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高職實習方案范文

    高職實習方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職實習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高職實習方案

    第1篇:高職實習方案范文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ofessional and Technological

    Management Internship Standards Research Program

    LUO Dayong

    (Chongq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Chongqing 402260)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safety technology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ost practice of existing problems, improve the safety technology management practi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professional post effect, the formulation of standards imminent practi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f safety technology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ost. In this paper, for the study and formulation of safety technology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ost practice standard provides program guidance, has certain theory and practice significance.

    Key words internship; work integrated learn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1 方案制定的意義

    當前,高等職業院校在實施頂崗實習的過程中,普遍存在如下問題:(1)符合頂崗實習崗位要求的崗位數量較少;(2)老師與實習單位的溝通與協調不足;(3)老師對實習生的管理不到位;(4)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的自我約束不夠。這些問題導致學生頂崗實習達不到預期目標和效果。因此,為了解決高職院校安全技術管理專業頂崗實習目前存在的問題,提高高職院校安全技術管理專業頂崗實習的效果,必須制定高職院校安全技術管理專業頂崗實習標準。本文為制定高等職業院校安全技術管理專業學生頂崗實習標準提供了方案指導,本方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身綜合素質和促進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學改革與發展,切實有效地推進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確保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質量,進一步完善我國職業教育和培訓的體系。

    2 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通過閱讀大量文獻,了解國內外在高職院校安全技術管理專業頂崗實習的現狀,發現頂崗實習的普遍規律和特殊性。從中找出值得借鑒的經驗和理論,拓寬研究視野,提供研究思路。歸納總結當前國內外在安全技術管理專業頂崗實習管理上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為本研究奠定理論基礎。(2)訪談交流法。針對理論研究分析出的頂崗實習存在的問題,與頂崗實習指導教師、學生和企業現場指導教師進行訪談交流,從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安全技術管理專業頂崗實習存在的問題,并獲得解決的辦法。(3)問卷調查法。通過理論研究和交流訪談,分析總結出高職院校安全技術管理專業頂崗實習存在的問題和擬采取解決問題的方法,合理設計問卷調查表,在教師中、學生中和企業現場指導教師中開展問卷調查。通過問卷調查進一步分析總結出高職院校安全技術管理專業頂崗實習存在的問題和擬采取解決問題的方法。為制定高職院校安全技術管理專業頂崗實習標準提供依據。

    3 研究內容

    3.1 高職院校安全技術管理專業學生頂崗實習學校現狀調查研究

    (1)根據研究目標選擇調查樣本學校,設計問卷與調查方式及內容。(2)深入分析研究高職院校安全技術管理專業學生頂崗實習存在的問題,頂崗實習效果欠佳的原因。主要從高職院校學生的實習有效性,高職院校專業指導教師的指導工作安排到位情況,學生本人對頂崗實習生的認識等方面進行分析研究。

    3.2 高職院校安全技術管理專業學生頂崗實習企業現狀調查研究

    主要就實習的企業對頂崗實習生的態度,頂崗實習企業希望的目標、頂崗實習企業管理的難點企業對頂崗實習的保障措施、校企合作的動力、校企合作的障礙等問題調查。

    3.3 校企合作機制建立問題研討

    通過召集教育專家、企業專家、行業專家對校企合作機制的內涵、建立的方法、保障體系等問題研討。

    3.4 安全技術管理專業學生頂崗實習工作流程分析研究

    (1)分析研究頂崗實習前續工作環節。從安全技術管理專業學生基礎素質教育、文化浸潤等方面分析。(2)分析研究頂崗實習過程管理工作環節。主要從職業認知適應期,技能熟練波動期,心理穩定成熟期,情緒倦怠浮躁期等方面分析研究。(3)分析研究頂崗實習后續管理工作環節。主要從及時總結、獎懲分明,樹立榜樣、傳承優秀,以賽促學、鞏固成果等方面分析。(4)分析研究學生頂崗實習的工作流程關鍵節點。從學生實習分配環節關鍵點,實習過程管理環節關鍵點,后續管理過程關鍵點等方面分析。

    3.5 安全技術管理專業學生頂崗實習過程管理的特點分析

    主要從管理主體,頂崗實習學生身份,實習地點,管理時間,管理內容等方面分析研究。歸納總結安全技術管理專業學生頂崗實習過程管理的特點。

    3.6 安全技術管理專業學生頂崗實習質量研究

    (1)頂崗實習的實習質量分析。通過對調查樣本問卷和訪談的方式分析頂崗實習的質量。(2)頂崗實習校方管理現狀分析。從實習階段教學全過程系統性,培訓教育及時全面性,校企合作機制有效性,實習基地選擇的科學性,師資選派和管理情況,兼職教師管理學生的體制,突發事件處理機制等方面分析研究。(3)實習單位對學生實習質量評價分析。

    3.7 安全技術管理專業學生頂崗實習校內標準體系的構建

    (1)頂崗實習標準體系的內涵研究:從學生職業道德素質,專業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進行研究。(2)頂崗實習標準體系的評價方式研究:從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校外評價和校內評價相結合等方式對頂崗實習標準體系的評價方式進行研究。

    3.8 學生企業頂崗實習標準評價體系的構建

    (1)學生企業頂崗實習標準評價指標的內涵研究:學生在企業頂崗實習期間有兩種身份。一種是學生,另一種是準職業人。因此,在評價學生頂崗實習時應將兩者結合起來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對學生進行評價研究。(2)學生企業頂崗實習標準評價的實施方法研究:采用學生和校內外指導教師統一在一張評價表中進行自評和互評的方式,對學生實習實訓標準進行評價,構建高職院校企業頂崗實習實訓標準評價指標體系考評表。

    3.9 研究制定高職院校安全技術管理專業學生頂崗實習標準

    該標準符合職業教育規律,該標準吸取國內外先進的職業教育理念,該標準應有利于安全技術管理專業職業能力的培養,該標準應符合我國高職院校對安全技術管理專業學生培養的實際條件,該標準應適應我國安全生產企業實際條件,該標準應具有完整的質量保證體系。

    4 實施步驟

    4.1 項目申報階段

    組織相關人員編寫項目申報書,進行項目申報。

    4.2 項目研究的準備階段

    充分利用圖書、報刊、計算機和網絡獲取盡量多有用的理論文獻資料理論學習,集中課題組成員重點學習相關的教學論著,及時掌握最新教研動態和相關資料,為本項目找到理論依據,以及及時準確地了解國內外對該課題的研究進展和具體做法。

    4.3 項目調查、探索階段

    通過問卷、訪談調查全國范圍內部分涉及安全技術管理專業的相關高職院校,分析、研究目前學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初步制定解決方案。

    4.4 項目實踐階段

    (1)以本校學生為實驗的載體,對初步形成的高職安全技術管理專業學生頂崗實習標準進行實踐。(2)運用研究成果指導各班學生頂崗實習,提高頂崗實習教學效果。(3)形成實踐結論,形成階段報告。

    4.5 項目完善階段

    (1)將初步的研究成果在本校安全技術管理專業推廣,進一步提高頂崗實習教學效果。(2)完成最終成果報告,并提交報告。

    4.6 項目結題總結階段

    (1)收集、整理所有的項目研究資料,做好結題的申請準備工作。(2)申請結題驗收和研究成果的鑒定。

    5 預期成果

    (1)研究分析找高職院校安全技術管理專業學生頂崗實習存在的問題,頂崗實習效果欠佳的原因。(2)研究分析清楚安全技術管理專業學生頂崗實習工作流程。從頂崗實習前續工作、頂崗實習過程、頂崗實習后續工作等方面研究得出安全技術管理專業學生頂崗實習工作流程。(3)分析研究得安全技術管理專業學生頂崗實習質量的影響因素和提高措施。(4)研究分析得安全技術管理專業學生頂崗實習過程管理的特點。(5)構建安全技術管理專業學生頂崗實習校內標準體系。研究得出校內實習實訓標準體系的內涵,校內實習實訓標準體系的評價方式。(6)構建學生企業頂崗實習標準評價體系。研究得出學生企業頂崗實習標準評價指標的內涵,學生企業頂崗實習標準評價的實施方法。(7)研究制定出高職院校安全技術管理專業學生頂崗實習標準。該標準符合職業教育規律,吸取了國內外先進的職業教育理念,符合我國高職院校對安全技術管理專業學生培養的實際條件,適應我國安全生產企業實際條件,具有完整的質量保證體系。

    第2篇:高職實習方案范文

    關鍵詞:網絡系統管理專業;H3C網絡技術;人才培養方案

    H3C是國際領先的網絡公司,為全球客戶提品服務和技術支持,吉林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從2006年開始就在網絡系統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嵌入H3C網絡技術,經過幾輪方案的實踐和完善,目前已經達到該院網絡系統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要求,得到了社會企業的認可。

    1 網絡系統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嵌入H3C網絡技術的意義

    1.1 能夠體現行業企業技術規范,具有權威性

    高職教育培養的人才是社會急需的,能夠反映產業結構的變化和人才需求的分布。H3C是國際領先的網絡設備提供商,擁有業內權威、中國第一家建立國際規范的網絡技術認證培訓體系。正是由于H3C的國際權威性、規范性和符合中國地域的特色,使H3C成為國內高職院校網絡相關專業人才培養的理想合作企業。在H3C企業支持下培養出來的網絡人才具有較高的社會認可度和較廣的覆蓋面,并且具有良好的企業文化理念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在行業內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1.2 能夠反映高職人才培養的特點,具有層次性

