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改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職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在人才培養中對規范操作和實踐技能要求較高,同時也要求德技并修、全面發展。現代學徒制既有重視職業技能訓練的優點,也突出了學校知識教育,將現代學徒制有機融合在教學中,能夠有效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滿足社會所需。
關鍵詞:工業機器技術;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高職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培養從事工業機器人及工作站安裝、調試、維護、維修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有必要推行在培養學生的技術能力和綜合素質方面更具優勢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一、建立運行機制
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礎上,共同研究制定現代學徒制管理辦法、企業師傅遴選辦法、企業師傅管理辦法等相關制度和配套文件,簽訂現代學徒制校企合作協議,讓企業真正參與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明確學校、企業、學生在學徒培訓過程中的權責,構建校企聯合培養模式。建立企業師傅人才庫和團隊,保證“現代學徒制”長期有效的進行。成立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課程改革委員會,建立定期交流制度,共同制定專業技能培養實施細則,共同組織開發課程標準,建立師傅和學生考核評價機制、相關考核制度,從制度層面規范現代學徒制的教學行為,形成立體化校企合作、現代學徒制辦學的組織機構,積極探索現代學徒制實踐操作,保證人才質量。
二、建設師資隊伍
建立校企專兼結合、校企互聘互兼雙向交流機制,聘請行業技能大師、專家作為兼職專業帶頭人,合作企業要選派工業機器人方向的技術專家和能工巧匠到學校進行專業教育和兼職授課,選派企業師傅負責學生的在校期間實訓工作,企業聘請專業教師參與企業實際工作,為企業提供工作站裝調、工作站系統集成等技術服務。實行5年一周期的專業教師輪訓制度,選派教師到企業進行實踐掛職鍛煉,學習行業規范、掌握工業機器人操作相關行業標準,提升教師崗位實踐技能,實現企業與學校在師資、設備、管理等方面有效資源共享,相互取長補短,實現共贏。
三、優化人才培養方案
通過調研工業機器人技術崗位的技能標準和職業素養要求,在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的基礎上,確定學習內容,通過師帶徒方式開展學習和實踐,將師傅技藝、行業標準和規范傳承給學生,結合我校成果導向教育理念聯合企業制定特色化人才培養方案。形成一年級重基礎、融文化,二年級學專業、強實踐,三年級上崗位、提能力的工學結合遞進式教育體系,促進學生德技并修、全面發展,實現“學生到學徒、學徒到準職業人、準職業人到職業人”的轉變。
(一)課程體系構建依據學校和分院的核心能力指標要求,結合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人才的能力需求和企業需求,校企雙方共同研究確定現代學徒制學生核心能力,依據核心能力確定和整合專業課程,建立課程地圖,構建了基于現代學徒制的專業課程體系。構建四模塊(素質通知模塊、專業基礎模塊、專業核心模塊和專業選修模塊)一模組(專業應用模組)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素質通識模塊主要包含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職業生涯規劃、體育等通識課程,突出德智體的培養,強調人文素質、學習方法和終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將課程分擔在四個學期進行;專業基礎模塊主要包含C語言程序設計、工業機器人技術及應用等基礎課程,強調基礎理論、基礎操作的學習,主要開課學習為第一學期;專業核心模塊包含校內的實踐課程和企業的實踐課程,該模塊課程通過師帶徒形式學習,強化專業技能和工匠精神的培養,第二學期開始進行,遞進式由淺入深的學習;專業選修模塊實現學生根據自身特點、發展需要及師傅的技術技能選擇對應方向的課程,如維修工、操作調整工等方向性課程,為具有崗位針對性的課程,既滿足了企業對高端制造類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也滿足了學徒的興趣和職業取向,使得培養的學徒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專業應用模組,是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通過頂崗實習方式進行。其中通識課程課時占比為20%,專業基礎課程占比10%,專業核心課程占比40%,專業選修課程占10%,專業應用模組占20%,實踐教學占比73%,達到重德育、強實踐、面崗位、練技能。
(二)工學結合模式安排實行校企共同主導人才培養,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協同指導,形成工學交替,知行合一的課堂教學形式。學校承擔專業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企業通過師帶徒形式,進行崗位技能訓練,校企聯動,實現一體化育人。學生第一學期在校內進行通識素質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并安排企業專家入校講座,了解專業情況,同時組織學生進入企業熟悉工作環境,開展工業機器人操縱操作調整工、裝配工等工作崗位的認知學習;第二學期學習通識素質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校內導師授課,開展電工基礎、機械基礎等實踐訓練,企業師傅進學校對學生進行2-4次的專業講座,提升學生對專業的認知;第三學期開展工學交替學習,前半學期校內學習基礎理論和通識課程,后半學期進企業,由企業師傅在真實工作環境中帶徒學習工業機器人仿真、實踐操作編程等課程,實現“學生到學徒”的轉變;第四學期校內導師和企業師傅聯合授課,校內學習一個月理論知識,而后在企業開展師帶徒的實踐訓練,學習工業機器人裝調、現場編程等專業技能;第五學期、第六學期開展頂崗實習,實習期間仍然有師傅帶徒弟方式進行崗位工作的指導,實現“學徒到準職業人”的轉變;第六學期企業開展招工綜合測試,符合接受標準的學生即成為企業正式員工,實現“準職業人到職業人”轉變。
四、結語
現代學徒制實現校企聯合培養理實一體的復合型技能人才,校內學習培養學生德智體及專業基礎知識,校外企業通過師傅帶徒弟的方式開展學習,讓職業意識和職業規范更好的滲入到學生的思想中,增強實際技能的鍛煉,學生提前在企業參與實際崗位的工作,邊工作邊學習,從而能夠縮短人才適應崗位的時間,提高工業機器人專業學生的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鄭斌,等.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代學徒制的研究———以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亞太教育,2016(29):220-222.
[2]鄭彥云,等.高職教育現代學徒制內涵與實踐研究[J].當代職業教育,2016(12):24-27.
作者:喬陽 敖冰峰 單位:黑龍江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