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血液科病區實施藥品安全管理方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資料來源
我院為一所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血液科4個病區共有床位155張,其中層流病房床位20張。共有護理人員74名,年齡20~52歲,平均年齡(24.23±5.48)歲;包括副主任護師1名,主管護師5名,護師17名,護士51名;碩士1人,本科21人,大專52人。病區藥品主要包括一般藥品、毒性藥品、精神麻醉藥品、高危藥品和急救藥品等。
2方法
2.1成立科室臨床藥品安全管理小組
護士長擔任管理小組組長,臨床藥師擔任副組長,小組成員由科室護理骨干擔任。管理小組職責:制訂臨床藥品安全管理小組工作內容、方法、程序,日常負責對護理人員進行臨床用藥安全知識的培訓,根據病區藥品管理質量評價標準進行督導等。
2.2分析臨床用藥護理缺陷
對近3年我科發生的臨床用藥護理缺陷事件進行分析討論,以小組座談形式,采用頭腦風暴法和魚骨圖分析法,查找直接原因與根本原因。在護理部與臨床藥師指導下,結合藥品管理相關規定、制度等,歸納總結整改措施。
2.3管理步驟
2.3.1全員培訓以提高護理人員藥品知識及風險意識安全用藥的前提是提高護理人員的藥學知識水平。臨床用藥種類的增加與新藥的快速研發,使護理人員原有的藥物知識難以滿足工作需要,必須不斷學習、及時更新。我科采用了強化培訓與常規培訓相結合的方法,每年3月新護士入科,就將此月定為藥品知識專項培訓月,對各層次護理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藥品知識培訓;同時,我科每月至少進行1次醫護藥品知識小講座,培訓師資以臨床藥師為主。另外,制作護理用藥安全手冊,明確質量控制標準,將藥品知識作為新護士入職前考核及注冊護士季度考核的重點內容。此外,制作了專科藥品說明書收集冊,將我科常用的藥品說明書進行分類收集并裝訂成冊,每半年進行增補或替換,確保全員熟悉各類藥品的使用、標志及相關規定,減少用藥管理的盲目性,確保臨床用藥安全。
2.3.2病區藥品分類管理
(1)急救藥品管理:設置藥品品種目錄、基數,定點放置,專人管理,每日交接,每周檢查、清理,及時更換近效期、破損或標簽不清的藥品。
(2)毒麻藥品、二類精神藥品管理:毒麻藥品根據專科特點及臨床實際需要報備種類及基數,建立病區毒麻藥品目錄基數及使用登記本;統一采用保險柜貯藏,專柜雙人雙鎖管理,柜外貼專用標志;使用登記詳細、及時、準確。二類精神藥品專人專柜專鎖管理。制定嚴格的交接制度,藥柜鑰匙隨身攜帶,班班交接,確保賬物相符,藥品完好、標志清楚、在有效期內。
(3)高危藥品管理:美國藥物安全使用協會(InstituteforSafeMedicationPractices,ISMP)1995-1996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大多數致死性或造成患者嚴重傷害的用藥錯誤案例僅涉及少數較特殊的藥物,這些若使用不當會對患者造成嚴重傷害或死亡的藥物稱為高危藥品(High-alertmedication),它包括高濃度電解質制劑、肌肉松弛劑及細胞毒性藥品等。我科對此設置專用藥柜或專區貯藏,不得與其他藥品混合存放。藥柜外貼專用標志。護理人員執行高危藥品醫囑時,需在醫囑本及執行單上注明“高?!保褂梅奂t色治療卡,實行雙人核對并簽字;執行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病情和藥品不良反應,一旦發生不良反應即暫停使用藥品并報告醫師,及時進行上報。
(4)一般藥品管理:嚴格藥品種類及基數管理,病區治療護士每日檢查并登記,質控小組每周檢查1次并簽字確認,做到數目、種類相符,確保無混放、過期、變質、破損、污染。