    高職教育培養的人才具有周期短、操作能力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強等特點,H3C迎合了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依靠完整的H3C認證培訓體系和深厚的企業文化積淀,針對高職學生對網絡認知的“分層性”特點,按照技術應用場合的不同,為學生提供了從網絡助理工程師到網絡專家的四級技術認證體系、突出專業技術特色的專題認證體系。人才培養方案嵌入H3C技術可以有效幫助高職院校實現“一切為了學生”的理念,針對不同學生進行差異化教學,大大縮短與企業用人需求的差距。

    1.3 能夠代表社會人才需求的方向,具有多元性

    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方案應該是緊密跟蹤社會人才需求、動態確立的。實際的網絡工程項目用人需求呈現出多樣化、層次化的特點,在產品銷售、綜合布線、工程監理、基礎網絡構建、網絡設備集成和配置管理、網絡安全、無線技術、視頻監控等領域都有用人需求。H3C在以上領域都有完備的培訓體系和教學指導方案、教材支持,足以滿足高職院校培養“多元化”人才的需求。

    2 網絡系統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嵌入H3C網絡技術的實踐

    2.1 結合本專業學生現狀,確立層次化人才培養戰略

    學生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體,人才培養方案設計的目標最終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增加學生的就業砝碼和社會競爭力。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充分考慮到學生因素,設計時把專業能力培養方向設計成為“金字塔”模式,最底層是“金字塔”的初級層,該層主要培養對專業技術要求不高的H3C銷售工程師和綜合布線人員;倒數第二層是“金字塔”的中級層,該層主要培養具備中小型企業網絡構建能力的網絡工程師;倒數第三層是“金字塔”的高級層,該層主要培養具備大型企業網和園區網規劃和構建能力的高級網絡工程師;最上一層是“金字塔”的應用層,該層主要培養基于IP網絡的語音、視訊、無線、存儲和安全等主流技術的工程師。這種“金字塔”式的分層培養方案設計在實際幾輪教學實踐當中取得了成效,達到了教學活動中的“點”即培養高端網絡技術人才和“面”即培養一般性網絡技術人才結合的效果。

    2.2 按照企業人才崗位需求,構建專業核心能力

    該校專業教學團隊通過企業調研、教師下廠實踐鍛煉和畢業生跟蹤反饋等渠道,基于實際網絡工程項目和企業崗位真實需求,將完整工程項目進行分割并提煉出可以應用于教學環節的專業核心能力。從網絡工程項目初期的“網絡規劃與設計”到項目施工過程中的“網絡工程施工監理”,共提煉出9種職業核心能力:網絡規劃與設計、網絡布線施工、網絡設備配置與管理、中小企業網絡組建與管理、網絡產品營銷、IP智能視頻監控系統構建與管理、網絡工程施工監理和網絡運行維護、監控、優化和排障,體現出“金字塔”式才培養理念,每種核心能力對接國家相關職業標準要求,這種“分流”專業核心能力設計方案符合目前高職院校的學生特點,實現了職業能力培養目標。

    第3篇:高職實習方案范文

    關鍵詞:高層建筑;施工技術;質量控制;要點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ity economic construction, high-rise buildings is also growing in. While the fire protection syste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s, in this paper, the following discussion on high-rise building fire installation technology points and quality control points.

    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quality control; points

    TU74

    一、高層建筑消防安裝技術要點

    1.消防水系統設置及施工

    1)泵房濕度控制。某建筑泵房集中設置,包括生活泵和消防泵。生活泵采用變頻技術,消防泵采用較先進的軟啟動技術。由于控制柜內的主要元件如變頻器、可編程控制器或軟啟動器等對工作環境的要求很高,而水泵房又是整個水系統清洗、試驗、調整最集中的場所,所以,必須控制地坪積水,隔氏濕度。其措施一是土建方面按要求設置地坪排水明溝水井、控制柜底加10cm厚素混凝土及控制地坪坡度等;二是給排水的設置方面考慮以下兩點:①管道系統上的試驗和泄壓管直接接回消防水池以降低運行成本,減少高壓力泄水濺開;②泵組地坪四周報警閥組下設置明溝,因為泵體有放空閥,泵吸水處有過濾器,在安裝、清洗、調試時有大量水涌出;三是在通風組織方面,原設計泵房只考慮了排風而未考慮通風,由于泵房設置在地下室,只有1個出入口,這時若簡單地設置壁式軸流風機,泵房內或無法及時補氣,或無法及時排氣,都將導致換氣不充分、換氣效果不好,無形中會增加空氣的濕度。

    2)合理設置壓力指示裝置。消防系統按規范要求在泵房、屋頂試水栓、每層噴淋末端放水處均應設置壓力表。但由于該組團式商住樓消防室外網龐大,參建單位多,施工質量不一,如果發生漏水難以排查,會延誤整個消防工程的進程。因此,在合理的位置增設壓力表有利于管網排查及調試。①在早期滅火屋頂水箱的補水管上設置。通過在該處設表有利于生活水系統的調定,即生活水泵出水壓力設定,保證消防系統內及時補水及早期滅火的需要。②在進戶室外總閥(按幢或單元統計)靠近戶內管道或立管底部設置壓力表,通過這些壓力表將龐大的室外消防管網切成各自獨立的部分,通過總閥可以輕松地觀測到管網上水壓傳播的情況以及各子系統的保壓情況,判別管網故障,方便消防管網的調試、試水工作。3)室外消火栓的設置。①如按單棟計算,室外消火栓的設計數量按GB50045-95 (2005版)《高層民用建筑防火設計規》的規定應為10個,但組團中相鄰高層建筑的室外消火栓在滿足用水量的前提下可以共用,實際數量為 5個,既滿足了消防要求,又避免了重復建設;②室外消火栓的布置。首先必須保證其無障礙性,即室外消火栓必須能讓消防員無障礙使用,包括標志、栓口朝向要方便接水帶,共用時不允許包在圍墻內等:其次是滿足距離的要求,規范規定外消火栓距建筑物外墻宜(不少于5m且不大于40m,距路邊宜不大于2m。鑒于這種情況,現場施工中將室外消防接合器(包括噴淋、消火栓)到最近的室外消火栓的距離均做到小于40m,以便為滅火工作爭取更多的時間。

    2.建筑電氣設置及施工

    1)雙速排煙風機的設置。某建筑地下車庫的送風及排煙大多采用雙速風機。普通的雙速風機的原理是平時開低速排風,火災發生時接消控中心指令轉為高速運行排煙。當排煙風管內煙氣溫度>2800℃時,排煙防火閥關閉,聯動排煙風機停機。根據這一原理,該建筑采用雙速風機控制原理,控制分為現場控制箱控制和消控中心多線控制。控制箱上有手動、自動選擇開關,當現場有人值守時開手動,此時現場控制箱按鈕可就地啟、停高、低速排風檔,當低速檔運行時消控中心如有確認的火災信號,可通過多線控制使低速檔自動跳高速排煙運行,當現場無人值守時控制箱上開自動,現場控制箱上手動按鈕失效,消控中心可通過多線控制高速檔的啟、停。

    2)非消防電源的切除。某小區不但考慮到火災發生時一些會助漲火勢的非消防電源的切除,如常用的送風機、誘導風機等設備,還考慮到一些危害消防人員實施撲救行動的非消防電源的切除,如地下車庫照明等,而后者往往容易被相關人員忽視。

    3)消防開關量信號輸出的早期試驗。消防系統中水流指示器、信號蝶闊、正壓送風口、防火閥等裝置的信號反饋等,均通過消防開關量信號輸出來實現。在該組團施工期間,提前對這些開關先行單獨試驗、檢查,有故障的及時排除,這一點對消防調試、檢測及驗收有極大的幫助。施工中做了兩套直流小電路來解決這個問題,一套用作模擬消防聯動信號:一套用作模擬消防反饋信號。根據消防產品說明的聯動或反饋直流動作電壓,配好電池組及相應電壓等級的燈泡及開關,并在串聯電路中做一副活動夾式的觸頭。

    3.防排煙和通風空調

    1)防止風管漏風。在施工過程中對施工工藝、設備和施工人員素質等方面加強管理,特別是對鍍鋅風管的咬口處、管段與法蘭翻邊處及 GRC 風管的法蘭連接處等易產生漏風的部位重點控制。

    2)防止正壓送風及排煙豎井漏風。在施工過程中應引起重視。如有的工程管道井內腳手架搭設孔、施工預留洞、磚砌體的搭縫等未按要求處理,導致風量不達標,甚至通過孔洞漏掉的風量比通過送風口的風量還要大。

    3)減小管道井阻力。若管道井沿程阻力過大,會造成正壓送風井的頂部樓層及排煙井的底部樓層的風量減小。該工程中要求對風井進行抹灰處理,以減小阻力、保證風量。

    4)風機壓力、總進(排煙)風管尺寸的確定。設計上通常按風量及風速確定管道尺寸,再由管道尺寸來選配風口。普通通風空調系統風管內風速為 3~6m/s,而消防送風(排煙)風管內風速≤15m/S,由于風管沿程阻力和部件摩擦阻力均與風速v2呈正比,因而消防送風排煙系統中總的進風口和排煙口的局部阻力比普通系統大 6~25倍。該工程總進風(排煙)口選用側壁式外墻風口(帶防蟲網),其局部阻力較大。

    二、高層建筑消防安裝質量控制要點

    1.施工準備階段的管理及控制要點

    自動消防系統在高層建筑中的投資比例占總投資的2.0%左右,大量的資金投入促使部分投資方認為沒必要,因此想盡一切辦法修改設計,擅自取消部分功能節約成本而導致建成的工程與設計相差甚遠,對建筑結構及功能帶來負面影響。

