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環境工程創新實踐教學體系構建實現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加快環境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進程,創新環境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是現階段教育機構的核心發展方向。本文基于職業技能大賽對專業實訓教學改革的影響,針對環境工程專業創新實踐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對策,希望在促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同時,培養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高新技術產業人才。
關鍵詞:環境工程;創新實踐;職業大賽;教學體系;優化對策
一、職業技能大賽對環境工程專業實訓教學改革的影響剖析
伴隨教育教學體系的不斷深化,為確保預期教育教學目標的達成,將“職業技能大賽”應用于課程教學中,是現階段學校做出的重要戰略改革,也是教育工作者以企業實際業務流程為背景、以培養適合市場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為目的,通過比賽形式來加深學生對課程教學內容記憶力和理解力的一種現代化教育教學模式。經大量調研數據分析可知,為貫徹落實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方針,近年來環保部門在進行人員選拔過程中對院校畢業生的知識能力和知識結構提出了新的要求,環境工程專業人才的應用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素養的培養也受到了各部門的高度重視,但伴隨工業化建設進程的不斷推進以及生產過程中各種工程技術問題的層出不窮,傳統應試教育教學模式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難以確保人才培養的科學性、有效性,在影響企業發展的同時,國家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也受到了一定阻礙。對于高職院校而言,突出的操作技能和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是教育工作者教學的重點,為此,基于職業技能大賽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不斷優化,通過為學生營造一種貼近實際工作崗位、工作任務的情景,能有效鍛煉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把控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新技術、新工藝應用型專業人才的培養創造良好條件。之外,這種“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理念的貫徹與實施,對學生和教育工作者都具有重要意義,學生在這種教學環境下可明確了解自身在學習中存在的不足,不斷檢驗和提升動手實操能力,教師在教學標準化要求下,能不斷地提升自身技能,為實現預期教育教學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二、環境工程專業創新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現狀
與傳統應試教育教學模式相比,基于“實驗+實踐+創新能力”特色的“職業技能大賽”,在強化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在加深學生對專業理論知識的認知度、理解度,激發學生課程學習自主性以及拓展專業理論學習空間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能以及提高學生科研和創新能力等方面更是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改革成效未達到預期目標,主要原因有:
(一)學生存在嚴重的依賴心理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是職業技能大賽開展的主要目的,但由于學生對教育工作者存在依賴,環境工程專業技能大賽在舉辦過程中,學生們往往依舊是處于一種被動備賽的狀態,對于大賽缺乏獨立思考意識和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大賽的開展流于形式,未能起到預期的教育教學效益,整體教學成效難以取得突破性進展。經大量教研數據分析可知,環境工程專業實訓職業技能大賽通常包括基礎知識競賽、實操管理及問題處理等環節,與傳統教育教學手段相比,技能大賽在創辦過程中,各項活動的參與都需要學生自主完成,但學生對于教師的依賴,給教育教學成效造成了不利影響。
(二)教育工作者缺乏企業經歷教育工作者作為技能大賽活動舉辦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是否具有企業工作經歷和一定的經驗,對活動舉辦效益有著重要影響。但當前高職院校環境工程專業教育工作者大多是課程理論研究者,基本沒有企業工作經歷,導致教師自身的教學組織和引導效益難以充分發揮,案例來源、創新創業指導、實訓指導都將受到很大限制,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也由此受到了阻礙。就目前來看,教師作為課程教學和改革的踐行者,自身企業經歷的缺失再加之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在環境工程專業實訓教學改革過程中未能綜合考慮每位學生的個體化差異,教學側重點也始終集中于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忽視了對學生實操能力的培養,整體發展也受到了一定影響。
