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金融經濟新政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貨幣政策;經濟金融;對策
[中圖分類號] F830.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5024(2008)06-0120-03
[作者簡介] 黃火生,中國人民銀行新余市中心支行行長,高級經濟師,研究方向為金融宏觀調控理論;
劉春華,中國人民銀行新余市中心支行副行長,高級政工師,研究方向為金融理論;
周水根,中國農業銀行新余市分行辦公室副主任,經濟師,研究方向為商業銀行理論。(江西 新余 338000)
200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事實上,央行在2007年就開始實施逐步“從緊”的貨幣政策。2007年以來,存款準備金率13次上調,由年初的9%上升至16%,創歷史新高;與此同時,央行加息的頻率明顯加快,6次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為全面掌握和深入分析從緊的貨幣政策對新余市經濟金融的影響,近日,人行新余中支與農行新余分行聯合組成調查組,深入各銀行機構及相關企業進行專題調查,共同探討問題,共商應對之策。
一、微觀效應:從緊的貨幣政策所帶來的影響
(一)從緊的貨幣政策所帶來的金融總量影響
進入新世紀以來,在穩健的貨幣政策下,新余金融信用總量呈現跳躍式增長,全市各項貸款從2004年起連續四年增速均居全省第一。2008年,由于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信用總量的快速增長。一是因為新鋼三期技改、賽維LDK硅片二期、江鋰新材料等工業項目都是全省重點支持、發展前景好的大項目,已經得到各商業銀行省分行乃至總行的信貸支持承諾,預計2008年這些項目對信貸資金的需求將會得到滿足。二是因為各商業銀行積極爭取上級行的信貸政策,及時儲備信貸增長點,如對分宜電廠、海螺水泥、新余高專搬遷等項目的授信已在2007年底前向上級行進行上報并得到批準,預計2008年這些項目也是信貸增長點。三是因為各商業銀行2007年已對全市農業產業化、中小企業等進行了授信,而且比2006年增加了額度。四是因為各商業銀行通過貿易融資、商票貼現、保理業務等信貸產品創新,相應增加了信用總量。因此,預計2008年新余市信用總量仍然是一個快速增長年,但2008年這些項目竣工以后,信貸總量的增長將可能受到從緊貨幣政策的影響。
(二)從緊的貨幣政策所帶來的金融結構影響
1.信貸投向將凸現“好中選優”。在從緊貨幣政策下,新余市各商業銀行對2008年的信貸投入取向是:一是突出重點。都把新鋼三期技改、賽維LDK硅片二期、江鋰新材料等大項目作為信貸支持的重點;二是突出效益。對有市場、有效益、守信用的成長性中小企業將給予信貸支持,對一般性中小企業將增加貸款難度。這樣,就容易導致貸款“壘大戶”,以及形成“想貸款銀行不給貸,不想貸銀行追著貸”的怪現象。
2.對經濟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持力度將會進一步加大。在從緊貨幣政策下,對“三農”、下崗失業人員小額擔保貸款、助學貸款等以“民生”為主的信貸支持將是重點。據調查,2008年新余市農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和農村合作銀行的業務經營方向都是以支持農業、農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重點,加大信貸支持和優化金融服務,以此來保障農業的穩定和發展。特別是農業銀行股份制改造,更進一步明確了面向“三農”的市場定位,并且加強了縣支行的業務經營轉型,支持縣域經濟發展。
3.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仍將較為突出。從對中小企業信貸政策的影響上看,新余市銀行機構的信貸政策有以下三點變化:準入門檻會更高;審批程序會更嚴;貸款規模會更緊。
