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環境狀況檢測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摘要:環境監測是運用物理、化學、生物等現代科學技術方法,間斷地或連續地對環境化學污染物及物理和生物污染等因素進行現場的監測和測定。本文結合六盤水的水資源情況,從環境監測角度出發簡要敘述環境監測與水資源狀況的關系。
關鍵詞:水資源;水質監測;環境質量
一、六盤水市境內水資源概況
六盤水市位于貴州西部,地處四川、云南、貴州、廣西四省結合部,地處珠江水系和長江水系的分水嶺處,珠江水系以北盤江為干流,自西向東,橫貫六盤水市境內中部地區,長江水系以三岔河為干流,分布于六盤水市境內北部地區。珠江水系主要河流北盤江源于云南曲靖市馬雄山西北麓,在云南省境內稱草香河,拖長江入口至可渡河入口河段稱清水河,為云貴兩省界河。拖長江流布于市境西南部,北岸為安居、龍井、大寨等鄉、自龍井、都格等鄉界入市境,流經彎子、妥倮、營街、雞場、哈青、新街、營盤、水城縣龍場、九歸、炭山、法德、野鐘、發射、者卡、花嘎、羅盤等鄉境,沿市境與普安、晴隆邊界流瀉,經肖坪、魯嘎、至毛口(六枝特區)鄉灣河東側出境,始稱北盤江。北盤江在市境內河長138.4公里,流域面積6645.2平方公里,年均流量42.7億立方米,落差736.7米,水能蘊藏量98.85萬千瓦,可開發量60.41萬千瓦。
三岔河主要支流水城河,又稱響水河,阿勒河。流布于市境北部,源于赫章縣興發廠西北側,向東南流經興發,松木坡等鄉,流入水城義忠鄉,又經土角、南開、雙營、保華等鄉境,于保華鄉加河村出水洞匯入三岔河,入口處高程1561米,河長40.5公里(在市境內)流域面積493.63平方公里,年均流量達9.5立方米/秒,落差160米,支流有塢鉛小河流布于市中心區,源于鐘山區鳳凰鄉窯上水庫,源頭高程1816米,流經鳳凰、黃土坡、荷城、教場等鄉、街道辦事處,在月照鄉雙洞村金都寨匯入三岔河。入口高程1600米,河長20.5公里,在月照鄉羅家寨有1公里多暗河道,集雨流域面積186平方公里,年均流量3.5立方米/秒,落差216米,主要用于農灌,沿岸廠礦多,污染嚴重。連山河,又叫水果河,流布于水城縣西北角。發源于水城縣盤雄鄉海蚯村西側海蚯梁子東麓,源頭高程2200米,流經盤雄,連山等鄉。在連山鄉苗營上匯入三岔河,入口處高程1615米,河長19.5公里。流域面積202.6平方公里,年均流量4.04立方米/秒,落差585米。懶龍橋河,上游稱趙家河,下游稱懶龍橋河。流布于市境北部,源于水城縣貓場鄉和牛場鄉交界的老鷹山西南麓,源頭高程1640米,流經水城縣牛場、貓場、化樂、六枝特區代家包包、烏柳、牛場、新場、上官等鄉,在上官鄉岔河匯入三岔河,匯合口高程1184米,河長23公里,流域面積240.7平方公里,年均流量0.5立方米/秒,落差455米,主要用于發電,建有趙家河,懶龍橋河發電站. 巖腳河,流布于六枝特區北部,發源于六枝郎節壩鄉大山村水塘大坡東北麓猴子沖。源頭高程1760米,流經郎節壩、里塘、河岔、羊場、巖腳、高橋、民樂、龍場等鄉鎮,在龍場沈家寨北側匯入三岔河,入口高程1160米,河長28.1公里,集雨流域面積296.7平方公里,支流有木貢河、雨亥河等,年均流量5.5立方米/秒,落差500米,其上游稱河岔河、羊場河、中游稱巖腳河,下游稱龍場大河、大岔河、主要用于農灌。
六盤水市境內有有天生湖、木柯湖等8處湖泊,市中心城區供水主要來源于玉舍水庫,窯上水庫作為備用水源。市內地下水具有量豐富,流量大,分布廣的特點,以巖溶水道為主,占全市水量總面積的58%,全市地下水年均流量達52.68億立方米/年。
六盤水市境內水資源主要源于天然降水。全市地表水資源量81.49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22.61億立萬米,重復主算量22.61億立方米,總水資源量81.49億立方米。地表水與地下水相互補給,轉化頻繁。地下水循環交替強烈,化學類型簡單,以低礦化度重碳酸鹽類淡水為主,除局部輕度污染外,大部分地區水質良好,適合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用水。過境客水主要為北盤江及三岔河干流客水。北盤江多年平均入境徑流總量23.5億立方米,三岔河多年平均入境徑流總量13億立力米,總量36.5億立方米。
二、六盤水市境內水資源質量狀況
流經六盤水市境內的地表水,烏江水系的三岔河極其支流響水河,小河;北盤江水系的北盤江及其支流拖長江,六枝河6條河流,根據水質監測的需要分別設置相應的監測斷面,其中三岔河設置有岔河、大格紐、虹橋、金竹溝、巖腳寨、龍場6個水質監測斷面;響水河設置窯上、箐口、九洞橋、范家寨4個水質監測斷面;小河設置小河Ⅰ、小河Ⅱ2個水質監測斷面;六枝河設置三丈水、上易黑、滴水潭3個水質監測斷面;北盤江設置發耳1個水質監測斷面;拖長江設置小云尚一個水質監測斷面。總共17個監測斷面。監測pH、溶解氧、石油類、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揮發酚、硫化物、高錳酸鹽指數、五日生化需氧量、氟化物、硫酸鹽、硝酸鹽氮,鉛、汞、銅鋅、膈等項目。2011年六盤水市境內6條河流17個斷面水質達到Ⅱ-Ⅲ類(水質優良)的斷面有10個,占監測總數的58.8%;劣于V類(重度污染)的水質斷面4個,占監測總數的23.5%其中水質達到或者優于規定類別的斷面有10個,占監測總數的58.8%;水質為達到規定類別的斷面有7個,占監測數的41.2%。
市中心城區集中式應用水源地玉舍水庫以及備用水源地窯上水庫每月進行水質監測。監測pH、溶解氧、石油類、氟化物,氯化物,硫酸鹽、硝酸鹽氮,總氮、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揮發酚、硫化物、高錳酸鹽指數、五日生化需氧量、鉛、汞等28個項目,2011年每月所監測的指標全部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Ⅱ類標準。
三、環境監測的意義
城市環境保護工作是我國長期以來關注的重點,與此同時我們卻忽略了農村環境保護以及農村環境監測與環境質量評價工作的開展。農村環境保護工作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推進和農村污染狀況的惡化逐漸凸顯。
1 農村生態環境監測的意義
農村生態環境監測應在依法治理環境,建設好農村環境監督和監測隊伍的前提下,完成對農村資源的合理利用及開發保護,維護生態平衡,不僅保證了人類的身體健康,又最大程度的整體優化了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
2 農村生態環境監測的內容
2.1 例行監測
例行監測作為縣監測站環境監測的主體,不僅為掌握環境容量提供良好依據,而且更好的積累了歷史資料,對未來發展趨勢進行預測提供了科學的方法。現在,我們需要把探索的重點放在如何加強提高例行監測數據資料的連續性,數據的準確性,監測點的科學性以及樣品的代表性的問題上。
2.2 監視性監測
