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麻豆,成年人在线观看视频,免费人成黄页网站在线观看国产,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国际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農業金融分析范文

農業金融分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農業金融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農業金融分析

第1篇:農業金融分析范文

【關鍵詞】農業經濟增長 金融發展 關系

當前,在金融研究領域,經濟增長與金融發展的關系備受關注,但是,從相關研究成果看,絕大部分都是從工業的角度進行研究,而關于農業角度的研究少之又少。農業作為我國支柱產業,是推動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而農業經濟與農村金融二者之間又存在著一定關系。因此,面對當前我國農業經濟與農村金融發展的現狀,加強對二者關系的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

1、農村金融發展概述

(一)農村金融發展歷程。我國農村金融的發展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從上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我國農村金融處于恢復階段,并初步建立了新的農村金融機構,農村金融市場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特點;第二階段,從1994年到1996年,農村服務性金融體系得到初步完善與發展;第三階段,從1997年到2005年,農村金融體系進入改革時期,其改革的重點方向是強化對金融風險的預測與控制;第四階段,從2006開始,農村金融體系的改革方向立足于創新,要求在現有金融體系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創新與完善,從而建立適應當前市場經濟發展的金融體系。

(二)當前農村金融發展狀況?。當前,農村金融正處于改革創新階段,并取得了顯著成就,但是,從農村金融發展的總體態勢看,其發展的水平并不高。目前,農村的大部分貸款集中流向于第二三產業,真正投入到農業發展上的貸款很少,這就致使農業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缺少必要的資金支持,從而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的整體發展。從目前農村金融機構的現狀看,其規模與數量都無法滿足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與此同時,金融機制不夠完善,其緩慢的發展速度致使農村金融的優勢作用無法實現。隨著農村金融改革的深入發展,其創新性成果推進了農村金融的進一步發展。

2、農業經濟增長與農村金融發展的關系

2.1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二者之間所存在的關系。在深入研究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業經濟增長二者之間關系前,有必要明確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從而才能夠從整體上掌握當前農村金融發展的影響作用。分析結果:當前,金融機構在進行農業貸款時,除農副影響值為正以外,對農業以及農民收入總量的影響都為負值,而農村鄉鎮企業貸款對農村經濟的增長影響很大,因此,金融機構所進行的農業貸款在農業經濟中的影響作用并不大。這就充分說明當前農村金融的發展滯后于農業經濟的發展,因而無法發揮自身的作用,因此,深入分析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業經濟的關系,是當前提高農業經濟發展水平的基礎,也只有正確的把握好二者間的關系,才能將農村金融的發展推上嶄新的高度。

2.2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業經濟的關系。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業經濟的關系集中表現在前者對后者增長機制的影響上。農村金融的創新與發展,有效的提升了金融系統的效率,從而優化了金融資源的配置,這樣就使資本的邊際生產率得到了提升,進而推進了農業經濟的增長。在農村金融發展的過程中,農村的金融市場在競爭的過程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與完善,金融行業的各項基礎設施不斷得到完善,金融的功能逐漸豐富化,在此過程中,就會增加自身的吸儲能力。而儲蓄率的提升就會使儲蓄份額不斷加大,這就帶動了農村投資的發展,進而促進了農業經濟的增長。但是,農村金融的發展也會導致儲蓄率的下降,農村金融的不斷發展與完善,使資本的流動性變強,進而金融風險得到分散,而儲戶能夠根據自己所需隨著在金融機構取得現金,這就使儲蓄率下降。利率是影響儲蓄率的原因之一,而由于利率是根據金融市場的發展而變化的,所以,儲蓄率的升降是非固定性的,但是無論儲蓄率升降,都能夠充分的證明農村金融的發展影響到了儲蓄率,從而影響到了農業經濟的增長。農村金融的發展還通過“轉化率”的方式影響到了農業經濟的增長。金融儲蓄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向金融投資轉化,當金融發展水平得到提升時,其投資的轉化率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這是金融體系自身所具備的功能。具體轉化過程為:金融體系首先通過吸儲的方式,實現成本積累,通過支付信息成本來實現對所吸儲蓄的控制,這樣實現投資的過程中,金融機構就獲得了利潤。而在所獲得資源中,存在著一部分無法控制的資源,這部分資源無法通過投資的方式進行利潤的轉化,因而便以存貸差的方式轉入金融機構以及證券商。在整個資源優化配置的過程中,金融的運作率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從而通過成本的降低,在實現利益最大化的基礎上,使農村金融走向了市場化的道路,這就為提高農業經濟水平奠定了基礎。

2.3對農村金融結構進行優化。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受到了金融結構不完善的制約,這就需要合理地調整農村金融結構,充分發揮企業促進農業經濟增長的作用。具體而言,農村金融對農業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融資上,通過貸款和存款兩種形式的融資來為農業經濟發展注入資金。隨著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進程的不斷深入,農業經濟的增長也越來越迅速,僅靠貸款和存款兩種形式的融資已經不能滿足當前我國農業經濟增長的需要,這就需要調整和優化農村的金融結構,適當地增加融資渠道,打造多元化的金融服務方式,為農業經濟服務。政府要深入考察當地農業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進一步加大資金和政策的扶持力度,優化和調整農村金融結構。在農村基礎建設方面,要不斷提高農村金融機構的服務水平,打造多元化的融資渠道,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

第2篇:農業金融分析范文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 互聯網己經成為新時代的代名詞, 由下圖我們可以看出2011-2015 年互聯網普及程度逐年上升, 普及率分別為38.3%、42.1%、45.8%%、47.9%、50.3%,2012 年開始增長比率分別達到9.92%、8.79%、4.59%、5.01%。雖說普及率逐年增長,但增長率逐年下降,不禁讓我深思,抑制互聯網繼續發展的瓶頸再何處。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離不開互聯網的普及程度, 當前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也處于一種十字路口般的困境。一方面,金融和征信體制的不健全,使得主觀性過強,發展模式落后,使得互聯網金融面臨著巨大的危險。另一方面,由于惡性競爭的存在,一些不規范的網站平臺不能很好的得到約束,使得互聯網金融兩極分化態勢增強。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雖然促進了金融產品多元化、業務線上化、服務移動化,但也同樣也造成了金融市場化步伐減慢、金融壓抑程度提高,金融風險增大等一系列問題。

2 農業金融業競爭問題顯著

積極推動農村金融立法, 嚴厲打擊農村非法集資和金融詐騙。2015 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及到互聯網金融,政府也相應的出臺了各項行動計劃和優惠政策,帶動了人們投資該領域的積極性,使得大量資本流入互聯網金融領域,其發展前景不容小視。然而如同經濟全球化一樣,金融的互聯網化也具有其兩面性,除引發系統性風險,也強化了風險的關聯性,增大了風險發生的概率。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的深度融合,使得其競爭產生了除金融業和互聯網金融也以外的一些獨特的問題, 具有一定的自身特點,筆者了以下互聯網金融行業中存在的行業競爭不當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因此在農業供給側改革中,要嚴厲打擊農村非法集資和金融詐騙,積極推動農村金融立法。

不法從業者在傳統金融與技術相結合的漏洞中,尋找不正當競爭的時機,根據不同的情況,交換使用不同的策略。其中金融與網絡技術相結合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主要體現為補貼方式的資金墊付、虛假性誤導宣傳、互聯網模式抄襲嚴重、借助網絡詆毀競爭對象商譽等問題。除此之外,也存在著單純的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即這種不當競爭依附于網絡,網絡不存在則競爭不存在,這種手段被不法從業者廣泛使用。主要體現為爭搶域名注冊、相似域名混淆誤導消費者、植入惡意代碼病毒、破壞他人商譽等現象。然而這種行為由于依賴于互聯網,使得由此造成的各類案件偵破較為困難,給執法者造成了一定的困擾和難度,這種不當競爭遏制了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快速發展。

3 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制度

第3篇:農業金融分析范文

營運資金融資結構是指不同渠道取得的營運資金之間的有機構成及其比重關系,即配置于流動資產上的應付預收類款項、短期借款及長期資金等的有機構成及其比重關系。近年來,對營運資金的研究從單獨的流動資產擴展到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從使用單純的數學方法轉向以供應鏈優化和管理為重心[ 1 ],而從產業鏈視角對營運資金融資結構進行分析,對于企業合理配置資金、提高營運資金管理效率有重要意義。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下稱農業龍頭企業)向上連接農戶,向下連通市場,積極置身于產業鏈中,使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有機結合并相互促進。在農業產業化發展、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構建、工商資本進軍農業的新時期,從產業鏈視角研究農業龍頭企業營運資金融資結構,有助于認識農業龍頭企業在產業鏈條中的地位,揭示其資金配置存在的傾向性問題。

一、營運資金融資結構指標體系構建

如圖1所示,企業資本周轉需要經歷資本循環、生產循環和銷售循環[ 2 ]。首先,股權、長期負債、銀行借款等進入企業,并作為企業發展的初始資本;其次,企業擁有資本后引發生產循環,供應商墊支的資金成為企業持續發展的經營資本;最后,在銷售環節,商品出售,實現價值增值,客戶預付賬款也會參與到企業生產經營中。

本文基于資本在企業成立、生產經營、銷售中的循環過程,設計生產及銷售循環中營運資金的上下游融資依存度和資本循環中營運資金的長期資金、短期借款依賴度等指標,用營運資金的資金來源比例描述營運資金的融資結構。

(一)上下游融資依存度

上下游融資依存度=(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預收賬款)/流動資產

該指標考察企業對上下游資金的占用,僅考慮占用,不考慮被占用。上下游融資依存度表示企業對上下游資金的占用之和與流動資產的比值。

(二)上下游凈融資依存度

上下游凈融資依存度=[(預收賬款+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預付賬款+應收賬款+應收票據)]/流動資產=[(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預付賬款)+(預收賬款-應收賬款-應收票據)]/流動資產

