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在眾多職業技術學校中,不同性質的專業都在使用相同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材,沒有將不同學校不同專業的特性巧妙的結合起來,學生無法真正的將計算機這門有用的科學技術作為自己有力的工具,無法將此工具和自己的專業結合起來,發揮工具的作用。因此,如何高效利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更好的為自己專業服務,是一個急于研究解決的問題。本文就現代教學理論與學生切實實際和職業技術學校培養人才目標,做出以下幾點探討。
一、存在問題
1.學生實踐能力較差
不少學生在學校盡管接觸很多網絡,可是真正計算機應用網絡的接觸了解比較少,僅僅限于基本的日常功能,對比較專業的計算機技術了解并不深入。計算機應用課程的教學不少學校是采用多媒體授課,老師在講臺在講,學生缺少動手實踐能力。即使每個星期在機房操作幾回,也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和提高學生們的動手操作能力。不少職校,教學軟件和硬件配套措施不齊全,配置比較落后,使教學困難重重,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2.學生創新能力較差
不少職業技術學校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是老師強灌的模式,整個課堂是以老師為中心。因此,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主動獲取知識進行探究性學習,需要將看似枯燥的課堂變得有靈氣起來。
3.過分強調考證
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大綱中,過分強調考證的重要性,忽略有些軟件教程的實用性,學生在此類教學模式下,知識結構殘缺,教學模式陳舊,無法激起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實用的教學中,應該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實用性人才,倡導學生的全面發展,以人為本。
4.忽視入門教學,重視程序教學
由于我國中西部的差異,地區經濟水平的差異。不同學校對計算機的開課時間不同,開課模式也不同。人們誤以為入門教育比較簡單,但是真正重要的環節被大家忽略,很多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的不牢固,導致簡單的會點皮毛,深層次的東西無法接受。就像蓋房子,基層打好后才能建起高樓大廈。職業技術學校開啟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堂為學生搭建起學習的樓梯,通過計算機作為輔助工具的學習,真正運用到各自的專業上面去。更多在課堂時間教一些辦公室軟件,以后可以使用到各行各業的軟件,而不是為了考證而去學習計算機知識。
二、策略分析之見解
1、整合學科教學,提高學生信息素養,對教材進行再創造
新課程強調信息技術學科的整合,這是個系統的長期的過程。但作為我們信息技術教師應該在平時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逐漸滲入整合意識,積極營造信息技術在學科中的應用氛圍,因此,在信息技術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不能從單純的技術教材出發去分析教材,而應注重從學生所學技術在實際中的應用角度去分析教材。例如我們可以將計算機中的動畫與物理運動結合起來,將圖片與文字的混合排版與課本的排版結合起來,將Word中的“公式編輯器”和數學中的公式、化學中的化學式結合起來進行形象教學,使學生認識到計算機應用基礎在學習和實際生活中的作用。
2、明確學習目標,注意課前引導
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計算機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真正了解計算機的人并不多,不少人只會在網上購物、上網聊天,但是網上辦公卻并不精通。學習辦公軟件可以加快學生或者上班族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熱情。印度、美國如此高的軟件技術,便是從小灌輸計算機的重要性,開發學生對計算機的熱情和興趣。
3、提高課堂效率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需要不斷適應社會的要求,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經過大部分教師的教學實踐,我們多采用“案例教學法”和“任務驅動教學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案例教學學法”和“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適合計算機基礎課教學的方法,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參與意識,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新能力。
結束語
計算機技術在日新月異的更新,但是基礎應用的改革要跟上腳步,打造高效課堂勢在必行。印度的典范值得學習,在提高國民生產總量的同時,提高國民素質,使當代大學生成為高科技的應用型人才,在計算機領域有番作為。在計算機的輔助作用下,打造多方位,多方面的實用人才。因此,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仍然是一個重要任務,把課堂留給學生,把舞臺留給學生,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有夢的航程就要起航,有夢才能飛得更高,飛得更遠。計算機基礎應用高效課堂正在改革中投入大家的懷抱,時代在變,必須要做好準備。
作者:吳曉云 單位:蘭州市商貿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