    2.施工階段管理及控制要點

    施工階段是形成實體的階段,也是形成最終產品質量的重要階段。因此,施工階段質量控制是工程項目質量控制的重點。應切實做到重兩頭、保中間,通過對質量控制點把關來實現對系統的全面控制。所謂重兩頭指對施工進行事前和事后控制,各分項工程施工前應先簽發技術交底及相應的質量保證措施,系統所用元件必須經國家消防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檢測合格;保中間即通過對各質量控制點進行控制以便于及時發現、糾正施工中存在的質量問題。

    為保證自動報警系統能及早發現并通報火情則必須保證按規范要求布線,避免采用布強電線路的方法超規范限定拉力布線,必須有布線標記并設專用接地線;探測器及報警按鈕的接入導線顏色、余量、安裝牢固程度及其傾角、與墻端距離等應符合設計要求;控制室及防煙排煙機房和電梯房內電源均應為雙回路供電且必須有消防電源標志;火災報警控制器及區域顯示器型號、安裝尺寸及牢固程度、內配線編號、接線余量及綁扎、接線端子根數、主電源引入方式、主備電源容量試驗、電壓及負載穩定度、自檢功能、消音復位、火警優先、報警記憶功能以及消防電源及控制器電源等均應符合要求。

    消防栓及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應保證管材及管件外觀及連接質量要求;報警閥前應加裝過濾器并嚴禁其后管道焊接,管道穿墻及樓板處應加設套管;管網應按要求設置承重及防晃支架;消防管線防修措施、組件完整、栓口方向、與墻間距以及管線走向橫平豎直、消防水泵進出口安裝應避免應力傳遞。

    防排煙系統應保證送風口位置及布置準確,機組安裝位置正確,手自動控制功能正常;排煙管道、排煙口性能、排煙防火閥設置及與報警系統聯動啟動功能合格。在火災發生時所產生的大量濃煙擴散速度快而常使人暈倒窒息,因此高層建筑必須保證其排煙量和正壓送風量以及風壓等,以避免施工中發生風道主體施工樓板鋼筋未斷開而造成樓層間堵塞,避免風道內壁未粉刷而導致阻力過大,避免防火閥、排煙防火閥、排煙閥等部件連接安裝錯誤以及風機、電動閥門接線反向造成反轉等現象。

    防火卷簾各部件材質、簾板安裝及導軌嵌入深度等符合要求;導軌深度和寬度、卷簾在軌內運行應平穩平衡;簾板兩側噴頭間距、卷簾現場啟閉、機械應急操作、感煙感溫探測器動作以及卷簾下降歸地、水幕噴頭強度等符合設計要求。

    3.綜合調試階段技術質量控制要點

    消防工程施工完成后,應及時組織各系統的綜合調試以確保施工質量符合設計方案的要求,保證消防安全,重點要做好以下工作:

    在系統內全部噴頭安裝完成前按設計壓力要求對整個供水系統管網進行全面的水壓強度及嚴密性試驗,待系統檢驗合格無滲漏現象后進行沖洗,沖洗過程中應將止水閥及報警閥拆卸以便于對儀表進行保護,沖洗過程中沖洗速度不應小于3m/s;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及其聯動系統功能試驗主要包括故障報警、火災優先及其記憶功能、反饋信號的測試等。同時還應對電氣系統應進行絕緣電阻及接地測試,電氣設備及照明設備進行試運轉及通電檢查,對供電主電纜及母線進行絕緣電阻搖測,并應保證系統聯合接地電阻不大于1Q等;

    因此,重視消防工程綜合調試階段技術質量控制是至關重要的。

    三、結束語

    總之,高層建筑消防系統優質的施工質量是保證消防設備功能正常運轉的重要因素,這也將直接影響建筑物的使用壽命及人身、財產安全。因此,在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按照施工工藝要求對施工質量進行控制,以保證消防系統施工質量并推動消防工程質量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第4篇:高職實習方案范文

     

    本文中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整合了“翻轉課堂”和“傳統教學”的各自優勢,使其能夠更好的服務于高職教育,給高職師生帶來煥然一新的教學體驗。

     

    一、高職學校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的現實基礎

     

    1.基于高職教育課程改革的需要。《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中指出:應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教學,促進泛在、移動、個性化學習方式的形成。在現場實習安排困難或危險性高的專業領域,開發替代性虛擬仿真實訓系統;針對教學中難以理解的復雜結構、復雜運動等,開發仿真教學軟件;推廣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實時互動的遠程教學。

     

    2.基于高職學生就業的需要。通過對學校畢業生的調查和座談,畢業生自己對所學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掌握處于較好和一般水平。無論從企業對畢業生的素質、技能評價上還是畢業生、在校生對我校建筑電氣工程技術專業的評價和滿意度都較好。該專業課程設置合理,理實一體比例恰當,但是教師教學方法、教學手段還不是很合理,學生學習接受能力一般,適應企業實際需求還不是很強。

     

    3.基于傳統課堂問題解決。傳統的課堂,時間是一個常量,教師不可能在課堂上為不同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時間。因此,傳統的課堂不僅不能解決“后進”的問題,而且注定要成為源源不斷滋生“后進”的土壤,這在傳統課堂幾乎是一個不可逆轉的后果。而“翻轉課堂”一是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步驟學習,二是教師給予學生一對一的個性化指導。教師事先錄制好視頻,讓學生回家去觀看。

     

    學生在家里可以有一個自定進度的學習,即按照自己的步驟、節奏學習,可以因為需要思考或做學習筆記而暫停,也可以因為沒有很好地理解講課內容而倒回去重新觀看,深入思考。基礎好的學生往往只要觀看一遍就可以掌握新的學習內容,基礎薄弱一點的學生則可以一遍又一遍地倒回去觀看視頻,直至較好的掌握。許多學生由于害怕被其他人視為傻瓜而不愿意在課堂上提問,但他們可以毫無懼色地反復觀看視頻,同時看完視頻要立馬完成相應的問題。當第二天進入課堂學習的時候,每個學生都在同樣的基礎上,這個時候進行內化或拓展的活動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因此,在家通過觀看視頻自主學習,有利于學生夯實基礎,有效預防“后進”發生。于是,傳統課堂教學無法解決的問題現在得到了解決。

     

    二、“翻轉課堂”的引入

     

    “翻轉課堂”這個名詞乍一看很讓人費解。課堂如何被翻轉呢?事實上,翻轉的是課上和課下學生的行為。在“翻轉課堂”中,學生課前是務必需要預習的。在教師的預期中,學生通過預習已經完成了50%(或更多)知識的學習,還有一些較難的知識未掌握,或者在預習中產生了一些問題。學生是“帶著嘴和手”來上課的,其上課的根本目的是通過與同學和教師之間的討論,搞懂預習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和不懂的知識。

     

    教師在課堂中的作用是引導和仲裁。引導學生就某個課前預習似懂非懂的知識點和某個習題開展討論,對學生的紛爭進行仲裁,從而使得大部分學生掌握了在課前預習時不懂的知識點,并且通過課內練習得到了鞏固。課后,學生可能需要整理課堂所學來掌握課堂未解決的問題。如圖1所示,課前預習、課上討論、課后總結討論的閉環學習過程是對學生學習層面的考慮。

     

    三、“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提出

     

    隨著時間的見證,人們對網絡教育歸于理性,權衡了新興的線上教育利弊,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所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是將傳統教學的優勢傳承下來再結合現代高新科技的發展所帶來的網絡教學,兩大教學模式合二為一。這樣既傳承了傳統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啟發、監管教學過程,又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自主學習,合作探討疑難問題。在國外的歷來研究中,將混合式教學模式分為了四大類:轉換模式、彈性模式、菜單模式和增強型虛擬模式。這里介紹最受教師青睞的轉換模式,此類模式指學生按照固定的時間表或聽從教師的安排在任何課程或科目中進行轉換,而在這些學習模塊當中,至少有一個模塊是在線學習。通常情況下,學生會在在線學習、小組學習以及課堂書面作業這幾項中進行轉換,關鍵是要定時或者由教師宣布到了轉換的時間,然后每個學生將會轉向去做該課程的下一項任務活動。

     

    四、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職安防系統安裝及調試專業的具體實施階段

     

    1.課前學習活動。首先在開展課前教學活動之前先將學校筑電1331班39個學生和筑電1332班33個學生分別劃分為8個項目團隊,遴選出8位隊長負責團隊的任務實施并及時匯報給教師。其次將原有的基于項目的PPT課件制作成基于任務的微課程及PPT課件,并上傳至網絡資源平臺和百度云盤空間。再次學生根據任務分工以及進展狀況,有針對性地選擇微課及相關資源。最后教師每天定時通過網絡資源平臺交流工具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預習的目標是掌握布置的微課資源中50%以上的知識,而且需要學生總結出微課資源中聽不懂的地方、認為有錯的地方、認為特別有道理然后自行展開研究的地方。

     

    2.課上學習活動。在理實一體化教室中,教師首先針對學生課前遇到的實際問題,進行答疑;在網絡資源平臺的作業提交工具欄中隨機選取一個團隊進行課前學習活動檢查,并進行評價。其次在“項目練習”階段,8個團隊分別對項目任務進行討論分析,并將最終的任務考核成果通過網絡資源平臺提交給教師,隊長向教師等人匯報整個任務的實施過程,團隊隨機派出一名代表進行操作演示,最后根據項目團隊匯報及成員演示的情況,進行組內評價團隊互評和教師互評,最終形成項目考核分計入該課程的最終成績。

     

