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有機化學遠程網絡教學中課程思政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有機化學是醫藥學專業的基礎課程,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強化學生的專業技能,更要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為培養適應新時代德才兼備的醫藥專業人才,開展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同時,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和教育信息化的不斷推廣,基于網絡平臺的教育教學迅速崛起并日臻完善,尤其在病毒肺炎爆發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得到社會、學校、師生的一致認可。文章以提升專業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為目標,結合有機化學的課程特點,在遠程網絡教學內容、設計、方法以及考核評價多個環節中開展課程思政教育,促進課程教學質量和學生道德修養的全面提高。
關鍵詞:有機化學;課程思政;網絡教學
課程思政是將專業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同時進行,形成協同育人效應。曾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將依托專業課程培養學生醫德情懷等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了非常重要的高度[1]。自從病毒肺炎全球爆發以來,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各級各類學校都積極響應教育部提出的“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倡議[2],大規模開展遠程網絡教學,學校也號召全體教師要做好長期在線教學的準備。若以網絡教學平臺為載體,以學生為中心,結合教學內容,在遠程教學過程中有效地融入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培養良好的人格修養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那么,如何在遠程網絡教學中將思政教育融入到專業課程,從醫德、哲學、倫理等角度深度培養學生在人際交往、科學實踐、問題處理等方面的能力,成為醫學類教師必須解決的問題。有機化學是醫藥專業培養人才教學課程中聯系生物化學、藥物化學等多門專業學科的紐帶,在醫藥專業的基礎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教研室將有機化學課程思政教育的建設與實施舉措在遠程網絡教學中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實踐與探索,把愛國主義情懷、傳統文化知識、哲學辯證意識融入到在線課程、直播教學、虛擬仿真實驗等教學手段中,既提高了教師在專業授課過程中思政教育的工作水平,又增強了學生對專業學習的興趣和自信,達到了樹德育人抓思想,專業提升促質量的目標,對實現在重大疫情時期培養具備高素質醫藥學專業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1有機化學遠程網絡教學課程思政的目標和必要性
專業知識學習和思想品德教育是相輔相成的,課程思政既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德才兼備新時代創新人才的重要手段,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教育目標的必然選擇[3]。有機化學課程作為醫學院校基礎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聯系各門專業課程的重要橋梁和紐帶,既要注重專業知識的傳授,更要承擔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職責與使命。有機化學開展課程思政的目標是培養兼備扎實專業技能和開拓創新精神,能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人才。課程思政并非課堂思政,不能限于課堂面對面的教學活動,也要包括遠程網絡教學中的交流、溝通、互動,因此課程思政的目標在課堂內外都是一致的[4]。隨著網絡科技的迅猛發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進,遠程網絡教學具有增強教學內容豐富性,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等優點,勢必成為未來有效的教學手段,尤其是在嚴重疫情面前,遠程網絡教學體現了極大的優勢并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2有機化學遠程網絡教學課程思政的實施和評價
2.1教學方法和平臺遠程網絡教學實施課程思政要多元并重,既可以采用傳統的講授法、演示法等,也可運用新穎的案例討論、翻轉課堂、問題式教學、思維導圖等。同時充分發揮利用現代化網絡技術優勢,以在線課程、直播教學、虛擬仿真實驗為主要載體,通過現場回答、及時反饋、網上討論等方式,在線上線下、課堂內外、學校內外,拓展教學的時間與空間,打造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地位與學生主體地位的課堂。本課程所采用的平臺資源主要是自主開發的在線課程和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同時積極使用教育部推薦的22個在線教學平臺,如愛課程(中國大學MOOC)、學堂在線、智慧樹、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共享平臺(實驗空間)等。此外,還使用常用的騰訊會議、釘釘、微信以及其他多種網絡直播APP。
2.2教學設計和內容課程思政要改變以往只注重專業課知識的傳授而忽視思想人文素養的培育方式。在有機化學課程教學設計中,要著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科學素養、創新意識。有機化學知識與愛國主義教育相結合,以道德模范、時代楷模、先進典型和英雄群體為榜樣,見賢思齊,培養新時代的愛國主義精神,激發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樹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力量的堅定決心與信念。有機化學知識與“三德”教育相結合,課堂教學應將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個人品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培養“博學厚德,扶傷濟世”的優秀的醫藥學專門人才。有機化學知識與創新教育相結合,通過嚴謹、細致、規范和系統的訓練,確立學生敢于質疑、勇于不斷創新進取的科學態度。專業知識與人文素養教育相結合,注意傳承優秀的歷史文化成果,不忘初心,培育學生的人文情懷。在課程教學內容中,充分挖掘有機化學課程教學內容中的思想政治元素。