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影響研究3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水利工程是人類社會開發利用水資源的基本形式,是保障社會生產生活基本用水,優化資源配置的重要路徑,通過水利工程建設,還能夠有效減少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改善區域自然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但是,水利工程建設會對生態環境體系不同部分產生不同形式的影響,分析影響產生的具體作用機制,對工程建設進行優化和改進,是相關研究和建設活動需要重視的基本問題。
1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影響的作用機制
1.1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對于水利工程而言,無論規模大小,在建設和運行中,必然會使當地水文和地理環境改變,進而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這些影響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一是對河流生態環境的影響,在大量使用鋼筋混凝土,并且改變原有水域流量或方向的情形下,對水域生物生存生長造成影響;二是對局部范圍內氣候特征的影響,由于施工過程中不同建筑材料的應用,改變了施工現場周邊環境濕度,進而造成微氣候環境的變化;三是對土壤環境的影響,以德州區域范圍內的水利工程建設為例,對沖積平原土壤結構會造成明顯影響,也會對植物生長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1];四是對水生生物環境造成影響,甚至導致部分水生生物在該地區的消耗,進而使得以水生生物為食的動物生存困難。
1.2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影響的指標分析
由于水利工程建設規模和研究范疇不同,在不同研究層面所采用的環境影響指標體系也有明顯差異。基于宏觀層次的生態環境影響指標通常包括非生物資源消耗、溫室效應、酸化、富營養化、人體毒性及光化學煙霧等內容;基于中觀層次的生態環境影響指標主要包括綠度指標、濕度指標、熱度指標和干度指標等;基于微觀層次的生態環境影響指標則主要包括水文情勢、泥沙運移、河道情勢、水環境、水生生物、陸生生物、局部氣候、生態系統完整性、施工與環境、土地與農業、社會問題、社會效益等。各個層面的分析指標選取需要結合不同研究目的進行優化,并設定對應的二級指標體系,采用層次分析法對指標內容進行權重界定,進而分析實際影響水平。
1.3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影響的作用路徑
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因此在具體作用路徑方面也有所不同。作用發生的首要層面是水利工程設計的科學與否,也就是在水利工程建設方案規劃與設計環節,是否能夠綜合考慮河流與水文情況、地形地貌、地質條件、氣候條件、建設技術方案、生態環境控制指標及建設環節等方面的具體因素。其次,是水利工程建設的采購管理工作體系是否完善,材料性能是否滿足環保建設要求,材料供應是否及時,材料存儲和機電設備安裝運行是否符合環保建設規范,等等。再次,是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體系中環境保護措施是否全面,施工技術應用是否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環保措施能否落實到位,等等[2]。最后,是監理方面的環境保護監測措施是否到位,監測數據采集是否全面、準確等,能否直接反映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出現的環保問題,確保將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控制在最低水平。
2生態水利工程建設的意義
水利工程建設雖然對生態環境具有多方面的影響,但是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活動類型,構建生態型水利工程建設體系,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生態水利工程建設能夠優化人類社會對自然環境的開發,利用自然的具體形式,尤其是在生態保護觀念不斷深入人心,新型技術應用水平不斷提升的背景下,能夠通過多層面優化,實現水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的統一。其次,生態型水利工程建設能夠改變區域范圍內水資源的利用形式,改變傳統生產生活體系中粗放式的應用模式,減少水資源浪費,優化區域經濟結構,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最后,通過生態型水利工程建設,能夠降低當前水資源的使用總量,實現生態循環的優化,為子孫后代留下更好的生存條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目標。
3生態水利工程建設的實現路徑
3.1做好生態水利工程設計
