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國有企業預算管理中財務檢查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般來說,企業預算與財務檢查,一個是內部管理行為,一個是外部審計行為,如何將二者有機的聯系在一起,形成有效監督與促進發展呢?首先,應在加深二者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所謂預算管理,是利用預算對企業內部各部門、各單位的各種財務及非財務資源進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組織和協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完成既定的經營目標。如何保證預算管理的切實可行以及執行過程中的有效性,監督管理是重要的步驟,而財務檢查又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財務檢查,通常是根據財務監督的總體要求,組織專門人員,深入被檢單位,對被檢單位的賬務、實物及財務活動現場進行實地查看,從而對被檢單位財務活動進行監督、檢查和評價的活動。其次,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肩負著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重任。國有企業需要運用財務檢查來加強預算監督管理,以此來降低風險,提高企業經營效益。
二、對國有企業預算實行財務檢查所運用的主要方法
“監督”、“問題”、“發展”,是企業預算與財務檢查不同階段的主體詞,如何進行有效的“串聯”、融合在一起,達到預期的目標呢?切實的運用好財務檢查方法以及做好檢查前充分準備,是必不可少的。在預算財務檢查工作中,從具體操作上分類,財務檢查方法又可根據工作內容可分為賬務檢查、實物檢查和現場檢查三種。賬務檢查是最基本的方法;實物檢查,目前國有企業年度的“清產核資”即采用了這種方法;最后是現場檢查,通過這種方法,往往可以了解到一些事實背后的真相,對發現被檢單位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法行為具有重要作用。在檢查實操中,上述三種財務檢查方法有著自己特定的檢查內容及作用,但它們又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為了保證檢查結論的正確性,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經常根據實際情況把這幾種方法結合起來,交叉使用,以保證檢查工作的質量,實現財務監督的目的。在財務檢查準備工作上,需要重點提出的是:在財務檢查終結階段要做好分析研究工作,切實解決問題,寫好檢查報告。要特別指出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工作的建議;指出在檢查工作中查明的違法、違紀及違反財務制度規定的問題,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處理意見。這是財務檢查工作作為預算管理監督作用的精華部分。不僅要找出問題,還要分析問題,最根本的是要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一階段需要各層次人員通力配合,“專業”“、有計劃”、“前瞻性”地來完成。
三、國有企業預算管理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國有企業執行預算管理過程中,企業往往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執行完后,又會對過程中因各種原因未完成的項目、指標而“后悔”。而通過系統的財務檢查,則會將預算管理的問題一一展現出來。第一,缺失預算管理理念。很多國有企業在制定和執行預算時只做表面功夫,沒有將做好預算管理提升到企業效益與企業資產保值增值的高度;又或將財務計劃與預算管理混為一談,大多數國有企業將財務預算任務集中于財務部門,由財務部門一把抓。沒有將“資源”“、協調”“、經營目標”等要素有機的結合起來。第二,預算內容編制不全。預算編制需要有明確的方向指引,但部分國有企業預算編制和管理還停留在按照上一級管理部門的要求或管理辦法機械地執行編制,沒有將管理要求與企業自身發展特點融合在預算編制中。簡單的一個例子:企業會計科目的設置與預算項目的名稱很多就沒有很好的結合,同一預算項目的金額分散在不同的會計科目,而且沒有很好的設置下級科目來歸集預算項目金額。不僅在管理時查找不容易,而且還會出現無法全面監督企業日常預算執行的情況。如果上一級管理部門的預算管理制度不夠完善的話,又缺乏溝通,就會使得這一問題更加突出。第三,預算管理目標不明確。