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服飾設計中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混合式教學模式是隨著信息技術發展而誕生的新的教學方法,利用信息技術彌補了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傳統教學的不足,拓寬了師生溝通渠道,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設計能力,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文章以哈爾濱華德學院服裝學院為例,歸納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混合式教學模式中“直播+反轉云課堂”“模擬面授速課堂”等授課方法,在專業授課過程中教師可借助信息化平臺,整合專業教學資源,重點關注“教與學”的關系、學生全面發展與個性需求,利用“校企雙師”線上共筑課的形式,打破校企信息壁壘,縮短學生與崗位之間的距離,并采用全過程考核方式,避免“一考定成績”的弊端。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授課過程中的應用研究有助于專業課程質量的提升及教學方法的革新優化。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模式;信息技術時代;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應用研究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工智能、云計算、5G等廣泛應用在我國高等教育領域,賦予教育教學模式向智能化、科技化發展。在2015年,國務院出臺《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積極探索新型教育服務供給方式,要推進“互聯網+”的高校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鼓勵互聯網企業與社會教育機構按需開發數字教育資源[1],提供網絡化教育服務,逐步探索網絡化教育教學新模式。混合式教學模式借助信息技術,從傳統的“面授”形式改為“線上”授課形式,對動手能力要求高、教師指導性強的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課程來說,此種教學方法既是挑戰也是革新教學模式的機遇。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滿足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學生獲取專業知識方式的個性化需求,在應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并能根據課程借助信息技術對教學內容進行多維度擴充專業知識、多角度探索“教與學”關系、多層次創新混合式教學手段,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并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1混合式教育模式發展背景
高校混合式教學模式已進入快速發展與改革時期,國家教育部分別在2018年10月和2019年11月發布《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關于開展2019年線下、線上線下混合式、社會實踐國家一流本科課程認定工作通知》等,提出積極推進小班化、混合式教學、翻轉課堂。2021年12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在第十二屆新華網教育論壇上表示“我們要抓教學技術方法,技術水平是學習革命的關鍵突破,教學改革改到難處是技術。”教師的“教”要用新技術,學生的“學”要通過新的技術來學習,混合式教學要成為今后高等教育教學新常態。混合式教學模式不單指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的疊加,還包含兩種以上的教學形式的混合、教學策略的深層次交互融合[2],其概念會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不斷被更新。在講授過程中教師要發揮出主導作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體現出主體作用,從而達成更好的教學效果。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是一個實踐操作性很強的專業,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僅要培養學生扎實的專業知識、實際操作能力,還要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設計能力、敏銳的時尚預測能力和國際視野。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將線下教學與線上網絡結合起來,為教學提供了多學科交叉、多渠道融合的應用平臺,教師借助自建課程、網絡資源等形式在線授課、師生互動,在授課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管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調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力[3]。
2混合式教學在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中的實踐與應用