2.3.3規范各類藥品標志藥品標志包括分類標志、警示標志和識別標志等。分類標志包括急救藥品標志統一用“綠底白字”,毒麻精藥品用“黑底白字”,高危藥品用“紅底白字”等。警示標志包括高危藥品、腐蝕性的化療藥等在使用過程中輸液袋需加蓋“警示章”,執行醫囑時使用粉紅色的治療卡。識別標志主要是針對近效期或需要特殊貯藏的藥物,如近效期3個月內和3~6個月內的藥物分別用不同顏色的標志卡;需要避光貯藏或低溫貯藏的藥物作特殊標記等。
2.3.4建立藥品三級管理體系建立以護士長為指導、藥品安全管理小組專人負責、全員參與質控的三級管理體系。按照我院護理部與藥劑科共同制定的《病區藥品安全管理質量評價標準》,由小組成員定期對病區藥品進行檢查清點,確保標簽醒目、基數相符、擺放整齊、無混放、無過期、無變質等,并將檢查結果記錄在常用藥品檢查登記本上。注射藥品每天檢查清點,口服藥品每周檢查清點。管理小組成員每周檢查1次,組長及副組長每月檢查1次。
2.4檢查與反饋
根據我院護理部與藥劑科共同制定的《病區藥品安全管理質量評價標準》,護理部每季度對全院各病區藥品數量、質量、有效期、貯藏情況等進行檢查督導;同時,科室藥品安全管理小組每月進行藥品質量檢查。本文統計了2012年11月-2013年10月(實施藥品安全管理前)和2013年11月-2014年10月(實施藥品安全管理后)藥品管理缺陷事件(藥品混放、基數不符、放置不規范、標志不清、藥物過期)的發生率。同時,對相同的護理人員在實施藥品安全管理前后進行了藥品相關知識的理論考試。
2.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3.1實施病區藥品安全管理可提高藥品管理質量
實施藥品安全管理后,我科成立了藥品安全管理小組,制定了病區藥品管理規范,藥品分類管理標志醒目,每日治療方案由護士負責整理,管理小組成員每周進行督導,管理小組組長及副組長每月檢查1次,護理部每季度檢查1次,使藥品管理質量明顯提升。全年護理部、臨床藥師、護士長檢查4個病區共64次。表1結果顯示,實施藥品安全管理降低了藥品管理缺陷事件的發生率,與實施藥品安全管理前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或P<0.05)。
3.2實施病區藥品安全管理可提高護理人員的藥品相關知識水平
藥學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能力是解決用藥差錯事件的重點。同樣,護理人員的藥學知識水平是安全用藥的保障。采用強化培訓與常規培訓相結合、對新進護士設立藥學知識必修課程和考核指標、制作護理用藥安全手冊和藥品說明書收集冊等措施,確保了護理人員對藥學知識的掌握及更新。表2結果顯示,實施藥品安全管理后,護理人員考試成績明顯提升,與實施前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明藥品安全管理能有效提高護理人員的藥品專業知識水平。
3.3實施病區藥品安全管理能有效提高用藥安全
病區藥品管理中發現的問題,不僅是護理工作質量問題,其潛在的是護理不良事件或護患糾紛。無論是過期藥品還是無效期或保管不當、使用不當、效價低的藥品,一旦用于人體,輕者損害健康,重者危害生命。用科學的工作制度彌補不可避免的工作疏忽是保證護理安全的關鍵。通過藥品安全管理,針對既往病區藥品管理存在的問題,采取成立質控小組、強化人員培訓、制定管理規范、形成管理體系、建立督導機制等方法,增加了護理人員的藥品專業知識,尤其對新護士更顯重要。新護士是發生用藥安全護理缺陷的高危人群,建立臨床用藥護理培訓機制,提升了藥品使用的安全性,規范了護理人員的用藥行為,形成了安全用藥環境,保障了患者用藥安全。
作者:杜欣 張誠 孫愛華 曾荔 馮娜 陳小麗 李莎莎 孫恒蕊 周小琴 單位: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全軍血液病中心 重慶市醫學重點學科 重慶市血液內科質量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