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機電理論知識大全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經驗 方法 排除故障
在實際工作中,電氣故障出現的范圍很廣,涉及到電氣系統的每一部分,并且出現的故障是千變萬化的、隨機的。排除故障的方法只能根據故障的具體情況而定,沒有嚴格的固定模式和統一的標準,這對很多維修人員來說感到困惑,往往在解決故障的過程中走很多彎路,甚至在處理故障的時候還適得其反,看似小毛病往往在維修時不慎,反而把問題越修越大,這是由于維修人員對所修電氣設備不是很熟悉,操作方法、工作原理、線路走向以及設備的使用情況等不了解,盲目修理,再加上心理沒底,精力不集中,人為造成解決故障時間的延緩和某些電氣元件的損壞引起的。作為一名維修電工,應在遇到故障時,能迅速查明故障原因,合理正確的處理故障點,這對提高勞動生產率、設備利用率以及減少經濟損失和安全生產都具有重大作用和現實意義。而作為一名電氣工人,除了自身應具有一定的電氣理論知識和文化素質以及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強的技能外,另外還應具有對從事同工種下一等級的其他人員的培訓和指導的能力。本人在從事該工作幾年,從實踐中逐步探索和總結了一些經驗,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和查閱的相關資料,談一談對故障排除的一些認識,以便大家相互學習、促進和共同提高。
一、排除故障的基礎
排除故障的基礎是指排除故障時所具備的必要條件。要徹底排除故障,解決實際當中所面臨的問題,就必須要搞清楚故障發生的原因,要想迅速查明原因,除在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更重要的是從理論上分析,解釋事故發生的原因,用理論結合實際來指導自己的操作。但是技術水平的提高、維修經驗的積累,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1.對維修人員的素質要求
電氣設備是技術和知識密集型的機電一體化產品,其技術先進、結構復雜、價格昂貴,在生產上往往起關鍵作用,因此對維修人員有一定的要求。維修工作做的好壞,首先取決于維修人員的素質,作為一名維修人員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1專業知識面廣
掌握或了解計算機原理、電子技術、電工原理、自動控制與電力拖動、檢測技術、機械傳動及機械加工工藝方面的基礎知識。
1.2勤于學習、善于分析
電氣維修人員應該是一個勤于學習的人, 不僅要有寬廣的知識面,而且需要對所需解決故障的電氣系統有深入地了解。電氣維修人員需要有一個善于分析的頭腦。有些故障現象其起因往往不是顯而易見的,它涉及到機、電、液、氣各種技術。所以在這眾多的故障起因和現象面前作出正確的分析判斷是至關重要的。實際工作中,往往用作分析的時間比實際動手的時間還長,一旦找出故障點,相對而言,修復是比較簡單的。
1.3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和現場實際操作技能
電氣系統的修理離不開實際操作,維修人員應該會動手對所修電氣控制系統進行操作,查看報警信息,檢查、修改參數,調用自診斷功能,對設備進行手動和試運行操作;會使用維修所需的工具、儀表和儀器。對維修人員來說,膽大心細,即敢于動手,又細心有條理是非常重要的。做到動手過程中要穩、要準。
2.必要的技術資料和技術準備
維修人員應在平時要認真整理和閱讀有關電氣控制系統的重要技術資料。維修工作的好壞,排除故障速度的快慢,主要取決于維修人員對系統的熟練程度和運用技術資料的熟練程度。以下簡要談談進行電氣故障維修時所需的技術資料和技術準備。
2.1關于維修資料
電氣設備維修中的一個常見問題是資料不全,往往只有強電部分的電氣原理圖或者設備使用說明書。關于設備的主要控制系統(如:機床數控系統的數控裝置、伺服驅動裝置等)部分資料則非常少,大多只有操作手冊,而系統結構,特別是電路圖一般都不會有,為此給維修工作造成很大困難,個人認為這個問題可從幾個方面著手解決:
2.1.1公司在簽訂設備購買合同時,可以努力爭取設備供應商盡可能多提供日后維修所需的各種資料,盡一切可能向供應商要更多的維修資料。
2.1.2在設備調試驗收階段,電氣工人可以利用廠家來廠調試設備的這個機會多跟廠家技術人員溝通交流,公司可以爭取讓廠家的技術人員來廠進行培訓,總之要盡可能多的記錄、收集各種維修所需要的資料、數據和方法,將這些資料收集整理以供日后維修參考。
2.1.3平時可通過各種途徑搜集資料,例如通過有關的電氣雜志、技術書籍、互連網搜索,平時通過與多跟同行之間的交流獲取所需資料。
