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化建設路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新時期我國人民的價值信仰和行動指南。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民人口眾多,培育農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農村地區發展的內在要求,事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成敗。本文主要從農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化的意義,以及目前農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化存在的困境和建設路徑的思考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思考。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化
1農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化的意義
我國幅員遼闊,農村人口眾多。作為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農村的和諧穩定關系著整個國家的長治久安。做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農村地區的大眾化工作,完成中國農民的素質全面提高,維護中國農村的協調發展對于建設現代化強國具有全局性和戰略性的重大意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黨針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遇到的新問題、新矛盾提出的又一重大理論成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眾化就是廣大人民群眾能夠接受、能夠認同,并把它當作日常行為的準則。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民人口眾多,我黨向來關心農村的發展,高度重視農村意識形態工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新時代中華民族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精神動力和思想源泉,更是農村意識形態工作的核心內容和重要抓手。農民對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的認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直接關系到農村的健康發展。
2農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化存在的困境
“民以食為天”,國家要穩定,糧食就不能出問題,面對風云突變的市場經濟環境,農民的思想觀念、生活理念、思維方式發生了新的變化,隨著生活的逐漸富裕,農民求富、求知、求樂、求美的愿望更加強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難點在于大眾化,農村尤為明顯,這就要求我們找準方法,讓農村地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化順利推進。然而當前我國農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化建設推進還存在一些現實問題。一是就現階段而言,農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形式過于形式主義,說教意味太濃,沒有真正地結合農民群眾的真實需求,同時也沒能夠給農村群眾帶來有效的思想引導作用;二是農村地區的一部分領導干部都沒能夠很好地承擔自己的責任,反而脫離群眾,甚至貪污腐敗,沒能夠給民眾帶來好的影響。尤其當前官僚主義盛行,領導干部行使了自己的權利,卻沒有做好自己的義務,且領導干部與農村群眾之間缺乏良好的聯系,沒能夠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核心思想傳遞給農村群眾;三是農村地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過程中,主要是單向傳播,農民主動參與不足;四是不良網絡文化產生消極影響,一些網絡平臺、用戶賬號不顧信息的真實性、客觀性,一味追求眼球經濟和自身利益,傳播不健康網絡文化信息。要緩和農村社會沖突,維持農村社會穩定,促進農村社會和諧,就必須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多樣化的社會思潮,通過倡導積極的、有益的,改造落后的、腐朽的思想觀念,來實現社會大眾思想的健康發展。大眾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使農村群眾也加深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并且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標準要求自己,對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而相信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化的影響下,能夠使農村群眾在各種物質享受面前,能夠保持清醒的頭腦,經受住各種誘惑,抵制各種錯誤思想和腐朽生活方式;通過大眾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真正地滲入人民群眾中,使人民群眾都能夠得到正確三觀的樹立,并借此構建文明、和諧社會。
3農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化建設路徑思考
90多年前,農民是中國共產黨進行革命戰爭依靠的主要力量,90多年后,農民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邦仍需依靠的重要力量。農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化,是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因此,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農村落地生根尤為重要。
3.1“注資金”,擴大農村文化建設投入
各級政府之間都需要加強對城鄉統籌規劃的重視,并且也應該在農村發展的過程中滲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好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政策引導,增加財政補貼,動員社會各群團組織幫扶等多個渠道、多種方式,促進農村與市場的接軌,解決關乎農民切身利益的問題,努力破解新農村建設中資金短缺的難題。要重視農村的發展,確保完善基礎設施的建設,足量跟進財力、物力、人力的投入,多措并舉為促進農村文化繁榮提供物質保障。
3.2“接地氣”,采用通俗易懂的宣傳方式
要運用通俗易懂的宣傳內容和方式,弘揚真善美,貶斥假惡丑。社會主義價值觀不是要求人人成為圣人,而是引導群眾遵紀守法,所設定的道德標準是普通人都能達到的標準,它是面向全民的,而不是面向特定社會群體的;是普遍的價值取向要求,而不是對英雄模范的要求。基于這個特點,它就必須是一種“低門檻”的文化,應更具“世俗性”,換句話說,它必須是日常的,是大多數人樂于接受的。在宣傳手段上,可以通過漫畫、展覽、秧歌、小品等農民喜聞樂見形式;宣傳內容則需簡短,借用日常語言和民間文化,以使不同文化程度的廣大農民理解和領會,便于口口相傳。
3.3“引人才”,積極培育鄉土文化人才
農村是相對于城市相對落后的地區,造成落后的局面一部分來自天然的地域環境,一部分則是來自人才的短缺。社會發展日新月異,人的作用愈顯重要。一方面,社會各界要攜手合作,通過挖掘出農村的特色文化,激勵大批鄉土文化人才脫穎而出;另一方面,政府須適時鼓勵,引導優秀大學生及社會人才自愿扎根民間、深入農村、服務農民,為農村發展注入新鮮優質的血液。
4結語
總而言之,在推動農村發展的過程中也必須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且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眾化作為主要的踐行目標,
參考文獻
[1]潘建紅,王芳.價值主體生成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7(8):74-77.
[2]盧嵐.現代性視野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成與價值[J].理論與改革,2017(2):174-183.
[3]李大健,彭柏林.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6(12):142-144.
[4]劉成喆,孫成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共同體價值的關聯度[J].重慶社會科學,2016(11):75-82.
作者:余麗路 單位:江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