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真實世界下信息素養教育的調研可行性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真實世界”的研究方法屬于循證醫學范疇,是一項擺脫理想環境的大數據收集和評價工作。“真實世界”理念不僅對大樣本量相關經驗數據進行采集和分析,為信息素養教育工作提供有價值的經驗證據,還根據不同的需求進行教育模式的改動,在對轉變后成果收集評價的基礎上進一步衡量教育質量,刷新了人們的教育方式和觀念。“真實世界”的研究方法對信息素養教育相關大數據不斷整理和分析,為未來信息素養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啟示和思路。
[關鍵詞]真實世界;信息素養教育;調研工作;創新方法學
一、引言
數字化時代背景下,信息素養代表的是自主學習的能力,[1]也是一個人“會學習”的標識。全國各省市中小學生和政府機關部門的工作人員一般都接受過信息素養教育培訓。信息素養教育工作要有經驗可取,有證據可循,有定量的指標可以參考。信息素養教育調研是有效了解信息素養教育的手段,是信息素養教育發展可供參考的研究。然而,現階段信息素養教育調研工作存在如下問題。
(一)傳統調研工作樣本量有限
調研樣本量有限是信息素養教育本身特點所決定的,在一所高校、一個研究機構甚至一個省市中信息素養教育相關課程的受眾較其他專業課程或通識教育類課程的受眾偏少。目前,有關信息素養教育現狀分析的文獻大多數是對設定群體進行調研,如針對北京市高校青年體育教師、中職學生、高中生地理[2-4]等的調研,這些都是固定群體,不利于大數據分析和不同群體間的橫向比較,缺乏客觀性。
(二)傳統調研工作不能順應實踐發展
信息素養教育是一門發展迅速、現代化程度高、變化快的學科,在實踐過程中信息素養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斷跟隨網絡時展的要求。從事信息素養服務的教育工作者公開發表的心得體會、教學探討等文獻是信息素養教育不斷發展和創新的體現,然而,傳統的信息素養調研工作并不重視相關文獻的收集,缺乏有效的數據統計。因此,這需要不斷刷新信息以開展緊跟形勢的調研工作。
(三)傳統調研工作無動態記錄
傳統的信息素養教育調研工作是基于某一階段的狀態及經驗進行的靜態調研,尚未涉及教育實踐中的動態數據,比如經過教育方式的轉變、課堂模式創新后,針對學習群體的反映、教師的經驗體會等收集數據并將這些數據與之前調研數據進行對比,獲得動態參考價值。
二、“真實世界”研究的特征
“真實世界”研究(realworldstudy,RWS)是國內循證醫學近年興起的一種新的研究理念,該研究打破了隨機對照試驗研究(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的局限和標準化,數據和樣本都回歸到真實的情況中,提供的決策證據更真實、可靠,是對RCT研究的補充和承啟。[5]信息素養教育相關調研工作包括經驗采集與整理、滿意度調查、教學質量評析以及未來模式改變等內容,均是大背景下大樣本量的工作,如果該工作應用“真實世界”的研究理念,廣泛地、不設限地以學習和教授信息素養課程的人群為目標,不僅樣本量巨大,而且在調研過程中不設定特定指標,真實地采集,隨著主體意愿不斷轉變、調整并進一步記錄,獲得的結果是具有前瞻性和突出意義的。循證醫學領域的“真實世界”研究指的是在大樣本量(覆蓋更為廣泛的人群)的基礎上,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和個人意愿非隨機地選擇治療措施,并隨著病情的變化不斷調整治療手段,開展長期評價,以衡量治療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等指標。該研究的特征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環境狀態真實與RCT的效力研究
(efficacytrials)不同,RWS關注的是效果研究(effectivenesstrials),擺脫了原有的理想狀態,更重視真實臨床環境下帶給患者的收益,而且RWS進行的是長時間的觀察和隨訪,并根據不同的研究目標和內容選擇設計方案。
(二)納入與排除標準寬泛
嚴格的納入和排除標準往往限制了一項研究的廣泛推廣,RWS采用的是較為寬泛的納入標準和較少的排除標準,研究中會納入傳統研究中剔除的特殊人群,提高了外部真實性,減少了選擇性偏倚。
