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招生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高校招生;計劃;高校管理;策略
高校所制定招生計劃在不斷革新的社會里,高校自身不僅要結合實際,更要制定出一套適合自身的招生計劃,將高校部分的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相結合,這樣才能在招生計劃管理做到科學有效。由于高等教育的不斷深化發展,高校招生計劃的編制工作成為高校招生的重要部分之一。因為編制工作影響學生在學習和社會的發展,也關系著人才的培養。往往很多高校因為在在招生的過程中存在著隨意性和片面性,從而影響高校的發展。招生計劃的管理工作是為了能夠在往后在學生管理工作上做到有序性和科學性。形成一套有效的策略也是至關重要的。
一、高校招生計劃的原則
1.1立足高校自身原則
高校的迅速發展也使得越來越多的高校不斷成為綜合性大學。雖然單科性不強,但是多種學科的覆蓋也在一定程度上是使得高校在招生方面獲得一定的優勢。因此高校在制定招生計劃時應注意本校的專業方向而進行有針對的招生。在某些具有一定歷史高校發展過程中,特色學科在綜合性大學的浪潮下的地位變得相對較低。因此在高校進行編制招生計劃時,要充分了解本校所具有的特色優點,進行有效率的招生,即使是綜合性的大學也應該有本校特色的學科。這樣才能使得高校在未來的發展走的更加順暢。
1.2結合就業形勢原則
招生的目的不僅僅只是獲取生源,更重要的是是否符合人才市場的要求,大學生一畢業更重要的意識到的是就業問題,而在高校招生在制定招生計劃時應該講就業方面的形勢列入考慮范圍,有了市場的需求才會有人才的培養,隨著在市場體制下的大學畢業生自主擇業體系的完善,社會上對大學生的專業需求也在本質上強調了在招生計劃編制的重要性,只有高校在編制招生計劃的時候通過多個途徑對人場市場的現況進行分析,再根據科學理論依據,讓高校做出最終的招生計劃。這樣才能夠讓高校從一開始為學生的教育和就業墊上穩定的基石。
1.3計劃與調整原則
在編制高校招生計劃的同時,由于事情發展的不確定性,因此使得在制定招生計劃的同時要留有余地處理一些需要做出調整的內容。一般而言,為了避免某個地區優秀生源過于集中,對這些人才需要進行微調,避免未來人員過于集中難以就業;另外,我國生產力分布不均勻,因此會將人才的分布進行一定的調整,使得人才較少的地區擁有一定人力資源。因此計劃與調整相結合,可以使得計劃變得更加具有彈性,才能更好應變社會發展,計劃的編制也更具有實際操作性。
二、高校招生管理策略
高校管理體質的演變隨著課改的不斷的發展,其管理體制也在不斷修改,因此高校招生管理工作成為招生工作重要部分之一。為了與社會環境相適應,高效管理工作在這方面正確應對策略則有助于學生人才的培養和高校的發展。
2.1增強高校與學生的交流
在中學期間,高校應與中學保持密切的聯系,定時舉行綜合測驗去檢驗考生并且定時對考生情況進行了解,對有意向參加自主招生的考生,制定一套科學有效的招生計劃去調查考生的綜合能力,進行早期招生,今早獲取適合本校的生源。
2.2創新招生宣傳方式
高校對自身進行招生宣傳時,不僅要擴大招生宣傳范圍,應該采取更加能夠吸引考生就讀的宣傳方式。如考生對校園進行實地考查和校園參觀,舉辦招生信息會,使有意愿的學生獲得多方位的信息,更加讓學生認清自身條件選擇適合的專業,避免學生盲目選擇專業。
2.3以生為主,服務考生
國家招生政策法規和世紀操作法規在招生過程中,體現了一切為考生服務的管理理念,重視考生的利益,并且以生為主,高校在實施相關招生方式時,為了使考生對高校的發展有一定的認識,這要求高校在招生管理時為學生提供詳盡可靠,有效便捷的招生信息服務。保證了學生有充分的條件去展示自我,表達個人意愿的機會,配合適應環境條件,并針對相對弱勢的考生提供另外一套招生管理策略,充分保障各考生的自利。
三、高校招生計劃及其管理應注意的問題
