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法律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貫徹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理念,中國進入了新時代,把農村建設擺在了首位,在農村環境,人文,醫療,衛生等方面都有了相關法律制度的規制,但在新型農村建設不斷完善的同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有著它的優點與不足,相關立法還有不完善的地方,對現如今存在的不足如何規劃立法作了簡短研究。
【關鍵詞】新農村;醫療保障;新農合
1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簡介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基于中國國情,本著利于中國農村新建設發展而提出的,這時農村村民收入低,經濟差治病難而衍生的新時代的產物,在黨中央,政府的引領下,開展農村醫療衛生建設,由農民自愿參加,國家給予補貼,自2002年起,各級人民政府要積極引領農民建設農村合作醫療體系,直到2009年,政府部門又作出醫療衛生體系的改革的重要戰略方針,這方針主要針對農村,在當代中國仍然是農村人口密度大,農村醫療對中國進入新時代完成兩個100年目標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農村建設在中國一直都是不可或缺的關鍵,農村的發展可以帶動城鎮的穩定,那么對于生活在農村的農民來講,醫療保障非常關鍵,從2002年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就在全國部分縣鎮開展試點,截止到2010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本覆蓋了全體農村。在農村,基本上以種植大豆、玉米為主,每年的收入比城市低,大病的出現給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這也是建設新農村的起步,考慮農民的處境,結合本國的現有經濟,建立相關的農村醫療制度。新中國第一個農村合作醫療開始于湖北省宜昌市長陽縣樂平村。當時該地區的地理位置十分偏僻,交通不發達,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出現了最早的農村醫療試點。在新中國成立的初期(1966年),當地出現了一場流行疾病,打破了當時安逸的生活,醫療資源的匱乏,不足,奪走了許多人的生命,當時生所的醫生覃祥官看到這樣的現狀,創立合作醫療制度,他當時提出了一個建議,農村每個人交1元錢,每次看病只要5分錢,吃藥不需要花錢,這個建議的實施解決了當時非常大的問題,讓當地村民感受到了實惠。兩年后,這個合作醫療就在全國得到了推廣,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該制度。社會的不斷發展,法律的不斷修正,2002年后我國開始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采取個人主動、自愿繳費、集體組織幫助、政府補貼的結合體系。從黨的十八大至今,制度也在不斷地完善升級,脫貧攻堅也是首當其沖的任務。2003年,我國開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2010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本上覆蓋全國農村居民,2018年城鄉居民醫療體系基本建立。
2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利弊分析
2.1國農村合作醫療的好處
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也是大勢所趨,在農村保障方面發揮著一定作用。為農民減輕了經濟負擔。新農村合作醫療為大病醫療提供了制度保障,建立以大病為主,統籌兼顧小病的農村醫療結合體系。參保人員以每家每戶為單位。國家醫療保障局會同財政部、國家稅務局制定印發于2020年6月17發布的《關于做好2020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指出,提高城鄉居民基本保籌資標準,2020年居民醫保人均補助標準增加30元,達到每人每年不低于550元,個人繳費標準提升30元,該通知意圖全力打好農村醫療保障攻堅戰,將它分成四個方向來完成任務。一、保證完成攻堅任務,使得貧困農村人口得到保障。二、鞏固攻堅脫貧的成果,發揮醫療保障體系,落實如今新冠肺炎費用的報銷政策與方案。三、保證扶貧醫療工作長期有效的開展下去,完善更新體系機制。四、農村建檔立卡人口起付線較普通參保居民降低一半,全面取消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封頂線。通過閱讀該通知,明確了黨中央,政府對于農村醫療的高度重視。如何在維持穩定的基礎上統籌開展工作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貧困人口需要政府的支持。在上述通知中,農民的繳費費用有所增加,政府補貼也有所提高,我覺得合乎當代的發展,社會穩步前進的要求。在維持穩定同時設立長久機制,需要對于以往的政策有所調整,在疫情下開展工作的難度加大,我認為疫情防控應與農村醫療保障結合起來,農村醫療設備差,試想如果在農村下,疫情發生,農村醫療保障如何適用,是值得深刻思考的問題。對于適用農村合作醫療的具體方案應該進行立法,在查閱相關遼陽市的調查中發現,有90%多的農民認為醫療保障非常支持,90%多農民自愿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整體看來農村合作醫療是被農民接受的,隨著新時代社會矛盾的變化,人們也開始關注到了自己的健康問題,極大地調動了農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的決心與自覺性。