生態水利工程設計是確保工程建設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得以有效控制的重要前提,在整體方案設計工作中,應當充分利用新型技術支撐,更加全面、準確地采集方案設計所需要的數據,依照規范要求對數據內容進行整理分析,切實提升設計方案的科學性、合理性。在施工設計階段,應當從工程建設目標出發,充分利用技術手段,將建設要求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基本原則結合在一起,對施工方案進行深層次優化,盡量減少工程建設中不利因素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3.2強化水利工程建設施工管理
水利工程建設施工管理是影響生態環境的關鍵性因素,多數評價指標都與施工管理具有直接的關系。在施工管理體系中,應當包含如下方面內容:一是環境保護目標及對應的控制指標,明確指標具體落實和實現路徑,尤其是技術方面的應用,要盡量利用新型技術,完善施工過程中的環保措施,確保工程施工整體能夠滿足環保法律法規和設計方案要求[3];二是要能夠明確工程建設各個參建單位和崗位工作人員的具體責任,優化資源配置,提升工程建設整體水平,持續改進施工技術和施工方案中的不足,確保環保目標的達成;三是要構建完善的環境保護質量控制體系,構建動態化監測體系,采用全過程管理方案,并建立與方案要求相一致的激勵措施,提升參建單位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水平;四是要構建完善的監理機制,實現對施工管理全過程的監督與審核,確保環保建設方案落實到位。
3.3推動水利工程建設協同作業
當前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不同參建單位的協同工作水平同樣會對生態環境保護成效產生重要影響,但這方面工作也是當前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薄弱環節。因此,在工程建設體系中,應當基于全過程管理理念,構建與各利益相關方相關的協同工作機制,強化不同業務流程銜接的接口管理,確保各個接口能夠高效運行。在協同作業過程中,應當堅持資源匹配原則,對各個環節的資源配置進行優化,以此才能夠更好地提升協同作業實效,避免出現由管理和對接不暢導致的施工管理問題,推動工程建設質量不斷提高,并為生態環境保護理念的實現奠定堅實基礎。
3.4構建水利工程建設信息化平臺
新時期背景下,水利工程建設項目類型越來越復雜,項目建設所承擔的生態環境保護能效不斷提升,對管理工作效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構建系統的信息化平臺,已經成為工程建設的重要內容。首先,應當結合工程建設實際,依托BIM信息平臺,構建完善的數據庫,將對應的工程信息納入數據庫管理體系,為各方面高效處理信息、提升協同作業水平奠定良好基礎。其次,應當將項目建設審批權限納入信息化平臺,縮減傳統管理流程,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再次,要將采購管理、材料管理和質量管理導入信息化模塊,基于大數據分析,對各方面的管理工作進行分析和優化,確保工程建設穩定運行。最后,要依托信息化平臺構建動態管理體系,使各參建方能夠實時分析生態環境保護層面存在的風險,構建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將生態環境影響水平降到最低。
4結束語
在水利工程建設體系中,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因此在項目運行的各個環節,都應當提高對工程建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整體管理水平,為實現水利工程建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提高奠定堅實基礎。
作者:王林 單位:山東省德州市水利局
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影響篇2
水利工程指在水生生態環境下,利用水資源的工程建設,通過水利工程的建設,一方面對水資源進行有效的利用,另一方面也是對水資源的一種保護。但是,水利工程包含有建設工程部分,而工程建設中要涉及混凝土施工、挖掘工程以及填平工程等內容,而工程中也要使用各種機械設備和燃料材料。所以,在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對工程范圍內的水生生態環境造成影響。
1水生生態環境
水生生態環境是組成自然生態環境系統的重要部分,對于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水生生態系統可以分為海洋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以及濕地生態系統。其中淡水生態系統以及陸地生態系統分布在陸地之上,而水利工程建設主要是在淡水生態系統之內。水生生態系統對于人類的活動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它是自然界系統循環的重要環節,促進著自然環境內的水循環正常。另一方面,對于人類而言,水生生態系統是人類獲取水源場所、利用水生系統也能夠進行水利建設和交通運輸。可以說對人類的影響表現在方方面面。但是,當前由于人類對于水資源的利用過度,浪費嚴重,導致水資源缺失、水質變壞,水生物種減少,對水生生態環境破壞極為嚴重。