2.1.4日常維修中,在進行檢查修理的同時,將故障部分電路測繪出來,經校對核實,整理出故障部分的圖樣。日積月累,就會將部分的電路圖整理出來,如若下次出現同類鼓掌可快速排除故障。
2.1.5多閱讀一些其它有關電氣控制系統內的元器件方面的資料。
2.2關于備品備件
對于電氣系統的維修,備品備件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技術準備手段,在遇到故障時若無備件可調換或使用,無形中會拖延排除故障的時間。如果備有一些主控電路板,將給維修人員排除故障帶來許多方便,采用替換法??裳杆倥袛喑鲆恍┮呻y故障。電氣系統備件配置要根據實際情況,通常一些易損的電氣元件均應適當配備。在此對備件的管理問題不做討論,僅對維修中備件某些解決方法簡要討論:
2.2.1修復維修中,對換下來的有問題的元器件,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盡可能的進行修復。沒有條件的時候,也應委托相關專業維修部門修理。以作備 件使用,不至于浪費。
2.2.2在多數情況下,許多電氣元器件是可以用其它類似規格、型號的元器件替代的(如:接觸器、可控硅模塊、電阻器、電容器、熔斷器、穩壓管、三極管、場效應管等等)。
2.2.3制作與改進維修中,當某個電氣元器件損壞,但買不到備件,為了不影響生產,可以考慮對電路進行一些小的改動,改用其它的元器件來實現同樣的功能。
3了解設備的運動形式和各元器件在設備中的具置及線路的布局
對電氣設備進行維修時,首先要弄懂并熟練掌握設備的電氣控制原理圖,了解設備的運行形式,熟悉電氣控制特點,是排除故障的重要基礎。例如:我公司污水處理廠三泥電氣控制系統,既包變頻控制系統,觸摸屏與PLC結合,又有工藝連鎖控制,是一個相對復雜的控制系統,它概括了電氣控制技術很多內容。另外實現電氣原理圖與實際配線的一一對應,是提高故障排除速度的關鍵。做到這一點,可以對設備有進一步的了解,并能夠加深印象和感性認識,并在出現故障使用檢測手段時,能夠準確有效的找到測試點,以防止誤判斷,同時也縮小故障范圍。
二、故障的檢測和排除方法
有了一定的理論基礎,掌握了設備的工作原理,為排除故障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但在實際操作時為了有效的進行分析和判斷,順利的找出故障點,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手段,這就是排除故障所需的檢測手段及一般方法。
1.故障的檢測
顧名思義就是檢查測量,充分利用儀器儀表對設備故障進行檢測,以便能準確判斷故障點的位置和確定元器件是否已損壞。對故障的檢測手段常用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
1.1電阻法 電阻法是一種常用的測量方法。通常是指利用萬用表的電阻檔,測量電機、線路、觸頭等是否符合使用標稱值以及是否通斷的一種方法,或用兆歐表測量相與相、相與地之間的絕緣電阻等。
1.2電壓法 電壓法是利用萬用表相應的電壓檔,測量電路中電壓值的一種方法,通常測量時,有時測量電源、負載的電壓,以判斷線路是否正常等。
1.3電流法 電流法是通常用測量線路中的電流是否符合正常值,以判斷故障原因的一種方法。對弱電回路,常采用將電流表或萬用表電流檔串接在電路中進行測量;對強電回路,常采用鉗形電流表檢測。
1.4儀器測量法 借助各種專門儀器儀表測量各種參數,如用示波器觀察波形及參數的變化,以便分析故障的原因等。
2.故障的排除方法
通過故障的檢測手段來確定故障所在位置,從而更好的分析故障原因并找出解決方法,這就是所謂的故障排除方法。常用的一般有以下幾種:
2.1常規檢查法 依靠人的感覺器官(如:有的電氣設備在使用中有燒焦的糊味、打火、放電的現象等等)并借助于一些簡單的儀器(如:萬用表來尋找故障原因)。這種方法在維修中最常用,也是首先采用的。
2.2替換法 即在懷疑某個器件或電路板有故障,但不確定,若有代用件,可替換試驗,看故障是否消失,恢復正常。
2.3直接檢查法 在了解故障原因基礎并根據經驗,判斷故障的位置,可以直接檢查所懷疑的故障點。
2.4逐步檢查法 若有短路故障出現時,可逐步切除部分線路以確定故障范圍和故障點。
2.5調整參數法 有些情況,出現故障時,線路中元器件不一定壞,線路接觸也良好,只是由于某些物理量(如:時間、電流、溫度、電阻值等)調整的不合適或由于運行時間長受外界因素影響(如:受干擾或機械磨損程度)致使系統參數發生改變而不能自動修正,從而造成系統不能正常工作,這時應根據設備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2.6原理分析法 根據控制系統的組成原理圖,通過追蹤與故障相關聯的信號,進行分析判斷,找出故障位置,并查出故障原因。
