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化學耗氧量的測定范文

    化學耗氧量的測定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化學耗氧量的測定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化學耗氧量的測定

    第1篇:化學耗氧量的測定范文

    耗氧量也稱高錳酸鉀指數(CODMn)是指以高錳酸鉀為氧化劑,在1升水中還原性物質在一定條件下被氧化時所消耗的氧毫克數,將消耗的高錳酸鉀的量換算為氧表示(O2)。水中的還原性物質包括無機和有機兩部分。天然水中無機還原物(如亞硝酸鹽、硫化物、亞鐵鹽等)含量少,而有機物含量較多(主要來源于污水或生物分解產物),因此,耗氧量又往往是作為衡量水中有機物質含量多少的指標。水中耗氧量的大小不僅可以間接地反映水中還原性物質的相對含量,還可以作為水體被污染的標志之一,對水質污染情況進行綜合地分析評價,它是水體有機污染的一項重要綜合指標。耗氧量的增加不僅增加飲用水的微生物危險,而且還增加了飲用水的化學危險,糞便及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對水體的污染是耗氧量增加的重要原因,因此,水中耗氧量的檢測有著重要的意義。飲用水中耗氧量的檢測,一般都采用酸性高錳酸鉀滴定法進行,酸性高錳酸鉀滴定法屬于氧化還原反應類型,其氧化程度和反應機理比較復雜,雖然此法氧化率較低,不能如實反映水中總有機物含量的尺度,但在實際工作中,此法操作簡單,配制方便,國內大多數檢驗機構采用這種方法,其反應原理是高錳酸鉀在酸性溶液中將還原性物質氧化,過量的高錳酸鉀用草酸還原,根據高錳酸鉀消耗量表示耗氧量(以O2)。它在不同條件下反應完成的程度不同,所測定的結果值也有所不同,在此過程中就結合實際工作淺析水中耗氧量測定的幾項影響因素。

    1、 取樣:樣品中還原物質的含量對耗氧量測定值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取樣須有代表 性,一般搖勻后再量取,為防止水樣受污染,應盡快分析。

    2、 加熱時間:氧化還原反應時間須嚴格控制,它會直接影響測定結果的準確度,一般 濃度的耗氧量加熱時間越長,檢測結果就越高,反之,檢測結果就會偏低。因些, 準 確的加熱時間是做好耗氧量的關鍵,測定時要嚴格控制加熱時間,以提高測定的準 確性,一般以冒第一個大氣泡開始計時。

    3、 滴定溫度:滴定溫度是耗氧量測定的一個重要因素,耗氧量隨著滴定溫度的降低而 增大。一般溫度控制在65-85℃,超過85℃草酸鈉易分解,使測定結果偏低,低于 65℃則影響氧化還原反應的程度,使測定結果偏高,因此必須嚴格控制加熱溫度。

    4、 溶液酸度:實驗表明,在同等條件下,相同水樣在1:3硫酸溶液中氧化相對在1:1 硫酸溶液中氧化所測定結果有所偏低,說明酸度直接影響測定結果,提高酸度所測 結果明顯增大。在酸度低的情況下高錳酸鉀的氧化能力弱,對一些還原性無機物或 一些可被氧化的有機物氧化不完全,所測定結果偏低,這就影響了實驗結果的準確 性.不利于更準確的水質評價。適當增大酸度可提高錳酸鉀的氧化能力,使水中一 些未被氧化的還原性物質可能被氧化,可提高測定結果的準確性。因此測定時硫酸 的加入量要保持一定, 以控制溶液的酸度, 水樣的酸度一般控制在0.5--1.0moL/L范 圍。

    5、 滴定速度:滴定速度對耗氧量的準確性也有一定的影響。高錳酸鉀的滴定速度必須 適中,一般開始時高錳酸鉀溶液一滴一滴地加入,當第一滴顏色退去后再加第二滴, 使高錳酸鉀產生自身催化作用,否則影響反應速度, 使結果偏高,但滴定速度也不 能太慢, 因為太慢又會影響水樣的滴定溫度,最后可適當加快,當滴定終了時,溶 液溫度不低于55℃.

    6、 水位:水浴鍋內的水位一定要高出三角瓶內水樣的水位,否則,加熱反應不完全即 氧化還原反應不徹底,導致檢測結果偏低。僅當水浴鍋內的水位高于水樣瓶內的水位 時, 測定結果才比較準確。所以在剛開始時的水浴鍋的水位要加得較高, 要確保經過 30分鐘水浴后水浴鍋內的水位不比水樣瓶內的水位低。同時也不能一次性放入多個水 樣瓶, 每個水樣瓶之間要留有足夠的時間來保證滴定, 一般至少5~10 分鐘放入一個 水樣瓶, 這樣還能確保水浴溫度保持沸騰狀態。另外還要檢查水浴鍋內各個孔的受熱 均勻性,只有將水樣瓶放在受熱均勻的孔內, 才能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7、 滴定終點的判斷:滴定的終點應該與標準溶液標定時顏色一致,即當水樣剛出現不 褪的淡粉紅色后30秒鐘不褪色即可。顏色過深或過淺都會影響測定結果。另外在 選用滴定管時最好根據滴定體積選擇合適的滴定管, 一般在滴定時選用10m L 棕色 滴定管即可, 容量過大的滴定管容易增大滴定誤差。同時每次滴定時最好從零點開 始, 以盡可能減少誤差, 提高準確度

    8、 測定范圍:本法適用于飲用水、水源水和地面水的測定,且水樣氯化物濃度低于 300mg/L,其測定范圍為0.05-5.0mg/L,對污染較重的水樣須稀釋后再測定。

    9、 高錳酸鉀溶液應裝入酸式滴定管,因為高錳酸鉀是強氧化劑,若用堿式滴定管易腐 蝕乳膠管。

    10、 高錳酸鉀溶液(0.100m oL/L)過濾不用濾紙,因為高錳酸鉀會氧化濾紙,這樣不 僅污染了溶液,而且也破壞了濾紙,導致過濾操作失敗。

    總之,為提高耗氧量的測定準確性,應該嚴格控制上述反應條件。同時, 必須平行測定已知耗氧量的標準樣品, 以判斷反應過程中系統反應條件的控制情況, 以提高測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第2篇:化學耗氧量的測定范文

    [關鍵詞]活性炭微量有機物染污物去除率

    城市自來水廠由于客觀條件限制,基本上仍沿用傳統水處理工藝。在城市自來水使用常規水處理技術后的家庭飲用水中,難免存在某些有害、有毒的物質。據有關資料表明:微量有機污染物可檢出數百種之多[1]。雖然單個有機污染物含量都很低微,一時并沒有不良影響,但若長期在人體內積累,并產生協同效應,對人體產生潛在的危害。

    眾所周知,有些微量有機污染物,或以氯為主的消毒副產物很可能是致癌、致畸和致突變的“三致”元兇。從20世紀70年代起,在美國飲用水中,這些有機物有的已列入優先控制指標。我國于2001年頒發了《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規范》,對三鹵甲烷等有機物衛生標準也作了明確規定。水中有機污染物除導致“三致”的物質外,國際前沿研究結果表明:某些有機污染物具有致內分泌紊亂及由此引發不孕癥、甲狀腺機能紊亂等作用。此類物質將直接關系到人類能否連續生存的問題[2]。

    活性炭對水中微量有機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已有不少試驗報道,但從機理上探索的不多,本文作了綜合比較,進行初步探討。

    1活性炭的物理結構和表面化學官能團

    活性炭是由類似石墨的碳微晶粒和無定形炭所構成的多相物系,具有獨特的結構。通過活化效應使微孔擴大形成許多大小不同的孔隙。孔隙表面一部分被燒掉,結構出現不完整,加之灰分和其它雜原子的存在,活性炭的基本結構便產生缺陷和不飽和價,使氧和其它雜原子吸附于這些缺陷之上,從而使活性炭表現出各種各樣的特性。

    一般人們把活性炭的孔隙分為微孔(50nm),其中微孔分為一級微孔(

    1.1活性炭的物理結構

    活性炭的孔徑分布是決定活性炭吸附性能的重要參數之一。在天然水體中的天然有機物(NOM)是多種不同的有機物的混合物,如腐殖質,親水酸類,蛋白質,糞脂,碳水化合物,羧酸,氨基酸等,分子大小在0.5~400nm之間,分子量為200~100000。不同水體中的NOM的分子量分布差異較大。NOM的平均水力Seockes-Einstein半徑約為0.8~5.9nm由此計算活性炭最佳吸附范圍孔徑是1.7~35nm,即活性炭的二級微孔和中孔。活性炭一級微孔的發達程度,表現在比表面積、碘值、亞甲藍值等技術指標。

    1.1.1 活性炭的直徑與吸附范圍

    對于形狀接近球形,比重接近于1個有機物分子。其平均直徑可由如下近似分式進行計算。

    d =1.33M1/3

    式中,d――平均直徑(nm);

    M―― 分子量。

    活性炭吸附有機物時的最佳吸附范圍是活性炭的孔徑(D)為吸附質分子直徑的1.7~6倍。D=1.7d的孔是活性炭中對該吸附質起吸附作用的最小孔。活性炭孔徑(D)與附質分子直徑 (d)的比值(D/d),對吸咐力的影響。如D/d3d,隨著D/d的不斷增加。吸附質分子趨于單面受力狀態,吸附力也隨之下降。

    活性炭纖維(ACF)的孔徑分布在0.5~4nm。它的孔徑分布范圍很窄,往往只有幾個埃Å(Å=0.1nm)對被吸附有機物的大小有很高的選擇性,因此也被稱為碳分子篩。ACF的這種高選擇性的在吸附一些小分子有機物方面具有優勢。

    1.1.2活性炭的比表面積與孔徑分布的測定

    采用BET法測定活性炭的比表面積,所用儀器為美國QUANTACHROME公司QUANTOSORB比表面積分析儀。取活性炭約50mg,先在105℃下烘干,并在氮氣保護下300℃進一步脫氣2h后,于液氮浴中(77k)測定氮氣的吸附等溫線,最后采用BET分式計算活性炭的比表面積。假定氮氣分壓為總壓的0~0.01、0.01~0.40和0.40~0.95分別對應活性炭的一級微孔、二級微孔和中孔,并假定氮氣的摩爾體積為35cm3/mol,將氮氣的吸附量轉化為孔體積來確定活性炭的孔徑分布。

