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村鎮銀行財務精細化管理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我國經濟進一步的深化改革加快了金融業改革的步伐,同時也推動了農村經濟改革進程,但與此同時,金融市場的多元化發展、利率市場化程度的加深以及國家對“三農”扶持力度的加大,也給村鎮銀行帶來了挑戰。在這樣的政策背景下,村鎮銀行之間的競爭也將進入白熱化階段,孕育和提高銀行核心競爭力成為銀行下一步發展的重心。實施財務精細化管理有助于銀行將費用、風險控制在較低的水平,擴大收益空間,在競爭中更有優勢。本文首先闡述了村鎮銀行實施財務精細化管理的意義,并分析村鎮銀行財務管理精細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措施,為村鎮銀行財務精細化管理提供借鑒。
關鍵詞:村鎮銀行;財務精細化管理;風險
一、村鎮銀行實施財務精細化管理的意義
村鎮銀行主要是指經由銀監會審批后設立于農村地區,為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的銀行。而村鎮財務精細化管理是指村鎮銀行根據內外部經營形勢的變動,在結合自身實際經營情況以及業務發展需求,運用預算、規劃、監督、考核評價等一系列方法來對銀行籌資、投資、運營等活動進行規范。在傳統財務管理思想下,村鎮銀行主要為農業發展提供貸款、為村民提供存貸服務等業務,其財務管理也主要集中于費用實施管控以及貸款管控等方面,容易導致村鎮銀行經營過于保守,且重短期利益,不利于商業利益的獲取。而財務精細化管理將重點擴展到涉及產品、部門、客戶等全方位的管理,可以為銀行戰略實施提供較為全面的信息指導。村鎮銀行實施財務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性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一)有利于管理理念的轉變。村鎮銀行發展和當地經濟緊密相連,而村鎮經濟又較為緩慢,導致村鎮銀行改革進程也較為緩慢,在沒有外來因素刺激時,財務管理理念難以轉變,而受《村鎮銀行管理暫行規定》等政策限定,村鎮銀行無法給其他地區發放貸款,銀行繳納存款準備金后的資金應用于推動當地農業發展,若有富余,才可進行投資。在這樣的背景下,銀行難以借助利率獲得競爭優勢,而且也并不能給銀行帶來滿意的收益,營運資金較少,銀行抵抗的風險能力較弱。而村鎮銀行在傳統財務管理思想影響下沒有對相關資源要素的成本、收益以及風險等進行精確計量和分析,財務風險較高[1]。而對財務管理進行精細化管理可以幫助村鎮銀行全面開展財務管理,消除或減少粗放式管理帶來的弊端。(二)有利于經營目標的實現。財務精細化管理思想加快了村鎮銀行財務管理轉型,加深了管理層和基層人員對市場變動、政策導向的認識,促使銀行經營活動的開展達到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動性三者統一的水平,進而促進銀行經營目標的實現。(三)有利于降低銀行經營風險。財務精細化管理以風險管控為導向,對銀行業務進行風險分析,找出財務風險發生環節,對其進行分析,并根據風險成因、防范經驗制定出風險應對措施。因此,實施財務精細化管理可以幫助銀行規避或減少經營中存在的風險,提高資金安全性
二、村鎮銀行財務精細化管理過程中遇到的障礙
雖然村鎮銀行也在轉變財務管理模式,但目前,村鎮銀行在實施財務精細化管理中還存在以下難點:首先,指標管理模式固化嚴重。村鎮銀行通過經營指標來對銀行所有費用賬戶實施指標管理,但銀行在制定指標時,常常以往期經營數據為依據,缺乏對村鎮銀行所在地經濟環境、市場形勢等的考量,指標無法滿足村鎮銀行實際經營所需,人為調賬、指標擠占等現象層出不窮。其次,管理制度沒有落實到具體。雖然村鎮銀行也不斷地在改進和優化自身財務管理制度,但一方面,受人員專業性、環境等的影響,所制定的財務管理制度和實際發展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另一方面,村鎮銀行并未依據自身實際情況來對制度細則進行優化,再加上村鎮銀行組織機構存在的冗余問題,導致部分制度實際應用效果較差,形同虛設,無法發揮指導、約束作用,管理出現漏洞。再者,預算體系不健全。預算編制依舊以增量預算為主,而且整個預算批復環節都由上級管理者制定,預算指標不切合實際,使得預算流于形式,并滋生資金安全風險和資金浪費問題等。最后,銀行財務信息化建設進程緩慢,數據難以實現共享,使得財務人員對業務流程知之甚少,財務管理價值作用難以發揮[2]。