該指標考察企業對上下游資金的凈占用,不僅考慮占用,還考慮被占用[ 3 ]。企業在材料采購環節,不僅存在延遲付款形成的應付項目,而且還存在提前付款形成的預付項目,應付項目與預付項目之差構成企業對上游資金的凈占用;企業在商品銷售環節,不僅存在提前收款形成的預收項目,而且還存在延遲收款形成的應收項目,預收項目與應收項目之差構成企業對下游資金的?粽加謾I嫌尉徽加糜胂掠尉徽加彌?和構成企業對上下游資金的凈占用。上下游凈融資依存度就表示企業對上下游資金凈占用與流動資產的比值。

(三)上游凈融資依存度

上游凈融資依存度=(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預付款項)/流動資產

該指標考察企業對上游資金的凈占用情況。指標大于0,表示企業占用上游資金;指標小于0,表示企業資金被上游占用。

(四)下游凈融資依存度

下游凈融資依存度=(預收款項-應收賬款-應收票據)/流動資產

企業與下游的往來主要涉及商品及服務銷售過程中提前收取貨款形成的預收款項和延遲收取貨款形成的應收款項,該指標考察企業在與下游往來中的資金凈占用情況。指標大于0,表示企業占用下游資金;指標小于0,表示企業資金被下游占用。

(五)長期資金融資依賴度

長期資金融資依賴度=(流動資產-流動負債)/流動資產[ 4 ]

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差額表示營運資金來源于流動負債以外的部分,即來源于長期資金的部分。指標值大于0表示長期資金被用于短期用途,指標值小于0表示企業的營運資金從數量上被流動負債所覆蓋。同時該指標與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密切相關,當該指標小于0時,絕對值越大代表短期償債風險越高。

(六)短期借款融資依賴度

短期借款融資依賴度=短期借款/流動資產

銀行借款是企業重要的傳統融資渠道,故本文單獨考量短期借款對營運資金的貢獻程度。該指標表示營運資金來源于短期借款的部分,故也稱為短期借款營運資金滿足率。指標下限為0,沒有負值。指標值在0~1之間說明適度;指標值大于1說明企業存在短期借款用于長期投資的現象,對應激進型融資策略,代表較大的短期償債風險。

二、農業龍頭企業營運資金融資結構分析

(一)樣本選擇

2014年,農業部等八部委了第六次監測合格的1 191家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名單,由于其系統的財務數據難以獲取,出于可行性、重要性、準確性考慮,本文選擇1 191家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中的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利用2000―2014年共15年的上市公司數據進行實證分析。選擇其中的上市公司為樣本,一方面由于上市公司財務數據定期披露的要求,使獲取其財務數據具有可行性;另一方面上市公司財務處理及財務報告流程較為規范,經過注冊會計師審計,可信度較高。

本研究在農業產業鏈不同環節所涉及的主營業務種類與證券行業分類對比的基礎上,通過將第六次監測合格國家級龍頭企業名單(含1 191家)與國泰安中國股票市場交易數據庫基礎數據中的上市公司名單(含3 032家)運用Excel的VLOOKUP函數進行比對以及對部分更名企業的人工識別,共獲得A股及創業板上市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82家,剔除其中新上市暫未財務報告的4家,最終選定78家上市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2000―2014年間的730公司年為樣本。

(二)營運資金的上下游融資依存度分析

上下游依存度水平的高低有其客觀因素,如行業特點、市場地位、所擁有的上下游渠道、所處的產業鏈環節,也有微觀企業的自主抉擇,如往來款項管理制度、渠道的維護與拓展等因素。在農業生產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發展和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構建的背景下,農業產業鏈條延伸,農業龍頭企業與上下游分工合作,互通有無,相互依存。對上下游資金的臨時適度占用,補充了龍頭企業營運資金缺口,保證了經營的持續性,達到資源配置的效果,但如果占用過度,則會影響上下游主體的資金周轉,進而有損農業產業鏈發展。在現有的市場環境和信用習慣下,供應商在資金結算上常處于弱勢地位,為提高銷量,穩定和保持客戶關系,常允許賒銷,因此企業的上游融資一般處于優勢,下游融資一般處于劣勢。

1.總體情況分析

根據對樣本數據的分析,上市農業龍頭企業營運資金上下游融資依存度總體情況見表1。

如表1所示,上下游融資依存度均值表明,上市農業龍頭企業營運資金來自于上下游的部分平均占流動資產總額的22.13%,所有企業都存在對上下游資金的依賴,下文將對依賴程度的強弱作進一步劃分和分析;上下游凈融資依存度均值為負數,超過一半的樣本指標小于0,上市農業龍頭企業在與上下游的往來中總體處于資金被占用的位置,被占用的資金平均達到流動資產總額的1.38%;上游凈融資依存度為正數,73.97%的樣本該指標大于0,表明企業在采購材料等與上游的往來中,存在賒購等占用上游資金的現象,占用的資金平均達到流動資產總額的8.30%;下游凈融資依存度為負數,78.36%的樣本該指標小于0,表明企業在與下游的往來中,常常存在賒銷現象,被占用的資金達到流動資產總額的9.68%,下游融資存在一定的劣勢。

2.雙向弱勢現象考察

進一步匯總上游凈融資依存度及下游凈融資依存度均為負數的案例,如表2所示,共有153??樣本呈現雙向弱勢。統計其中各個公司出現的次數可見,這153個樣本來自于43家公司,呈現雙向弱勢的公司占78家公司的一半以上。其中新野紡織、神農基因、千足珍珠、天寶股份、信邦制藥、西藏發展、亞盛集團、晨光生物、順鑫農業、好想你等雙向弱勢年份都達到了該公司所有樣本年份的50%以上。

農業龍頭企業營運資金融資雙向弱勢現象有其客觀原因。農業龍頭企業一頭連接市場,一頭連接農業,其營運資金融資管理具有較強的獨特性。在上游環節,農業龍頭企業向農戶采購原材料效率較低、生鮮物資儲存難度較大、運輸要求較高、農產品供應時間相對集中、結算方式傾向于現錢結算,導致農業龍頭企業在上游環節存在弱勢;在下游環節,銷售渠道選擇的限制性導致農業龍頭企業在談判地位上處于劣勢,在結算及應收款項的回收方面處于弱勢。

3.對上下游融資依存度的程度及行業分析

所有企業都存在對上下游資金的依賴,為進一步考察數據分布狀況,對上下游融資依存度進行聚類分析。對該指標的分析采用K均值聚類法,分3類,迭代15次達到收斂,如表3所示。對該指標觀測點的聚類分析可見,最終聚類中心分別為11.1%、32.43%、59.93%,相應聚類類別分別定義為輕度依賴、中度依賴、高度依賴。其中輕度依賴和中度依賴案例數達669個,占樣本總體的91.64%,表明多數上市農業龍頭企業在對上下游資金的占用上,能夠保持適度合理,這不僅有利于微觀企業維護供應商關系、客戶關系,同時保證了農業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

為探索不同行業上下游依存度的特點,對上下游融資依存度程度與上市農業龍頭企業行業類別進行交叉分析,結果如表4。

從表4可見,農業、漁業上下游依存度水平全部處于較低及中度依賴水平,畜牧業較高依賴個數也僅占2.74%,木材加工制造、食品飲料制造的較高依賴案例個數大于10%,醫藥制造、農副產品加工、農業服務業較高依賴個數占比在6%~9%之間。分析結果顯示,主營業務處于涉農產業鏈上游的企業,其上下游依存度較低;主營業務處于涉農產業鏈中下游的企業,其上下游依存度較高。越處于涉農產業鏈上游的企業,其主營業務與農業生產的聯系越密切,農業生產過程漫長、面臨較高的經營風險,較多依賴于長期資金;而處于涉農產業鏈下游的企業,可以一定程度上擺脫農業生產周期的束縛,從而縮短銷售周期,營運資金較多地依賴于上下游企業。

(三)營運資金的長期資金、短期借款依賴度分析

長期資金依賴度水平的高低有其客觀因素,如企業所處的生命周期、企業主營業務的生產周期、經營風險,也有微觀企業對融資方式的主觀抉擇因素。農業類企業由于生產周期長,經營風險較高,存在短期資金融資困境,不得不依賴長期資金,呈現為穩健或保守的營運資金融資策略。這種傾向從財務風險的角度看,可以降低短期償債風險,有利于通過流動負債進行再融資,承擔較少的利息費用;從資金使用效率的角度看,將長期資金配置于臨時性短期用途,造成資金使用效率的低下。而企業短期借款的依賴度水平,同樣有其客觀因素,如企業信用狀況、企業經營情況、可抵押物資情況,同時對短期借款融資方式的運用也基于企業的主觀管理因素,如企業對短期償債風險的管控、對財務費用的控制、對融資方式的偏好等。

1.總體情況分析

根據對樣本數據的分析,上市農業龍頭企業營運資金長期資金、短期借款融資依賴度總體情況見表5。

如表5所示,長期資金依賴度均值表明,上市農業龍頭企業營運資金總體上占用長期資金,76.58%的樣本該指標大于0,營運資金融資策略傾向于穩健,來源于長期資金的流動資產平均占流動資產總額的22.39%;短期借款平均覆蓋38.46%的營運資金,89.73%的樣本該指標大于0,有28個樣本短期借款依賴度大于1,少數企業存在短借長投的情況。銀行短期借款對農業龍頭企業營運資金貢獻顯著,在目前階段,銀行借款仍然是企業利用信用融資的主要渠道,對企業營運資金有穩定而重大的貢獻。

2.各融資渠道間相關關系的考察

進一步考察各營運資金融資結構指標間的關系,分別對長期資金依賴度與短期借款依賴度、長期資金依賴度與上下游融資依存度作相關性分析。

如表6、表7所示,長期資金依賴度與短期借款依賴度呈現強負相關,長期資金依賴度與上下游融資依存度呈中度負相關,相關關系顯著,表明各融資渠道間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

