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新課程教學理念的實踐意義不僅是對傳統教學思想的完善和補充,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著課程教學改革工作的進一步推進和落實。就小學識字教學而言,在新課程教育理念下教師也應當立足時代教育發展的需要,積極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為學生識字學習效率的提高創造有利的條件。本篇文章圍繞小學識字教學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剖析與探究,首先論述了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識字教學的特點,并嘗試分析了現階段識字教學過程中的問題與不足,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礎上結合新課程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對識字教學創新的途徑進行了探究。
引言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低年級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質量不僅直接關系著學生語文課程的學習情況,同時也對學生后期的學習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新課程教育理念的提出為教師與識字教學方法的創新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在實踐教學應用中教師應當充分了解識字教學的重要性,并對以往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和完善,不斷地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識字教學活動,提高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一、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特點
在新課程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工作也在發生著與時俱進的變化,而這種變化主要體現在識字教學的目標設計方面。首先,新課程理念下的識字教學目標具有全面性特征。一方面來說,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目標設計要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的綜合發展情況。在一個班集體中,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學習個體,而教學目標的設計則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既關注到學優生的學習需求,同時也關注學困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面向全體教學的同時兼顧因材施教的原則。另一方面則是課程教學的目標,既要體現新課程教學標準的要求,同時也要結合學生實際學情靈活設計課程教學資源,保障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其次,識字教學目標設計具有層次性的特點。新課程教學改革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材設計,在資源上突出了單篇教學資源和單元課程內容之間的遞進性特點,識字教學的工作也是循序漸進、有序推進的。為此,在學生識字學習過程中,教師的教學目標也應當遵循層次性的設計要求,充分整合課本教學資源,由簡單到復雜逐步深入推進教學工作,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當前語文識字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1.教學方法相對單一滯后
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課堂教學方法仍舊存在著一定的滯后性特征,在實踐教學應用時并未遵循新課程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積極地創新課堂教學方式,而是只是按照以往的傳統教學經驗,按部就班地進行著識字教學的活動。課堂教學過程也大多以教師的單一講授為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是被動接收教師所講授的知識內容。這樣傳統的教學方式雖然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使學生儲備一定量的生字生詞,但是整體課堂學習氛圍相對枯燥壓抑,學生在學習時難以體會到識字學習的樂趣,長期以往勢必會影響學生對識字教學活動的積極性,甚至使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情緒,阻礙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和發展。
2.教學過程忽視學生學習個性
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過程中,由于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學習個體,在學習過程無論是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等方面都會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化特征,而這種差異化的特征會直接導致識字教學活動產生不同的學習效果。所以教師在開展識字教學活動時應該清楚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并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征進行針對性的靈活教學,以提高識字教學的質量。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并未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而是簡單地依靠傳統的識字教學經驗按部就班地開展識字教學的課堂教學活動,忽略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個性化差異特征,并沒有針對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制定靈活的課堂教學方案,最終影響整個識字教學的質量。
3.識字教學忽視了學生自主學習的作用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觀念也應當積極地創新與完善,立足學生實際學習需求,多樣化設計課堂教學活動,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作用,在提升課程教學質量的同時,大力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以教師講授教學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模式仍舊是當前語文識字教學的普遍現象。為了完成既定的課堂教學目標,按部就班地向學生灌輸語文知識,要求學生機械地記憶和吸收。這種被動式的學習過程會嚴重扼殺學生主動學習語言文字的興趣,甚至還會使學生產生抵觸的學習心理,最終影響學生識字學習的效果。
三、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創新策略
1.多元化設計識字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