例如,在立體化學基礎這一章節中在講到對映異構體結構中,融入職業素養思政元素,將手性分子與“反應停事件”相聯系,用真實的畫面觸動心靈,激發學習興趣,引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嚴謹治學、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羧酸衍生物章節中融入“健康中國策略”與職業道德思政元素,通過了解濫用抗生素藥物對人體的危害,強調在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中醫務工作者的責任擔當意識,提升學生對臨床用藥的責任感,建立臨床思維,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在醛酮與萜類化合物章節中,融入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的思政元素,學習黃鳴龍還原反應以及屠呦呦發現青蒿素的光榮事跡相聯系,蛋白質與合成人工牛胰島素的艱苦歷程相聯系,認真講好中國故事,培養學生的忠誠、奉獻、自信的職業信念,激勵他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5]。在胺和生物堿章節中融入個人品德的思政元素,通過學習生物堿的性質了解的重大危害,培養學生成為一個遵紀守法、人格健全的社會主義公民。在烯烴章節中融入社會公德的思政元素,烯烴的聚合反應與“限塑令”相結合,培育有理想、有道德的、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在醚和環氧化合物這一章節中,融入創新精神元素,將乙醚的性質與麻醉藥物的發展史相聯系,豐富學生人文歷史知識,感受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基于以上的教學設計理念和豐富的教學內容,有機化學課程遠程網絡教學依托MOOC、虛擬實驗室等網絡在線課和數字化平臺,實現大范圍的優質資源共享,設計出更新穎的教學方案。(1)課前引導:借助網絡平臺,教師可以在課前讓學生們做好預習,并把思政教育內容在課前做好鋪墊,使學生在接受專業教育的同時與思想教育能夠更加自然融洽。網絡教學擺脫了課件形式和教學課時的局限性,使預習教學過程更自由、更開放。布置預習任務清單,鼓勵學生通過預習明確待授課程的知識任務點等,并完成預習。(2)課中講授:有機化學課程本身就具有無限的魅力,教師如何將其展現給學生是重要的關鍵點。借助網絡平臺,利用動畫、視頻等可視化的教學方式,將抽象的概念轉為形象的影像或動畫,尤其是虛擬實驗平臺的應用,可以讓學生更深刻和具體地感受有機化學獨特夢幻般的神奇瑰麗。同時,有機化學的學習需要涉獵多門學科,融入的思政教育內容也豐富多彩。教師通過網絡直播,更容易將前沿的科學知識、知識點相關的科技創新背景以及有機化學發展史等教育內容有效融合起來,布置習題、討論、作業也更便捷。(3)課后交流:網絡平臺更容易拉近師生的空間距離,學生遇到的典型問題發至各種網絡平臺,教師隨時查看,隨時答疑,既可以單獨溝通,也可以統一解答。學生也可將自己對學習的心得進行分享、交流、討論。教師更方便地組織學生獨立或者分組,進行文獻檢索、理論學習、實驗模擬。師生的交流與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2.3教學考核及評價與反饋為落實課程思政理念,采取過程性與終結性結合方式對學生思政能力和專業內容掌握程度的共同評價。(1)積極發揮信息大數據優勢,借助“學習通”移動教學助手,通過問卷、作業、實驗報告等方式,尤其是學生互評與自評更可以培養和考察學生對思政元素的認識程度、對專業內容掌握程度,動態記錄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具體表現;(2)為加強在線教學紀律,規范在線教學行為,保證在線教學質量,實行督導聽查課制度,通過對網絡教學視頻、課件的檢查,旁聽網課直播等措施,對在線教學的督導和質量進行監控。教師對待工作與生活的態度,在課堂上的言傳身教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是最直接的課程思政。有機化學課程思政改革實施2個學期后,為了查看專業知識與思政融合后學生們對課程的評價,教師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主要內容包括:知識結構、思政融入點、融入形式以及與傳統課程相比較的教學育人效果等。問卷中的第一高頻詞匯為“教師講授”,調查結果說明對于專業知識與思政的融合,相比于課后自學,學生們更加認可教師在課堂上的引導與講授;“職業素養”詞匯緊隨其后,學生們認為通過有機化學課程思政的學習,有利于建立臨床思維,對“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醫學誓言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第三高頻詞匯為“互動交流”,學生認為利用課余時間師生可以通過網絡進行相關思政內容的探討交流,在培養獨立思維能力的同時加深對立德樹人的理解。此外,學生們也表示,遠程網絡在線教育消除了空間上的壁壘,上課地點的選擇更靈活;突破了時間上的限制,可以實現隨時多次播放教學內容;可以通過碎片化的學習模式,分階段分層次地學習知識;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在學習活動中獲得了新的體驗。毋庸置疑,遠程網絡教學課程思政體現了巨大的優勢。但遠程網絡在線教育也存在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學生們反映網絡設備和網絡環境不太穩定,網絡擁堵、APP卡頓、服務器崩潰等現象時有發生,資源下載難、背景有雜音、彈幕發不出等問題經常困擾學生們的學習;不同學生的網絡信息設備存在較大差別,難以保證所有學生的教學環境一致。
3結語
有機化學是醫藥學專業重要的基礎課程,利用遠程網絡教學模式具有節省授課時間、加速內容理解消化、學生討論自由充分、教師快捷高效答疑等多方面優點。突如其來的病毒肺炎疫情,極大提高了全體教育人員對遠程網絡教學的接受度,成為了在線教學大范圍普及的加速器。然而,疫情終將被戰勝,但遠程網絡教學勢必會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被大家不斷地開發和利用。學校應該抓住機遇,積極發揮團隊建課的優勢,做好網絡教育資源的整合,打造精品在線課程和虛擬實驗平臺,加強網絡教學質量監控。對教師進行持續性的培訓,使任課人員在專業能力、思政水平、網絡技術等多方面技能得到較大的提高。因此,以現代化網絡平臺為載體,在有機化學課程實施思想政治教育可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對塑造既有高水平專業技能,又有高素養的品學兼優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醫學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麗穎,左雙雙.關于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論述研究[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43(1):30-38.
[2]周翔.疫情下高校“停課不停學”線上教學可持續發展的探討[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0,21(4):75-77.
[3]舒寅輝,李田放.新時期高校大學生網絡思政教育建設的探索[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20(6):48-50.
[4]劉雅琳,郝悅.新媒體媒介下高校思政教育與專業課堂融合發展之路[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9,17(15):11-12.
[5]徐丹,尹雪娜,馬世坤.基于大學有機化學開展“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8(10):30-31.
作者:隋春紅 董順福 邸爽 董宏博 韓麗琴 單位:吉林醫藥學院藥學院化學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