高校招生的計劃制定及其管理仍然不能背離實事求是的原則。第一為前瞻性問題,對于高校招生計劃的制定需要的是前瞻性,計劃的前提是對目前社會的對人才的需求和生源的情況有一定的彈性認識,并且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和預測,才能夠對未來經濟的發展有一定的幫助。第二為操作性問題,高校招生計劃工作應具有可操作性,為了能夠使計劃與現實接軌,計劃在編制的同時必須是基于對現實有科學的基礎上進行的,對招生計劃的管理問題的產生也因為在操作的過程中出現了弊端,這錯誤中不斷認識自身。因此計劃有了操作性才真正意義上取得想要的目的。第三為應變性問題,雖然高校計劃及其管理過程中,應該對情況進行有預留的分析,避免出現考慮不周全的問題,高校應該將應變性和統一性聯合起來,針對相關的招生政策并進行預留,以避免人員的浮動。第四為嚴肅性問題,在高校招生計劃確定下來以后,就不得隨意對計劃和管理內容進行修改,一旦需要對其進行修改,也需要給相關部門和上級領導進行審核,再由上層做出決定,再由主管部門盡心進行審批,再下命令,因此對招生計劃的嚴肅性進行強調表明高校在計劃實行的過程中規模話程度,也有利于高校的發展。
四、結語
對高校招生計劃及其管理,也是高校自身在經濟社會中的運用,高校在對招生計劃進行分析的同時,也在充分了解到了我國的人才市場和市場發展方向,對未來經濟事業發展進行有接口的培訓,在高校招生計劃及其管理的策略中,通過對問題的分析并提出的相關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校招生計劃的編制的困難度,因此在高校管理的過程中應該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按照社會發展的趨勢再根據事實進行招生計劃及其管理的方法的編制。
【參考文獻】
[1]楊繼瑞,孝民.高校產業安全與實踐[M].中國經濟出版社,2004:9-14.
[2](美)D?B約翰斯通.高等教育財政:問題與出路[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31-135.
2019河北軍隊院校學員招生計劃
2019河北軍隊院校招收學員體格檢查標準
(一)裝甲專業:身高162~178cm;
(二)水面艦艇、潛艇專業:男性身高162~182cm,女性身高160~182cm;
(三)潛水專業:身高168~185cm;
2019山西軍隊院校學員招生計劃
2019山西軍隊院校招收學員體格檢查標準
(一)裝甲專業:身高162~178cm;
(二)水面艦艇、潛艇專業:男性身高162~182cm,女性身高160~182cm;
(三)潛水專業:身高168~185cm;
2019山東軍隊院校學員招生計劃
2019山東軍隊院校招收學員體格檢查標準
(一)裝甲專業:身高162~178cm;
(二)水面艦艇、潛艇專業:男性身高162~182cm,女性身高160~182cm;
(三)潛水專業:身高168~185cm;
2012安徽省軍校國防生院校招生計劃公布
記者6月8日從有關部門獲悉,今年共有25所解放軍院校、3所武警院校計劃在我省招收691名新生;全國55所普通高校在我省計劃招收403名國防生,多數是國家部屬和省屬的重點高校,比去年計劃增加了數十人。
由于是提前批次錄取,填報軍校和國防生志愿不影響正常志愿的錄取。需要提醒的是,在填報軍校、國防生院校的同時不能填報公安、司法等其它非軍事類提前錄取院校,否則為無效志愿。此外,軍校、國防生院校招生專業均有性別區分,凡未注明招收女生的專業均只招收男生。
6月24日前,報考考生參加政治考核。 6月26日至27日,考生網上填報志愿,設置A、B、C三個平行志愿及院校服從志愿,每所院校設3個專業志愿及專業服從志愿。 6月28日下午,考生上網查看達線情況。 6月30日至7月2日,相應各市考生攜帶本人身份證、準考證、政治考核表等相關證件和材料,按照規定時間,前往面試體檢地點參加面試和體檢。預計7月中旬,開始進行網上錄取。今年,全省軍隊院校招生面試體檢采取分片集中組織方式進行,分別在合肥市105醫院、蚌埠市123醫院、當涂縣86醫院設立三個面試、體檢點。
一、招生計劃
(一)幼兒園
