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體育教學與“快樂體育”理念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與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更加富足的同時,也越來越重視精神與文化領域,而教育作為精神與文化的主要陣地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傳統教育教學模式正在向素質教育進行轉變,而高職教育更應該走在改革前列,在現有的高職體育教學中融入“快樂體育”理念與元素無疑為相關工作者帶來了諸多之前沒有遇到過的挑戰,需要在實際工作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積極探索,這樣才能充分利用“快樂體育”與高職體育教學之間的聯系,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讓學生形成終生鍛煉的好習慣。本文就對“快樂體育”與體育教學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與討論,并就其運用到實際教學中所產生的作用與影響進行分析,希望對相關工作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職教育;體育教學;快樂體育
其實體育學科是一門在室外進行授課的學科,在現階段教育壓力不斷增加的今天,學生們也更加喜歡體育課,喜歡在戶外活動的感覺,畢竟體育課課時較少,也更容易給學生以新鮮感。而在現階段的高職體育教學中,由于內容上看起來比較枯燥,常常需要學生在深入理解后進行長時間的鍛煉,并且還要求要較強的心理素質,教師在講授體育知識的過程中往往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長期處于一種被動接受的狀態,慢慢喪失學習體育知識的興趣,甚至在很多高職院校中體育課逃課現象也十分常見。在實際授課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諸多問題,如體育項目鍛煉比較辛苦、高職生更加看重專業能力方面而忽視體育鍛煉等等,很多學生缺乏參與體育鍛煉的信心與興趣,甚至有些學生會產生排斥心理,從而導致其體育成績提不上來,更別提主動進行體育鍛煉了。針對這種情況,相關教育工作者就應該認識到“興趣”在一門學科中所體現出來的重要作用,采取有效方式去培養學生對于體育項目的興趣,讓他們處在一種歡愉的學習氛圍之中,從而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難看出快樂體育與高職體育教學之間相輔相成的關系,更加深入的剖析它們之間的關系對于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著更多幫助。
1現階段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的問題研究
高職體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有效提高學生身體素質,讓我國青年一代具備更加強壯的身體,這樣才能使其更好的投入到社會主義建設中來,所以上好體育課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與價值。但是通過研究我們也不難看出,近些年我國學生的身體素質在諸多方面都有所下降,如肺活量、耐力、爆發力與柔韌性等,出現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次數少、時間短,如果單憑課上教學難以有效達到系統化健身的效果,不論是從時間或強度上都難以達到要求。1.1教學內容與形式單一。現階段很多高職院校在進行體育教學時往往就那幾種已經成型的模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慢慢喪失新鮮感,就連一些教師也會出現缺乏工作積極性等問題,從而導致教學質量難以提升。由此高職院校體育教師應該更加積極的投入工作,面對工作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應及時尋求解決辦法,可以采取和學生共同努力的方式,去對傳統的教學形式與內容進行創新與改革。1.2教師水平參差不齊。大多數高職院校中的體育教師一般都是體育專業畢業的,他們對于某個項目或是系統健身方面有所建樹,但是對于一些教育手段和教育理念方面常常是捉襟見肘。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由于教學任務繁重、學生數量較多等因素,教師也很難抽出身去照顧那些比較特殊的學生,去更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工作,對于在學生身上展露出來的一些問題也未能良好的解決,不論是從教育教學水平還是從思想覺悟上來說都未能達到標準,從而導致體育課程教學質量得不到保障。
2快樂體育的思想與內涵特點
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有很多高職體育教師將“快樂體育”片面的理解為以游戲式、競賽式的教學方法去提高課堂趣味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用愉快的教學方法營建良好的課堂氛圍去不斷培養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興趣,但是其真正的意義在于從情感方面入手,除了要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之外,更要以人格塑造作為明確的教育目標。通過“快樂體育”的開展,可以將原先傳統無趣的課堂教學轉變為充滿體育知識與趣味性的舞臺,讓更多學生主動參與其中的同時,給學生更多展示自我機會,塑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轉變教師強硬灌輸的局面,有效提高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效果,著力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努力滿足學生的學習愿望。