2當前水利工程對水生生態環境的影響
2.1水利工程建設對水流速度造成影響
水利工程建設要利用水生生態環境,但是由于工程建設過程中有太多破壞性的工作環節,所以對于水生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的影響。水利工程建設對水生生態環境的影響體現在對水流速度的影響,在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中,會對水體流速產生一定的影響。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要涉及建筑工程的施工,其中包括水壩、圍堰等工程的施工,在這些水利建筑工程施工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進行開鑿河石、挖掘水體附近山體、砍伐周圍樹木等活動,對水利工程附近的水生環境造成很大程度的改變,而水利建筑物本身也對水流起到一定的阻礙影響。所以,水流環境改變,水流速度自然會受到影響。
2.2水利工程建設對水文條件造成影響
水利工程建設對于工程范圍內的水文條件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水利工程建設的目的不同,水利工程建設結構也不相同,對于地區內的水文條件也有不同的影響。比如說,水庫工程建設是為了控制流域內的水質以及水量,也起到一定的防洪灌溉作用。但是,如果水庫建設出現問題,工程設計出現偏差,就會導致水體上游水位出現提高的現象,水體上游水位升高很有可能會導致水體下游出現斷流現象,對工程附近的水文條件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另外,水利工程施工中產生的燃料廢棄以及工程殘料容易進入到水體中,這些材料包含有毒和有害物質,對水體水質造成污染,破壞了水體的水生環境。
2.3水利工程建設對水體物種造成影響
水生生態環境系統內,水生動物、植物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分解水中的浮游生物以及微生物,促進水生系統自然循環,也讓水生生態系統更有生機[1]。而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中也會對水體動植物造成不利影響。一方面,水利工程建設本身對于水利就有破壞性,其工程面積較大,占用了水生生物的生存環境,使水生生物棲息地受到侵占。另一方面,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會排放廢水、廢棄物以及噪音等危害,不利于水生生物的正常生活以及繁衍。
3防止水利工程建設對水生生態環境影響的策略
3.1水利工程施工前做好水生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水利工程施工對于工程范圍內的水生生態環境有一定的影響,在我國可持續發展以及環境保護政策背景下,水利工程建設應該對水生生態環境進行有效的保護。首先,在水利工程施工前就要做好相應的保護措施,具體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第一,提高水利工程建設的水生生態環保意識,在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有很多對水生生態傷害的行為是無意識的。例如,施工人員生活中隨意向水體中扔垃圾的問題。這樣類似的情況是由施工人員的主觀意識引起的水生生態破壞的,就要從改變主觀意識上入手。水利工程施工團隊要注意自身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在施工前對施工人員進行必要宣傳,讓員工了解到水體污染的嚴重性。第二,在水利工程施工前建立完善的水生生態環境保護制度,通過制度的建立,保證施工人員和施工過程中對水生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案例1:S水利工程團隊為了保護生態環境,在進行水利工程施工前就制定了相應的《關于水利工程施工水生生態環境保護制度》,該制度內對施工人員的行為進行了規范,對于員工施工中出現破壞水生生態環境的行為設定處罰規定,目的是為了減少施工人員對水生生態環境的破壞。另外,S水利工程團隊在施工前,聘請了水利工程專家和環境保護專家共同設計施工方案,為了確保施工方案的合理性,設計專家團隊總計3次前往施工實地進行考察,測量水環境數據、空氣質量數據等環境數據,通過數據分析對比,嚴格計劃設計水利工程施工設計。
3.2在水利工程施工階段注意水生生態環境保護
通過對水利工程施工前的合理設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施工對水生態環境的破壞,而在具體施工中,水利工程施工團隊也要約束自身的行為,切實做好水生生態保護工作[2]。首先,水利施工團隊要落實好制定的《關于水利工程施工水生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嚴格禁止工人施工中亂扔垃圾、捉捕水生物種。如果發現員工有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一定要嚴格懲罰。案例2:S水利工程團隊在施工前為了解決垃圾污染問題,在施工中設計實施了垃圾分類站的建設,垃圾分類站建設在距離施工場地1000m處的平整地塊,且不與水利工程和當地水生生態系統發生影響。工程團隊還建立了嚴格的垃圾分類處理制度,要求各施工班組輪流定期處理垃圾,確保施工現場內沒有垃圾。另外施工過程中,S水利工程團隊也更多地使用新型環保材料。例如,加氣混凝土地磚、塑料金屬復合管等,通過環保材料的使用,加強水利工程對水生態環境的保護。