全縣幼兒入園率(3-5周歲)96%以上,其中,學前一年入園率達99%以上,城鎮幼兒入園率(3-5周歲)達97%以上。
(二)義務教育
1.全縣小學一年級適齡兒童2045人,依法全部入學。小學新生入學年齡為6周歲(年月日-年月日期間出生),不得提早入學。其中實驗小學招生8個班,安文小學6個班。班級學額按規定(每班45人)不得突破。
鄉鎮學校所轄適齡兒童按戶籍原則上在本鄉鎮學校入學;城區小學按學區入學。
2.全縣初中一年級新生2341人,小學畢業生100%升入初中。其中實驗初中招生12個班,班級學額不得突破50人;安文初中8個班,班級學額不得突破45人。
鄉鎮初中新生按鄉鎮所轄小學畢業生對口升學。城區初中新生范圍:實驗初中,由在實驗小學就讀的本學區戶籍小學畢業生及雙溪鄉、窈川鄉戶籍小學畢業生對口升學;安文初中,由在安文小學就讀的本學區戶籍小學畢業生對口升學。已在城區義務教育段學校就讀的學生,由于戶口遷移、居住地變化等原因引起學區變化的,仍在已就讀學校就讀并按實驗小學升入實驗初中、安文小學升入安文初中原則,不再轉換學區。
(三)高中
全縣初中畢業生2453人,計劃初中應屆畢業生升高中段的比例達96%左右,普通高中與職業高中的招生比例達到1∶1。
1.普通高中招生1150人。其中:中學11個班550人(含定向生275人,特長生5人);縣第二中學10個班500人;縣第三中學2個班100人。
2.職業高中招生900人。其中縣職業技校10個班500人,縣第三中學8個班400人。
3.初中專(技)招生按省、市下達的計劃執行,不低于300人。
4.普通高中的擇校生比例按省、市"三限"政策執行。
二、招生政策
(一)幼兒園招生
同一鄉鎮內有多個幼兒園的,由鄉鎮人民政府或鄉鎮人民政府委托的中心小學劃定招生范圍,有關幼兒園原則上要按劃定的范圍招生。
幼兒要就近入園。確因受居住分散等條件限制,經教育主管部門批準的,幼兒園可在不超過2.5公里范圍內招收幼兒;超過該范圍的,原則上應全托入園。
各鄉鎮人民政府要確保轄區內幼兒入園率不低于96%。
(二)義務教育招生
1.由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及《省義務教育條例》,確保新生100%入學。
2.縣城義務教育起始年級入學對象的資格確定,年仍按政〔2001〕33號文件精神執行。年開始,凡義務教育對象的父母有監護能力而戶籍登記掛靠父母以外親屬的,義務教育對象原則上應在父母戶籍所在地學校入學,其它學校一般不予安排。年開始,父母、子女戶籍均在城區學區范圍內且有房產的,城區學校優先安排入學;不符合該條件的,空余學額視其戶籍、房產等具備的相關條件及報名情況酌情處理;超過規定學額的,就近安排新城區學校及與城區學校結成共同體的對應學校。義務教育階段招生的實施細則,由縣教育局另行制定。
3.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管理,按文教普〔2004〕9號文件執行。
因監護人長期在戶籍地外打工經商等原因,義務教育對象確需跨學區就讀的,須由雙方學校簽字同意并經縣教育局批準,方可辦理學籍轉移有關手續。屬城區學校接收的,應服從縣教育局統一調控。
4.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雜費,免費享用國家教科書;從年開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住宿費。
(三)高中招生
1.報考條件
(1)報考普通高中的考生,年齡一般應在15周歲及以下(即年月日后出生)的本縣戶籍的初中畢業生,報考中專、職高的考生年齡及戶籍不限。
(2)應屆學生在就讀學校報名。本縣戶籍學生在學區外學校就讀,須有義務教育登記卡,沒有登記卡或未按規定辦理轉學手續的,回戶籍所在地學校報考。戶籍學生在外縣市就讀回本縣報考的,需由畢業學校提供是否應屆畢業生及有無重讀的證明,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報考;不回本縣報考的,普通高中不予錄取。
