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血液凈化腎病血管通路臨床護理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對血液凈化的腎病患者血管通路的臨床護理分析。方法選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接受血液凈化的腎病患者66例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法分為常規組(33例)與分析組(33例)。常規組采用常規護理,分析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增加血管通路護理,分析比較2組的血管通路維護、配合評分情況及并發癥情況。結果常規組的血管通路維護評分(83.26±1.34)分、配合評分(82.56±1.38)分,明顯低于分析組的(95.89±1.54)分和(96.77±1.55)分(P<0.05);常規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2.86%,分析組并發癥發生率為5.7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行血液凈化的腎病患者采用血管通路的臨床護理具有顯著效果,可明顯保持血管通路正常,減少血管通路發生感染、堵管、血腫等并發癥情況,提高患者護理配合度,改善生活質量。
[關鍵詞]血液凈化;腎病;血管通路;護理
腎病是指患者機體受到內外界多種致病因素影響失去了機體自身的平衡,致使臟腑氣血功能失調,進而引起的疾病[1]。血液凈化是指通過凈化裝置將患者血液中的致病物質除去凈化后再將血液引回患者體內的有效治療方法[2]。因患者在接受臨床血液凈化治療時易出現血管通路并發癥情況,進而對治療效果造成影響,因此,本院需為腎病患者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服務,從而達到提高患者療效及安全性的目的[3]。鑒于此,本次研究就對血液凈化的腎病患者血管通路的臨床護理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
于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腎病患者中選取66例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法將其分為:常規組(33例)與分析組(33例)。常規組男性15例,女性18例,年齡為55~75歲,平均年齡(65.02±2.02)歲;慢性腎炎者11例、糖尿病腎病者7例、高血壓腎病者4例、急性腎炎者5例、腎小管間質病變者3例、原因不明者3例。分析組男性14例,女性19例,年齡為55~74歲,平均年齡(64.96±2.00)歲;慢性腎炎者10例、糖尿病腎病者8例、高血壓腎原因不明者2例。將2組患者性別、年齡、疾病類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征得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同意的情況下簽署《知情同意書》,受本院倫理委員會監督。
1.2方法
常規組采用常規護理,對患者的生活習慣進行干預,糾正患者不良生活習慣。分析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增加血管通路護理,具體如下:⑴心理護理:患者因長期接受透析治療,會因為憂心住院費用及病情而產生焦慮、抑郁、煩躁等心理負面情緒,護理人員要及時疏導患者心理情緒,減輕其心理負擔壓力,克服負面心理,提高戰勝病魔的信心。⑵置管護理:醫護人員要嚴格執行無菌化置管操作,隨時觀察其創口是否有滲出、出血、紅腫、導管滑脫等情況,要嚴格消毒周圍創口,定期更換無菌紗布并固定妥善。⑶動、靜脈內瘺護理:行造瘺的手臂不可再監測血壓和行靜脈穿刺,且要根據患者病情考慮停用降壓藥,以確保血流量足夠。透析后患者要絕對臥床休息1d,指導其用造瘺肢體做握拳動作、腕關節運動等,加快靜脈血液回流。還可給予低分子右旋糖酐進行擴容來改善循環,預防內瘺堵塞。要密切觀察內瘺通暢問題,袖口包扎要適當,不可過緊,不可連接兩頭的膠布粘貼,以防因肢體腫脹造成內瘺受壓。⑷血液凈化結束拔針護理:可使用壓迫止血方法,在能觸及動脈搏動又不出血情況止血,進針的血管處為壓迫位置,可壓迫20min,不宜過長,避免形成血腫及內瘺堵塞。⑸血液凈化后敷白蘿皮時護理:可在患者血液凈化完后的第二日使用毛巾熱敷皮膚創口,并外敷生白蘿片,以此來改善血管通路。
1.3觀察指標
分析比較2組的血管通路維護、配合評分情況及并發癥情況。⑴血管通路維護評分、配合評分總分100分,得分越高越好。⑵觀察2組發生感染、堵管、血腫等并發癥情況。1.4統計學處理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采用百分率(%)表示計數資料,行χ2檢驗;采用(±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若P<0.05,則說明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2組的血管通路維護和配合評分情況
常規組的血管通路維護評分、配合評分明顯低于分析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比較2組的并發癥發生情況
常規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22.86%,分析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5.7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3討論
腎病為臨床常見腎臟疾病,其主要表現癥狀為排尿異常、尿量異常、腰痛等,若不積極治療,患者其他內臟器官可能會受到影響,甚至會對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脅。目前臨床主要采用血液凈化作為有效治療手段之一,但因其易引發血管通路并發癥,而血管通路又為血液凈化質量保障的關鍵,故而需配合優質的護理來達到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的目的[4]。本次常規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22.86%,分析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5.71%,前者明顯高于后者(P<0.05)。本文研究結果與金海姣[1]等人研究報道結論一致。因常規護理無法達到臨床護理的理想效果,而血管通路護理通過心理護理,讓了解到相關疾病治療信息,擺正其面對治療的心態,提高其治療依從性,讓患者以最佳的心態配合治療。隨后對其進行穿刺護理,在嚴格遵守無菌操作穿刺要求的情況下,選擇有利于以后反復穿刺處進行,也減少了對其他血管的損傷。同時還對其進行置管護理,針對創口進行嚴格消毒,確保創口無感染、血腫情況,保護血管通路功能正常。本次常規組的血管通路維護評分、配合評分明顯低于分析組(P<0.05)。對行血液透析的腎病患者采用血管通路護理能夠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因血管通路護理可通過動、靜脈內瘺護理、血液凈化結束拔針護理及血液凈化后敷白蘿皮護理等有效護理干預,來確保患者動靜脈血流循環正常、血流量充足,改善血管通路,防止出現血管狹窄、感染、出血情況,以免造成血管內瘺堵塞及肢體腫脹,進而影響治療效果甚至加重病情進展[5]。綜上所述,對行血液凈化的腎病患者采用血管通路的臨床護理具有顯著效果,可明顯保持血管通路正常,減少血管通路發生感染、堵管、血腫等并發癥情況,提高患者護理配合度,改善生活質量。
4參考文獻
[1]金海姣,倪兆慧.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臨床應用現狀分析[J].中國血液凈化,2016,15(1):39-41.
[2]蘇亞蘋,蔣娟,張曉娟,等.自制多功能血管通路固定裝置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7,14(A2):400-401.
[3]魏曉瓊,陳學蘭.兒童血液凈化治療中血管通路的建立方式及效果評價研究現狀[J].護士進修雜志,2016,31(7):603-606.
[4]余姝,華琴,朱文芳,等.透析前慢性腎臟病門診管理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益處[J].中國血液凈化,2018,17(8):30-34.
[5]黃社全,黃培喜,李芝嬋,等.血液凈化患者血管通路使用情況及原因分析[J].中華腎臟病雜志,2016,32(6):461
作者:白春紅 單位:南陽豫西協和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