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情感教育理論下學校教育發(fā)展變革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情感教育理論下學校教育發(fā)展變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情感教育理論下學校教育發(fā)展變革

    摘要情感教育是蘇霍姆林斯基全面發(fā)展和諧教育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融于智育、勞育、體育、美育和德育之中的,也是聯(lián)系教育發(fā)展各個部分的橋梁和紐帶。從蘇霍姆林斯基情感教育理論出發(fā),分析情感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進而指出在情感教育理論視角下,學校教育發(fā)展變革應從兩個方面著手:第一,應當將情感融于課堂教學之中;第二,要構建凸顯情感教育的校園文化予以保障。

    關鍵詞情感教育學校教育發(fā)展變革

    1蘇霍姆林斯基的情感教育理論

    1.1情感教育貫穿于全面和諧發(fā)展教育之中

    從蘇霍姆林斯基的教學目的觀中,情感教育在其教育思想中所占的地位就可見一斑。除此之外,他還認為,情感教育滲透于全面和諧發(fā)展教育的各個部分,情感教育是聯(lián)系教育發(fā)展各個部分的橋梁和紐帶。全面和諧發(fā)展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而情感教育也并不是獨立于五育之外的一種教育,而是與五育相互貫通、有機融合在一起的。情感教育是五育協(xié)同共進的隱形推動力。

    1.2情感教育的主要內容與形式

    蘇霍姆林斯基所談到的情感教育,主要指“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三個內容。“理智感”主要指驚奇感、求知欲和成功感。一方面,強調學生學習時應當持有一種強烈的興趣和渴求習得知識的心理狀態(tài),為之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成為知識的探究者與發(fā)現(xiàn)者;另一方面,學生只有在學習中感受到自己的“成就”,才會產(chǎn)生一種發(fā)自內心的自我肯定與繼續(xù)學習的沖動,從而反過來加深學生的驚奇感與求知欲,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的情感狀態(tài)之下而主動地進行學習。“道德感”占據(jù)著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論的主導地位,道德情感的培育是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指的是個人對各種事物現(xiàn)象所持的態(tài)度,即對各種事物現(xiàn)象的看法、評價和感受,它包括同情感、責任感和義務感、羞恥感、正義感、靈感等。[2]“美感”即美的感受,是審美主體在觀察審美對象時所產(chǎn)生的感受、體驗、認識和評價,是蘇霍姆林斯基情感教育思想另一個重要方面。

    2將情感教育融于課堂教學中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課堂教學是學校情感教育的主陣地之一。隨著三維目標、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課堂教學無疑越來越注重課堂中學生的情感教育,不僅關注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而且關注學生在情感、精神層面的發(fā)展。帕克•帕爾默曾指出,教學是智能的、情感的、精神的整合體。“如果把教學縮減為純智能的,它就是冷冰冰的、抽象的;把教學縮減為純情感的,它就成了自我陶醉;把教學縮減為純精神性的,它就喪失了現(xiàn)實世界的根基。”[3]教學應當是認知與情感的統(tǒng)一體。

    2.1課堂教學是師生富有情感的真實相遇

    “凡真實的人生皆是相遇”。[4]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就是相遇。師生雙方,相互靠近,彼此敞開心扉,才能真正做到相互平等,只有真正相遇了,彼此才能真正相互溝通。異在的東西與“我”相遇,這就使我超出自我本身,去感受自我以外的世界而不囿于自我。正如馬丁布伯所說,在相遇中“應該根除的絕非是‘我’,而是惟我獨尊之妄虛本能,它誘使人回避那縹緲不定,茫昧恍惚,無所延綿的關系世界,逃入‘對物的占有’”。[5]教師在面對學生、學科知識這兩個復雜的對象的時候,首先要做的就是懂得學生,坦然地、無私地面對這些教師每天都會見到的個體,突破與學生分隔開來的狀態(tài),這也正是情感教育走進課堂教學的基礎之所在。現(xiàn)代社會經(jīng)濟科技的發(fā)展,教育所能帶來的現(xiàn)實利益成為了國家、學校、社會、個人所關注的焦點,掌握知識的數(shù)量成為了衡量教育成功與否的最終標準,教育很大程度上被窄化為知識教育。當教育被窄化為理智知識教育時,整個教育在情感層面的發(fā)展目標則被邊緣化甚至淡化,課堂教學被認知教育所替代,學生學習、考試,重復單一的行為使得學生在對成績、知識點的角逐之中成長,導致人的“情感”這一生命優(yōu)勢被忽略。蘇霍姆林斯基說:“在我們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要把我們的學生看成是活生生的人。學習并不是把知識從教師的頭腦里移注到學生的頭腦里,而首先是教師跟兒童之間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關系。”[6]課堂教學不僅是認知教育實踐的場地,也應該是情感教育生長的地方。情感是課堂教學得以真正成功的保障,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不僅實現(xiàn)知識的積累與掌握,也能夠在情感的字樣中形成正確的態(tài)度、價值觀。找回情感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的應有地位,是實現(xiàn)學生全面發(fā)展,推動學校教育走向完善的關鍵之處,要使情感教育始終貫穿于課堂教學之中。