(3)外縣戶籍考生,初中階段在我縣學校讀滿三年,經縣教育行政部門審批同意的,可在我縣報考。未足三年,本人要求在借考的,經教育行政部門同意,可以在我縣借考,但中學不予錄取(因父母工作調動或縣政府同意作為人才引進的除外,但需提供工作調動及人才引進的證明,并經教育行政部門批準)。
(4)往屆學生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報考。高中段在校生不得報考,初中畢業后在全日制中學插班、重讀、旁聽及社會復習班學生不得報考普通高中。
(5)縣內學校學生在初二學年結束后轉學的,本縣戶籍學生在縣外就讀回戶籍所在地學校報考的,中定向招生指標單列,其定向分數線與中學向實驗初中招收的定向分數線同(因父母工作調動轉學除外)。
2.報考科類
高中(含職高)兼初中專(技)。
3.錄取原則和依據
堅持全面衡量、綜合評價、尊重志愿、適者錄取的原則;將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成績、綜合素質評價的結果、特長條件、加分政策等同時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的依據。
4.錄取形式
(1)綜合錄取
依據考生的學業考試成績和綜合素質等第錄取。
考生參加縣教育局組織的金華市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所得的總分,是高中招生錄取的主要依據。考試設語文、數學、英語、科學、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體育六門。學業考試滿分值為630分。其中語文、數學、英語120分,科學160分,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80分,體育30分。語文、歷史與社會·思想品德試卷中地方課程內容各占5分。
體育考試相關事項由縣教育局依據《金華市年初中畢業生體育考試工作指導意見》具體確定,平時成績、體質健康水平測試成績、運動技能測試成績均需向學生張榜公布。
學生綜合素質,是高中招生錄取的必要條件。學生綜合素質由綜合素質評語和綜合素質等第組成。綜合素質評語主要對學生的道德品質、公民素養、情感態度、合作精神、日常表現等方面進行定性描述;綜合素質等第由實踐與探究、審美與表現、勞動與技能三個模塊組成,等第分A(好)、P(合格)、E(需努力)三個等級。等第匯總按3A、2A1P、1A2P、3P等順序類推。具體操作辦法按教〔2008〕21號文件執行,其中中學錄取的新生必須3A,普通高中錄取的新生必須達到2A及以上且不得有E。
(2)定向錄取
中學招生計劃數的50%為定向錄取名額。定向錄取名額分配依據:①各初中學校初三畢業學生數、學區范圍內人口數;②各初中學校畢業生學業考試優秀率、后25%所占比例;③各初中所在鄉鎮的辦學水平情況(以省市級教育強鄉鎮為依據);④各初中學校規范辦學情況(含"輕負擔高質量"推進情況)。定向錄取分數線:縣招生辦按中學招生總數劃定最低控制分數線,在最低控制分數線內錄取不足時,剩余名額由縣招生辦按高分到低分調劑錄取。定向錄取名額的數據計算由縣招生辦負責,縣教育行政部門審核批準。
對于綜合錄取和定向錄取上中學分數線累計不足2名的初中學校,在低于綜合錄取分數線50分的范圍內,按高分到低分補足2名。
按政〔2009〕55號文件規定,今年盤山片戶籍的盤山中學、方前中心學校應屆初中畢業生,在縣第二中學錄取時,予以適當傾斜。
(3)特長錄取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考生,由學生本人申請、學生所在學校任課教師推薦、校領導班子集體研究,可向高中學校推薦特長錄取。高中招生學校認真審查推薦學生的材料,對符合推薦條件的學生,可通過面試、研究性學習成果答辯等形式,進行綜合測試后,確定正式錄取名單,經公示無異議,報教育行政部門批準。
①初中階段參加市(地)級及以上正式體育比賽獲個人前六名的學生和團體前三名的主力隊員;初中階段參加市(地)及其以上比賽達到國家二級及以上運動員標準的考生;