    1.1.3不同活性炭濾芯在使用過程中的不同表現

    不同廠家、不同活化工藝、不同顆粒(粒徑)的活性炭,其比表面積與孔徑分布相差甚遠,因此,對水中微量有機污染物的去除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別。

    實踐表明:椰殼顆粒活性炭(8~20目)經過酸洗、堿洗、活化等一系列工藝處理,可以得到具有較強吸附能力的活性炭。經測定其比表面積可達1300~1600M2/g,孔徑分布、二級微孔(0.8~2nm)可達60%以上,因此用該活性碳所生產的活性碳濾芯有較強的去除水中微量有機物的能力,吸附容量大,一支10英寸的濾芯處理市政自來水可達10~12噸,出水口感保持良好狀態。目前市場上活性炭濾芯質量參差不齊,有的自來水處理量僅在1~2噸之間,口感就不好了,稍好些的也僅在4~5噸之間。

    1.2 表面化學官能團

    活性炭的表面化學官能團對有機物分子的化學相互作用有可能相當明顯,甚至超過物理相互作用。對活性炭產生重要影響的化學基團是含氧官能團和含氮官能團。活性炭表面可能存在的含氧官能團有:(a)羧基,(b)酸酐基,(c)內酯基,(d)乳醇基,(e)羥基,(f)羰基,(g)醌基,(h)醚基。一般來說,活性炭的含氧基團量越高,其酸性也就越強。具有酸性表面基團的活性炭,呈現陽離子交換特性;含氧基團量低的活性炭表面,表現出堿性特征以及呈陰離子交換特征。活性炭表面可能存在五種含氮官能團:(a)酰胺基,(b)酰亞胺基,(c)乳胺基,(d)吡咯基,(e)吡啶基,使活性炭表面表現出堿性特征以及呈陰離子交換特性。

    2活性炭對水中微量有機物吸附機理的探索

    活性炭對水中微量有機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大小與活性炭本身的微孔結構和有機物的性質有關,二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包括物理相互作用和化學相互作用。非極性分子中的電子和原子核都處在不斷的運動之中。經常會發生正負電荷重心之間的瞬時相對位移,從而產生瞬間偶極。由于同極相斥,異極相吸,每個瞬間偶極必然處于異極相鄰狀態而相互吸引,這種由瞬間偶極所產生的作用力叫做色散力。相對分子質量越大或分子的體積越大,色散力就越大。色散力不但存在于非極性分子間,同時也存在于極性與非極性分子之間,以及極性分子之間。

    活性炭對有機物的吸附主要由物理和化學兩種相互作用所決定。

    2.1物理相互作用

    物理相互作用包括排斥(Size Exclusion)和微孔效應。尺寸排斥決定了吸附質分子所能進入的活性炭微孔,活性炭微孔以及目標分子(吸附質分子)的相對“尺寸”分布,決定了活性炭的微孔效應,其效應是活性炭對吸附質分子的有效吸附面積的函數。尺寸排斥降低了活性炭對大分子有機物的吸附,因此針對性地選擇活性炭孔徑分布有利于增加活性炭吸附容量。

    2.2化學相互作用

    化學相互作用包括活性炭的表面化學特征,吸附質及溶劑的化學性質。化學作用對大分子均很重要。一般情況下,吸附質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小,活性炭對其吸附容量越大。除非特性的色散力外,活性炭表面(包括基平面電子、弧對電子和表面官能團)與吸附質之間存在著特殊的互相作用,這些表面基團可能影響活性炭的表面極性與溶劑間的作用,可離子化的吸附質還受到作為溶劑的水的性質影響,如靜電作用,pH值和離子強度的影響。

    3活性炭吸附能力的評價

    活性炭的吸附能力與活性炭的種類、被吸附物質有關,與原水的pH值、水溫、水質有關。評價水中單一成分的能力,用吸附容量和吸附速度兩個指標來衡量。

    3.1吸附容量

    吸附容量是指單位質量活性炭所吸附溶質的量。平衡吸附容量指吸附達到平衡時,單位質量的活性炭吸附污染物的量。用它表示活性炭對污染物的吸附能力。

    平衡吸附容量公式為:

    V(C0-C1)

    q0=

    w

    式中,q0――平衡吸附容量, mg/g;

    V――達到平衡時積累通水體積,l;

    C0――吸附初時水中污染物濃度,mg/l;

    C1――吸附達到平衡時水中污染物濃度,mg/l;

    w――活性炭容量,g。

    3.2吸附速度

    吸附速度是指單位質量的活性炭在單位時間內所吸附物質的量。

    活性炭吸附水中物質的物理過程可分為4個階段:(1)流體內的混合擴散,有機物達到活性炭表面;(2)液膜內擴散,通過活性炭表面的液態邊界層,到達細孔入口;(3)粒內擴散,有機物通過細孔向內部擴散;(4)吸著反應,在吸著點被吸附物質在細孔表面固定的反應。

    以上四個過程,過程(1)、(4)進行得很快,一般不加考慮,主要考慮過程(2)、(3),即液膜和粒內擴散起支配作用。

    4實驗方案與實驗結果

    本實驗選擇幾種活性炭對揮發性酚、苯胺、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做平衡吸附容量和吸附速度比較實驗。揮發性酚、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均為合成有機污染物,亦是衛生部檢測的項目。揮發性酚、苯胺為分子較大些的合成有機物,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為分子較小的合成有機物。

    4.1實驗方法

    4.1.1無有機物純水制備,用活性炭吸附蒸餾水中的有機物,控制空床接觸時間大于2h以保證完全吸附。

    4.1.2酚和苯胺的標準曲線,由無有機物純水制備配置不同濃度的酚和苯胺(分析純)溶液,分別在紫外270nm和287nm下,用1cm石英比色皿測定其吸光度。

    4.1.3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分析采用頂空法測定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含量,氣象色譜儀為SQ203型(北京分析儀器廠),采用ECD檢測器,2m玻璃柱,Chromsord W AW DMCS 80~100目擔體,10%的OV101固定液,柱溫70℃,檢測器汽化室溫度為160℃,高純氮作載氣,流速為25ml/min,用峰高外標法定量。

    4.1.4分別精確稱取30mg活性炭,依次放入細口瓶中,加入經煮沸去除氧氣濃度為100mg/l(含有3.33mol/l的中性磷酸緩沖液)的酚或苯胺溶液50ml,采用高純氧進一步脫出氧,蓋好帶有聚四氟乙烯隔膜的橡膠塞,并在35℃恒溫振清48h,以保證其吸附完全。過濾水樣,用紫外線分光光度計測定苯酚和苯胺的平衡濃度。

    4.1.5分別精確稱取30mg活性炭,依次放入細口瓶中,分別加入50ml無有機物純水,用微量進樣器加入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標準溶液各0.5ml。在35℃恒溫振蕩24h,以保證其吸附完全。三氯甲烷的最終濃度為10~100mg/l,四氯化碳的最終濃度為0.5~5μg/l,用頂空法測定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濃度。

    4.2實驗結果比較①

    4.2.1活性炭編號:001號試樣(見表1~表3)

    表1通水開始第1次加標水檢驗結果(0m2)

    加標 過濾后水去除率(%) 去除率

    測定項目單位 原水樣品1 樣品2 樣品1樣品2 要求(%)

    耗氧量mg/L 2.65 1.05 1.0160.4 61.9 ≥25

    揮發性酚mg/L0.012

    三氯甲烷μg/L 300

    四氯化碳μg/L 14.9

    渾濁度NTU 24.70.45 0.3898.2 98.5 ≥80

    表22/4段末第3次加標水檢驗結果(3.0m3)

    加標 過濾后水去除率(%) 去除率

    測定項目單位 原水樣品1 樣品2 樣品1樣品2 要求(%)

    耗氧量mg/L 2.61 0.72 0.7272.4 72.4 ≥25

    揮發性酚mg/L0.013

    三氯甲烷μg/L 300

    四氯化碳μg/L 14.9

    渾濁度NTU 24.70.59 0.4297.6 98.3 ≥80

    表34/4段末第5次加標水檢驗結果(3.0m3)

    加標 過濾后水去除率(%) 去除率

    測定項目單位 原水樣品1 樣品2 樣品1樣品2 要求(%)

    耗氧量mg/L 2.85 0.76 0.8073.3 71.9 ≥25

    揮發性酚mg/L0.014

    三氯甲烷μg/L 300

    四氯化碳μg/L 15.0

    渾濁度NTU 24.50.73 0.6997.0 97.2 ≥80

    4.2.2活性炭編號:002號式樣(見表4~表6)

    表4第1次加標水檢驗結果(0.02m3)

    加標 過濾后水去除率(%) 去除率

    測定項目單位原水樣品1 樣品2樣品1樣品2要求(%)

    揮發性酚mg/L 5.8×10-365 >60

    耗氧量 mg/L 8.92 1.32 1.28 85.285.7 ≥25

    三氯甲烷 mg/L 0.1797 >60

    四氯化碳 mg/L0.0062 96 >60

    表5第3次加標水檢驗結果(0.50m3)

    加標 過濾后水去除率(%) 去除率

    測定項目單位原水樣品1 樣品2樣品1樣品2要求(%)

    揮發性酚mg/L 6.6×10-369 >60

    耗氧量 mg/L 9.04 2.36 2.32 73.974.3 ≥25

    三氯甲烷 mg/L 0.1797 >60

    四氯化碳 mg/L0.0061 96 >60

    表6第5次加標水檢驗結果(1.00m3)

    加標 過濾后水去除率(%) 去除率

    測定項目單位原水樣品1 樣品2樣品1樣品2要求(%)

    揮發性酚mg/L 6.6×10-369 >60

    耗氧量 mg/L 9.04 3.36 3.32 62.963.3 ≥25

    三氯甲烷 mg/L 0.1797 >60

    四氯化碳 mg/L0.0061 96 >60

    4.2.3活性炭編號:003號式樣(見表7~表9)

    表7第1次加標水檢驗結果(0.02m3)

    加標 過濾后水去除率(%) 去除率

    測定項目單位原水樣品1 樣品2樣品1樣品2要求(%)

