上應用氨甲蝶呤配伍米非司酮保守治療異位妊娠,最重要的優點是避免了損傷性手術,而且只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即使治療失敗改為手術治療也可在最短的時間實施手術,避免妊娠病灶破裂出現急性腹腔內大出血的危險,保守治療方法簡單、安全、有效、殺胚作用確切、副作用小、避免了手術的痛苦,減輕了患者經濟負擔,保留了生育功能,是一種值得推薦的保守治療異位妊娠的好方法。

    在宮外孕保守治療過程中,護理工作是極為重要的環節,正確的心理護理和健康指導對患者的早日康復十分有益。因此,護士在護理觀察中,應嚴格觀察病情,主動與患者溝通,以了解相同疾病存在的不同問題,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尤其應注重心理護理并進行相關的健康教育,對疾病的康復有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樂杰.婦產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09.

    [2] 宋瑩.甲氨喋呤聯合活血化瘀中藥治療異位妊娠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08,17(07):921-922.

    [3] 段春梅.氨甲喋呤與米非司酮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觀察[J].河北醫藥,2008,30(10):156.

    第6篇:心理常見的治療方法范文

    關鍵詞:婦科疾病;護理;家庭式溝通;療效

    婦科病是女性的常見病之一,如卵巢囊腫和子宮肌瘤等,婦科疾病除了給患者帶來身體上的痛苦外,也對給患者的心理產生很大的影響,有很多情況下,很多患者由于心理陰影過重而導致治療效果欠佳,因此為了探討家庭式溝通在婦科疾病中起的積極作用,也為了使患者能夠最終接受這種治療方式,我們對140例婦科疾病患者分成兩組進行對比治療,并將結果記錄并公布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婦科疾病患者140例,將這140例患者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70例患者采用家庭式溝通治療方法,為實驗組,而另外70例患者采用常規的婦科疾病治療方法,為對照組。在實驗組的70例患者中,其中卵巢囊腫12例、子宮肌瘤8例、陰道炎17例、宮外孕7例、宮頸息肉4例、子宮脫垂4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3例、盆腔炎6例、妊娠劇吐3例、黃體破裂1例、先兆流產3例、妊娠高血壓綜合征2例、平均年齡為(40.3±7.1)歲;身高體重均在正常范圍內,對實驗結果無影響。而對照組的70位患者中,其中卵巢囊腫8例、子宮肌瘤17例、陰道炎11例、宮外孕6例、宮頸息肉6例、子宮脫垂3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4例、盆腔炎8例、妊娠劇吐2例、黃體破裂3例、先兆流產1例、妊娠高血壓綜合征1例,患者身高、體重等同樣在正常范圍內,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臨床表現 根據婦科疾病的不同,其臨床表現也不同,但是所有的婦科疾病都會很患者帶來一定程度的心理影響,患者通常表現為焦慮,恐懼等心理,甚至容易放棄治療。

    1.3 治療方法 治療方法分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種情況,其中,對照組選擇常規婦科疾病護理方案,即對患者進行術前評估、上藥護理,手術護理以及基本健康指導等方法,并對結果做記錄。而對實驗組的患者,我們采取家庭式溝通護理方案,即醫生將護理工作交給醫院的護士,由護士對病患人員進行專業的護理,即使了解病人的病情,了解病人的心理,積極的開導患者,防止病人因為不能及時了解病情而不積極配合治療。從患者入院開始, 護理人員首先要積極主動的接待患者,詳細為患者介紹病房,治療環境,主管醫生及責任護士的基本情況, 并提前向患者交代住院期間要注意的問題,使患者能夠及時了解醫院的基本情況, 從而建立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其次,護士要學會針對患者心理特點, 主動與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 或者傾聽其話語,從而了解其心理, 醫護人員要對患者的基本資料和病史, 社會文化背景進行及時的了解,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同時,醫護人員對患者的家屬進行恰當的健康宣教,護理人員的儀表,形象等也會到患者造成一定的影響,好的形象會給患者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護士可適當為患者進行一些照顧,如陪護,梳理頭發等。 護理人員要禮貌,從而使患者消除抵觸心理,增加患者的親切感, 護士對待所有的患者要保持態度一致, 鼓勵患者說出內心的想法, 但是對患者的病情不妄加評論,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情緒宣泄,總之,醫護人員要及時正確的了解患者心理,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和勸導,為患者的治療提供幫助。