農村生態環境監本文由收集整理測要加強監視性監測,并使之成為監測的主體。對污染源進行監視監測,可以使環境法規、環境規劃、綜合防治等的制定有據可行,也對污染負荷的特征值又可以更好的掌控。為了對生態環境的重要變化進行監視而設立了監督網點,其目的在于將儀器的、人工的、生物的監督辦法應用到主要污染單位、河道及地域的治理中。
2.3 特種目的監測
類似特種目的監測的監測,其內容、形式、目的不盡相同。比如污染事故仲裁監測、污染源調查監測、企業升級監測等。
2.4 研究性監測
污染物的確定及探明監測,是依照某生態環境課題的研究目的為前提的,測試由排放源到受體的全過程,并觀察在此過程中污染物的濃度以及對環境的影響。
3 農村生態環境質量監測的布點原則
農村環境質量主要包括農村水環境、空氣環境、土壤環境質量幾方面的內容,是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與農業生產息息相關的環境質量。我國農村村莊數量較多,面積廣闊無垠,我們沒有條件對每個村莊都一一進行環境質量監測采樣,可是我們可以在對農村環境狀況的基本信息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對我國4種基本類型村莊的分布與構成進行分析統計(即:以禽畜或水產養殖為主的村莊、位于城市周邊受城市環境污染影響較重的村莊、以農田種植為主的村莊以及鄉鎮企業較多或有歷史遺留工礦污染場地的村莊),關于監測的開展,可以選取那些不同地區地域的不同類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村莊。關于典型村莊的選擇,環境質量監測的布點應遵循以下原則:
3.1 優選點位,強調代表性
確保農村環境質量監測與結論科學、客觀、真實的關鍵是:在優化選點定位之前,應對所要調查的農村的污染源、環境情況進行充分細致的調查和了解,保證被調查村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且監測結果能準確真實地體現農村環境質量的監測點位。
3.2 隨機布點,突出重點的原則
對監測點位依據隨機性原則布設,對不同地區的農村環境質量進行監測,這樣才能更客觀更全面的體現農村環境質量狀況。針對那些己證實或者持懷疑態度的污染較嚴重的地域,應首先優先考慮布設,并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監測點位,加強對該區域環境質量狀況的監測和掌握。
4 監測項目的確定原則
我們要對農村的環境質量進行檢測,這就需要選擇一定的檢測項目,并且這個項目必須兼顧代表性、靈活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特點。換句話說,我們所選取的環境指標是嚴格的,它應該具有代表性,能夠折射農民的生產生活、身體健康狀況,還要考察環境對動植物生長的影響程度。我們所選取的檢測項目也不是無根據的,它必須以農村的環境質量為依據,能夠如鏡子一樣,不僅能映照出農產品所處的地理環境質量,還能映照出農村的環境狀況。不可忽視的是,
農村的條件較差,交通不便、水電供應情況比較糟糕,這就給農村環境檢測帶來更大的挑戰,不但要求具有容易檢測的評價指標,而且還必須具有可操作性強的檢測指標。
5 農村生態環境監測應做到四個結合
5.1 常規監測與重點監測相結合
就當前來看,農村環境檢測工作存在諸多缺陷,它還是個新課題,尚未步入成熟期,檢測內容尚未明確、檢測指標模糊不清、檢測頻率高低不一,這些缺陷使得檢測工作離常態化目標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正因為如此,農村環境檢測工作更顯得迫切,特別是關系到農民群眾生產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環節,更是要對此進行嚴格檢測。比如,化肥農藥帶來的農業污染、規模化養殖造成的疫病危險等。
5.2 被動監測與主動監測相結合
如今的農村環境檢測工作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檢測負責部門對農村環境問題視而不見,因此,目前的農村環境檢測工作是被疏忽的。然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對環境監測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檢測工作必須從被動型向主動型轉變,應農民群眾之呼聲,確保環境問題得到有效監控,
5.3 獨立監測與聯合監測相結合
當下,農村環境檢測工作還是由環保、農業等部門負責,它們不以對環境的有效檢測為出發點,一味地“各自為政”,檢測成果很少、信息不及時、農民群眾的訴求渠道狹窄。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聯合工作的重要性,加大檢測力度,拓寬檢測層面,實現資源共享,實行獨立檢測和聯合檢測雙管齊下,這是合乎實際又可行的。
5.4 職能部門監測與群眾監督相結合
農村經濟在不斷地發展,隨之而來的是影響農村環境的條件和因素的改變,農民群眾對此深有體會,他們最具發言權。在這種情況下,職能部門應在農村環境檢測中發揮核心作用,同時也需要農民群眾的密切配合,這是檢測工作的理想狀態,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關鍵詞】環境檢測;環境治理;促進性
1 環境問題和環境治理措施
環境問題一般指第二環境問題即由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活動引起的次生環境問題。當前,我國環境狀況總體惡化的趨勢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環境矛盾凸顯,部分區域和城市大氣灰霾現象突出,許多地區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過環境容量,農村環境污染加劇,重金屬、化學品、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以及土壤、地下水等污染顯現,部分地區生態損害嚴重,生態系統功能退化,核與輻射安全風險增加。人民群眾環境訴求不斷提高,環境問題已成為威脅人體健康、公共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面臨環境問題的嚴重挑戰,必須采取系列有效針對措施,進行環境綜合治理來保護和改善環境,環境監測便伴隨著環境綜合治理應運而生。
2 開展環境檢測的現實意義
環境監測是指運用物理、化學、生物等現代科學技術方法,間斷地或連續地對環境化學污染物及物理和生物污染等因素進行現場的監視、測定、監控,獲取監測數據。
環境監測的意義即通過開展環境監測,提供代表環境質量及變化趨勢的數據,判斷環境質量,評價當前主要環境問題,預警可能出現的環境問題,為環境管理服好務;還可根據環境管理的需要來測定、獲取、運用數據而作為環境執法監督和科學管理環境的技術基礎。根據我國目前階段經濟發展要求和特點及出現的環境問題,為保護生態環境,保護人體健康,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依據環境監測數據,為環境控制與環境治理發揮指導作用,提高措施針對性,為我國開展環境治理、環境管理提供科學的數據支持。
