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推進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措施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是我國的基礎產業,我國的社會發展也需要農業基礎的支持。農民依靠肥沃的土地獲得經濟利益,以此來解決生計問題。農民的生活得到保證,我國社會的發展才能更加穩定。對農業進行經濟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農民的收入,讓農民的生活更加美好。本文對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進行分析,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國農業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措施
隨著經濟與互聯網的發展,我國農業也要緊跟時代的步伐,提高農業信息化建設水平,促進我國農業快速穩定發展。農業是一國之本,工業的發展也要依靠農業的支持。同時工業實現現代化之后也可以帶動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實現我國產業的均衡發展。目前,我國的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已經處于準備階段并對農業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但是目前的農業信息化建設仍然處于初級水平,依舊需要相關人員的不懈努力。
一、目前農業經濟發展形勢
(一)農業現代化從本質上看我國仍然是農業大國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農業發展與這些國家還存在一定的距離。所以政府要利用政策與制度提升對農村的支持力度,讓工業進一步促進農業的發展。利用城市帶動農村戰略,實現共同進步。我國處于發展中國家的這一事實是前提,要追趕發達國家就要重視農業的發展從農業現代化入手促進我國的農業現代化進程。農業現代化的好處就是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效率,讓農業生產投入較少的勞動力與生產要素獲得更多的產出,進而提高我國農業在世界上的競爭力。
(二)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可以讓農業信息共享,是實現農業經濟科學管理的基礎手段。通過信息處理,農民之間可以實現資源和技術共享,在對農業相關活動進行管理時可以更加方便高效。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可以將研發出的科技手段、農民耕種經驗、管理流程實現網絡化運作。加強耕種經驗的交流可以為農業技術的發展奠定基礎。并且可以實現生產、銷售、管理等環節的實施跟蹤,促進農業可持續高效向前發展。
二、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與存在的問題
(一)重要性探討農業的信息化建設可以推動農業技術的發展,信息共享可以將農民聯系在一起,最后實現產業效益的增加。隨著科學技術的普及,農業研發成果可以與計算機技術相連接,農業生產研發成果可以以更加快的速度應用到農業實踐中,最后轉變為農業生產力。農業生產利用信息化可以改變農業的資源配置,與其他行業的交流會更加密切,信息交流的頻繁可以是農業資源的得到有效利用,最后實現農業經濟最大化。農業信息化建設可以對資源進行有效整合,整合分散的生產模式、分散的生產結構、分散的銷售渠道,提高農業產品的品質最后提高農業的商品質量和競爭力,是農產品在市場上獲得更多消費者的喜愛。提高農業產品可信度與消費者的信息。農業信息化建設還可以便于農業信息與技術的收集與整理,最后服務于農業生產領域,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
(二)存在的問題一是我國信息化建設目前存在的問題是對這一項發展的投入資金不足,且有些地方對農業的發展還不夠重視。二是我國雖然已經普及了義務教育但是多數地區的農業生產管理者的文化水平依舊不高,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對計算機的使用更不利于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發展。并且由于初學者本來對計算機的掌握程度很低,加上在學習上碰到的困難會更加降低這些人的學習積極性。三是各地政府沒有認識到農業經濟管理的重要程度,缺少對信息服務體系的了解,單方面認為農業信息化建設對農業生產并沒有多大好處這就導致了政府管理人員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缺乏主動性。人們可以通過網絡了解到各種各樣的知識,但是網上關于農業知識的問題還處于資源匱乏的狀態,這就導致人們想要查找農業相關知識問題卻無法從網上得到全面的知識。我國對網絡化農業生產管理不僅缺乏系統的農業知識,而且還缺少對國外相關農業信息的分析與比較。同時,信息源的采集工作不到位,沒有統一的采集標準和規范。加上信息傳播渠道狹窄,無法將信息大范圍的推廣這些都對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發展增加了阻礙。
三、推進信息化建設的有利措施
(一)進行科學合理規劃我國在建設農業信息化過程中,要根據自身國情制定合理的發展步驟,并做出切實可行的農業經濟管理規劃和發展方向。盡量在投入較少資金的情況下做出最高效率的工作結果。同時在工作過程中要合理安排每個工作人員的工作,避免工作重復做到合理分工全員參與。
(二)培養相關技術人才地方政府在建設相關農業信息化系統過程的同時也應該注意培養這方面的人才,政府可以組織農業工作者到示范性基地進行觀摩學習請專家來講解種植培育的知識,以此用來提高農業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之后可以將專家指導的視頻和文字信息到網上,與其他地區的農業工作者資源共享,為農民提供科學的農業知識。注重培養農業管理和技術人才,加大人才吸引力度,可以利用提高待遇的方法來吸引其他地區的人才到本地工作,同時還要重視本地區的人才,防止地區人才流出。最后鼓勵農民積極參與學習,最后實現農業增產增收。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農業的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仍然處于起步晚、阻礙多、難度大的階段。在發展過程中要積極利用科學技術等現代先進手段,讓資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時政府要提高對農業的重視程度,派專業人士去農業落后地區提供技術支持,提高農業工作者的技術知識儲備。而完善農業信息化建設要充分發揮政府的職能,這才是適合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根本途徑。
參考文獻
[1]張林.推行縣區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探討[J].中外企業家,2020(03):62.
[2]王競.電商時代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0(01):136-137.
[3]徐楊.農業現代化建設中的經濟管理問題與對策分析[J].輕紡工業與技術,2019,48(12):168-169+172.
[4]韓松巖.新農村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的策略[J].江西農業,2019(24):135.
[5]王輝.農村農業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J].農家參謀,2019(24):29+46.
[6]田幸吉,王月.芻議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J].吉林農業,2019(23):51.
作者:陳愛君 單位:東營市河口區新戶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