    渾濁度NTU14.91.72.1 88.685.9 >60

    揮發性酚 mg/L6.0×10-360 >60

    耗氧量 mg/L 9.20 32.242.28 75.775.2 ≥25

    三氯甲烷 mg/L 0.1897 >60

    四氯化碳 mg/L0.0054 96 >60

    總大腸CFU/1.6×10³00 100 100100

    菌群 100ml

    表8第3次加標水檢驗結果(0.50m3)

    加標 過濾后水去除率(%) 去除率

    測定項目單位原水樣品1 樣品2樣品1樣品2要求(%)

    渾濁度 NTU 14.50.260.21 98.298.6 >60

    揮發性酚 mg/L5.9×10-360 >60

    耗氧量 mg/L 9.04 3.80 3.84 58.075.2 ≥25

    三氯甲烷 mg/L 0.17

    四氯化碳 mg/L0.0050 60

    總大腸CFU/1.5×10³00 100 100100

    菌群 100ml

    表9第5次加標水檢驗結果(1.0m3)

    加標 過濾后水去除率(%) 去除率

    測定項目單位原水樣品1 樣品2樣品1樣品2要求(%)

    渾濁度NTU14.80.290.24 98.098.4 >60

    揮發性酚mg/L 5.9×10-366 >60

    耗氧量 mg/L 9.04 4.88 5.04 46.044.2 ≥25

    三氯甲烷 mg/L 0.17

    四氯化碳 mg/L0.0050 60

    總大腸CFU/1.5×10³00 100 100 100

    菌群 100ml

    以上3個樣品有機物加標檢驗結果表明不同樣品有機物加標結果去除率有很大差別。

    編號為001號的樣品,從0噸開始至6噸,共加標5次,揮發性酚去除率92%、三氯甲烷99.9%、四氯化碳99.7%,去除率基本保持不變。說明該樣品對有機物去除能力尚有很強的去除潛力。

    編號為002號的樣品,從0.02噸開始至1噸去除率大幅下降,三氯甲烷從97%降至83.5%,四氯化碳從96%降至93.4%,揮發性酚去除率僅為66%。

    編號為003號樣品,從0.02噸開始至1噸,揮發性酚去除率僅在65~69%之間,三氯甲烷97%、四氯化碳96%維持在較高水平。

    5結語

    以上實驗結果充分說明去除水中微量有機污染物的效率與選用的活性炭有密切相關,以活性炭編號001號試樣在凈水中效果為佳,亦可根據實際需求作出科學選擇。

    注釋:

    ①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檢驗報告、上海市預防醫學研究院檢驗報告。

    參考文獻:

    第3篇:化學耗氧量的測定范文

    全世界都在高速發展的今天,人類對水的需求量正逐漸地增加,而與此同時,水資源的浪費、水土的流失、水體的污染,也正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這其中,尤以水體污染最為嚴重。

    水體除了水本身外,還包括水生生物和底泥等。天然水體本身所具有的凈化污染物的能力,稱為水體的自凈作用。按凈化的機制,水體自凈可分為物理凈化、化學凈化和生物凈化。水體的自凈作用過程進行得相當緩慢,自凈能力也是有限的。當污染物進入水體后,其含量超過水體的自凈能力,引起水質惡化,破壞了水體的原有用途時稱為水體污染。

    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19世紀英國工業革命后,一方面工業化和城市化的迅猛發展,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出的污染物數量大大超過水體的自凈能力,而使地球上的江河湖海受到日益嚴重的污染;另一方面,隨著科技和生產力水平的發展,各種人工合成的化學新物質日益增多,許多新物質具有突變、致畸、致癌作用,一旦污染水體,將長時間滯留在水中,水體的自凈作用無法分解這些人工合成的化學新物質。

    水體中的主要污染物按其存在狀態可分為懸浮物質、膠體物質和溶解物質三類。

    懸浮物質主要是泥砂和粘土,大部分來源于土壤和城鎮街道徑流,少量來自洗滌廢水。

    膠體物質主要是各種有機物,水體中有機物的生物部分,總大腸菌群是檢驗致病微生物是否存在和水體污染狀況的指標之一,水中溶解氧濃度是衡量水中有機物的非生物部分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溶解氧濃度DO越低,有機物污染越嚴重,當DO≤4時,魚類生存就會受到影響,甚至死亡。有機物污染的另兩種更常用的指標是化學需(耗)氧量COD和生化需(耗)氧量BOD。COD表示利用化學氧化劑氧化水樣中的有機物所需(耗)的氧量,單位是mg/L。BOD表示利用微生物氧化水樣中全部的有機物過程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單位是mg/L。這兩種指標越高,表示水體污染程度越深。

    溶解物質主要是一些完全溶于水的鹽類(氯化物、硫酸鹽、氟化物等)和溶解氣體(二氧化碳、硫化氫等)。

    我國水體污染量大而廣的主要污染是耗氧的有機物,危害最大的是重金屬和生物難降解的有機物。

    前不久,工作人員曾取樣杭州西溪河水做了實驗,測得水樣中COD(Mn)=28.07,超過正常標準將近一倍(詳見文后所附實驗報告)。環境污染是當前全球所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水體污染已成為了問題的重中之重。西溪河能有今天的狀況,絕不是人們在短時間內所為,而必然是因為沿岸居民對其長達數十年的不間斷的污染所致。高達28.07的耗氧指數,令人心悸,幾十年前清澈見底的小河,如今卻連魚也無法生存,這是何等的可怕,又是何等的可悲!幾年前,沿河的工廠每年向河中排放的工業廢水數以億計,垃圾處理場每年向河中傾倒的生活垃圾又何止萬噸?再加上周圍居民無限制地向其中排放生活廢水,使清水終于成了污水、臭水、死水。如今,杭州市政府雖然為改良西溪河的水質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關停了沿河的所有工廠和垃圾處理場,但是隨著居民小區的增多,生活廢水的排放量較從前又大大地增加了,以致于水質無法從根本上得以改善。這一切,使得所有的“始作傭者”飽受煎熬,尤其是夏季,河水散發出陣陣惡臭,引得沿河地區蚊蠅滿天。每當河道的水閘關閉時,成片的垃圾堆積于河面,此情此景與“全國十佳衛生城市”的美名是何等的“相配”啊!

    然而,做為地球上最聰明的動物,人類卻一定要見到這一幕慘劇發生,甚至一定要這一幕慘劇有所發展,方肯痛下決心來治理。這是何必呢?這不僅對水體、對環境、對自然造成了極大的污染和破壞,也極大地浪費了財力、物力和人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國家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992年,當時的水利部長楊振懷曾過全國各類水土流失情況的報告,上載:截至1992年6月,全國各類水土流失面積為492萬平方公里,相當于全國國土總面積的51.15%。如此驚人的數字,已告訴人們,中國是當今全世界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可見水資源在中國的可貴。

    盡管如此,卻仍有許許多多的河流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杭州的西溪河早已是“臭名遠揚”,另外,杭城的運河、古新河也早與西溪河“齊名”。在泰國首都曼谷,號稱泰國母親河的楣楠河,如今河水似墨般黑,泛出的臭氣,也絕不亞于西溪河,拿根棒子隨手一攪,沼氣便不斷涌出。楣楠河落到如此地步,是因為沿岸賓館向其中排放大量生活污水以及貨船排放的廢油所致。98年亞運會前夕,更有甚者將成車的建筑垃圾傾倒入河。這一切的一切,終于使得泰國的“母親河”面目全非。

    大量事實再一次地向人類證明:水體污染是人類自己所為,而這一切后果,都必須由人類自己來承擔。

    嚴重的水體污染已引起了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如何保護環境,如何保護有限的水資源已是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了。

    在中國,太湖流域內所有的排污單位均在1998年12月31日前實現了達標排放,這也足以說明我國政府對水體保護的重視程度了。

    現在,一切的行為,都只是治標而不治本。要想徹底解決這一世界性的難題,決非三五年便可完成的,必須在治理已污染水體的同時,保護未被污染的水體,并從根本上提高人類的素質,增強人類的環保意識,為造福子孫萬代而做出貢獻。

    大自然需要人類,人類更需要大自然。環境被污染,生態平衡被破壞,遭災的還是人類自己。為了自己,為了一切生物,更為了地球,人類必須解決環境問題。從小事做起,還空氣以清新!還天空以碧藍!還河流以清澈!還山巒以綠色!還地球以健康!

    附1:檢驗水質實驗報告

    實驗名稱:

    水中化學耗氧量(COD)測定。

    實驗目的:

    1.鞏固滴定操作成果;

    2.了解水體及水體污染的初步知識;

    3.通過對水中化學耗氧量的測定,了解不同水體受污染的程度,從而激發和增強環保意識。

    第4篇:化學耗氧量的測定范文

    關鍵詞:BOD5 稀釋倍數 CODcr快速測定

    五日生化需氧量(簡稱BOD5)作為水質有機污染綜合指標之一,它是指水中有機物在好氧微生物作用下,進行好氧分解過程中消耗水中溶解氧。BOD5的經典測定方法是接種稀釋法,即在20±1℃條件下培養5天,分別測定樣品培養前后的溶解氧,二者之差即為BOD5值,以消耗氧的含量表示。

    實驗需要控制樣品的pH值、水溫、微生物種類和數量、無機鹽、溶解氧量和稀釋度等。但由于工業廢水成分復雜,BOD5濃度范圍變化較大,操作過程比較繁瑣,試驗周期較長,一但稀釋比例失當,過大或過小,可導致超出溶解氧消耗范圍,使試驗失敗。因此確定稀釋比成為測定BOD5的關鍵環節,國內外就BOD5測定中稀釋比的確定方法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不同的經驗公式。

    目前,關于BOD5的稀釋倍數的確定方法大致可分為四種:

    1.根據經驗預測BOD5數值來計算,對于有實際經驗者可行,可根據水樣的來源、物理感官、水樣的類別、生產工藝、污水處理設備等來估計BOD5的值;

    2.根據水樣測得的指標高錳酸鹽指數來計算,對于較潔凈的水體或輕度污染的水體,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但對于大多數污染嚴重的工業廢水來說,這一指標不能代表水中有機物的耗氧量;

    3.根據水樣測得的化學需氧量(CODcr)值來計算,適用于各種工業廢水,但操作過程較長;