(三)樣本量和代表性大
即使最完美的研究設計也可能由于樣本量過小而不能準確回答研究的問題,相較于RCT來說,RWS的樣本選擇寬泛,樣本量較大,代表性可能更強。
(四)干預措施與評價指標客觀
RWS是根據患者的臨床指征對癥治療,不會采用特殊標準進行干預治療,對結果的評價也不僅僅限于一個或一些特定的指標,而是客觀地觀察和記錄整個診療過程,整合歸納后進行評價。
三、“真實世界”概念融入信息素養教育調研的可行性
在信息素養教學實踐中存在很多值得思考的問題,如:信息素養教育調研工作中針對不同人群的信息素養教育有何不同經驗和模式?相同人群中不同地域和文化差異對信息素養教育有什么影響?開展的信息素養教育以什么內容和方式較為符合學生、教師、研究者的意愿和滿意程度?在符合意愿的基礎上做出調整后又會帶來哪些相關評價指標的改變?這些都是可以統計分析的數據。筆者認為,以“真實世界”研究為思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是具備可行性和突破性的。
(一)采集分析大樣本量相關經驗文獻以彌補傳統研究未涉及文獻的不足
信息素養教育調研是一項基于信息素養教育相關文獻的搜集、整理和統計的工作,解決了傳統調研中樣本局限和未涉及文獻報道數據的問題。以中國知網文獻檢索為例,在主題詞中輸入“信息素養教育+經驗”或是“信息素養教育+案例”或是“信息素養教育+培養”,可檢索到一萬余篇文獻(有重復文獻存在),數量較大,其內容大多涉及各類人群、不同科目的信息素養教育的案例分析、經驗介紹、創新模式研究等,如果更換相關主題詞,在不同數據庫進行檢索,有關文獻的數量更多。如果以檢索到的大樣本量相關文獻為基礎,通篇閱讀,客觀記錄文獻所敘述的經驗和方式,選取有用信息,建立相關信息采集表,并將案例或經驗中的方式方法進行標準化處理,統一術語,采用統計學方法進行分析整合,可以真實、客觀地為經驗推薦及趨勢分析提供數據支持。經過一系列的文獻收集與整理閱讀工作,我們發現,在信息素養教育教學中,對高校大學生采取PBL的教學方式效果明顯,而對于中小學生的信息素養教育采用慕課的形式效果更好。該結果對信息素養教育工作者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有利于他們指導教學實踐。
(二)真實環境下學習主體的意愿調研和跟蹤隨訪以收集動態資料
RWS在具體研究過程中會根據研究群體的意愿和實際情況不斷改變措施,之后進一步觀察記錄變動后的數據,全部納入統計分析與評價。對信息素養教育的調研也可以運用RWS,即在接受信息素養教育過程中,觀察和記錄受教群體反應,并配合進行滿意度調查、尋求意見建議、暢所欲言提出期望的教學模式等,根據學習主體意愿調整教育教學工作,并將合理化的建議付諸實際,進一步觀察和采集,經過長時間大樣本量的搜集之后,納入評價和推薦體系。如通過網絡評價、實地走訪等方式了解相較于其他專業的學生,醫學本科生的信息素養教學工作可能會涉及更多的醫學信息案例、自然科學新動向檢索等內容。教師在課程講授中,要符合學生期望,加入更多相關內容,這樣,可能會有助于醫學院校學生對信息素養課程的學習和理解,也對以后不同專業教學、不同時期的教學實踐具有參考作用。以上RWS工作彌補了以往調研工作缺乏動態評價指標的不足:一方面可以真實客觀地分析實際情況下信息素養教育工作的實施和變化以及不斷改進后帶來的影響;另一方面可以判斷信息素養教育模式的改變方向和未來趨勢,為教授信息素養的教師帶來創新思路和理念,以便第一時間滿足受教群體的需求。
(三)真實環境下教育經驗的共享與對比以跟進信息素養教育時代化的發展需求
真實環境下教育經驗的共享與對比包含兩個層次:一是對信息素養教育經驗豐富的教師進行已有經驗的采訪和調研工作以及記錄整理;二是對不斷改進和創新的信息素養受教群體進行隨訪,對改進后的經驗進行綜合評價。這方面研究不僅涉及人群廣泛、樣本量較大,而且可以獲得動態評價。信息素養教育經驗相關文獻可能涉及的多是新穎、突出的案例,而在教學實踐中,大多數教師,尤其是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具備大量的普遍適應性教學經驗,這類經驗的學習也是不可忽視的。因此,我們對從事信息素養教育工作的教師采取經驗采訪和調研工作,有針對性地提問或廣泛談話,記錄采訪要點,進行整理研究。同上述的學習主體意愿調查不同的是,對信息素養教育改進后的經驗進行隨訪是針對教學的主體,即對教師的感受和反映進行調研。在信息素養教育實踐中,依據受教群體的意愿轉變和調整之后,我們還要了解:教師是否體會到教學更加順利,學生對學科的理解是否更好,課堂紀律的改變、作業提交和完成情況等。經過大樣本的統計之后,上述研究數據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真實環境下教育經驗的共享與對比不僅可以橫向評價不同群體或不同地區相同群體等的教育經驗,還可以縱向比較原有經驗和改進后經驗的優劣,為信息素養教育工作提供參考和多種選項。
