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會計集中核算在工會財務工作中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自浙江省總工會會計核算中心成立以來,省總工會財務部不斷強化對會計核算中心的業務指導,使其在全面加強預算編制、執行和績效管理,規范工會經費收管用,嚴格會計核算標準執行,防范工會資金資產管理風險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隨著工會財務改革的逐步深化,會計集中核算模式有待進一步優化和提升。本文圍繞浙江省總工會實行會計集中核算的工作實踐、取得的成效和存在問題,提出優化完善建議。
一、會計核算中心基本情況
會計核算中心隸屬浙江省總工會直屬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浙江省職工服務中心(浙江省職工對外交流中心),省總工會財務部是會計核算中心業務指導部門。目前,納入會計集中核算的單位共有14家,主要包括省總工會機關、駐會產業工會、部分直屬事業單位及學會、協會、基金會。在會計核算中心中,各單位保留賬戶,由核算中心對資金進行集中管理,按照預決算管理體制不變、資金的使用權和審批權不變、會計主體法律責任不變和經費收繳管理體制不變的“四不變”原則,實行分戶核算。專業人員情況。會計核算中心現有工作人員6名,其中會計3名(含中心主任),出納3名;1人具有副高級會計師職稱,4人具有中級會計師職稱,1人具有初級會計師職稱。主要工作職責。會計核算中心的主要職責是:認真貫徹執行國家財經法律法規,研究制訂核算中心內部管理辦法和工作業務流程;根據各項會計制度,科學組織會計核算,真實完整地記錄和反映集中核算單位資金收支情況和財務狀況,實施財務監督;及時提供有關會計信息資料,為核算單位進行財務分析、編制年度預決算等工作提供數據支持;負責集中核算單位會計資料和會計電子檔案的整理、裝訂和保管工作;協助和配合集中核算單位接受省財政廳、省審計廳、省總工會經審辦和省總工會財務部的監督檢查,并對會計信息資料負有保密責任等。
二、會計核算中心取得的成效
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提升會計工作質量。首先,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后,各單位精簡了財務人員和財務機構,由單位具體經辦人到核算中心報銷結算。核算中心通過整合會計稽核、網銀支付、賬務處理、預決算申報等崗位職能,在不相容崗位相分離的原則下,做到一人多崗、一專多能,提高了工作效率,優化了人力資源配置,有效地降低了運行成本。其次,納入集中核算的單位所執行的會計制度涵蓋了工會會計制度、政府會計制度、小企業會計準則和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等,原先分散型會計核算往往由于各單位內部核算的標準、要求以及財務人員對制度的解讀不統一,造成會計核算不規范,導致財務會計信息出現差異。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后,核算中心執行統一管理標準,從省總工會財務部到各單位內部層層把關,科學管理,規范了會計基礎工作,嚴格了會計核算制度和程序,大幅度提升了會計工作質量。規范辦公運行機制,有效遏制違規行為。核算中心采用“大廳服務,柜組作業”的運行機制,使會計業務處理過程更加公開、透明,“陽光作業”擴大了財務報銷人員的知情范圍和政策知曉度,有效遏制了違規行為發生。在會計檔案保管方面,納入集中核算的單位全部會計檔案由核算中心統一裝訂并歸檔到省總工會檔案室,因工作需要查閱會計檔案的,須由核算中心財務人員到省總工會檔案室辦理查、借、閱手續,由此建立起監督制約的屏障,有效杜絕了修改會計檔案信息的可能性。嚴把預算執行關口,提高經費使用績效。會計核算中心通過不斷梳理并優化業務流程,促進責任落實到位,使預算執行審批與財務支出審批更加緊密銜接,更好地配合省總工會財務部在預算支出審批上加強控制,增強預算執行結果的真實性、完整性和時效性。在預算執行過程中,核算中心嚴格對照各單位下達的年度預算指標和采購指標,強化“無預算不支出,有預算不超支”的管理意識,嚴格預算執行監督。同時,定期開展預算執行情況分析,編制分析報告,提高工會經費使用績效。參與內控制度建設,推動審計整改到位。會計核算中心主動接受省總工會財務部的業務指導,積極參與省總工會內控體系流程設計和制度修訂完善,進一步發揮會計控制在內控體系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同時,配合省總工會財務部積極落實內審、外審整改責任,做到審計發現問題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反饋,切實推動審計整改到位。