    3.課后學習活動。項目團隊首先總結學習的知識及技能,然后完成教師布置的“項目實訓”作業并提交給教師。學生在課后,根據課堂討論的體會,整理本堂課各問題和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將其繪制在一張圖上,下次課要和教師留的其他課外練習一起,作為作業上交。同時,學生還會在網絡資源平臺的討論社區中繼續和同學與教師進行與課堂討論相關的、更加深入的討論。如圖2所示,總結了以優質教育資源為基礎,依托學校網絡教學資源平臺,開展針對性教學活動,實施“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施流程。

     

    五、混合式教學模式所帶來的成效

     

    1.教師教學能力提升顯著。以基于“翻轉課堂”的混合式教學的研究及課堂推廣應用為突破口,邀請專家培訓,鼓勵教師參加微課、教學能力等方面的比賽,在課前視頻課件制作、課堂應用、課后作業等各環節建章立制,嚴格要求,教師在教學能力方面顯著提高,在省、校微課競賽和教學競賽等比賽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2.學生專業能力明顯提高。基于“翻轉課堂”的混合式教學策略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由原來課堂的“觀眾”變成了課堂的“演員”,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學生基本能實現就業零對接,就業即能上手實踐,所以混合式教學模式所帶來的正面影響是深遠的。但是要把混合式教學模式運用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對于高職專業教師來說是個極大的挑戰,畢竟是剛剛起步,從中必將面臨一系列的困難和挫折,因此需要后期不斷的反思和改進,這樣才能實現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第5篇:高職實習方案范文

    【關鍵詞】高大模板工程;專項施工;編制要點

    工程施工方案始終是施工設計的核心,也是現場作業指導的一個重要文件,其合理性直接關系著工程質量、成本與工期。此外,施工方案優劣也會影響到工程質量,因此需要編制與工程施工要求相符的專項施工方案,確保工程施工質量。 1.工程概況

    本次研究工程位于某市機電一體化的管委會附近,且是鋼筋混凝土的結構,地上有18層、地下有2層,工程建筑面積是59000平方米。首層大廳中支模架的高度是20米,梁斷面是1500cm×800cm、梁長是9.5米,支模架使用鋼管的扣件腳手架進行搭設。 2.專項施工的方案編制

    第一,施工方案的計算書,計算書要中有施工載荷的計算、模板、支撐系統的穩定與強度等驗算,以及扣件鋼管的支撐架中頂部扣件抗滑力的驗算、支承模板的支撐系統地面、樓結構承載力的驗算。

    第二,專項施工方案中要對剪刀撐的設置、支撐材料運用、水平桿的步距、規格尺寸與接頭方式進行說明。

    第三,施工方案中要包含節點大樣的施工圖、支撐平面的布置圖、立面與支撐剖面圖與立面圖。

    第四,施工方案要對鋼筋混凝土程序與澆筑方式提出相關要求,詳述拆除順序與模板支撐安裝等技術方式。 3.支撐系統的設計

    3.1支撐系統的選材與選型

    選取符合該工程模板支撐的系統,明確剪刀撐、梁板桿件模板、大楞、外楞等材料的尺寸、選材與規格,同時將各種構件力學的性能指標列出來[1]。

    3.2確保高大模板的整體穩定構造措施

    第一,表述清楚高大支模拉桿周圍澆注柱、梁與板抱箍、拉結措施。第二,一些缺乏側向的拉結工況,需要采取側向穩定的措施。

    3.2梁支模的設計

    要選擇具有代表性梁柱支撐系統的設計。其中包含剪刀撐、底模、掃地桿、側模、水平桿與立桿,以及板、梁支撐系統的地基處理與可靠性連接等。底模中要將布置方向、材料、間距與支頂方式說明;側模中要將對拉螺栓設置方式、各楞材料、間距、設置方向、斜撐等說明;剪刀的支撐設計要將夾角、豎向與水平剪刀撐的設置間距等說明。 4.施工的應急預案

    4.1應急的領導機構

    應急的領導機構主要由項目的負責人、后勤、保衛、材料設備與工程技術等共同組成,同時要說明各人員聯系方式與職責。

    4.2應急的預案

    應急預案主要包含支撐系統的墜落、失穩與坍塌發生原因和預防的措施;相關應急裝備、對策與設施。而且相應計劃與應急準備需要讓全部人員了解并掌握,同時對應急預案有效性實施演練。階段性的施工與工程開工前,工程項目經理要按照外部條件、項目特點、技術裝備的能力與管理水平等條件識別安全隱患,及時采取解決措施,防止安全事故導致設施、人員、裝備與材料受到破壞,例如:物體打擊、失穩、高處墜落與坍塌等。

    4.3應急響應

    施工方案中要說明緊急情況、發生事故現場處理與信息上報的方式,以及事故發生后救助的措施與資源的調配等。

    4.4保障措施

    要說明信息保障、通信保障,以及資金保障、現場救援、后勤保障與藥品保障等工作。

    5.施工圖紙

    第一,工程施工圖要和演算書、支撐系統的設計相符合,同時保證驗算過程的安全性。

    第二,縱橫水平桿的平面圖、立桿平面的布置圖。施工圖中要標識出軸線、立桿縱橫距、主次梁的截面、跨距與水平桿件等編號。

    第三,支撐系統的剖面圖與立面圖:圖中要說明墊塊、立桿間距、掃地桿、布局、水平的剪刀撐投影與底座等。

    第四,豎向剪刀撐的投影圖、水平剪刀撐的平面圖:圖中還要標識出豎向剪刀撐的布置原則、立桿縱橫的間距、標注水平與跨距等。

    第五,板支模的大樣圖、梁支模的大樣圖:圖中要標識出對拉螺桿的尺寸、規格與間距,以及側模內外楞、底模的大小楞等[2]。

    6.工程實施監理

    6.1高大模板驗收

    完成高大模板的搭設以后,要由建設單位、總監、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與專職的安全員負責驗收,主要驗收剪刀撐水平位置架設層的設置、立桿間距、鋼管的拉結點布設、立桿搭設的方式、橫向水平桿的設置與縱向水平桿的設置等。經驗收合格以后,進行混凝土的澆筑。

    6.2澆筑混凝土的過程控制

    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監理人員要嚴格監察,同時督促相關管理人員進行管理,一旦發現澆筑過程存在異常,要及時采取相應解決措施。還要合理安排混凝土的澆筑順序,嚴格控制木板上施工人員與施工荷載,不能超載。

    6.3模板支撐的拆除控制

    拆除承重的支架之前,要檢查混凝土結構強度達標情況,工程監理師要來回巡視,檢查拆除工作人員的拆除工作是否按照拆除方案進行,即從上到下的拆除,堅決不能出現高空拋擲的情況。 6.4模板支撐的現場搭設檢查

    工程施工過程中,監理部門要安排組織專業監理工作人員不定期或者定期檢查巡視。因為部分施工單位高大模板的專項施工方案雖然編寫的比較完善、規正,但現場搭設的過程中未嚴格按審批的方案實施也會導致高支撐模板發生倒塌事故。因此,在搭設過程中,除了確保進場鋼管及配件材質外,搭設人員必須是專業技術人員,不能讓木工搭設。

    工程監理人員要嚴格檢查搭設工藝,確保搭設過程與專項施工方式、相關規范相符,不能出現立桿距離過大的情況,要設置掃地桿,保證水平剪刀撐與垂直剪刀撐設置到位,不能出現后補水平桿的情況 [3]。

    7.計算書的注意事項

    7.1材料

    在計算過程中,施工企業要充分考慮市場實際的情況,如:該方案中選擇48mm×3.5mm鋼管,要考慮鋼管負差,因為市場上的鋼管壁厚不能真正達到3,5毫米,因此計算式要按照48mm×3mm來計算。選擇模板的厚度是18毫米,計算時要按照15毫米的厚度進行計算。

    7.2參數

    確定參數時,必須考慮參數的可操作性,例如:梁橫向立桿的間距,梁側靜距離與梁兩側立桿距離要一致,其中凈距離通常在200-250毫米之間,因此梁橫向立桿的間距是在梁寬的基礎上+400-500毫米。

    7.3布置板立桿平面的位置控制線

    板立桿間距要將計算的結果作為上限,把梁兩側間凈距離進行等分。

    7.4確定立桿的平面位置

    施工圖中梁板立桿中各條控制線交叉位置就是立桿平面的位置,同時要在交叉位置作上標記,如果遇到大柱子需要進行細化處理。

    8.結語

    該工程已經在2014年10月7日完成了混凝土澆筑,在整個澆筑過程中并未發生任何異常。混凝土模板支撐體系也按相關規定編報并通過了專家的論證,工程施工單位按照論證審查的報告改善以后,由監理單位嚴格監管該方案執行情況,順利完成了高大支模施工。 參考文獻:

    [1]徐雄偉.高大模板工程方案編制及現場實施若干技術問題的探討[J].福建建設科技,2015,23(03):57-58.