四、對研究不足與改進的思考
現階段,RWS在國內尚屬于一個比較新穎的理念和研究方法,將該研究方式融入信息素養教育中也必然存在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提出了幾項可行的改進措施,以供探討。
(一)不足
一方面,由于RWS是一個非隨機性、開放性的非盲試驗,不設定任何約束和標準,雖然與現實中的背景環境更接近,不存在外推困難的問題,結果也相對更為真實可靠,但也正是由于這種開放性,可能會產生較為明顯的觀察者偏倚。另一方面,RWS需要的樣本量非常大,巨大的樣本量會使開展RWS的時間相對很長,成本也相對高昂,而且龐大的數據收集與整理工作大大增加了實際操作的困難。另外,所有研究工作中均常見的技術問題,例如后期使用注冊表分析時可能會存在的潛在編碼錯誤或數據丟失等問題,研究者也必須考慮。
(二)改進措施
以下幾點可參考的改進措施,可能會更有助于推動RWS融入信息素養教育調研工作,使調研工作獲得更有意義的結果。一是針對RWS開放性的研究特點,需要專家團隊和專業人士加大人工辨識和標準化處理的力度,力求數據的統一和完整;二是大樣本數據下的工作對于某個高?;蛘邫C構來說確實難度較大,但是可以促進各地區、各高?;蛘吒咝:脱芯繖C構的多點聯合,明確研究目的和規則,將RWS涉及的樣本分散,加強分工與合作,效率較高地處理大數據的采集和分析工作。數據研究中存在的技術問題則是各種研究方法都會存在的問題,我們只能在實踐過程中通過盡量仔細并備份完整資料等方式來減少這一問題的發生。不過,本文研究所采用的統計學方法也同其他循證醫學研究一樣,如卡方檢驗、Fisher檢驗、log-rank檢驗、ROC曲線(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Kaplan-Meier生存曲線等,有統計學經驗可以借鑒。循證醫學“真實世界”的研究方法雖然早在1993年就由Kaplan等人使用,但現在國內的研究很少用到循證醫學“真實世界”這一方法,屬于比較新穎的研究方法,沒有將其應用到其他領域的經驗。循證醫學“真實世界”具有大樣本、多隨訪的特點,廣泛地采集大樣本數據進行研究工作,能夠為信息素養教育的實施、普遍推廣和未來規劃提供有價值的證據參考。
參考文獻:
[1]鐘志賢.面向終身學習:信息素養的內涵、演進與標準[J].中國遠程教育,2013(8):21-29.
[2]張彬.北京市高校體育青年教師信息素養現狀及對策研究[D].北京:首都體育學院,2015.
[3]郭雪菲.中職學生信息素養現狀調查與對策分析———以廣西柳州商業學校為例[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5.
[4]梁東.高中生地理信息素養現狀及培養策略研究[D].信陽:信陽師范學院,2016.
[5]GrapowMT,VonWattenwylR,GullerU,etal.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donotreflectreality:Realworldanalysesarecriticalfortreatmentguidelines[J].ThoracCardiovascSurg,2006(1):5-7.
[6]PriceD,BrusselleG,RocheN,etal.Real-worldresearchanditsimportanceinrespiratorymedicine[J].Breathe(Sheff),2015(1):26-38.
[7]曹越,尹慶鋒,曾憲濤.“真實世界”研究概述[J].武警醫學,2017(4):400-403.
[8]黃卓山,羅燕婷,劉金來.“真實世界”研究的方法與實踐[J].循證醫學,2014(6):364-368.
[9]王子愷,張昱.淺談“真實世界”研究及其在中醫藥臨床科研中的應用[J].中醫藥導報,2016(17):11-12.
作者:呂茜倩 劉娟 丘琦 單位:成都醫學院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