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教學評一致性理念下數學教學策略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教學評一致性指的是教學、學習以及教學評價的結合,通過構建教學評一致性的教學體系,有利于完善教學目標,保證教學設計的合理性,并以此為基礎結合新課程改革要求,合理掌握相應的教學原則和評價方案,保證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的多元化。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更科學的指導方案。本文主要對教學評一致性的內涵以及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學評一致性的應用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教學評一致性;初中數學;數學教學
通過分析近年來課程改革工作的開展情況,當前初中數學課程標準中的大部分理念已經得到認同,受到學生和教師的認可。但是從教學理念和實踐的實施情況來看仍然存在不統一的情況,教學目標設置不合理,與課程標準間存在較大的差異。教學活動評價片面、隨意,沒有結合新課程標準。在這種情況下必然會導致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方向難以把握和確定,學生付出巨大努力后仍然難以獲得相應的收獲。
一、教學評一致性理念的概述
教學評一致性中的教指的是教師的教學,包括教師制訂教學目標,整合教學內容,組織教學活動以及引導學生接受和掌握知識等;學指的是學生的學習,包括學生制訂學習目標,對知識的掌握以及合理利用學習方法進行自主探究等;評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第一個方面是從教師教學質量方面的分析,第二個方面指的則是從學生學習效果方面的分析。教學評一致性具體來說就是將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以及教學的評價標準相統一,并使三者具有較強的相關性,簡單的來說就是教的內容、學的內容以及考的內容需要是一致的。怎么教學,如何學習以及如何考核也需要保持一致。但是這里面所說的一致并不是要求必須要完全一樣,這三個方面在語言表述以及實際效果間必然會存在一定的差異。
二、教學評一致性理念下的初中數學教學難點
教學評一致性理念下最重要的內容是對三者間一致性標準的制訂,也就是如何確定三者是一致的。教育工作是一項意向和目標比較明確的活動內容,在教學中必須要具有清晰的目標開展教學設計,教學活動和教學評價,保證初中數學教學的意義。因此,在教學評一致性的判斷中,需要確定三者能否統一。為了保證教學評一致性,必須要完善教學目標,合理引導教學工作的開展。從三者的關系來看,教師教學以及學生學習要想保持目標一致是可行的,不會存在任何疑義。學生的學習需要在教師教學引導下進行,但是學校效果卻不完全由教師決定。從教師的角度來說,結合教學目標,合理開展教學設計、組織教學活動是保證教學評一致的關鍵。從教學評價方面來看,當前大部分教師并無法參與到教學評價的設計工作中,但是卻需要在教學評價的約束下開展教學活動,為了能夠更好地滿足教學評價要求,只能將教學評價作為教學目標。這種教學目標的設定方式對于教學活動來說存在本末倒置的問題,無法滿足教學目標要求。當前教學改革工作中為了有效改善這個問題,要不斷地對教學目標和教學評價進行完善。同時從教師的評價情況來看,檢測學生教學目標,并對診斷教學問題,首先需要對自身教學問題進行判斷,并結合教學問題優化教學工作。簡單來說就是教學評價有利于為教師的教學情況提供反饋功能,促進學生對教學目標的實施。這也說明在教學目標的設置中,需要根據教學目標的設定合理設計教學評價方案,才能夠實現教學評一致性的要求。
三、教學評一致性理念下的初中數學教學策略
(一)加強對初中數學學習目標的細化和統領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探究,意識到教學目標的明確是保證教學評一致性的基礎,如果教學過程中缺乏清晰的教學目標,將會導致各項工作開展過程都缺乏統一的依據,無法實現一致性。在傳統教學中雖然會設置課程教學目標,但是大部分教學目標與教學實踐存在較大的區別,表面化問題較多,大部分都只停留在教師的教案上,難以在課堂上表現出來。教師在教學目標的設置中也難以指出設計的依據。因此,在教學評一致性教學設計中,教師必須要了解教學目標的重要性,并結合課程內容、學生學情以及新課改要求等合理設計教學目標,并細化教學目標。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中需要明確學生學習的起點以及達到的學習程度等。并確定如何將教材中的教學資源有的放矢地應用到教學工作中,或者確定是否需要引入課外教學資源。最后在教學目標的設計完成后要對教學目標的可行性進行分析,明確教學目標的核心地位。比如,在學習《生活中的立體圖形》這部分內容中,主要的內容為引導學生觀察立體圖形,了解不同立體圖形的差別和特點。因此,結合新課程改革要求,在知識與技能教學目標的設計中,需要設置為對生活中常見幾何體的認知,要求學生能夠通過對生活中幾何體的觀察,了解不同幾何體的特點,并對不同幾何體的差別與聯系等進行簡單的闡述。同時,新課程改革中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能夠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因此,教學目標設計中還需要融入這部分內容,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學生認識到數學與生活間的緊密聯系性,以及數學對人類發展的作用等,激發學生對數學探究的興趣。