4.對房地產金融服務的影響。據調查分析,從緊的貨幣政策對新余市房地產的影響在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從信貸供給方面看,對開發商獲得房地產開發貸款的準入門檻提高,將促使房地產開發商重新“洗牌”,房地產投資將會有所“降溫”。二是從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來看,由于明確了“兩個嚴禁”,即嚴禁發放“轉按揭”貸款、嚴禁發放“加按揭”貸款,且對個人購買“第二套住房”申請貸款有了明確規定,包括對“第二套住房”的界定標準,購買“第二套住房”貸款的首付比例、貸款利率等。同時2007年央行連續六次提高貸款利率,提高了購房者的月供負擔。這些信貸政策的變化,將抑制個人投資性購房需求。
(三)從緊的貨幣政策所帶來的信貸政策變化
在從緊貨幣政策下,各商業銀行有針對性采取了一些相關措施(詳見表格)。
通過對上表的分析,可以看出各商業銀行的信貸政策有以下變化:
1.嚴格信貸準入標準,優選信貸對象。針對從緊的貨幣政策,商業銀行采取系列措施抑制信貸過快增長。一是限制對產能過剩行業的投入,對高能耗、高污染、耗資源的“二高一資”產業限制投放,逐步減少至退出。二是提升對房地產業的信貸投放標準。三是進一步壓縮流動資金貸款,控制其向建筑業、批發零售行業的貸款。
2.嚴格項目審批事項,提升審批標準。一是上收審批權限,分類別、按信貸金額大小分級審批。二是嚴格授信評級。三是提高門檻,特別是針對限制類行業,采取“門票制”、“名單制”、“核準制”等確保資金投放在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
3.實行有保有壓的信貸政策,優化信貸資源和結構。各商業銀行上級行完善細化產業和行業標準,對禁止類行業加大退出力度,對支持類行業實行重點支持。各商業銀行注重依據自身特色,優化信貸產業結構,使信貸資金流向優質客戶和優質項目。
4.優化資產組合,增強抗風險能力。針對金融市場的激烈競爭,各商業銀行開展了信貸投放與金融服務相結合的多種經營方式,加強資產組合,增強抗風險能力。一是當好金融決策的參謀。針對招商引資企業,商業銀行采取主動出擊,上門服務,為其提供專業的發展規劃、投資決策咨詢服務,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當好企業的重要金融決策參謀。二是推出多項金融服務產品,如貿易融資、信用證業務、商票貼現、外匯投資理財等業務,大力發展理財業務和投資銀行業務。
5.轉變監控方式,防范金融風險。一是轉變監控方式。對貸款額由年度監控轉變為按季或按月監督,確保貸款的均衡投放;二是完善監督程序。由以前的注重貸前審批轉移到貸后監督,注重對項目和企業貸款的跟蹤調查和監控,防范金融風險;三是由“備”到“審”的轉換。把部分信貸報備事項改為審批事項,將風險前移動。
二、磁場效應:從緊的貨幣政策應采取的對策
(一)地方黨政:運用綜合手段,實現經濟金融雙贏
1.進一步增強金融資源吸引力。一是鼓勵各家銀行積極運作,增加信貸有效供給,增強金融政策對金融資源的吸引力。二是加大投融資力度,把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結合起來,通過產業投資,引導社會投資方向,促進金融資源優化配置,推動產業結構升級。三是加大異地引進力度,創造條件吸引異地金融機構對新余企業貸款,形成資金“洼地”現象。
2.進一步學會利用資本市場。一是大力發展直接融資。抓住上市公司門檻降低的有利機遇,多渠道多形式推進企業上市,推動一批發展前景好的中小企業特別是高新技術企業上市,實現優質企業上市梯次化發展。二是學會吸納國際資本。借賽維LDK上市東風,推動企業到國外上市,引進更多的風險投資。
3.進一步做好項目管理。政府應積極規劃好項目,將未來幾年甚至十幾年的城市建設規劃、產業發展規劃等早亮相,將擬投資項目、推薦產業先動手。積極推介好項目,精選優質企業、精挑優質發展項目,及時向銀行推介,擬定“菜單”,從而滿足“銀行點菜”需求。積極包裝好項目,要科學分類、規范分類,重點做好項目的“穿衣戴帽”工作,即對符合國家節能環保要求的項目重點推薦,對已開始建設且目前還沒有達到節能環保要求的項目,要以支持企業節能減排為切入點進行推薦,為實現“綠色信貸”打好基礎,消除銀行信貸疑慮。
4.進一步壯大中小企業擔保規模。目前,很多中小企業能夠籌集初期開辦資金,但后續資金難以跟上,因此,要壯大中小企業擔保中心,逐年增加財政資金撥付,建立擔?;鹪鲩L長效機制,加快成立民營擔保機構,激活融通民間資金,使民間資金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資金補充。