3 環境檢測分類
依據不同標準,環境檢測分類不同。以檢測目的為依據,環境監測可以分為監視性檢測、特定目的檢測與研究性檢測。其中監視性檢測即常規檢測,主要是對一定環境檢測項目進行定期或長期檢測,從而獲得污染程度與環境質量信息,編制出相應解決方案。特定目的檢測包括污染事故檢測、考核驗證檢測、仲裁檢測與咨詢服務檢測;以檢測介質對象為依據,可以分為水質檢測、空氣檢測、土壤監測、固體廢物監測、生態監測、生物監測、噪聲振動監測、電磁輻射監測等;以檢測區域為依據,可以劃分為區域檢測與廠區檢測。
4 環境檢測對象及技術
環境檢測主要是以環境為研究對象,包括水體、大氣、土壤、噪聲等因素,通過應用一定的技術,對環境污染狀況進行檢測,采取定量、定性與綜合分析的方式對環境污染物質及成分進行研究。環境監測技術不僅包括各種分析測試,還應包括布點技術、采樣技術、數據處理技術和綜合評價技術等。分析測試中最基本的化學分析方法有:重量法、容量法;儀器分析法有:光譜分析法、色譜分析法、電化學分析法、放射分析法;新技術的應用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譜-質譜法、氣相色譜-傅里葉紅外光譜法、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等.合理選擇監測技術,以實現環境監測效率及質量。
5 環境監測對環境治理的促進性研究
環境檢測屬于環境治理的首要環節,是環境治理的基礎性工作。環境檢測屬于解決環境問題不可或缺的方式,其有效開展對環境治理有重要和積極的促進作用,促進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提高環境保護意識,促進對環境管理和治理的理解
通過環境監測數據及結合自身感受,使居民和企業及環境管理者對環境狀況和環境污染有清楚的認識和理解,從而提高環境保護意識,在主觀上為環境治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創造條件。
第二,促進環境管理法律法規體系文件、環境標準和排污標準的制定和完善,保證環境保護和環境治理的規范性、約束性
通過環境檢測,掌握環境質量狀況和污染狀況,描述當前所存在的環境問題,結合我國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編制相應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通過法律條文規范和約束環境行為,制定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從尺度上為環境管理和環境治理提供依據。
第三、通過環境質量現狀檢測數據和環境容量為區域規劃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提供服務, 為制定污染物污染治理和預防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第四、加強環境治理措施的針對性,提高環境治理效率
通過環境監測有重點、有針對性的對部分污染物進行優先檢測和控制,篩選危害大的污染物,可提高環境治理的效率。當前我國加強對高污染與高耗能行業的環境檢測和污染治理, 開展的重金屬領域專向檢測,明確環境治理工作重點,按照行業標準開展專項治理, 有效控制超標排放問題,促進了環境治理工作。
第五、依據對環境監測數據的趨勢性分析,建立污染防治預警機制,提前治理,防患于未然,杜絕污染事故的發生。
第六、通過咨詢服務性檢測,如室內空氣環境檢測,提供貼近百姓生活的檢測服務,為創造綠色放心家居環境,保證身體健康,提供科學數據。
第七、通過污染事故應急監測,及時分析事故原因和污染后果,為污染治理方案和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學依據和支撐,促進污染治理。
第八、通過區域環境監測及環境檢測數據的綜合分析,制定規劃聯防聯治的綜合措施,提高環境治理效果。我國目前推進開展的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就是建立統一規劃,統一檢測,統一監管的一項扎實的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第九、排污許可證制度考核驗證檢測、三同時項目驗收監測等考核驗證檢測,為評價治理措施及效果驗證提供服務,是科學環境管理和環境執法監督的基礎。
第十、我國目前制定和開展的企業自行檢測,將引導企業污染治理觀念的更新,變被動治理為主動治理,增強污染治理的責任感,促進污染治理效果。
第十一、環境監測是伴隨著環境污染的產生而發展的,環境污染治理對環境監測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研究性監測的開展,環境監測技術的提高,會為環境治理提供更多更好的治理措施,促進環境保護和環境治理.
由此可以看出,環境檢測屬于環境治理的重要指標與重要工具,其對環境治理的促進性意義重大。
6 結語
環境檢測屬于環境治理與環境管理的基礎性工作,在了解環境質量,評價環境污染程度等方面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環境檢測的現實意義的基礎上,對環境檢測分類、對象、目的及技術進行了淺析,重點研究環境檢測對環境治理的促進性。實踐證明,環境檢測屬于環境治理工作開展不可或缺的工具及手段,對推動與落實環境治理、改善環境質量發揮著重要現實作用。
參考文獻:
[1]尹明華.城市生態環境治理中的公眾參與影響因素分析[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3(5).
關鍵詞:水產養殖技術;自動巡航船;分析
引言
中國是水產品消費的大國,水產的養殖量占據全球的65%左右。隨著工業的高速發展,水污染與水資源短缺狀況越來越嚴重,這也使水產養殖品質得不到有效保障,嚴重阻礙了水產養殖的進一步發展,因此改善養殖的環境,使水產養殖業從“粗放型”向“精細化”發展,已成為水產養殖健康發展中的重要內容。水溫、溶解氧、光線、酸堿度等等都會影響水產養殖。國外在研究水質檢測方面發展較早,德國的WTW公司提出多參數水質檢測的系統并運用到大量的傳感器。這類產品狀況比較穩定,集成度更高,但同時價格也比較昂貴,操作也更為復雜,因此很難在我們國家的小型企業或者家庭農業中進行推廣。現如今國內的養殖人員大多使用人工取樣來進行水質的檢測,此種方法誤差較大,時間較長。信息采集的機器也大多從國外直接購買,缺乏硬件技術的支撐,使得投入成本提升,并且研發的傳感器與傳感網絡的抗干擾能力、穩定能力仍然不達要求[1]。無人船有容易操作、體積小、成本少、效率高等等特點。在水產養殖中使用自動巡航船就是通過使用搭載著監控設備的無人船,工作人員可以依據需要對環境進行監測,結合無線傳輸等技術,從而遠程監控水產養殖工作。
1設備硬件與軟件設計
1.1硬件與軟件的結構
