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策略3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課堂教學有效性與否由學生直接反饋的信息進行判斷與衡量是較為公平的,也是教學方法改進與完善的第一手資料。那么在小學音樂這樣一門對課堂教學質量要求較高的學科中,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反饋的信息來看,教學方法與策略還有很多亟待改善之處,且教學活動的設計思路也有待轉變,切實圍繞學生來開展教學活動才能真正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策略
怎樣評價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其根本是實現教學預設與教學效果的統一。這一標準看似簡單,但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卻很難實現。尤其對于小學音樂這樣一門主要依賴課堂教學來完成教學任務的學科,對教學有效性的要求也相對較高。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學生對音樂課缺乏應有的興趣,不知道一堂課中學會了什么,感覺只是唱唱歌就結束了。這樣就很難實現教學預期目標。那么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應如何評價呢?
一、小學音樂教學有效性的評價標準
一切教學活動都是圍繞學生展開的。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在課堂教學有效性方面具有權威且直觀的評價。對于學生而言,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評價標準是從學習效果與學習行為兩個主要方面獲取的。就學習效果而言,主要是學生對學習知識與學習技能的掌握情況,一方面通過考試成績來體現,另一方面則是通過實踐應用來體現。那么小學音樂這樣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學生對于音樂知識與音樂技巧的掌握則主要是通過演唱、器樂演奏等實踐性行為來衡量的。那么就學習行為來看,小學生正處于被動學習階段,而音樂這樣一門互動性較強的課程,恰恰需要學生的主動參與,因此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是否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也是衡量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一個重要指標。另外,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者,是與學生直接接觸的教育者,因此在評價教學有效性方面也具有相當重要的發言權。對于教師來講,教學預設與教學生成是否達成統一,或者說教學任務是否如期完成,且學生反饋信息是否在預期之中,都是教師檢驗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指標。
二、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從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評價標準來看,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加之音樂的特殊教學形式,對課堂教學方法及教學質量的要求也較高。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中既要切合學生的真實需求,也需要教之得法,才能實現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一是了解學生的真實需求。任何教學方法都需要圍繞教學對象展開,否則教學活動也將失去其意義。而要做到教之得法、對癥下藥的關鍵在于了解學生的真實需求。一方面從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特征中了解其對音樂學習的訴求,可通過與學生的直接交流來獲取學習興趣資料,如直接向學生提出“喜歡哪一類歌曲”等問題,加之通過小學生年齡層普遍存在的學習特征進行綜合分析,可以對小學生群體的音樂學習特征與興趣進行畫像,為教學活動設計提供基礎資料。另一方面從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信息反饋了解其對音樂學習的需求,主要通過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參與性和信息反饋來獲取,通常學生興趣高漲時參與度會較高。二是在學生需求與教材大綱中找到契合點。教學活動不僅僅要體現教學大綱內容,還需要通過合理的科學的教學方法將教學大綱中的知識點傳輸給學生,而這些是教學效果的最終體現。可以從學生知識掌握與應用情況中判斷教學方法是否得當,首先教學方法應認真貫徹教學大綱思路,貫穿大綱中要求的知識點;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時時觀察學生的接受情況,迅速分析教學方法是否得當,是否成功吸引了學生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將關系到教學方法是否將學生需求與教材大綱完美融合了。三是課堂教學中增加互動環節。互動是音樂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音樂是一門需要不斷練習且在實踐中掌握理論的學科,因此課堂教學活動應盡量采取互動教學方法,如教師帶唱、生生對唱或合唱等環節,通過相互互動環節的氣氛渲染和教學內容設計,引導學生主動開口演唱,才能切實體會到音樂的魅力、掌握演唱等音樂技巧。這是音樂教學區別于其他學科的關鍵。同時在教學中還可設置游戲教學環節,以小學生對游戲學習的興趣作為引導,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從而實現互動教學效果。
三、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策略的反思
小學音樂是一門對課堂教學有效性要求較高的學科,它需要學生在不斷練習中摸索經驗、掌握技能,這是其學科特殊性。那么,在設置教學活動時,也應根據其學科特點和小學生感性思維的特點進行教學活動設計,才能在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培養其音樂技巧及音樂鑒賞能力,為其個人素質的全面提升和音樂天賦的挖掘奠定基礎。從上面的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可以看到,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評價標準是由學生和教師共同完成的,其主體雖然是學生,但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者卻是教師。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策略的設計、應用與學生信息反饋綜合分析方法應起到主要作用,并對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與改進、時時信息監控與臨場教學調整進行及時反思與調整,才能保障小學生的音樂課堂學習興趣不減,使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保持持續性與發展性。小學音樂是一門生動活潑的課程。在引導學生習得音樂基礎知識、掌握發音技巧、演唱技巧等基本音樂技能外,更為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鑒賞能力,以培養學生個人素養的全面提升。加之音樂教學的特殊性,主要依賴課堂教學練習來引導學生掌握各種知識與技能,因此對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根據學生學習興趣與特征不斷完善課堂教學方法外,更需要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及時反思,在教學中不斷完善教學方法,才能切實提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作者:梁美祝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篇2