    2 治療結果

    在實驗組的70例婦科疾病患者完全治愈的65例,治療有效的5例,治愈率為100.00%,對照組治愈44例,有效17例,無效9例,治愈率為87.14%而對于治療過程滿意度的調查結果顯示,實驗組護理滿意度95.71%,對照組護理滿意度67.14%具體的數據可見表1

    3 討論

    婦科疾病給女性帶來的不僅僅是身體上的疼痛,同時還有很大的心理影響,很多婦女由于婦科疾病,心理上留下了很大的陰影。給自己,給家庭帶來了很大的麻煩,而對于很多婦科疾病,患者往往對疾病的治療過程,方案不了解,造成過度的憂慮,甚至是恐懼心理,通過實驗,我們發現,以往的常規婦科護理會對患者有一定的好處,但是,由于護士或治療人員好患者缺乏必要的溝通,不能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壓力等問題,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治療效果,而本次試驗中的采取的家庭式溝通治療方案,護士與患者的溝通時間更長,護理效果更好,經常與患者溝通關于病情方面的問題,消除患者的心理憂慮,通過必要的溝通, 患者的心理壓力變小或消除,對疾病本身帶來的傷害也有了正確的認識,開始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并且在治療護理過程中可以保持好的心情,好的心態,大大提高了婦科疾病的治愈率,給患者自身和其家庭帶來幸福。

    參考文獻

    [ 1] 葉藝慧, 陳開珠, 曾近靜. 腫瘤放療治療科的護患溝通技巧[ J ] .家庭護士, 2008,

    第7篇:心理常見的治療方法范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30例為20例女性,10例男性;平均年齡40歲,術前超聲檢查甲狀腺單發結節,11例左側甲狀腺,13例在甲狀腺右側,6例峽部裂;病灶與周圍組織浸潤,無明顯的砂礫樣鈣化病變無淋巴結腫大,頸部甲狀腺功能正常;實驗室檢查,腫瘤大小1~3 cm。術前結節活檢診斷甲狀腺結節。

    1.2方法 患者仰臥位,充分暴露于頸部前方,在超聲引導下,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穿刺路徑。根據結節的不同位置,將0.5%利多卡因注射到甲狀腺與頸肌群、頸部血管、氣管、食管。在超聲引導下,穿刺針進結節,出針芯和電極引導,周圍的回波的一個短期的升壓,當周圍組織阻抗達到設定值,系統蜂鳴器聲音提示結束時,根和結節大小確定消融針號,根據第一次背側,第一次的順序,直到整個結節區的覆蓋和彩色血流信號顯示沒有血流信號和消融終點。

    1.3結果 本組30例手術成功,1例術后穿刺部位感染;1例輕度嗓音嘶啞;多數患者咽不適,幾小時到幾天恢復;手術效果滿意。

    2護理體會

    2.1心理護理 無論微創操作,是一種創傷患者,除了缺乏對疾病的認識和射頻消融技術,使患者缺乏足夠的心理準備,容易產生焦慮、恐懼、緊張等心理護理是非常重要的;它要求護士應熱情接待患者,要了解患者的心理動態,對患者進行術中、術后及護理,以確保平穩運行,促進患者的康復。

    2.2常規術前護理 協助患者進行術前檢查,包括胸片、心電圖、甲狀腺超聲、血常規檢查、肝功能、甲狀腺功能、甲狀腺激素等,詳細詢問病史、過敏史,根據病情進行術前評估。良好的睡眠是保證手術順利進行的失眠夜術前按醫囑給予鎮靜劑,保證充足的睡眠。根據生命體征的常規測量,應及時向醫生報告,給予對癥治療。

    2.3術后護理 術后局部給予冰壓力的患者和預防出血和血腫形成;回到病房后囑患者臥床休息,觀察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穿刺部位無出血,感染等;發現異常及時通知醫生按醫囑對癥治療。本指南將患者出院后3個月、6個月、1年做超聲檢查,直至結節消失。

