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有效實施激勵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從當前小學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入手,總結并分析小學階段德育現狀,簡要介紹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實施有效激勵的對策,旨在提升小學德育實效性,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激勵
德育是我國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也是小學階段學生道德品質形成的主要形式,小學班主任是開展德育工作的關鍵人員,肩負著培養學生道德修養的重要責任,班主任應根據學生道德品質情況,將激勵機制引入到德育工作之中,激發學生的德育參與性和積極性,從而凸顯小學德育工作效果。
一、當前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其一,德育重視程度方面的問題。由于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小學教育體系之中,仍然存在重智育、輕德育的現象,導致德育相關教學和活動開展受到嚴重制約,從而難以形成良好的小學德育體系,造成小學德育工作效果不明顯的問題。其二,學生德育主體性問題。在德育工作之中,學生作為其主體,各項活動的設計和安排應以學生為本,但筆者就當前一些小學德育工作現狀加以分析,發現學生主體性不強,部分班主任沒有在德育中實施有效激勵措施,學生德育主動性較低。
二、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有效實施激勵的對策
(一)小學班主任在日常學生管理中實施激勵
班主任各項工作之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學生日常管理,班主任作為與學生相處時間最長的教師,對學生道德品質教育尤為關鍵,因此,在小學班主任日常學生管理工作之中,引入激勵機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與表現,酌情進行激勵教育,從而凸顯小學班主任德育效果,對學生道德品質培養起到了關鍵作用。激勵機制主要包括兩大方向:一方面,針對道德素養水平較強、自律性較高的學生,教師應予以精神褒獎和鼓勵;另一方面,部分沒能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的學生,教師應酌情進行處罰。在班級管理過程之中,班主任應注意激勵適度性,只有建立獎罰分明的激勵機制,才能切實保障學生的德育效果。
(二)小學班主任在溝通交流過程中實施激勵
德育工作人文性特點極強,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之中,需不斷與學生進行溝通,為保障溝通的效果,班主任可實施激勵策略,從而提升德育工作效率,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具體溝通過程之中,班主任應做到“因人而異”,根據學生不同的性格習慣、家庭背景和行為表現,進行差異化的德育激勵工作。換言之,學生原本的道德品質應作為激勵標準,即一些道德素養水平較高的學生,其激勵標準也應有所提升,以激勵此類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更好的貫徹德育理念,班主任在與其進行溝通時,可著重鼓勵這一類學生的表現,并要求學生能夠在完善自身德育素養的同時,帶領其他學生共同樹立良好的道德觀。針對部分表現較差的學生,班主任應為其適量降低激勵標準,從而避免因標準過高而影響學生積極性的現象。為了進一步凸顯德育效果,班主任還應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諸如,班主任可建立班級學生家長微信群,在微信群中及時通報學生德育情況,尤其是在學生表現較好時,班主任可在微信群中予以表彰,不僅增強了班主任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同時也激勵學生不斷進取。
(三)小學班主任在德育實踐活動中實施激勵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尚未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及價值觀,而德育課堂教學過于枯燥化和程序化,學生對德育往往存在排斥心理。針對這一問題,筆者認為小學班主任應開展形式各異的德育實踐活動,通過活動激發學生的德育學習積極性,并在德育實踐活動中進行激勵式評價,促使學生逐漸對德育產生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各項德育活動之中。例如,將學生分為6人左右的小組,開展“小小班主任”活動,每個小組均可擔當一天的“小小班主任”,需要負責學生的管理及德育相關工作,同時,班主任在當天可作為一名學生,與學生一起學習和交流,從而了解學生具體的德育情況及思想意識。當班級全部小組均擔任過“小小班主任”之后,班主任可召開主題班會,由學生民主投票選舉出最佳“小小班主任”,為該小組學生頒發獎狀和獎品,以此來激勵學生,同時可幫助學生了解班主任的工作情況,使其站在班主任的角度上對待班級德育管理工作,從而提升小學德育工作效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是開展德育工作最佳時期,班主任作為德育工作的實施者,應通過激勵機制加強小學生德育工作成效,促使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從而提升小學德育水平。
參考文獻:
[1]楊建萍.小學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對策[J].新課程•中旬,2017(8):233.
[2]溫小文.小學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新課程•中旬,2017(3):235.
作者:劉瑤 單位:吉林省柳河縣長青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