在新課程標準改革不斷深入背景下,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提升教學有效性屬于教學的必要要求,也是對學生音樂素養進行更好培養的基礎。作為小學音樂教師,應當對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清楚認識,在此基礎上探索有效方法及策略,使課堂教學有效性能夠得以提升,保證音樂課堂教學得到理想的效果,以便能夠對學生音樂能力及音樂素質更好培養,實現教學進一步發展。
一、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存在的缺陷及不足
(一)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基礎保障缺乏完善
在當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存在十分普遍的問題就是教學設施缺乏完善,由于資金方面影響,以及對音樂教學仍缺乏充分重視,在音樂教學方面的投入也就比較缺乏,從而導致相關音樂基礎設施比較缺乏。就目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實際情況而言,很多學校及教師仍舊選擇比較老舊的教學設備及音樂器材,有些使用時間比較長,缺乏合理維護,這些音樂教學設備及音樂器材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問題,影響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從而導致課堂教學有效性比較差。
(二)音樂教材應用不合理
目前,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音樂教材利用不合理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問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些學校及教師對于音樂教材往往都是重復使用,對于教材內容并未能夠及時進行更新,導致學生所學習的都是比較老舊的一些音樂理論及知識,無法滿足目前音樂專業發展實際情況及需求。另外,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未能夠依據學生實際情況選擇教材中的重點及難點內容,對于教材中內容隨意進行刪減,完全依據自身經驗開展教學,這種情況的存在必然影響教學有效性。
(三)音樂教學方法單一落后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實際開展中,音樂教學方法屬于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影響因素,而目前的音樂教學方法并不理想。在實際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仍舊選擇傳統填鴨式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對于音樂教學趣味性及系統性造成嚴重影響,也就導致教學有效性比較差。另外,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對于音樂教學方法并未能夠實行創新,對于教學方法未能夠進行變通,導致教學效率及有效性比較差。
二、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一)完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基礎保障
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為能夠使教學有效性得以提高,首要任務就是應當完善小學音樂教學的基礎保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校及教師均應當對音樂教學加強重視,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應當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對于相關教學設備及音樂器材應當加強維護,并且應當對其不斷進行更新,從而使這些教學設備及音樂器材在教學中的作用及功能能夠更好發揮,在此基礎上促使課堂教學更理想的開展,從而使課堂教學有效性得以提升,滿足課堂教學要求。與此同時,學校還應當加強師資力量投入,對于音樂教師應當加強培訓教育,提升其音樂專業知識水平,還應當積極引進音樂專業人才,從而使教師資源能夠具有更好保障,為提升教學有效性提供師資力量支持。
(二)科學合理應用音樂教材
為能夠使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得以真正實現,還應當注意對小學音樂教材進行合理應用。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小學音樂教師應當選擇合理的教材內容進行教學,對于教材內容應當及時進行更新,從而使教學內容能夠更好符合音樂專業發展趨勢,在此基礎上才能夠使學生對音樂課程進行更好學習,使其所學習的音樂內容符合實際情況。另外,音樂教師應當對學生實際情況充分了解,針對學生實際情況確定教學中的重點及難點內容,從而使教學內容能夠更加具有針對性,符合學生實際情況,在此基礎上也就能夠使教學內容更加科學合理,使教材的利用率得以有效提升,在此基礎上也就能夠提升教學有效性,使音樂課堂教學得到更滿意的效果。此外,教師結合學校教學情況及學生情況自主編寫教材,使教材內容更好符合學校教學實際及學生學習需求,也就能夠使學生更好學習相關音樂知識,使音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真正實現。
(三)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在教學有效性得以提升方面,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點,在保證教學方法科學合理的基礎上,才能夠確保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得以順利開展。在實際教學中,小學音樂教師應當積極改變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注意對現代化教學方式進行利用,教師可選擇多媒體教學法、情感教學法及任務型教學法開展教學,從而使教學方式及教學方法更加具有靈活性及多樣性,促使以往單一落后的教學方式能夠得以改變。另外,小學音樂教師還應當注意對音樂教學方法不斷進行創新,對新型教學方法不斷探索,從而找出與實際需求能夠更好符合的相關教學方法,在此基礎上才能夠使音樂教學得以更理想開展,使其有效性提升。
三、結語
在目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已經成為重要內容及任務,也是對學生進行更好培養的基礎與保障,因而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十分必要。在小學音樂課堂實際教學中,音樂教師應當以清楚認識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前提,通過選擇針對性策略促使教學有效性得以提升,實現更理想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
作者:林豫發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篇3
在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下,國家、社會和學習對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視度逐漸提高,因而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在傳統的音樂教學方式中,常常會出現以下問題:教師對多媒體的運用率不高,課堂氣氛不活躍;選擇性教學,教學設計不合理;教學內容枯燥,沒有適當的拓展。這些問題的存在阻礙了整體音樂教學效果的提高,需要及時得到解決。
