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國有企業領導人經濟責任的審計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不斷發展,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地位十分顯赫。然而,國有企業領導人的經濟責任對國有企業的經營發展是不容忽視的。因此,對國有企業領導人的經濟責任履行情況的監督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需要建立一套健全完整的國有企業領導人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并且使其得到充分的利用。
關鍵詞:國有企業;領導人;經濟責任審計
一、國有企業領導人經濟責任審計
在當今時代的市場經濟體制下,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的社會經濟責任是指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在其任職期間內對所在的國有企業財政財務收支狀況是否真實存在、是否符合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展現在公眾面前的效益是否真實可靠等方面,以及作出的公司的重大經濟決策、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増值的目標所應當承擔的經濟責任。經濟責任是在我國特殊轉型時期,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制度環境的產物。在當今這個時代,我國財產的所有權和經營權相分離的體制下,國有企業領導人的經濟責任顯得更加重要。經濟責任審計,是對企業或事業單位的法定代表人在其任職時履行社會經濟責任狀況進行的審計。經濟責任審計意見是否合理不僅影響經濟責任審計結果的運用,而且直接影響國有企業領導人的選聘以及對國有企業領導人管理的監督。
二、國有企業領導人經濟責任審計的范圍及原則
國資委以及其他有管理權限的部門等,按照相應的法律法規,組織經濟責任審計小組對國有企業領導人的經濟責任進行審計工作。相關的審計工作小組按照國家和公司制定的相關規定,根據要求采用適當合理的審計方法和相關的審計程序,對國有企業領導人在其任職期間內企業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等是否真實,是否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經營效益以及國有企業的重大經濟決策等相關經濟活動,以及國有企業是否按照國家制定的相關的政策、法律法規等情況,采取相應合理的措施所進行的經濟責任評價活動。目前,我國對國有企業領導人員任職期間的經濟責任審計主要包括國有的獨資企業、國有資產占控股地位的企業以及國有資產占主導地位的股份制企業的法定代表人。對國有企業領導人的經濟責任審計除要遵循實事求是、客觀公證的審計原則和科學性、重要性、經濟性的審計原則外,還必須遵循以下原則。1、權責統一的原則“權責統一”是指依據其所擁有的權利賦予其相應的責任或者根據其所承擔的責任給予其相應的權利。國有企業領導人的權力和責任是相對應的。有了權力就會產生與之相對應的責任,同樣,有了一定的責任則就會產生相應的權力。在對我國的國有企業的領導人進行經濟責任審計時,要根據其權力對其經濟責任的范圍和內容進行劃分。2、適時性原則對國有企業領導人的經濟責任審計強調時間觀念,必須在規定的審計時間范圍內完成任務。否則,時過境遷,對國有企業領導人履行其經濟責任效果不大,甚至沒有任何意義。3、維護責任雙方利益的原則責任雙方的合法利益之間是不沖突的。經濟責任審計的基礎是維護責任雙方的合法權益。每個人的利益都是不容忽視的,這一原則要求我們協調好經濟利益關系,把各方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促進我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因此,要根據黨和國家制定的領導方針政策,對國有企業領導人開展經濟責任審計,監督其在享有權利并取得合法合理的利益的的同時,履行其應該履行的相應的社會經濟責任。4、相關性原則在進行經濟責任審計時,需要貫徹和落實相關性原則。相關性原則是經濟責任審計的關鍵,是指在對國有企業領導人進行經濟責任審計時,所制定的審計計劃、審計程序和搜集到的審計證據,都要與國有企業領導人的經濟責任履行情況具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以此來確定審計的重點。如果與國有企業領導人的經濟責任沒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均可不對其實施審計。
三、國有企業領導人經濟責任審計評價體系、特點
1、國有企業領導人經濟責任審計評價體系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決定了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的組成。為了對國有企業領導人進行經濟責任審計,需要設立相應的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來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人進行經濟責任審計。(1)貫徹落實并執行國家制定的宏觀經濟政策和相應的任務目標完成情況。現代會計、審計的靈魂是受托責任觀。確保國有企業領導人的受托責任能夠得到有效執行是國有企業領導人經濟責任審計的重要目標。(2)重大經濟決策情況。包括制定重大經濟決策的規范性問題以及重大經濟決策的執行情況。(3)財政財務收支及有關經濟活動的真實、合法、效益情況以及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情況等。