    4.根據水樣中溶解氧的量來確定稀釋比,適合受污染的地表水和含有容易進行生物降解的有機物的工業廢水,但受溫度影響較大,溫度越低溶解氧越大。筆者認為第三種方法測定結果最為準確且適用范圍較廣。

    但參考書提供的稀釋比不但換算復雜,而且一個水樣做三個稀釋比,如果水樣多,按實驗要求在24h內必須分析當日溶解氧,那就顯得工作量特別繁重。通過本人的實驗經驗,在這里提出對于不同類型的水樣,如何根據COD測定值用較少的稀釋度來稀釋水樣測定BOD 值 。

    根據COD值來確定稀釋比時,如直接使用稀釋水,可由COD值乘以0.075、0.15、0.225,獲得三個稀釋倍數;如用接種稀釋水時,則分別乘以0.075、0.15、0.25三個系數。

    根據文獻記載可將工業廢水分為兩類:

    第一類如礦業、建筑材料、冶金等產業所產生的工業廢水,此工業廢水中往往含有較多的無機物,有機物含量較少,且此種廢水的PH值往往抑制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影響氧的消耗,實際操作中發現最好不要取系數0.25(0.225),否則會因取樣量太少,使五日中消耗氧量太少而影響測定結果。

    第二類如食品工業、塑料工業、石油工業等產業所產生的工業廢水,其水樣中還有大量的有機物,且成分復雜。其需氧量往往超過水中利用的溶解氧(DO)量,因此需加大對水樣的稀釋,最好不要取0.075系數,否則會因五日后耗氧量過大甚至使溶解氧歸零導致實驗失敗。

    下表例舉了一些含酚廢水的實驗數據以說明CODcr與BOD5的大致比例關系:

    由數據推算這類廢水的BOD5約占CODcr的40%左右,在測定此類廢水的BOD5時可根據CODcr推算大概得量,以便確定BOD5的稀釋比。

    另外對于CODcr測定過程費時(僅加熱回流就需兩小時)的特點,有研究指出可采用CODcr快速測定法,并將其于標準方法進行試驗比較,二者相對偏差在允許范圍內,大大縮短了CODcr的測定時間,為快速確定BOD5測定中稀釋倍數提供了試驗依據。

    具體步驟如下:吸取水樣10.00ml于250ml磨口錐形瓶中,加入0.2gHgSO4粉末,加入濃度C(1/6K2Cr2O7)=0.2500mol/L的K2Cr2O7標準溶液5mL,數粒玻璃珠,置于回流裝置下端,加入銀鹽作催化劑,經沸騰回流10min。冷卻后用蒸餾水沖洗冷凝管,以試亞鐵靈為指示劑,用硫酸亞鐵銨標準溶液滴定,溶液顏色由黃色經藍綠色變為紅褐色即為終點,記錄硫酸亞鐵銨標準溶液的消耗量,同時以10.00ml蒸餾水同步做空白試驗。計算得CODcr值。此方法可在30min內完成,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歸納了選擇BOD5稀釋倍數的方法以及BOD5和CODcr的關系,簡略探討了CODcr快速測定的方法,已達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第5篇:化學耗氧量的測定范文

    摘要:我國水庫資源非常豐富,水庫網箱養殖發展迅速,但普遍存在發展無序、管理滯后、水質惡化等問題。研究了網箱養殖與水庫水質變化的相互關系,并提出保持水庫水域生態良性平衡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網箱養殖;水庫水質;相互關系;建議

    我國現有各種類型水庫8900余座,總水面超過200萬公頃,占淡水總水面的11.5%,其中可養魚的水面估計超過180萬公頃,占全國淡水可養水面的32%。水庫是農業灌溉、人畜飲水、漁業養殖的主要區域,網箱養殖是一項高投入、高產出、適合大水面的漁業方式,具有投資少、產量高、見效快的特點,水庫網箱養殖能夠最經濟和最大程度地利用現有水庫資源。但是隨著養殖規模和養殖強度的擴大,網箱養殖對水庫生態環境的影響凸現,養殖殘餌、排泄物、漁藥、死魚、生活廢物等嚴重破壞水庫生態系統,2006年初至2007年底,我們對廣西的水庫網箱養殖進行了實地調研,初步探討了水庫網箱養殖與水質變化的相互關系。

    1網箱養魚對水庫水環境的影響

    水庫水域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網箱養魚后將會打破原來的系統平衡,對投餌式養殖而言,系統在增加魚群體總量的同時,還大量投入餌料;對非投餌式養殖而言,系統增加了濾食性魚群體總量,消耗掉大量的浮游生物量。因此,網箱養魚對水庫水環境的影響因水庫自身的條件不同而有所不同,既有積極有利的作用又有消極抑制的作用。我們對廣西龍灘水庫網箱養魚調研表明,至2008年初庫區內共有網箱約3萬箱,其中95%以上是放養濾食性魚類,利用水庫豐富的浮游生物進行養殖(俗稱為生態養殖),放養吃食性魚類僅600箱左右,年產魚量約2萬噸。2008年3月在水庫上游2000m和3000m處曾對水樣進行抽檢,結果COD濃度為10mg/L、總P濃度為0.11mg/L、總N濃度為2.1mg/L、石油類為0.02L/L、高錳酸鹽為2.4mg/L,除因船舶航行有局部水域受石油類污染外,尚不存在其他嚴重污染問題,基本達到國家規定的地表3類水質標準。但受庫區移民就業壓力和眼前利益的驅動,庫區的網箱養殖將迅猛發展,3~4年內庫區的浮游生物就會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到那時養殖模式勢必轉為人工投料養殖。據劉瀟波[1]研究認為,每投喂1t飼料就有100~150kg散失于水中。按現有網箱規模,每年將有2000t的殘餌進入庫區水體,龍灘水庫水質將受到嚴重污染。孟紅明等[2]曾對我國主要水庫的富營養化現狀調查,認為水庫水質總體狀況堪憂,被評價的135座水庫中貧營養型水庫38座、中營養型水庫40座、富營養型水庫57座,分別占調查水庫總庫容的17.6%、45.4%、37.0%,如不采取相應的措施,水體富營養化將日趨嚴重。

    2網箱養殖對水庫水體溶氧量(DO)的影響

    溶解在水中的氧稱為溶解氧(DO),DO以分子狀態存在于水中,DO量是水庫水質重要指標之一。水庫水體DO含量受到2種作用的影響:一種是使DO下降的耗氧作用,包括好氧有機物降解、生物呼吸;另一種是使DO增加的復氧作用,主要有空氣中氧的溶解、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等,在藻類豐富的水體中,光合作用放氧也可能使水中的氧達到過飽和狀態,好氧和復氧作用使水中DO含量呈現出時空變化。在水庫中進行網箱養殖,部分散失在水體中的餌料和魚類排泄物增加,若其耗氧速度超過氧的補給速度,則水中DO量將不斷減少。另外,網箱養殖的魚類呼吸要消耗大量的DO。因此,網箱區水體中的DO通常低于無網箱區。當水體受到有機物污染時,水中DO量甚至可接近于零,這時有機物在缺氧條件下分解就出現腐敗發酵現象,使水質嚴重惡化,可造成魚類浮頭、死亡。水庫水體中DO的數0,除了跟水體中的生物數量和有機物數量有關外,還與水溫和水層有關,底層水中一般DO較少,深層水中甚至完全無氧,水體中的溶解氧隨水深的增加而減少是一個普遍現象,網箱養殖可使這一現象加劇。水質良好的水體DO量應維持在5~10mg/L,2006年10月26日11時我們對南寧橫縣西津水庫的米埠坑上、中、下游水體進行抽測,其DO分別為7.04mg/L、4.16mg/L和3.84mg/L,顯然米埠坑中游和下游斷面的DO已低于安全界限4.9mg/L,這是由于人類的網箱養殖活動造成的。

    3網箱養殖對水庫水體生化需氧量(BOD)的影響

    水體中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過程消耗水中DO的量,稱生化需氧量(BOD),BOD是表示水體被有機物污染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一般有機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其降解過程可分為2個階段,第1階段是有機物轉化為二氧化碳、氨和水,第2階段是氨進一步在亞硝化細菌和硝化細菌的作用下,轉化為亞硝酸鹽和硝酸鹽,即硝化過程。BOD一般指的是第1階段生化反應的耗氧量。在水產養殖中通常采用20℃條件下經5d培養后測得的BOD作為水中有機物的耗氧量。水庫網箱養殖產生殘餌和排泄物等有機物通常都可以被微生物所分解,但分解需要消耗氧,如果水中的溶解氧不足以供給微生物需要,部分有機物氧化不完全,容易產生H2S、NH3等有毒氣體,危害養殖魚類的健康,嚴重時會引起養殖魚類的大量死亡,所以在DO較高的水庫有機物分解的較好,魚類的發病率較低。一般認為BOD小于1mg/L,表示水體清潔;大于3~4mg/L,表示受到有機物污染。據劉順科等[3]對水磨灘水庫網箱養殖的水質研究表明,網箱養殖區的生化耗氧量高于對照區,網箱養殖使水庫水體的生化耗氧量明顯增加。

    4網箱養殖對水庫水體化學需氧量(COD)的影響

    水體中能被氧化的物質在規定條件下進行化學氧化過程中所消耗氧化劑的量,稱為化學需氧量(COD)。水中各種有機物進行化學氧化反應的難易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化學需氧量只表示在規定條件下水中可被氧化物質的需氧量的總和。COD與BOD比較,COD的測定不受水質條件限制,測定的時間短,COD不能區分可被生物氧化和難以被生物氧化的有機物,不能表示出微生物所能氧化的有機物量,而且化學氧化劑不僅不能氧化全部有機物,反而會把某些還原性的無機物也氧化了。所以采用BOD作為有機物污染程度的指標較為合適,在水質條件限制不能做BOD測定時,可用COD代替。網箱養殖對水庫水體COD的影響與BOD相類似,其使水庫水體的化學耗氧量增加。