    3討論

    目前,超聲引導下射頻消融技術在甲狀腺良性結節的治療仍然是臨床探索階段,但RFA作為非血管性介入治療技術,具有微創,安全,有效的,會成為甲狀腺疾病治療的重要手段[2]。本文對30例甲狀腺結節患者經射頻消融術治療,超聲引導下射頻消融治療甲狀腺結節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有利于甲狀腺結節的恢復傳統的良性甲狀腺結節臨床治療方法主要是對患者進行治療,藥物能產生良好的效果,但是,一旦藥物被停止,就容易產生復發現象;手術治療很容易留下疤痕,且成本相對較高,治療方法容易全甲狀腺功能,5年內復發的可能性。射頻消融技術是近年來治療甲狀腺結節的新方法,具有安全、有效、治療時間短、并發癥少、創傷小、不良反應少等優點[3]。這是大多數患者的新選擇。醫生可以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治療方法。不能耐受手術的患者的射頻治療。采用射頻消融術可產生大范圍的消融,具有良好的凝血能力,在短時間內產生較好的療效,且很少受碳化和氣化的影響,價格可以接受的大多數患者。隨著越來越多的患者意識的提高,射頻消融術是治療甲狀腺結節的一種廣泛使用的方法。韓國醫療行業使用這種治療方法,具有更明顯的臨床療效,治療300例甲狀腺功能正常的230例甲狀腺功能正常的治療,在甲狀腺結節的治療超聲的使用,以及后續的,在時間的患者,患者的大小減少到83.25%,無嚴重并發癥。射頻消融技術是一種有效、安全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甲狀腺結節。甲狀腺患者一般治療后,容易出現并發癥,對射頻消融治療的使用,減少的困難,護理工作和護理時間,從而減少痛苦和經濟損失,并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如呼吸困難,患者術后出血和窒息。雖然射頻消融法具有一般治療的優點,但在后期的護理工作中,醫護人員應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使他們能夠在出院后的最短時間內投入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狀態。

    第8篇:心理常見的治療方法范文

    【摘要】目的:分析中醫在心血管神經官能癥上的治療效果。方法;對我院2008年6月~2010年12月112例心血管神經官能癥患者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分為二組,觀察組62例患者采用自擬靜心安神湯治療,對照組50例患者采用西醫治療,對二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觀察組采用自擬靜心安神湯治療,總有效率為93.55%,對照組總有效率為56%,二組治療效果相比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心血管神經官能癥中醫治療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治療效果顯著,在臨床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心血管神經官能癥;自擬靜心安神湯;西藥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心血管為首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已成為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心血管神經官能癥是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病的一種,主要原因是由于外部環境刺激或內部環境失衡導致中樞神經功能紊亂、自主神經功能受到影響,進而導致心血管功能出現異常[1],女性尤其是更年期的女性更容易發病[2]。臨床上西醫傳統的治療方法主要是口服鎮靜安眠藥物和β受體阻滯劑,但長期療效并不理想,本研究采用自擬靜心安神湯對我院2008年6月~2010年12月62例心血管神經官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我院2008年6月~2010年12月112例心血管神經官能癥患者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分為二組,觀察組62例患者采用自擬靜心安神湯治療,其中男21例,女41例;年齡32~69歲,平均年齡46.5歲;對照組50例患者采用西醫治療,其中男17例,女33例;年齡34~66歲,平均年齡43.5歲;二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各基礎疾病上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臨床癥狀: 二組患者臨床表現主要為睡眠障礙、疲乏無力、胸悶、心悸、頭昏頭痛及心律失常等,95%以上的患者表現為睡眠障礙、疲乏無力,多數患者合并胸悶、頭痛頭暈,約20%的患者出現心律失常。

    1.3 治療方法

    1.3.1 觀察組治療方法:本組62例患者均服用本院自擬靜心安神湯,根據患者臨床表現加減,主方為丹參25g、郁金12g、柴胡12g、佛手15g、白芍15g、栝樓皮15g、夜交藤15g、茯神20g、龍齒30g;心率失常的患者加珍珠母20g,唬拍15g以鎮驚安神;赤芍20g活血化疲理氣寬胸;心煩急躁夜不安寐者加黃連l0g、炒桅子15g以清心除煩。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各一次。治療期間停服其它藥物,禁食辛辣油膩食物,同時根據中醫“養身先養心”的理論,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與心理干預治療及理療,適量運動。20天為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后對治療效果進行評判。

    1.3.2 對照組治療方法:口服美托洛爾25mg每天2次,地西泮2.5mg每天1次,于睡前口服,同時進行心理健康疏導,20天為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后對治療效果進行評判。

    1.4 療效評價:顯效:胸悶等心血管神經官能癥癥狀完全消失;有效:所有心血管神經官能癥癥狀發作頻率明顯降低,癥狀明顯改善或緩解,持續時間縮短,或者癥狀中一部分完全消失。無效:所有癥狀無改善或加重。