2.7比較、分析、判斷法 它是根據系統的工作原理,控制環節的動作程序以及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結合故障現象,進行比較、分析和判斷,減少測量和檢查環節,并迅速判斷故障范圍。
以上幾種常用的方法,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碰到實際故障應結合具體情況而靈活應用。
四、排除故障的一般步驟
排除故障沒有固定的模式,也無統一的標準,因人而異。但在一般情況下,還是有一定規律的。通常排除故障時,所采用的步驟大致可分為:癥狀分析設備檢查確定故障點故障排除排除后性能觀察。
1.癥狀分析
癥狀分析是對所有可能存在的有關故障原始狀態的信息進行收集和判斷的過程。在故障跡象受到干擾以前,對所有信息都應仔細分析。這些原始信息可從以下方面獲得:
1.1訪問操作人員
以獲得設備使用及變化過程、損壞或失靈前后情況的信息,還可以了解一些過去類似的故障現象、原因以及曾經采取的措施等方面的情況。
1.2觀察和初步檢查
對設備進行全面的觀察往往會得到有價值的線索。初步檢查的內容包括檢測裝置(如:操作臺指示燈、顯示器報警信息等)、檢查操作開關的位置以及控制機構、調整裝置及連鎖信號裝置等。
1.3開動設備試運行
如果故障不是整機性的致使電氣控制系統癱瘓,可以采用試運轉的方法開動設備,可幫助維修人員對故障的原始狀態有個綜合的印象。
這個階段的目的在于收集故障的原始信息,以便對現有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并從中推導出最有可能存在故障區域的線索,作為下一步設備檢查的參考。
2.設備檢查
根據癥狀分析中得到的初步結果,對設備進行詳細檢查,特別是那些被認為最有可能存在故障的區域。要注意此時應盡量避免對設備進行不必要的拆卸,防止因不慎操作引起故障范圍擴大化。
不要輕易對控制裝置進行調整。一般情況下,故障未排除而盲目調整參數會掩蓋癥狀,而且會隨著故障的發展而使癥狀重新出現,甚至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所以須避免盲目性,防止因不慎操作使故障復雜化,避免造成癥狀混亂而延長排除故障的時間。
3.確定故障點
根據故障現象,結合設備的原理及控制特點進行分析和判斷,確定故障發生范圍,是電氣故障還是機械故障?是直流回路還是交流回路?是主電路還是控制電路或輔助電路?是人為造成還是隨機性的?等等。根據癥狀分析及設備檢查,靈活運用“排除故障的方法”,逐步縮小范圍,直至找到故障點。
4.故障排除
在確定故障點以后,無論修復還是更換,對電氣維修人員來講,排除故障比查找故障要簡單的多。但在排除故障過程中一般不會只用單一方法,往往多種方法綜合運用。
4.1在排除故障的過程中,應先動腦,后動手,正確分析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遵循“先外部后內部先機械后電氣先靜后動先公用后專用先簡單后復雜先一般后特殊”的原則。需注意的是,在找出有故障的組件后,應該進一步確定故障的根本原因。例如:當電路板內的一只晶體管被燒壞,單純地更換一個晶體管是不夠的,重要的是要查出被燒壞的原因,并采取補救和預防的措施。
4.2一般情況下,以設備的動作順序為排除分析、檢測的次序。依此前提,先檢查電源,再檢查線路和負載;先檢查公共回路再檢查各分支回路;先檢查主電路再檢查控制電路;先檢查容易檢測的部分,再檢查不易檢測的部分。
5.修后性能觀察
故障排除以后,維修人員在運行前還應作進一步檢查,通過檢查證實故障確實已經排除,然后由操作人員來試運行操作,以確認設備是否已正常運轉,同時還應向相關人員說明應注意的問題。重要的是,在修復后再檢查時,要盡量使電氣控制系統或電氣設備恢復原樣,并清理現場,保持設備的干凈、衛生。
另外,維修人員所使用的工具、線纜等材料工具不得留在所修設備的電氣柜內,以免造成短路或觸電事故的發生。
五、結束語
正確的使用與精心維護是杜絕或避免一切故障發生的切實保障。同時作為電氣維修人員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為了更好的提高自己在實際工作中有效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維修水平,應不斷加強自身文化和技術方面的學習,以適應當代企業發展的客觀要求,以便能做好本職工作,為企業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沙啟榮主編.維修電工(技師、高級技師/技能).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