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職教專業建設企業數據采集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職業院校在進行專業建設時,需要從企業采集數據作為建設依據。采集方式應借助信息技術開發,依托于行業產教聯盟的企業數據采集App。采集內容應以企業崗位為核心要素進行收集,具體應從企業崗位種類、崗位人才需求的職業技能、職業素養、知識要求等方面來統計收集。在建設規格上,應建設國家級、省級精品企業數據采集App。精品數據采集App的數據公開性,將使各職業院校的專業建設都有據可依,從而全面提升職業教育的質量。
[關鍵詞]專業建設;企業數據采集;崗位;精品App
一、當前職業院校企業數據采集方式分析
目前,國內職業院校采集企業數據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一)單個走訪調研式
單個走訪調研式,就是職業院校單個教研室利用假期進行調研,拜訪一些日常合作企業,與企業有關管理人員,部分技術人員進行座談,了解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這也是目前大多數職業院校采用的模式。這種模式的不足主要有兩點:一是調研不深入。因為企業是生產性單位,對調研工作往往意識不夠,自然重視程度不足,安排座談也往往是禮節性安排,來參加座談的人員往往也有其他生產工作任務在身,對于學院需要的資料,準備不足,所提供的內容自然深度不足。二是代表性不足。由于是職業院校單個教研室利用假期進行調研,因調查時間有限,所調研的企業數量不多,由于調研的是一些日常合作的企業,存在企業選擇上廣度不足,在數量上少、選擇面又窄的情況下,必然所獲取的數據代表性就不足。
(二)專業建設委員會模式
專業建設委員會模式,就是職業院校通過私人等渠道聯系日常有合作的企業,以學院的名義邀請企業個別人員參與到學院專業建設委員會,召開專業建設會議,與與會的企業專家探討專業建設方案,在探討過程中獲取相關數據。這種模式也是當前職業院校專業建設從企業獲取數據的主要方式,雖然相較于單個走訪式從企業專家處獲取數據要深入些,但是也存在代表性不足的問題,因為參與的企業人員并不都是行業企業具有代表性的專家。另外還存在數據更新緩慢的問題,因為專業建設委員會,不能隨時召開,被邀請的企業人員往往由于自身工作原因不能參與,所以所獲得的數據往往滯后于企業最新需求。
(三)頂崗實習學生反饋式
現在大多職業院校采用的學制是2.5+0.5,有的職業院校采用的學制是2+1,這其中的0.5或者1就是頂崗實習。主要流程是學生在校學習2年或者2.5年,后1年或者0.5年到企業參加專業實踐。頂崗實習學生反饋式就是學院在管理學生頂崗實習時,通過學生了解企業人才需求情況,這種模式的主要缺點是,了解的信息既不全面,也不夠準確,由于學生本身對專業的理解有一定局限,再加之對企業也不是很了解,因此能提供的信息就很有限。
(四)學徒制合作企業反饋式
學徒制合作企業反饋式,就是職業院校某些專業開展了現代學徒制模式教學,由于在學徒制模式里,企業參與度高,職業院校可以與合作企業對人才需求情況進行深度探討,從而獲取專業建設數據,這種模式能獲取企業真實、全面的數據,但是目前不是每個專業都開展了學徒制教學,而且這種獲取的數據只能代表這一個合作企業的人才需求情況,不能代表整個行業人才需求情況[2]。從以上職業院校通過企業獲取專業建設數據的方式來看,都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內容設計上不規范,側重點沒有標準可依,造成專業建設效果參差不一。二是在采集方式上所采用的單個走訪調研式、專業建設委員會模式、頂崗實習學生反饋式以及學徒制合作企業反饋式都多少存在深度不夠、廣度不足、時間滯后、代表性不足等問題。因此有必要借助當前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構建一種全新的向企業采集專業建設數據的方式,同時在采集內容上予以規范。
據采集App設計4G/5G技術的大規模應用,智能手機的普及,為更新企業數據采集方式提供了有利條件。為此可以依托當前各地的行業產教聯盟,開發職業院校專業建設企業數據采集App。 各地的行業產教聯盟,本身就是各區域具有代表性的企業和院校的聯盟體,建立目標之一就是深化人才培養,所以開發依托于區域行業產教聯盟的職業院校專業建設企業數據采集App是符合產教聯盟建立目標的,另外由于產教聯盟中的企業本身在區域,乃至全國都具有一定代表性,所以向這些企業采集的數據也會具有代表性[3-4]。該企業數據采集App的建設主要由政府職能部門發起,依托區域行業產教聯盟運行。具體運作模式:在行業產教聯盟中設立職教專業建設指導委,負責企業數據采集App的建設指導,具體業務、數據處理等則由承建院校專業教研室完成,App數據來源由產教聯盟中的企業提供。但要使企業數據采集App能正常運行,還必須厘清以下幾個問題。
(一)同一專業的企業數據采集App建設數量及層次問題
目前,國內產教聯盟基本上覆蓋到每一個行業,有全國性的,也有區域性的,但主要以區域聯盟為主。根據這些特點,政府職能部門可以激勵各個區域行業聯盟建設企業數據采集App。但為防止大規模重復建設,建設規格及數量可以參照國家級、省級精品開放課程建設模式,一個省原則上同一專業只建設一個企業數據采集App,國家層面,可以綜合各個省,在其中評出該專業的國家級精品企業數據采集App。如此這樣,將使同一專業企業數據采集App在不大量重復建設的情況下,質量得到保證。