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課程具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特點,混合式教學在專業授課應用之前,需要結合理論類、實踐類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等內容,提前做好教學活動實施計劃,在線上建課上傳課程教學資源,設置好教學互動環節討論題目,確定課程考核形式與考題。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的課程整體可分為理論類課程與實訓類課程,以線上授課為主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會根據課程性質的不同選擇適合的授課方式與手段[4],以達到授課預期效果。
2.1服裝專業理論類課程
服裝專業理論類課程的特點是教師講解多,學生動手少,此類課程借助線上教學平臺進行講授時采取“直播+反轉云課堂”方式,做到課前預習有目標、課后復習有指導、師生互動有方法。教師在講授過程中,通過直播的形式,可以讓同學們不僅可以聽見教師上課的聲音,還可以看到教師的動態表情,盡量還原了線下授課時狀態,在視覺上、心理上縮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地域距離。在課程講授過程中,可以運用“翻轉云課堂”的方法,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教師做好啟發與引導學生思路工作,此類方法需注重課程的項目設定、教師講授、課上討論、探究式學習的過程管理,多以分組形式開展項目的討論,形成PPT報告進行講解,由教師針對學生的作品及講解情況進行綜合點評,即加強師生互動,又調動起學生線上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5]。
2.2服裝實訓類課程
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的實訓類課程分為設計類與工藝類兩種,在實訓課程中學生根據教師所留題目進行實踐訓練,教師針對每位學生的作品進行“一對一”輔導,提出明確修改意見和建議,學生則需根據教師指導意見進行調整、完善設計作品。在實訓類課程中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可根據實訓課程的內容選擇適合的教學手段,如“直播+速課同進行”“云端輔導四個一”“模擬面授速課堂”“教師示范云直播”是較常用的實訓授課方式。此四種混合式教學手段具備線上優質資源共享、師生互動零距離、作業指導零時差的優勢,能夠高質量完成實訓類課程講授。2.2.1服裝專業設計類實訓課程。服裝設計類實訓課程要求教師不僅要做到示范清晰,還要做到作業指導零時差,及時糾正學生在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此類課程重點采取“直播+速課同進行”、“云端輔導四個一”的方式。“直播+速課同進行”。直播和速課是兩種授課方式,直播的特點是時效性強,但存在過時不候的特點,速課是提前錄制完成的講授視頻,方便學生反復學習觀看。服裝設計類實訓課程教師采用直播的形式進行內容示范詳解,同學們在獨立完成作業的時候遇到困難,可以返回到課程平臺觀看教師提前錄制好的重點、難點內容示范演示速課。直播和速課有效結合、相互補充,為學生提供完整的學習素材及輔導資料。“云端輔導四個一”。教師通過直播、課程群語音、課程討論區、私聊等功能對學生完成的作品進行“一對一”輔導。“直播輔導一對一”即教師在直播的情況下對學生發到課程群內的作業進行共享點評指導。“語音輔導一對一”即學生將作品以圖片的形式發到線上課程群內,教師通過語音/直播的方式,對學生作品存在的問題進行指導;“討論區輔導一對一”學生也可將實訓過程中階段性成果以照片的形式上傳線上課程討論區中,教師會在討論區學生作品下以文字的形式進行點評,同時給出相應的積分,以此作為學生成績評定的依據。學生們可以在討論區中賞析、點評其他同學的作品,以達到相互學習的效果和目的。“私信輔導一對一”即教師通過私信的形式針對學生作業的情況進行一對一的點評與指導,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2.2.2服裝專業結構設計類實訓課程。服裝結構設計類課程網上優質資源較少,此類課程線下授課形式為教師一面講解,一面在黑板上繪制服裝結構設計圖,學生們跟畫的形式。此類課程在線上進行授課時,可采取“模擬面授速課堂”“教師示范云直播”的兩種方式進行講授。“模擬面授速課堂”。教師在錄制速課過程中注重講課環境的設置,黑板、人臺、畫尺等專業教具準備充分,課堂環境現場精心布置,模擬線下課堂的場景,代入感強,當學生看到教師錄制的此類速課時有在上線下課程的嚴肅感,學習的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教師示范云直播”。教師借助線上直播軟件的功能,在講課過程中示范演示課程內容,并針對學生作品存在的問題進行線上指導。此類授課方式與學生的互動較多,能夠直觀的了解到學生的學習進度、質量,并能夠及時調整授課內容與進度。
3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服裝與服飾專業授課過程中的優勢
混合式教學為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教學模式帶來新的沖擊,教師可借助信息化平臺,優化教學資源,實現“校企雙師”共筑課程的設想,還可根據學生個性化需求,重置“教與學”的關系,借助多種混合式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并采用“全過程考核”形式,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效果與質量。
3.1借助信息化平臺,整合專業教學資源