(四)各指標時間趨勢分析

1.時間趨勢分析

根據對樣本數據的分析,上市農業龍頭企業營運資金融資結構各項指標的時間趨勢如圖2所示。

從圖2可以看出,長期資金融資依賴度總體均值波動下降。對比歷年新上市公司數量可知,78家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上市公司于2006―2014年間上市的數量達到一半以上。新上市公司通過公開發行股票籌集到大量資金,受IPO慣性影響,表現出對長期資金的較強依賴,隨著時間的推移,債務融資參與,長期資金依賴度逐漸回歸合理水平。

從圖2還可以看出,上游凈融資依存度歷年均值波動上升,下游凈融資依存度呈明顯上升趨勢,2008年之后均值在0線以下趨于平穩;短期借款依賴度先上升后趨于平穩。作為營運資金融資的兩個重要來源,短期借款依賴度與長期資金依賴度大致呈現相反的變動趨勢,這也印證了上文對于長期資金依賴度和短期借款依賴度呈負相關、有相互替代作用的結論。

2.對長期資金依賴度變化趨勢的進一步考察

基于上文對長期資金融資依賴度變動趨勢的觀察,企業在上市初期呈現出較高營運資金長期資金融資依賴度。以下對這一發現運用SPSS回歸分析進行驗證。首先,用730公司年的所在年份減去其上市年份,得到其上市年齡;其次,選取SPSS回歸分析中的曲線估計,將上市年齡作為自變量,?⒊て謐式鶉謐室覽刀茸魑?因變量,選中多種模型進行匯總和參數估計。

由表8可見,線性方程、二次方程、三次方程分別有0.083、0.153、0.156的解釋力度。三種模型的共同特點在于均表示了自變量上市年齡與營運資金長期資金融資依賴度在一定范圍內的負相關關系,也驗證了企業在上市初期偏好長期資金融資的判斷。

三種模型的圖像如圖3所示。根據二次方程曲線的變化趨勢,圖像呈U型:企業上市初期,其長期資金融資依賴度處于較高水平;隨著經營時間的持續,長期資金參與到生產與銷售循環,借款及商業信用等融資方式加入,長期資金融資依賴度降低;企業不斷成熟(如圖3第10年左右),產生擴大經營規模、延伸產業鏈的需求,帶動股東增資或增發股票,營運資金的長期資金依賴度將再回歸較高水平。隨著上市公司生命周期的延伸,長期資金依賴度也將依據一定的周期循環往復。

三、研究結論

對營運資金上下游融資依存度的考察發現:農業龍頭企業總體處于資金被占用的角色,上下游融資依存度多為輕度和中度,有利于涉農產業鏈持續發展;對營運資金上游凈融資依存度的考察發現,農業龍頭企業在采購材料等與上游的往來中,總體占用上游資金,但也存在資金被上游占用現象;對營運資金下游凈融資依存度的考察發現,農業龍頭企業在與下游的往來中,總體被下游占用。

對營運資金融資長期資金依賴度和短期借款依賴度的考察發現,上市農業龍頭企業營運資金總體上占用長期資金,營運資金融資策略傾向于穩健;在目前階段,銀行借款仍然是企業利用信用融資的主要渠道,短期借款對企業營運資金有穩定而重大的貢獻。

第4篇:農業金融分析范文

[關鍵詞]農業龍頭企業;金融支持;金融環境

[DOI]10.13939/ki.zgsc.2015.12.025

在農業產業規模化發展的過程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但由于其自身內部競爭水平不高以及農業產業自身特性,導致在當前全新形勢下銀行等金融機構對農業產業的支持力度方面還存在一系列相關問題,為有效提高金融機構對農業龍頭企業支持力度,促進農業金融環境的持續優化,有必要對新形勢下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銀行金融支持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從全新的發展視角提出更具現實意義的整改措施。

1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銀行金融支持現狀

近些年來,在我國農業現代化和規模化產業發展過程中,農業龍頭企業不僅能夠大力發展地方產業,把握時代機遇,同時還可以對自身優勢進行充分利用,為我國農業產業現代化進程的推進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但是不可否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當前的金融支持情況仍不容樂觀,限制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結合筆者于金融服務行業的從業經歷,認為現階段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銀行金融支持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問題。

1.1農業龍頭企業融資困難,資本競爭力不高

自21世紀以來,伴隨著愈演愈烈的民間金融擴張、地方政府高額負債以及房地產泡沫和虛擬經濟膨脹現象,我國的金融資本環境也呈現出較強的激勵作用。但是就當前整體來說,金融環境的發展并沒有相應帶來農業龍頭企業金融支持力度的增加。現階段我國農業龍頭企業大都存在有資信等級不高、品牌影響不大、開發市場能力較弱以及內部結構欠規范和產權關系難以明晰等問題,導致不少農業龍頭企業信貸支持困難,融資能力較低,自身資本競爭力也難以提高。

1.2金融支持資源不夠整合,信用體系建設滯后

目前,我國用于農業的信貸資金占比極少,而且農業信貸的“主業”地位在我國農業銀行系統中也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各地區都存在很嚴重的“農轉非”現象,這種現象又進一步加劇了農業資金不平衡的矛盾,削減了用于農業貸款的資金數量。而且當前農業龍頭企業的各金融支持資源整合度較低,主要面向“三農”的郵政儲蓄、農業銀行以及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彼此缺乏協作和有效競爭,導致金融機構市場定位不明晰,對農業龍頭企業難以形成高效支持合力。此外,由于農業產業自身脆弱性較大,回報周期較長,投資風險也較大,其信用體系建設往往不甚健全,難以滿足農業龍頭企業的信貸需求。

1.3農業企業金融服務缺乏創新,金融產品不健全

金融產品體系不完善,缺乏農業金融服務也是制約農業龍頭企業金融支持力度增加的一個主要方面。當前大部分的農業金融機構往往只能夠為農業企業提供一些常規服務,例如貸款、結算以及開戶等業務,對于一些綜合例如貼現、承兌匯票、理財咨詢、資信評估等則很少提供或是服務層次較低。不少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信用社開戶以應對難以在大銀行獲取農貸的局面,結果導致在結算和信貸等流程需要面對更多難題,對農業企業的正常運轉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2提升農業龍頭企業銀行金融支持力度對策分析

在當今全新發展形勢下,為更好推進農業龍頭企業的升級和改造,塑造其良好的金融支持環境乃發展要務,為更有針對性地改善農業龍頭企業的銀行金融支持現狀,提高銀行金融機構對農業龍頭企業的支持力度,筆者認為金融機構方面可以從以下全新的發展角度著手,致力于農業龍頭企業金融支持力度的增加以及促進農業企業自身組織結構和金融競爭力的不斷優化提高。提升農業龍頭企業銀行金融支持力度主要可以采取以下三點對策。

2.1健全利息保障機制,提升農業龍頭企業融資能力

對農業金融機構而言,其應不斷拓展資本渠道,通過費用補貼和稅收減免政策的定向實行以及對貨幣政策以及財稅杠桿等工具的綜合運用,為農業龍頭企業的發展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和信貸資金。農村金融機構還應拓展支農領域,增進對農業龍頭企業結構調整、基本設施建設等的政策性信貸支持,貫徹為農服務的農業銀行基本方向,同時農村金融機構還應有所側重地增加貸款品種,探索權益質押、倉單抵押以及動產抵押等擔保形式,健全農業龍頭企業利息保障機制,確保農業龍頭企業的融資能力能夠得到切實提高,也能夠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發展創造更加便利的金融環境和條件。

2.2優化農業產業政策補貼,整合農村金融資源

我國各金融機構應不斷加快農業金融改革,通過商業與合作、正規和民間、直接與間接等多種金融整合方式,不斷對農村農業金融資源進行優化和整合,對其信貸管理方式加以改進,這樣才能最大限度提高農業龍頭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首先,農村信用社、農業銀行以及郵政儲蓄等金融機構應加強彼此間的配合與協調,確立以農業龍頭企業為核心的金融發展戰略,提供與農業產業相配套的產品開發、科技投入以及基地建設、原料收購貯藏等多方位全角度的金融服務,幫助農業企業切實提高其自身輻射帶動作用。其次,農村農業各金融機構都應對農業企業的借貸手續進行相應的簡化,將信貸審批權下放到地方各級金融機構,同時增加對農業龍頭企業的授信授權額度,以此方式提高農貸效率和農業企業金融支持力度。最后,各級農業金融機構還應不斷調整金融信貸投向,對自身信貸管理方式加以完善。農業金融機構不僅要對小額農戶貸款業務加大關注力度,還要主動為農業龍頭企業的發展提供金融支持,大力保障農業企業的發展。

2.3豐富農業龍頭企業金融產品體系,拓展資本市場

當代農村需要一個全面的多層次的農業金融供給體系,以滿足日益成長過程中的農業企業融資需求。進一步提升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金融機構應對自身農業產品金融體系不斷加以豐富,加快建成政策性、合作性以及商業性等多種模式的金融服務體系相結合的能夠提供完善服務、健全功能、充足資本以及可以安全運行的農村金融體系。大力推進非現金支付工具例如支票、銀行本票、匯票、銀行卡等在農業企業的應用,加速網上銀行推廣力度以彌補地區支付網點不足的弊端。此外,金融機構還應通過組建金融租賃公司、村鎮銀行等方式不斷為農業龍頭企業拓展資本市場,使其在發展過程中獲得充足的資金保障,更好促進農業龍頭企業的發展。

3結論

目前,我國正在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農業產業化是實現和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主要途徑和手段,而要推進農業產業化,需要培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有效提高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改善不利于其取得更大發展空間的一系列現存金融支持問題,銀行方面應從健全利息保障機制、優化農業產業政策補貼以及豐富農業龍頭企業金融產品體系等幾方面著手,致力于農業龍頭企業融資能力的不斷提升,以便能夠有效整合農業金融資源,促進農業產業龍頭企業資本市場的拓展和資本競爭水平的提升,也有利于我國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進程的更快推進。

參考文獻:

[1]李興皓.河南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政策性金融支持問題研究[D].洛陽:河南科技大學,2014(4).