    第6篇:高職實習方案范文

    關鍵詞:企業培訓;在線學習;網絡拓撲;實施方案

    中圖分類號:TP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7800(2013)003010103

    1 研究背景

    1.1 企業傳統培訓現狀

    在現代企業中,由于工作節奏加快并且同步性差,人員層級及層次復雜多樣,傳統的培訓組織逐漸失去作用。同時,市場中培訓公司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也非常多樣,企業選擇培訓的過程也存在較多的不確定性,所有這些因素都給培訓的組織增加了很多負擔。企業進行傳統培訓最大的難點問題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供需匹配度不高。在多變的市場環境中,每個企業面對的問題都具有較強的個性化特征。培訓機構所提供的課程很難全方位照顧到各行業、各類型企業、企業各層級員工培訓的需求差異,最終導致培訓與需求匹配度差。

    (2)培訓組織壓力大。企業在組織員工培訓的時候,由于各個員工的工作節奏很難保證高度的同步性,很難做到所有人都能按時參加,甚至出現最重要的受訓對象無法參加的極端情況。因為組織問題無法保證參訓者的投入與專注,最終培訓效果也難以保證。

    (3)培訓現場效果差。培訓的現場管理也是難題之一。過度強調知識性和理論性容易造成學員的精神游離,過度強調實戰性和應用性又容易導致細枝末節的問題得到解決,宏觀層面的共識反而沒有形成的現象。良莠不齊的培訓機構和講師,造成很多企業的培訓工作像搞運動,受培訓形式的制約,課堂效果總是差強人意。

    (4)培訓成本過高。除天價培訓外,優秀講師的培訓講課費價格也不菲。除此之外,培訓教室、酒店住宿、餐飲和參訓者的往返路費都是培訓組織過程中無法回避的成本。

    1.2 運用在線學習平臺開展企業培訓的意義

    互聯網使得學習突破了時空的限制,知識在電子世界無所不在,在線學習這種新的學習方式應運而生。其具有以下優點:①不受時空限制,方便員工個人學習;②靈活的學習方式,滿足員工不同的學習需求;③多媒體培訓資源,適應不同學習風格員工的學習;④不脫產培訓減少了因員工培訓而帶來的企業利益損失;⑤學習與實踐結合的協作訓練減少工作中的磨合期。

    由于在線學習具有傳統員工培訓方式所沒有的優勢和特點,它日益成為企業人員培訓的首選形式。高職院校運用在線學習平臺積極參與企業培訓是企業培訓員工的必要手段,也是企業信息化建設必經之路,有著重要的實際意義。

    2 建設目標和總體思路

    2.1 優勢分析

    高職教育的核心就是為企業培養應用型的技能人才。多年來,通過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實訓基地、產學研教學模式等多樣化的形式,高職院校積攢了大量的技能實踐操作經驗,通過在線學習平臺,可以將高職院校的技能經驗傳授給一線工作的員工,真正實現學中做、做中學。在線學習平臺解決方案需要從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開始,由高職院校按照企業短期、中期、長期的戰略發展需求,對企業制定相應的崗位要求和提升計劃,再按此要求與計劃,組織教師或聘請相應的專家進行課程的研發、錄制工作,形成適應企業自身需求的課程。再通過網絡(企業內部網絡或Internet)中的培訓管理平臺給企業內的員工。

    員工可根據從事的崗位和感興趣的內容,選擇相應的課程進行學習。這種學習可以是自由的,即員工根據自己的工作和休息時間安排學習,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培訓課程的學習;也可以是企業內部相應部門、科室定期組織員工集中學習、討論,解決自學中產生的問題。

    2.2 在線學習平臺開展企業培訓的關鍵問題

    (1)在線學習平臺應該更多地提供在線實訓服務。在線學習平臺不僅讓學員重視理論學習,更應該增加以項目任務驅動的在線技能訓練服務,針對不同技能水平、崗位能力需求和職業發展方向制定不同的成長方案和訓練任務,將一名普通的員工、學生訓練成符合企業需求、達到一定技能水平、具備實戰能力的人才。

    模擬真實項目案例、企業管理流程,采取實訓項目管理,保障參訓人員完全按照企業的管理模式進行技能訓練;支持不同能力、崗位要求制定相對應的訓練任務和成長方案;針對不同任務和方案分配對應的學習知識;詳細的任務跟蹤、成果檢查、成長考核測評體系;與學習系統、測評、人才服務融合,方便進行學習和實訓能力測評。

    (2)在線學習平臺的風險防范。任何項目都存在不確定性,培訓項目亦如此。所以應該制定積極、正確的風險管控措施與流程、防微杜漸,做好風險預防工作。同時掌握“積極利用有利風險和消除不利風險”的風險管理原則。風險防范并不單單是針對特定培訓項目的一次性、臨時性的風險規劃與預防,而是培訓項目的組織級風險控制體系的建立與完善。

    (3)及時總結及跟蹤反饋。在線學習平臺一定要結合學員在線學習成績,對學員的技能進行考核,與被考核人員進行訪談,通過跟蹤反饋項目的效果,總結并改進相關不足之處,及時根據行業或企業最新的技術標準更改在線學習資源與結構,形成有效的反饋修正機制,推進在線學習平臺的實時性與實用性。

    2.3 高職院校開展企業在線學習平臺的建設思路

    (1)高職院校一定要結合職業教育、社區教育、證書培訓、干部在線培訓、農民工就業培訓、休閑教育等非學歷教育的需要,發揮高職教育自身優勢,結合行業與企業需求開展在線學習平臺的建設與推廣。

    (2)與社會用人單位對接,實現教育和人力資源信息的集成服務。比如某些工種必須通過在線學習平臺的理論與實踐操作,達到技能相關要求,取得職業資格證書以及準入行業的認證許可,通過合作可以促進在線學習平臺的完善,也可以達到行業標準的普及與推廣。

    (3)高職院校參與在線學習平臺的建設,集教、學、管、服、研于一體,為學習者、教師、服務人員、管理人員以及公眾、機構用戶提供一站式服務;不僅符合高職教育的定位,也促進了高職教育發展新模式的形成。

    (4)在線學習平臺一定要支持互聯網計算機、移動終端等多種終端接入,滿足學習者隨時隨地隨身學習的需要。通過信息網絡的載體,在線學習平臺可以改變學習者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要加快在線學習平臺知識的更新與增補,兩者相互促進,真正地建立一種信息時代學習的新模式。

    3 實施方案

    3.1 建立完善有效的培訓體系

    一個完整的員工培訓體系包括培訓內容、培訓方式、培訓對象和培訓管理方式等,培訓管理包括培訓計劃、培訓執行和培訓評估等3個方面。建立有效的培訓體系需要對上述幾個方面進行優化設計,使培訓體系能夠切合實際的工作流程,并且行之有效。

    3.2 高職院校參與企業在線學習平臺設計與實施方案

    在線學習平臺一定要符合實用性,并且將現有的資源進行優化處理,完成一套能夠達到員工利用率高、經濟價值性價比高的產品,其設計方案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3.2.1 網絡拓撲模塊結構設計

    (1)核心運行環境提供最基本的系統運行環境,包括操作系統、數據庫服務系統、應用服務器、其它服務器等。

    (2)應用支撐層向考試應用層提供所需的各種通用服務,如信息交換服務、事務處理服務和流程控制服務等;這一層主要包括用戶統一管理系統、內容管理系統、日志記錄、數據交換系統、報表管理系統和消息傳輸系統等實現。

    (3)表示層是建立在服務支撐層上的,根據需求建立相應的應用服務,由核心的考試中心、管理中心、題庫中心組成。

    (4)配置上網行為管理設備對用戶上網行為進行管理,對網絡帶寬進行合理分配,提高管理能力和網絡環境整體水平。

    3.2.2 應用服務模塊結構設計

    應用服務模塊主要提供4個部分的服務:Web應用服務、協作服務、數據庫服務、課件服務。

    企業在線學習管理系統包括核心模塊和協作模塊兩個獨立的產品,核心模塊支持在線自學課程的、跟蹤和管理,提供遠程教學的基礎,可以滿足任何企業規模的教學需要。由于企業在線學習管理系統核心模塊采用關系型數據庫管理系統作為用戶目錄的存儲系統,因此,協作模塊在核心模塊的管理和自學功能基礎上,增加了討論、實況虛擬教室和在線感知等協作教學功能,能夠把世界上任何地方的用戶都集中到網上進行實時教學,并能讓管理人員隨時掌握員工的學習情況。

    平臺功能的權限主要以使用者角色劃分,具體按學員、教師(培訓講師或內容專家)、管理者(培訓負責人或上級領導)、系統管理員4種角色分別規劃。

    3.2.3 功能模塊結構設計

    通過對高職院校自身的專業特色優勢與企業對員工培訓的要求分析,在線學習平臺應具備以下功能:

    (1)用戶和權限管理子系統。該功能模塊主要包含培訓管理員、考試管理員、分機構管理員、學員和系統管理員等類型的用戶基本信息的導入和管理。包含用戶信息的添加、修改和刪除。以及對管理員權限的管理,用戶登錄名為唯一,不能重復。

    (2)在線學習子系統。對在線培訓課程和學習班進行管理,為學員培訓需求、制定培訓計劃、制作培訓課程、安排培訓課程、監控培訓過程、統計分析培訓結果。

    (3)在線考試子系統。包括題型管理、題庫分類、題庫授權和題目管理等。包括試卷的、考試的組織和過程控制、考試報名審核流程、前臺學員考試和考試成績統計分析。

    (4)考試成績統計子系統。對每次考試,相關負責人都能看到參與人員的考試情況,包括具體成績查詢,按機構和部門統計(均分、各分數區間人數、最高、最低等)。所有報表以Excel文件形式提供。查詢各場考試人數、缺考人數、補考人數等。成績統計:統計學員各類成績,統計考試的平均分和不及格人數,查看考試的人員排行榜和機關/部門排行榜。

    (5)問卷調查子系統。管理員問卷調查,學員參閱調查答卷,管理員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

    (6)技術交流子系統。為學員分版塊提供交流園地,設置版塊管理員(教師)解答學員提出的問題,提供學員相互交流的空間,支持學員上傳附件。

    (7)課件錄制系統。專業的課件錄制工具通過電腦、攝像頭及麥克風實時錄制多媒體課件,同步記錄教師音視頻和屏幕操作,并對PPT、Word等教案自動分節,自動生成純HTML的網頁課件,操作極為簡單。

    (8)課件制作工具。可在線下載綠色安裝的客戶端工具,將現有資源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并可插入課堂練習題,支持各種音視頻、Word、PPT、PDF、Flash的各種格式,生成完全的HTML網頁課件,可本地脫機播放,支持離線練習和考試,上傳服務器后將獲得學時記錄、進度控制、答題成績等交互功能。