(三)教育工作者對專業實踐課程重視度不足確保“理論+實踐”課程教學任務落到實處,是現階段環境工程專業創新實踐教學體系改革取得預期成效的基礎保障,同時對于學生和企業的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但由于高校教育工作者大多是一些具有多年教學經驗的人員,在教學過程中難以轉化自身固有的教學理念,在“理論+實踐”課程教學改革過程中無法協同兩者之間的關系,導致學生自身對實訓課程的重視度普遍偏低,人才專業化水平也難以達到企業需求標準。
三、環境工程專業創新實踐教學體系的優化策略
(一)以工作過程為主線設計教學內容體系復雜概念繁多、階段性強類別眾多、綜合素質要求高是現階段環境工程專業實訓教學的顯著特征,為滿足現階段教育部門提出的教學要求、達成教學任務,基于職業技能大賽開展環境工程專業實訓教學改革是極為必要的。具體而言,在教學內容設計方面,教育工作者需以工作過程為主線,將施工過程與施工管理有機結合,由此在形成系統化體系結構的基礎上,深入剖析教育教學任務,并將典型工作任務轉化為學習領域,構建相應的學習情境,以此有效培養學生職業素質和專業能力。在教學內容設計過程中,教育工作者需到企業進行全面考察,在切實了解企業崗位需求的基礎上,將實訓內容與企業具體要求相結合,并把技能大賽要求融入課程標準,將技能大賽考核的知識點和技能點作為課程教學內容,在確保內容設計貼合度的同時,不斷提高實訓教學的專業性、開放性以及實踐性,是現階段教育工作者專業實訓教學改革的重點。
(二)以工作要求為目的確認實訓目標近年來,隨著企業規模和數量的持續增加,傳統教育教學模式的應用,無論是在教學成效、還是對學生成長而言,都是極為不利的。為從根本上改善當前教育教學現狀,在進行環境工程專業實訓教學改革過程中,教育工作者還需以工作要求為目的確認實訓目標,以此確保各項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針對性、科學性。職業技能大賽的競賽環境和技術規范,在很大程度上結合了企業生產實際和職業崗位技術技能的基本要求,滿足現階段企業的人才需求,是現階段開展環境工程專業課程教學的主要目的。為此,在實訓教學改革過程中,教育工作者通過及時了解職業技能大賽相關賽項要求,調整人才培養規格定位、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以職業能力型課程為目標,設計實踐教學體系,以此在確保學生掌握充分理論知識的同時,不斷地提升自身實踐經驗和創新能力。
(三)以企業作業流程優化教學管理模式在課堂實訓教學改革過程中,學生需要到實習現場實操,但由于環境工程本身具有施工周期長、施工難度大的顯著特點,因此在實訓過程中,為切實保障學生安全,教育工作者需不斷優化教育教學管理模式,創新教育教學手段,為達成預期教育教學目標打下基礎。在制定教育管理模式過程中,為保證模式應用的合理性和針對性,教育工作者一方面可通過典型工作任務分解出各任務的學習情境,按照“分析、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價”六步法進行工作過程的教學,另一方面,還需為學生構建“分工制、輪崗式”團隊合作學習模式,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意識,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模式的應用質效。
參考文獻:
[1]謝昭莉,陳金國,張海華.對工科類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改革的思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12(11):452-455.
[2]趙琳琳,李薇薇,張家鵬.高校工科類專業實踐教學存在問題的調查與分析[J].高等建筑教育,2013,12(5):120-124.
[3]湯波,李志濤,徐海林.高等院校環境專業實踐教學環節的探討[J].江西化工,2013,11(1):62-63.
[4]李燦,劉元祥,徐濤濤.湖南工業大學建環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4,12(2):193-195.
[5]蘭善紅,張文波,李海洋.環境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現[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2015,12(5):109-112.
[6]金文,徐志輝,張鵬宇.仿真實訓系統在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12(310):40-41.
[7]張天彤,劉智泰,張海華.城市軌道交通綜合仿真實訓基地建設的研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11(8):244-248.
[8]邊興利,高建軍,張本欣.仿真教學在職業學校汽車實訓課程中的實現[J].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2(3):36-38.
作者:張洪鑫 單位:鄭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