監控一體化的設備依據功能能夠分為三個部分:自動巡航與躲避障礙的無人駕駛機動船;分析水質信息與設備監控的終端機器;供信息管理與咨詢的服務平臺。設備硬件包括船體、主控制板、檢測水質的攝像與計算機等等。控制設備的軟件有監控系統與監控平臺,控制設備的軟件包括有上機位監控平臺(安裝在終端與計算機內)和下機位監控系統(安裝在主控制板內)[2]。
1.2船舶的控制板
船舶的控制板是監控系統中的重要零件,其是由兩片單片機與外接的多個功能板塊組合而成的,有控制水質、檢測、處理數據、通信、控制船舶以及發出指令等等功能。單片機使用的是耗能少、可擴展的核心板,用來集成硬件的模板。兩片單機片相互進行通信,經從單機片讀取船舶的狀態信息,輸送給主機片。主機片在接受到信息之后,依據不同的數據來源再執行對應的處理。當檢測的數據超過設置的范圍或監控機器發生故障時會發出警報。keil2是研發單機片的工具,電路板研發的工具是Protel99SE。主控制板能夠完成硬件系統的集成化,提升系統防水、防干擾的能力,可以確保系統的穩定,讓機器更加適應水產養殖的不同環境。用戶通過監控平臺設置航行的時間、速度與目的地等情況,每5s自動獲取數據。控制板收到指令后,向平臺輸送數據包,其中包括自動巡航船目前的位置與速度、周圍的障礙物狀況,之后控制板對信息進行分析,再對船只的控制系統發出指令,控制其向目的地前進[3]。等到自動巡航船到達目的地后,打開自動監視系統待完成工作后前往另一監控點。
1.3水質生態檢測
自主制作的生態檢測設備使用的是集中控制器與檢測的攝像機。集中控制器位于主控制板上,包含水質檢測探頭控制系統、攝像機控制系統與數據的收集分析系統。前兩者能夠使用信號線和在水中的檢測攝像機相互連接,及時的獲得水體與養殖對象的生態信息;后者的系統能夠對收集的數據或視頻進行儲存、分析與輸出標準的數字等等。集中控制器使用的是大容量的儲存設備與不同種的通信口,使用無線通信系統把收集的信息上傳到后臺,之后使用Web技術公布至互聯網,以此讓用戶了解養殖的狀況,而且為環境控制系統提供數據支持。另外,控制器能夠自動識別并改正的能力。Do探頭使用的是氧化電極法,依據氧分子通過富氧膜的速率來檢測水中Do的數值。pH探頭使用原電池法,依據電位與氫離子的對照關系計算出水的pH。這兩種檢測出的結果都進行溫度補償與鹽度補償。
1.4遠程監控技術
用戶在計算機與其他終端中裝備遠程監控的平臺,實現計算機與監控船及終端進行通信溝通,及時查看水質生態的狀況與船舶巡航的狀況,并且對現場的設備進行遠程的監控。監控平臺使用的是分層的B/S軟件,使用信息結合、圖像信息壓縮技術與報表優化技術等等,從而實現數據的收集、結合與遠程管理等等功能。監控平臺包括用戶登錄、控制界面、參數設置與檢測船顯示等等板塊。平臺使用融合的技術解析數據,對監測的攝像頭進行科學的使用,根據優化標準把檢測攝像頭進行空間的互補,有利于精確了解環境的性質,深入分析動態的變化情況。并把展現技術與GIS插值分析融合應用到數據的分析中,這也使得結果更加直觀,也便于對水產養殖進行科學的調整,從而滿足水產養殖者的需要[4]。在水產養殖中,水位調節機器、增氧機等等設備都通過電線與控制設備相連,且都受到遠程監控器的全程監控,經監控設備檢測后通過無線模塊向控制器提出指令,便能夠控制設備的開關與其他設置,從而對養殖狀況進行精細化的管理。
2試驗分析
2.1條件與方法
選擇某魚塘進行監控設備的測試。無人船接受指令為2s左右,船只實際的方向與設置基本一樣。35s后能夠到達設定位置,定位的誤差小于5m。使用監控的裝置來獲得檢測點的水體、pH、DO與ORP的變化數值。在進行數據的收集以后,立刻用商品化儀器進行檢測,并且需要更換檢測的攝像頭還需要進行矯正。另外,自制機器對水質的多個指標進行檢測,完成檢測總時長不超過一分鐘,但SX751檢測儀需要對采樣后的水質測試,每當測試完一個數據時要改變攝像頭才能繼續檢測,完成檢測的總時長需要40分鐘左右。這可能是造成檢測結果有差異的原因,自制設備的性能與同類機器類似,操作簡單,但機器的售價為同類的一半左右。因此自制機器的檢測結果更加具備可靠性、便利性且耗時短等等優點。
2.2結果與分析
依據監控系統的設計方案,完成檢測的Web顯示,含有傳感器收集的數據、分析的信息、船只環境內障礙物的情況與電池信息等等。通過4G、GPRS等無線輸送方式能夠把水質的信息傳到監控平臺,用戶就能夠使用手機與計算機查詢養殖狀況,能夠幫助工作人員及時的檢測出問題,鎖定問題出現的位置,并且依據水質的變換合理的調整設備,比如保溫、增加氧氣等等,為養殖對象的生長提供適宜的環境。
關鍵詞:環境檢測;地表水檢測;問題;對策
隨著我國工農業生產的飛速發展,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也越來越嚴重。為及時掌握地表水的污染狀況,必須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加強對地表水進行檢測。建立常規檢測制度,落實檢測責任制度和污染追責制度。環境監測管理部門和監測單位必須站在對環境保護、對人民群眾飲水、用水安全負責的高度,統籌規劃,采取定期檢測和臨時抽查相結合的原則,及時發現水污染問題并責令相關單位與企業限期解決問題,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安全、符合標準的飲水、用水環境。
1地表水監測現狀
1.1工農業日常污染導致監測數據難以達標
我國地下水污染從點、線一步一步往面擴散。從城市到周邊、從淺層到深層,無論是大中城市還是周邊地區,地下水污染都很嚴重。很多檢測數據都顯示不達標,結果令人擔憂。同時檢測水平已經無法滿足現在的需求,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
1.2環境污染治理水平不夠
監管部門在水質檢測方面不夠重視,有時候沒有意識到分析水質的必要性,在水樣分析上存在著很多問題,以至于不能非常準確地得到水污染的原因,因此就沒有辦法科學地制定解決方案,也就讓污染治理無從談起[1]。
1.3監控過程中缺乏管理
從開始重視環境監測以來,地表水環境監測管理機制一直都不夠科學有效。很多監管部門,無法高效地進行聯合執法,監測效率也會因為種種原因大打折扣,直接導致地下水監測工作的價值無法實現。目前來說很多監督管理機制不夠健全,在實際監測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一些檢測過程不夠規范,得到的結果沒有足夠代表性,檢測內容往往也是大相徑庭。即使辛辛苦苦地做地表水檢測,卻因為結構不夠準確或者檢測內容沒有代表性等問題使工作白費力氣。很多地級市自動檢測站因為種種突發因素出現資金缺乏,不能非常及時有效的更新設備,也無法很好檢測水樣。這直接導致檢測結果真實性和科學性大打折扣,尤其是一些檢測數據顯示有很大的波動或者異常的時候,相關的系統以及工作人員沒有很好地給出數據波動或異常的原因,讓檢測存在的問題越來越突出[2]。
2環境監測中地表水監測問題分析
2.1對地表水監測工作缺乏應有的重視