    1.5 統計學方法: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且進行t 檢驗,以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采用自擬靜心安神湯治療,總有效率為93.55%,大大高于對照組的56%,二種方法治療效果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心血管神經官能癥是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病的一種,主要原因是由于外部環境刺激或內部環境失衡導致中樞神經功能紊亂、自主神經功能受到影響[3],進而導致心血管功能出現異常,女性尤其是更年期的女性更容易發病。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女性比較敏感,感情脆弱,特別是進入更年期,心理壓力無形中加重了病情[4],因此,在藥物治療的同時加強患者的心理疏導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心血管神經官能癥在中醫上屬心悸、胸痹、怔忡范疇,中醫理論認為心主血脈,肝主疏泄,心神失養,情志不暢,肝氣郁結,血運失常,可導致該病。抑郁、焦慮、精神上受到刺激或工作緊張是發病的誘因[5],根據中醫辨證論治、標本兼治的原理,對患者進行心理治療、鼓勵適當運動,積極適應環境是治療之本,同時服用本院自擬靜心安神湯以達到治標的目的,主方采用丹參、白芍具有活血通絡補血之功效,黃連具有清心安神之功效,夜交藤等安神, 柴胡等疏肝理氣,臨床根據患者臨床癥狀加減,上述諸藥經過配伍后,能夠有效緩解氣陰兩虛和心絡瘀阻所致的胸部悶痛、氣短乏力、心悸不安、失眠多夢等癥,從而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本研究對我院二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顯示,中藥輔以心理疏導加理療較之單純西藥更能有效緩解心血管病神經官能癥的癥狀,從二組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達93.55%,大大高于對照組,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麗,解郁安神湯治療心血管神經官能癥42例[J].中醫中藥,2006,11(3):119

    [2] 李永善,辨證治療心血管神經官能癥42例[J].光明中醫,2010,1(25):65-66.

    [3] 高慧,呂素君.益氣聰明湯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癥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08,12 (12):166

    [4] 陳學林,許秀麗.復方丹參滴丸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癥臨床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08,10 (12):71

    [5] 謝勝偉,陳美華.淺述從肝論治水心臟神經官能癥[J].中西醫結合心臟血管病雜志,2008,5(5):590-591.

    第9篇:心理常見的治療方法范文

    關鍵詞:老年 ; 高血壓; 焦慮; 分析; 護理

    對于我國人口中占總人口數8.5%的老年人口來說,高血壓是十分常見的病癥。并且,由于這種疾病具有易變性、長期性的特點,導致老年高血壓患者非常容易出現焦慮的心理狀況。對出現焦慮癥狀的高血壓患者,醫護人員必須給予高度的重視和關懷[1]。本文通過分析我院此科患者所資源填寫的焦慮量表,以對引起患者焦慮的因素及其相關解決措施做出相關的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心內科室對自2012年5月~2013年3月入住的老年高血壓患者中,隨機抽取了110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對象。凡是枕獨傲結果符合199WHO/ISH標準的患者,都需要遵循醫囑在本院接受藥物治療和心理護理。

    1.2 方法 在征得觀察對象知情、同意后,使用由精神病推薦的SAS自評量表,讓患者填寫符合要求,有質量保證的量表,之后對于結果做出最后的分析統計,并對173例觀察對象的藥物和心理護理治療,以相關焦慮的計算方法進行結果統計。

    1.3 焦慮情緒的等級標準 首先,對于問卷中所涉及的20個項目的對應分值,使用正反方向記分得到總分,并將總分與1.25相乘,得到標準分T分。然后,將50分定位分界值,規定當T值小于50時,屬于正常范圍,當T值介于50~60時,患者為輕度焦慮,在60~70時,為中度焦慮,而當T值大于70時,患者為重度焦慮。

    2 結果

    在本次的調查的11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中,其中男生患者為63例,女性患者為47例,年齡55~80歲。根據SAS量表的評分標準和焦慮情緒等級標準,以及SAS總得分進行平均后的得分統計,得到以下兩個統計結果。見表1,表2。