    (9)課件傳輸工具。通過程序控件,實現管理員將課件上傳到服務器,并對服務器課件目錄進行管理,支持整個課件目錄上傳、多服務器同時上傳、斷點自動重傳等功能。

    3.3 在線學習平臺的特色

    本系統可以創建多個允許獨立管理的機構,機構管理員擁有本機構單獨管理節點功能,如同使用單獨的系統,集團知識庫允許共享給下屬機構使用,更符合企業管理模式。下屬機構完全管理獨立、使用獨立、數據獨立,類似使用單獨產品,與總部及其它機構相互不影響。總部可以對下屬機構的所有對象和數據進行管理,并可針對下屬機構進行綜合查詢和統計分析。

    3.3.1 靈活的權限管理系統

    本系統的權限模型非常靈活,提供多級角色和多重身份的雙重權限設計。提供系統管理員、機構管理員、領導和學員四級角色設計,同時提供包括總部領導、機構領導、培訓管理員、講師、考試組織員、手工評卷員、題庫管理員、考生、學員等眾多身份設計,而且這些身份可以合而為一,滿足項目有可能對分布式權限分配的復雜需要。

    3.3.2 完善的題庫管理系統

    題型自定義功能。依據基礎題型,管理員可以增加新題型,修改現有題型,題型數量不受限制。支持的基礎題型包括: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填空題、問答題、組合題。

    3.3.3 功能強大的高性能考試系統

    在線學習平臺功能強大,包括題庫管理、隨機組卷、智能閱卷、考試安排、導入導出等;安全性較高,可實現防舞弊、打亂順序、倒計時、容錯交卷、本地緩存、服務器緩存、確保考試不失敗等功能;具有多種組卷方式:固定試卷組卷、隨機試卷組卷。

    3.3.4 全面的培訓過程管理

    從培訓需求調查、制定培訓計劃、制作培訓課件、培訓課程、組織培訓學習班、跟蹤學員學習課程、組織培訓課程考試直到培訓結束,對培訓的每個過程都有詳細的管理。

    學員在學習過程中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和培訓主管(教師)進行交流。

    強大的消息提醒機制,可以在培訓的開始和結束、考試安排等階段由培訓主管主動給學員發送消息(可以同時發送郵件和短信)。

    4 結語

    高等職業院校參與企業培訓能夠促進職業教育主動服務于社會,建立在線學習平臺,能夠加快技術支持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高職院校運用在線學習平臺參與企業培訓實施方案的制定,應該結合高職教學的特色,符合企業人才需求的實用性,建立一種新型的社會人才培養新模式。

    參考文獻:

    \[1\] 李燕萍,張玉靜.企業實施ELearning培訓系統研究\[J\].中國軟科學,2003(4).

    \[2\] 劉曼,趙冬生.基于Web 的課程輔助學習系統在職業教育中的研究與應用\[J\].中國現代教育,2008(2).

    第7篇:高職實習方案范文

    【關鍵詞】空冷;噪聲;試驗;方案

    air cooling system noise control feature muffler design verification test analysis report

    ji shuai

    (china energy construction group building four shanxi electric power company taiyuan shanxi 030012)

    【abstract】direct air cooling system for the plant, due to the fan system is basically in altitude, the prevention of great difficulty fan noise, noise not only need to consider the impact of the construction, the need to consider the operational running late, there is no specialized research in this regard, so noise control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est, the program is in this situation analysis and research from acoustic performance and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in two ways.

    【key words】air-cooled;noise;trial;program

    1. 背景

    空冷系統風機機組是其輻射噪聲的主要源強,對風機機組噪聲進行控制是空冷系統降噪的關鍵。針對風機機組噪聲及其特性,在前期小型試驗臺測試基礎上進行了大型試驗臺測試,針對三種不同結構形式的消聲裝置及變徑管道,從聲學性能和空氣動力性能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和研究,結合試驗數據及經驗公式,評估實際實施后消聲裝置的兩大性能。

    2. 測試依據

    《聲學 消聲器現場測量》gb/t 19512-2004。

    3. 測試方案

    3.1 測試時間。

    2013年7月20日~25日晝夜測試。

    3.2 測試儀器。

    (1)聲級計。

    bswa801噪聲與振動頻譜分析儀,精度等級1級。該儀器符合符合《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6.1測量儀器”的規定。

    (2)校準器。

    swa101 i型校準器。該儀器符合符合《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6.1測量儀器”的規定。

    (3)微壓計。

    testo5126微壓計, 量程為2hpa,精度為0.5%。

    (4)其他設備。

    15米數據延長線;l型畢托管;插線板。

    3.3 測試工況。

    3.3.1 測試樣件:

    中型樣件-1:片式消聲器(帶變徑管)

    中型樣件-2:環式消聲器(帶變徑管)

    中型樣件-3:流線型消聲器(帶變徑管)

    具體結構參數見附件。

    3.3.2 空管試驗:

    (1)帶變徑管空管試驗。

    (2)純空管試驗。

    3.4 測試設置。

    (1)噪聲測試:

    頻率計權:1/3倍頻程頻譜(100~5000hz)

    a/c/lin計權;時間計權:快檔。

    (2)壓力測試:

    全壓、靜壓測試

    流速測試。

    3.5 測點布設方案。

    (1)噪聲測點:

    在消聲器進風口外布置噪聲測點5個。

    (2)壓力測點:

    排風管道內徑向布置5個測點;

    其它測試具體條件見《大型試驗臺消聲器測試大綱》。

    4. 測試結果與分析

    4.1 壓力損失和阻力系數。

    消聲器的壓力損失大小,既同消聲器的結構形式有關,也同通過消聲器的氣流速度有關(見表1)。

    表1測試結果表明,片式消聲器阻力系數小于環式消聲器和流線型消聲器,在流量為578 m3/s的工況下,其阻力為9.2pa。

    鑒于太原地區平均空氣密度低于北京地區,約在1.05~1.1 kg/m3,片式消聲裝置實施后其阻力要小于本測試結果約0.6~1.2 pa。

    4.2 消聲量(見表2)。

    (1)表2消聲量測試結果表明:流線型消聲器消聲量最高,在13.9~16.5 db(a);片式消聲器降噪效果好于環式消聲器,消聲量為13.2~15 db(a)。

    (2)圖1消聲量頻譜特性表明:片式消聲器在100~5000hz其消聲量不同程度高于環式消聲器,而低于流線型消聲器;片式消聲的高頻失效頻率在2500hz,環式消聲器的高頻失效頻率約在1600hz,流線型消聲器的高頻失效頻率約在800 hz。

    片式消聲器消聲量

    的頻譜曲線表明,該結構消聲器在315~2500hz消聲量都高于14db,低頻降噪效果較好,符合風機的中低頻噪聲降噪特性要求。

    4.3 小結。

    從圖2可以看出:

    (1)片式消聲器的消聲量在13.2~15 db(a),高于環式消聲器消聲量2 db(a)以上,低于流線型消聲器消聲量。

    (2)在空冷系統風機風量為578m3/s的情況下,片式消聲器的壓力損失為9.2pa,低于環式消聲器壓力損失約3.7 pa,低于流線型消聲器壓力損失約9 pa。

    5. 結論

    結合降噪目標和阻力限值,空冷系統進風降噪裝置方案擬選用片式消聲器+圓型導流筒組合結構(樣件1),其中片式消聲器結構為外方內圓框架,內部設置寬度漸變的阻性消聲片。該方案降噪裝置的阻力損失小于9.2pa,消聲量大于13 db(a)。

    第8篇:高職實習方案范文

    【關鍵詞】食品安全;高職院校;營養教學;實驗方法

    在現今社會中的食品安全質量問題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而高職院校的學生與現在大、中、小學生一樣,屬于學生這個弱勢群體,甚至因為教學水平和硬件設施的原因,可能還不如一些中學的食品安全衛生更有保障。因此,怎樣更好地運用營養教學保障高職院校的食品安全衛生,成為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長期思考和改進的重點。本文中通過對營養教學試驗方法的分析,為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特別是食品安全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鑒和參考。

    一、高職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教學相結合的重要作用

    1.高職院校食品安全衛生問題簡介

    高職院校食品安全衛生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1)食堂飲食安全衛生。大學的食堂可以說是食品安全事件的高發場所,一些高職學校食堂清潔設施陳舊老化,缺少必要的貯藏設備導致肉類的存儲不合理以致生熟混放交叉污染,安全衛生的意識沒有到位。

    (2)學校周邊食品安全衛生。高職院校周圍有一些商店,這些商店沒有通過有關部門頒發的營業資格證書,許多食材的衛生安全也令人擔憂,如拉面館,燒烤店,奶茶店,食材并沒有經過嚴格的質檢,這些小店數量多,環境差,無法保證其衛生質量安全,直接對各種學校的飲食健康安全構成威脅。但學校感到有心無力,屢禁不止。

    2.保障高職院校的食品安全與營養教學實驗的重要作用

    營養教學實驗與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實踐密切相關,病從口入,通過營養教學實驗,可以了解不同人群營養需求以及營養健康知識,可以運用現代營養知識,預防各種食品安全隱患。食堂人員如果了解并掌握了這種營養教學相關知識,認識到食品安全衛生問題的嚴重性,提高食堂安全衛生程度,減少食品源危害,為高職院校學生營造和諧,健康的就餐環境,確保食堂的安全運行。