作為環境監測的一個部分,地表水監測有自己對應的特性,那就是水體有很大的自然流動性。短期的監測不具有代表性,必須要長期監測才能夠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但是相關部門不夠重視地表水監測、投入時間有限、投入力度也不達標,以至于檢測工作無法滿足基本的要求。實際應用中地表水污染物種類又非常多,農業生產常用到的氨氮肥料、工業常用到的重金屬物質、醫療衛生產生的有機高分子物質等,都屬于常見污染物。而這些不同類型的污染物可能帶來的污染程度是不一樣的,如果沒有及時監測處理,就可能會給人體造成嚴重的損壞,帶來嚴重的環境破壞。
2.2地表水監測數據不達標
要做好地表水監測,必須保證整個數據有絕對的可靠性,以及完整性。但是很多監測單位卻沒有重視檢測的完整性,沒按照規定來進行檢測,以至于經常出現數據不準確的情況。很多檢測單位會把一些任務分包到其他的社會檢測機構,然而卻沒有重視這些機構的資質審核。一些社會檢測機構檢測人員沒有足夠的責任意識,專業水平也不過關,綜合素質匱乏,檢測數據沒有辦法很好的反饋,以至于地表水環境的品質因此受到了很大影響,讓地表水環境污染治理變得非常的困難,無法達到預期的目標。很多地區在地表水治理的水平上也比較低,沒有辦法滿足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實際工作時出現了大量的檢測質量不達標的情況[3]。
2.3地表水監測技術水平低
水質參數包含的內容有很多,如微生物、污染物、重金屬、粒子等,然而檢測中很多單位重視現場采樣、數據提取結果上報等內容,卻沒有做好設備配置。一些分析儀器過于老舊,沒有采用先進的技術,無法滿足生態檢測標準的要求,以至于地表水檢測的分析水平嚴重不達標,嚴重阻礙了地表水檢測工作的落實程度。并且檢測工作受到疫情因素的影響,很多監測單位的資金不到位,對應的硬件設施也達不到要求,這就讓監測單位即使學習了先進的檢測技術也無法真正地落實下去。地表水檢測包含了評價數據信息,也包含了水質變化情況分析,以及水體污染原因等。如果不對檢測水平和硬件設備做更加全面的提升,就無法讓檢測活動有效展開。
2.4監測參數不夠齊全
隨著時代的發展,地表水檢測越來越全面,但是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地表水檢測內容,往往不夠健全,對應的排放標準也達不到預期要求。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因地制宜地不斷修訂和完善相關的措施,不斷補充檢測種類,才能夠使對污染源的檢測盡快達到標準。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技術的提升,檢測參數也有了很大的變化。有的監測單位還是使用一些舊的技術標準來進行檢測,卻沒有根據現狀來加入一些特征因子,以及其他有特殊性的數據,這就讓檢測不夠全面、不夠準確。國家推行的標準本身所涵蓋的范圍也還不夠全面,沒有做好意見征求、修訂、更新、,又或者整個流程耗時過長,標準更新速度遠遠沒有趕上時展的步伐,帶來了很多負面的影響,檢測機構也沒有按照要求來進行檢測,讓檢測參數沒有足夠的全面性和代表性。有的檢測機構實驗室用到的化學試劑也和供應的產品不匹配,沒有形成良好的供應關系鏈,需要的材料往往得不到及時的供應,這就讓一些新發現的污染物得不到有效預警。比如一些微量有機污染物可能會給環境造成非常嚴重的負面影響,但是實驗室得不到相應的化學試劑,沒有辦法檢測出來,這就讓結果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帶來的危害非常大。有的單位沒有及時出臺檢測技術標準,沒有按照需求來進行檢測。相關的檢測人員沒有足夠的預警意識以及研發能力,在檢測工作中也存在著各種問題,進一步加重了檢測參數不齊全的程度。
3完善地表水監測的具體措施
3.1制定標準化的地表水監測流程
有關部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結合技術發展以及環境變化,來制定好地表檢測的標準化流程,提升水質檢測的質量,在整個過程中要從實際情況著手來優化地表水檢測流程,一步一步按照標準嚴格執行,保證結果有較好的準確性。要提高地表水檢測的質量,就需要做好嚴格的監督。要公開檢測結果,及時將發現的問題公布出來,讓地表水檢測的質量可以真正得到有效地提高,發揮對應的效果。
3.2重視地表水監測
地表水檢測涉及的內容有很多,要重視地表水檢測的重要性,從實際情況出發來提高地表水檢測的質量。要從各個層面著手來建立更加完善的培訓體系,通過好的環境監測來提升作業水平。在進行地表水檢測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然后找出對應的對策,讓地表水檢測效率提升。水資源檢測涉及的內容有很多,一定要做好采樣工作,從更全面的方面來了解水資源的整體狀況。樣本的選擇要有代表性,檢測單位需要根據水資源的現狀來做科學分析和處理,及時了解不同水資源的分布情況,以及其相應的污染程度。要從實際情況出發來制定控制措施,將水資源監測盡快落實下去。注意遵守質量檢測規范標準,讓檢測結果的真實性得到更好的保障,同時也讓準確性達到要求。檢測人員要使用專業的數據檢測設備,做好水資源分析,結合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的處理措施來處理重點區域,保證檢測數據的真實性達到預期。
3.3完善地表水監測法律法規
在法律層面,地表水檢測存在著很多的漏洞。第一,我國需要盡快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讓地表水檢測聯合執法有更好的法律依據。注意做好地表水檢測的規范,及時地收集環境檢測的實際狀況,完善評價標準,保證檢測工作有法可依,并在此過程中減少檢測的阻力,讓工作能夠順利展開。第二,要一步一步完善檢測流程,從實際情況出發來提高檢測過程的有效性。第三,要注意檢測人員的專業素質,從各個層面著手來優化工作理念,明確不同條件、不同區域所對應的地表水檢測標準,從國家層面重視檢測過程的把控,提高檢測水平。
3.4提高政府部門和企業對水環境的重視程度
一個國家和城市要想正常的發展就離不開水資源。政府部門以及相關的企業必須認識到水資源的重要性,并持續關注水資源的污染狀況,保證水資源可以正常循環,然后做好監測和規劃,不斷的完善運轉體系,減少日常生產工作給大自然帶來的破壞。
4結束語
地表水是環境的晴雨表,通過此可以明確反映環境的變化,發現環境污染等問題。因此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必須從地表水監測入手。同時,地表水達標與否,直接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飲水、用水安全和生命安全,這一切都是通過對地表水實施定期檢測才能發現。環境監測管理部門及檢測單位,必須從對人民群眾健康負責的高度出發,做好地表水定期檢測,做好檢測數據的統計與分析比對,促進我國地表水檢測的常規化與規范化,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詳實的檢測資料。
參考文獻:
[1]尹杰.環境監測中地表水監測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低碳世界,2021,11(04):9-10.