2.2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弊端與完善措施
2.2.1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宣傳不足。對于農村醫療保障,利于農民的事情向來都是頭等大事,雖然制度在改進,完善,但是宣傳力度不足。想讓農民了解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優勢,只有讓農民感受到它的好處,才能更好地參與進來,在農村家庭中,本來消息就比較封閉,基層政府組織應該組成特別的小組,做好普及宣傳的任務。可以在鄉鎮政府建立特別小組,1至2個月每個村子進行走訪,向農村村委會成員傳達相關的內容,再由村委會相關人員挨家走訪,這樣既可以了解每個家庭的情況,也可以做到親自宣傳,農村村委會必須有所作為,也應該調動村委會的積極性,充分發揮村委會在人群中的作用,現在有好多村民不在村子里,他們將自己農村的土地承包出去,去外面打工,對于這種情況,可以告知在農村家屬,如果了解到電話也通過電話進行溝通,主要就是做到親自告知,使得宣傳得到更好的效果。并且宣傳時,要更加明確宣傳的內容,制定宣傳手冊以及宣傳網站,比如具體農村合作醫療的報銷的藥品范圍、診斷項目范圍、具體流程。其實對符合農村合作醫療報銷的范圍,如果不知道報銷的流程,也會導致很多報銷申請者不知道如何去做,走了很多的彎路,浪費了很多的路費,住宿費。因此,應當在這方面做好宣傳,告知義務,既然是為人民服務,就要做到便于人民,利于人民。而且在這個流程當中有很大的問題,比如由于相關單位沒有履行告知義務或超過補償期限沒有及時辦理轉院手續,本來很多可以報銷的項目沒有得到報銷,應當改進政府相關部門的宣傳工作。可以通過電視,媒體,報紙,等多方渠道來加以宣傳,單一的方式不足以應對,那就多式宣傳手段并進。2.2.2農村合作醫療異地報銷過低。農村合作醫療報銷在當地縣城能達到70%,但是如果在異地縣城以外,所在市省報銷的比例只能達到30%,對于出現大病的人群,在縣醫院治療,醫院的醫療設施并不完善,設備設施差,導致很多大病無法治療,只能被迫去往省市大醫院,這就會出現報銷的比例的下降,這個問題我覺得相關部門應當進行討論研究,提升報銷比率,如果報銷比率如此低,會導致一些生大病農民得不到真正的保障,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提上立法的日程,對于異地看病,應當與非異地報銷的比例等同,不應當做出區分,這樣醫療資源平等,對于農民來說相對公平。一些病可以在縣城治療,但一些嚴重的疾病,縣城根本無法治療,必須到市或省等三級甲等大醫院去治療,這種比例不占少數,政府部門應當考慮到這一方面,可以做出具體的規劃,應該區分重大疾病的種類,對于一些重大疾病在縣城以外直接看病可以與縣城報銷比例相同。
3總結
在中國已經進入新時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刻,醫療衛生問題尤為重要,特別是農村的醫療衛生保障需要政府持續關注,在當代農村中有一句話,不怕窮,就怕病。對于一個農村家庭來講,得了一場大病,真的會拖垮一個家庭,對生產生活造成巨大的影響,脫貧攻堅戰,重點解決農村貧困問題,消除農民看病難的問題,不單單是尊重農民的生存問題,也是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現,所以加強對鄉村衛生醫療保障的建設,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是這個新時期的新任務,新舉措,是必不可少的,農民自愿參加合作醫療,也體現了政府尊重民主意識,對于農民來說是一件好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惠及全中國農民的一項積極新制度,關乎到我國幾億農民的健康和利益,雖然當中有不足與缺陷,可以在不斷實踐中發現,補正,我堅信農民夢,中國夢一定會實現。
參考文獻:
[1]黃鶴.黑河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大學,2017:1-49.
[2]張潔.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可持續發展研究[J].科技視界,2017,(14):113.
[3]金淑彬,陳靜,朱國龍,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運行中的隱患及對策建議[J].中國財政,2017.
[4]陳瑋.關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法治保障分析[J].農家參謀,2020.
作者:周祥偉 單位:黑龍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