    3 討論

    在醫學臨床上,以焦慮癥為軀體癥狀的心理障礙非常普遍,并且還伴隨著發病率不斷上升的趨勢。由于非精神科醫師對于此種病癥的認識度不夠,致使老年高血壓焦慮情緒的識別率和治療率非常之低。對于高血壓這種心身疾病來說,患者的情緒和心理因素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并且,由于高血壓是一種多基因的遺傳性疾病,而情緒和心理又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許多基因能否正常發揮作用。由此可見,必須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情緒和心理狀態給予極大的關注,這既是保證老人情緒健康,協助高血壓治療的保障,也是減少老年高血壓患者比不要死亡率的重要途徑[2]。

    3.1 治療 經過以上分析可知,老年高血壓患者患有焦慮癥會增大他們的治療難度,因此就必須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焦慮問題給予治療。治療方法主要的有以下幾種。首先,藥物治療。研究證明,對于患有焦慮病癥的老年高血壓患者除使用降壓藥物以外,在家用抗焦慮的藥物,具有非常明顯的效果,并且隨著使用期的增長,其治療效果的顯著性就越加明顯。目前臨床上主要使用的抗老年高血壓藥物出了傳統的賽樂特、苯二氮卓類,新型的文拉法辛和西酞普蘭也正在逐步投入使用。其次,心理高于治療。焦慮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因此,對老年高血壓焦慮患者實施心理干預治療,也是能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壓患者焦慮狀況的重要途徑。常見的心理干預額治療方法有認知行為療法、放松訓練和森田療法等。其中認知治療法是公認的最為有效的情緒治療方法。因此,在治療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焦慮狀況是,醫護人員應當注意積極干預患者的心理和思想狀態,激勵他們培養積極樂觀的心理。最后,綜合治療。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來說,只是單獨的治療某一病癥,很難起到預想中的效果。因此,必須將抗壓與抗焦慮的治療同時進行,才能有效地提高他們的治愈效果。經調查證明,聯合二者的治療,其治療的有效率能提高80%,這就大大提高了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治愈率。

    3.2 護理 護理,是治療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另一重要的方法。所以,在治療方案中,內科主任應當安排專門的醫護人員護理老年高血壓焦慮患者。其具體的護理方法與以下幾種。①心理護理。心理護理有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醫護人員要與患者建立其和諧的關系,這是消除患者對陌生環境恐懼和進一步了解患者心理狀態的關鍵。另一方面,要實施個體化護理。對與患者中文化程度較低、經濟相對拮據的女性患者,醫護人員必須給予極大的關懷。這有助于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也有利于患者配合之后的治療,實現主觀與客觀相結合的治療。②放松治療法。這種治療方法具體的內容就是讓患者在有壓力時,通過放松訓練和音樂療法,使自己的心理、頭部、面部進入放松狀態,以減輕患者的焦慮情緒。③增強自我效能。焦慮的情緒,會降低個體對自我的判斷能力,在行為上也會表現為遲緩,做事情的效率非常低。面對這種狀況,醫護人員除了應該與患者建立和諧的關系以外,還應當根據患者的具體狀況,有目的性的安排治療,以及方患者積極主動地養成健康行為和思考的習慣,使得患者的自我效能得到增強,從而為進一步的咨詢奠定了好的基礎[3]。

    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焦慮狀況,對于他們最終的治療效果有非常大的影響。并且,由于情緒和心理狀況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很多基因的作用發揮,而高血壓又是多基因的遺傳病癥。因此,必須對患者的焦慮狀態進行科學的調查分析,并對其結果進行有效的統計,然后對每1例患者的治療方案給予改進。在老年高血壓焦慮患者的治療中,除了傳統的藥物、心理和綜合治療以外,還應當添加合理的護理療法,其中包括心理干預、增強患者效能以及放松治療。這樣才能真正加強患者的治愈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曉玲. 老年高血壓患者焦慮狀況的調查及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30-31.

    主站蜘蛛池模板: 57pao成人国产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9 | 成人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91香蕉成人免费网站| 日本成人福利视频| 成人免费漫画在线播放| a级成人高清毛片|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免费看成人aa片无码视频吃奶| 欧洲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9影院成人在线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猫咪AV成人永久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欧美色成人综合| 国产gav成人免费播放视频| 无遮挡韩国成人羞羞漫画视频| 四虎www成人影院| 国产精品成人va| 成人漫画免费动漫y| 91啦中文成人| 免费国产成人午夜私人影视 | 婷婷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欧美激情成人网| 2022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四虎影视成人精品| 免费视频成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人| 在线观看成人网站| 成人免费毛片观看| 成人影片在线免费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自线拍| 国产精品成人99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美女在线| 国产成人女人毛片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