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理性看待高校創業教育的政策有效性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我國大力提倡大學生創新創業。高校在實施創新創業政策時,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如何使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走上正軌,培養出創業和創新的人才,是當前的首要問題。本文將從創新創業教育的相關概念入手,對當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政策的有效性現狀進行分析,試圖找到推動前進發展的策略。
關鍵詞:創新;創業;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政策實施現狀
當前大多數高校都正式開展了創新創業教育,收到了良好的反響,無論是學生的創業熱情,還是整個學校創新創業氛圍的提高。隨著學生對創新創業的正式了解,理論學習甚至實踐操作,高校學生會明顯發現創新創業并不如他們想的那樣簡單,而是有著重重的困難和關卡,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目前處于稚嫩的狀態,并不能完全解決學生的困惑,從短期內來看也無法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1創新創業教育相關概念
創新:從語義上來說,創新即是創造新的事物。它指的是在現有條件的基礎上,去發現和創造一類從未出現過的新興事物,創新可以是最初的想法,也可以是成型之后的具體事物,創新是人類智慧的表現,也是社會進步的推動力。創業:創業指的是將一個新的想法、新的思路具體化,創造出一個成型的屬于自己的事業。創業是創新的更進一步表現,首先有創新的思想和表現,再有創業的行動。創業是為實干家們準備的,幾乎世界上的每一位優秀的創業者,都在成就自己的同時成就他們的時代。創新創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是近年來提出的新的理論化概念,指的是在高校中開設一門學科,專門教授有關創新理念和創業方法的知識,并且給學生們提供實踐機會,盡最大可能地推動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發展,并且鼓勵學生創新創業。
2創新創業教育政策實施效果與反思
2.1理清思路,明確目的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其本質還是落在教育二字,說明在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中,高校教育者不能急于求成,而要首先理清思路,明確目的。所謂“創”,則為創造,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目的應當是培養真正的創新創業人才,從理論到實踐,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水平,使他們達到能夠創造未來的高度,而不是狹隘地灌輸給學生創新和創造的理論知識,粗略地教給他們實踐技巧。教學是一個長期的持續性的狀態,旨在為學生的未來打下基礎,做好鋪墊。因此,在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階段,教學者不能僅僅盯著眼前的成果,應當做的是發掘學生的特長和創新創業上的優先發展之道,因材施教地引導和循循善誘,最終達到培養出新時代的創新創業人才的目的。
2.2制定方案,自主實施
創新創業教育政策是我國教育部所提出的創造性的政策之一,它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旨在為國家的未來發展儲備人才,是一項創舉,但歸其本質,創新創業教育政策終究是一項與教育有關的政策,使教學措施和手段方針化。因此,為了使創新創業教育政策得到更好的實施,應當大膽放權,讓高校自主制定實施方案,并且自主實施所制定的方案,不應當過多干涉。高校也應當意識到自身的重擔,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說來簡單,卻是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財力來實施的。因此,高校應當建立專門的創新創業教育政策落實小組,在整個創新創業教育政策落實的過程中起整體指導和監督作用。除此之外,應當在校園內大力提倡創新創業教育類活動的開辦,以提高校園內的創新創業風氣,塑造創新創業熱的良好氛圍。
2.3成效緩慢,擺正預期
教育是一個緩慢而循序漸進的過程,其成效不可能立竿見影。教師在教學中會發現,自己對于學生的影響,知識對于學生的塑造,往往是在教育的幾年后,十幾年后才逐漸顯現出來。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也是如此,并且作為教育的“新品種”,由于目前我國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還不夠深入和徹底,因此,在當前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反映著我國創新創業教育的不成熟,但是教學者應當認識到新興事物前景光明性和路途曲折性,創新創業教育是符合時展的,因此必定會有光明的前景,而道路的曲折是不可避免的,教學者應當擺正心態,降低預期,盡自己最大努力使學生得到良好的培養和熏陶,并以身作則,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創新創業的思維、精神。對于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未來,雖然目前仍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無論是教師隊伍還是高校所投入的精力都尚且薄弱,但是,只要高校和教學者都能夠擺正心態,降低預期,相信其未來的發展并且靜觀其向良好的方向轉變,全民實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高質量地培育高校畢業生創新創業。
參考文獻:
[1]田賢鵬.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政策實施滿意度調查研究——基于在校學生的立場[J].高教探索,2016,(12):111-117.
[2]常青,韓喜平.香港全民創業教育政策的成效與啟示[J].中國青年研究,2015,(5):88-93,87.
作者:胡俊巖 單位:錦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