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對質量安全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食品行業在給消費者提供各種食用性商品時,必須對其質量進行保障,避免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危害到人們的健康。在提升食品質量安全,消除安全隱患時,不能忽視食品安全檢測技術,通過多種不同的檢測技術,能夠及時地將存在問題的不合格食品篩查出來,避免其混入到市場中,構成負面影響。本文主要研究食品安全監測技術帶給食品質量安全的具體影響。
關鍵詞:食品安全檢測技術;食品質量安全;影響
食品安全關系著社會中的每一個人,因此對于食品質量安全相關的問題始終有著較高的關注度。在對食品安全質量加以保障時,可通過進行安全檢測來實現,當前有很多用于食品檢測活動中技術,均能夠將食品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一一檢測出來,由此可知在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中,運用檢測技術的重要性。現探討食品安全質量與食品安全監測技術相關的問題。
1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分析
1.1超聲檢測技術
檢測食品時可應用超聲波技術,對食品物料與低量超聲波間的相互作用加以檢測,確定作用的形成程度與具體類別,以此了解食品的化學物理性質,確定食品中是否存在危害人體的物質。進行超聲波檢測后,可確定食品的實際安全程度。
1.2納米檢測技術
常用的檢測食品安全的技術尚存一些問題,具體有氣相色譜法、薄層層析法與酶聯免疫法等,但是一些檢測方法在應用期間容易受到外部其他的因素的干擾,檢測結果的精準度比較低。通過納米技術可直接從微觀的角度來檢測食品,縮減誤差,規避檢測偏差,提升檢測精準度,需推廣應用納米檢測技術。
1.3紅外光譜檢測技術
紅外光譜技術是依照紅外線和分子作用出現的分子振動現象及其原理,記錄分子吸收紅外光之后所表現的振動模式,形成紅外光譜,通過對紅外光譜的分析和記錄,歸納食品中相關的檢測指標,得出食品的有關性質和安全特性,鑒別食品中的有害物質和相關的污染物的種類,分析食品中的污染物。通過紅外光譜技術,可以全面檢測到食品中出現的污染問題,對食品的檢測更加科學、更加有保障。
1.4色譜檢測技術
色譜檢測技術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分離方法,通過物質之間固有的沸點、吸附性質等物理化學差異,實現對混合體系的分離與分析。以色譜儀為載體進行檢測工作,對不同化合物與色譜柱固定相之間存在的差距相互作用,導致不同化合物留出色譜柱的時間也不同,從而達到分離效果。
2食品質量安全受到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的影響
2.1有利于對食品安全進行保障
首先應用食品安全檢測技術,能夠對食品的質量情況與安全情況進行掌握,確保通過檢測的都是安全的食品,從而確保人們的飲食質量與安全。然而我國當前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存在一定的問題,新的食品安全問題顯露出來,借助檢測技術,可監管市場上的各類食品質量與安全問題,監管部門結合檢測結果落實監管工作,其工作可更加順利地進行。檢測技術將必要的保障提供給食品的購買者,使其能夠健康地食用食品,不會產生安全方面的問題。通過食品檢測可對一些違法商家進行打擊,對社會秩序進行有效維護。
2.2有利于對食品安全市場的基本秩序進行維護
通過設置食品安全質量檢測的環節,更全面地完成食品監管任務,對當前的市場秩序進行有效維護,消除食品市場中的亂象。當食品市場中產生食品安全隱患,將出現不平衡、不公平的現象,導致人們對于食品生產廠家形成信任危機,在購買食品時優先選擇外來或者進口的食品,給國內的食品行業造成沖擊,影響行業發展。通過檢測技術,生產廠家可先進行自我檢測,將不合格的產品找出,而后,相關工作部門繼續進行檢測,層層把關,使市場中的食品均能夠符合標準,商家也應遵守秩序,主動地對有害商品進行抵制。
2.3有利于保障食品質量,推動外銷
檢測技術對于各類不同的食品質量與安全的保障性作用是極為突出的,通過檢測可以提升國內食品的市場競爭力,在激烈的競爭中,可不被直接埋沒,但是國外在檢測食品的工作中運用了極為先進的技術,因此國外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中占據了更大的份額,國內食品受到檢測技術與監管的影響,產生了滯銷的情況,由此可知食品檢測對于食品銷售的重大作用,應當強化檢測力度,對食品安全水平進行提升。
3現存的食品安全質量問題