(4)企業制定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執行的力度強弱以及執行是否有效的情況。國有企業制定內部控制制度的目的在于改善企業的經營管理狀況、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5)審計決定執行情況。審計決定是審計機關根據審計小組的審計報告作出的決定。認真執行審計決定,可以促使被審單位提高管理水平和經營能力,增加經濟效益。(6)國有企業領導人的廉潔從業情況。國家相關部門印發了《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廉潔從業若干規定》。規定國有企業領導人不能濫用職權,不能以自己的職務之便謀取私利,不能侵害公共的利益,所在的職務消費不能超支透支,要有良好的作風建設等。(7)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是指企業不僅要實現企業的生產經營目標、而且要在市場中確保領先的地位,又可以使國有企業在其行業競爭領域和未來的擴展經營環境中保持獨有的優勢、持續的盈利能力,并保持持續成長的能力。主要從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兩個方面對其進行衡量。定性指標主要對重大經濟決策、內部控制的建設情況以及廉潔從業三個方面進行考量。定量指標主要考察企業的經營效益、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以及從社會責任的角度評價國有企業領導人的經濟責任履行情況。2、國有企業領導人的經濟責任審計特點(1)審計方式多樣性。審計方式具有多樣化,按地點、組織方式、接納意愿、是否通知、按要求行為、審計手段、審計范圍等多種方式劃分。(2)審計對象是國有企業主要負責人。國有企業領導人的經濟責任審計對象是承擔相應的經濟責任的行為人,而不是承擔某些特定經濟責任的團體組織或管理層。(3)區別于財務收支審計和企業績效審計。財務收支審計反映的是企業的財務變動狀況和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果,主要對其與經營業務相關的財務方面等內容進行審計。財務收支審計時企業績效審計的基礎,企業績效審計,是指通過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全面分析和客觀評價企業的生產經營效果。但是,國有企業領導人的經濟責任審計是對國有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在企業任職期間時,根據其所擁有的權利,對其所擁有的經濟責任履行情況進行的審計評價。
四、國有企業領導人經濟責任審計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隨著社會主義經濟的不斷發展完善,我國國有企業在各個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也存在很多不容忽視的問題,與此同時,我國的國有企業領導人的經濟責任審計也存在很多的缺陷:1、國有企業領導人的經濟責任審計評價體系不健全雖然我國存在經濟責任審計體系,但是每個公司所面臨的情況不一樣,國有企業領導人所擁有的責任也不同。我們需要根據企業的制度確定其領導人相應的職責。因此,需要找到合理的經濟責任審計方法對其實施審計。所以,需要設立一套健全的經濟責任審計體系,以便更好地對國有企業領導人進行經濟責任審計。2、對國有企業領導人的社會經濟責任通常采用的事后審計,即離任后審計同會計一樣,審計也需要及時反映審計狀況。國有企業領導人離任后再對其進行審計,就缺乏了時效性,不能準確及時發現國有企業領導人存在的經濟責任問題。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合理健全的經濟責任審計制度,采用事中審計。也就是對國有企業領導人在任職期間進行審計,或者采用先審后離的制度,即對國有企業領導人進行審計后再讓其離任。3、經濟責任審計結果沒有被合理有效的運用“先離后審”的現象導致審計結果本身不會被有效利用,因此,也不會有太大的作用。同時,審計結果報送機關部門以后,審計結果也不會對外公布,使得審計起不到作用,缺乏明性,因此,也沒有起到應有的監督作用。4、缺乏業務能力強的專業審計高端人才審計是一項繁重且復雜的任務。需要審計人員在短時間內洞察到審計重點。然而,我國的審計發展時間短,而且缺乏高端的審計人才。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健全的審計人才培養體制,培養出適應時展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史元、石曰丹:國企領導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財會通訊,2016(31).
[2]楊子青:國企領導人經濟責任審計評價研究———以X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為例[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6.
[3]王宇飛:國企領導人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指標體構建及應用[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6.
[4]吳榕:國有控股企業負責人經濟責任審計研究———以A電力企業為例[D].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2016.
作者:田德新 袁鳳慧 李冰 單位:青島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