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醫學科技查新成本核算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按照新的《政府會計制度》要求,對醫學科技查新成本進行明細核算,對核算結果進行成本分析,為查新管理提供決策依據。方法根據會計制度以及成本核算制度,將醫學科技查新成本進行歸集、分配、匯總,得出醫學科技查新每月總成本。采用定性定量相結合、對比法、經驗總結法等進行成本分析。結果成本核算為單位開展成本效益分析、成本管理、定價分析、業務發展等方面提供了依據。結論新的《政府會計制度》下,醫學科技查新成本核算與查新實際成本相關性更大,也更科學、客觀、準確,將為查新部門利用成本信息進行管理提供決策依據。
【關鍵詞】醫學;科技查新;成本核算;成本分析
1醫學科技查新成本核算要求
1.1會計制度的要求
新的《政府會計制度》下,財務會計將采取權責發生制核算費用項目。先設置業務活動費用科目,核算為實現醫學科技查新目標,依法履行或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輔助活動所發生的各項費用。為滿足成本核算要求,業務活動費用科目下可按照“工資福利費用”、“商品和服務費用”、“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費用”、“固定資產折舊費”、“無形資產攤銷費”等設置明細科目,歸集能夠直接計入業務活動或采用一定方法計算后計入業務活動的費用。按照權責發生制,費用要全部分配到各期費用當中,在當期給予確認。
1.2成本核算制度的要求
2014年財政部頒布執行的《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試行)》,各行業應根據生產經營特點和管理要求進行成本核算。醫學科技查新可參照“軟件及信息技術服務”類別確認核算項目,設置直接人工、外購軟件與服務費、差旅費、培訓費、轉包成本、場地租賃費、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水電費、辦公費等成本項目。查新過程所發生的費用,能確定由查新機構負擔的,應當按照所對應的成本項目類別,直接計入生產成本;由幾個成本核算對象共同負擔的,應當選擇合理的分配標準分配后計入。
2醫學科技查新成本核算應用
以廣西某查新機構為例,該查新機構是國家科技部授予查新資格的醫學科技查新部門,性質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單位總人數51人,其中查新部門8人。以2018年6月為成本核算期間,進行成本核算,當月查新量為55項,總收入30019.32元,財政補助為當月財政支出數。
2.1查新成本歸集2018年6月該機構發生的費用(涉及查新部門的)如下:人員工資48200元(財政資金40000,自籌8200元);人員社保費用13544.2元(財政資金11240元);外購醫學類數據庫440000元(財政資金190000元,未分配);網絡服務費110000元(財政資金,未分配)、差旅費4000元(財政資金)、培訓費1500元(財政資金500元)、查新系統開發費80000元(未攤銷)、查新電子簽章37000元(未攤銷),場地租賃費0元(場地為上級安置,無費用)、固定資產折舊1400元、水電費6166.67元(財政資金,未分配)、辦公費2000元;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7756元,包括住房公積金及其他補助(財政資金6772元)。直接費用直接計入查新成本;未分配項目需要進一步進行成本分配,計算出歸屬于查新部門的成本費用。
2.2成本分配需要進行成本分配的項目有:①外購醫學類數據庫每年440000元,其中財政資金190000元,一年內持續使用,采用平均法,每月分配成本36666.67元,其中財政資金15833.33元。②網絡服務費每年110000元,為寬帶租賃費,機構內部全員共同使用,可根據機構總人數平均,查新部門共8人,查新每月分配成本1437.91元。③查新系統研發費每年80000元,按使用10年計算,每月攤銷666.67元。④查新電子簽章每年37000元,按使用10年計算,每月攤銷308.33元。⑤水電費6166.67元,以內部成員人數進行分配,查新部門每月分配成本967.32元。2.3成本歸集、匯總將2018年6月查新的全部成本歸集匯總后,當月全部成本為118447.10元,其中財政資金82750.56元。
3成本分析
3.1醫學科技查新成本效益分析
按當前會計制度,實行收付實現制,因此查新獲得收益以及承擔費用的對象并不是一一對應的,導致單位的效益比較難以估量。況且由于事業單位屬于非營利機構,無需對運營成本以及產品收益過多擔心,成本效益觀念比較缺乏[3]。而在新的《政府會計制度》下,通過對當月查新成本核算,總成本為118447.1元,其中財政補助82750.56元。據查,查新當月業務收入30019.32元,財政補助收入等于財政支出數,即82750.56元,當月總收入112769.88元。計算得出當月利潤為-5677.22元。醫學科技查新當月經濟效益為負數,如果沒有財政補助,查新當月利潤為-88427.78元。根據查新經驗,全年查新業務量隨著上級科技立項、結題時間安排增加,年初1~3月業務量很大,6月是業務量偏少的月份。通過成本核算,查新部門可以掌握全年各月經濟效益,從而為工作安排提供依據。另一方面,從成本分析顯示,財政資金收入是醫學科技查新經濟效益的重要部分,沒有政府資金,查新機構將虧損嚴重。醫學科技查新部門依托政府資金,履行政府所托職責,為醫務工作者、醫學科技提供服務,應做好成本核算工作,提高管理政府資金、資源的能力和績效,良好實現政府賦予的職責使命。
3.2醫學科技查新成本管理