三、村鎮銀行加強財務精細化管理的措施
(一)加強財務精細化管理思想建設,完善組織體系。思想認識的提升是村鎮銀行強化財務精細化管理的第一步,管理者應深刻認識到這個問題,并積極組織財務人員學習相關理論知識,深入學習財務管理相關規定,指導合理配置和使用財務資源,及時轉換管理思維。同時,加強對財務人員綜合能力的培養,促使其從核算型向管理型、業務型轉變,使其更好的支持財務精細化管理工作的開展。其次,加快和重視銀行組織體系的完善,為財務精細化管理提供保障。銀行應設立專門機構來統籌管控財務精細化管理,同時設置專門部門來對自身包含存款結構、組織結構、地理位置、業務費用等多項內容開展全面的量本利分析,再結合銀行經營的外部環境、同行競爭力等因素,對村鎮銀行實施動靜結合的預測和分析,并以此作為機構經營調整依據,推動銀行健康發展。(二)完善成本認定和分攤制度。成本費用控制是銀行財務精細化管理中的重點內容,村鎮銀行應嚴把關財務預算,做好年初財務預算管理,以“節約辦行,把錢花在刀刃上”的原則執行年度財務預算,增收減支,嚴控成本。而在成本控制中,成本認定和成本分攤的合理性是保障成本控制效果的重要因素,因而村鎮銀行也要加強這兩方面的制度建設。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首先,銀行應明確實施財務精細化管理對成本對象的要求,以此作為認定對象分類依據,并按照客戶、部門、業務等分類進行成本認定,將成本管理全面滲透到銀行各部門業務的每一個環節中。其次,在成本費用分攤制度上,以“誰受益誰分攤”為原則,并根據村行開業時間及規模不同,對村行的費用實行分層分類核定管理[3]。另外,借助大數據技術將費用分攤到相應的部門或業務中,同時針對銀行存在的分攤糾紛,由上下級開展專題討論,明確各費用分攤標準,為成本核算提供有效的數據,進而提高成本核算的準確性。(三)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完善全面預算管理制度。村鎮銀行在開展財務精細化管理時,還需要借助預算職能,加強事前資源分配的合理性。因而,銀行也必須重視全面預算管理制度的完善。首先,采用“三上三下”預算編制方法,加強上下級的信息溝通,為預算指標的制定提供較為全面的當地經營市場、經濟環境的數據。其次,加強預算審批。“誰審批誰負責”為原則,落實相關責任,從而提高預算審批的效率。再者,增加預算分析環節,對預算編制、審批以及執行等環節情況進行分析,找出存在的異常情況,并將結果報送管理層、決策層,為銀行決策提供參考依據。(四)加強信息化建設,加快數據共享。村鎮銀行在加強財務精細化管理時,還要從以下兩方面來加強系統建設,以此來提高基層數據的準確性。首先,優化系統模塊,完善操作流程。銀行要健全各項業務處理流程,將會計核算鑲嵌到整個銀行核算體系中,同時在流程中加入自檢模塊,提高核算質量。其次,優化信息交叉,加強財務系統和業務處理系統之間的融合,加強兩個系統之間的信息交互以及處理能力,使得銀行在開展財務工作時可以快速獲得所需要的數據信息[3],從而減少人員的主觀臆斷性,規避人為風險。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村鎮銀行在財務精細化管理中還存在不少難題,銀行還應從加強財務精細化管理思想建設、完善成本認定和分攤制度、實施全面預算管理以及加強信息化建設等方面積極優化銀行內部財務管理環境,促進村鎮銀行的穩健發展,并為公眾提供更好的服務。
參考文獻:
[1]林載蔚.淺析精細化管理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9(04):217.
[2]鐘麗榮.農村商業銀行財務精細化管理的相關思考[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22):72-73.
[3]李林林.農村商業銀行財務精細化管理探析[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18):189-190.
作者:葉純芬 單位:浙江溫州鹿城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