    5網箱養殖對水庫水體pH值的影響

    pH值亦稱氫離子濃度指數,是溶液中氫離子活度的一種標度,也就是通常意義上溶液酸堿程度的衡量標準。pH值是水庫水質的一個重要指標,它對網箱養殖魚類的生長有著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對網箱養殖而言,pH值7.5~8.0的微堿性條件是較為理想的酸堿度。通常由于水庫的水體較大,為天然的緩沖系統,因而其pH值變化幅度較其他參數小。水庫的pH值變化主要與工業污染、酸雨(廣西近年降水酸度pH值平均為4.9左右)、水生生物的活動、水溫、空氣中CO2分壓的變化和底質中有機碎屑的腐解有關,正常的網箱養殖對pH值的影響不大,但在養殖活動中大量使用藥物(如生石灰、漂白粉、鹽酸等)、大量死魚或富營養化發生水華等情況下,養殖區的pH值會升高或降低。2006年10月26日11時我們對南寧橫縣西津水庫的米埠坑上、中、下游水體進行抽檢,三斷面pH值無明顯差異。

    6網箱養殖對水庫水體總氮(TN)、總磷(TP)的影響

    水體中的氮主要以3種形式存在:可溶性無機氮、有機氮化合物及溶解的分子態氮,TN通常包括無機氮和有機氮。有機氮主要存在于各種有機細屑和魚類的排泄物中;無機氮指溶在水中的各種無機化合物中的氮,主要是三態氮:硝態氮、亞硝態氮和銨態氮。水體中的磷幾乎都以各種磷酸鹽的形式存在,在各項水質指標中,氮和磷是水體富營養化最主要的誘因。水庫富營養化程度與水體TN、TP濃度密切相關,隨著其濃度的升高,水體的富營養化程度也在不斷加劇,TN在0.5~1.5mg/L之間為富營養型,TP超過0.01mg/L時,就可能引起富營養化發生,在網箱養殖水域,散失的餌料和養殖對象的排泄物是投餌網箱養殖水體中磷的主要來源,高密度的投餌網箱養殖造成水體中磷濃度的增加。我所于2006年對西津水庫網箱養殖對水質的影響研究表明,養殖區的無機磷和TP分別是非養殖區的1.25倍和1.67倍[4],網箱區水層中總TP隨水深的增加而增加,是P沉積的結果,這在有躍溫層的水體中表現得尤為明顯。2007年區環保部門對施行網箱養殖的龍灘水庫、巖灘水庫、大王灘水庫和青獅潭水庫水質的檢測結果是:水庫水體為Ⅳ類水質,但是TN和TP超標、富營養化趨勢明顯。網箱養殖產生的廢物增加了水體營養物的總濃度,降低了水體的透明度,導致水體一定程度的富營養化。在龍灘水庫的不投餌網箱養殖,主養品種以鰱、鳙魚為主,對網箱區及上下游的水質監測結果表明,不投餌網箱養殖能改善水體透明度,降低BOD、COD含量,對降低TP也有一定的作用。

    7討論與分析

    2006年,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調查評價,我國主要水庫中約1/4的水庫水質狀況劣于III類標準;6.4%為劣V類,污染嚴重,水體功能基本喪失。其中中南、華東地區水庫水質狀況較好,西北、西南和華北地區次之,東北地區最差。水質超標項目主要為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揮發酚等,說明我國水庫水體污染主要為耗氧有機污染。我國水庫水質狀況惡化有多種原因,其中生活用水、工業用水等點源污染未能得到有效控制,降雨徑流造成的面源污染日益嚴重,由水產養殖造成的內源污染正逐步顯現,形成了點源、面源和內源污染共存、污染物類型多樣的復雜態勢。水庫網箱養殖是內源污染的主要形式,其對水庫水質的影響主要是由于投餌、排泄等原因造成水體中TP、TN增加,DO量減少,COD、BOD升高,而對水體的pH值、水溫等影響不大。

    8建議

    (1)積極開展水庫水環境演變機理及水環境修復技術的研究。根據水庫不同的水質類型,建立相應的負載力模型,限制養殖規模,合理布局網箱養殖區域。

    (2)定期對水質進行監測,避免長時間養殖帶來富營養化和污染,保證水庫水環境處于良性生態平衡狀態。目前,我國水庫中真正監測水質狀況的不多,只有一些大水庫有監測,但數據是不公開的,要遏制水庫水質的惡化,必須加強水庫水質的監測、監管和信息制度。

    (3)推行健康養殖。選擇合理的養殖品種,吃食性魚類和濾食性魚類搭配合理;選擇優質的飼料,注重餌料的投放量和投喂方法,減少殘餌對水體污染,提高餌料利用率;提高疾病預防意識,嚴禁使用違禁漁藥。

    (4)加強對養殖戶的環保教育,提高環保意識,讓大家都認識到水資源并非“用之不盡,取之不竭”,如果違反自然規律,無節制地索取水資源,最后必將得到自然界的報復,自覺樹立“人人有責,從我做起”的觀念。

    參考文獻

    [1]劉瀟波,高殿森.淺析淡水網箱養魚對水環境的影響及對策[J].重慶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19(6):50-51.

    [2]孟紅明,張振克.我國主要水庫富營養化現狀評價[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5(2):133-136.

    第6篇:化學耗氧量的測定范文

    關鍵詞: 火力 發電廠 化驗中心配置及優化

    按“火力發電廠化學設計技術規程”(DL/T5068-2006)第18章規定:“化學試驗儀器的精確度等級和配置數量應滿足機組在各種運行工況下的監測要求”,并對化學試驗室面積和主要儀器設備配置水平也作了相關規定。本文將對上述各試驗室的功能及儀器設備的配置進行簡單的介紹,分析各試驗室合并的可能性,闡述成立化驗中心的優點。

    1各試驗室的職能及配置

    1.1化學分析試驗室

    化學分析試驗室是全廠重點的化驗監測部門,用于分析及測定全廠的水、汽、油及煤的品質,主要職能包括水質全分析,各水處理設施進、出口水質分析,循環水水質監測,熱力系統的水汽品質分析,新油及運行中汽輪機油和變壓器油的檢驗,入廠煤及入爐煤的分析等,以便及時發現水、汽、油及煤等質量狀況,保證發供電設備安全、經濟、穩定運行。

    水質分析項目有濁度、堿度、pH值、化學耗氧量、硬度、鈉、導電度及二氧化硅等。水質全分析資料是電廠運行的重要數據,也是每年必須進行的分析;補給水處理、凝結水精處理及熱力系統通常設有在線儀表,仍需每天一次或定期進行人工分析,以便與在線儀表的測量值相對照,從而校核儀表的準確性;日常還要對一些監測項目如熱力系統的鐵、銅、硅的含量作重點查定;當在線儀表進行測量值顯示系統可能存在故障時也需人工取樣分析進行排查。

    循環水水質監測一般只分析水的硬度、堿度、Cl-等項目,分析間隔一般每天進行一次,具體視現場情況而定。

    燃料的常規監測周期和檢測項目一般按下表執行:

    表1

    品種 檢測周期 檢測項目

    入廠煤 每批 合同計價指標(如:全水分、工業分析、全硫、低位熱值等)

    每月至少一次

    (主要煤種) 全水分、工業分析、含硫量、低位熱值

    新煤種 全分析(工業分析、元素分析、全水分、含硫量、低位熱值、可磨性、灰熔性),有條件時增加分析煤灰成份

    每年至少1次 主要煤種的全分析

    入爐煤 每值1次 飛灰可燃物,煤粉細度,水分

    每值至少1次 揮發份、低位熱值

    運行中汽輪機油一般每周一次檢測外觀(外狀、水份、機械雜質)每半年檢測的項目包括外狀、水份、運動粘度(50℃)、閃點(開口)、機械雜質、酸值、液相銹蝕、破乳化度等。

    運行中變壓器油一般每年至少測量水溶性酸(pH值)、酸值、閃點(閉口)、機械雜質、游離碳、水分、界面張力(25℃)、介損(90℃)、擊穿電壓等。

    綜合水、煤、油的分析特點,主要是對部分項目續連續監測、對一些項目按時間定期檢驗、對某些項目要進行重點查定等。實際操作中大多數的分析過程是現場取樣,然后到化驗室進行分析。分析場所和儀器相當比較固定。

    1.2環保監測站

    環境監測站負責電廠環境管理及環境監測工作。其監測的對象主要為電廠各類外排水、鍋爐煙道主要污染物、電廠廠界工頻電磁場、廠界噪聲等。電廠環境監測項目及周期如下:

    (1)工業廢水監測項目:每旬監測一次懸浮物、pH、化學耗氧量;每月監測一次氟化物、油類、總砷、水溫、排水量;每年監測一次揮發酚。

    (2)灰場地下水(監測井)監測項目:每旬監測一次懸浮物、pH、化學耗氧量;每月監測一次氟化物、硫化物、總砷;每年監測一次揮發酚。

    (3)鍋爐的煙氣:每年進行一次監測,主要項目有: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和排放濃度;煙氣含氧量、溫度、濕度、壓力、流蘇、流速、煙氣量(標準干煙氣量)等輔助參數。

    (4)工頻電磁場:每年監測兩次廠界工頻電場強度、工頻磁場強度,測量時間分別為當年的冬季和夏季。

    (5)噪聲:每年對廠界噪聲(A計權等效連續噪聲)監測兩次,應在接近廠年75%發電負荷時和夏季進行監測。

    環保監測分析一般是定期進行。除水質測定外,其他測量儀表多為便攜式,即平時將儀器存放在試驗室,定期將其帶到現場進行測量。而水質測定儀器完全可以和化學試驗室合用。

    環保監測站的主要儀器清單如下表:

    表2

    1.3勞動安全及工業衛生監測站

    勞動安全及工業衛生監測站負責對生產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火、爆、塵、毒、化學傷害、電傷、機械傷、暑、寒、噪聲、振動災害等作業點進行有效地監測,確保人身安全及各種設施的安全運行。

    勞動安全及工業衛生監測一般是定期進行,其測量儀表多為便攜式。很多測量儀器可以與環保監測站合用。水、煤及油等分析儀器可以與化學試驗室合并使用。

    2化驗中心

    2.1化驗中心的形成

    綜合各化驗室的特點:化學分析試驗室的主要分析對象為水、煤、油;環保監測站的主要分析對象為水、氣、塵、聲、磁;脫硫試驗室的主要分析對象為水、氣;勞動安全及工業衛生監測站分析對象為水、氣、油、聲、磁等。由于各種分析化驗大多數是間斷進行,因此可以將相同的監測項目集中到同一類試驗室進行。由于化學分析試驗室的分析項目多,儀器設備功能齊全,因而將其他化驗室遷至化學分析試驗室成立化驗中心。化驗中心匯集了運行化驗室、環保監測中心、勞動安全與工業衛生監測站等試驗室的功能,設有水分析、煤分析、油分析、煙氣分析、粉塵分析、噪聲分析等,負責全廠的化學、環境及勞動安全及工業衛生等方面監督。