②初中階段參加市(地)級及以上正式藝術比賽獲個人前三名(或一等獎)或取得省學生藝術特長水平測試"A級"證書的考生;
③初中階段獲數學、自然科學競賽、中小學電腦制作比賽、青少年信息學(計算機)競賽市(地)一等獎、省二等獎及以上的考生;初中階段獲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優秀科技創新項目省二等獎及以上的考生。
以上各類比賽獲獎必須由教育行政部門組織或參與組織方為有效,其中第③條中兩人及以上的獲獎項目,只限第一作者(姓名)有效。
5.有關政策加分
(1)符合國家可以生育兩胎政策,且已領取獨生子女證的農村戶籍的獨生女考生,可以在學業考試成績基礎上加2分。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可以在學業考試成績基礎上加5分。
①歸僑華僑子女;
②少數民族考生;
③港、澳、臺籍考生;
④駐部隊現役軍人子女。
(3)根據《民政部、教育部、總政治部關于印發<優撫對象及子女教育優待暫行辦法>的通知》(民發〔2004〕192號)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第41條的規定,符合下列條件的,作如下規定:
①烈士子女可以直接升入職業高中就讀;報考普通高中、中等專業學校,可以在學業考試成績基礎上加20分。
②殘疾軍人(警察)、因公犧牲軍人(警察)子女、一級至四級殘疾軍人(警察)子女可以直接升入職業高中就讀;報考普通高中、中等專業學校,可以在學業考試成績基礎上加10分。
③駐邊疆國境的縣(市)、沙漠區、國家確定的邊遠地區中的三類地區和軍隊確定的特一、二類島嶼部隊現役軍人子女,報考普通高中、中等專業學校,可以在學業考試成績基礎上加20分。
同一考生如符合同一條中多項的,不能累計加分;同時符合多條的可累計加分,但以20分為限。
6.錄取批次
第一批:中學學生(含綜合錄取生、定向錄取生、特長錄取生)。第二批:二中學生。第三批:三中普通班學生、職業高中學生,按志愿分別錄取。第四批:普通中專、中技學生,按志愿分別錄取。
7.錄取辦法
(1)各批次學生,均由縣招生辦劃定分數線,在規定時間內錄取,錄取學校在招生辦規定的時間內通知學生本人。
(2)年齡在16周歲及以上的(即年月日前出生)應屆初中畢業生,中學綜合錄取和定向錄取提高50分。因休學等原因經教育局審批的超齡應屆畢業生,按政〔2006〕51號文件的規定,中學招生提高10分錄取。
(3)志愿填報不足的學校和未填報志愿的剩余考生由縣招生辦統一調劑。
(4)普通高中的擇校生,縣招生辦劃定最低控制分數線,由相關學校按規定政策錄取并報招生辦審批。
8.其它規定
(1)中考的考點設置由縣招生委員會和縣教育局研究確定。各初中、各考點務必加強考風考紀和安全管理,確保考試的公平、公正,維護考生的合法權益。如發現營私舞弊及發生重大責任事故者,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和招生政策有關規定查處。
(2)高中學校招生,禁止虛假招生信息,禁止中考前到初中學校散布招生廣告、拉生源。各初中學校要充分尊重考生意愿,及時向考生公開各類高中段學校的錄取信息,并保證本縣高中生源。
(3)高中錄取新生、招收擇校生,必須嚴格執行金市教基〔2004〕31號文件關于學籍管理的規定,及時向縣教育局報批新生名單,辦理高中學籍。
(4)擇校生的招收嚴格按省、市有關文件規定限人數、限分數、限錢數。對違反"三限"政策的,按省、市有關文件的規定處理。
(5)外縣市來我縣各類學校招生,須經縣教育局批準認可,在境內申請各類招生廣告的審批手續,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執行。
【導語】8月28日,