3.3做好工程結束后環境調查與保護
除了在工程前期的合理設計和工程施工中合理保護,為了更好做到水利工程施工生態環境保護,在工程施工結束之后,也要做好相應的措施[3]。案例3:S水利工程團隊在施工結束后對于水域內的水體水質、流速以及水生物種進行調查,并與之前數據作對比,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做好補救措施,盡快地恢復水利工程施工后水生生態環境。另外,S水利工程團隊在施工過程中對水系統周圍樹木進行了砍伐,而在施工結束后,聘請了農林團隊并購買了100株樹苗對砍伐區域進行了栽植。
4結語
水利工程是國家重要的基礎工程,對于社會發展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生態環境保護也非常重要。而要解決兩者之間的矛盾,做好水利工程建設中對水生生態環境的保護,就要從工程施工前、施工中以及施工后全方位地做好水生生態環境保護。希望本文能夠對水利工程建設中水生生態環境的保護有所幫助。
作者:李辰 單位:遼寧省丹東水文局
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影響篇3
1水生態環境系統的現狀
水生態系統是整個生態系統環境中最為關鍵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人類社會的發展中水生態系統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也是人類得以生存的重要系統。從水生態系統的角度來講,它自身就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都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另外,也涉及到大自然和人工因素在其中的影響,進而對人類社會的生產和發展帶來至關重要的影響。從人類的發展史中觀察,只有在水生態系統確保正常狀態下,并且水生態環境處在穩定和諧的狀態下,人類社會才能在發展中獲得最基礎的保障。伴隨著水利工程的日益發展,部分傳統生態平衡遭受到了嚴重破壞,繼而展現出了新的生態關系。水利工程施工建設中,在面對各方利益誘惑的時候,很容易會忽略工程給環境帶來的破壞。所以,相關企業在進行水利工程建設時,一定要將生態問題考慮進去,對其進行深度的科學解析,進而制定出科學化的策略,做好準備工作后再進行施工建設,才可能改善給水生態環境系統帶來的影響。
2水利工程建設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從人類生存角度來講,水環境受到的影響因素包含很多方面,水利工程建設就是其中之一,也是最主要的一個方面。水流的速度因為水利工程的建設而改變。施工過程中,很可能會產生截流這一步驟,進而致使在大壩附近的水流速度持續改變,通常情況下上游水面便會逐漸變寬,水量加大,這樣會致使下游水流速逐漸減慢。工程建設就無法避免的對水文環境產生影響。
3有效降低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影響的措施
3.1加大力度推薦信息化基礎建設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水利工程建設方面也逐漸變得繁雜、高效。所以工程建設要最大化的利用信息技術加強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使其在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讓水利工程建設管理走向信息化是管理建設中的基礎,只有基礎牢固才能確保信息化管理的交換、共享、傳輸正常運行。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信息化技術的基礎所包含的范圍較大,主要包括:硬盤存儲、網絡防火墻、服務器、信息技術和計算機、傳輸機、掃描器安管設備等,在所有基礎設施中,要建立起“一站式”辦公服務平臺,進而實現信息化高效辦公。
3.2加大力度推進信息資源建設
信息資源在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信息化的進程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是最關鍵的戰略資源。資源建設的好壞將會直接影響到水利工程建設信息化的進程。所以必須保證水利工程建設信息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可靠性。還要做到在任何情況下保證網絡通暢,進一步增強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效率,為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信息化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3.3根據水利工程建設的發展戰略,強化管理,規范化、標準化建設