(二)企業數據采集App承建單位確定問題
承建企業數據采集App的單位,不能指定,如果指定,就體現不出競爭性。具體操作可由區域行業聯盟確定,學校牽頭申報,然后由國家職教專業建設指導委綜合評審來確定承建單位。通過的單位,政府應立項,并資助經費。在建設數量上,可以根據具體省產業發展情況,確定專業建設企業數據采集App的數量,但不要超過3個,如果該省產業發展情況不能支撐專業App的數據采集,也可以不建設。但從國家層面,為確保競爭性,每個專業企業數據采集App的數量應在10到15個之間。
(三)企業數據采集App的數據使用問題
企業數據采集App的數據應對全社會開放。只要國家立項了的專業企業數據采集App建設都應對所有的行業企業、職業院校開放,但涉及企業商業機密的內容除外。被評為國家級的精品共享的某一專業企業數據采集App還應大力推廣使用。只有公開App數據,才會使App的建設有意義,才會使全國各地的職業院校在進行專業建設時有據可依,也才會提升整個職業教育的質量。
(四)企業數據采集App采集內容問題
專業建設是職業教育的首要核心工作,是人才培養的依據,反之,如何進行專業建設,要由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目的確定。職業教育主要培養企業所需的高技能人才,要求學校培養的人才能及時適應企業生產的需要。具體體現在,專業人才培養內容符合企業技術現狀,專業人才培養手段符合企業崗位工作方式,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應滿足學生及企業自身的發展,因此專業建設需要企業的人才數據作為依據,并且對數據的要求還要有一定的時效性。但要企業提供什么樣的數據需要專業教研室做出規劃[5]。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最終要到企業工作,企業工作劃分的基本單元是崗位,崗位的日常職責是由一個個工作任務構成,因此數據的采集,可以圍繞企業崗位開展,具體涉及崗位類別、崗位典型工作任務,以及完成這些任務應具備的職業技能、職業素養、知識面[6]。崗位類別,是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具體培養目標。只有掌握企業的具體崗位情況,才可以確定本專業的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崗位,也才可以規劃專業學生職業發展路徑,并提供專業知識的培養。職業技能,是專業人才培養的核心。需要了解完成崗位工作任務所需要的專項能力,為專業核心學習領域(課程)開發提供依據。職業素養,是與職業技能同樣重要的培養內容,是評價專業人才綜合能力的重要指標。需要采集企業對勝任崗位所需的通用能力和素質,包括道德感、身心健康、信息處理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溝通與合作能力、安全與環保意識、創新能力等。知識要求,主要是采集企業對完成崗位工作任務所需要的知識面建議,與技能不同的是側重于理論知識,而技能側重于操作實踐[7]。
(五)App數據采集企業填報積極性問題
一是政府應積極制定政策,目的是打破職業教育與企業二元體制,應構建起企業與職業教育命運共同體,引導企業將職業教育納入自身效益價值體系,從根本上提升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積極性[8]。二是政府應加強保障企業填報數據的相關權益法律的制定。需要對濫用企業數據的行為在法律上予以嚴懲[9-10]。
三、職教專業建設企業數據采集App運行結果預期
職教專業建設企業數據采集App將解決企業與學校因為距離溝通不便的問題,為產教聯盟中的學校與企業提供了一個溝通的平臺。學校可以隨時咨詢企業當前專業發展情況,企業也可以隨時將最新需求反饋給學校,學校就可以及時更新專業建設內容,一舉解決傳統專業建設中內容更新慢的問題。職教專業建設企業數據采集App的運行將能促進職教專業資源庫的建設。職教專業資源庫的建設需要依據企業人才需求確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專業課程體系;需要依據企業技術應用要求,建設涵蓋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的數字化專業教學資源。而企業數據采集App剛好能提供企業人才需求現狀、企業技術應用要求等數據,所以企業數據采集App的運行能促進國家職教專業資 源庫的建設。職教專業建設企業數據采集App的運行,將促進產教聯盟中的校企雙方合作實質化。通過App的建設,將促進校企雙方的合作聯系,企業通過數據的填報,校企雙方的雙向溝通交流,有利于企業參與職業教育,將職業教育納入自身人才建設價值體系中。這將為產教聯盟的雙方進一步在校企一體化教材建設、師資建設、校企產教項目合作、技術服務等方面的合作奠定基礎。通過建設國家級、省級精品企業數據采集App,建設成果對全社會公開,這將提升企業數據采集App的示范性和影響力,各個職業院校將在專業建設上有了依據。由于專業建設工作在整個職業教育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建設效果上將比國家級精品課程建設更強,更能提升整個職業教育的質量。
作者:李文平 單位:四川信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