[2]徐丹.環境監測中地表水監測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化工管理,2021(08):52-53.
1.1設計準備工作不充分設計之前,應準確掌握室內裝修的現狀,尤其是此建筑的通風條件如何,室內環境中已有的污染狀況,并針對目前的環境狀況來判斷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測。在了解了室內的大致狀況的情況下,要考慮在設計的方案上,消除原有的污染,避免新裝修時的室內環境污染。在設計時一定要保持建筑的通風性能。1.2建材的控制中存在的問題選取建材是室內裝修工程中控制空氣質量的重要環節。建筑工程中對于建材的使用都有不同的控制管理辦法,有些地區推行材料備案,有些地區采用材料準用證制度,不論控制管理的辦法是什么,目的就是控制建筑材料的產品質量,確保在建筑工程中可能發生的質量問題責任方的明確性。1.3室內環境污染檢測手段存在問題室內環境的污染物檢測一般是在建筑工程完成的7d之后。其檢測一般都是在現場進行,雖然檢測污染的標準都有所說明,但是過程中受現場條件的制約也是存在的,大型設備不可能用于現場的檢測,小型設備的檢測要求又無法滿足標準的規定。如:苯,對苯的控制要求是濃度≤0.027ppm。市場上便攜的檢測儀器的精確程度在±0.1ppm,無法滿足標準的要求。在客觀上給現場的污染檢測帶來了不便。
2建筑室內裝修工程環境污染的控制措施
2.1污染物的解決措施2.1.1氣體污染物的解決方法首先,應當在通風、采光上進行完善設計,大量實驗證明,室內空氣的通風與空氣中有毒氣體的量存在正比關系。其次,要在建材的選取上要嚴格仔細,建材有價,健康無價。再者,要通過一些植物來吸收空氣中的毒害氣體,這是一種時尚、低廉、效果明顯的污染控制方法。例如:蘆薈具有吸收空氣中甲醛的效果;吊蘭能吸收空氣中的甲醇;臘梅能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氣體;仙人掌能有效防輻射殺菌。2.1.2放射性污染的解決方法根據《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加強基礎建設的監督,在購買新房前可以先到相關部門做放射性污染的檢測。此外,住戶要在購買建材時需要特別的謹慎,在臥室不要用大量的石材,廚房、廁所等地面以及餐桌要使用放射性檢測過關的石材。一般來說,紅色的石材或者顏色較深的石材相比而言超標較多。在室內種植一些仙人球、仙人掌是預防輻射的最簡單的方法。2.2建筑室內裝修施工上的控制2.2.1設計階段從設計方面進行室內環境污染控制是十分有必要的,對建筑結構的合理設計,充分發揮其性能,高效、合理的完善室內的通風條件。設計初,也要重視房屋的整體布局,充分考慮采光和通風。從建筑總體上規劃,從城市氣候的條件上入手,將環境學與建筑學相結合起來。2.2.2室內施工階段在施工方面,要從管理體制上進行嚴格控制與規范,設立監理部門,制定環境檢測與監理的規范大綱,入住房屋之前要相關部門進行檢測。在室內裝修施工過程中,對于建材的管理控制要嚴格,采購建材時,要符合國家標準與檢測認定的建材。在有可能產生環境污染的建材要進行更加嚴格的控制。施工中,要讓墻體表面的涂料充分得以固化,形成甲醛抑制層,有效防止甲醛的散發。此外,在施工工藝的方面,要禁止使用苯類物質進行大面積清除油漆的作業。各種涂料要在使用后嚴格封存。2.2.3室內裝修階段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對于家住環境的要求也在提升,室內環境污染的源頭也在各式各樣的涂料、建材中繁衍開來。在選材上,要減少或者不使用劣質的裝材,要盡可能選取環保的材料。在裝修時要著重注意室內環境質量狀況,充分考慮室內環境的通風條件。盡可能選取資源利用率較高的建材,如用復合材料來代替實木,選用可再生利用的鋁扣板、玻璃等等。2.2.4加強驗收工作工程施工建成后,第一時間交付、驗收并投入使用是各方一致的意愿。但是,若是在裝修中使用了大量涂料、膠粘劑等,揮發出來的濃度最高的時候就是在工程完成7d之后,也就是驗收之時,此時進行驗收,環境質量的標準很難實現。因此,驗收工作應在工程完成至少7天以后,在工程交付前進行是適宜的,在驗收時,可能無法考慮到使用人造木板而造成的甲醛散發,因為,人造木板的散發過程相對緩慢。
3結束語
關鍵詞:職業衛生 危害因素 環境調查
職業病防治事關勞動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事關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大局。當前職業病防治形勢依然嚴峻,目前,我國已是世界職業病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本文立足于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職業健康監護的技術支撐,分析企業多種職業病危害因素中的主要危害因素及重點危害結果,以期為日后管理抓住監管重點,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辦法,保障和促進勞動者身心健康。
一、研究對象
本文以蘇州工業園區內的某大型企業為研究對象。該企業較為大型有著4000人以上的工人規模,處于生產線上的一線員工占到90%以上。企業生產環境中存在諸多可能造成職工職業病的因素,包括粉塵、噪聲、有機溶劑(醇、酮、酯、酸、堿)等。這些危害因素都是我們需要重點監控與分析的對象。
二、研究方法介紹
在研究過程中,一方面對危害因素進行數據采集。對所有可能對職工健康造成危害的生產環境因素進行分析總結,建立指標,并針對性地采集該企業2010年-2013年四年內各危害因素的檢測資料,包括粉塵、噪聲、有機溶劑(醇、酮、酯、酸、堿)等的檢測結果。另一方面,對接觸不同危害的全體工人進行體檢,收集2010年-2013年四年內對應相關危害因素職業健康體檢異常結果并比較變化趨勢。職業健康檢查嚴格按照衛生部GBZ188-2007《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體檢。
采用EXCEL軟件輸入數據,應用統計軟件SPSS13.0x2檢驗對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對危害因素進行科學的分析排查,對其危害程度進行判定。從而有效的建立起危害因素與危害結果之間的有效因果關系,在隨后的危害因素管控中進行措施部署。
三、調查結果及其分析
勞動衛生環境現場檢測經科學方法采集樣品, 檢測職業病危害因素濃度及強度, 根據國家衛生標準進行評價。對職工的健康檢查也嚴格按照衛生部規范進行。在2010年到2013年間,各危害因素變動與其相應的受檢職工健康狀況呈現出一定的相關性。以2012年各危害因素檢測結果為例,如表1所示:
以2012年為例,并綜合各年份情況進行分析,得出有機溶劑屬于重點危害因素,粉塵次之,檢查不部分職工出現肝功能異常、血細胞減少、肺紋理增粗等現象。這些現象與當年的粉塵、有機溶劑的檢測結果呈現較強的相關性。對主要受高溫與噪音影響的職工的檢查中,發現出現高血壓、心血管系統疾病的概率高高于其他受檢職工群體。從SPSS的分析數據顯示,粉塵、噪聲、有機溶劑的強度或者濃度數據,與職工健康狀況有著密切而直接的關系。由于篇幅關系,本文不能詳盡的列舉數據,但總體上從定量的角度來衡量危害因素,可以定量的判定這些因素對職工健康的影響程度。