1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首先,教師對多媒體的運用率不高,課堂氣氛不活躍。這要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大多數學校的教室雖然配備了多媒體設備,但是教師因為嫌麻煩等原因,不愿意制作課件運用多媒體教學,導致了資源的浪費,不能提高課堂氛圍的活躍度,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課堂教學效果自然不佳;二是有的學校教室的多媒體設備本身就配備不全,讓教師在教學中只能運用錄音機或者自己清唱的方式教學,沒有適當的課堂環境做鋪墊,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故而教學效果不佳[1]。其次,選擇性教學,教學設計不合理。由于音樂教學課程時間的限制,有的教師在音樂教學中往往選擇性的教學,選擇那些容易展開教學的內容,很多教材中的歌曲無法涉及。在教學設計上設計的不合理,不能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教學。最后,教學內容枯燥,沒有適當的拓展。傳統的音樂課堂教學大多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教材內容,自己先進行示范歌唱,然后讓學生跟著歌唱,最后再合唱幾遍。這樣的教學模式沒有涉及到相關的背景知識,導致音樂課堂的趣味性降低,不利于學生理解音樂知識,也不利于激發學生對音樂的不同情感,從而使得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2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1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活躍課堂氣氛
多媒體教學是在教學過程中,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運用圖片、視頻、文字和動畫等形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結合,讓它們共同參與整個教學過程,使得這些內容全面作用于學生,讓學生獲得不同的感官體驗,不再是教師干枯的講解,而是讓學習內容變得生動、形象、具體,從而達成優化教學效果的教學形式。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通過圖文聲像并茂的方式,多角度、多方位的調動學生的情感和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更有學習和探索的欲望,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到有效提高,從而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1]。例如,《歌唱祖國》這首歌曲,主要是讓學生能夠準確演唱它的節奏、節拍和音準,能夠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培養他們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和歌曲的表現力,同時喚起學生的愛國情感,激發出學生的愛國熱情。在開始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2009年國慶大閱兵、2015年九三大閱兵、《創新中國》片段等視頻,創設出一種激情澎湃、斗志昂揚的情境,讓學生在視頻、音樂的感染下,在闊步向前的解放軍方陣隊伍的影響下,體會那種激動人心的情形。接著播放歌曲,讓學生認真去聆聽這首歌曲,指導學生結合剛才的畫面思考歌曲的音樂情緒。在學習中,要讓學生注意弱起拍的演唱,注意八分符的演唱等,讓學生找出譜例中的附點八分音符和速度、節奏、調式等音樂形式要素,學習反復記號的運用。最后教師播放這首歌的視頻伴奏,然后讓全體學生站起來一起合唱這首歌曲,教師指揮合唱。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的興趣變得濃厚,讓全員得以共同參與,還豐富了課堂形式,讓學生的音樂能力得到加強,提高了音樂的美育作用,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
2.2改善課堂教學設計,加強音樂背景知識的教學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音樂教學模仿,通過多提問,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積極地去探索和思考問題,設置不同的情形,讓他們充滿探索的欲望和學習的興趣。通過這些方式,讓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互動起來,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更為積極地參與到音樂課堂學習中,從而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2]。例如,在《山谷靜悄悄》的教學中,主要是讓學生通過演唱歌曲,感受山谷中的美麗景色,激發出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這首歌曲的教學,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體驗和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感受音樂的幽靜,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和認知能力。同時,在其中讓學生學會用不同力度去演唱歌曲,掌握演唱的休止符。在教學開始時,教師可以通過激趣導入的方式,播放中外山谷景色的圖片,引導學生欣賞,提出問題:大家看到了哪些景色?有什么感覺呢?讓學生探討,接著順勢導入本課。接著播放音樂,讓學生感受音樂的情緒,這首歌給你什么樣的感覺?學生回答它是愉悅,優美的感覺。歌曲樂可以分成幾個部分?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回答出,分為A段+間奏+B段。教師再提出問題:結合歌詞說說每個部分表現了什么內容?通過小組討論,加上教師的指導,學生回答出:一部分是山谷景色,二部分是地質隊叔叔們的工作情景。此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應該加入音樂背景知識的介紹,讓學生感受每首歌曲的創作背景,提高學生對歌曲的認知度。例如歌曲《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是描寫海南的;歌曲《大雁湖》是描寫內蒙古的;歌曲《劃龍船》是表現端午節劃龍船情形的。
3結語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因為一些因素的影響,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佳。音樂教師要認真分析其中的原因,通過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活躍課堂氣氛;改善課堂教學設計,加強音樂背景知識的教學等策略,讓學生愛上音樂學習,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蕾.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學周刊,2016(24).
[2]王亞蘭.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策略[J].科學咨詢,2016(23).
作者:苗小嬌 單位: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宿遷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