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檔案管理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當前,我國農村居民“無人養老”、“靠誰養老”等問題成為一個比較棘手的社會問題,這一問題解決得不好,勢必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起著嚴重的阻礙作用。因此,建立新農保的檔案管理,為計發養老金準備好第一手基礎資料,保護農村居民的切身權益,使新農村建設順利發展。
我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檔案是一種農村養老保險經辦機構運用文字材料、電子文檔及其他不同的載體對新型農村居民進行養老保險參保情況的記載,這些記載內容具有法律效力的特點,有效地將農村養老保險文件、個人投保狀況及經辦投保業務等內容記錄在案,便于經辦機構及投保個人的查詢。具有政策性強,操作性能高;農村居民投保牽涉面廣;農村居民流動性加大等特點。
二、新農保檔案管理工作現狀分析
在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檔案管理體系中,我國農村參保人數眾多,內容復雜,在農民的養老檔案中涉及到個人參保的詳細個人信息、農民交納的養老保險金額、個人的養老保險賬戶中基金的轉入轉出的管理以及保險關系因變動產生轉移發生接續等內容,都要全面細致地記錄在案,但由于農村人口流動大,情況較復雜,不及時將變動信息提供給社保經辦人員,造成檔案資料一次錄入或缺項,就從此不再有所更改的現象。在檔案信息采集過程中,檔案信息采集不全,使檔案管理資料不詳細,對農村居民養老保險檔案對象統計不全,管理規范和標準也不統一,對資料的歸檔口徑、分類標準、分級管理以及檔案管理的保存期限等事項,經辦人缺乏熟知程度,無規范、無要求地處置檔案資料。
三、加強新農保檔案管理工作的建議
1.制定法律法規,依法治檔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檔案工作,要依據國家的法律法規,求真務實,統一標準,吉林省政府先后頒發了《社會保險業務檔案管理規定(試行)》、《社會保險業務材料歸檔范圍與保管期限》等文件,由社會保障局統一領導,各地區的鄉鎮領導負責,對檔案資料的收集渠道、方式及分類歸檔管理,設立規范管理的檔案管理庫,添置檔案柜、檔案袋及其他相關檔案整理工作的管理要件,進行集中管理并制定相關的檔案管理制度,包括檔案的查詢、保管及銷毀制度,都要有章可循,使檔案工作真正地服務于廣大農村民生。
2.加強宣傳力度,強化檔案管理人員的素質
通過新農保的普及宣傳,參保人員更加了解新農保的政策及信息,知曉參保的重要性,促進新農保深入人心。吉林省社會保障局每年舉辦一次組織全省新農保業務檔案培訓,加強社會保障人員的素質,時間定為1-3天,旨在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素質,掌握熟練的檔案管理方法和操作技能,使檔案管理人員在管理意識中改變原有的觀念,明確自身所在位置的責任及重要性,意識到養老檔案管理是民生期盼的“放心屋”,提高管理好新農保的責任心,增加他們為民謀福的幸福感,為新農保資料內容完整做好服務工作。同時,減少檔案管理人員的調動頻率,保持檔案管理隊伍的穩定性。
3.加強現代化信息管理,實現檔案信息共享系統,提升檔案管理水平
新型農村各具特點,人數多且分散,參保繳費的方式各有不同,且參保期限及享受的待遇保障周期相對較長。農村居民向城鎮流動頻繁,工作單位也處于變動之中,尤其是農村女性由于結婚嫁到男方所在地而將戶口進行遷移,養老保險檔案也隨之變動,提供的檔案信息變動情況不及時,要保證檔案資料完整、準確性,工作量很大。積極推崇通過與政務網絡連接,各地檔案資料通過數據信息平臺實現檔案管理的現代化,完成對農村居民的信息檔案的變更、增加及查詢等功能。檔案管理人員將真實有效的養老保險檔案輸入計算機,在檔案資料管理庫進行統一管理,實現養老信息辦公、資料存檔及對外查詢一體化,保密性強,安全性高,可以有效地防止不法分子對養老保險數據信息進行非法修改,以免農村居民的經濟受到損失。
四、結束語
新形勢下,農村居民養老保險檔案的管理不可忽視。新農保經辦機構要根據每個地區的不同特點和具體情況,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對當地的檔案進行有效地管理,同時,充分利用信息資源,實現檔案管理跟蹤、記錄、管理、服務的資源共享,推動新農保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作者: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