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企業會計準則下職工薪酬的會計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與傳統準則內容相比較,《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業薪酬》對16項內容采取了修改的措施,在此基礎上額外增加了22項新的會計準則,在量與質上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這也是會計準則發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在闡述4大變化的基礎上,重點探究《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業薪酬》下職工薪酬的會計與稅務處理方法進行解析。
關鍵詞:《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業薪酬》;職工薪酬;稅務處理方法;研究
財政部借鑒《國際會計準則》修訂了《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修訂前的簡稱《舊準則》,修訂后的簡稱《新準則》)。此時對于財務人員而言,職工薪酬的會計與稅務處理方面發生了不小的變化,離職后福利、其他長期職工福利等內容的添加充實了職工薪酬核算體系,也擴充了關于辭退福利的會計處理規定[1]。《新準則》作為企業會計準則新增內容之一,其應用的效果已經成為社會各界人士關注的焦點,此時積極的對《新準則》下職工薪酬的會計及稅務處理方法進行深入的研究就顯得愈發的重要[2]。
1《新準則》的重大變化
1)使企業職工的范圍明確化,即包括與企業簽約勞動合同的所有人員,也包括雖沒有與企業簽約勞動合同但在企業正式任職的人員。如某錳礦公司的員工,除了行政和生產基層單位的員工外,還包括通過勞務公司派遣到公司提供勞務的員工,在錳礦公司還特別包括政府特聘的為公司提供研發業務的專家團隊學者。2)新添了職工離職后福利這一內容,即在設定受益規劃的前提下,企業與職工達成協議之時,職工退休后企業對其采取一次性或分期式支付養老金金額,此時企業承擔著支付義務,并且與基金資產有關的風險由企業承擔。3)《新準則》使其他長期職工福利更為的充盈,此時有效的解決了財務會計實務中可能存在的其他職工薪酬問題,同時規范與職工薪酬相關的會計問題,此時企業為在職員工提供服務的期間需要明確應承擔長期殘疾福利這一義務。4)《新準則》對企業財務報表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尤其在設定受益計劃的離職后福利方面體現得最為明顯,具體是指預計負債核算的離退休人員費用需轉入“職工薪酬———離職后福利”中進行核算[3]。
2《新準則》下職工薪酬的會計處理方法
企業應該在員工在職期間為其提供會計服務這一內容,把應付的職工薪酬定義為負債(因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給予的補償情況除外),此時企業員工均是會計部門服務的受益群體。職工薪酬有以下兩種處理方法:a)由生產產品、提供勞務負擔的職工薪酬,計入產品成本或勞務成本;b)在建工程、無形資產負擔的職工薪酬,計入建造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成本。除了上述兩種職工薪酬之外,其他的類型統統被納入進當期損益范圍內。根據《新準則》中的相關規定,企業應該建立總分類賬戶,即“應付職工薪酬”,其可以被視為一個集合分配賬戶,主要包括借方登記各項職工薪酬的實際發生額,貸方登記按照受益對象分配的金額這類內容,此時該種賬戶通常期末無余額。一旦其為貸方余額,就能夠清晰的反映出企業期末沒有支付的職工薪酬,那么這種情況下的“應付職工薪酬”為負債類賬戶,絕非是集合分配賬戶。1)本賬戶核算企業應該參照《新標準》中的相關規定支付給職工的各種薪酬。外商投資企業按規定從凈利潤中提取的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也要遵從《新標準》的相關規定進行核算。2)“工資薪金”、“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辭退福利”等科目也應該采取明細核算的措施。