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課程改革下中職德育教育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推進,社會各行各業對于專業技術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要求標準也越來越高。中職作為技術人才培養的重要教育機構,對于積極提升中職專業技能教育水平、德育教育質量,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本文以新課程改革為切入點,提出了中職德育教育的具體實施策略。希望為全面提高中職教育水平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中職德育教育
一、及時轉變德育教育理念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對于中職德育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和要求。作為一名中職教師來說,及時轉變德育教育理念是前提。受到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大部分老師在與學生進行溝通過程中,會不由自主的忽略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仍然采用“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但是對于中職學生來說,這種被動的教育模式已經無法完全滿足學生對于德育教育的內心需求了。針對這種情況,首先,老師要將教學主體地位交還給學生,尊重學生的教學體會以及內心情感。不管是課堂教學還是德育教育,都要善于傾聽學生的想法和意見,并對學生提出的質疑積極的給予回應,從而讓學生深刻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其次,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學生。不要單純的“以分數論英雄”,而要兼顧學生綜合學習能力以及學科素養的提升。縱觀當前的社會發展形勢,作為一名中職學生,不僅要擁有良好的專業技能,更要擁有健全的人格以及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質,才能長遠、健康的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發展下去。例如,通過開拓教學課程空間,挖掘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通過教學實踐,讓學生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中獲取學習的樂趣,體會團結協作的重要性、明白除了專業學習個人道德素養也是學習的基本內容之一。
二、強化各學科教師之間的緊密合作
隨著中職德育課改要求的不斷提高,對于中職老師來說,備課的重要內容已經從備教材知識轉變為了備學生、備方法、備德育教育的重點和難點等,總而言之是圍繞著學生而進行的。因為,中職學校的學生與普通中學的學生不同,每個中職學校都包含了多個專業課程,甚至幾十門專業課程,且每個專業課程之間又都具有非常大的差異性,所以每個專業的學生所面臨的學習以及生活困惑也是不同的。而這就需要加強各個學科老師之間的緊密合作和交流,從而保障每一個中職學生都能在德育教育的引領下實現個體的最優化發展。與此同時,還要允許學生自行選擇德育教學內容,給予學生更廣闊的自由發展空間。其次,各學科教師之間還要定期舉行德育教學探索活動。針對德育教學內容、教學重點、難點進行討論和分析,并結合自己的德育實踐教學經驗提出不同的看法,集思廣益,最后制定出完善的德育教育教案。另外,德育老師還要注重開放式教學環境的營造,及時轉變自己在德育教育中的角色地位。例如,在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過程中,要與學生站在一個溝通層面上,不要對學生造成心理壓力、不要用強勢的態度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更不要進行激化的討論和爭辯。而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用自己的耐心和愛心去引導學生,去感化學生,從而讓學生自覺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和不足,進而積極的投入到各學科學習中去。
三、建立健全德育教育評價機制
科學、完善的德育教育評價機制不僅是對實施德育教育成效的檢驗,更是幫助老師完善和修正德育教育模式的科學依據。因此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中職德育教育,評價機制的構建是保障。首先,要打破傳統的單一化、機械化的德育教育評價機制,創建多元化、多樣化以及靈活化、機動化的德育教育評價機制。關注學生的每一次進步、尊重學生的點滴成就、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而老師作為教學的主導者與組織者,更要對學生進行全程評價,不僅要關注成果,更要重視過程,并且還要分析學生的態度、價值、觀念等。其次,要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制定個性化的評價內容和評價標準。因為在中職院校,不同的專業其需要具備的能力與素養也是差別的,所以不能一概而論。與此同時,由于每個學生在專業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個性化特長也是不同的,因此,也需要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從而確保評價的科學性、全面性、客觀性以及公平性。綜上所述,在中職教育工作中,德育教育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和價值,對于中職學校管理以及專業人才培養都有著深遠的影響。而作為一名中職教師更要依托自身優勢,及時轉變德育教育理念、不斷創新德育教學方式,從而切實保障中職德育教育工作落實到實處,充分發揮其教育效力。
參考文獻:
[1]閆艷麗.中職德育教學對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策略[J].考試與評價.2017(6).
[2]丁明躍.分析中職德育課程改革的問題與對策[J].時代教育.2017(22).
作者:薛清華 單位:民勤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