工業生產中產生一定量的垃圾,部分被直接輸送到周邊的水域中,長此以往,水質被污染,一些重金屬元素與有機污染物可能進入到水中的水產品中,造成水產品養殖污染問題。在作物生長期間,將其他不同的物種所具有的基因轉移到作物中,融入其中,可使作物形成更強的抗性,同時也能夠提升其產量,但是其安全性尚有一定的問題,一些轉基因食品可能會使食用者出現過敏的情況,還有品質裂變、營養成分也形成變動,還會形成生物毒性。制備化學制劑的水平持續提升,市場中也進入了不少新的殺蟲劑與農藥化肥,一些生產者只考慮到提升產量的需求,人們使用了更多的生物制劑,給種養殖業的食品構成負面影響,加劇了此領域中的食品安全問題,一些生產廠家使用生物制劑是為了將食品的保質期延長,但是也造成了毒素與微生物污染,殺菌工作不到位,微生物未被有效殺除,食品安全無法保障。
4食品安全檢測技術應用問題分析
4.1檢測精準度問題
食品安全事件仍舊沒有被有效制止,當前的一些事件給社會造成持久地影響,相關部門需關注食品檢測以及監管環節中的問題,給食品安全質量構成影響的因素有不少,如果生產食品期間,衛生并未達到標準,食品可能因此而變質,部分商家在運用食品添加劑時,出現超范圍與過量使用的狀況,或者應用不符合標準的物質,檢測部門針對上述問題,可能無法精準地檢測出具體的食品問題。在精確檢測與快速檢測工作實施期間,多次檢測獲取的檢測結果可能并不相同,檢測信息出現偏差,即使完成檢測的食品仍舊沒有排除安全隱患,未被檢測的食品可能存在更加嚴重的隱患問題。
4.2檢測技術發展相對緩慢
食品生產體系已經形成了較高的工業化程度,因此生產效率高,可給市場提供各種類別的食品,食品監管與檢測部門面對著極大的工作壓力,需要對食品展開檢測,為了滿足現有的食品質量檢測需求,應采取快速檢測的方法,然而實際的檢測過程中,一些檢測人員并不熟悉這種檢測技術,導致快速檢測工作受到阻礙。
5強化食品安全檢測的可行舉措
5.1對食品安全檢測體系進行完善
基于食品安全與食品檢測的在重要性,同時考慮到當前存在的食品檢測技術應用問題,必須對現有的檢測系統進行改進與調整,食品安全管理部門應當履行工作職責,做好檢測安排工作,確保檢測食品安全的任務能夠切實完成,對當前檢測系統中的不足進行補充,強化檢測人員的工作意識,使其能夠規范地進行檢測操作,避免在檢測實施期間形成錯誤的操作,各個工作部門需針對食品安全檢測與監管工作加強聯系,在工作中積極地進行溝通,快速建設起完備有效的食品安全檢測系統。
5.2充分運用生物檢測技術
生物檢測技術在食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中可發揮出極為強大的作用,在生物檢測活動中,被檢測的食品需要與生物材料形成反應,生物技術能夠識別具有特異性的生物,以極高的效率將異常的部分精準地檢測出來,以此將檢測食品安全的準確性與檢測實施效率都充分提升,對于生物檢測技術在食品安全領域中的應用研究還需繼續下去。
5.3創新研發新的食品檢測技術
食品安全檢測工作中最為核心的要素就是檢測技術,選擇合適的檢測技術實施檢測工作,采取正確的操作,才能獲得精準的檢測信息,對食品有正確的認識,隨著檢測系統不斷發展,食品生產加工與原料應用也產生變動,更新食品安全檢測技術極具必要性,需形成多樣化的技術檢測系統,運用生物芯片、生物傳感器技術等,以此對新的食品安全保障需求加以滿足。針對轉基因食品,可選擇有針對性的檢測技術,對其安全性進行有效檢測,檢驗時,可考慮應用蛋白質檢驗技術,以相對偏快的速度來完成對其的檢驗。在發展我國食品安全檢測系統中使用的技術時,應當從檢測精準度、檢測效率與檢測質量三個方面進行完善與改進。
結束語
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很難在短期內實現,需要做好長期為之付出的準備,本文主要對食品安全質量與檢測技術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檢測在食品安全質量的確保工作中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必須對食品進行檢測,以確定食品的基本情況,對檢測技術需不斷開發,彌補現有食品檢測手段的不足,強化監測食品市場的力度,消除潛藏的隱患,將符合質量安全標準的食品提供給消費者。
參考文獻
[1]閆紹敏.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對食品質量安全產生的影響分析[J].食品安全導刊,2019(30).
[2]鄢兵華,袁勇,杜利利.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對食品質量安全的影響探討[J].食品安全導刊,2019,000(015):86.
[3]陳嘉莎,林燕芝,詹鐵成.淺析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對食品質量安全的影響[J].現代食品,2018(07):83-85.
[4]楊娜.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對食品質量安全的影響[J].食品安全導刊,2017(18):28-29.
[5]路雅婷.快速檢測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運用[J].商品與質量:消費研究,2015.
作者:劉愛英 單位:呼瑪縣檢驗檢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