以2021年為例,核算中心全年配合省總工會財務部完成各類審計23項,做實審計整改“回頭看”,督促集中核算單位完成整改事項21項。運用財務一體化軟件,提升會計核算質量。在省總工會財務部的統一部署下,會計核算中心從2015年開始使用財務軟件至今,歷經2次迭代升級,豐富了財務核算、工資管理、報表管理、資產管理、經費管理和預算管理等模塊功能。運用財務軟件,核算中心每月推送財務分析、預算執行進度分析等報表,不僅使各單位及時了解自身財務狀況,還方便了省總工會相關業務部門隨時掌握和抓取會計信息,為領導層決策提供數據支撐。延伸財務監管手臂,促進財務規范化建設。2017年至2020年,省總工會實施財務委派制度,抽調核算中心3名財務人員到未納入省總工會會計集中核算的3家直屬事業單位擔任財務主管和財務部經理。通過長駐委派單位,直接參與所在單位財務活動,實現了監督權和經營權相分離,使監督職能貫穿財務活動各方面、全過程。委派期間,會計核算中心3名財務人員協助所在單位建立健全了財務制度,規范了會計核算行為,幫助解決了歷史遺留問題,有力促進了省總直屬事業單位財務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建設。
三、會計核算中心在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監督環節存在盲點。目前,會計核算中心財務人員由于脫離各單位的實際經濟業務,無法全面了解各單位業務運行的具體情況,不能準確掌握其業務開展的重點和細節,且各單位前來辦理報銷手續時,均是在經濟業務行為發生之后,核算中心財務人員只能對照各單位年度預算指標和財務支出審批管理辦法,判斷報銷單據是否齊全、支出有無超標和超范圍、支出是否符合相關政策規定,這種監督審核,實質上只能是以單據論證單據。信息化程度有待提升。為了不斷適應工會財務深化改革的需要,會計核算中心在原有的工作基礎上,增加了全國總工會預決算申報、省財政預決算申報、財政資金申請、電子票據歸檔等新職能。隨著2022年1月1日新《工會會計制度》全面實施,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成為會計核算重點。現有的財務軟件無法完全滿足實際工作需要,有些模塊之間相互獨立,不能實現“大數據”實時共享和分析,數據的上報、歸集和匯總還依靠人工來完成,突顯出核算中心財務人員不足的短板。會計主體責任界限不清。在會計核算中心運行過程中發現,一些單位對核算中心具有一定的依賴性,從而忽視了自身的主體責任,導致會計主體責任界限不清,認為會計工作相關材料和流程都應由核算中心來負責,單位經辦人只負責辦理報銷業務,對提供的報銷附件資料是否完整、報銷的經濟業務事項與本單位的制度條款是否相符、關鍵財務信息是否真實可靠、財務結報是否及時等關注不夠,沒有真正做到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四、提升會計核算中心效能的建議
強化監督職能。建立會計核算中心的初衷是規范工會經費支出,降低財務風險,從源頭預防腐敗。核算中心財務人員要突破“代理記賬員”思維認知,強化監督職能,對各單位內部經濟業務進行了解和必要的參與,借助會計核算掌握各項業務活動的合理合法性,結合預算執行情況及時向單位反饋存在的問題,為各單位的經濟決策提出合理化建議,有效防范財務風險。加快信息化建設。構建財務一體化平臺,是轉變會計核算中心職能的關鍵。要通過開發或迭代升級采購業務平臺、人事工資系統、固定資產管理系統、銀企直聯、電子票據系統和電子會計檔案系統,在核算軟件中嵌入對接預決算報表生成功能,實現預算、采購、結算、賬務處理、報表生成、數據查詢及分析一體化,貫通財務數字化平臺功能,推進界面集成、接口集成,進而提升會計信息質量,使會計人員從繁雜的核算業務中脫離出來,實現由核算向管理的轉型。明確主體責任。一方面,各單位要明白自身仍然是會計責任主體,明確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財務管理工作負有直接責任,加大財務管理力度,健全完善并嚴格執行內控管理制度。各單位經辦人不僅僅是原始票據的“傳遞員”,還要掌握基本財務知識,熟悉本單位業務。另一方面,會計核算中心應加強與各單位的溝通交流,確保會計信息數據的準確性和實效性。加強隊伍能力建設。會計核算中心財務人員要及時了解和掌握最新的財經法規、稅收政策和新《工會會計制度》,積極參加相關業務培訓,不斷更新現有的知識儲備,提高財務管理水平,提升綜合業務能力和職業素養。會計核算中心要在內部建立定期輪崗制度,促使每一位財務人員熟悉全業務流程、知曉全鏈條程序,促使工會財會人員從核算報賬型向管理參謀型的角色轉變。
作者:黃穎 單位:浙江省職工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