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業發展土地流轉經營模式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內容摘要】:農村耕地粗放式經營,農村土地流轉難、難流轉等現象普遍存在,農業“非農化”、“非糧化”現象突出,土地小塊化、小規模、粗放式、分散式經營已成為制約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障礙。本文就城市近郊農業發展與土地流轉進行探討,對當前的近郊農村發展有一定指導意義。
【關鍵詞】:農業發展土地流轉經營模式
隨著城市發展,近郊農業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一少部分土地已被城市工業化征用,而離城市較遠的農民為了掙現金收入進城或者外出打工,農村勞動力大量外流,年老的和年幼的在家留守,農村耕地粗放式經營現象嚴重,農村土地流轉難、難流轉等現象普遍存在,農業“非農化”、“非糧化”現象突出,土地小塊化、小規模、粗放式、分散式經營已成為制約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障礙。今后城市郊區農村土地有誰來種地、誰愿意種地、誰來組織種地等問題明顯化。農村土地流轉,培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土地流轉,培育經營主體是加快現代農業發展的方向
(一)中央地方政策好
培育經營主體必須要進行土地流轉,把整村或者整社分散的、小塊的、農民不愿意種植的土地集中起來,由村民委員會集中進行流轉,目前中央和地方有好的政策是多方面的
(1)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中辦發〔2014〕61號)。
(2)《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二條至四十三條,對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如,國家保護承包方依法、自愿、有償地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等。
(3)《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實施辦法》第九條承包方不得棄耕拋荒承包耕地。承包方暫時不能耕種的,應當委托他人代耕;代耕1年以上的,應當簽訂書面合同。承包方將承包耕地棄耕拋荒超過1年又不委托他人代耕的,發包方應當組織代耕。代耕期間,土地經營收益歸代耕者所有。第四十一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信息庫,及時公布流轉供求信息,提供業務指導和服務。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建立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有形市場。
(4)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規范有序進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意見(川辦發〔2009〕39號):在鄉鎮農村土地承包管理機構監督下,土地流轉雙方依法簽訂合同.
(二)土地流轉后,糧食適度規模經營國家有補貼
(1)種糧大戶直接補貼。耕種必須符合當地主要種植模式和技術要求,不得粗放種植。生產經營管理規范,統一耕種土地、統一購買農資、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銷售產品等。2015年補貼標準40-100元/畝,面積標準種糧大戶30畝以上,土地股份合作社200畝以上,家庭農場100畝以上,農民合作社300畝以上,產業化龍頭企業500畝以上。(2)農業擔保及貸款貼息。縣級成立農業擔保公司,對糧食規模經營主體提供貸款擔保和貼息。(3)重大技術推廣和社會化服務。
二、家庭承包耕地進行土地流轉與培育經營主體的好處
(一)穩定和完善了家庭承包責任制
當前的農村土地家庭承包責任制面臨著小規模經營與現代農業集約化的矛盾、按政策每戶社員戶享有土地使用權與按市場配置土地資源的矛盾、分散經營的小農生產與社會化生產的矛盾,耕地撂荒、“兼業化”、粗放式經營等現實問題。通過土地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有效穩定了現有土地承包關系,并保持長久不變。
(二)促進了農業發展方式轉變
土地規模經營能有效地促進土地、勞力、資金、技術、信息資源的優化配置,改變農業粗放經營的現象,最大限度地發揮農業資源的作用。有利于業主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實現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數量增長型向質量增長型轉變。
(三)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
規模經營大戶對農村道路、排澇灌溉、生產標準等農業基礎設施和生產過程有著更高標準的要求,規模經營大戶有條件、有能力對流轉土地進行投資改造,促進農業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
(四)促進了農業產業化
土地流轉帶動了糧食、蔬菜、經作、林業、漁業、養殖業和勞務經濟的發展。
(五)提高農業社會化組織程度
土地流轉及規模化帶動了植保、農機等一系列產前、產中、產后社會化服務的發展。有效地緩解社會化大市場與農民小規模生產之間日益突出的供求矛盾,解決政府“統”不了、部門“包”不了、單家獨戶“干”不了的難題。
(六)推進了產后加工和銷售服務
規模化將帶動農產品加工業的形成和發展,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值,形成產加銷,貿工農一條龍。
(七)提升了農業機械化水平
規模化帶動了農業機械化,通過機械化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勞動效率,節約勞力成本,做到了精耕細作,標準化生產。
(八)發展了勞務經濟
土地規模化后,外出務工的可以安心務工,不必擔心包產地無人種,在家務農的也就可以通過土地流轉,進行規模經營,以提高收入水平。
(九)加快了現代農業發展
我鎮已涌現出解放村世偉農業有限公司、潼川豆豉、涪城麥冬、、大興農機、鹽井村興盛源有機葡萄、解放村十里河塘、農家樂、金山村的領先者實業有限公司藥材、糧食種植等現代農業經營主體正在引進培育,示范和引導著潼川現代農業發展新趨勢。
(十)促進了農民持續穩定增收
發展規模經營能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業的整體效益、實現租金收入、勞務收入、分紅收益等多元化收入,和在土地流轉中,農民是最大的受益者,坐收租金。
(十一)社會化服務組織正在興起
如潼川鎮新秀農化專業合作社的農戶小麥、水稻病蟲害統一防治;大興專業合作社的農機服務等對農戶有助農幫助,農戶可以少做農事或者不做,同時降低生產成本。
三、目前經營主體模式
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核心,是推進農業轉型升級和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力量。
(一)專業大戶
商品糧和大宗農產品的主要生產者。
(二)家庭農場
主要是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以農業為收入來源的農業經營主體。租期或者承包期在5年以上且土地經營面積達到50畝或者100畝。經營者有技術會管理,在當地有示范帶頭作用。
(三)農民專業合作社
是在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同類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或者同類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聯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經濟組織。他是以其成員為主要服務對象,提供農業生產資料的購買,農產品的銷售、加工運輸、貯藏以及與農業生產經營有關的技術信息服務。
(四)種糧大戶
是自己有承包地或者流轉有30畝及以上的自愿種植糧食的大戶,即小春種植小麥,大春種植水稻、玉米的大戶。農戶也可以把自己沒有能力耕種的土地寫協議請大戶代耕代種。
(五)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
目前已經發展起來有的植物保護服務和農機服務。他們一方面為農戶的大小春生產的小麥、水稻、玉米提供統一病蟲害服務,農戶給一部分務工費用,另一方面是有償方便為農戶機播機收服務,降低勞動成本。從這些方面可以看出農村進行土地流轉,培育種植、養殖經營主體是農業發展的需要。要使農業加快現代化進程還應該做好多方面工作。一是把農村土地集中進行流轉還需要提高農戶生產意識、把農戶自己種植土地和進行流轉效益進行多方面比較。二是流轉后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沒有發生改變。三是土地進行流轉后農戶也可以外出或者幫助流轉大戶打工掙錢。四是有條件的地方進行土地整改,加大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五為美麗的新農村建設加快步伐。
作者:李建蓉 單位:四川省三臺縣潼川鎮農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