3)在《新準則》相關規定的指引下,企業財務會計部門在對員工工薪支付時賬務處理的主要內容如下:a)企業在支付職工薪酬的會計項目中(將代墊的社保費公積金、個人所得稅等款項從應付職工薪酬中扣還),應記錄的會計科目為:借記應付職工薪酬,貸記庫存現金或銀行存款等;b)企業在對職工支付職工福利費時,如某錳礦公司建立飯堂為員工提供工作餐而發生的菜品采購相關費用和飯堂人員的工資薪金,公司為員工提供的話費報銷等員工福利,應記錄的會計科目為:借記應付職工薪酬,貸記庫存現金與銀行存款等;c)企業在工會運作和職工培訓環節支付的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如某錳礦公司為舉辦運動會而發生的服裝費和場地租賃費,相關從業人員年審發生的費用等,應記錄的會計科目為:借記應付職工薪酬,貸記庫存現金、銀行存款等科目;d)企業依據國家相關規定為員工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應記錄的會計科目為:借記應付職工薪酬,貸記銀行存款科目;e)企業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之時應給予其一定的經濟補償,應記錄的會計科目為:借記應付職工薪酬,貸記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等科目;f)企業支付租賃住房等資產供職工無償使用所發生的租金,如某錳礦公司租賃住房給員工無償使用發生的支出,應記錄的會計科目為:借記應付職工薪酬,貸記庫存現金、銀行存款等科目;g)企業以其自產產品發放給職工的環節中,應記錄的會計科目為:借記應付職工薪酬,貸記主營業務收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同時結轉產品成本。
3《新準則》下職工薪酬的稅務處理方法
1)建立賬戶
以《新準則》為基準,企業財務會計部門依據內部員工各項薪酬的總體核算建立“應給付總薪酬”這一賬戶專門負責職工薪酬總賬計算工作,借方最主要的任務是記錄每月具體支付職工的所有薪資,而賬戶的貸方記錄的內容則是每月需承擔但仍沒有支付職工的薪酬,可以將其視為一筆費用,參照其不同用途分別計入與之相關的成本耗額賬戶,那么在某一特定時期的末期,貸方賬戶所剩余的款項代表的含義就是企業沒有按期支付薪酬的總額。此時該賬戶需要參照本應給付基本工資以及應該支付社會保險費等項目,對本應該支付的職工薪酬開展分項目準確核算這一工作內容。
2)支付職工薪酬稅務處理的方法
實際上,企業內部為了滿足實際生產與經營提出的相關要求,總會設置多樣化的部門機構從而確保企業產品生產制作、營銷以及管理等各項經濟活動項目順利的展開。而部門工作人員的薪酬數額總會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會計部門人員開展賬務處理活動采取的方式也是多樣化的。例如某錳礦公司10月份應付給全體員工的工資總額為550000元,工資分配匯總表中列示的產品生產職工的工資為350000元,車間管理職工工資為60500元,企業行政管理職工工資為70000元,銷售職工的工資為69500元。該某錳礦公司財務部門應該編制的相關會計分錄如下所示: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350000元制造費用60500元管理費用70000元銷售費用69500元貸:應付職工薪酬550000元對于本企業的繳納的工會經費而言,不能大于稅法口徑職工薪資總額的2%,對于超過部分和提而未繳部分不能采取扣除的措施,不準許扣除的部分可以調增為應納稅所得額。對于企業職工教育經費支出通常情況下是允許全部扣除的,但是扣除時間相對較長。《新標準》下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職工薪酬納稅調整明細表》細化了“按稅收規定比例扣除的職工教育經費”與“按稅收規定全額扣除的職工培訓費用”這兩個子項目,這體現了中央稅務部門對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等類型納稅人稅收方面的扶持。
4結語
目前,《新準則》中與職工薪酬應遵照的原則為“誰受益、誰負擔”,對企業中所有員工的實際薪酬支付之時采取了具有針對性特征的賬務處理方式方法,這在提升產品以成本信息為主的有關信息可靠性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同時在推進企業內部各項決策體制優化方面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因此企業財務會計部門積極對《新準則》新添置的相關規定以及調整的內容進行深入的學習是極為必要的。
參考文獻:
[1]何定安.淺議新企業會計準則下職工薪酬的會計處理分析[J].中國商貿,2014(36):190-192.
[2]秦燕,劉劍.《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修訂的變化及稅會差異分析[J].注冊稅務師,2014(7):47-48.
[3]字艷芳.會計準則與所得稅制度差異及其協調的研究[D].昆明:云南大學,2015.
作者:王友肆 單位:中信大錳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大新錳礦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