    2.2化驗中心的布置

    化驗中心與水處理車間組成一個L形建筑,化驗中心長53.5m,跨距8.8m。共三層。一樓為電子設備間、配電間等,2樓為水分析室、精密儀器室、天平室、煤分析室、加熱室、量熱室、三層為油分析室、色譜分析室、天平室、儀器室、藥品貯存室、環保檢測室、工業衛生化驗室等。入場煤及入爐煤均在現場就地制樣,送至化驗中心進行化驗。對于一些便攜式測量儀器,沒有設專用的試驗室,僅設有儀器室進行存放。

    2.3化驗中心的優點

    本工程改變傳統的各試驗室分開布置的形式,成立化驗中心,避免了儀器及人員的重復設置,具有如下優點:

    (1)化驗室的合并,降低了設備投資,節約了設備占地,同時也減少了運行人員。

    注:1)化學試驗室面積根據DL/T5068-2006規定;

    2)環保專業:勞動保護基層監測站面積100平方,安全教育室面積100平方,環境監測站100平方(5間房,每房20平方)

    從上表可知化驗中心比原各室驗室總占地節省了152m2,儀器設備投資減少了50萬元,化驗人員減少了2人,一年的人工工資就可節省8萬元左右。

    (2)試驗室集中便于化驗人員的調配和管理。

    (3)化驗設備集中,提高了各儀器設備的利用率,也有利于儀器的貯存和維護。

    (4)集中化驗可以節省分析藥品的耗量,降低運行成本。

    3結語

    火力發電廠建立化驗中心,集化學分析試驗室、環保監測站、勞動安全及工業衛生監測站的功能于一體。化驗室的儀器配置滿足原有各試驗室的配置要求但不重復設置。合理利用資源,減少了設備投資,節約了占地180m2,減少了化驗人員,方便運行和管理。

    參考文獻

    【1】 王輝;火力發電廠檢修管理現代化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01年

    第7篇:化學耗氧量的測定范文

    關鍵詞:網箱養殖;水庫水質;相互關系;建議

    我國現有各種類型水庫8900余座,總水面超過200萬公頃,占淡水總水面的11.5%,其中可養魚的水面估計超過180萬公頃,占全國淡水可養水面的32%。水庫是農業灌溉、人畜飲水、漁業養殖的主要區域,網箱養殖是一項高投入、高產出、適合大水面的漁業方式,具有投資少、產量高、見效快的特點,水庫網箱養殖能夠最經濟和最大程度地利用現有水庫資源。但是隨著養殖規模和養殖強度的擴大,網箱養殖對水庫生態環境的影響凸現,養殖殘餌、排泄物、漁藥、死魚、生活廢物等嚴重破壞水庫生態系統,2006年初至2007年底,我們對廣西的水庫網箱養殖進行了實地調研,初步探討了水庫網箱養殖與水質變化的相互關系。

    一、網箱養魚對水庫水環境的影響

    水庫水域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網箱養魚后將會打破原來的系統平衡,對投餌式養殖而言,系統在增加魚群體總量的同時,還大量投入餌料;對非投餌式養殖而言,系統增加了濾食性魚群體總量,消耗掉大量的浮游生物量。因此,網箱養魚對水庫水環境的影響因水庫自身的條件不同而有所不同,既有積極有利的作用又有消極抑制的作用。我們對廣西龍灘水庫網箱養魚調研表明,至2008年初庫區內共有網箱約3萬箱,其中95%以上是放養濾食性魚類,利用水庫豐富的浮游生物進行養殖(俗稱為生態養殖),放養吃食性魚類僅600箱左右,年產魚量約2萬噸。2008年3月在水庫上游2000m和3000m處曾對水樣進行抽檢,結果COD濃度為10mg/L、總P濃度為0.11mg/L、總N濃度為2.1mg/L、石油類為0.02L/L、高錳酸鹽為2.4mg/L,除因船舶航行有局部水域受石油類污染外,尚不存在其他嚴重污染問題,基本達到國家規定的地表3類水質標準。但受庫區移民就業壓力和眼前利益的驅動,庫區的網箱養殖將迅猛發展,3~4年內庫區的浮游生物就會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到那時養殖模式勢必轉為人工投料養殖。據劉瀟波[1]研究認為,每投喂1t飼料就有100~150kg散失于水中。按現有網箱規模,每年將有2000t的殘餌進入庫區水體,龍灘水庫水質將受到嚴重污染。孟紅明等[2]曾對我國主要水庫的富營養化現狀調查,認為水庫水質總體狀況堪憂,被評價的135座水庫中貧營養型水庫38座、中營養型水庫40座、富營養型水庫57座,分別占調查水庫總庫容的17.6%、45.4%、37.0%,如不采取相應的措施,水體富營養化將日趨嚴重。

    二、網箱養殖對水庫水體溶氧量(DO)的影響

    溶解在水中的氧稱為溶解氧(DO),DO以分子狀態存在于水中,DO量是水庫水質重要指標之一。水庫水體DO含量受到2種作用的影響:一種是使DO下降的耗氧作用,包括好氧有機物降解、生物呼吸;另一種是使DO增加的復氧作用,主要有空氣中氧的溶解、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等,在藻類豐富的水體中,光合作用放氧也可能使水中的氧達到過飽和狀態,好氧和復氧作用使水中DO含量呈現出時空變化。在水庫中進行網箱養殖,部分散失在水體中的餌料和魚類排泄物增加,若其耗氧速度超過氧的補給速度,則水中DO量將不斷減少。另外,網箱養殖的魚類呼吸要消耗大量的DO。因此,網箱區水體中的DO通常低于無網箱區。當水體受到有機物污染時,水中DO量甚至可接近于零,這時有機物在缺氧條件下分解就出現腐敗發酵現象,使水質嚴重惡化,可造成魚類浮頭、死亡。水庫水體中DO的數0,除了跟水體中的生物數量和有機物數量有關外,還與水溫和水層有關,底層水中一般DO較少,深層水中甚至完全無氧,水體中的溶解氧隨水深的增加而減少是一個普遍現象,網箱養殖可使這一現象加劇。水質良好的水體DO量應維持在5~10mg/L,2006年10月26日11時我們對南寧橫縣西津水庫的米埠坑上、中、下游水體進行抽測,其DO分別為7.04mg/L、4.16mg/L和3.84mg/L,顯然米埠坑中游和下游斷面的DO已低于安全界限4.9mg/L,這是由于人類的網箱養殖活動造成的。

    三、網箱養殖對水庫水體生化需氧量(BOD)的影響

    水體中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過程消耗水中DO的量,稱生化需氧量(BOD),BOD是表示水體被有機物污染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一般有機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其降解過程可分為2個階段,第1階段是有機物轉化為二氧化碳、氨和水,第2階段是氨進一步在亞硝化細菌和硝化細菌的作用下,轉化為亞硝酸鹽和硝酸鹽,即硝化過程。BOD一般指的是第1階段生化反應的耗氧量。在水產養殖中通常采用20℃條件下經5d培養后測得的BOD作為水中有機物的耗氧量。水庫網箱養殖產生殘餌和排泄物等有機物通常都可以被微生物所分解,但分解需要消耗氧,如果水中的溶解氧不足以供給微生物需要,部分有機物氧化不完全,容易產生H2S、NH3等有毒氣體,危害養殖魚類的健康,嚴重時會引起養殖魚類的大量死亡,所以在DO較高的水庫有機物分解的較好,魚類的發病率較低。一般認為BOD小于1mg/L,表示水體清潔;大于3~4mg/L,表示受到有機物污染。據劉順科等[3]對水磨灘水庫網箱養殖的水質研究表明,網箱養殖區的生化耗氧量高于對照區,網箱養殖使水庫水體的生化耗氧量明顯增加。

    四、網箱養殖對水庫水體化學需氧量(COD)的影響

    水體中能被氧化的物質在規定條件下進行化學氧化過程中所消耗氧化劑的量,稱為化學需氧量(COD)。水中各種有機物進行化學氧化反應的難易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化學需氧量只表示在規定條件下水中可被氧化物質的需氧量的總和。COD與BOD比較,COD的測定不受水質條件限制,測定的時間短,COD不能區分可被生物氧化和難以被生物氧化的有機物,不能表示出微生物所能氧化的有機物量,而且化學氧化劑不僅不能氧化全部有機物,反而會把某些還原性的無機物也氧化了。所以采用BOD作為有機物污染程度的指標較為合適,在水質條件限制不能做BOD測定時,可用COD代替。網箱養殖對水庫水體COD的影響與BOD相類似,其使水庫水體的化學耗氧量增加。

    五、網箱養殖對水庫水體pH值的影響

    pH值亦稱氫離子濃度指數,是溶液中氫離子活度的一種標度,也就是通常意義上溶液酸堿程度的衡量標準。pH值是水庫水質的一個重要指標,它對網箱養殖魚類的生長有著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對網箱養殖而言,pH值7.5~8.0的微堿性條件是較為理想的酸堿度。通常由于水庫的水體較大,為天然的緩沖系統,因而其pH值變化幅度較其他參數小。水庫的pH值變化主要與工業污染、酸雨(廣西近年降水酸度pH值平均為4.9左右)、水生生物的活動、水溫、空氣中CO2分壓的變化和底質中有機碎屑的腐解有關,正常的網箱養殖對pH值的影響不大,但在養殖活動中大量使用藥物(如生石灰、漂白粉、鹽酸等)、大量死魚或富營養化發生水華等情況下,養殖區的pH值會升高或降低。2006年10月26日11時我們對南寧橫縣西津水庫的米埠坑上、中、下游水體進行抽檢,三斷面pH值無明顯差異。