    二、營養教學實驗的具體方法

    1.從高職高校實際出發,明確實驗要求

    在高職院校營養教學的實驗過程中,各個高校有不同的硬件和設施參差不齊,必須針對學校不同的條件,從而進行不一樣的操作。要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學過程和內容是整個營養教學實驗的基礎,也是重中之重,應開展有關營養學知識應用的訓練,重視營養實驗的應用技術,培養獨立思考能力,明確實驗要求。

    2.創新營養實驗教學模式,更新營養教學實驗方法

    (1)以賽促學。舉辦營養實驗操作比賽,讓學生分工合作。主動設計最具營養價值的食譜。調動起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性。

    (2)教學做一體化。整個營養教學實驗以學生的操作為主體,教師作以必要的輔導,老師通過在實驗的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可以在理論教學這個環節中強化學生知識的薄弱環節。

    3.結合社會熱點,豐富實驗項目

    一個社會熱點往往會激發起學生的興趣,營養教學實驗方法可以具體針對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食品作為實驗的樣品。當前社會上頻頻出現的“地溝油”事件,可以組織同學們將從超市里買來的正規品牌精制油與小攤位上的經過反復煎炸的劣質油作對比,讓她們在學習營養實驗的過程中對身邊的食品做出正確的營養價值評判標準,學生也可以明白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要性。

    4.完善實驗設備,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

    網絡通訊等設備飛速發展,為教育學習帶來了便利,將關于營養教學的實驗方法的參考書,資料以及視頻上傳到網絡共享,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更快速地進行資料收集與整理,必要時可以用多媒體教學,更加直觀易學,在學習的過程中適當插入一些小故事,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將傳統教學模式與現當代先進教學模式相結合。

    三、總結

    在當代社會中,營養教學試驗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教學方式,通過對傳統營養教學實驗的創新,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和創造力,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自我表達能力。在營養實驗教學的過程中認識到食品安全教育的問題并反思,檢討自身的不健康行為,從而取得更好的實驗效果,同時讓學生意識到高職學院食品衛生安全的嚴重性,所以應該更加大力宣傳這方面的知識,確保高職院校飲食安全,健康,和諧與科學發展,為高職院校提供食品安全方面強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包永華.論高職院校食品專業技能型人才的培養[J].現代農業科技, 2009(22)

    [2]劉望,康林,高必達,陳冬美.面粉中毒麥成分檢測方法研究進展[J].天津農業科學,2010(03)

    [3]趙圣國,王加啟,章玉濤,胡小麗,卜登攀,周凌云.乳及乳制品中IgG含量檢測方法的研究進展[J].中國畜牧獸醫,2010(11)

    [4]張月義,韓之俊,季任天.浙江省食品質量安全監管現狀及對策研究[J]. 河北農業科技,2007(11)

    [5]竇勇.提高高職院校食品微生物課程教學效果的新思路[J].農產品加工(學刊),2009(12)

    第9篇:高職實習方案范文

    關鍵詞:高校; 思想政治理論課; 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749(2012)05-0058-04

    一、引言

    雖然實踐教學具有不容置疑的理論淵源,并在理工類學科和職業教育類課程的教學中廣泛的使用,但直到2005年,“實踐教學”這一概念才正式出現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體系的方案中。此后,學界便在總結以往經驗的基礎上,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進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內容涉及實踐教學的內涵和外延、目的和原則、地位與現狀、實施與保障,掀起了實踐教學發展研究的一個。

    可以這樣說, “05方案”的實施,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和發展的空間。以“05方案”為界,筆者將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分為兩個階段,前一階段為探索時期,后一階段為發展時期。后一階段與前一階段相比較,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實現了從“社會實踐”到“實踐教學”的范疇轉化。以前,“社會實踐”一直是實踐教學的代名詞,“05方案”明確指出:“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所有課程都要加強實踐環節,要建立和完善實踐教學的保障機制,探索實踐育人的長效機制”[1]。二是實現了由方法論到課程論的教學轉化。傳統的實踐教學主要是指社會實踐,常常作為教學方法、環節而存在的,它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教育法[2],而“05方案”在保留傳統優勢的基礎上,確定了它的課程化意義:“實踐教學要圍繞教學目標,制定大綱,規定學時,提供必要經費”[3];三是實現了從經驗到理論的認識轉化,以前我們談“社會實踐”主要是基于教學經驗,而現在我們則嘗試著在基礎理論的研究上,進行實踐教學理論模式構建。

    二、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內涵與外延

    1.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內涵

    第一,教學論和課程論的分野。關于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內涵的研究視角,有兩種觀點:一是教學論上的界定,認為實踐教學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一個環節、路徑、方式和模式。有人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是把理論與實際、課堂與社會、學習與研究緊密聯系起來的,培養學生聯系實際思考問題、運用理論分析問題、自主研究解決問題等實踐能力的多種教學方式的總和[4];有人認為實踐教學本質上是一種教學活動[5]。

    第二,關于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是相對于課堂教學還是相對于理論教學而言的這一問題,學界也有兩種觀點,一是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是相對于課堂教學而言的[6],二是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是相對于理論教學而言的教學活動,是一種基于實踐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活動[7]。當然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實踐教學的是相對于課堂理論教學而言的[8],對此,我們認為,課堂理論教學也是理論教學,它們是同一層面的概念,沒有本質的不同。

    第三,狹義的實踐教學和廣義的實踐教學。關于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內涵,目前學界有兩種觀點:一是狹義的實踐教學,是利用社會實踐這一空間組織的教學活動,主要是采取參觀、訪問、社會調查、現場參與等形式;二是廣義的實踐教學,指的是除了進行理論教學之外的所有與實踐相關的教學活動方式,它可以體現在課堂教學之中,如課堂討論等,也可以體現在課堂教學之外,如研討專題報告等。

    狹義的實踐教學主要是指社會實踐,作為對傳統范疇的延續,這是符合“05方案”本意的。然而經過幾年的研究實踐,學界大部分傾向于把實踐教學作廣義的理解,筆者認為主要的原因在于: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廣義的實踐教學的針對性、包容性和操作性更強,而且在理論上也沒有障礙,特別是能夠解決一些教學中的實際困難,如實踐教學的時間和空間、實踐教學的參與問題等,如讓每個學生都直接參與社會實踐,在目前的情況下,依據現有的條件是力不從心的,廣義的實踐教學則能夠輕而易舉地解決這樣的問題。

    2.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外延

    相對于實踐教學內涵理解存在較大的差異,關于實踐教學外延的理解,總的來說比較一致。

    有人按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實現的目的上來劃分,實踐教學可分為以思想教育為主的實踐教學;以服務社會為主的實踐教學;以培養能力為主的實踐教學;按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時空來劃分,可分為課堂上的實踐教學和課后的實踐教學,校內實踐教學與校外實踐教學[9]。

    有人按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主體行為過程劃分,可分為體驗型實踐教學、踐履型實踐教學、研究型實踐教學。有人從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的內容的范圍上劃分,可分為單項性實踐教學、綜合性實踐教學。有人從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的內容的表現形式上劃分,分為顯性的實踐教學和潛性的實踐教學。當然還有諸如根據實踐的方式不同劃分的自我實踐和社會實踐及根據實踐的環境而劃分的現實實踐和虛擬實踐等。

    三、實踐教學的地位、目標、原則和理論支撐

    關于實踐教學的地位,目前學界大致也有三個觀點:一是補充論;二是輔助論;三是互補論。“補充論”主要是從方法論的角度來理解的,如有人認為實踐教學是理論教學的補充和完善,是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輔助論則是從教學環節上來理解,如有人認為實踐教學是課堂教學的輔助環節;互補論則突破了主從論的觀點,認為實踐教學和課堂教學都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組成部分,是有機的結合體,雙方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學中均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10]。前兩種觀點雖然也強調實踐教學的積極作用,但同時也存在著重理論和課堂教學而輕實踐教學的認識,總的論調還是主從論,現在學界一般是傾向第三種觀點。

    關于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目標和原則,學界的研究觀點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基于一定的視角,略有不同。從目標上講,總的來說包括:知識目標,情感目標,能力目標,教育目標和成才目標[11]。關于實踐教學的原則,也是大同小異,主要有兩種:一是四原則論,有人把實踐教學的原則概括為,選擇方式的針對性,教學目標上的實效性,教學內容的時效性,資源整合上的立體性[12]。也有人認為是參與的廣泛性,時間的連續性,組織的可行性,實施的有效性[13];一是三原則論,即實踐求發展原則,制度化和規劃化原則,主體性原則[14]。

    關于實踐教學的理論支撐的研究,可分為兩類:一是對傳統經典理論的繼承和發揚,這主要包括理論聯系實際認識論原則和“知行合一”的思想品德形成規律;二是對現代教育思想的借鑒和移植,代表性的有兩種理論:第一種是主體間性的理論,提出了由主客體二分的主體性思想政治教育向主體間性思想政治教育轉向[15];第二種是建構主義的理論,提出依據大多數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建構教學體系、營造教學環境,借助有效中介實施實踐教學[16]。

    四、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現狀

    關于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現狀,學界研究細致,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認識上的局限。表現在:一是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一般性和特殊性的關系認識不清,使其要么在特殊中虛化,要么在一般中迷失;其次是將實踐教學僅僅定位在社會實踐上,限制了實踐教學的內涵和外延,使實踐教學的方式停留在“走出去,請進來”,局限了學生廣泛參與的空間,三是對實踐教學的可操作性問題認識不足,沒有找到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相適應的、學生可廣泛參與的實踐教學方式[17]。

    課程上的難題。“05方案”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建設標準”規定了實踐教學的學時與學分,實現了實踐教學規范化,但要將這些政策文件物化為校本的教學計劃而不流于形式,道路還很漫長。