[2]余滌非.我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戰略研究[D].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12(4).

第5篇:農業金融分析范文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是我國唯一一家農業政策性金融機構,其職能體現在引導農業生產與國家宏觀調控的具體目標相適應,實現農業生產者與社會的雙贏局面,我國農業發展銀行相對于一些發達國家而言履行農業政策性金融職能起步較晚,因而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不完善之處。

1.資金籌集渠道和方式單一

農發行的信貸支農資金的主要來源為人民銀行的再貸款以及發行債券,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對于“三農”工作的投入力度以及關注程度的不斷加大,對于中國農發行履行政策性金融職能提出了戰略性的要求,尤其是在國家當前面對的復雜金融局勢下,農發行的信貸資金要針對當前局勢作出相應調整,同時,由于國家對于政策性銀行與商業銀行信貸計劃沒能很好地進行差異化安排,對于農發行繳納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的安排不夠合理,使得農發行在與商業銀行的競爭中喪失競爭優勢,從而進一步縮減了農發行的籌措資金渠道,使農業政策性金融機構既要捆著手腳與同行競爭商業性涉農金融業務,使得本身資金籌措渠道就較為單一的農發行更加窘困。

2.政策性金融創新產品不足

農發行的政策不以營利為目的而側重于社會性,因此農發行的政策不管是從制定還是在執行環節都與其他金融機構有所不同,同時因地制宜的履行政策性金融職能更需要對于金融業務的創新,但是在實際工作的開展中,農發行下設的眾多分行往往只是一味的照搬照抄或按部就班的開展業務,這就造成行業內缺乏創新潮流,這個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典型的貸款、抵押業務中的抵押物的品種、貸款的投放領域以及資金來源都比較單一;二是開展的業務品種比較單一,面臨著農發行開展的相關金融業務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力等問題。

3.農發行難以與農戶發生聯系

農發行難以真正進入基層去逐個地區的進行考察,這就導致一些項目的實施很難完全符合農業生產部門或個人的現實要求。近年來,作為支持農村建設骨干力量的農發行不斷加大了信貸力度,信貸資金投放量逐年增加,但由于缺乏同農戶的直接有效溝通,對涉農項目的信息掌握不夠全面,使得一些支農資金沒有運用到實處,沒有發揮出農業信貸資金的最高價值,加大了對重點涉農建設項目的支持難度,長此以往將不利與政府引導和使用政策性金融機構的信貸支農資金,不能很好地履行農業政策性金融職能,沒有最大限度的發揮農發行對全國農業經濟發展的服務作用。

二、完善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履行政策性金融職能的措施

1.拓寬融資渠道,豐富融資形式

一方面,在當前信貸規模嚴格控制、形勢趨緊的情況下,傳統的信貸融資渠道難以為繼,過去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主要靠借貸這一手段融資,在大形勢的發展下,需要不斷豐富融資渠道,通過開展市場化債券發行、同業存款、同業拆借、票據交易、現券買賣與回購等融資業務;另一方面,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如果能主動地與商業性金融機構溝通,努力挖掘各類資金交易市場的潛力,實現各種融資渠道的優勢互補,構建農發行穩定低成本的資金來源渠道,將大大有利于融資渠道的多元化與融資渠道的市場化形成良性循環。

2.加強農業政策性金融產品的創新

農業政策性的金融創新產品就是要避免金融產品的同質化,體現在貸款業務方面,主要包括對貸款種類、貸款投向領域等方面的創新;體現在抵押擔保方面,不管是農業農村中長期貸款,還是對糧棉油戰略性客戶貸款,主要是對抵押品種的創新。這就要求全行上下樹立創新意識,增強加快業務發展的使命感和緊迫感,適應現代農業加速發展新形勢,抓緊創新信貸品種。

第6篇:農業金融分析范文

[關鍵詞]農村中小企業;民間金融;正規金融組織

近幾年來,我國二元金融制度和緊縮的貨幣政策,造成了中小企業融資困難,資金短缺已經 成為企業發展的主要瓶頸。2008年上半年全國有6.7萬家規模以上中小企業倒閉,[1] 更多中 小企業為生存紛紛開辟新融資渠道。這就為農村民間金融市場產生、發展與規模擴大提供了 生長的空間,同時,大規模游離于正規金融組織以外資金的存在,也為民間金融市場活動提 供了 充足的資金來源。許多專家學者對我國農村民間金融組織(與活動)的總量規模進行統計推 斷,其范圍在2001―14000億元之間,較為可信的范圍為8000―14000億元。[2] 這已經 充分說明民間金融數額巨大是個不爭的事實,它的存在一方面彌補了農村正規金融組織功能 的不足,促進了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另一方面也對農村正規金融體系造成了嚴重的沖擊,擾 亂了正常的金融活動。

一、研究基礎概述

農村中小企業是我國農村重要的經濟主體,其發展繁榮不僅是農村發展和繁榮的重要組成部 分,也是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在二元金融制度下,大量資金從農村流向城市,農 村中小企業從正規金融獲取資金困難重重,造成了農村發展資金的嚴重短缺,制約了農 村中小企業的發展。因此,大量企業紛紛向民間融資,這為農村民間金融提供了生生不息的 源動力。

Atieno(2001)、Isaksson(2002)、Gilles(2002)、徐彬(2007)、馮慶元(2007)和潘士 遠(2006)等國內外學者都對民間金融內涵進行了研究。他們認為民間金融是經濟主體在尋 求 不到體制內金融制度或者主流金融供給支持情況下的自發衍生物。[3][4]結合我 國情況,我 們可以認為農村民間金融就是相對于官方金融而言的,存在于農村正規金融體系之外,發生 于各類非金融企業(尤其是農村中小企業)之間、企業與居民之間、居民與居民之間的各種 投資和資金借貸活動。國內外學者E.S.Shaw 和R.I.Mckin_non(1973)、張杰(2003)研究 認為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金融抑制,金融體制及金融運作機制缺陷才是農村民間金融發達的 根本原因。[5]易憲容(2006)研究認為我國四大商業銀行壟斷全國60%以上的銀 行金融業 務,對于農村區域來說,這種壟斷性就更加突出。商業銀行因經營目標的原因,營業網點撤 離農村區域,這為民間金融提供了發展的空間。Jayaratne and Wollken(1999)研究發現 ,銀行規模與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比率之間存在負相關關系,Masahiko、 A.Petersen和R . G.Rajan(1995)認為建立中小金融機構并通過市場手段能很好地解決西方國家小企業的 融資難的問題。[6]國內學者林毅夫、李永軍(2001)等學者認為中國應 借鑒發達國家的關系融資理論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發展民間金融和中小金融機構,是解決中 小企業融資問題的根本出路。韓俊(2008)指出滿足農民和農村中小企業資金需求,必須把 農村信用社建設成為為農民提供服務的、內部治理結構完善的社區性的金融企業等等。

二、農村中小企業巨大資金缺口為農村民間金融提供了發展的空間

(一)正規金融組織的經濟利益驅動加速了農村民間金融發展

農村中小企業因地處農村,在我國長期實行的工業先行的發展戰略下,決定了其發展資金來 源只能是內源式。農村金融體系不健全和農村中小企業遠離城市造成其處在我國正規金融組 織服務范圍之外。從另一角度看,主要原因在于正規金融組織的利益最大化目標,造成正規 金融組織能提供的資金規模遠遠不能滿足農村中小企業利益最大化的資金需求,因此形成了 巨大的資金需求缺口。

假定作為農村正規金融機構的銀行,其經營目標為利潤最大化,企業也以利潤最大化為生產 目標。農村中小企業的生產函數借鑒了柯布―道格拉斯函數形式,不同的是這里只考慮資本 投 入對產出的影響,將柯布―道格拉斯函數中的勞動生產要素視為一個常數,函數中的A也包 括 了這個勞動常數的因素。在這里,生產函數中的次數γ表示資本對于產出的彈性,不同的行 業γ的值不同,同一行業γ均為常數。I為農村中小企業從銀行獲得的貸款(貸款全部投入 生產),P為生產成功的概率,Y為產出。A和r都是代表其生產函數特征的常數,R和T分為正 規金融組織的貸款利率和放貸成本率。農村中小企業生產獲得成功的時候,產值為AIγ, 當生產失敗產值為零。農村中小企業的生產函數為:農村中小企業預期產出模型:Y=AIγP01-P(1)由于農村中小企業規模小,靈活性強,一般假設不用投入固定資本。同時,我們假設所 有農村中小企業的預期產值是一樣的。

首先看農村中小企業的借款決策:

1.農村中小企業所需的最優貸款(令最優貸款為I)

max{(AIγ-IR)P-IA(1-P)}(2)

令函數對于I的一階導數等于0,得到:

Ir-1=A(1-P)+RPrPA(3)

2.農村正規金融機構對農村中小企業貸款的預期利潤為:

Eπ(I,R)=PIR+(1-P)IA-IT(4)

預期利潤是R的函數,銀行追求利潤最大,必然希望不斷提升R,減少放貸成本T。但同時農 村中小企業也是理性的,不會負擔過高的貸款利率,所以只有在預期利潤大于零的時候 才會進行貸款,即滿足條件:

RAγIγ-1+A-AP(5)

只能取R=AγIγ-1+A-AP(6)

否則農村中小企業便會退出貸款市場。分析(6)式可知,當P變小即企業風險變大時,R的 取值才能增大,如果農村正規金融機構一味增大R將會導致企業退出,或出現逆向選擇問題 。將(6)式代入(4)式得到農村正規金融機構對農村中小企業貸款額和貸款預期收入之間 的函數:

Eπ(I1)=(AγIγ-1+A-AP)(IP)+(1-P)I1A+I1T(7)

分析該函數,對I1求一階導數,求出I1得:

Ir-11=TAPγ2>0,而且,I1>0(8)因此可以求出I1,當I1=I時,Eπ(I1)取最大值。因而,農村正規金融機構對 農村中小企業貸款的預期利潤Eπ(I1)是一個先單調遞增,再達到極值,然后再單調遞 減的函數。那么,銀行從自身利益最大化 的角度出發,會使農村中小企業的貸款額I1盡量接近I,不過低也不過高,那么農村 正規金融機 構就不會無限制地滿足農村中小企業的貸款。從圖1可以看出,銀行以自己利潤最大化為目 標對中小企業的貸款額將為I1,它小于農村中小企業最優貸款需求額I。因此 ,農村 中小企業的最優資金需求總是得不到滿足,發展過程將會存在著一個資金缺口。農村中小企 業要想實現 最優的資金需求,必須從農村民間金融市場獲取更多的資金,這勢必加快農村民間金融市 場的發展。據河南省中小企業局對全省中小企業調查結果來看,94.1%的中小企業反映資金 短缺是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瓶頸,從正規金融機構獲得貸款的企業僅占規模以上中小企業的 2.16%,84.6%中小企業必須通過自有資金和民間渠道獲取發展所需要的資金,特別是農村 中小企業這一比例更高。[7]

圖1 對小企業貸款的利潤函數

(二)農村中小企業借貸的高利率加速了民間金融發展

民間借貸利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間金融市場的成熟程度。在各種合會、私人 錢莊、典當行等民間金融組織中,利率通常高于正規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相對于國有企業、 大企業而言,農村中小企業對資金的需求彈性較小。若提高民間借貸利率,國有企業、大企 業的資金需求由于對利率變化極為敏感而急劇下降;相反,農村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量變動 不大。因此,民間借貸的高利率可以過濾掉民間金融市場上的國有企業、大企業,將資金提 供給急需資金的農村中小企業。另一方面,農村中小企業借貸的每次數額都不大,管理費用 幾乎與大額貸款一樣高,這使得成本轉嫁到了利率上,需要借款人進行支付。同時,民間金 融組織的融資活動并沒有得到政府的正式認可和法律的保護,缺少合格的擔保和抵押,因此 存在極大的風險,高風險自然要求有高收益。2004年以來,民間借貸月利率一直在10‰左右 徘徊,2005年1月達到12.112‰的歷史最高點。2006年處于相對低位在9‰左右徘徊,2007 年 因我國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利率開始回升,到2008年1月達到11.77‰,逼近歷史高位。民 間借貸利率最低也高于銀行利率4倍以上,有的甚至高出10倍。[8](如圖2)對應于民間借貸利率高位運行,民間資金規模也一直居高不下。到2008年7月,溫州民間借 貸規模已經突破600億元。經過6次加息、10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溫州地區各項存款增勢出 現較大幅度的回落。人民銀行溫州市中心支行的統計說,5月,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 款余額1858.91億元,同比少增21.71億元;比年初增加102.62億元,同比少增79.44億 元; 余額同比增幅16.46%,比上年同期增幅下降12.3個百分點。 4月份,溫州出現了近年來的 存 款首次負增長。 因此,農村中小企業巨大的資金需求缺口也帶動了農村民間金融組織的發 展。另外農村民間金融機構具有經營成本低、交易手續簡便、交易過程快捷、融資效率高等 特點,這能使地方性中小企業迅速、快捷地籌措資金。

圖2 民間借貸利率變化圖 資料來源:根據人行溫州市中心支行民間借貸監控報告匯總。

三、農村民間金融創新加快農村中小企業發展

為了更方便地分析民間金融對農村企業經濟產生的影響,假設民間金融也經過儲蓄的方式集 中在農村民間金融部門,然后由農村民間金融部門投資到農村中小企業。借鑒Jones and Ma nuelli,Barro and Sala-I-Martin生產模型,[9](1008-1038)假設農村中小企業 的生產函數為:Y=AK+F(K,L)(9)

其中,Y表示產出,K和L分別表示資本和勞動的投入,A表示生產效率。F(K,L)是新古 典生產函數,即F(K,L)規模報酬不變,式子(9)也可以表示為:

y=AK+f(k)(10)

其中,y=YL和k=KL分別表示人均產出和人均資本f(k)=F(K, L)L。

假設農村民間金融的儲蓄率為s,那么整個民間金融的總儲蓄為sY,但是Pagano的研究表明 ,并不是所有的民間金融部門儲蓄都可以轉化為投資,只有0

因此,經濟中人均資本的增長率為:

k=K-L=IK-L=μsA+μsf(k)k(12)

其中,為了分析方便且不失一般性,假設農村中小企業勞動的增長率為0,由式子(12) 可知隨著投入到農村中小企業的資本增多,資本積累的速度越來越慢,由式子(10)可知 由于投入到農村中小企業的資本的邊際報酬遞減。因此,隨著農村中小企業的發展,其資本 積累的速度越來越慢。

根據式子(10)可以把農村中小企業人均產出的增長率表示為:

y=A+f′(k)Ak+f(k)(13)

因此,當K∞時,經濟達到穩態,即企業人均產出和人均資本的增長率相等:

g=y=k=μsA+μsf(k)k,兩過對μ求導 可得:gμ=sA+sf(k)k>0

這表明民間金融部門的創新可以加快其儲蓄轉化為投資,提高農村中小企業資本積累速度 ,為擴大再生產提供資金支持,從而產出增加。產出的增加又會提高資本平均報酬,從 而促進資本積累和經濟增長。因此,民間金融的創新對農村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也可以看 作民間金融創新的水平保持不變農村中小企業生產效率提高,即A的增加。顯然,由內生經 濟增長理論可知,A的增大肯定會促進企業資本積累和經濟增長。顯然,這與真實的世界比 較吻合。農村中小企業貢獻GDP的30%,從正規金融機構貸款卻只占5%,絕大部分發展資金 來源于民間金融。因此,我們可以說民間金融的不斷創新,將會加快農村中小企業的發展壯 大,促進國民經濟的增長。另一方面,農村中小企業資本積累增加和生產規模擴大,又會產 生更多的資金需求,因此二者之間形成新循環。[11]

四、結論與政策含義

農村民間金融產生有其制度基礎,同時受經濟利益的驅動。對金融體制和金融運行機制的嚴 格管制等制度安排缺陷,造成了農村經濟主體,特別是農村中小企業發展資金的嚴重短缺, 這為民間金融市場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另外,正規金融機構和農村經濟主體作為實體經 濟 組織其經營目標都是經濟利益最大化,因此,正規金融機構實現經濟利益前提下,所提供給 農 村中小企業資金遠遠不能滿足其發展需要,同時農村中小企業要想實現經濟收益最大化必須 從民間金融市場進行融資。所以,農村民間金融源于金融抑制,它是在農村中小企業資金需 求不能滿足的情況下產生的,也可以說是內生于農村中小企業發展。從另外一個角度講,農 村民間金融的不斷創新又加快了農村中小企業發展,推動國民經濟增長。當然民間金融 中

一部分例如私人錢莊、社會集資等可能會造成地區性的金融風險,對地區的經濟產生負面影 響 ,由于民間金融的發展內生于農村中小企業的發展,因此,政府應對民間金融應該采取“疏 ”的辦法,而不應該采取“堵”的辦法,政府的政策目標應該是外生變量而不應該是內生變 量。對內生變量的干預只會使得經濟變得更差。我國政府或許應該從世界各地吸取經驗教訓 來更好地“疏”民間金融。通過完善各項規章制度,規范民間金融運行機制,盡可能限制或 減少消極影響。

另一方面,加快農村金融組織的創新,成立適合農村中小企業等農村經濟主體需要的地區性 中小銀行。設定合理的產權結構和科學地管理機制,引進民間資本和吸引自然人注資。 同時,地區性中小銀行的建立不僅可以完善我國的農村金融體系,促進農村中小企業和農村 融資環境的改善,緩解其融資難的問題,而且有助于提高地區性中小銀行的效率和競爭力。 更重要的是地區性銀行強調區域性,能有效地防止“虹吸現象”,使金融資源得到優化配置 。

主要參考文獻:

[1]徐海星,王 亮.上半年全國6.7萬家規模以上中小企業倒閉[N].廣州日報,2008 -08-4.

[2]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總隊,2004-20 05年中國農村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3]Barro, Robert J. and Xavier Sala-i-Martin, Economic Growth, Boston: McGraw- Hill, 1995.

[4]潘士遠,羅德明.民間金融與經濟發展[J].金融研究,2006(4).

[5] 張 杰.中國農村金融制度:結構、變遷與政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3. [6]姜旭朝,丁昌鋒.民間金融理論分析范疇、比較與制度變遷[J].金融研究,2004(8 ) .[7]徐洪水.中小企業融資難:金融缺口和交易成本最小化[J].金融研究,2001(11).

[8]郭 斌,劉曼路.民間金融與中小企業發展:對溫州的實證分析[J].經濟研究,2002(1 0).

[9]Jones, Larry E. and Rodolfo E. manuelli,“A Convex Model of Equilibr ium Growth: Theory and Policy Implic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9 8.

[10]Pagano, M,“Financial Markets and Growth. An Overview", European Ec onomic Review. 1993,37.