    2.2實現(xiàn)情感教育與認知教育融合

    蘇霍姆林斯基說:“我確信,沒有情感的高漲,就不可能有兒童腦細胞的正常發(fā)育。我通過對低年級學生腦力勞動的多年觀察證實,在情緒十分高漲的時候,孩子的思維特別清楚,識記進行得也很緊張。”[6]情感教育不僅是通過教育來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也是使學生在一種積極的情感狀態(tài)下進行學習。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之中保持一個良好的狀態(tài),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充分了解學生。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充當著組織者與實施者的角色,實現(xiàn)情感教育,教師首先必須對課堂中的每一個學生有著充分的了解,了解不同學生的認知風格、學習方式,以便在教學過程中采取靈活地方式盡可能地給予每一位學生以回應。在課堂教學之中,教師應努力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全體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有針對性地為不同學生創(chuàng)造表達、提問、思考的機會,使學生在課堂的學習之中,體會到自己的需求能夠及時地在老師或同伴中得以回應,得到來自教師與同學的及時指導與激勵。第二,教師本身的情感狀態(tài)。教師內心的教育信念、教育熱情、教育情感作為一種隱性因素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產(chǎn)生著影響。首先,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良好的情感狀態(tài)是表現(xiàn)為一種積極飽滿的情緒狀態(tài),能夠以一種向上的情感來對待每一堂課,能夠讓學生體會到教師對自己所授學科的熱情,對所教學生的愛。其次,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他說:“如果教師不得不使足全部力氣去回想教材內容,他的講述缺乏情感,那么兒童就不會感興趣,而在沒有興趣的地方也就沒有不隨意識記。”[7]因此,教師應當要采用能夠調動學生好奇心、求知欲的講授方法。教師本身積極的生命狀態(tài),是課堂教學有效進行的前提條件,同時也是對學生生命狀態(tài)產(chǎn)生影響的重要因素。

    3構建凸顯情感教育的校園文化

    (1)構建富有情感的制度文化。學生和教師聚集于學校這一專門的育人場所之中,有著固定的學制與教學形式,有著規(guī)定的作息時間表、課程表等。“學生的角色涉及必須要有運動和言語的控制”[8]同時,學校依賴于這些詳盡可行的規(guī)章制度,以及細致入微的紀律約束來保證學校的教育教學效率。學生在學校學習,意味著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中約束自己的行為,同時,在高度常規(guī)性的學科教學活動中,這一系列帶有“權威性質”的規(guī)定與要求,長期存在于學生的學習生活之中,這些蘊含的“服從”、“等待”、“效率競爭”等因素也會在影響到學生的個體成長,影響到學生走出學校之后的生活。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是學校文化的一種體現(xiàn)方式,作為校園文化的一種形式,它以一種潛在的形式影響著學生。因此,學校為學生提供一種什么樣的氛圍,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學校人員眾多,學校本身具有的復雜性,紀律和規(guī)章制度在學校教育就有著存在的必然性。但學校日常規(guī)章制度應當更多地傾向于對“人”的關注,而不是將其作為一個權力體對學生或者教師進行控制。將“控制”轉向為“柔性”的教導、引導,使學生能從內心深處生長出約束感、責任感以及對學校的信任感,這樣才能從制度層面上體現(xiàn)對學生情感的引導、情感的教育。

    (2)創(chuàng)造良好的校園語言文化。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學校作為一個專門的育人場所,不僅要注重物質環(huán)境,人文環(huán)境的和諧也是同等重要的,他說,要“努力做到使學校的墻壁也說話”,讓孩子所看到的每幅畫、讀到的每句話都能激起情感的反應,滲入學生的心靈。[9]這些文字是一種潛在課程,即我們所說的隱性課程,它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產(chǎn)生一些非預期的學生學習效果。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學校公共場域內的語言傾向于一種競爭的樣態(tài),過于競爭性的口號與標語,以及對認知目標的過度追求使得學生在情感層面更多地持有競爭而非共生的姿態(tài)。學校里出現(xiàn)的文字,是一種情感的展現(xiàn),是一種對學生的期望,更是一種美的體現(xiàn)。學校出現(xiàn)的每一個文字,都應當留有足夠的空間令學生去感受、體會和創(chuàng)造,它在學生精神面貌形成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創(chuàng)造一種良好的校園語言文化是使學校教育突破應試,轉而關注人的“情感”、人的“生命”,使學校教育生態(tài)從競爭走向共生的重要途徑之一。

    參考文獻

    [1]朱小蔓.情感教育論綱[M].人民出版社,2008.

    [2]胡繼淵,陳文彬,沈正元.蘇霍姆林斯基情感教育思想探析[J].外國中小學教育,1999(2):14-20.

    [3]Palmer,ParkerJ,吳國珍,余巍.教學勇氣:漫歩教師心靈[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4]馬丁•布伯.我與你[M].商務印書館,2015.[5]馬丁•布伯.我與你[M].商務印書館,2015.

    [6]蘇霍姆林斯基著.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教育科學出版社:49-50;34-35;40.

    [7]雍少宏.試論蘇霍姆林斯基的情感教育思想[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8(1):88-91.

    [8]克努茲•伊列雷斯.我們如何學習:全視角學習理論[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

    [9]胡繼淵,陳文彬,沈正元.蘇霍姆林斯基情感教育思想探析[J].外國中小學教育,1999(2):14-20.

    作者:羅小晶 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69成人免费视频无码专区| 欧美成人性色区| 国产一级成人毛片| 四虎国产成人永久精品免费| 亚洲成人www|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四虎在线成人免费网站| 欧美成人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成人AV| 成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www亚洲欲色成人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AV第一页| 2345成人高清毛片| 四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网站| 欧美日韩视频在线成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色影视| 日韩国产成人无码AV毛片| 亚洲成人xxx|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欧美成人高清ww| 88aa四虎影成人精品|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成人免费看www网址入口|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 国产成人精选免费视频| 成人看免费一级毛片| 亚洲依依成人精品| 四虎国产欧美成人影院| 四虎成人精品无码| 免费的成人a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91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四虎影视永久地址www成人| 免费国产成人高清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四虎永久成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