四、衛生狀況改善對策
企業總是趨于將盈利放在第一位,對于企業職工的衛生狀況,只能投入有限的財力物力,這就要求對衛生環境中的健康影響因素有著精準的了解。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可以較為精準的篩選出重點危害因素,并評估其因素程度。對職工職業衛生情況的提升可以從兩方面入手。
一是從管理層面提升對職業衛生狀況的認識。管理層對職業衛生狀況的認識是影響改善程度的最直接因素。本文立足于技術檢測,其直接的目的就是支撐管理決策。從職工健康預防角度來講,健康體檢只是第三級預防,而改善工作環境,從源頭上控制危害因素才是最為有效的方式,也稱為第一級預防。尤其是在立足于技術檢測與分析基礎上,危害因素可控性更強,在管理上更容易實現。
二是制定分級管理體系,構建職工健康可控機制。從本文的研究路線中,不僅可以明確危害健康的因素,更可以較為明確的判定危害程度。對于職工對于危害因素的接觸時間、接觸方式、勞動強度等都可以根據科學分析進行定量管理。對不同職業危害進行分級管理,制定不同的工作標準與規范,逐漸搭建起維護職工健康的管理體系。
總之,職業病的防治在企業發展的任何時期都不可忽視,這是以人為本的基本體現。對企業生產環境中可能影響到職工健康的因素的分析至關重要。對危害因素與危害結果內在的聯系與因果關系的探究對于每個企業來講都是一個難題,需要建立在大量的環境檢測與健康檢查數據上。但是這一思維卻十分必要,這對于日后從源頭上改善工作環境,科學控制危害因素是強有力的支撐。
參考文獻:
[1]朱磊;蘇州工業園區企業職業危害現狀與職業危害評估方法研究[D];蘇州大學;2008
[2]王宏偉,王瑞,楊靜波,王懷東,王玉敏;某大型國有企業職業衛生現狀調查[J];工業衛生與職業病;2011(03)
[3]秦戩,張爽,張,吳智君,祁麗,張星;全國主要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科研機構人力資源現狀調查[J];中國工業醫學雜志;2011(06)
關鍵詞:公共場所;衛生監測;公共衛生
因公共場所人流大,人口密集,且公共設施被公眾重復使用,因而衛生狀況更加復雜,假如公共場所衛生狀況不佳就會特別容易造成疾病的傳播,隨著德陽市旌陽區經濟條件的不斷改善物質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本區域內各類美容美發、文化娛樂、旅店業等公共措施建設得到了非常快的發展,本來對德陽市旌陽區2005~2014年公共場所衛生狀況監測結果進行了統計分析,為實現公眾健康提供參考與指導[1-5]。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區主要的公共場所類型包括理發、美容店,文化娛樂場所及旅店業,總體監測數量較大。統計表中其他類主要包括飯店、候車室、書店、商店及候診室,總體監測數量很小。數據為德陽市旌陽區2005~2014年公共場所衛生狀況監測數據。
1.2方法 根據GB/T17220-1998《公共場所衛生監測技術規范》和GB/T18204-2000《公共場所衛生標準檢驗方法》進行檢驗或監測。
1.3評價標準 評價標準與相關指標根據GB9666-1996《理發店、美容店衛生標準》、GB9663-1996《旅店業衛生標準》、GB9664-1996《文化娛樂場所衛生標準》及GB16153-1996《飯館(餐廳)衛生標準》、GB9670-1996《商場(店)、書店衛生標準》、GB9671-1996《醫院候診室衛生標準》、GB9672-1996《公共交通等候室衛生標準》等進行評價[6-13]。
判定不合格的依據為:室內環境監測評價結果主要包括室內空氣衛生質量和公共衛生用品或用具等監測指標,其中每家單位監測指標≥1項次不合格即判定該家單位不合格。
2 結果分析
使用EpiData 3.0,統計軟件錄入相關數據,確立檢測基準α=0.05。對接的項目總數、總合格數以及平均合格率進行計算統計,見表1。
2.1不同年份對比統計 德陽市旌陽區2005~2014年公共場所衛生狀況統計讀檢測單位數2282,其中合格單位數2102,平均合格率90.71%。其中,2010年該區合格率97.10%為最高值,2005年該區合格率僅為67.32%為最低值。計算可得χ2=255.584,P
2.2不同場所類型的對比統計 對于不同類型的場所,理發、美容檢測單位數928,其中合格數886,平均合格率為95.67%;文化娛樂檢測總數831,其中合格總數742,平均合格率為77.26%;旅店業檢測總數為480,其中合格數為407,平均合格率為76.92%;其他項目檢測總數56,其中合格數為55,平均合格率為67.50%。計算可得χ2=47.019,P
3 結論與討論
通過以上數據分析不難得出德陽市旌陽區2005~2014年公共場所衛生狀況整體良好,總平均合格率為90.71%。
但在具體的方面,影響德陽市旌陽區公共場所環境衛生質量方面的因素,歸納起來有以下主要方面:理發、美容店主要是用具消毒的問題;文化娛樂場所主要是甲醛和用具消毒問題;旅店業主要是噪聲和用具消毒問題。
理發、美容店用具消毒的問題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有些小店把已經用過的毛巾曬干后繼續使用,并且認為已經進行了"消毒",有一部分小店采取了清洗的消毒方式,十分簡單且效果有限,這些都是在利益面前忽略公共衛生用品衛生管理的不法行為。根據相關疾病控制的建議,顧客在消費時具有權力要求離美容店使用衛生條件達標的用品或工具,使用不達標的公共衛生用品很容易為疾病的傳播和擴散提供路徑。因此建議各相關部門加強對小型理美容店衛生條件的監管力度,保障公眾的衛生健康。
文化娛樂場所主要是甲醛超標和用具的消毒問題,甲醛是危險的第一類致癌物質,公共場所的甲醛會對于工作的人群健康產生危害。根據國家強制性標準,空氣中甲醛含量不得超過0.08mg每立方米,過高的甲醛含量會對人的眼睛、以及呼吸系統產生刺激,嚴重時會導致死亡,因公共場所設施的建設使用了大量的工業原料,比如油漆、塑料、人造纖維即合成樹脂都含有甲醛,新的建筑裝修、辦公場所、室內家具以及裝飾材料都會釋放甲醛。新開設的公共場所需要格外注意。用品的消毒問題與之前提到的一致,建議相關部門加強對公共用品消毒的監察力度,以正確的消毒方式引導。
旅店業主要是噪聲和用具消毒問題,賓館場所及其周圍往往人流較大、車輛過往頻繁,產生長時間的噪聲,造成的危害也不容小視,噪聲能夠干擾公眾正常生活的多個方面,影響人的睡眠、心情、工作或學習效率等。賓館場所的公共用品消毒問題更應該受到足夠重視,比如床單、被褥,這些公共用品與人體的接觸面積更大,假如因為消毒不良,進行疾病傳播的概率也更大。
針對以上的分析為保障公共環境人們的衛生健康,提出以下建設性措施:公共場所衛生監管部門應該做好監管工作,深入到基層一線貫徹落實,特別對新開設的公共場所的衛生審核和監管要更為嚴格和細致,對主要的公眾場所做好預防性檢查工作,加強正確的衛生防護和保潔方式的宣傳和引導,也要加強對違規衛生行為的處罰,對衛生不合格公共用品的取締等;噪音音源處要做好隔離隔音處理,需要安靜的環境必要的時候要增設隔音設施。
參考文獻:
[1]姚淑華,譚忠萍,白艷紅.承德市雙橋區公共場所公共用品衛生監測情況調查[J].河北醫學,2015,12:2086-2087.