本次公布的專業目錄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專科起點升本科(簡稱專升本),第二部分為高中起點升本科(簡稱高起本),第三部分為高中起點升專科(簡稱高起專)。各部分招生專業目錄均按學校代碼(部頒標準)順序排列。各學校招生專業目錄內容的編排順序,依次為專業代碼(省編)、專業名稱、科類代碼、科類名稱、學習形式、學制、授課地點及備注。按照教育部"成人高校招生考生志愿填報和分省分專業計劃編制方式的改革"要求,本次公布的專業目錄只公布部外省成人高校在湘招生專業目錄和省教育廳確定的省屬成人高校在湘招生專業目錄,暫不公布計劃數。
全省報名時間為9月3日—9月13日。其中,長沙市、株洲市、衡陽市、岳陽市、懷化市9月3日-9月7日為戶籍所在地考生網上報名、現場確認及繳費,9月8日—9月13日為所有考生網上報名、現場確認及繳費。17周歲以下(2001年10月28日以后出生的)考生,9月14日-15日到市州指定的報名確認點進行資格審核。
一、招生項目及計劃
1.招生計劃:學校年度本科生招生計劃總數的1%以內。
2.招生項目:管樂、弦樂、民樂、鍵盤、舞蹈、聲樂、打擊樂、表演等八個大類28個項目。
二、報名條件
1.符合我校藝術特長生招生項目要求,具有一定藝術特長水平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參加2014年全國普通高考的理科考生,以及我校安排有文科招生計劃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文科考生。2014年我校擬在北京市、河北省、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山東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四川省、寧夏回族自治區、重慶市、陜西省、福建省、云南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投放文科招生計劃。
2.思想品德優秀、身體健康、學習成績優良。
3.若考生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有統一組織的藝術特長生測試,則考生需取得所在省的省級統一測試合格證書。
三、報名考試
我校2014年主要通過兩種途徑對考生進行藝術專項測試:一是我校組織的中學生藝術冬令營(湖北籍考生必須參加);二是我校在清華大學中學生藝術冬令營期間赴北京組織的藝術測試等。
(一)報名
1.有意報考我校2014年藝術特長生的考生,須在華中科技大學本科招生信息網在線報名系統進行網上報名(網上報名程序見網上報名須知)。我校不接受其他方式報名。參加我校組織的中學生藝術冬令營(武漢)進行藝術測試的考生網上報名截止時間為2013年12月20日24:00;參加其他途徑(北京)進行藝術測試的考生網上報名截止時間為2014年1月20日24:00。
2.參加我校2014年中學生藝術冬令營的考生(湖北籍考生必須參加)須于2013年12月20日(以郵戳時間為準)前,將報名材料寄至我校。
通訊地址:武漢市武昌珞喻路1037號華中科技大學大學生藝術團(430074)。
報名材料包括:①《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藝術特長生申請表》(網上報名后打印獲取);②特長專業等級證書、高中以來參加各種藝術活動獲獎證書和身份證復印件(或者戶口復印件)、高中三年成績單;③個人特長項目音像資料,錄制一首完整的作品,音響和視頻同步并且不得剪切(制作具體要求見網上報名須知)。報名資料概不退還。
我校將組織專家對考生報名資料進行初審,初審合格考生名單于2013年12月下旬在我校本科招生信息網上予以公布。
3.參加其他途徑進行藝術測試的考生,網上報名完成后須將打印好的報名表及其他報名材料直接在測試地點交給我校專家組,勿郵寄。
(二)藝術專項測試
我校將組成專家評審委員會對符合本校藝術特長生報考條件的考生進行藝術專項測試。測試項目和內容如下:
聲樂:自備作品一個;練聲;視唱(簡譜、五線譜任選),自帶鋼琴伴奏(在北京考試的考生自備伴奏音樂)。
舞蹈:自備作品一個;舞蹈基本功(軟開度、技巧展示、模仿),自備伴奏音樂。
民樂:自備作品一個;視奏(五線譜、簡譜任選);基本練習。