預算管理是國有企業實現經營發展目標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發展必須以企業經營戰略為導向。由于部分企業編制預算的機械性,往往只重視短期發展,關心的是年度考核,忽略了企業的長期發展,使得企業本身的發展與規劃不明確,難以達到主管部門的總體要求。尤其是年度預算銜接性差,只是做好季度預算,難以提升國有企業自身的競爭力。第四,預算管理的作用不突出。國有企業績效考核中,預算管理的執行程度以及各項預算指標的完成情況是考核的重點,因此預算管理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為企業績效考核輸送“炮彈”。而目前國有企業績效考核關聯預算存在以下問題:考核的預算指標過于陳舊;考核預算指標的概況性不夠全面;考核預算指標方法比較單一;考核預算管理結果落實不到位等。
四、加強國有企業預算與財務檢查相結合的具體對策
預算與財務檢查工作被“割裂”、“分別對待”和“各自執行”,不是監督的目的。通過檢查完善管理,全面有效的管理指標又可以提升績效考核的準確性。組織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協助檢查,在明確上級部門的預算要求及管理辦法后,深入企業,通過運用財務檢查方法,將實際完成數與預算數、本期與上期預算數對比,找出差異,分析原因。其中,單項指標的分析和整個檢查報告的結果不僅可作為當年預算績效考核的依據,重要的是將為明年和以后長期預算管理的編制提供可靠的數據來源,成為預算編制的重要基礎。切實加強國有企業預算與財務檢查相結合,需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加強對預算財務檢查的重視。當前,大部分國有企業對于預算與財務檢查相結合的意識不強,片面的認為兩者是獨立存在工作。甚至在部門國有企業,認為財務檢查僅僅是對企業會計憑證、賬簿及報表的檢查,只要財務部門做好相應工作就可以了。然而,對于國有企業,重要工作之一就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國有企業財務檢查不僅要看企業紙質化的資料,更重要的是深入企業各部門,按照各部門預算制定的內容,檢查資產的盤盈、盤虧;向債權人和債務人了解資金往來情況;向銀行了解資金存取使用情況;向賣方了解產品銷售,貨款結算情況等等。并通過現場觀察、實地核對和召集有關人員座談等方式進行了解企業的狀況。上述財務檢查工作的目的不僅是對企業預算執行情況的描述,更重要的是對企業管理缺陷能形成專業化的建議,促進企業更好的發展。二是健全預算管理辦法,明確財務檢查的各項規定。集團式的預算管理辦法通常是“至上而下”的工作指引,對下屬各企業的方向性指導。各企業結合實際而又有針對性的明確預算方案,科學有效的制定預算執行、調整、監督以及考核等各項措施,使得企業及各部門會有的放矢的去工作。各層次人員都明確了“規則”,財務檢查才會有針對性,在全面中有重點的發現問題和提出合理化建議。三是完善績效考核制度,突出預算指標的重要性。績效考核是對預算執行結果的有效評價;預算指標的完善,將會對員工積極性和企業業績的提升有很大幫助。將預算指標作為企業績效考核的客觀性評價要素,不僅突出企業完成工作指標的重要性,而且對于企業綜合發展的評價也是重要的補充。四是各級充分溝通,理順各方需求。財務檢查是上級單位對下屬企業預算是否符合合規性的一種監督方式。企業預算又是企業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二者不是對立,不是限制,是相互補充。通過財務檢查,企業明確了預算管理上的缺陷,在重要項目中通過被“點撥”,能夠理解上級單位的意圖,對于以后預算的編制及企業發展都會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國有企業財務檢查是按照規定、制度的要求,運用科學的方法,計算出企業的各項預算指標,通過數據的橫向及縱向的對比分析,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查找原因,分析原因,是幫助企業解決問題,而不是“查死企業”和“否定企業”,實事求是、客觀的披露問題和現狀,保護國有資產的安全和完整,維護財務制度及財經法紀的嚴肅性,增強財務人員法制觀念,促進企業發展是財務檢查作為預算監督作用的標準。
五、國有企業預算財務檢查的發展
國有企業應順應預算財務檢查時展的趨勢,吸收企業適用的預算管理辦法;通過財務檢查,發現問題;積極溝通,改進解決問題的機制。進而有效降低企業風險,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促進企業的發展。國有企業預算管理的財務檢查還應作為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國企改革的順利進行而保駕護航。
作者:王軍 單位:廣州市天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