    六、網箱養殖對水庫水體總氮(TN)、總磷(TP)的影響

    水體中的氮主要以3種形式存在:可溶性無機氮、有機氮化合物及溶解的分子態氮,TN通常包括無機氮和有機氮。有機氮主要存在于各種有機細屑和魚類的排泄物中;無機氮指溶在水中的各種無機化合物中的氮,主要是三態氮:硝態氮、亞硝態氮和銨態氮。水體中的磷幾乎都以各種磷酸鹽的形式存在,在各項水質指標中,氮和磷是水體富營養化最主要的誘因。水庫富營養化程度與水體TN、TP濃度密切相關,隨著其濃度的升高,水體的富營養化程度也在不斷加劇,TN在0.5~1.5mg/L之間為富營養型,TP超過0.01mg/L時,就可能引起富營養化發生,在網箱養殖水域,散失的餌料和養殖對象的排泄物是投餌網箱養殖水體中磷的主要來源,高密度的投餌網箱養殖造成水體中磷濃度的增加。我所于2006年對西津水庫網箱養殖對水質的影響研究表明,養殖區的無機磷和TP分別是非養殖區的1.25倍和1.67倍[4],網箱區水層中總TP隨水深的增加而增加,是P沉積的結果,這在有躍溫層的水體中表現得尤為明顯。2007年區環保部門對施行網箱養殖的龍灘水庫、巖灘水庫、大王灘水庫和青獅潭水庫水質的檢測結果是:水庫水體為Ⅳ類水質,但是TN和TP超標、富營養化趨勢明顯。網箱養殖產生的廢物增加了水體營養物的總濃度,降低了水體的透明度,導致水體一定程度的富營養化。在龍灘水庫的不投餌網箱養殖,主養品種以鰱、鳙魚為主,對網箱區及上下游的水質監測結果表明,不投餌網箱養殖能改善水體透明度,降低BOD、COD含量,對降低TP也有一定的作用。

    七、討論與分析

    2006年,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調查評價,我國主要水庫中約1/4的水庫水質狀況劣于III類標準;6.4%為劣V類,污染嚴重,水體功能基本喪失。其中中南、華東地區水庫水質狀況較好,西北、西南和華北地區次之,東北地區最差。水質超標項目主要為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揮發酚等,說明我國水庫水體污染主要為耗氧有機污染。我國水庫水質狀況惡化有多種原因,其中生活用水、工業用水等點源污染未能得到有效控制,降雨徑流造成的面源污染日益嚴重,由水產養殖造成的內源污染正逐步顯現,形成了點源、面源和內源污染共存、污染物類型多樣的復雜態勢。水庫網箱養殖是內源污染的主要形式,其對水庫水質的影響主要是由于投餌、排泄等原因造成水體中TP、TN增加,DO量減少,COD、BOD升高,而對水體的pH值、水溫等影響不大。

    八、建議

    (1)積極開展水庫水環境演變機理及水環境修復技術的研究。根據水庫不同的水質類型,建立相應的負載力模型,限制養殖規模,合理布局網箱養殖區域。

    (2)定期對水質進行監測,避免長時間養殖帶來富營養化和污染,保證水庫水環境處于良性生態平衡狀態。目前,我國水庫中真正監測水質狀況的不多,只有一些大水庫有監測,但數據是不公開的,要遏制水庫水質的惡化,必須加強水庫水質的監測、監管和信息制度。

    (3)推行健康養殖。選擇合理的養殖品種,吃食性魚類和濾食性魚類搭配合理;選擇優質的飼料,注重餌料的投放量和投喂方法,減少殘餌對水體污染,提高餌料利用率;提高疾病預防意識,嚴禁使用違禁漁藥。

    (4)加強對養殖戶的環保教育,提高環保意識,讓大家都認識到水資源并非“用之不盡,取之不竭”,如果違反自然規律,無節制地索取水資源,最后必將得到自然界的報復,自覺樹立“人人有責,從我做起”的觀念。

    參考文獻:

    [1]劉瀟波,高殿森.淺析淡水網箱養魚對水環境的影響及對策[J].重慶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19(6):50-51.

    [2]孟紅明,張振克.我國主要水庫富營養化現狀評價[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5(2):133-136.

    第8篇:化學耗氧量的測定范文

    本文創新性地采用兩種不同濃度的高錳酸鉀標準溶液,按照特定的交替滴定方法和計算公式,測試羽絨樣品耗氧量。試驗表明本方法能夠兼顧測試效率和精度兩方面,使測試精度大大提高。

    關鍵詞:羽絨;耗氧量;高錳酸鉀溶液

    1 引言

    羽絨是長在鵝、鴨的腹部,呈蘆花朵狀的絨毛,成片狀的叫羽毛。因為羽絨是星朵狀結構,每根絨絲在放大鏡下均可以看出是呈魚鱗狀,有數不清的微小孔隙,含蓄著大量的靜止空氣,由于空氣的傳導系數最低,形成了羽絨良好的保暖性,加之羽絨又充滿彈性,以含絨率50%的羽絨為例,它的輕盈蓬松度相當于棉花的2.5倍、羊毛的2.2倍,所以羽絨被不但輕柔保暖,而且觸膚感也很好。天然羽絨還具有其他保暖材料所不具備的吸濕發散的良好性能,羽絨能不斷吸收并排放人體釋放出的汗水,使身體沒有潮濕和悶熱感。因為羽絨所特有的輕柔保暖、吸濕發散的良好性能,所以蓋羽絨被睡眠就會倍感溫暖舒適,又無壓迫感,使血壓正常,中樞神經得以安定,很快進入甜美夢鄉。

    目前各國制定的羽絨方面的標準主要有:中國的GB/T 14272―2011《羽絨服裝》、GB/T 17685―2003《羽毛羽絨》、GB/T 10288―2003《羽毛羽絨檢驗方法》和FZ/T 80001―2002《水洗羽毛羽絨試驗方法》;日本的JIS L 1903:2011《羽毛試驗方法》;國際羽絨羽毛局的IDFB Testing Regulations(Version 2010);歐盟的BS EN《羽毛羽絨測試方法》。這些標準規定羽絨耗氧量與微生物均是關鍵檢測項目,耗氧量與微生物存在一定的關系,反映的是好氧性微生物由呼吸所消耗的水中溶解氧的量。在各國羽絨標準中,針對羽絨耗氧量的限定分別是:

    1)中國,規定耗氧量≤10mg/100g 時,不需檢測微生物,耗氧量≥10mg/100g 時,進行微生物檢測。

    2)歐洲,規定耗氧量≤20mg/100g 時,不需檢測微生物;耗氧量介于20mg/100g和50mg/100g之間,檢測微生物;當耗氧量≥50mg/100g 時,直接判定衛生指標不合格。

    3)日本,耗氧量

    4)美國,耗氧量≤4.8mg/100g。

    羽絨耗氧量作為羽絨微生物的前置測試指標,測試的精確性顯得尤為重要,而現有的羽絨耗氧量測試方法存在測試精度低、數據波動性大等問題,而且羽絨樣品耗氧量數值越小,數據波動越大,當羽絨耗氧量測試數據小于3mg/100g時,數據波動幅度甚至達到20%以上。

    高琴等[1]介紹了GB/T 10288―2003、JIS L 1903:2011、IDFB測試規則20l0版和BS EN4個標準中的測試方法,并詳細比較了這些方法的差異性,指出各標準在試樣量、振蕩時間及頻率、振蕩方式、過濾器方面有所不同,對規范和統一檢測技術具有指導作用。

    涂貌貞[2]研究發現,耗氧量超標的產品不一定是由微生物不合格引起的,他針對耗氧量超過10mg/100g的羽絨進行微生物檢驗,未發現微生物不合格現象,分析可能是添加了一些整理劑或后處理劑,因這種化學物質能與高錳酸鉀產生氧化還原反應而造成測試過程中耗氧量超標。

    陳雯[3]針對水洗羽毛羽絨中耗氧量對檢測結果的影響,建立了該方法的定量數學模型并推導出不確定度計算公式,找出了該檢測過程中的不確定度來源,并且計算了公式中各個變量的不確定度,最后計算出了檢測結果的合成標準不確定度和擴展不確定度。

    丁力進等[4]探討了羽絨耗氧量測試滴定溫度、水樣加熱時是否加蓋、加熱時間、滴定速度等因素對測試結果的影響,指出現有的羽絨耗氧量測試方法存在一定欠缺,要想獲得理想的測試結果就需綜合考慮影響耗氧量的各種因素。

    本文采用兩種不同濃度的高錳酸鉀標準溶液交替滴定,建立羽毛羽絨耗氧量高精度測試方法。本文研究成果對紡織品檢測機構解決羽毛羽絨耗氧量測試精度具有實際指導意義和推廣應用價值。

    2 試驗部分

    現有耗氧量測試標準GB/T 14272―2011和FZ/T 80001―2002應用0.02mol/L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滴定,與日標JIS L 1903:2011、國際羽絨羽毛局標準IDFB Testing Regulations(Version 2010)、歐盟標準BS EN《羽毛羽絨測試方法》一致,GB/T 10288―2003應用0.1mol/L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滴定。

    針對現有標準羽絨耗氧量測試精度較低的實際情況,實驗室在前期對羽絨耗氧量項目進行不確定度分析的基礎上,提出采用兩種不同濃度的高錳酸鉀標準溶液,按照特定的交替滴定方法,測試羽絨耗氧量,能夠兼顧測試效率和精度兩方面,測試精度大大提高。

