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環境保護公共財政政策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自然環境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基礎,它不屬于單獨的個人它是人們的公共資產,是不可代替的,但是因為它這一特性促使在保護環境的過程當中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產權問題和負外部性造成的環境污染,或者在經濟交易的過程中產生污染,這些污染或大或小,但是造成的環境污染也是需要治理的,這對于環境的保護是需要公共財政的支持才能夠順利的實施。所以基于這個背景下的時候情況,針對我國的環境保護的財政資金上存在的不足問題,以及如何提高環境保護的工作效率,對當前城市各種污染的治理進行闡述,并對如何促進環境保護的公共財政政策進行研究,以供相關人士進行交流和探討。
關鍵詞:環境保護;公共財政;政策研究
我國的經濟在快速的發展,但是伴隨經濟發展也出現了自然生態平衡遭到了破壞,環境也收到了大大小小的污染。這樣的問題,不僅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還制約了我國經濟的發展速度,所以要使得我國的經濟穩步持續的增長,就要保護環境。所以本文通過財政這一角度對環境保護這一問題進行闡述,針對的是我國工業化進程緩慢導致環境污染、人口壓力不斷增加的人口環境污染問題、以及環境當中各項資源不斷減少與工業需求不斷增加的沖突問題。通過公共財政的不斷改善進行優化,例如:加大投入,完善制度,加強管理等方面進行完善,通過公共財政來達到保護環境的目。
1通過公共財政政策進行環境保護的必要性
環境對人們來說是特殊的,它的存在為人們帶來了很多便利,人們的生活時時刻刻都離不開它,人們飲用的水、提供溫飽的食物和衣服都直接或間接地來自自然環境、更甚之人們的呼吸也是需要自然環境提供氣體。而從自然環境得到了這一切,都不需向環境要付出一分一毫的,同樣任何人也不能阻止他人享受這一切,所以這樣的公共資產。進行保護這是必要的,也是值得重視的。因為環境是公共性資產,一些人或企業工廠被利益驅,在享受公共資源的同時,對環境產生了不好的影響。這也就產生了負外部性,正因如此造成的環境污染,或者在經濟交易的過程中產生污染或大或小的污染。另一方面,人們也在積極的保護環境,出現了正外部性。這兩個特性的出現也導致資源配置上出現了偏差。所以這就不能靠市場這只無形的手去調控,應該由政府這只有形的手去調控、去干預,一些經濟學家以及經濟理論也明確指出:通過政府的財政方面進行調控可以有效的提高對環境的保護。例如:許多重型工業在生產的過程中會產生很多工業污水、工業廢料、工業廢渣、有時還會向大氣排放一些有毒的氣體等,對人們的生活造成了影響,對環境產生了一定的破壞。所以政府財政部門可以針對這些工業排放的污水廢料的制定了相關的稅收排放收費標準,通過收費標準的不斷提高制約工業對外排放鎢工業污水,工業廢料工業廢渣,同時也在引導工業企業不斷改變,由粗放式的生產方式走向環保型生產方式,阻止環境的惡化。另一方面,環境遭到污染破壞,對每一個消費者來說屬于自身的權益受到了侵害,但是對于環境的保護治理需要資金的運營,所以針對環境治理的成本這方面的問題要進行明確的產權劃分,在這方面就需要政府從中調節劃分,多多干預起到積極的作用。所以通過財政政策去治理環境保護環境,這是正確的,也是勢在必行的[1]。
2財政政策在環境保護過程中存在的不足
在現行的財政政策中,是從財政撥款支出對環境的治理、排污的收費標準與環境治理治理稅收這幾方面進行環境治理。但是在這些治理方面也是存在一些不足,其一,排污的收費標準不高,對排污限制能力不夠。這一方面的不足,主要是對于不超標的排放物不進行收費,其次對于工業排放工業污水、工業廢料、工業廢渣收費標準遠低于工業所獲得的利潤,這使得一些工業企業寧可繳納排污費用,也要進行工業污水、工業廢料、工業廢渣、的排放,并不積極主動的去進行優化改改進。比如:一些工業企業偷偷的向外排放污水,減少排污的費用。就算排污的數量過多,最高的繳費才十幾萬,但是如果更換新型環保設備又或者是一套污水處理設備,工業企業卻要支出幾百萬到幾千萬不等的費用,這樣一對比成本反而高了起來,一些工業企業面臨利益的抉擇時,一般都不會去購買,就算是去交罰款也不要。進行環境的治理與保護;其二,我國的相關財政政策有存在滯后問題,面對光污染、強振動污染、放射性污染、重金屬污染等遠低于超標工業污水、工業廢料、工業廢渣重視程度。管理條例的制定上也有一定的滯后性,在環境遭到破壞的時候不能有效的治理;其三,我國對排污費管理制度還不夠完善,正因如此,各個地方的排污費管理的制度制定都存在著不同,有時財政上出現困難,會被單位和個人挪用或擠占,導致排污費不能用到環境保護上[2]。