在對查新成本項目進行明細核算中,人員成本和外購醫學類數據庫成本占醫學科技查新成本的89.63%,其中人員成本占58.67%、數據庫成本占30.96%。這兩項就是體現醫學科技查新的重要價值的成本,成本管理的內容也將以此為主,這兩項成本全年基本是固定的。人員成本管理方面,包括查新人員數量、工資水平、分配方案等,應做好人員數量、崗位、專業能力的規劃,在吸引高端人才、提高專業能力水平的基礎上,做好成本規劃、控制。外購醫學類數據庫方面,通過查新設計、業務布局等優化數據庫配置、淘汰無用數據庫等,減少閑置數據庫,降低數據庫成本。其他成本項目所占比重雖然較低,但也應通過完善的作業優化、成本管控、內部管理等措施,減少作業,降低成本。對查新成本進行深入分析,每月人員平均工資為6025元(48200/8)。作為提供專業醫學信息服務人員來說,這個工資水平比較低,不利于調動人員積極性、創新性,同時也難以吸引高水平、復合型人才,一定程度上影響業務提升、開發。查新部門應審查人力資源管理,做好績效分析,從而為崗位設置、人員配備提供信息,在成本控制的基礎上,探索提高人員工資的途徑和辦法,提高員工滿意度和幸福感,避免人才流失。另一個關鍵成本是外購醫學類數據庫,目前年支出僅44萬元,采購的只是查新工作的必備數據庫,相比其他省市查新機構、高校圖書館查新機構,數據庫擁有數量較少、類型單一、支出額偏低,不利于查新支撐系統包括信息資源和設備的更新,對查新結果的新穎性、準確性、公正性判斷也具有一定影響[4]。長遠看也將影響查新創新和業務發展。查新部門開展的是醫學信息服務,對信息更新、內容要求高,降低成本不能以降低信息服務質量為代價。
3.3醫學科技查新定價分析
根據成本核算和效益分析,按照目前的定價,查新機構6月份的經濟效益為-5677.22元,處于虧損狀態。如果財政資金不到位,或資金減少,虧損的形勢更加嚴峻。雖然在每年查新業務量大的月份,查新經濟效益是可行的。但是隨著業務拓展,人員經費、醫學數據庫成本將大大增加,查新的經濟效益還是逐漸減少,甚至全年虧損。通過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辦法終究有限。根據“利潤=收入-費用”的等式,提高效益的另一有力手段是增加收入,最終增加經濟效益。定價策略的調整就是最常用的方法。可通過成本核算來研究醫學查新定價分析。2013年黨的十八大改革戰略部署中,指出要完善市場定價機制,凡是能由市場形成價格的都交給市場,政府不進行不當干預。查新定價已市場化,又由于地域差異等影響,價格相差很大,基本費用從100元至1600元[5]。目前該查新部門查新定價為:國內立項500元/項,結題550元/項;國外立項650元/項,結題700元/項;國內外立項1050元/項,結題1100元/項。按照每年業務量分布,95%以上屬于國內查新立項、結題,定價分別為500元、550元,在全國查新收費中屬于中下水平。查新機構屬于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工作職責不以營利為目的,但查新價格有失公允也不利于機構開展相應職責工作,達不到預期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應該充分論證成本信息,提出更加科學、靈活的定價策略,體現醫學查新的價值組成、發展趨勢。定價中,結合博弈論的有關知識,在同質化的查新服務中,確定提升的方向在于加強培訓、打造優勢項目和提升品牌口碑[6]。因此,做好內部管理、流程管理、人員激勵是定價后需要關注的重要問題。
3.4醫學科技查新成本與業務發展
醫學科技查新工作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至今,已有三十幾年的發展歷史。隨著國家經濟繁榮、科技蓬勃發展以及衛生政策的轉變,傳統的查新業務發展逐漸陷入困境,市場趨于同質化,成本層層加重,經濟效益逐漸萎縮,應通過成本核算、效益分析,發現問題,及時調整應對。①業務拓展:突破傳統的立項、結題查新服務,面向社會需求,開拓查新咨詢廣度、發揮信息咨詢功能特長,研究拓展新領域如專利查新、定題服務、課題申報書填寫指導、SCI投稿服務、藥品不良反應檢索、病種治療咨詢等等,增加業務面,為社會經濟進行更直接的服務,從而加大查新附加值。②打造品牌:堅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兩手抓”,以避開同質化,結合自身優勢,提供高質量、高信譽的服務,創建查新服務的品牌,通過精品服務打造口碑效應。③協同發展:科技查新面對的都是醫學類各專業領域的高精尖項目,查新部門應加大與政府、高校、大數據公司進行良好溝通、協作,實現數據共享、資源共享,互相促進,共同發展[7]。同時,每年各個省份都會出現課題集中委托、完成時間緊的情況,為了保質保量地完成查新報告,可以利用各地方項目申報日期的不同,建立情報研究機構之間的“情報聯合體”,將一部分項目分流到“情報聯合體”中的其他查新機構,協作互助完成項目也是解決課題集中委托的途徑之一[8]。④營銷推廣:為進一步拓展查新服務,查新機構應及時改變傳統的被動的服務模式,樹立營銷理念和公關意識,自覺地、主動地走進市場、了解市場需求,根據需求改變查新設計、服務模式,從而進一步拓寬市場、服務市場[9]。隨著國家對政府主體運行成本及績效管理的重視,醫學科技查新工作要改變過去不重視成本管理,一味等客上門的思想,通過開展成本明細核算,定期進行成本分析,提供更科學、客觀、準確的與實際成本相關性更大的成本信息,結合國家衛生政策的發展變化及市場經濟的需要,為管理者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從而達到提升查新服務能力和服務層面,完善管理水平,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提高經濟效益,推進醫學事業單位改革和深化財政改革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鵬.科技查新行業標準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0,(18):376-377.
[2]李曉霞.中央級農業科研事業單位成本核算管理探析[J].農業科研經濟管理,2018,(1):10-12.
[3]胡大在.簡析事業單位會計成本核算問題[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6,(11):125-126.
[4]鄧發云,趙穎梅.查新工作的成本分析與業務開拓[J].現代情報,2005,(5):132-134.
作者:韋翠莉 駱麗琳 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醫學科學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