在實踐過程中我們不難看到快樂體育有以下幾種特征:首先就是其能夠最大限度上的尊重與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的作用,以育人為基礎進行教學工作,主要從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興趣與情感方面入手,將身體素質的鍛煉與培養與學生人格和心理的培養結合到一起,全方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其次,對于改變傳統的教學關系有著很大幫助,有效改變學生對體育課的認知與態度,讓學生更加主動的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提高學生參與度和積極性;第三,“快樂體育”能夠有效改善傳統的教學結構,更加注重學生情感、認知與行為三要素的有效結合和統籌兼顧,著重強調體育教學的多重結構,結合學生所需開展以情感、身體素質和知識相結合的教育結構體系;第四,從教學方法上來說,快樂體育顧名思義,以“快樂”打頭,其主要運用一些啟發性教學手段,引領學生逐步參與到體育課堂之中,在愉悅的氛圍中提高參與度,著重強調多種教學方法的選擇,切實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最后,在教學組織方面,“快樂體育”的應用能夠有效改善傳統體育課堂中以紀律遏制學生自身情感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也不難看出紀律固然重要,但最主要的還是讓學生去尊重與接受這種紀律,不是以強硬的手段讓學生遵守,而“快樂體育”能夠在相對活躍的課堂氛圍中以紀律為輔助更好的開展教學工作,注重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對拉近師生距離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
3“快樂體育”與高職體育教學結合的作用
3.1快樂體育體現藝術教學。通過將“快樂體育”運用在高職體育教學中,能夠有效改變教師的傳統觀念,從對學生進行體育知識灌輸讓學生機械式的學習,到著眼于學生人格的培養與塑造,這不僅是對學生自我能力的提升,更符合高職教育的目標??鞓敷w育所營造出來的特有氛圍,更像將體育當做為一種藝術,讓學生去感受這門藝術的魅力,不僅僅是從身體素質上有所提升,對于運動美與體態美也會有更加清晰的認識,通過游戲式教學、競賽教學等方式,學生參與其中能夠充分感受到體育運動所帶來的快感,如自己與隊友之間的親密合作所營造的良好氛圍;自己與對手之間的相互競爭而心心相惜的情感;自己在體育運動中所感受到的成就感與自豪感以及在體育運動后享受身體所帶來的變化等等,這些都會讓學生體驗到專業課體現不明或未曾體會過的感覺,使其在體育鍛煉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在形成終身健身良好習慣的同時,也在各種體育活動中鍛煉自己的心性,增強意志力、耐久力,使其更好的面對學習與生活,為其日后的職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3.2改變傳統教學方式。通過“快樂體育”的有效運用,能夠突破傳統教學方式的束縛,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強硬灌輸的教學方式。在傳統課堂中學生往往會按照教師所演示的動作去機械化的重復,這種方式不僅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更不利于其形成終身健身的習慣。而結合“快樂體育”,教師可以通過活躍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更容易在學生間形成合作與競爭關系,這就要求教師做好準備工作,設置各體育競技活動或以游戲的方式將學生帶入到特定情境之中,更好的發揮主觀能動性,讓體育活動成為展示自我的舞臺,身體素質好的同學能夠讓別人看到自己更多的長處,而身體素質不好的同學也會在這種環境中奮力向前讓更多人看到自己的成長與變化,對其自信心的提升有很大幫助。學生在游戲或競賽中不僅能夠鍛煉身體,學習更多的體育知識,也能夠樹立團隊意識、提高團隊協作能力、領導力與創新力等等的,認識到集體與規矩的重要性,轉變自身觀念,為了集體的勝利與榮耀自覺遵守紀律,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洗滌心靈。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快樂體育”與高職體育教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相關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做好總結工作,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目標,做好育心與育體工作,全面提高自身教育教學水平,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培育更多擁有健康體魄與健全人格的高素質應用技術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羅永義,仇軍.基于體育本體論的“快樂體育”教學理念反思[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5,38(2):105-111.
[2]王丹旭.基于體育本體論的“快樂體育”教學理念反思[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7,(6):134.
作者:張濤濤 單位: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