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會計信息失真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會計信息是企業經營中的關鍵,會計信息在企業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企業會計工作中需要保障信息的真實性。但目前企業會計信息面臨失真的問題,會計信息失真對企業影響很大,本文主要分析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以及相關的對策。
關鍵詞:企業;會計信息;失真
引言
企業是國家經濟建設的主要對象,我國經濟建設的過程中離不開企業,企業推動了國家經濟的發展。企業為了保持良好的發展,應該把會計核算當做一項重要的內容,利用會計核算規范企業的經營;企業會計核算中經常會出現信息失真的問題,這就會影響會計信息的應用。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有很多,會計信息失真會直接影響企業的經營,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來解決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這樣才能保障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
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是因為會計制度有不完善的地方,會計制度引起會計信息規則性失真,進而影響會計信息在企業中的應用。本文列舉了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幾點原因,如下:
(一)會計準則認知不夠企業對會計準則認知不夠,會計信息中有諸多不確定、不充分的因素,這就引起會計信息失真[1]。企業在會計準則方面認知不夠是由兩點原因引起的,分別是:(1)會計準則起草為保密的過程,會計準則的研究報告為不完全公開的狀態,而且會計準則征求意見稿也沒有公開部分,致使企業無法把自身的實際情況與會計準則聯合起來,企業會計信息就會出現失真的問題;(2)會計準則制定期間很少會有企業類型的人員參與,也就說明與企業利益相關的人員很難參與到會計準則制定中,會計準則中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片面性,無法滿足企業會計核算的所有要求,進而引起信息失真的問題。會計準則認知不夠的必然結果就是引起會計信息失真,增加企業會計核算的困難度。
(二)會計制度不完整隨著我國市場經濟改革,企業經營手段有明顯的改善,企業已經擁有了足夠的自主性,企業變革期間也要實現會計工作的改革,會計核算、會計制度等都要具備自主性,這樣才能滿足企業的根本需求[2]。企業之間存在差異要求會計制度也要做到多樣性,會計制度多樣化才能為企業會計工作提供合適的選擇,會計制度不完善就容易在企業中誘發信息失真的問題。企業中所有的會計工作都是由會計人員完成的,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力以及處理能力是企業較為關注的,會計制度是保障會計人員專業性的前提條件。會計制度本身存在不完整的問題,會計制度不能為會計人員提供專業指導,進而會計人員也不能為企業會計工作提供專業服務,再加上會計人員對會計制度有不同的理解,企業經營中同一項會計工作會出現不同的結果。會計制度不完善引起了會計信息失真以及不科學的問題,進而影響其企業會計工作的質量。
(三)會計信息不規范企業中會計信息不規范是指會計工作中未明確規定披露的信息,進而造成會計信息失真[3]。企業會計工作中會計信息不規范的幾點表現,有:(1)會計工作中有一些重要的信息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披露,這部分信息沒有及時披露,或者時未按規定時間披露,導致會計信息傳播的過程中有時滯性問題,此類問題較容易造成信息的非法處理,引起不正當競爭,降低了會計信息的質量,造成會計信息失真;(2)會計制度中缺乏信息披露的規定,企業中現有的會計制度中,很少有與信息披露相關的規定,部分企業會計制度中根本沒有信息披露的相關規定,企業沒有參考的依據,無法對會計工作做出正確的判斷,因此在會計工作中就會出現信息失真;(3)企業中會計信息披露的規定缺乏可操作性,企業中雖然具備信息披露的規定,但是這些規定沒有實質的作用,不能規范企業會計工作中的信息披露,也會出現信息失真的問題。
(四)新舊會計法規矛盾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內部環境、外部環境都發生了明顯的改變,企業受到市場經濟的影響調整了會計核算的標準,然而企業同一項會計核算中存在著新舊標準,而新舊標準之間的差異和矛盾就是引起信息失真的原因。企業中會計新舊法規矛盾引起諸多會計工作不協調,比如基本會計準則、具體會計準則以及行業會計制度中,通用法規中就會有差異點,法規差異會在企業會計工作中造成信息失真,嚴重影響著企業會計工作的實施。新舊會計法規矛盾在會計信息失真原因分析中不能忽視,主要是因為現階段企業會計核算處于改革的階段,很多新舊會計法規并存,所以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經營判斷會計法規的使用,積極預防會計信息失真。
