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金融創新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金融創新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金融創新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

    [提要]經濟從高速度增長階段過渡到高質量發展階段,結構合理的金融創新體系是重要支撐。首先探究金融創新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促進路徑,在詳實分析安徽省經濟發展和金融創新現狀基礎上,發現安徽省金融創新仍然面臨金融系統內部效率不高、金融創新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不足、融資結構不盡合理等問題。提升金融機構運作效率,切實為實體經濟發展貢獻金融力量是關鍵,提高直接融資比例,據以優化融資結構是必要條件,推進供給側金融創新和加快金融優惠政策落實是有效手段,加強金融監管是重要保障。

    關鍵詞:安徽;金融創新;經濟高質量發展

    作為現代經濟的強心劑、實體經濟的重要支柱,金融在經濟轉型升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如何更好地改善金融市場結構,轉變固有的經營理念,提升現行管理水平,改進金融產品與服務,構建配套的金融創新支撐體系,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以更好地適應經濟發展提質增效的要求,是安徽省在未來經濟和金融發展中值得持續關注和深入探討的問題。

    一、金融創新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促進路徑

    現代經濟的基礎是實體經濟,基本動力是科技進步,而核心資源則是金融資本。推進高質量發展和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關鍵是加快發展持續健康的現代金融創新體系。金融創新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和影響是多方面的,但從金融系統的媒介角度看,其對經濟質量型增長的促進,可歸集為直接和間接兩個渠道。直接渠道是指金融業以自身良好發展促進經濟增長;間接渠道是指金融創新從技術端、消費端、融資端、政策端促進企業產業結構升級進而助推實體經濟發展。

    (一)直接渠道方面。金融業作為一個特殊的行業,通過聚集閑散的資金而后將其配置于高效率的部門,既增加了投資者手中資產和財富的流動性,又解決了資金需求者的燃眉之急;既能配置資金的走向,又能實現資金的快速流轉。而金融創新通過對金融系統內部進行內部優化,改進組織與管理方式、精簡業務流程、提升服務品質、關注市場需求、加強技術研發、創新金融產品等,以提升金融市場效率和金融服務水平,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間接渠道方面。第一,金融和技術創新互相依賴,共同促進,協同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金融可以為技術創新提供資金,先進技術反過來又有利于實現金融創新,從而提升金融體系運行效率。第二,隨著金融機構消費信貸規模和種類的增加,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和層次以及投資者的投資方向均隨之發生改變,這會影響生產端的產品供給,進而影響企業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為實體經濟發展蓄力。第三,在銀行主導型金融體系下,銀行出于自身利益考慮,往往對小微企業以及新型科技型企業的支持力度不夠。金融創新可以從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約束角度出發,增加面向中小微企業的中小金融機構數量和業務比例,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大力發展直接融資,增加股權融資、債權融資比重,促進產業結構優化,為創新型企業和小微企業發展注入所需資金。第四,在諸如突發事件、經濟危機、自然災害等特殊時期,地方政府采取的特殊金融創新支持政策、國家產業政策也可以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幫助和扶持。