    教學上的難題。如實踐教學時間和空間、實踐主體覆蓋和在實踐過程持續性不強等難題。

    體制上的難題。第一,現有的教學管理體系依然不能完全適應實踐教學提出的實際需要;第二,實踐教學面臨人力、財力資源有限和實踐基地不足的“窘境”;第三,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也有待形成[18]。

    綜上所述,如果說隨著認識的提高,課程性的難題可以迎刃而解的話,后兩個難題則尤為困難。

    五、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實施

    如何開展實踐教學,使之真正成為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的有效路徑和有力的支撐,這是實踐教學研究的另一個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縱觀學界對這一問題的研究,有兩種傾向,具體表現如下:

    1.圍繞模式的創新來研究實施實踐教學

    第一,對一種或幾種實踐教學形式進行專題研究,尋找創新的載體和范式。有人以“問題學習”的實踐教學模式為例進行了專門研究,提出“問題學習”的實踐教學模式的實現流程:一是理論假設,二是目標指向,三是程序設定,四是策略創設[19];有人從研究性教學理念出發,專門研究了課題研究、案例研究和自主研究的實踐教學模式[20]。有人專門研究“自主考察”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中的運用[21],有人提出遞進交叉式的實踐教學模式[22]。

    第二,從課程體系的構建上進行實踐教學創新。有人認為實踐教學模式首先要搞好頂層設計,制定計劃和大綱。其次,抓好“三個結合”,在“總分結合”、“點面結合”、“條塊結合”的基礎上構建實踐的教學模式。最后,落實“三關”,建立科學評估指標體系,即制度關、過程關、檢查關[23]。

    有人通過學分制來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推進建設。所謂學分制是指建立在選課制基礎上以學分為計算單位的社會實踐教學管理制度。它以自由選課制為基礎,以導師制為保障,以項目招標制為有效途徑,以社會實踐基地為依托,以多種社會實踐方式為載體,以保障機制、交流評價機制為重要補充。其基本理念是從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整齊劃一向教育模式的多樣化方向發展[24]。

    2.圍繞課程建設來研究實施實踐教學

    有人根據課程特點,實行分合結合、多種形式互補的原則來安排實習、實踐,以緩解落實實踐、實習基地難的問題,采取“就近”原則,充分運用本地、本校的實踐教學資源,以緩解經費緊張問題合理設計“兩課”實踐教學活動,使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統一組織安排,“兩課”實踐教學必須以一定的時間作保障[25]。

    有人在借鑒、吸取國內外相關研究和教學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設計出以課程專題調研為主線,以問題式、參與式和研究式教學為特點,以學生團隊學習為主要組織形式,以自主學習、過程教育為重心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26]。

    還有人根據從不同的課程研究實踐教學模式,如“形勢與政策”課的“123”模式,即需要“明確一個宗旨、選擇兩種渠道、搭建三個平臺”[27];“概論課”的第一課堂、二課堂、三課堂的立體式實踐教學模式[28]等,有人從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實踐教學的整體性思路出發,重點探討了研究性實踐教學的模式。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學界在這一領域的研究,呈現出一種良好的態勢,由過去單純的經驗介紹、理念探討和方法研究到現在的課程設計、體系構建和模式創新,實現了由教學論到課程論的雙轉移,這標志著實踐教學課程化漸漸走向規范和成熟。

    六、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評價與保障機制

    教學評價一直是學界研究的難點問題,特別是實踐教學的評價機制,由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價值表現為短期與長期,局部與整體,潛性與顯性的特點,再加上實踐教學本身的時間空間的變化多樣,致使教學管理的難度加大,對學生的評價也會變得復雜,目前學界對這一問題研究不多,但其中也不乏閃光點:

    有人借用美國學者米斯提出的評價的九項指標來評價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并特別強調確定的內容和課堂化是評價的基礎,認為課堂化的評價標準是知識的連續化和高級化;課堂組織的論壇化的程度;班級化的程度[29]。

    有人在對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評價模式進行批評的同時,提出發展性評價,并認為發展性評價的有效性取決于能否構建起教師發展的動力機制、發揮標桿作用的引導機制以及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的保障機制等三項核心機制[30]。

    有人在總結和研究思想政治理論課學業評價原則的基礎上,提出了多方合力和動態計分法。所謂“多方合力”指的是學生、教師和輔導員三方共同參與學生學業評價活動;所謂“動態計分”就是根據學生的理論成績與三年的實踐成績滾動記錄,并最終形成該課程學生的學業成績[31]。

    有人提出教學評價方式的創新應由看“成績”向看實際表現轉變,由定性向定性與定量相結合轉變,由單向評價向“雙向交流”轉變[32]。

    總之,由于實踐教學的多樣性和個性化發展的趨勢,教學評價也體現出結果性和過程性相結合的綜合評價體系構建。

    關于實踐教學的保障機制,學界的研究基本上是一致的,沒有什么爭議,總的說來分為兩類:即硬件保障和軟件保障,硬件保障就是人、財、物等方面的保障;軟件保障就是指機制、體制的保障。如有人總結了五大機制,即組織機制,管理機制,激勵機制,工作機制,基金機制等[33]。

    七、結語

    當前的研究從各個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角度對什么是實踐教學,如何開展實踐教學等重點問題,進行了積極的、有益的、開拓性的探索,但從進一步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這一角度來看,這些研究仍存在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一是對實踐教學內涵研究的精度、深度、廣度有待提高,判斷實踐教學的標準模糊,往往是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實踐教學在內涵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泛化現象。二是對實踐教學的難點問題研究的不足,實踐教學的瓶頸尚難突破,抱怨訴苦的多,提供措施辦法的少;經驗介紹多,創新實踐少,教學模式多,質量分析少,短期臨時的措施多,長效機制的少等,有些內容泛泛而談,大同小異,甚至是重復研究。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下一階段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思路應在借鑒思想政治理論課整體建設的基礎上[34],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體系進行整體性的構建。所謂整體性的實踐教學體系就是在課程論的基礎上,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看作一個整體,從系統思維的角度,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全面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性質歸屬、目標結構、內容安排、路徑選擇、方法更新、隊伍建設和管理體制等要素,并對實踐教學的結構進行系統性的設計,形成一個整體性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我們認為這是必要的,第一,的整體化研究的成果,為實踐教學的整體研究提供了內容保證。第二,實踐教學的整體性構建能有效地配置資源,解決實踐教學的難題,突破瓶頸;第三,實踐教學的課程化、學分制,為整體性的構建提供了良好的構建平臺。第四,實踐教學整體性建設是實踐教學進一步完善的需要。

    參考文獻

    [1][3] 教育部社會科學司組編.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文獻選編[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216.

    [2] 張耀燦,鄭永廷,等.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36-337.

    [4] 吳紹禹,劉世華.試論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內涵及環節[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8(5):166-168.

    [5] 宇文利.關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與教學的幾個問題[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3):35-38.

    [6] 李瑞清.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操作程序及其管理機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09(7):130.

    [7][12] 柳禮泉.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6:41,56-57.

    [8] 顧海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體系的演化及其基本特點[J].教學與研究,2007(2):5-11.

    [9][11] 李松林,李會先.關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幾點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6(7):53-57.

    [10] 李 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若干問題解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7(3):31-32.

    [13] 孟憲東,高 東.應用型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研究[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104.

    [14] 葉山土.關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的哲學思考[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2007(4):15-19.

    [15] 張耀燦,等.思想政治教育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53-361.

    [16] 周 芳.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8(2):35-36.

    [17] 劉世華.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認識局限及對策論析[J].教學與研究,2008(4):87-90.

    [18] 符惠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條件保障機制探討[J].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6(4).:96-99.

    [19] 何勇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構建[N].光明日報,2006-8-7(6).

    [20] 任者春.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性教學理念與創新[M].濟南:齊魯書社,2006:77-82.

    [21] 陳再生.論自主考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中的運用[J].思想政治理論導刊,2008(12):86-88.

    [22] 楊國輝,李文斌,彭朝陽.思想政治理論課“遞進交叉式實踐教學模式”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中),2009(10):62-63.

    [23] 馮 璽,李 磊.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探討[J].湖北社會科學(教育論叢):152-154.

    [24] 王學儉,李永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機制創新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7(2):37-40.

    [25] 熊曉燕.加強“兩課”實踐教學的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4):133-134.

    [26] 鄭 潔,代金平.構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新模式[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2):45-47.

    [27] 余精華.高校“形勢與政策”課實踐教學模式探析[J].思想政治理論導刊,2009(3):97-99.

    [28] 黃 信.《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實踐教學“123”立體模式探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下),2009(10):72-74.

    [29] 王祝福.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及其評價[J].思想理論教育,2008.15:67-69.

    [30] 高鵬懷,馬素林.發展性評價: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的重要績效工具[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8(1):75-79.

    [31] 劉建濤,韋筱青.高職高專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生學業評價的理論與實踐[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9(10):114-117.

    [32] 李景山,張 影.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重在創新[J].思想教育研究,2007(2):5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草莓视频成人在线观看| 成人网视频免费播放|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另类人妖| 成人在线视频免费|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 91精品成人福利在线播放| 成人免费乱码大片A毛片|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网站| 麻豆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成人免费无码精品国产电影|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 日本成人在线网站|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99热成人精品国产免国语的|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app|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在线| 成人毛片100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gav成人免费播放视频| 日韩成人免费在线|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怡红院在线观看|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校园激情| 亚洲AV成人片色在线观看高潮| 国产成人黄色小说|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视频播放尤物|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电影| 成人黄软件网18免费下载成人黄18免费视频|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123区免费视频|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免费视频网站www| 国产成人精品免高潮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看www网址入口| 国产成人精品999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做受免费视频|