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預防措施
結合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例舉企業中預防會計信息失真的幾點措施,具體如下:
(一)準確認知會計準則我國應該推進會計準則的制定工作,規范會計準則的制定流程,提高會計準則的質量。企業經營中需準確認知會計準則,企業應該積極學習我國已經對社會公開的會計準則,也就是掌握現有會計準則中的內容;企業中會計工作人員應豐富自身的經營,學習國內外成熟的工作案例,站在企業的角度上理解現有會計準則,準確認知會計準則[4]。會計工作人員深入理解會計準則,能夠把會計準則與企業經營利益結合起來,預防會計信息失真。我國在制定會計準則中應該增加征求意見稿的對象,同時擴大征求范圍,審核一些企業的資質,盡量地讓企業參與到會計準則的制定中,這樣才能讓會計準則更加符合企業經營的實際情況,最大化的預防會計信息失真。我國制定會計準則時應該嘗試著實現透明化,讓企業意識到會計準則對自身的有利影響,除此以外會計準則透明化,也能樹立企業的風險意識,保障會計信息在企業中的真實性,進而預防會計信息失真。
(二)積極完善會計制度會計工作中應積極完善會計制度,降低會計制度中不確定的成分,會計制度中盡量不要出現模糊定義,明確會計制度中的規定,這樣才能防止會計制度在企業中出現信息失真的問題[5]。會計制度中的一些條例,完善時應該給予精確的解釋,一款制度中的所有定義都要逐一解釋,會計制度越詳細越能預防會計信息失真。會計制度是企業會計工作的參考標準,為了避免會計工作人員誤解制度含義,讓會計信息真實性,會計制度中同類解釋的條款應該減少,應避免同類條款的可選擇性。會計制度完善后將為會計人員提供獨一的判斷標準,以此來保障會計信息真實、可靠。企業會計失真預防對策中,除了積極完善會計制度,還要完善內部審計制度,內部審計制度具有預警的作用,其為企業經營的一項預警機制,監督企業會計核算工作,維護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三)全面規范會計信息我國會計準則及會計制度中的各項會計信息都要做到規范性。企業會計工作中已經意識到信息規范的重要性,非常重視規范信息的應用[6]。我國會計制度中為了規范會計信息,預防會計信息失真,應該按照原則執行信息披露,確保公開信息的規范性,把披露信息與未披露信息充分的結合起來,尤其是強制披露和自愿披露的信息,信息之間結合起來才能做到會計信息的關聯性。企業會計工作人員根據披露的會計信息落實會計工作,既能滿足企業經營的需求,又能預防會計信息失真。
(四)明確會計法規內容企業會計工作中應明確會計法規的內容,特別要明確企業自身所使用的會計法規[7]。企業為了預防會計信息失真就要明確會計法規的內容,以便根據市場經濟體制的需求規劃企業的經營方案。企業明確會計法規的內容,就能更加適應多變的市場環境,應對市場變化。企業面臨新舊會計法規,必須要選擇適合自身的法規標準,這樣企業會計工作中才具備唯一的判斷標準。企業中明確了會計法規的內容,保障會計信息的權威性,這樣才能維護信息真實、合理,解決信息失真的問題。
結束語
企業經營與發展的過程中面臨著很大的市場競爭力,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需要積極地發展,這樣才能維護企業的穩定性。企業發展時為了實現穩定性、可靠性,應該合理規劃會計核算工作,全面保障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根據現今企業中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本文總結了幾點預防會計信息失真的對策,以此來保障會計信息的有效應用,維護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參考文獻
[1]吳勝騰.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其對策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0(13):141-142.
[2]陳璇.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危害及其對策[J].山西農經,2018(05):84-85.
[3]高莉.淺談民營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其對策[J].中外企業家,2015(04):167.
[4]郭軍政.企業會計信息失真及其對策[J].赤子(上中旬),2014(20):115-116.
[5]王繪琳,劉強.企業會計信息失真及其對策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4(04):141-142.
[6]黃震.淺談企業會計信息失真原因及其對策[J].科技創新導報,2018(19):132+134.
[7]潘旭兵.淺論企業會計信息失真原因及其對策[J].消費導刊,2018(05):85-86.
作者:談海英 單位:宜興市杰筑建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