    二、安徽省經濟發展與金融創新現狀

    (一)安徽省經濟發展狀況1、經濟發展穩步上升,居民收入不斷增加。據安徽省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2~2019年間安徽省生產總值不斷增長,7年間生產總值由最初的17,212億元到增加到37,114億元,呈現穩步上升的態勢,盡管經濟增長速度有所放緩,但這與全國經濟處于下行通道的大背景有關,也是經濟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必然。城鎮化率不斷提高,居民生活條件得到改善。截至2019年12月末,城鎮化率較上年提高1.12%,達到55.81%;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分別為37,540元、15,416元,較上年增幅分別達9.1%和10.1%;登記失業率不斷下降,到2018年末降為2.8%,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分別上升至99.84%、99.83%。2、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第三產業增速顯著。據安徽省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末安徽省生產總值為37,114億元,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2,915.7億元、15,337.9億元、18,860.4億元,其經濟總量占當年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達到7.86%、41.33%、50.82%,并且2015年末第三產業增長速度(10.81%)首次超過第二產業增長速度(8.34%),到2019年末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增長速度分別達到3.2%、8.49%、8.59%,第一產業發展平穩,第二產業仍然是經濟發展的主心骨,第三產業對安徽省經濟的貢獻越來越大,產業結構得到優化。3、科技實力持續增強,對經濟貢獻度逐步提高。統計數據顯示,2015~2019年間安徽省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由3,157家增加到6,636家,科技機構數量由4,817個擴充為6,221個;研發活動人員隊伍不斷壯大,由18.7萬人上升為23.2萬人;專利發明成果顯著,有效發明專利數量占授權專利數量百分比不斷提高,2015年和2019年全省授權專利數分別為5.90萬件和8.25萬件,全省有效發明專利數量分別為2.6萬件和7.48萬件,2015年占比為44.07%,而2019年占比提高到90.67%。到2018年末,R&D經費支出比2015年凈增217.2億元,占GDP比重也逐年增加,由2015年的1.96%增長到2018年的2.16%。隨著科技實力的增強,其對安徽省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也顯著增強。2018年安徽省省級以上開發區企業進出口總額占全省進出口總額的75.53%,財政收入對全省財政收入貢獻率為42.07%,較上年提高了6.9個百分點。安徽省積極參與科技創新,重視發明創造與科學研究,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安徽省金融創新現狀1、大力發展線上經濟,搭建在線融資服務平臺。線上經濟是互聯網不斷發展的產物,安徽省結合經濟發展實際情況,適時提出了關于促進線上經濟發展的意見,鼓勵各大金融機構豐富線上服務渠道、發展在線金融、積極進行金融產品創新,加快開展征信查詢、線上理賠以及自助放貸和智能支付等業務。金融融資服務平臺的上線,成為連接小微企業融資需求和金融機構金融供給的媒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易成本和融資難度。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5月,平臺累計促成融資約20.9萬單,融資規模高達11.1萬億元,今年疫情期間在線金融業務亦未中斷,持續為中小微企業注入生產經營資金。2、創新金融產品,優化金融供給。小微企業對全省經濟的貢獻率超過50%,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銀行體系風險容忍度問題以及小微企業自身特點,小微企業在融資過程中往往存在較高的信貸門檻,寬信用、緊資金的問題仍然突出。據此,安徽省“4321”政銀擔合作模式的推出,將信貸風險按比例分攤給擔保企業、銀行類金融機構以及當地政府,無形中減少了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同時也降低了企業的融資門檻。為支持疫情以來受影響的各類經營主體,安徽省也進行了摸索和創新,比如建設銀行安徽省分行推出的新型信貸產品“徽茶貸”、交通銀行安徽省分行推出的定制融資產品“茶葉貸”,都極大地支持了眾多茶葉經營主體,服務了省內100多戶小微企業。3、完善全生命周期的產業發展基金體系。為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安徽省大力發展股權投資基金,逐漸完善全生命周期的產業發展基金體系。設立了升級投資基金,采用“基金+基金”的投資模式,為種子期和初創期的優質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目的是支持科技企業發展,加快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省投資集團設立了規模300億元的產業發展基金,著力對接優質企業和重大項目,支持成長期、成熟期企業發展;專門設立了服務于中小微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的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基金,基金規模高達200億元。

    三、安徽省金融創新發展存在的問題

    安徽省為了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迫切需要建設良性循環的金融運轉體系。在金融創新工作持續推進的過程中,雖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但是金融系統在實際運行時,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

    (一)金融系統內部運行效率較低。1978年以來,安徽省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小于貸款余額,銀行業普遍存在“超貸”現象,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財富得以不斷積累,安徽省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開始超過貸款余額,并且存貸差不斷拉大,截至2018年末存貸差高達118,620,757萬元。另外,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安徽省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比分別達到0.739、0.756、0.766,金融相關比率(人民幣口徑)分別為272.5%、294.5%、296.4%、298.2%。不斷拉大的存貸差、相對較低的存貸比,反映出社會財富不斷積累的同時,也暴露出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利用效率不高的問題。雖然安徽省金融相關比率近年來在不斷上升,但與全國水平之間還存在一定差距。2017年、2018年安徽省金融相關比率為296.4%、298.2%,與全國同期水平343.6%、348.6%相比,分別低了47.2個和50.4個百分點,與全國差距成擴大趨勢。因此,安徽省金融業發展水平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大量存款資金沒有貸出去而留在商業銀行體系內,導致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偏弱,信貸資金利用效率不高。歸根結底,是安徽省金融機構系統內部運行效率較低所致。

    (二)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不高。從金融功能來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實質就是金融作為信息中介和配置資源的中介,更合理、高效地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資金支持與金融服務。這就要求金融機構要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資金運作效率、盡量避免資金“脫實向虛”。安徽省金融資源充足,金融機構類型眾多,但金融資源卻更多配置于大型企業、重點項目以及房地產和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而忽略了對中小微企業的資金支持。目前,票據融資方式是全省中小微企業及民營企業獲得資金的主流渠道之一,但安徽省金融機構人民幣境內貸款中住房貸款比例遠遠高于票據融資比例。2018年,安徽省金融機構人民幣住房貸款余額為156,956,329萬元,是票據融資余額18,438,332萬元的8倍之多。安徽省金融資源配置不夠合理,中小微企業及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仍然突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能力仍需提高。

    (三)融資結構失衡。全國范圍來看,與間接融資比重相比,股權、債權等直接融資方式比重較低,安徽省也不例外。據安徽省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末全省人民幣貸款余額為44,289.3億元,與上年相比增幅達14.1%;通過首次公開發行A股等股權融資總額為288.7億元,通過發行可轉換債等債權融資總額為157.6億元。與銀行貸款為主的間接融資相比,安徽省直接融資比例不高,企業未能充分利用直接融資市場的金融支持作用,融資結構不合理、不均衡的問題較突出。

    四、安徽省經濟高質量發展金融創新體系構建

    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過渡到高質量增長階段,意味著過去依靠土地、資本、勞動力等要素驅動,依靠金融資源投入和規模擴張的經濟發展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要求。安徽省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動力是創新,其中有效、創新、友好的金融體系尤為關鍵。

