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醫學技術專業本科生導師制現狀與研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醫學技術專業本科生導師制現狀與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醫學技術專業本科生導師制現狀與研究

    【摘要】醫學技術專業的研究對象是與疾病相關的診斷、檢測、監測、治療技術和技能等,其重點不再是關注疾病本身,具有醫學與工程技術相交叉的學科特點。2011年該專業成為一級學科,本科生導師制度的建立是該學科的完善建設的必須且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仍處于探索階段。根據國內現狀和實際教學需求,我們認為有必要對該專業本科生導師制進行分析與研究。本研究以相關問卷調查結果為評價基礎,分析醫學技術專業本科生導師現狀,探索一條適合我國現狀、開拓學生視野、促進醫學技術高端人才培養的本科生導師制度之路。

    【關鍵詞】醫學技術;交叉學科;本科生;本科生導師制;適應現狀;人才培養

    1背景

    1.1本科生導師制的淵源及在我國發展狀況

    本科生導師制是一項與傳統大班授課不同的教學模式,最早產生于14世紀,創辦牛津大學新學院的WilliamofWykeham率先提出并實施了導師制,導師除了指導他們的學習,還要指導他們的生活。直至17世紀,這種教學模式在英國得到了普遍認可,許多大學采用這種方式來培養研究生[1-2]。現如今,導師制對于高等教育的重要性,特別是對于高等醫學教育,已得到了廣泛認可[3-4]。新世紀以來,本科生導師制在我國國內高校流行起來,并對學校整體教育質量提升起到了明顯推動作用[5]。國內的一些醫學院校對本科生導師制的實施也做了一些研究,劉天壤等[6]分別探索的是臨床醫學生“全程雙導師制”人才培養體系構建的研究和本科護生“全程雙導師制”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探索[7]。張曉青[8]則探討的是建立在一對一基礎上的本科生導師制。

    1.2醫學技術專業本科生導師的特點

    在作者所屬的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于2011年,批準通過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臨床醫學院提出的《新設“醫學技術”一級學科調整建議書》,將醫學技術由臨床醫學下的二級學科調整為醫學類一級學科,這就為醫技專業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基礎。醫學技術主要包括醫學檢驗、呼吸治療、放射治療、醫學影像、眼視光學、聽力學、臨床營養、康復治療(含物理治療、作業治療及假肢矯形技術)、電生理技術等。醫學中心本科生導師制度實施起于2013年,規定中級以上職稱在職教師每學年指導本科生1~3名。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單一學科的發展已經難以滿足社會需要,交叉學科的出現是對單一學科優勢不足的補充和發展[9],醫學技術專業的發展和地位的提高,就是多學科交叉、融合發展的必然產物,比如該專業所包含的放射治療專業方向,涵蓋物理、醫學、生物、數學、影像等多學科。醫技專業本科生培養周期短,畢業有就業意向學生比例較高,學生就業壓力相比臨床醫學等專業學生較早提前;有意深造或有意愿進行學術研究的資源獲取較為困難,可借鑒條件有限;該專業學生對自身專業比較模糊,更需要人生規劃方面的指導,這就需要導師運用創新思維,及時、全面、細致地對每個學生進行個體化指導。

    2方法

    基于本研究目的,作者團隊在本院系醫技類專業本科生群體中進行了兩次問卷調查,時間間隔為半年。本次調研的主要對象集中于中、高年級本科學生及畢業后一年學生。第一階段,在線上發起名為“我心目中的本科生導師制”的調查問卷,有效填寫人次為68次。問卷內容主要集中在與導師溝通的有效性、方式、頻率等方面;第二階段,本研究團隊將前一階段問卷調查結果,反饋給本院系,通過召開專題會、通氣會等形式,并采取線上、線下融合交流的方式,通過半年時間,對現行本科生導師制的實踐方式及時作出改革和調整。第二次問卷調查,有效填寫人次為61次。增設了交流頻次是否提高,交流方式是否增多等問題。我們將這二次問卷結果進行分析、比較、評價,同時“下沉”到學生和部分導師中間,通過面談、沙龍形式,進行深入探討,總結出相關改革方法,并繼續反饋給院系。

    3結果

    3.1第一階段問卷結果

    近80.00%(54/68)的學生對本科生導師制的認知完全了解、比較了解或基本了解;67.65%(46/68)的學生認為很有必要實行本科生導師制,認為能夠給出學生生活學習的指導性意見,影響深遠;51.47%(35/68)的學生幾乎沒有與導師進行交流;86.76%(59/68)的學生希望同導師建立良好的“益友”型關系;55.88%(38/68)的學生認為對現行導師制可進行小范圍改革。選取主要結果見表1。

    3.2第二階段問卷結果

    32.79%(20/61)的學生在最近半年與導師進行過交流,但不固定時間;仍有24.59%(15/61)的學生表示沒有和導師交流過;與導師溝通交流的方式中,與導師預約見面的比重提高了,占到49.18%(30/61),見圖1A;31.15%(19/61)的學生認為這一段時間,與導師溝通的時間變長了,見圖1B;40.98%(25/61)的學生認為導師與學生的組合形式,應以導師的研究方向為主導,見圖1C;圖1D列出了學生心目中本科生導師應具備的特點。