[11]郭 為.民間金融、金融市場分割與經濟增長[J].現代經濟探討,2004(5).Study on Interaction of Private Finance and Rural Sm 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Financing

第7篇:農業金融分析范文

關鍵詞:金融支持;銀行;發展

中圖分類號:F832.7;F321.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3) 22-0000-01

一、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狀況

(一)機構數量發展迅猛,主力軍地位日益顯現。調查顯示,蚌埠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速度較快,截至2012年末,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達1335家,較2011年增加703家,增長111%。其中種植業782家、養殖業320家,分別占59%和24%。農民專業合作社已經成為農村合作組織的主力軍,2012年末,其占比達到83%,比上年末上升了13個百分點。

(二)資產規模不斷壯大,生產經營狀況迅速擴張。蚌埠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的推廣以及品牌建設方面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合作社經營效益不斷改善。截至2012年末,轄內農民專業合作社注冊資本共計17.52億元,其中社員出資17.07億,資產總額17.92億元,實現產值33億元、經營收入4.17億元,可分配盈余0.51億元,同比增長72%,其中按交易量返還成員總額0.33億元,增長82%,按股分紅總額883萬元,增長55%。

(三)成員數量快速增加,輻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截至2012年末,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數5.52萬人,較上年末增加1.41萬人,帶動非成員農戶23.07萬戶,較上年末增加11.83萬戶,同比分別增長37%、105%,培訓各類人員4.55萬人次,其中縣級1.53萬人次。

(四)發展層次不斷上升,業務綜合性大幅提高。近年來,合作社發展層次和水平不斷提升,示范數量顯著增加,截至2012年末,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達到64個,較上年增加19個,增長42%,同時合作社一體化經營水平大幅提升,從事產加銷一體化服務的合作社達到665個,較上年末增加330個,增長99%。

二、金融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五種典型模式”分析

(一)“縣農發行和聯社+合作社+縣域擔保公司”模式,支持合作社發展生產。固鎮縣農發行、信用合作聯社創新“銀行+合作社+擔保公司”模式,加強與縣域擔保公司合作,由固鎮縣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為合作社提供貸款支持,它的運作特點是由擔保公司介入并按最低保費標準提供擔保,促進蚌埠市首家具有法人資格的固鎮縣玉鵬蔬菜專業合作社加快發展,累計提供擔保280萬元,截至2012年末擔保貸款余額50萬元,2012年該社獲得“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稱號,社長獲安徽省勞動模范,年末資產達1420萬元,同比增長9.2%。

(二)“商業銀行+合作社+城市擔保公司”模式,支持合作社加快發展。制約農民專業合作社獲得貸款的一大瓶頸是其缺少有效抵押資產,為破解農民專業合作社抵押難題,蚌埠市農村商業銀行大力開展產品創新,特別是加強與民營擔保公司合作,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信貸支持。

(三)“農村商業銀行+合作社+社員互保”模式,支持合作社發展壯大。蚌埠市農村商業銀行創新的“金土地”貸款,其擔保方式創新較為突出,特別是以社員聯保方式為合作社貸款提供擔保,是解決農民專業合作社貸款擔保困難的一項有益嘗試。

(四)“房產土地抵押+銀行+合作社”模式提供貸款支持,農民收入增加明顯。2011年1月和2012年1月,固鎮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兩次向固鎮縣玉鵬蔬菜專業合作社貸款90萬元,用于開展蔬菜訂單收購,貸款擔保方式為合作社以自身擁有的工業園區房產、土地作抵押。

(五)“村鎮銀行+合作社社員+社員聯保”模式,積極效益顯著。新型金融機構在農民合作社方面發揮了較為獨特的作用。2012年,成立不久的五河永泰村鎮銀行在了解到安徽漁家樂生態蟹業專業合作社社員面臨購買飼料及漁具缺少資金而又借貸無門后,主動上門服務,針對社員貸款需求單筆小、需求群體多的特點,創新擔保方式,采用漁民聯保形式,以一個理事會成員牽頭作為一個聯保小組,五位理事會成員對每個聯保小組進行再擔保,這樣既解決了漁民貸款擔保難的問題,又很好的控制了風險,共篩選出28戶漁民,提供了200萬元的信貸支持,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合作社年純收入達到217萬元。

三、金融支持存在制約因素

(一)金融支持力度有限,融資缺口不斷擴大。隨著蚌埠市合作社的快速發展,固定資產及設備不斷更新,對資金需求量不斷擴大,業務發展和資金不足矛盾不斷擴大,金融支持有限性和資金需求無限性矛盾日益顯現,加上農村金融體系不完善,支持合作社的金融機構數量還相當薄弱,目前主要依靠中小金融機構進行貸款,資金不足已成為制約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重要瓶頸。

(二)貸款擔保抵押困難,制約融資需求滿足。一是自身缺乏有效抵押資產。目前大多數合作社尚處在發展的初期階段,往往其出資額占到其全部資產的絕大部分,2012年末蚌埠市合作社全部社員出資額占總資產的比重高達95%,自身缺乏如房產、土地等有效擔保抵押資產,難以獲得銀行金融支持。二是擔保抵押制度障礙。按現有的法律制度,農村房屋、耕地承包經營權不可以作為銀行抵押資產,而大部分合作社經營使用的土地和房產等屬于集體性質,不具備擔保抵押資格,不能用于銀行貸款抵押,從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合作社向金融機構的融資。

(三)政策扶持有待完善,風險補償需要加強。一是雖然近年來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資金扶持有所增加,基本上是合作社獲得的農業部門各類專項資金扶持和財政部門的資金扶持,但是總量仍難以滿足發展要求,并且沒有撬動社會資金對合作社進行有力的支持,難以發揮政府扶持資金的擴散效應。

(四)業務運作規范度低,增加金融機構信貸風險。目前蚌埠市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多以生產資料的采購服務和組織農產品統一銷售等初級合作為主,而如農產品加工、市場信息等對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和經濟效益更大的合作,開展得較少。同時,合作社運作也存在許多不夠規范的地方,如民主決策不充分,社員參與的意識不高、能力不強、財務管理不完善、信息透明度不高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合作社的健康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運作管理規范度低,增加了銀行貸款的風險,不利于銀行提供持續更大的支持。

四、政策建議

(一)加強金融創新,提高金融服務有效性。(二)完善體制機制,舒緩擔保抵押困難。(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強金融支持信心。(四)加強合作社規范運作,努力防范金融風險。

參考文獻:

第8篇:農業金融分析范文

創意農業打破了束縛傳統農業發展的枷鎖,為現代農業注入了新的活力。綜合國內外學者研究,本文認為創意農業發展模式的主要影響因素包括政府政策制度、科技、人力、文化資源、社會文化環境、金融、產業鏈、營銷品牌等。本文在文獻分析的基礎上,提出研究假設,形成了由13個維度和47項指標構成的影響因素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研究假設,設計調查問卷。在進行預調查、驗證問卷信度和效度之后,最終形成正式調查問卷。根據所獲得的數據,進行SPSS統計分析,對問卷的信度和效度加以進一步驗證,然后通過回歸分析,獲取對創意農業金融支持的關鍵影響因素,并提出對策建議。

研究設計

(一)研究假設與問卷設計

首先,本文將創意農業金融支持影響因素歸納至13個方面,包括基礎設施、政策法規、社會中介組織、社會信任、決策、組織、領導、控制、資源、產業、營銷、財務、文化,并假設以上方面對于創意農業金融支持具有直接的正向影響。最后,針對上述研究內容,形成了13個維度47個測量指標的分析框架,具體參見表1,并據此設計調查問卷。問卷設計中,對各變量依據其影響程度采用五級量表設問,設定“高”、“較高”、“一般”、“較低”、“低”5個取值刻度。

(二)預調查問卷信度、效度分析

1.預調查問卷的信度分析

在進行預調查之前,本研究征求了五位專家對預調查問卷文字描述及格式的意見,形成了預調查問卷;再向泉州、漳州、福州、廈門、武夷山等城市農業局、人民銀行、商業銀行、創意農業企業的專家發放并收回50份預調查問卷。吳明隆﹙2003﹚認為,Cronbach?sAlpha與研究目的和測驗分數的運用相關。如果研究目的在于編制預測問卷或者測量某構思的先導性研究,信度系數在0.5至0.6就已足夠①。當前,創意農業金融支持影響因素尚處于探索性研究階段。鑒于此,本文設定信度標準為a≥0.6。本文對預調查的數據進行測算,分析結果顯示,總量表以及各分量表的Alpha系數均大于原先設定的標準數值0.6,符合信度檢驗要求,證實問卷設計的創意農業金融支持影響因素能夠反映影響創意農業支持效果的概念。總量表的Alpha系數為0.968,明顯高于各分量表,代表此量表信度頗佳。

2.預調查問卷的效度分析

本研究實施預調查的目的是通過專家訪談,充分收集專家意見,并將意見納入預調查問卷,再通過數據分析以保證度量的表面效度。內容效度指度量是否涵蓋足夠具有代表性的變量﹙或題項﹚來度量所屬概念。而保證問卷內容效度的首選方法是由該研究領域的專家對量表進行反復評價,直至取得一致意見。本研究在多次咨詢資深專家的基礎上,最后形成預調查問卷。此外,問卷中的變量﹙或題項﹚均來自權威文獻,依據創意農業和金融支持的相關理論,對各因素的概念及操作化變量進行了充分的理論分析。

3.正式問卷調查過程及信度分析

在充分進行預調查的基礎上,本研究最終形成正式調查問卷。之后,于2012年79月向福州、泉州、廈門、漳州、龍巖、三明、南平、莆田、寧德九市農業局、林業局、人民銀行、銀監局、商業銀行、創意農業企業發放問卷400份。共回收355份,其中有效問卷329份,回收率為88.75%,有效率為92.67%,均達到研究設計取樣標準。本研究采用SPSS19.0統計分析軟件對所取得的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因子分析、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從實證角度肯定或否定研究假設,進而得出相關結論。信度是某一特定受試群測驗分數的特性,分數受不同受試者的影響。基于此,對已經回收的正式調查問卷,再次檢驗量表分數的信度。預調查階段已設定信度標準為Cronbach?salpha≥0.6。整理后各因素的Cronbach?salpha值如表2所示。從正式調查問卷的信度分析結果可知,表2各因素變量值較預調查時信度有所提高,均符合本文所設定之標準,說明正式問卷調查一致性程度較高。其中,決策的Cronbach?salpha值最高,為0.900。