3財政政策在環境保護過程中的完善策略
面對財政政策在環境保護中存在的不足,可以通過以下技巧方面進行完善,來達到保護環境的作用。一方面在環境保護的過程中加大財政資金的投入,環境的保護和治理并不只是制定相關政策,倡導人們企業去保護環境就能做到的。它需要投入資金進行治理,而這部分資金需求量巨大,正因如此政府在財政方面有給予資金的支持,并進行政策性的鼓勵,所以政府要積極立法,確保環境保護這一部分的支持的占比不變,促使環境保有法律法規的保障。另外環境保護支出應該拓寬來源途徑,在環保上的基金做飯專款專業,同時也可以利用環保基金進行投資等使得環保基金變多的理財方式,促使環保基金的有機增長。而環境保護的資金來源除了對超標污水排放的罰款,還可以游[3]。相關的企業、組織、個人的捐贈,而這些環保上的基金一定要做到專款專用,不要出現專款多用的現象。例如:購買一些環保的基礎設施。同時,政府及其相關部門要大力支持環保型產業的發展,因為這種產業生產發展都符合對環境的保護要求,而環保型產業的出現也代表著有新的資金來源注入到環境保護這一事業當中,承擔了一部分環境治理的壓力。由此我國可以大力支持對環保企業有類似于即征即退、三免三減半等稅收優惠。引導更多工業企業進行轉型,轉向環保型的工業企業,促進工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第二方面,針對上述的排污收費中存在的不足要改變以往的超變排污收費的高標準,把收費標準再次降低,那些工廠、企業等造成的環境污染,誰就要進行治理保護。提高工廠的排污成本,避免在出現工廠你可繳納幾十萬的排污費,也不夠買污水處理設備這一現象。同時對與以往的超差在收取排污費的規定,要進行改變,比如:工廠排污要收費,如果排污超標的話就要雙倍收取排污費。此外,在征收排污費用的同時,要擴大征收范圍,因為科技的快速發展,工業的污染不止只停留在工業廢渣、工業廢料、工業廢氣這幾方面,出現了很多新式的環境污染,所以排污收費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收費,遏制這些污染對環境的破壞。另外,從企業、工廠等收取的排污費用,一定要有專項資金的管理體系,收繳將來的罰款一定要交有上級部門,不得出現被其他部門或個人截留另用的現象。以保持收繳上來的費用,用在環境保護上[4]。
4結語
同志強調,我們現在所生活的自然環境,就是我們所需要的綠水青山,不能因為金山銀山而舍棄了綠水青山。所以要保住綠水青山就要進行環境治理,面對環境問題絕不能姑息,因為它不僅關系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還關系著我們以后的生活和生存。所以環境保護不僅要從個人與企業角度來治理,政府也要積極發揮其本質作用,通過公共財政對環境之地加大財政投入,加強立法規范工業企業生產排污,使得環境保護的各個方案可以得到落實。
參考文獻:
[1]張智楠.廣東省環保財政支出的投入產出效率——基于地級市面板數據的DEA-Tobit模型檢驗[J].地方財政研究,2018(2):74-79.
[2]孫繼輝,李婷婷.基于DEA-Tobit模型的公共文化財政支出效率研究——以安徽省為例[J].會計之友,2018(10):125-128.
[3]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課題組.促進廣西西江經濟帶發展的財政政策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9(8):73-85.
[4]袁賽,張釗.財政支農規模對農業面源污染的影響——基于2007~2015年我國省份面板數據[J].環境保護科學,2017,43(6):94-99.
作者:徐倪生 單位:安徽省銅陵有色銅冠冶化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