任課教師借助授課平臺,在線建立課程空間,教師可將課程資料、示范演示視頻、相關書籍等內容上傳到線上課程空間內,可為學生提供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后復習的充足材料。另外,可以借助時尚資訊平臺、合作的服裝企業等優勢,以線上的形式觀看國內外最新服裝發布會、流行趨勢講座、直播參觀服裝企業等,讓同學們深入了解時尚潮流、企業工作內容與環境等,拉近學校與企業、學生與崗位之間的距離。
3.2注重“教與學”的關系,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
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授課過程中,改變了傳統“教師教”“學生學”的模塊化授課狀態,教師運用先進的教學設備和軟件工具進行課堂講授和課后輔導,課程中運用翻轉課堂與示范直播等方法加強師生互動,實現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多種交互形式,改變了傳統滿堂灌、講授式的教學形式,將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重在提醒和啟發,引導學生思考、理性判斷、積極探索問題。學生則針對教師留題,進行自主選擇觀看講座、閱讀電子書籍、線上檢索資料等方式完成前期調研、專業知識擴充及設計方案的設定,重點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理解分析與創新能力。
3.3打破校企信息壁壘,搭建“校企雙師”線上共筑課平臺
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教學過程中,可借助信息技術優勢搭建“校企雙師”線上共筑課平臺,打破校企信息壁壘,拉近校企之間、學生與崗位之間距離。首先,專業課程建設方面,校內主講教師主要完成理論講授,企業教師通過實際案例分析與個人親身工作經歷進行講解國內外服裝行業發展、崗位能力需求、服裝企業目前存在的問題及專業課程知識的重要性等,著重講解專業技能在崗位工作中的應用,為學生提供寶貴的企業工作經驗分享。其次,參賽輔導工作,可打破傳統線下輔導模式,借助網絡平臺校內教師與服裝比賽獲獎者開啟線上“共筑比賽輔導”課程,在課程中外聘專家解讀比賽內涵與要求、分享比賽經驗與工作經驗,激發學生參賽熱情,達到“以賽促學”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目的。
3.4構建課程全過程考核方式,關注學生全面發展與個性需求
課程考核不僅是對學生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掌握程度的評定,也是對教師授課質量、講授效果的重要檢驗方法之一。對于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的課程考核關注點在學生學習的全過程,首先,從學生的課堂出勤、課內表現方面進行考評,讓學生學習狀態考評貫穿課程始終。第二,從課內練習、課內章節作業、結課作業方面進行考評,課程成績等于全過程各項考核成績之和,更加客觀的反映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有助于教師關注教學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調整改進教學,避免“一考定成績”的一些弊端。第三,從學生在線上平臺的學習情況進行考評。根據課程整體情況,將線上、線下的成績比例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
4結語
在信息化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應用過程中,能夠很好的借助信息化平臺,整合專業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后復習資料。在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過程中注重“教與學”的關系,根據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特點,運用“直播+反轉云課堂”“模擬面授速課堂”“教師示范云直播”“直播+速課同進行”“云端輔導四個一”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課程考評中建立“全過程”考核方式,通過多層次、多角度、多形式的考核,客觀的反映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有效促進學生全面和個性化發展。在未來,信息技術會給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的教學方法注入更多發展動能,全面開啟智能化、科技化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新時代。
參考文獻:
[1]孫健,劉暢,鄭天杰.國內互聯網教育應對的挑戰及未來發展對策[J].大學教育,2020(01):44-46.
[2]王金旭,朱正偉,李茂國.混合式教學模式:內涵、意義與實施要求[J].高等建筑教育,2018,27(04):7-12.
[3]楊璐銘,冉詩雅,曾琦,等.“基于網絡與課堂協同模式的工科教學研究[J].皮革科學與工程,2018,28(02):72-77..
[4]張長歡,張力冉,王陽,等.疫情期間以學生在線學習為主導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探討[J].紡織服裝教育,2020,35(03):260-264.
[5]張旭.基于“課程中心平臺”混合式教學的應用與實踐[J].數碼世界,2020(04):174.
作者:潘鵬羽 蘭爽 單位:哈爾濱華德學院服裝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