    4討論

    4.1導師樹立高度責任心,提高與本科生交流頻率,建立“雙向選擇”機制

    本研究揭示導師與學生交流次數少,質量不高,歸因于導師同時肩負臨床、教學、科研三重壓力,同時,缺乏定時見面溝通機制,及相關正式文件和輔導材料的指導。師生交流只能靠自己的理解去執行,存在過大的主觀性,缺乏相應的監督和獎勵機制。崔玲玲等也認為本科生導師制實施不佳,其原因主要為本科生導師制度的激勵和監督等配套措施不夠完善,學生缺乏主動積極參與的熱情等[10]。龍爽等[11]發現本科生導師制在實施過程中,與學員期望值有較大差距。基于本研究,導師與學生之間交流次數少的重要原因之一,為導師和學生多分布在不同校區,屬于不可抗拒因素。導師應掌握著指導關系中的主動權,只有首先樹立起高度責任心,通過溝通方法的變通與創新去努力解決。王書峰等認為應充分發揮本科生導師制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的積極作用,并合理利用本科生導師制與其他創新活動的互補作用,全面培養本科生自主創新能力[12]。基于本研究,導師應在安排好本職臨床工作情況下,提高與學生的線上交流的頻率,及時為學生答疑釋惑。與黃曉巍等[13]觀點類似,本研究揭示院校應完善配套制度、大力引進人才、完備師資力量,以降低師生比。同時,應建立導師—學生“雙向選擇”機制,給學生充分自由度,使學生興趣與導師的研究方向相吻合,這與孫瑞雪等觀點相同[14]。

    4.2探索“非正式”導師指導方式

    “伙伴式”指導方式的探索更適宜用于本科生的指導,看似“不太正式”,但其指導方式靈活,往往交流效率高。Park等通過在本科生中進行調查發現,“非正式”導師指導方式,學生更加可以接受,更希望得到職業生涯規劃等指導[15]。圖1C顯示,“以學生為核心”的導師指導方式,約占三分之一,在大學教育的新時代,教育者應充分尊重和理解學生的個性特征,將導師研究方向與學生興趣相結合。初入大學的本科生,會面臨著人生規劃方面的困擾,導師應主動消除與學生間的“疏離感”,充分取得學生的信任,同時要懂得“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對他們的未來規劃做一定指導。醫技專業學制時間短,對學生的專業輔導和職業規劃任務更顯緊迫,作為導師,無論是針對學生繼續深造,還是就業,都要竭盡所能當好“指明燈”。對于有意向深造的學生,應給予他們充分的自主權,引導他們進行學術研究的基本功訓練,如:指導查閱文獻的方法,發表文章的注意事項,等。導師也應該結合交叉學科的特點,在與學生的溝通中發現學生的興趣點并加以引導,因材施教,如果涉及到自己無法解決的相關專業問題,應積極幫助學生尋求相應專家的指導。

    4.3構建“融合式”培養機制

    一方面,導師除了擔負本科生指導工作外,還肩負臨床、科研巨大壓力;另一方面,學生所面臨的問題具有“普遍性”,例如專業方向判定、未來深造、畢業后就業意向等。基于第二階段的調查問卷,選擇“以導師的研究方向為主導”的培養方式,占比最大,這說明學生對自身的定位不明確,對未來計劃較模糊,他們迫切需要來自導師的指導和把控。因此,通過導師間打破“壁壘”“融合性”溝通,來帶動學生之間的互相幫助,提高培養效果。形式有導師課題討論會、進展報告會等。以華西醫學技術專業為例,院系會定期集中組織導師與學生的溝通會,給導師與學生間搭建溝通平臺。基于第二次問卷調查,超過60.00%(39/61)的學生認為院系應盡早安排導師與學生“配對”,這也是學生的期望所在。針對醫技專業特點,多給學生提供見習、上手操作機會。相關科室有需要則可設立志愿者崗位,使有職業從業意向的學生增加臨床技能培訓時間。導師本人也應努力提高自身的學術造詣、臨床技能水平,積累豐富的本科臨床教學經驗,學院亦可將本科生導師制度取得的效果納入評教考核。

    5總結

    本科生導師應及時跟進醫技專業學生的各方面的需求,創新性的借助各種手段,提高與學生的溝通效率,構建以導師專業為主導、結合學生的個性特征和興趣的培養模式。探索“非正式”指導方式,構建“融合式”培養機制。院系應及時擴充本科生導師隊伍,建立積極互動、多學科導師團隊緊密聯系的指導機制,并合理設置導師激勵制度。

    參考文獻

    [1]王重慶.中國高等學校本科生導師制的現狀分析與改進[J].河南化工,2019,36(8):56-57.

    [2]張蓉,侯思陽.我國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實踐與發展[J].教育與職業,2016(24):106-108.

    [5]許敏,李巖.高校本科生導師制創新培養模式探討[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9,35(9):35-38

    [6]劉天壤,秦嶺,李娟,等.臨床醫學生“全程雙導師制”人才培養體系構建的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17):52-53.

    [7]薛淑好,高金玲,秦穎,等.本科護生“全程雙導師制”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6):26-27.

    [8]張曉青.創新型臨床醫學本科生的培養模式[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30):74-76.

    [9]孫嘉,張素素,陳宏,等.基于交叉學科建設對高等醫學院校科研發展的思考和探索[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25(3):335-338.

    作者:王世超 趙建玲 鐘仁明 單位: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综合伊人五月婷久久| 久久久久成人片免费观看蜜芽|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导航| 成人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直播|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成人欧美在线视频| 国产91青青成人a在线|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影院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婷婷丽春院影视| 中文字幕成人免费视频|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电影 |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高清在线播放|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户外勾搭野战| 亚洲欧美成人永久第一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免高潮在线观看| 成人看片黄a毛片| 欧美成人性色xxxxx视频大| 国产成人免费电影| 成人a毛片在线看免费全部播放|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 国产v片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午夜高潮毛片|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成人国产永久福利看片| 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蜜臀| 亚洲在成人网在线看| 伊人色院成人蜜桃视频| 国产成人aaa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成人品日日拍夜夜免费| 欧美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成人免费视频69|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入口 |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激情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