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是否規范、體系是否完整,直接影響管理工作的合理性、有效性。就目前來看,強化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信息化,一定是建立在增強水利工程標準建設化之上的,這是相關工作人員工作的重中之重。例如:在強化管理規范化、標準化建設的過程時,要先對其進行頂部設計,建造出一個完善的、符合理性的系統框架,讓其能夠完美的貫穿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中的每一個環節和步驟。
3.4提高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和保護力度
提高保護環境意識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對工程中的施工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和教育工作,采用多元化的宣傳手段,進行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例如:采用張貼海報、發放傳單、制作宣傳網頁等方式以提高施工人員的水環境意識,對其在工程中的活動范圍進行限定,建立警示標語進行告知,同時告知施工人員絕不可以捕捉野生動物和破壞植被。建立懲罰措施來強制保護生態環境,并要求相關執法人員嚴格按照要求來執行相關標準和規定。嚴格禁止各種不法行為給環境帶來的破壞性影響。施工后,對被破壞的植被進行審查,制定措施,對能夠恢復的植被要進行全面恢復,盡量保證原有的生態功能。
3.5水利工程建設中,融入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內容
建設水利工程過程中,不僅要保證在設計上體現出對大自然的尊重,還要將和諧發展作為主要的理念,并且為動植物的棲息創造良好的環境與條件。工程建設階段,需要考慮環保施工材料,需要考慮到一些環保方面的因素:首先要保證施工材料滿足技術要求,其次就是防止建筑垃圾會對原本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水利工程建成后,還要設計整套的環境影響檢測和反饋的意見,并且對生態環境進行跟蹤的評價,如果出現了不良的影響,就要及時的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并且將破壞的程度降到最小。
3.6建立生態補償機制
水利工程建設中,需要將生態平衡的破壞程度降到最低,還可以通過生態補償機制,使生態更加平衡,并且使經濟得到發展。而在實施生態補償機制時,則需要堅持誰破壞,誰來賠償的機制。對于生態補償的主體和范圍需要進一步明確,并且在對整個水利工程施工建設資金進行分配的時候,需要保留部分資金用于對當地生態環境的補償,來保證生態的平衡。另外,采取生態補償機制還能夠減少水利工程對環境的破壞,使當地經濟得到更加和諧的發展,充分發揮出水利工程的效益。
4確定好生態水需求量
在保證生物棲息地面積需求的基礎上,確定生態水的需求量。文章以某區域的生態系統組成來進行計算生態系統各個組成環節的需水量。必須根據田間的持水量進行計算該區域濕地土壤的需水量。而生物棲息地的水量需求數值,則需要根據魚類、鳥類在棲息地生活、繁衍對水基本的需求量來進行計算。水利工程建設完畢之后,濕地面積的組成主要是由河道和水庫水面面積兩部分組成的。要深入強化科研工作,對區域內的背景值、自凈能力和河道系統結構的調查研究。強化工程完工之后,工程對動植物棲息地生態環境帶來影響研究工作,深入研究每個群體和環境之間的互動、變化工作,爭取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理論上的支持。
5結語
水利工程建設中對水生態系統的影響一直以來都是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在這樣的背景下,探尋出其中的內在關系并且對其影響展開解析,能夠對解決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系統帶來的影響有所裨益。目前,中國水利生態環境系統的發展還存在不少問題,對社會、自然環境有著重要影響。所以,必須掌握其中最為關鍵的環節,找到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以推進水利工程建設的可持續性和水生態環境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成建.水利工程建設對水生態環境系統影響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24):50.
[2]唐宗樹.試論水利工程建設對水生態環境影響[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8(7):250.
[3]呂超,董巖巖.水利工程建設對水生態環境的影響分析[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8(12):136-137.
[4]徐佳.水利工程建設對水生態環境影響探索[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16):163.
[5]姜學文,夏虎成.水利工程建設對水生態環境的影響分析[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8(10):145-146.
作者:李寶英 單位:龍江縣河湖巡查管護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