5.進一步做大做強地方金融機構。加快地方金融機構的發展,支持農村合作銀行加快業務發展,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效益。同時,積極創辦農村社區銀行和小額信貸機構,鼓勵企業和自然人發起組建村鎮銀行,積極支持農民自主參與各種形式的資金互助、自擔風險、自己出資、自我管理的合作金融組織。
6.進一步加大引進金融機構的力度,增加資金供應主體。力爭引進外資金融機構,繼續引進尚未進入我市的股份制銀行和民營銀行進駐新余,增加金融機構的種類;對已經引進的信托業、期貨業,應給予政策上和稅收上的優惠,鼓勵其做強做大。
(二)人民銀行、銀行監管機構:提高金融宏觀調控能力,增強金融體系效率與活力,助推新余經濟發展
1.著力提高貫徹貨幣政策水平,發揮參謀助手作用。人民銀行應不斷提高金融宏觀調控能力、金融發展能力、金融穩定能力和金融服務能力,著力運用金融手段,支持地方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一方面密切關注宏觀經濟和金融運行態勢,跟蹤資金供求和市場物價的變化,通過對宏觀、全局形勢的正確把握,準確分析判斷區域經濟、金融形勢和企業景氣狀況。另一方面,要積極為當地政府當好參謀,及時提出應對措施,努力提高貨幣政策的科學性、前瞻性和有效性。
2.著力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優化金融服務。一是提高運用貨幣政策工具的水平。用活用足現有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做到有保有壓、調整信貸結構,加大金融支持“三農”、弱勢群體、中小企業、經濟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增強金融宏觀調控效能。二是要幫忙嫁接異地貸款。為異地資金、企業與我市的嫁接,當好向導和使者,拓展視野,將金融資源拓展到全省、全國乃至世界范圍。
3.著力推進金融機構改革,繁榮金融市場。新余市金融機構改造正在進入一個新的攻堅階段,要積極支持農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的改造進程,盡快解決目前在治理結構方面的制度性缺陷;加快新余農村合作銀行的改革步伐;著力發展證券業、保險業、信托業、租賃業等非銀行金融結構,滿足新余經濟的多樣化金融需要,促進市場競爭,提高金融效率。
4.增強金融體系效率與活力,壯大金融支持經濟發展力量。一是輔助新設金融機構,壯大金融體系隊伍。充分發揮新掛牌成立郵政儲蓄銀行對中小企業、農村信貸等貸款投放的特點,使其成為新的信貸投放、經濟增長的重要增長點。同時,市政府可新設專項擔?;鸹蚪M織新設企業聯合擔?;鸾M織,拓展保證和擔保渠道,增強資金的流動性。二是優化金融機構布局,增強輻射力。從新農村建設的大局出發,對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重新進行功能定位,完善農村金融分支機構、擴大農發行的業務范圍、建立政策性金融的風險補償機制、理順郵政儲蓄存款機制、發展農村互助擔保組織等。
(三)商業銀行:優化金融服務、創新金融產品,積極支持新余經濟發展
1.積極創新金融產品,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一是根據市場需求創新金融產品。根據企業對國內、國際市場的不同需求,開展金融咨詢、信用證匯兌等業務,使優質企業走出去,新型環保企業和項目引進來,充分利用好省內省外、國際國內市場;二是根據客戶對象創新金融產品,如投資銀行業務、外匯理財業務、房貸和車貸綜合業務、林權抵押、聯保貸款、信用共同體等,使客戶資產受益最大化、資金流通最優化;三是根據流轉渠道特色發展中間業務,創新金融產品,如商業承兌匯票、電子銀行業務、票據貼現和質押業務、商標等知識產權質押業務等,服務客戶的同時提升銀行自身效益。
2.積極爭取上級行政策支持,滿足不同群體的信貸需求。一是繼續爭取上級行政策傾斜,做大做強龍頭企業貸款。重點支持新鋼公司的三期技改、江西賽維LDK公司硅料加工等大項目。二是落實“三農”政策,做大做強農業貸款。圍繞新農村建設,支持農民自建房屋,解決農民住房和改造問題。支持農業產業化,對優質項目應大力扶持。三是要注重對弱勢群體的幫扶。加大下崗失業人員小額擔保貸款投放力度,經濟適用房貸款和生源地國家助學貸款、教育基礎貸款也要有一個大的進步,緩解部分市民就業難、住房難、就學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