(二)結合教學目標開展教學活動
課程教學目標設置完成后,需要結合教學目標進行教學設計和實施,為了有效得到達到要求,需要從三個階段進行開展。1.明確教學設計與教學實施的原則。教學設計以及教學實施工作開展中不可能始終采用統一的教學模式,但是為了實現教學目標,需要遵守教學目標設計的原則,使教學目標能夠有效實現,但是原則不可過多,進而干擾教師的教學,不利于教學工作的開展和教師教學能力的發揮。因此,我們可以結合幾年來的教學要求,設置教學目標實施原則:第一為對應原則,也就是每個目標都需要對應列出相應的測試題目,對學生的目標實現情況進行分析和探究。針對選擇的題目內容,需要做好目標分析工作,包括題目中表達的知識點,思路以及題目的難度等。第二個原則為適切性原則,也就是教學工作需要與學生的學情相符,不能所有的教學原則都是完全相同的,每個學校,每個班級,每個小組甚至每個學生都需要具有一個教案。第三個原則為簡約性原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會受到時間、空間等方面的限制,導致教學內容的講解中無法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在教學實施中并不是教學題目越多越好,需要對選擇的題目進行仔細推敲和研究,保證選擇的質量。通過優化教學結構,提升教學效率。同樣以《生活中的立體圖形》這部分內容為例,教師在課前需要先為學生準備幾個立體圖形的模型,但是由于空間以及時間等方面的限制,教師無法實現對所有立體圖形進行展示的目標,而是需要選擇幾種比較典型的立體圖形進行展示,如棱錐、棱柱、圓柱、圓錐以及球體。這幾個立方體在生活中比較常見,而且都具有典型的特點,有利于學生的區分。2.合理進行教學設計,實施教學方案。為了保證教學方案實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需要在課題方案實施前先進行論證,通過專家以及教師的聽課、評課等方式對教學目標進行對比,并集合教學目標做好教學方案的補充和完善。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結合學生的具體學情進行反思和優化,并在教學中注重積累教學案例,通過案例的共享,保證教學方案的不斷進步。這種以教學目標為基礎,對教師的教、學生的學進行指導的方式,有利于實現教學的統一性。再以此為基礎進行評價,實現教學評的統一。
(三)以教學目標為基礎制訂評價方案
教學中需要結合教學目標合理開展教學設計,保證教學的統一性,為了實現教學評的統一性,也需要以教學目標為基礎合理設計教學評價,構建教學評價方案。相對于教學來說教學評價的設計難度更大,為了保證教學評價的可信性,可以從課堂作業以及檢測題的設計著手,結合學生的學情,設計差異性的檢測標準。同時,傳統教學評價中,評價方式過于單一,只注重評價結果和分數,忽視對學生學習中的表現以及情感態度等方面的評價。因此,在教學評一體化發展中,需要構建多元化的評價體系,保證評價體系的包容性和開放性。同時,教學主體要實現多元化,不僅需要教師的評價,還需要學生的自評和互評,每個評價主體在整體評價中占有相應的比例,保證評價內容的豐富性和及時性。將學生的解題習慣、能力、知識掌握程度、解題策略以及情感等進行有效結合,實現對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考查。綜上所述,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學評三者結合有利于提升教學效率,保證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傳統教學中教學、學習以及評價環節的聯系性不強,導致教學效果檢測與實際不符,而教學評價是教師教學反饋的重要途徑,需要結合教學評價合理開展教學工作。要想實現三者的統一,需要具有統一的目標。結合教學要求以及學生學情合理設置教學目標,并以此為引導開展教學、學習以及評價活動,形成完善的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1]李月舟.教學評一致性理念下的初中數學高效課堂實踐研究[J].文淵(高中版),2019(4):753.
[2]周達榮.初中數學幾何目標活動測評一致性下任務單教學——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一課為例[J].科教導刊·電子版(上旬),2018(11):169—170.
[3]徐帆,張勝元,孫慶括.初中數學學業評價與課程標準的一致性研究——以福建省五套中考數學試卷為例[J].數學教育學報,2019,28(3):98—102.
[4]毛曉華.課堂教學改革中初中數學教學評價的探索[J].亞太教育,2020(5):92.
作者:趙青 單位:山東省威海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皇冠中學長峰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