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班主任工作規劃指導思想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在“十三五”期間,全縣教師培訓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三嚴三實”要求,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全力推進新課改,堅持打造全員參與、整體提升的工作思路,提高教師參與培訓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優化培訓內容,創新培訓模式,進一步提高培訓工作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同時,形成教師培訓的長效機制,完善教師培訓考評制度,秉承培訓為教育發展服務,為教師發展服務的理念,突出師德和教學能力的提升,全面提升我縣教師的整體素質和專業能力,為全縣教育改革工作提供重要的師資保障。
二、培訓目標
通過參加多種分層分崗培訓,進一步提升全縣廣大教師的師德和綜合素養,進一步提升知識和專業能力,進一步發展實踐和應用能力,有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在“十三五“期間,通過“國培計劃”、“區培計劃”、“市級培訓”、“全員培訓”、“學歷培訓”等多種形式,努力探索提高教師培訓活動取得實效性,為打造一支講師德、愛學習、肯鉆研的專業教師隊伍奠定基礎,全面推動全縣教育事業長足發展。
三、培訓任務
以“促進學生有效學習,提高有效教學能力”為目標,從教師的師德與素養、知識與技能、實踐與應用合作與探究四個方面統一組織培訓科目。
(一)新教師崗前培訓
對剛招錄的新教師進行崗前培訓,對工作1-3年的教師開展授課藝術和技巧培訓。通過培訓,使他們能夠形成良好的師德,樹立育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初步掌握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有效的教學技能,成為合格的教師。培訓的學時不低于120學時,其中教師職業道德教育不能低于30學時。培訓的內容主要以課堂教學和組織的基本技能、班主任工作能力培養等方面為主,以提高課堂教學能力為核心,教育教學中的指導、考核、要求、教學方法等。
(二)在職教師崗位培訓
在職教師的崗位培訓主要以師德為中心,重點開展能力的培訓。以提高在職教師的師德素養和教學實施能力為主要目標,師德教育和業務培訓共同推進,師德教育為第一任務,五年期間累計培訓時間不少于360學時,其中師德教育時間不能低于60學時,分年度實施專題培訓。
1.師德教育
第一,重點提高教師的職業理想和踐行師德能力;第二,提高教師的法治素養以及依法履行職責的能力;第三,提高教師的安全意識以及安全技能;第四,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以及關心學生心理健康的能力。
2.教學技能培訓
第一,有效學習內容。主要包括現代知識觀與學生能力培養、學科教學最新動態、修訂版課程標準與學習內容要點、修訂版教材分析與學科教學知識構建、學科學習內容疑難問題的分析與解決。
第二,有效學習指導,包括現代學習理論與因材施教、學習心理與學生學習特點、學習設計與學習方式、學習策略與有效的學習指導。
第三,有效教學模式,現代教學理論與學生為本、有效教學與教學模式選擇、以學定教與先學后教模式的應用、以教導學與先教后學模式的運用、學科教學模式與應用的典型案例的研修。
第四,有效學習評價。學習質量關與學生全面發展、學習評價理論與應用、發展性評價與學習評價工具、課堂學習過程評價方法、學科學習評價問題分析與解決。
第五,有效教學研究。學生有效學習與教師專業發展、學習指導、學科課堂學習課例研究、學習評價與行動研究、校本課程教學研究。
3.骨干教師培訓
通過理論學習、實踐教學、信息技術運用、專家指導等多種形式,對教師的創新思維進行培養,同時培養教師的學科知識能力以及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力。提升教師對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提升教師的教育科學研究能力。培養一支熱愛教育事業、富有開拓創新精神的專業化教師隊伍,選送教師參加送教、支教活動,促進全縣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打造具有特色的骨干教師隊伍。
4.學歷培訓
根據當前全縣教師隊伍的具體專業結構,堅持在職提升為主、脫產學習為輔,學用結合、學以致用的原則。穩步推進全縣教師學歷培訓工作,通過實施教師學歷培訓,到2020年,基本實現全縣教師專科化,本科文憑及以上學歷者達到50%以上。
四、培訓模式
采取集中培訓、遠程培訓、名師講學、進修學習等多種形式對教師進行培訓。
第一,根據縣教育局統一安排,適當安排教師參加遠程培訓;
第二,根據縣教育局統一安排,教師自由選擇參加集中培訓;
第三,根據縣教育局統一安排,參加送教下鄉、巡回送教等培訓活動。
五、培訓考核
(一)考核方式。堅持過程考核與結果考核并重,實行培訓前、中、后三個階段的分段考核方式。在培訓之前主要以問題和案例提交為重點,培訓過程中主要以教師的參與度作為考核對象,在培訓之后則以崗位實踐研修為考核重點。
(二)學時認定。教師參與培訓的總學時不能少于360學時,平均每學年不能低于72學時。其中,新任教師在第一年必須參加至少120學時以上的崗前培訓,并取得合格證書;正式教師每學年至少參加72學時的培訓,教師如果參加“國培計劃”或自治區、市級專項培訓項目,并且超過72學時的,可以免于參加當年其它類別的培訓。教師參加學歷培訓,獲得畢業證書當年按照72學時進行認定。教師參加本《規劃》外非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組織的培訓則不予認定學時。
六、保障條件和激勵機制
(一)培訓經費:所有教師的培訓費用根據學校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的5%進行安排,用于教師參與培訓計劃所需的差旅費、資料費、住宿費、伙食費等開支。
(二)根據縣教育局的要求統一參加相關考試,統一發證。
(三)所有在職教師都需要按照要求參加培訓,否則在職稱聘任中將低聘或不聘。
(四)所有人員必須按照相關制度和責任認真完成本階段培訓工作,不認真完成的,嚴格按照區、市、縣的相關文件精神執行。
(五)對不認真參與培訓、考試,考試不合格者,實習教師不得按時轉正,其它教師則不得推薦晉級和評優評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