結合當前小學生實際學習認知特點和新課程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地創新課堂教學方法,豐富傳統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興趣,奠定良好的課堂教學基礎。為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積極嘗試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的策略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語文識字教學質量。首先來說,可以利用生活化教學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識字教學的活動。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通過認識同學姓名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指引學生將自己的姓名寫在黑板上,然后在規定的時間內請學生記住黑板上同學的名字,比一比哪位同學記得又多又準,充分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識字學習的興趣,有效提高學生識字量。又如,在《語文園地六》的“展示臺”教學環節,就可以將生活中的路牌、廣告牌等內容以圖片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引導學生對上面的內容進行認字比拼。借助這種生活化內容的呈現,轉變傳統教學單一以課本為媒介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真實地感受到漢字的魅力與應用場景,提升識字教學質量。其次,利用識字游戲開展識字教學活動。游戲化教學是小學生樂于接受的一種學習方式,將其余識字教學進行有效的融合,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在寓教于樂的課堂學習活動中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識字量。例如,在學習“南”字時,就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參與“增加偏旁構新字”的游戲活動,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看哪一組學生構成的新字最多。通過這種充滿趣味性的識字競賽游戲活動,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可以有效活化學生的學習思維,鞏固以往學過的漢字,在新字與舊字之間形成密切的關聯,提升學生識字學習質量。
2.立足學生學習個性,開展聯想識字學習活動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過程中,課堂的教學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睂τ谛W生學習而言,豐富的想象力是其學習特點之一,教師在開展識字教學活動時就可以立足學生具有豐富想象力的學習特點,開展個性化的識字教學活動。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從漢字自身結構特點出發,引導學生根據漢字的字形展開合理的想象,豐富傳統單一的識字教學途徑。例如,在學習“水、火、木”這幾個漢字時教師就可以著重為學生講解筆畫“捺”的寫法,并根據其特點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在寫‘捺’的時候就像我們在做游戲時的滑梯一樣,要自然地順下來,太直或者翹尾巴了都會影響正常的滑行。”與此同時,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的方式為學生演示“捺”的著力點,通過直觀而形象的動態演示教學,使學生清晰地觀察到書寫時的順序以及角度變化情況,進而科學地運用于自己的寫作實踐中。除此之外,在聯想識字的學習活動中,教師也可以指引學生大膽聯想,選擇適合自己記憶的學習方式。例如,在學習“藏”這個字時,一位同學是這樣聯想的:“一個大臣(臣)被敵人追趕,藏到了賣兵器的地方(戈),然后將兵器放在右手邊防身,接著又拿起草堆上的一把草放在頭上進行隱藏,這樣敵人就不容易發現了?!边@樣的想象生動而具體,可以將漢字各個部分的組成都融入小故事情節中去,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個性化想象能力,提高了識字教學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3.立足學生自主學習活動,構建實踐型學習課堂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識字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教會學生如何正確地利用漢字去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是識字教學的最終目的。為此,在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明確識字教學的基本教學內容,強化學生在識字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性意識。通過有效的識字教學活動,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為學生學以致用能力的提升創造有利的條件。在日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加強漢字語言基本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應用之間的融合,引導學生在識字教學過程中自主參與實踐應用練習,逐步形成對文字的學習理解認識,鞏固課堂所學知識,避免學生只會認讀、不會應用的情況出現。例如在學習《動物王國開大會》這一課時,對于多音字“要”和“還”的教學就可以通過多媒體示范教學結合學生實踐參與應用活動的教學方式,在自主學習參與過程中認真體會比較“要求”和“不要”以及“還錢”和“還有”之間的應用場景差別,強化學生對語言運用場景的認識,指導學生在實踐應用中去區分和記憶吸收。這種教學活動在識字教學中的應用可以豐富傳統教師講授的課堂教學方式,同時可以在學生運用實踐中強化學生對漢字應用場景的了解與認識,實現識字教學的育人價值。
四、總結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是學生所有課程學習活動開始的基礎,其教學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課程教育理念下,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小學識字教學的課程教學特點,并對以往的課程教學經驗積極地反思,通過多樣化教學措施的應用不斷豐富傳統單一的識字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在實踐與應用中促進識字教學改革的創新與完善。
參考文獻
[1]湯玲玲.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30):26-27.
[2]郭劍虹.淺議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5(29):127-128.
[3]王開玲.基于新課程理念的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分析[J].新教育時代,2015.
作者:吳克寰 單位: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燕子磯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