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山區學校班主任教學管理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受家庭教育缺失、學校教育不到位等因素影響,農村山區學校學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學習積極性不足、行為習慣不規范等問題,阻礙了他們的健康成長。對此,農村山區學校班主任要做好教學管理工作,以生為本,加強師生交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注與關愛,使學生在充滿愛的環境中健康成長。為此,文章指出,班主任要提升自身素養,以身作則,成為學生的榜樣,以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還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交流,家校合力,共同推動學生的發展進步。
關鍵詞:農村山區學校;班主任;教學管理
農村山區學校的班主任應扎根農村山區,潛心教育,以生為本,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引導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事、學會做人,促其奮發向上。
一、提升教師素養,以身作則
師者,德之范也。農村山區學校的班主任應嚴格要求自己,認真負責,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專業素養,踐行“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同時,還應及時進修,閱讀教育相關專業書籍,開闊視野,提升素質;研究大家名師的教育理念與教育實踐經驗,結合校情、班情、生情,對優秀的班級管理理論與經驗加以創新運用,增強班級管理實效。總而言之,教書育人不僅是知識與技能傳授,更應促使學生身體、智力、知識、道德、批判性思維等得到全面發展,因此,班主任應學習多學科知識,突破自身局限,以自身魅力感染學生,引導學生朝著正確方向前進。
二、建立班級文化,依規管理班級
班級文化對學生成長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班主任應加強班級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充分發揮班級文化的育人作用。為更好地建設班級文化,增強班級凝聚力,強化學生的班級歸屬感,班主任可以讓學生參與班規制訂、班徽和班服的設計等,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學生對班級文化的認同感,促使學生主動遵守班規,規范自身行為,最終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班主任還可以充分利用教室空間進行班級文化建設,如將班規、名人名言裝裱懸掛于教室墻壁,讓學生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此外,為使班級管理更規范、更高效,班主任要建立完善的班級制度。例如,除了讓學生學習《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學校規章制度外,筆者還針對儀容儀表、課堂紀律等制訂了班級管理規則,要求學生學習并遵守。這不僅能讓班級管理有章可循、有據可依,還可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讓學生明確規則的重要性,敬畏規則,從而自覺遵守規則。經過規則教育,學生對規則懷有敬畏之心,形成了良好班風,主要表現為積極向上、陽光、正氣、自律、團結,主動參加社會、學校、班級的活動。
三、堅持生本理念,尊重個體差異
班主任在教學管理工作過程中,要堅持生本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自我監督、自我評價、自我管理能力。第一,班主任要強化學生的自主意識,促使學生進行自我教育。例如,當學生犯錯誤時,不應立馬批評,而應給予時間讓學生反思,學生發現自身問題后,要引導學生自我改進,鼓勵他們加強自我監督,避免同一錯誤再次發生。第二,在評價學生方面,教師應以鼓勵性評價為主,幫助學生樹立信心,讓學生學會自愛、愛人。第三,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由于能力、興趣、性格等方面的不同,學生之間不可避免地存在差異,對待這些差異,班主任萬不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以免挫傷部分學生的積極性,阻礙他們的個性發展。班主任要加強對學生情感、興趣的關注,根據學生需求開展差異化教學管理,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獲得發展。
四、加強師生交流,關心愛護學生
農村山區學生多為留守兒童,父母常年不在身邊,十分渴望關愛。因此,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特別是一名班主任,應多關愛學生,讓愛充溢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只有關愛學生,尊重學生,真誠地對待學生,才能拉近師生距離,才能讓學生充分信任班主任,并愿意接受班主任的教育與管理。在教學管理中,班主任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生活與學習情況,善于發掘學生的優點與潛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都能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農村山區學校住宿生較多,班主任還應經常深入學生宿舍,關心住宿生的學習、生活、心理情況,了解學生需要,傾聽學生傾訴,以取得學生信賴。此外,班主任還要與家長保持密切聯系,全面掌握學生的家庭教育、家庭生活,以便針對性地開展教育管理。例如,筆者發現班級一名男生學習成績下降,出現作業經常不交、課上經常睡覺的問題,于是經常找他談話,并從家長、室友方面了解情況,才發現該生自控能力差,晚上休息時間偷偷玩游戲至深夜,嚴重影響睡眠,進而影響了學業。了解情況后,筆者從他的優點、過度玩游戲的危害等方面對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后該生內心受到觸動,感受到了筆者對他的關愛與期望,逐漸改掉了不良習慣,開始認真學習,成績也有所提高。
五、家校合力,增強教育效果
學校與家庭是學生生活與成長的兩大主陣地,對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缺一不可。因此,班主任在開展學校教育工作時,應盡量爭取家長的全力支持,形成家校合力,以增強教育實效。其一,班主任可以通過家訪形式與家長溝通,了解學生的家庭教育情況,并針對家長不當的教育方法提出建議,幫助家長掌握科學有效的教育技巧,提升家庭教育質量。其二,農村山區學生的家長大多外出務工,班主任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工具,如校訊通、微信、QQ等方式與家長定期聯系,讓家長及時了解學生的在校情況。其三,班主任還可以組建班級家長委員會,鼓勵家長參與學校的各項活動,增強家長的主人翁意識,使家長積極向學校教育建言獻策,加強家校合作,共同培養學生的好習慣、好品德,確保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六、利用班會開展德育
班會是德育的主陣地,對培養學生的品德修養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學管理中,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會開展思想教育,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例如,班主任可以開展“誠信做人”“讓世界充滿愛”等主題班會,讓學生接受德育熏陶,從而形成良好的品德。以“誠信做人”主題班會為例,班主任可引入一些誠信故事,或播放一些有關誠信的動畫片,吸引學生注意力。在學生聽完故事或看完動畫片后,引導學生互相交流、討論感受,深化其對誠信的認識與理解。總之,班主任要豐富班會形式與內容,充分利用班會開展德育,促使學生成為有德之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班主任要努力讓農村山區的家長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實現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相結合,引導山區的學生樹立遠大志向。此外,班主任還應潛心教書育人,做農村山區教育振興的鋪路人,為農村山區教育發展貢獻力量。
作者:盧潔 單位:廣東省封開縣長崗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