管弦、打擊樂:自備作品一個;視奏(五線譜);基本練習。
鍵盤:自備作品一個;視奏(五線譜);基本練習。
表演主持:自備朗誦兩個(不同風格),或話劇、京劇、曲藝;綜合性命題主持;現場提問及配合表演。
測試工作結束后,我校將根據建隊需要和考生測試成績,確定預錄取資格名單,在我校本科招生信息網及考生所在中學進行公示。
四、錄取
1.對獲得預錄取資格的考生,實行簽約制。我校將根據教育部的有關規定,給予考生不同程度的降分優惠,具體降分幅度以書面通知為準。我校將于2014 年4月中旬向擬簽約考生寄發《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藝術特長生協議書》,考生應在規定的時間將“報考回執”郵寄回我校。若在規定時間內我校未收到考生回執,視為考生自動放棄,缺額不補。
2.藝術特長生進校后,須按學校規定參加大學生藝術團的訓練和演出,接受學校有關藝術特長生管理辦法的管理。
3.若教育部2014年的藝術特長生招生規定有變化,則按新的規定執行。
五、聯系方式
藝術特長生招生咨詢工作由華中科技大學大學生藝術團辦公室負責。
咨詢電話:027-87556584,027-87542596
傳 真: 027-87556584
電子郵箱: yishutuan@mail.hust.edu.cn
六、監督機制
1.學校成立藝術特長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藝術特長生的選拔錄取工作,并堅持做到標準剛性化、程序規范化、辦法公開化和結果公示化。
2.學校監察部門全程參與藝術特長生的專項測試及錄取工作,并負責對招生過程中的投訴進行調查,對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及公開性實施監督。
3.考生應本著誠信原則向我校提出申請,對于以虛報、隱瞞或涂改有關材料及其他欺詐手段取得藝術特長生預錄取資格的考生,一經查實,取消其預錄取資格;已經被錄取或取得學籍的,學校將取消其錄取資格或學籍并將其退回戶口所在地。
2014年藝術特長生招生計劃:
【導語】
2018年貴州省初中畢業生學業(升學)考試工作總體政策、科目設置、考試方式與2017年保持一致,不作調整。2018年貴州黔東南中考時間統一為6月22日至24日,2018年貴州遵義中考成績將于考試后15日內公布。具體時間及科目安排如下:
時間6月22日(星期五)6月23日(星期六)6月24日(星期日)9:00-11:3015:00-17:309:00-11:0015:00-17:009:00-11:00科目語文綜合理科數學綜合文科英語
貴州省2018年中考科目為:語文、數學、英語、綜合理科(理化合卷)、綜合文科(政史合卷)、體育6個學科。綜合文科(政史合卷,權重各為0.5)實行開卷筆試,其他科目均為閉卷。體育考試按照《貴州省教育廳關于印發〈貴州省初中畢業生學業(升學)體育考試工作實施方案(修訂稿)〉的通知》(黔教體發〔2008〕311號)執行,時間由各地妥善安排。貴州省2018年普通高中計劃招生314891人,其中貴陽市計劃招生27000人,其他地區可參考附表。分值設置方面,語文、數學、英語、綜合理科(理化合卷)、體育考試成績按分數呈現,語文、數學、英語各150分,綜合理科150分(物理90分、化學60分)、體育50分,總分650分。綜合文科成績按等級呈現,分別為A(優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個等級,不得以分數形式計入中考總分。附:貴州省2018年普通高中招生計劃地 區招生計劃(人)貴陽市27000遵義市48410六盤水市26018安順市19740畢節市49000銅仁市35770黔東南州32900黔南州26800黔西南州26000貴安新區844仁懷市4959威寧縣14500貴州師范大學附屬中學1300貴州省實驗中學700貴州大學附屬中學600貴州省農業科學院附屬中學350合計314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