數據分析

(一)主成分分析

將創意農業金融支持指標測量體系中的47個指標,即基礎設施﹙3個指標﹚、政策法規﹙3個指標﹚、社會中介組織﹙4個指標﹚、社會信任﹙4個指標﹚、決策﹙3個指標﹚、組織﹙3個指標﹚、領導﹙4個指標﹚、控制﹙3個指標﹚、資源﹙5個指標﹚、產業﹙4個指標﹚、營銷﹙4個指標﹚、財務﹙3個指標﹚、文化﹙4個指標﹚。運用SPSS19.0進行因子分析,從而提取最能影響創意農業金融支持的主要因素。KMO和Bartlett的球形度檢驗結果顯示,KMO的值為0.950,根據KMO度量標準,在0.80~0.90被認為是極佳的。同時Bartlett的球形度檢驗的值為3560.501,說明相關系數矩陣和單位矩陣存在顯著差異。從此兩點可得出,原變量適合做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結果特征值表明,3個因子解釋了總體方差的75.033%,而3個因子的一致性Cronbach?salpha值分別為0.831、0.905和0.911,顯示因子內部一致性較好。依據有關因子對應各項目的含義,將3個因子分別命名為:創意農業組織、金融機構和社會環境。其中創意農業組織包括:產業、營銷、資源、財務、文化這5個因素;金融機構包括:決策、組織、領導、政策法規、控制這5個因素;社會環境包括社會中介組織、基礎設施、社會信任這3個因素。#p#分頁標題#e#

(二)相關分析

為探討對創意農業金融支持影響最為重要的關鍵變量,并驗證有關變量間的因果關系,應對這些影響因素與創意農業金融支持績效進行相關分析。分析結果表明,所有的相關系數均為正數,即創意農業金融支持的13個影響因素與創意農業金融支持績效存在正相關關系,其中尤以營銷因素與創意農業金融支持績效的相關性最為顯著,相關系數達到0.732﹙在p<0.01的水平上﹚,創意農業金融支持績效與產業、財務、資源、文化、決策、組織、領導、社會信任、控制這9個因素存在著較為顯著的正相關關系,相關系數在0.6000.706;而基礎設施、政策法規、社會中介組織等3個因素相關系數分別為0.568、0.542和0.511。同時,營銷、財務、產業、資源、文化與創意農業組織的相關性比社會環境與金融機構的相關性更顯著;基礎設施、社會中介組織、社會信任與社會環境的相關性比創意農業組織與金融機構的相關性更大;政策法規、決策、組織、領導、控制與金融機構的相關性比與社會環境和社會中介組織的相關性更顯著。下一步通過回歸分析檢驗各因素與創意農業金融支持的因果關系。

(三)回歸分析

各因素與創意農業金融支持績效存在顯著的正線性相關。但是否為因果關系,需經回歸分析證明。

1.單變量回歸分析

回歸結果顯示,三個主要因子對創意農業金融支持績效有顯著影響。但分析表明,創意農業組織對金融支持的影響最大,調整后的R2=0.674,表示該因素單獨作用時,可解釋創意農業金融支持績效的67.4%,回歸系數為0.821,F檢驗通過,表示回歸模型具有統計意義;金融機構因子與社會環境因子對創意農業金融支持績效的影響較小,R2分別為0.554和0.420,回歸系數為0.744和0.648,F檢驗均通過,表示回歸模型具有統計意義。可見各個影響因子對創意農業金融支持績效的影響程度是不同的,創意農業組織的影響是最主要的。

2.多元回歸分析

在多元回歸分析中,首先,用Durbin-Waston統計判斷是否存在序列相關。初步回歸結果輸出Durbin-Waston統計值為1.672,接近2,說明不存在序列相關。依據測算的標準化回歸系數,創意農業金融支持績效的標準化回歸方程是:金融支持績效=0.171營銷+0.195產業+0.107領導+0.219財務+0.112基礎設施+0.116控制+0.105文化可見,財務、營銷和產業等3個因子對金融支持績效的影響較為顯著,其余4個因子的標準系數均接近0.1,影響力相似。

結論與對策建

議通過上述數據統計分析,本研究對提出的假設進行了驗證。具體結果見表3。需要說明的是,本研究數據獲取以問卷調查分析為基礎,以行業相關人士的專業判斷作為變量取值樣本,側重反映的是被調查者就相關因素對被解釋變量產生影響的看法的一致或差異程度。上述假設驗證結果說明,基礎設施、領導、控制、產業、財務、營銷和文化對創意農業金融支持績效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而政策法規、社會中介組織、社會信任、決策、組織、資源對創意農業金融支持績效有影響但不顯著。財務對創意農業金融支持績效的影響最大,財務因子包含創意農業組織資產負債率、利潤率、現金流,這三個指標一方面表明財務狀況良好、利潤率高的創意農業組織在獲得金融支持時,能夠取得較好的績效,另一方面也表明財務指標是商業銀行在評估創意農業組織融資申請時最重視的一個環節。因此創意農業組織在獲得扶植政策的情況下,也應著力改善財務狀況,提高企業贏利能力,以獲得銀行持續的支持。

除財務外,產業和營銷對創意農業金融支持績效的影響也較為顯著,可見,具備一定研發實力和產業規模的創意農業組織在獲得金融支持后能取得較大的績效;另外,營銷也是創意農業組織必不可少的經營環節,通過營銷能夠使政府、金融機構、消費者更全面地了解創意農業的概念和發展前景,有利于促使政府進一步制訂產業扶持政策,降低融資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阻力,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基礎設施、文化、領導、控制對創意農業金融支持績效的影響相似,表明社會環境中金融機構網點布局、創意氛圍及企業文化中的創意農業組織創新氛圍、員工滿意度、組織凝聚力和企業家精神等因素對金融支持績效有著較為顯著的影響;此外,金融機構對整個金融支持項目中的領導和控制也十分關鍵。

第9篇:農業金融分析范文

關鍵詞:金融發展;農業現代化;面板數據;縣域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識碼:A DOI 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6.11.013

Abstract: Based on the data of 44 counties in Jiangsu Province in recent five years, this paper analys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unty'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empirically stud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unty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fferent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dicators on the impac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scale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b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efficiency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was not significa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olicy suggestions on how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Key words: financial development;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panel data; county level

中國的農業現代化,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最關鍵、最艱巨、最迫切的一項歷史任務[1]。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因素多種多樣,在眾多因素中,金融促進其發展便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關鍵因素。農業現代化需要資金支持,強化金融支持力度已成為農業現代化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都需要金融服務的大力支持[2-3]。影響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金融路徑有3條,分別由儲蓄動員效率、儲蓄投資轉化效率和投資投向效率[4],加大投入到農村中的金融資源,加快農業的轉型進程已經成為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條件。金融機構農業貸款對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的提高具有強大的推動作用,要提高我國農業現代化水平,必須要發揮政策扶持作用、深化農村金融改革[5-6]。加大在現代農業發展中金融的支持力度,以金融發展促進農業現代化進程,已經是縣域金融發展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應進一步深化農村金融體制改革,以良好的金融環境來引導和鼓勵涉農金融機構加大支農力度,使涉農金融機構擴張“三農”業務的膽子更大、步子更快、效果更好,從而更好地助推農業現代化發展[7-8]。本文基于江蘇省44縣市近五年的數據來實證研究金融的發展對農業現代化的影響,在一個相對而言比較小的區域來研究縣域的金融發展是否影響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希望能從實證分析的結果中得出一些有利于研究我國金融發展與農業現代化之間關系的結論。

1 江蘇省農業現代化的現狀分析

在已有文獻的基礎上,本文選取5個具有農業現代化代表性意義的指標,即:農業機械總動力、機耕面積、機播面積、農村用電量和農用柴油使用量。從表1中可以看出:農業機械總動力由2010年的3 937.34×104 kW增長到2014年的4 649.98×104 kW,增長了18.1%;機耕面積增長了10.2%,機播面積增長了36.1%。農村用電量也從2010年的1 472.89×108 kW?h增長到2014年的1 834.93×108 kW?h,增長了24.6%;農用柴油使用量增長了22.8%。

圖1和圖2從機播面積和機播面積與總播種面積之間的比值兩個方面比較了蘇南、蘇中、蘇北三大區域的農業現代化現狀。蘇北由于其自身地廣人稀、土地肥沃的優越自然條件,總播種面積大,因此,機播面積自然高于蘇南和蘇中的機播面積,甚至超過了蘇南和蘇中的機播面積之和。但三大區域的機播面積與總面積之間的比值方面,蘇南要好于蘇北,這說明農業現代化的進程與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有較為密切的關系。

2 縣域金融發展對農業現代化影響的實證分析

2.1 數據來源及指標選取

本研究的數據來源于《江蘇省統計年鑒》(2011―2015),查閱的數據主要有市縣社會經濟中的農業生產情況、地區生產總值、地區生產總值構成、財政金融及人民生活水平等。

(1)被解釋變量。農業現代化指標(Y)。本文研究縣域金融發展對農業現代化的影響,因此,農業現代化是本文研究的被解釋變量,以江蘇省各縣市機播面積和總面積之比來衡量農業現代化(Y)。

(2)解釋變量。金融規模指標(X1)。金融規模指標由江蘇省各縣市金融機構的年末存貸款余額占GDP比重來表示。

金融效率指標(X2)。金融效率指標是由江蘇省各縣市金融機構的年末貸款余額與上年末存款余額的比值來表示。

(3)控制變量。為針對性地研究影響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因素,選取的控制變量指標有人均GDP、人均純收入、財政支出/GDP、第二產業總值/GDP和第三產業總值/GDP。

2.2 模型設定

本文構建了如下計量模型來研究江蘇省縣域金融的發展對農業現代化的影響:

lnYit=α+β1lnX1it+β2lnX2it+β3lnX3it+β4lnX4it+β5lnX5it+β6lnX6it+β7lnX7it+uit

其中i=1,2,3,…分別代表不同的縣市,t=1,2,3,…分別代表不同的年份。Yit、X1it、X2it、X3it、X4it、X5it、X6it、X7it分別表示在年份t、地區i的農業現代化、金融規模(存貸款總額占GDP比重)、金融效率(貸存比)、人均GDP、人均純收入、財政支出占GDP比重、第二產業占GDP比重和第三產業占GDP比重;β1、β2、β3、β4、β5、β6、β7為待估系數,uit表示常數項,是隨機誤差項。

