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路徑淺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縣域經濟是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紐帶、農村為腹地的一種行政區劃型經濟,是“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接口橋梁,是典型的區域經濟、特色經濟、個性經濟、差異經濟。作為國民經濟的底部基礎,縣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是優化國民經濟結構,維護社會穩定,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必然選擇。同時,縣域城鎮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區域,是吸引農業移民就業、連接城鄉市場、轉移城市產業的主要承載地。但存在著發展要素缺乏、經濟基礎薄弱、發展動能不足、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營商環境不優、產業體系不全等一系列問題和短板,對此,必須有效破解。
一、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本組成單元,是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較為完備的各種經濟活動總和。縣級政府具有獨立的資源配置權限,縣域經濟活動涉及生產、交換、分配、流通等各個環節,涵蓋了國民經濟的一二三產業,這些活動基本是在行政區域內完成,是國民經濟相對獨立又相互交叉的基本運行單元功能,是國民經濟循環的堅強支撐載體。在當前的國民經濟發展中,作為獨立的經濟運行區域,縣域經濟可以實現空間的有效拓展,基于獨有的地理位置,進而扮演了重要的經濟發展角色,最終推動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
——縣域經濟是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縣域經濟能夠實現鄉村經濟與城市經濟之間的相互連接,在城市化加速發展擴張的大潮下,生產、生活成本不斷增加,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考慮布局并且轉移到城市以外的廣大縣域地區,這為縣域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全新的機遇。由于縣域具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原材料資源和廣闊的市場,承載城市轉移產業的集聚發展,因而吸引著眾多農村居民就地就近就業。同時,縣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在一定程度緩解了大城市發展空間的壓力,有利于城鄉統籌發展。
——縣域經濟直接關系著社會穩定。縣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可以承載大量的鄉村勞動力,提供相應的就業平臺與就業機會,從而避免出現大量勞動力浪費,緩解就業壓力,增加居民收入,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對于維護社會穩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路徑建議
立足新發展階段,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踐行新發展理念,努力融入新發展格局,創新舉措,找準符合自身實際的發展路徑。
——深化改革,優化縣域營商環境。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深化改革,補短板、破瓶頸、強要素、優環境。縣級政府要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優化行政服務機制,提高行政服務質量,全面提升公共服務效率。如,可以讓行政審批手續盡可能地簡化,實現一站式的服務,不斷完善監督管理機制,確保持續優化宏觀經濟環境,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強化數字經濟建設,增強發展新動能。加強頂層設計和產業規劃,推動數字經濟在縣域快速發展。要圍繞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要求,結合縣域特色資源和市場需求,立足縣域經濟發展基礎、資源要素等條件,著眼長遠進行規劃布局,讓數字經濟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以數字經濟引領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打造全產業鏈,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實現縣域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優化產業結構,打造優勢產業。要全面深化新發展理念,推動縣域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第一,在農業發展中,通過培育龍頭企業并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改進農業生產技術,改變傳統的小農經營方式,推進農業產業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在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進程中,重點要抓好土地整合流轉工作,積極推動農業專業合作社、農戶與龍頭企業的合作,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方式,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延伸產業鏈,有效提升農業產業質效。同時,要通過“互聯網+農業”的模式,建立縣域電商產業集聚發展區,大力發展直播銷售、網紅經濟等。第二,在工業發展中,要通過立足本地實際,合理開發利用縣域特色資源,致力打造優勢明顯、特色鮮明的縣域主導產業,并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形成縣域特色工業體系。第三,在服務業發展中,要加大投入力度,不斷完善公共服務,在優化城鄉環境的基礎上,整合本地自然與人文資源,積極推動農旅融合、文旅融合,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激活縣域消費市場。郡縣治,天下安。在新時代,必須努力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打牢底部基礎。
作者:歐陽引 單位: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委宣傳部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