    2.1 試驗材料

    選用60%的灰鴨絨和80%的白鴨絨兩種羽絨樣品,代表了耗氧量高低兩種水平的樣品。

    2.2 試驗儀器

    試驗所用主要儀器包括:AB204-S型電子天平(最小分度值0.1 mg)、SHA-C型恒溫振蕩器、微量滴定儀(最小分度值0.01 mL)。

    2.3 試驗試劑

    1)3mol/L硫酸。取100mL濃硫酸(1.84g/mL),加入500mL的水中,配制成3mol/L硫酸溶液。

    2)0.02mol/L高錳酸鉀,已標定。

    3)0.002mol/L高錳酸鉀,由0.02mol/L高錳酸鉀稀釋10倍。

    4)三級水。

    2.4 試驗步驟

    取兩份(10±0.1)g羽絨試樣;將羽絨樣品放入3000mL的三角燒瓶中,加入1000mL三級水,浴比1:100;將羽絨樣品浸濕后,水平振蕩30min,振蕩頻率150轉/min;用標準篩濾入大燒杯中待用,在過濾時不可壓榨過濾物;在三角燒瓶中加100mL三級水和3mol/L硫酸2mL,使之呈酸性,用最小分度值0.01mL微量滴定管滴入0.002mol/L高錳酸鉀溶液一滴,使之呈粉紅色,此為對照用的空白試樣,記錄所耗高錳酸鉀的毫升數V0;用移液管吸取l00mL濾液于三角燒瓶中,共計兩份,各加入3mol/L硫酸2mL;對第一份濾液,用微量滴定管滴入0.02mol/L高錳酸鉀標準溶液并搖動,直至溶液在1min后呈對照樣的粉紅色,記錄所耗0.02mol/L高錳酸鉀溶液的毫升數V1;對第二份濾液,分兩步滴定,用微量滴定管滴入0.02mol/L高錳酸鉀標準溶液(V1-0.01)毫升,再用微量滴定管滴入0.002mol/L高錳酸鉀標準溶液,直至溶液在1min后呈對照樣的粉紅色,記錄所耗0.002mol/L高錳酸鉀溶液的毫升數V2。重復上述步驟,測試第二份羽絨樣品。最后計算兩份羽絨樣品的平均耗氧量,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

    耗氧量的計算公式如式(1):

    ρ(O2) =(V1-0.01)×80+(V2-V0) ×8 (1)

    式中:

    ρ(O2) ――樣品耗氧量測試結果,mg/100mL;

    V0――空白對照試驗消耗的0.002mol/L高錳酸鉀溶液的體積,mL;

    V1――滴定100mL樣液所消耗的0.02mol/L高錳酸鉀溶液的體積,mL;

    V2――滴定100mL樣液所消耗的0.002mol/L高錳酸鉀溶液的體積,mL。

    3 結果與分析

    3.1 60%灰鴨絨試驗

    按照2.4試驗步驟所述,采用0.02mol/L和0.002mol/L兩種不同濃度的高錳酸鉀標準溶液交替滴定,取8個樣品進行重復測試,測試結果見表1。

    由表1可知,該試樣耗氧量平均值為5.1 mg/100g,標準差為0.325 mg/100g,CV值為6.42%。

    同樣,按照GB/T 14272―2011附錄C.7耗氧量方法,采用濃度為0.02mol/L的高錳酸鉀進行滴定,取8個樣品進行重復測試,測試結果見表2。

    表2 60%灰鴨絨重復測量數據(單個濃度滴定法)

    由表2可知,該試樣耗氧量平均值為5.5 mg/100g,標準差為0.513 mg/100g,CV值為9.32%。

    從表1和表2的測試數據可以看出,對60%灰鴨絨樣品,采用兩種不同濃度的高錳酸鉀標準溶液交替滴定,能夠將測試數據的CV值有效減小,60%灰鴨絨耗氧量的CV值從9.32%降低為6.42%。

    3.2 80%白鴨絨試驗

    按照2.4試驗步驟所述,采用兩種不同濃度的高錳酸鉀標準溶液交替滴定,取8個樣品進行重復測試,測試結果見表3。

    由表3可知,該試樣耗氧量平均值為2.8 mg/100g,標準差為0.257 mg/100g,CV值為9.16%。

    按照GB/T 14272―2011附錄C.7耗氧量方法,采用濃度為0.02mol/L的高錳酸鉀進行滴定,取8個樣品進行重復測試,測試結果見表4。

    由表4可知,該試樣耗氧量平均值為3.0 mg/100g,標準差為0.71 mg/100g,CV值為23.64%,數據波動相對較大。

    針對80%白鴨絨樣品,從表3和表4可以看出,采用兩種不同濃度的高錳酸鉀標準溶液交替滴定的方法,能夠將測試數據CV值有效減小,耗氧量CV值從23.64%降低為9.16%。

    4 結語

    綜上所述,采用本文兩種濃度高錳酸鉀標準溶液交替滴定法,可以準確地檢測羽絨樣品耗氧量,與原有方法相比,較大程度地提高了方法測試精度。

    參考文獻:

    [1]高琴,馮燕.常用羽絨羽毛檢測標準比較分析[J].中國纖檢,2012,(9)(上):60-62.

    [2]涂貌貞.水洗羽毛羽絨檢驗中的常見問題探討[J].中國纖檢,2011,(12)(上);62-63.

    [3]陳雯.酸性高錳酸鉀滴定法測羽絨羽毛耗氧量的不確定度評定[J].中國纖檢,2012,(6)(上):66-68.

    第9篇:化學耗氧量的測定范文

    關鍵詞:水質評價;水質分析;污染

    1 分析項目及方法

    1.1 采樣點布置

    湖泊采樣布點原則可歸納為兩點,一是采樣點所采集的樣品要對整個調查水域的某些指標或多項指標有較好的代表性;二是在保證達到必要的精度和滿足統計學樣品數的前提下,布設的點位應盡量少,要兼顧技術指標和費用支出。在研究區域內共布設了兩個不同的采樣點,并隨機取了兩份水樣,用于檢測之用。這兩分水樣一份采樣于蓮湖的東南角(記作水樣1);另一份采樣于蓮湖的東北角(記作水樣2)。

    1.2 常規檢測項目

    生化需氧量、化學耗氧量、溶解氧、酸堿度、濁度、氨氮、總磷。

    1.3 水質檢測項目、分析方法及檢測儀器

    (1)水質監測項目的分析方法。水樣PH值的監測采用的是電位法;溶解氧的監測采用的是碘量法;生化耗氧量的監測采用的是五日培養法(被壓式);化學耗氧量的監測采用的是重鉻酸鉀法;氨氮的監測采用的是滴定法;總磷的監測采用的是鉬酸銨分光光度法;濁度的監測采用的是分光光度法。(2)水質監測項目的監測儀器。水樣PH值的監測使用的儀器是CSPH310儀;生化耗氧量的監測使用的儀器是BOD-220B型快速測定儀;化學耗氧量的監測使用的儀器是HCA-100型COD分析儀;總磷的監測使用的儀器是TN100型分光光度計;濁度的監測使用的儀器是TN100分光光度計。

    1.4 湖區水質監測結果

    表1 蓮湖水質檢測項目及結果

    2 水質現狀綜合分析與評價

    2.1 評價標準及方法

    水質綜合評價是水環境質量優劣的定量描述和評定,是一個將定性問題定量化的綜合決策過程。通常選不同的指標體系,往往得到不同的結果。將蓮湖水的各項指標與其他大湖水系湖水相比較,如表2所示。

    表2 蓮湖及其他湖水的各項指標檢測值(COD、BOD5、DO、氨氮、氮磷單位均為mg/L)

    (注:蓮湖CODcr值為22.2mg/L,新河CODcr值為267mg/L)

    2.2 對于蓮湖水質狀況的初步評價

    對于蓮湖水質狀況的分析與評價,采用國家目前推薦的“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如表3所示。

    對應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以下簡稱標準)可見:(1)蓮湖水的PH值為7.58,符合標準的要求,而大湖水系的PH值均在7以上,可見大湖水系大水均呈堿性。(2)蓮湖水的CODcr值為22.2mg/L,略大于III類水質的標準,基本上符合游覽與觀賞的性水質的要求。但是仍需進行改善。(3)蓮湖水的BOD5值為3.4mg/L,在II類與III類水質的要求之間,也符合游覽與觀賞性水質的要求。(4)蓮湖水的溶解氧值為5.8mg/L,也在II類與III類水質的要求之間,符合游覽與觀賞性水質的要求。說明了近年來水質治理的成效。(5)蓮湖水的氮磷值為0.029mg/L,略大于II類水質的標準。(6)蓮湖水的氨氮值為0.74mg/L,略小于III類水質的標準,已經符合了游覽與觀賞性水質的要求。(7)蓮湖水的濁度值為15.5度,在所監測的水體中的濁度值是最小的,可見其清澈程度已經達到要求,適合水生生物的生存需求。

    2.3 對蓮湖水系的分析與評價

    (1)石塘湖與破罡湖由于都處在遠離市區的市郊,所以其水質都是最好的。這可以從這兩湖的各項監測的數值可以看出。(2)新河由于處在市區中心,平時接納許多工業與生活廢水的排入,所以水質是蓮湖水系之中最差的由監測所得的數值可以看出,新河水質急需等待處理。(3)蓮湖和菱湖都是處在市區的觀賞和游覽性湖水,所以這兩湖的水質質量也有所相似,這也可以從監測數值中表現出來。但是由于蓮湖是開放性公園,所以在湖水管理中難免比菱湖難以管理,所以從監測數值中可以看出,蓮湖的水質還是比菱湖的水質略差一點。

    3 結束語

    從各項監測項目可以看出,蓮湖水質屬于III類水體,基本符合觀賞和游覽性水體的要求。但通過與其他水系的比較可以看出,蓮湖水質并不是最好的,還需要進一步的改善和治理。

    參考文獻

    [1]奚旦立,孫裕生,劉秀英.環境監測(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陸雍森,馬仲文,張爽.環境評價[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0.

    [3]水質分析編寫組.水質分析大全[M].重慶: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重慶分社,1989.

    [4]金相燦,等.中國湖泊環境(第二冊)[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5.

    [5]金相燦,劉鴻亮,等.中國湖泊富營養化[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0.

    [6]王燕飛.水污染控制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1,5:18-24.

    [7]劉培桐.環境學概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8]錢易,唐孝炎.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9]蔣展鵬.環境工程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成人午夜免费| 欧美成人精品大片免费流量|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成人av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视频|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色偷偷成人网免费视频男人的天堂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软件|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久久网站|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综合在线|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成人福利视频| 国产成人青青热久免费精品| 中文字幕成人免费高清在线视频| 在线91精品亚洲网站精品成人|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777大小说 | 成人免费视频网址| 亚洲国产成人99精品激情在线 | 成人午夜免费视频免费看|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成人a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伊人成人网|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小说 | 成人羞羞视频网站|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成人在线观看| 四虎成人精品无码永久在线| 成人免费无遮挡无码黄漫视频| 欧美14videosex性欧美成人|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 欧美日韩成人午夜免费|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 欧美成人三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猛男性色生活| 欧美成人香蕉网在线观看| 成人美女黄网站视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