    (一)提升金融機構運作效率。提升金融機構運作效率的首要條件是加強內部控制管理,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建全風險評估機制,提升內部工作人員管理水平和能力,提升服務水平與效率。資本是逐利的,市場配置資源往往更有效率,金融機構應該非必要不干預,在保證銀行資產必要流動性的前提下,穩妥利用好信貸資金以提高存貸比。應將資源更多配置于優質、創新型企業,提高勞動投入產出比。金融機構在追逐商業利益的同時,應勇擔社會責任,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和科技型企業的金融供給。努力拓展金融創新產品,完善信貸擔保制度,加大線上業務辦理力度,提高資金周轉效率。在科學進步、信息技術空前發達的大背景下,金融機構要主動把握科技賦能金融的機遇,充分融合現代化信息技術和科學技術,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前沿科技對傳統金融業務進行改進與支持,提升金融效率和規模,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發展服務是金融的天職,是金融的宗旨。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防止金融資源過多流向房地產,或者停留在金融系統內部空轉。首先,應該積極引導金融資源流向。一方面通過供給端引導傳統產業結構優化;另一方面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加速新舊動能轉換。其次,應該盡量避免資金“脫實向虛”的現象,要加強引導和教育,及時糾正金融發展過程中各種脫離實體經濟發展的傾向。最后,對不同地區、不同企業應該實行差異化的金融扶持,靈活提供個性化的融資服務,尤其要針對小微企業和中小民營企業,簡化融資手續和流程,適當降低信用擔保門檻,讓更多更好的金融產品直接對接實體經濟。

    (三)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優化融資結構。優化融資結構的重點是提高直接融資比例,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安徽省應該根據地方經濟發展情況和金融發展水平,合理配置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比例,鼓勵優質企業積極參與資本市場,幫助企業提升信用等級,推動有發展潛力的企業掛牌上市。通過多層次資本市場“優勝劣汰”的運作規律,既為投資者分享企業經營成果的機會,又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挑選出有前景的潛力企業,更是小微企業和新興科技企業緩解融資約束的有效途徑。

    (四)推動金融供給端創新,加快優惠政策落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金融資源供給與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有效對接。在金融供給方面,要高度重視私募股權基金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作用和金融優惠政策的潛在補貼功能,結合財政、貨幣政策的宏觀調控能力,積極引導企業增加高科技產品和綠色節能產品的供給,淘汰一些低產能、高污染、對經濟和人民生活貢獻不大的行業,推動生產要素向更具發展前景和活力的領域轉移和聚集。拓展金融產品與服務的深度和廣度,推動金融供給提質增效,通過大力發展科技金融,將金融供給與企業有效需求精準對接。通過銀行信貸多層次、差異化的優惠利率,影響相關企業的產品供給,從而推動產業結構優化、經濟轉型升級。

    (五)加強金融監管,防范金融風險。金融創新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無可厚非,但是近年來由于平臺準入門檻低、監管力度不夠、行業操作不規范、工作人員素質不高等原因,利用金融進行違法犯罪的事件屢禁不止,比如非法集資、洗錢、金融詐騙等。因此,安徽省在大力推進金融創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金融監管,重視科學技術的力量,積極面對科技賦能金融帶來的差異化監管要求,加強對金融從業人員的教育,加大對金融創新產品的考核門檻。在加強金融科技風險防范管理過程中,要注意構建反欺詐與金融風險管控體系,利用先進科學技術管控金融創新帶來的風險。

    五、總結

    在全球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關鍵,安徽省應該結合經濟與金融發展狀況,從金融行業自身出發,通過技術進步、消費引導、融資結構優化、政策傾斜、供給側創新、金融創新環境改善等方面,構建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相配套的金融服務體系,為經濟的提質增效、經濟發展方式的平穩過渡、創新型省份的扎實推進,提供堅實強大的資金保障,為美好安徽建設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王永昌.論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本內涵與趨向[J].浙江學刊,2019(01).

    [2]唐玨嵐.以金融服務創新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基于全要素生產率視角的分析[EB/OL].人民智庫,2020.8.26.

    [3]王小艷.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經濟高質量發展[J].中國市場,2020(19).

    [4]薛瑩,胡堅.金融科技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理論邏輯、實踐基礎與路徑選擇[J].改革,2020(03).

    作者:吳亞蘭 胡云霞 單位:銅陵學院金融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 成人理伦电影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电影|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内外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性色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片| 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app| 成人在线视频免费|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尤物|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网站| 久久亚洲最大成人网4438| 成人国产在线24小时播放视频| 国产成人3p视频免费观看| 成人深夜福利视频| 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成人综合在线视频免费观看完整版 | 成人免费看www网址入口|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2021国产成人精品国产| 亚洲欧美成人网|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区一区二区 | 3d动漫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 国产成人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不卡| 色噜噜成人综合网站| 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一区| 成人免费午间影院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 1204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香蕉| 国产成人vr精品a视频| 国产新疆成人a一片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