[2]劉永泉.北京2008奧運公共衛生監督風險識別與遺產分析[D].中南大學,2012.
[3]王惠,武義敏,玉志強,等.安徽省公共場所衛生監測情況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1998,04:505-506.
[4]鄭慶光,杜達安,李彩莧,等.1991~1998年廣東省公共場所衛生監督監測情況分析[J].廣東衛生防疫,1999,04:76-77.
[5]王巖,馮登,李田天,等.許昌市2001年~2006年公共場所衛生監督監測情況分析[J].河南預防醫學雜志,2007,06:460-461.
[6]張秀麗.開封市1999~2003年公共場所衛生監督監測情況分析[J].河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05,03:76-77.
[7]曾澤,楊軍,梁景福.容縣公共場所衛生監測情況分析與對策[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2,03:182-183.
[8]楊祥璧,吳朝明,黃善盛,等.1989~2000年江門市公共場所衛生監督監測情況[J].職業與健康,2002,11:96-97.
[9]劉鳳蓮,高伏龍,于麗萍,等.銀川市2004~2010年公共場所衛生監測結果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2,05:1244-1245.
[10]張曉雪.天津市公共場所衛生行政許可現況分析[J].中國衛生監督雜志,2012,05:435-439.
[11]潘愛明,蔣艷紅,戴文生,等.2004~2009年枝江市公共場所衛生監測結果分析[J].應用預防醫學,2010,06:362-363.
[12]孫建英,吳銀川,樊勤,等.南京市公共場所環境衛生監測情況分析[J].江蘇預防醫學,1997,03:37-38.
[13]蘇海濤,何英華,解名環,等.200家公共場所衛生監測結果分析[J].中國衛生工程學,2014,05:398-399+402.
[14]梁青山.北海市公共場所衛生監督監測情況分析[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00,02:55.
一、當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現狀
伴隨著近年來國家環保總局在全國環境監測系統中大力開展監測站標準化建設項目,使各級監測站的實驗室環境以及在線監測系統等硬件設施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改善,但與硬件基礎的不同步的是現在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還存在諸多問題。首先,存在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編制與運行問題。現在雖然編制的體系文件在形式上達到了《環境監測質量管理規定》與《實驗室資質評審準則》的要求,但是普遍存在內容不切實際,可操作性差,脫離實際工作等問題。由于質量管理體系對宣傳工作的疏忽與懈怠,導致工作人員無法深刻理解質量管理體系的意義,使工作中職責不明確,開展工作忙中出錯等問題不斷出現;而且在內部審核與管理評審方面工作不夠細致,考核無法真是的反應環境的分析水平。現場采樣過程不規范是環境監測管理的另一個問題。其問題通常出現在采樣地點選擇、采樣方法、樣品保存與運輸及樣品交接等。對環境監測人員來說對于污染源成分等缺乏必要認識、分析處理方案不精確、缺乏對于國家與行業、地方環境標準掌握不全等問題還普遍存在,環境監測人員應對國家與地方頒布的新環境標準充分了解,對標準的執行運用理解不到位,使實際才做過程中容易出現錯誤。
二、加強環境監測能力的舉措
1.注重優秀人才的培養與引進,提升檢測人員素質
環境監測工作作為一項技術性工作,需要工作人員具有一定的專業性與素質,因此要有計劃的加強人員素質,不斷加大工作人員的業務技能培訓,嚴格遵守持證上崗制度,不斷提升技術人員業務水平與素質,適應現代化檢測形式的需求。
2.對監測站的硬件加大投入
由于現代環境監測工作重要性越來越大,因此國家以及各級政府應不斷加大監測站的經濟投入,對于一些條件較差的監測站應使其滿足基本配置,保證縣級監測站的檢測能力,不斷建立城鄉一體化的環境監測系統,使我國的監測系統整體水平有質的提高。
三、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對策
1.強化環境監測的質量意識
作為環保工作基礎與技術制成的環境監測,對環保工作至關重要,環境監測信息的準確性與客觀性,直接影響著環境決策的正確性。環境監測信息、數據是檢測站的主要檢測參數,其數據的準確有效對科學的研究環境狀況與污染問題至關重要。
2.不斷完善質量管理制度
要想保證環境監測工作的質量,加大工作制度化是根本途徑。現階段我國的質量管理制度仍然有好多地方需要完善,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完善:首先應修訂《環境監測質量保證管理規定(暫行)》,使其更加適應實際情況;其次應加強其他領域的質量管理制度檢查,促進其質量管理手段完善,尤其是水、氣等的在線監測;再次對質量管理考核等更加規范化,擴大質量管理到檢測部門的全部工作中。
3.加強現場監測質量管理,提高數據的準確性
優先選用國家、行業標準分析方法;選擇具有合格的儀器并定期對分析測量儀進行校準,以避免儀器問題帶來的數據誤差,使用符合實驗要求的水和試劑藥品,試劑的純度會影響測定結果的準確性;監測分析人員必須經上級部門組織的持證上崗考核合格;在樣品的實際分析過程中,必須進行質量控制手段;按照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填寫原始記錄,記錄周圍環境要素、分析方法、實驗過程、研究實驗中出現的影響因素,以備數值溯源。
4.健全質量管理保障措施
在實驗室質控樣品配備,能力驗證、實驗室比對等質量管理措施上要舍得投入。針對目前已開展監測工作卻沒有標準物質的領域,應加強研制標準物品的試驗,以滿足工作的需要。加強修訂目前已投入使用的監測標準、規范。抬高儀器設備的準入門檻,消除目前儀器質量參差不齊的狀況。
四、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