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協同教學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目前物流管理專業及其教學現狀
物流管理專業在我國高等教育中開設時間較短,在專業建設、課程建設以及教學改革等方面尚不成熟。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專業創新以及教育信息資源的增長,使得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教學面臨諸多的困境與挑戰,集中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教學資源應用效率低下。物流管理專業雖然在我國開設的時間不長,但近幾年的發展迅速,尤其是伴隨著互相網的發展,物流與電子商務更是密不可分,高校也由此開發并完善了物流專業的數字化教學資源,但在專業課程的實際教學過程中,現有的教學資源往往單一而不系統,先進而不適用,分散而不共享,嚴重影響了教學資源的實際應用價值。二是教學主體互動不足。在“大數據”、“云技術”“智能手機”、“互聯網+”、“電子商務”等新的技術環境下,面對“00后”新生代學生主體,原有教學模式缺乏創新,陳舊落后,高校都在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在發展線上平臺的同時,如此實現線上與線下的有效協作,教學主體之間如何有效互動,是當前物流管理專業教學面臨的難題。三是專業課程與工具課程聯動不夠。現階段高校物流人才的培養無論是理論課程還是實踐課程,無論是技能型人才還是素質型人才,都偏重在專業課程的學習與改革,而忽視計算機、英語等工具課程的學習與研究,導致學生專業課程精通但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差,學生所學知識難以融會貫通,阻礙了技能應用與能力發展。要走出以上困境,解決這些難題,則需消除資源之間、主體之間、課程之間的隔閡障礙,本文以此為切入點,推進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改革與創新發展。
二、基于資源共享的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協同教學改革的思路
在網絡信息化環境下,如何有效共享教學資源,實現資源的線上共享與線下協同應用,是我們進行高職計算機專業協同教學改革的出發點。其基本思路為:
(一)立足專業優勢開發共享教學資源
首先,開發引進優質教學資源。由課程負責人牽頭,以精品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為目標,依托校企合作,對接教研團隊與資源建設團隊,開發教材及其配套數字化教學資源。包括課件講義、習題案例、視頻圖片、課外讀物等資源。開發物流管理基礎課程在線考試系統,推進無紙化考核。形成了一批優質教材、精品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獲獎課件、獲獎教案等優質教學資源。其次,依托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建設項目,學校投入400多萬,建立了功能完備、操作便捷的教學資源共享平臺。我們在此平臺上,按照課程類型、資源形態(視頻、案例、習題等),不斷優化、整合、匯總已開發的資源,逐步建立形成了針對物流管理專業的數字化資源網絡學習中心,達到資源共享應用的目的。
(二)引入CSCL與物流技能大賽實踐教學平臺
CSCL(Computer-SupportedCollaborativeLearning)即計算機支持的協作學習,是指利用計算機技術(尤其是多媒體和網絡技術)來輔助和支持協作學習。引入CSCL到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教學,即依托數字化資源網絡學習中心的共享資源,以BBS、E-MAIL、即時通訊軟件(QQ、微信等)和Lanstar輔助教學系統建立協作溝通渠道,同時引入上海大數麥思教娛網,輔助和支持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跨時空的討論、協作與交流交流合作、協同教學,形成了教學資源與教學主體的協同效應,有效提升了教學資源的流通與使用效率。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起,聯合國務院有關部門、行業和地方共同舉辦的一項年度全國性職業教育學生競賽活動。物流技能競賽項目利用軟件制定方案,并使用軟件與物流設施設備結合的房事實施方案,把該競賽項目安排到物流管理專業實訓教學中,學生通過數字化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并制定方案,到實訓室進行操作,發現問題再修改方案,進而反復操作,從而實現線上線下的協同發展,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三)再造教學組織推進多主體協同教學
改變傳統的一個教師一群學生的教學組織架構,形成一個學生多個老師的教組織架構,利用現有的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完善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設計、課程標準開發、教材的修訂等,聯動學校、企業,促進教師之間、師生之間互動協作,構建基于多主體的協同教學組織。學院為每門職業技能核心課程確立專門負責人,并由課程負責人牽頭組建課程教學團隊。教學資源建設是教學團隊集體的成果,以專業課程領域的知識技術為紐帶,對接課程教學團隊、資源開發團隊與教研科研團隊,構建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教學團隊需要共同協作,安排課程授課計劃和內容。依據項目管理思想,構建由教師和學生組建成項目團隊,教師與學生成為為實現同一項目目標的伙伴關系,從而實現師生的協同發展。
(四)開展專業課程和工具課程的協同教學
在多課程綜合教學中,采取教學團隊共同授課的模式,項目教學實踐中,設計的專業知識由專業課程教師負責,需要的計算機、英語等知識由相應的教師來負責,項目組內的教師協實際上,資源共享到協同教學,其實質是資源的流動與增值利用,是教學資源由線上向線下流動并應用的過程。線下多主體多課程協同教學的同時,也伴隨著多主體多課程的資源協同開發與整合,即資源亦會由線下向線上匯集,形成再生增值效應。
三、基于資源共享的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協同教學改革的基礎條件
江西財經職業學院是隸屬江西省財政廳的國家骨干高職院校、首批江西省示范性高職院校,擁有在校生15000余人。近年來,在規模不斷擴大的背景下,學校提出了走內涵跨越式發展道路。工商管理學院積極適應學校發展要求,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學院現設有工商管理、物流管理、市場營銷、物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多個專業,其中物流管理專業是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建設重點專業,物流管理專業實訓基地獲中央財政支持建設,創新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模式,提升物流管理人才培養質量,是新時期學校優化專業布局,創建優質高職院校的重要舉措。
(一)基于多技術支撐的教育信息化環境
無論是網絡技術,還是現代科學技術,都離不開信息化的環境,開發優質資源,實現資源共享,首先需要足夠強大的服務器,能夠實現學生群體同時在線學習,保證學習過程的流暢;其次學習者必須具備合格的學習終端設備,比如智能手機、電腦、平板等;再次學習者必須能隨時隨地上網,充分利用QQ、微信、VOD、BBS、飛信等網絡通信與應用工具,并且不受上網流量的限制,以上條件缺一不可,才能實現多主體互動協同教學。
(二)面向協同教學的實訓條件
協同教學的關鍵在于教學內容的項目化與教學時空的獨立性。在空間上摒棄傳統教室(理論教學)與實訓室(實踐教學)的二元結構,將專業課程全部置于專業實訓室進行,依托具有強大交互演示功能的Lanstar網絡輔助教學系統和投影設備,進行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交替并行。在時間上依據工作崗位技能要求,進行教學資源整合,將教學內容具體化為若干個項目,項目分解為若干個任務,實施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邊教邊學邊練邊做邊評,達到“教、學、練、做、評”同步。為此,加強實訓條件建設成為我們推進協同教學改革的關鍵任務。2009年由中央財政撥款260萬建立的物流管理實訓中心,近年來,物流管理專業作為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專業建設重點建設專業,建立了物流管理專業實訓室6間,為協同教學實踐提供了優質的實訓條件保障。在互聯網高度普及的條件下,基于資源共享條件下的協同教學研究,符合不斷適應發展的規律和我國高職院校發展的現實國情,不僅能提升本專業的發展,也能將優質的核心資源以及培養模式通過網絡擴展到欠發展地區,從而提升我國整個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的發展。
作者:任鳳香 單位:江西財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