本文采用了IPS檢驗、Fisher-ADF檢驗、Fisher-PP檢驗3種面板數據單位根檢驗方法,結果發現在顯著水平為0.05的條件下,所有變量的原序列基本都是不平穩序列。因此,對所有變量進行一階差分后顯示平穩序列,說明變量均為一階單整變量。

本文使用Hausman檢驗來確定檢驗模型是固定效應模型還是隨機效應模型。由表2可以看出,Hausman檢驗結果是21.996 681,這表明應拒絕原假設,采用個體固定效應模型。

2.3 計量結果分析

本文采用橫截面加權法對模型進行回歸結果分析,具體回歸結果如表3所示。

金融發展規模的系數為-0.008 1,這說明金融發展規模對農業現代化的影響并不顯著。這可能是因為與城鎮相比,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遠遠低于城鎮,而且各種金融資源在城鄉之間的分配一直都不均衡。所以,雖然從總體而言,縣域金融規模的發展對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從短期來看,不均衡的金融規模的發展對農業現代化的影響不大。從江蘇省金融發展效率看,即金融機構貸存比指標的系數為-0.069 0,且在10%水平下顯著,存貸比每增加1%,農業現代化水平(機播面積/總面積)會縮小0.069 0%。這說明金融效率的發展并沒有對農業現代化水平(機播面積/總面積)起到促進作用,反而是抑制了農業現代化水平(機播面積/總面積),這可能與農村占有的金融資源稀少有關。

從各個控制變量來看,人均GDP、人均純收入和財政支出/GDP在1%水平下顯著,第二產業總值/GDP和第三產業總值/GDP在10%水平下顯著。在2010―2014年間,人均純收入、財政支出/GDP、第二產業總值/GDP和第三產業總值/GDP的提高對農業現代化水平(機播面積/總面積)的擴大起到了推動作用。人均純收入的回歸系數為0.251 3,表明人均純收入每增加1%,農業現代化水平(機播面積/總面積)就會擴大0.251 3%,說明人均純收入對農業現代化水平(機播面積/總面積)的擴大作用依然顯著。財政支出占GDP的比重的回歸系數為0.831 2,表明財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每增加1%,農業現代化水平(機播面積/總面積)會擴大0.831 2%,因此,政府的相關財政收支政策與農業現代化水平(機播面積/總面積)的發展是緊密相關的,政府財政對農業發展的扶持會促進農業現代化水平。第二產業總值占GDP比重的回歸系數為4.518 2,表明第二產業總值占GDP比重每增加1%,農業現代化水平(機播面積/總面積)就會擴大4.518 2%。第三產業總值占GDP比重的回歸系數為4.637 4,表明第三產業總值占GDP比重每增加1%,農業現代化水平(機播面積/總面積)就會擴大4.637 4%,第二、三產業整體的發展會對農業現代化水平(機播面積/總面積)的擴大起到促進作用。這說明行業間發展的互相促進作用,也就是說,其他行業的發展會帶動農業現代化水平的發展。

3 對策建議

3.1 促進區域金融協調發展,健全農村金融體系

江蘇省農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起支農作用的仍然主要是農村信用社模式,融資渠道比較單一,不能從根本上改變農村金融發展緩慢的現狀[9]。健全農村金融組織體系,完善農村金融組織,推動銀行、保險業和農村信用合作社共同發展,讓農民的存款通過各種金融中介機構得到充分利用,把社會中的閑置資金貸給農民來支持農業的發展。堅持市場化原則,重點支持大型和專業農業企業,大力推廣小額信貸組織和村鎮銀行向民營和外資企業開放農村金融市場,同時發展農村保險市場,盡快完成農村金融的全覆蓋。此外,政府應該鼓勵區域間的金融合作,利用蘇南農村銀行的閑置資金貸款給蘇中和蘇北的農業種植戶,合理配置金融資源,增強蘇中和蘇北的農村金融服務。

3.2 加快農村經濟的發展,提高農民的純收入

經濟發展是核心,要大力發展各縣市,尤其是農村的基礎經濟建設和農業生產。從實證結果中可以看出人均純收入仍然對推動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所以要提高人均純收入尤其是農民的人均純收入。

3.3 創新農村金融業務,加強金融支農的政策扶持

農村金融業務應與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進程相匹配,農業現代化水平越高,對金融業務創新要求越高。積極探索金融行業支撐農村經濟發展的新思路、新模式,鼓勵發展適合農業農村特點和需求的金融服務[10]。同時,農村中的居民應該轉變傳統的觀念,普及一定的金融知識。加大惠農政策的補貼,增加銀行對農業的貸款,并對農業現代化領頭企業、種植大戶的貸款進行補貼。

3.4 提高第二、第三產業發展推動農業現代化

江蘇省,尤其是蘇南區域相對而言第一產業占GDP的比重很小,但實證結果表明第二和第三產業的發展確實能夠帶動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因此,江蘇省在保持現有的增加速度下,提高工業和服務業對農業的反哺作用,繼續推動農業現代化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喜梅,彭云.農村金融支持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途徑研究[J].湖南商學院學報,2012(2):86-91.

[2]代紅麗. 廣西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人民論壇,2012(12):76-77

[3]鄭凌霄,劉寧寧.江蘇省農業現代化的金融支持研究[J].農業經濟,2015(11):105-107.

[4]顧寧,余孟陽.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金融支持路徑識別[J].農業經濟問題,2013(9):58-64.

[5]周成,王芳,唐梅.農業信貸對四川省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的貢獻度研究[J].天津農業科學,2014,20(2):30-36.

[6]李釗.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金融支持路徑識別[J].農業經濟,2015(8):112-113.

[7]陳杰.金融支持現代化農業發展研究:以廣西為例[J].區域金融研究,2013(10):8-13.

[8]朱兆文.金融支持農業現代化實踐[J].中國金融,2013(18):70-71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麻豆,成年人在线观看视频,免费人成黄页网站在线观看国产,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国际


    久久只有精品| 久久黄色级2电影| 久久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黄色在线一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4k岛国| 欧美视频日韩视频| 猫咪成人在线观看| 日韩视频精品| 在线播放日韩|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照片91 | 激情视频亚洲| 欧美高清视频一二三区| 在线视频欧美一区|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久伊人欧美|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www| 欧美日韩中文在线| 欧美日韩ab片| 欧美在线观看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不卡亚洲|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九九国产| 99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国产| 欧美亚洲网站| 日韩亚洲欧美一区| 日韩一级免费观看| 黄色成人在线| 影音先锋久久| 国产精品欧美久久|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 欧美高清视频在线| 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亚洲欧美久久| a4yy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下一站 | 国产亚洲一本大道中文在线| 欧美日韩xxxxx| 欧美视频专区一二在线观看| 久久黄色影院| 欧美bbbxxxxx|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久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gay视频|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大尺度| 性欧美精品高清| 久久精品主播|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成人| 久久精品国产清高在天天线| 国产一区自拍视频| 在线看国产一区| 国产精品欧美久久| 美女视频一区免费观看| 在线播放日韩欧美| 亚洲精品日韩激情在线电影|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雨宫琴音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福利在线观看| 激情综合激情|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综合婷婷 | 欧美极品aⅴ影院| 欧美午夜在线一二页| 欧美另类在线播放| 国产麻豆精品theporn|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毛片大屁完整版| 国产亚洲制服色| 国产亚洲a∨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动漫| 精品动漫3d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二三在线视频播| 亚洲激情黄色| 午夜久久美女| 欧美高清视频免费观看| 女生裸体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裸体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伦理一区| 国产一区视频观看| 日韩午夜中文字幕| 99国产精品| 久久综合激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嫩草99a| 久久久久久网|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色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 国产在线视频不卡二| 一区二区av在线| 久久综合九色九九|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观看天天性色|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毛片软件 |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高清| 国产精品高潮久久|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欧美激情| 激情久久综合| 亚洲人精品午夜| 久久久999成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片| 欧美三级在线视频| 亚洲第一在线综合在线| 亚洲理论在线| 久久综合成人精品亚洲另类欧美|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一区探花| 国产亚洲成人一区| 亚洲精品人人| 蜜桃av综合|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一线天视频 | 91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性色tv|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 久久久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下一站 | 日韩一二三在线视频播| 米奇777超碰欧美日韩亚洲| 欧美日本精品| 亚洲人被黑人高潮完整版| 久久久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在线91| 亚洲国产精选| 久久免费少妇高潮久久精品99| 欧美区亚洲区| 亚洲精美视频| 欧美gay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看| 亚洲一区二区免费在线| 欧美视频在线播放| 红杏aⅴ成人免费视频| 欧美在线不卡| 国产日韩欧美综合一区|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 欧美成人黄色小视频| 在线观看亚洲专区| 久久综合九色|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亚洲日本激情| 免费短视频成人日韩| 在线日韩中文字幕| 裸体素人女欧美日韩| 国产精品拍天天在线| 亚洲女女做受ⅹxx高潮| 国产精品午夜在线| 亚洲毛片在线| 欧美电影免费观看| 在线观看91久久久久久| 久久最新视频| 国产欧美 在线欧美| 亚洲香蕉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欧美| 妖精成人www高清在线观看| 欧美午夜不卡| 午夜在线一区二区| 国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乐播|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男人的天堂|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人妖 | 欧美日本簧片| 亚洲国产成人av|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精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色|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码影片| 国产精品乱人伦一区二区| 午夜精品福利电影|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8 | 亚洲免费在线看| 欧美日韩裸体免费视频| 亚洲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盗摄久久久| 性欧美在线看片a免费观看|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人人| 老司机凹凸av亚洲导航| 亚洲伊人色欲综合网|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发布|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狠狠色综合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在线观看| 欧美性猛交xxxx免费看久久久|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 国自产拍偷拍福利精品免费一| 欧美成人免费小视频|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欧美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妞妞 | 国产精品免费福利| 久久蜜臀精品av| 一本色道久久加勒比88综合| 国产女人18毛片水18精品| 久久久国产午夜精品| 国内一区二区在线视频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